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务经济 民族贫困地区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

[作者简介]吴格娥(1968- ),女,贵州天柱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和研究。(贵州 凯里 55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贵州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GH5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14-03

黔东南州的劳务输出工作经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三穗县是黔东南州最早进行劳务输出的县份之一,也是黔东南州劳务输出工作成绩最突出的县份。在较长时期内,劳务输出将继续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的传统型状态及其原因,如何使民族贫困地区的劳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顺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的长效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笔者认为,以智力扶贫为重点,以农村职业教育为突破口,使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本文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举措。

一、劳务经济的贡献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目前,务工收入成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主要用于子女教育、就医、衣行、人情来往、房屋修建等家庭开支。2011年黔东南州259.79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04万人,外出务工人数72.39万人,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86%,农民人均收入3949元,其中务工工资性收入1563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9.58%,比来自农业经营收入1183元多380元。三穗县外出务工人员43773人,占农业人口的22%,每年能为家庭提供5000元以上收入的31954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73%,10000元以上的19698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45%。劳务经济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广大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劳务经济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直接增收的经济效益上,也体现在宏观的社会效益上: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以三穗县为例,不到30%的农村劳动力务工创造了40%的农村经济,有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比没有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在生活条件上有更快的改善。二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在全国范围内对劳动力进行了重新分配和调剂,解决了输入地劳动用工紧缺的难题,实现了输出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截止到2011年,黔东南州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07.29万人,其中,出省务工人数达58.41万人。三是有利于缩小农村家庭的贫富差距。外出务工人员为务农劳动力赢得了更多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对没有务工人员家庭增收功不可没,使两类家庭(有务工人员家庭和没有务工人员家庭)的收入在自然条件下得到了一定的调控,对预防农村的“第二次剪刀差”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二、劳务人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劳务输出,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显露出了劳务工作持续发展的先天不足,导致农民工在转移就业过程中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和突破的问题。由于环境、社会、劳动者本人等多方面的原因,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障碍更加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选择空间小。由于务工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他们少知识、缺技术,多数人员只能从事一些纯体力、技术含量低、报酬低的职业。三穗县务工人员统计信息显示:超过2/3的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他们流向经济发达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区就业,必将遇到更大的就业压力,多数只能进入到一些小型企业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岗位,主要从事建筑、装修、餐饮、服务、加工、电子等行业,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苦、累、脏、安全隐患大是岗位工作的明显特征,繁重的工作还体现在不能享受到法定休息日,日工作时间长,单位时间劳动报酬低。

2.高龄农民工就业机会少。由于多数农民工职业技能的缺乏,当他们年龄偏大、体力下降后,转移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多数只能进入到小型企业,工作的稳定性差,收入更低。2011年三穗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43773人中,40周岁以上的12563人,占务工总人数的28.7%。用人企业对劳动力年龄的要求,促成了农村劳动力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有规律的流转:20岁左右开始外出务工,直到35岁左右是他们务工的黄金年龄;35岁以后,他们的体力开始下降;40岁后,在年龄和体力上的优势已渐渐失去,父母已经年老,子女处在读书最关键的时期,这时他们又返回农村赡养年老的父母和管理子女。

3.制度保障缺乏。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关注和倾斜到农民工这个最大的弱势群体,但在制度的落实上与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农民工感到最没有保障的就是保险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制度,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在单向利益驱动下对农民工制度保障缺失明显,农民工还无法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他们的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条件差,出现工伤事故的隐患很大,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多数只能被动协商解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4.融入城市生活的难度大。除有一技之长的部分人员可以获得较稳定和不低的收入外,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收入较低,生活仅处在养家糊口水平,还不能真正融入城镇过上体面的生活,他们大多数只能将孩子送回农村的老家,由父母来照看。务工周期的形成,证明了大部分农民工难以从农村居民身份转变为城镇居民身份。

三、劳务经济持续发展难的根本原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主导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分析劳务人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是最根本的原因。由于综合素质低、非农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使农民工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多数只能进入到城市初级劳动力市场,从事的行业、岗位多局限在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型职业,衍生出了从业年龄限制问题、低收入问题、需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增加收入问题、农民工受歧视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发展空间受限制问题等。

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在黔东南州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占84%,高中、中专、中技占13%,大专及以上占3%。三穗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43773人中,小学文化程度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4%,大专以上占7%,外出务工劳动力与留守劳动力比较,总体文化素质略高,然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高达69%。全州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仅占劳动力人口的10%,未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90%。由于文化素质低,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少,在贫困地区还存在着许多难以从农村转移出去的青壮年劳动力,在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中常年从事体力劳动或一般性劳动的比例高达90%以上,就业和发展的空间小。不同文化程度的务工人员在收入上有明显差异。据统计,在两年务工期内,受过中等层次教育的比初中以下的年收入高17.5%,受过高等教育的高21.5%,而且文化程度低的很难获得待遇的提升。可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制约着转移结构的提升和务工收入的增加,要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优势,促进贫困农民的非农就业,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非农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非农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努力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智能型转变。

四、发展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举措

1.改变观念,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扶贫的核心工作来抓。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往往是说得多但落实少,想得好但落实难,有些工作还处在低效率的模式上。如何让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更快、更符合民意,关键还得改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

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个人利益行为,而且也是国家利益的社会行为。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合,国家利益的实现从根本上是通过人民利益的兑现而实现的,民富则国强。农村职业教育反映的虽然只是农村教育的一个侧面,但关系重大。它关系到人力资源是否被有效开发利用,关系到农村人力资本能否增值,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长期的稳定,关系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①。农村职业教育靠谁来发展?单靠农民的自觉觉醒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科学文化落后的民族贫困地区。抓好农村职业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要积极贯彻实施“推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切实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②。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应从国家层面上全盘考虑,把职业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公益事业来做,才能真正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和终身化。从平衡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反哺农村、东部帮扶西部、重点倾斜落后,民族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才有可能得到跨越式发展。民族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历史的、地理的、自然的原因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文化教育的落后,农民智力贫困。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的落实。

民族贫困地区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扶贫的核心工作,切实抓好农民的智力扶贫,树立“给钱给物不如给教育”“治穷先治愚”的观念,实现从政府的“输血”转化为农民自身的“造血”。通过抓村干的职业教育培训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黔东南州麻江县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2002~2006年由县委、县政府挤出资金把麻江县90位村干分三批送到黔东南州农校进行为期两年的阶段性培训,为麻江县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麻江县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建设走在了全州前列,这与加大对村干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队伍素质是分不开的。在培训的90位村干中,现在继续担任村干的有30人,成为各种农业产业协会主要人员的有4人,有35人成长为农业产业带头人。近年来,县委更加重视对村干的培训,每年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观摩,鼓励支持参加大专学历教育等,使麻江县的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有了强大的后劲。

2.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经费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该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黔东南州2011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499.7元,其中用于食品支出1761.5元,恩格尔系数为50.33%,说明黔东南州农民生活水平还处于温饱阶段。对于大多数农民生活还处于温饱阶段的民族贫困地区来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很多。在限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资金是“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如果缺乏上级财政的支持,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很难接受到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在民族贫困地区筹措资金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地区的经济总量小,地方财政收入自给率较低,财政充其量只能算是“吃饭财政”。在对教育的投入上,能用于发展基础教育的资金也非常有限,因此很难有资金用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例如,三穗县22余万人口,2010年财政总收入才突破亿元关,而地方财政收入自给率仅为19③。在如此拮据的财政收入中,难以与发达地区和省份并驾齐驱,能用到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少之又少。二是农民家庭很难承担得起劳动力接受自费的职业培训。据调查,很多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愿意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技术培训,但如果是自付费用,近2/3的人将会选择放弃,原因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三是由于教育的投资见效慢,再加上贫困地区多种客观条件的弱势,很难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职业教育上。

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投资对象的重心应向下移,投资主体的重心应向上移,以省、中央投入为主,以县投入为辅。中央财政应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和倾斜力度,以扶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地方政府要保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例,倡导节源开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有增无减。

3.当地人民政府要统筹好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服务“三农”的职业教育,包括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根据农村劳动力不同方向的就业需求和转移就业的职业能力现状,需提供分门别类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这就需要有专门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制订培训计划并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此来引导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是当前在农村实施较成功的两项工程,培训机构主要是职业学校和农业部门。项目的实施为农民的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没有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培训还处于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计划,内容单一,实用性差,技术含量低的水平,特别是这些培训机构在法律法规、帮扶政策方面的培训能力受到明显的局限。要增强项目实施的实效性,必须加强政府的统筹管理和监督工作。

从全局性和宏观性的角度来看,统筹工作应由当地人民政府完成,州县共管,以县为主,两级政府要加强领导,认真履行好统筹职责。州级政府重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县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分清先后、主次,分类编制年度计划。政府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整合培训资源,由科技、教育、人社、扶贫、农业、财政、司法、金融等部门构成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资源,首先要充分利用县级资源,在出现县级资源不足或薄弱的状况下,由州级资源来填补,这就要求县级年度计划要具体化、明确化,便于对州级资源的科学分配。通过州县两级政府统筹管理,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4.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要取决于教育对象的需求。根据调查,农村劳动力流向的规律如图所示:

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其内容要取决于受教育对象的需求,不能“一刀切”。依据农村劳动力就业期望和流向的不同,农民会逐渐被分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随之分化为农业教育、农业工人教育、进城务工教育、创业教育等。对期望转移就业的要帮助他们走出去,对期望留下来的要帮助他们满怀希望地留下来。除了对他们进行相应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外,对于留守劳动力,重点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实现农业实用技术的低重心发展和推广工作④;对于外出务工劳动力,重点抓好非农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社会知识和社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能走得出去,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帮助他们融入城镇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回乡创业的,重点抓好创业培训和创业跟踪指导,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回报率,使一部分劳动力率先从谋就业转为谋发展,为本地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对于创业成功者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重点抓好在经营管理、信息预测、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尽可能提供外出参观学习机会,使这部分人能走得更快,在当地成为学习的榜样和典型,增强带动和示范功能。

受农民长期形成的观念、习惯、文化基础的影响,非农职业教育成为农村职业教育中任务艰巨而基础较薄弱的一个部分。因此,在确定农村职业教育内容时要把握好非农职业教育既不同于农民的农业职业教育,也不同于城市居民的职业教育。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是针对农民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是农民学习非农社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非农社会化过程,是农民增加其个人社会资本的过程,其教育的内容既要突破目前劳务人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又要引导和培养他们进入新兴行业的就业能力。

5.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短缺问题的应对措施。由于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导致职业教育是目前教育体系中最落后、最缺乏吸引力的一个部分。与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相比,非学历职业教育更是弱中之弱,还处于蜻蜓点水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很难落到实处,与农民期盼的、真正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教育极不对称,与总理提出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差距还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学校师资短口大,没有更多的老师有时间、精力到农村第一线作技术指导和培训。民族贫困地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转移就业能力差,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艰巨。在庞大的需求面前,师资短缺是很突出的问题。以黔东南州为例,2011年全州有乡村从业人员240.08万人,2004~2012年全州“阳光工程”累计培训人数为11.59万人,连续9年受培训人数仅占2011年乡村从业人员人数的4.83%;全州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40962人,专任教师1019人,除去顶岗实习学生数,师生比约为1U27。无论是非学历职业培训还是学历职业教育,师资不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短缺问题,首先要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业学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各部门共同的事情,每一个部门都应该主动承担起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职责,向农民提供生存、生活、发展相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政府统筹好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部门,制定好“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并做好执行和落实的跟踪工作。第三,建立教师资源库。组建以兼职为主、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教师资源要按专业方向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第四,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教学点下移。农民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主体部门做到有需则应,主体教师按需上岗,教师流动,送教下乡。这样既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又把方便留给了农民。

6.把服务于经济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根基。农村职业教育要为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农村职业教育能否立足于当地农村和市场经济,关键要看它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力。凡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凡是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凡是能帮助老百姓转移就业的,就是受欢迎的,这样的教育就有生命力。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形式必须符合人们的意愿,必须符合地域特点和需求,必须与农民的期望吻合。这就给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是思考给多少教育还不够,还应更多地思考给什么质量的教育,使农村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稳定就业、体面就业提供帮助,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更好地为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农村职业教育要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民族贫困地区往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欠开发的良好生态,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天然优势和资源。农村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放思想,帮助农民在思想上、认识上、观念上有一个新的突破,改变他们的价值理念、劳动模式、市场观念、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开发资源、发展主导产业抓好教育和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地方人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使大多数人由农业转入第三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源。努力做到发展一项产业,培训一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注释]

①徐长发.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预期[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

②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1]13号)[Z].2011-10-25.

③付乐欣.三穗县政府工作报告2011[EB/OL].http:///xxgk_list_1.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20172&wbnewsid=221263,2012-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第2篇

1利用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教育学生。

1.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独特的社会交往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和相互尊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这种健康的人格品质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

1.2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积极参与意识,发展其个性。 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都必须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并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1.3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 体育运动是在严格的规则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应教育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辨别是非、尊重事实。对的好的就支持;错的坏的就批评,从而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人格精神。

1.4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价值观、人生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的基本观点,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公正的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靠技巧、靠实力、靠人格的精神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1.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体育教学要求参加的人身体力行,全心投入。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坚忍不拔,失败时不气馁,胜利时不骄傲自满,冷静待之。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的人格精神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

2利用游戏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我在这一学期的体育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动,变基本技能为游戏教学,并在游戏教学中注意思想品德教育,对原有游戏的名称、内容、规则、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特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1对游戏的名称进行整合。

选择一个既能反映游戏的具体内容,又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名称,有利于提高游戏的思想教育价值。例如:“争抢实心球”的游戏可改名为“勇排地雷”,同时向学生讲解一些抗日英雄的故事,这样一改既能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在“跳背”的游戏教学时,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少数学生,只愿跳过别人,而不愿别人跳过,而且故意出难题,姿势或高或低,影响练习效果,还带来不安全因素。后来,我把“跳背”的游戏改名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教学过程中,除讲述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外,还着重讲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让同学们明白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别的同学从你背上跳过时,你就是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当你从他人背上跳过时,就是他人为你服务,社会为你服务。通过这样的改名教学,使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2.2对游戏的内容进行整合。 不同的游戏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对一些游戏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来加强游戏的教育效果。如对游戏的难度增加一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例如:在分组接力跑的教学中,能有效的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再如教游戏“攻城”时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这样直接教学失误较多,学生难以接受,但如果分层教学,逐步掌握游戏全过程,就能让学生集中精力,体会攻守兼备的意识,利于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品质及积极参与竞争的能力。

2.3对游戏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 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教法,能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儿童天性合群,愿找小伙伴玩耍,对他们要应势利导,使他们从小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和活动,主动关怀同学、互助友爱,关心小组、班级和学校,勇于承担集体的工作,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养成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习惯过集体生活的品德和习惯。就以班级为单位来培养他们之间的凝聚力。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

2.4利用游戏的规则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起,让他们懂得纪律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就会一片混乱,教学和各项活动都无法进行。先从学生的行为入手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如要求学生在列队时严禁学生讲话,集合站对做到“快、静、齐”。以自身榜样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我对做到“快、静、齐”的小组进行表扬,并在活动时或者游戏时,让受到表扬的小组或个人先做或多做一次,以表奖励。

3利用收器材对学生劳动观的培养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之源。然而在幸福家庭成长的独生子女,有的被父母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和习惯较差。这种状况若听其发展,而不注意加强劳动观的培养,使之根本改变,将会影响其一生。我在下课时和学生一起收器材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

3.1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教育要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入手,下课时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收器材。通过劳动,让学生自己体验劳动的乐趣,看到劳动的成果,感到劳动的光荣,养成能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观点。

3.2培养劳动新风尚。

要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下进行的劳动,要培养自己具有自觉劳动、诚实劳动、注重劳动质量的品德。同时要培养讲讲时间、讲效率、讲协作的劳动素质。

3.3珍惜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第3篇

泸州市劳教所曾镒秀

随着严打斗争的深入开展,被投入劳教场所教育改造的人员日渐增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负案劳教人员居高不下。这部分人有的身负大案要案,有的是团伙案中的主犯,有的编造假姓名、假地址、身份不明,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改造难度很大。为有针对性地加强负案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笔者对本所42名负案劳教人员进行了一次初浅调查,提出了几点管教对策,与同志们共商。

负案劳教人员构成特点

一是中青年居多。从42名负案劳教人员的年龄分析,他们中50岁以上的为零,20岁以下的青少年仅3名占7.1%,21—35岁的就有29名占69.1%,36—48岁的10名占23.8名。

二是“多进宫”居多。从负案劳教人员违法犯罪前科看,共有多进宫人员25名占59.5%,其中“二进宫”11名,“三进宫”11名,“四进宫”及以上者3名。

三是流窜作案多。从负案劳教人员的家庭住址及作案地点分析,跨县区作案的有18名占42.9%,外地来泸作案被抓获送教的有11人占26.2%。

四是侵财作案多。从负案劳教人员案由分析,属于侵财型作案的有21名占50%,其中盗窃2名,抢劫3名,诈骗3名,抽头3名,其它各种类型的作案共占50%。

五是教期短转捕多。负案劳教人员中教期为一年的13名,一年半的2名,二年的21名,合计36名占85.7%,二年以上至三年的仅6名占14.3%;劳教期中转捕的18名占42.9%。

负案劳教人员构成原因

一是以教代审。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增多,办案难度加大,一些流窜作案、易地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抗审讯的能力较强,有罪拒不交待,不讲真实姓名、住地,短期内难把案件审结,又不能采取收容审查措施,办案机关便根据《国务院关于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的规定,把需要收容查清罪行的人,先就事论事处以劳动教养,再到劳教场所提审案情。由于频繁来所提审或提回重审,直接影响到负案劳教人员的改造情绪,极易引发其铤而走险。

二是以教待捕。随着刑事法律的修订完善,拘留批捕的办案时间受限,由于在法定期限内查不清捕不了或来不及办理报捕手续,又不可能采用取保侯审或者监视居住,也就先送劳动教养,待查清犯罪事实,获取确凿证据后,再按转捕处理,甚至有的刚送来不久就被捕走。这种作法虽有助于查清案情惩治犯罪,但在客观上也给教育改造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三是以教代刑。由于办案人员的执法水平存在参差不齐,或者因为办案中图省事,有的明知犯罪嫌疑人籍贯不实、身份不明、事实不清,也不深追细查,予以草率结案,报批劳教了事;有的虽已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一部分事实和证据,但因提请逮捕和判刑的把握不大而报劳动教养;也有的因受腐败风气影响,不依法办案,把本应刑事处罚的案犯降为劳动教养,以致负案在教人员随时都存在有被提回重审或逮捕判刑的可能性。这些人整日慌恐不安,甚至企图狗急跳墙,采取种种手段对抗和逃避改造,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管理教育秩序。

四是批教欠制约。劳动教养制度创立40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和国务院及司法部虽制定了一些法律、规章、制度,但至今未能正式出台一部完备的劳动教养法,收容对象缺乏具体标准,审批权限属劳教委也是名不符实。这就难免出现扩大收容范围,降低收容条件,把不符合收容标准的批送劳动教养的可能性;也易发生重罪轻处,把罪该逮捕判刑的罪犯处以劳动教养的随意性。

五是管教难度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移送机关在投送负案劳教人员时多不主动告知,大多是来所提审或逮捕时才知道。只有在少数团伙人员被投教时,因团伙犯罪尚未查清或主犯逃跑在外,需要劳教管理部门配合侦查加强控制才告知。也有一些负案劳教人员经管教干警教育诱导,主动交待余罪,揭发团伙人员的事例,但将其检举揭发的内容转交办案机关后,也有因多方面原因没能查处或反馈而不了了之的。由于送教时不告知底细,劳教场所不知谁系负案人员,也就没能将其列入重点监控,使负案在教人员同处于一般劳教人员的常规管理和共同生活之中。无论监控设施还是改造手段,均不适应对其严管严教的要求,极易发生结伙逃跑逃避惩罚之类的事故。

负案在教人员管教对策

一要协同作战。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是政法机关各部门的共同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法各部门应当树立整体观念,相互支持不搞“内耗“。移送机关投送负案劳教人员时,要以确保安全稳定为大局,主动将负案劳教人员所负案情与注意事项告知劳教管理部门,以便加强监管从严控制,防止发生事故。劳教管理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做好工作,促使负案人员主动交待问题,并把坦白检举的线索迅速转送办案机关查处。办案机关也要及时反馈查处结果,以利奖惩兑现,促进改造。

二要单独编队。根据《国务院关于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精神,劳教场所应把负案劳教人员编入严管分队,进行单独管理重点审查,并不断完善监控设施和防范设备,保证安全可靠。要把负案劳教人员与其他劳教人员隔开,体现区别对待政策,避免相互影响和交叉感染。同时,要选配政治业务素质好的干警进行严管严教,促使其交待余罪,揭发同伙,改恶从善。

三要严格管理。负案劳教人员在所有的问题没有查清以前,不得享受宽管、放假和“两外”、“三试”处遇。要对其认真落实依法、严格、文明、科学的管理制度,坚持直接管理,把他们的言行始终置于干警的视线以内,并要经常进行分析,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要利用公开与秘密力量严格控制他们的一举一动,针对他们的特点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措施,严格约束其活动范围,严防逃跑、自杀等事故的发生。

四要加强教育。要坚持从入所之日起就着手系统的法制教育,着重讲形势、讲政策、讲前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搞好行为规范训练,促其认罪认错,稳定改造情绪。同时,要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开展坦白检举活动,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的威力,以及正反典型事例进行教育,诱导其交待余罪揭发团伙,争取从宽处理。要把负案在教人员列入重点包挟对象,逐个制定矫治计划,落实“三包”措施,有针对性地抓好个别教育,争取多方配合,加大教育力度,增强教育效果。

五要完善法制。解决负案劳教问题,关键在于加快劳教立法,使劳动教养从管理机构、适用条件、审批程序到管理教育、生产劳动、考核奖惩、解教安置、经费保障等各方面都能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改变“劳教委”虚设和批教欠制约的现状,要明确规定具体收容标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和收容制度,加强法制监督,使公检法司及其各部门在实施劳动教养中既分工负责又相互制约,保证案件质量,促进公正执法。

本文作者:四川省泸州市劳教所副政委 曾镒秀

联系电话:08302700282 传真电话:08302701935

邮政编码:646000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第4篇

我国是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存的农业大国,21世纪农民将面临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就业困难三大挑战,集中表现为如何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这一问题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表现尤为严重,亟待解决。本文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并结合其他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简要论述一下发展职业教育在西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强化途径。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实现有序转移的重大障碍

劳动力的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越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小,转移的稳定度越高,相反,劳动力素质越差,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越窄,转移难度越大,稳定度也越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依然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

据互助县劳动就业局的监测统计,2003年劳务输出人数达95018人,占其劳动力总人数的51.27%。劳务输出人数比重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同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一样,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剩余劳动力文化科学技能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比较突出的人才却很缺乏,因而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互助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素质结构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中文化甚少,初中、小学文化居多,文盲、半文盲比重大。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很多人由于文化素质低,既难以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又难以接受国民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现今农村大多数地方仍停留在建国以来传统的耕作模式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

从我们课题组的调研统计资料来看,互助县外出打工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绝大多数(87.33%),这就决定外出人员只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如从事建筑业的外出打工者占43.38%)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只求能干活,难求合理的报酬(月收入300元以下占54.77%)。

2 .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转移出去后又回流到农村。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从业人员素质低将会影响到劳务输出的总量和务工收入。据我们调查结果表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年收入为9226元,比无技术的外出打工的高出2787元。可见,专业化、技能型外出人员不仅就业稳定性好,而且收入相对较高。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曾出现过高速度,但是现阶段由于各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景气,机构改制和人员的裁减,使得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又回流到农村。从深层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适应转移的要求所致。

3. 出外打工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加之劳务输出无序分散,自发性强,上当被骗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法律的保障造成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性,工资讨要受到一定困难,给待外出者造成了恐惧心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获得劳动报酬上,有的工种实行计时工资,有的为计件工资。在建筑工地做杂工的工资一般在每月1000元左右,有一定技术的每月1500元。而大部分工地每月只预付农民500元到700元,有的每月只预付100元,有的按工作量支付工资的50%到70%。工头们多向工人承诺,剩余的工资到年底一并发给,好让农民工有“一大笔过年费”。可是到了年底,工头们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拖欠工资,致使许多农民工到了要回家过年的时候,手里握着欠条无处拿钱,空等一场。更有甚者,有的人白干几年,一分钱拿不回来。还有的在劳动中致病、伤残、死亡,由于没有法律合同保障,老板不闻不问。

二、加强职业教育对西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剩余劳动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能够发挥其重要功能。因为“具有技艺的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比为有技艺的人要大,而技艺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 20世纪8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或进人本地乡镇企业)务工,主要以“体力型”输出为主,但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为主迅速向“技能型”为主转变。越来越多地方出于适应非农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需要,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对劳动力进行全面的培训。这种现实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接受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有着强烈的要求和愿望,他们特别希望在转移之前就能接受到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一是希望可以降低转移成本,因为转移到城镇后,日常开支会相应提高,而且流动的盲目性也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希望加强转移的方向性和就业的针对性。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后,可能的话,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资格证书,不仅可以提高求职的能力,而且还将树立就业的自信。

但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除了切实贯彻实施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基本国策,消除新文盲外,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建构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是当务之急。

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内容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课程建设要多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职业岗位需要,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以职业标准为导向。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国务院前总理李岚清同志指出:“职业学校则属于‘订单教育’,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大量的是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主要是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

2. 职业(就业)指导培训。即职业道德、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职业选择等,提高求学者的心理素质和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为他们在新环境下生存、创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这种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剩余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三、加强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 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范围,把更多的农民和农民子女纳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中去。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由于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现实国情决定了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连农村自身的基础教育问题都难以解决,乡政府和村组织哪里还有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呢?尽管我国现阶段己经决定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主要由县级政府负责,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格局基本没有变,乡级财政承担不起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局面很难保证不会在县级政府重演,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也很难落实到位。因此,必须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加强政府统筹,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同步推进“普九”与普及初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普及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普九”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的重心仍在初中和小学,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条件和能力接受高中阶段以上教育。他们在完成小学或初中学业后,只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农村,直接进入生产或工作岗位。所以,西部农村提高劳动者素质,绝不可忽视对他们的职业教育。要结合西部各地方的经济发展特点,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职、普结合,在大力“普九”中普及初等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调整办学结构,适度降低教育重心,主动面向不准备升学的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办学;进一步灵活办学形式,校内、校外结合,岗前、岗位结合,既可举办初二分流后的职高预科班,也可举办初、高中一贯制职业教育班,还可举办不同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教会一、两项或几项实用技术,使学生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

3. 加强职业教育,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劳动力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的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的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和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应该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人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招收农村劳动力,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面向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每年有许多名的初、高中毕业生不能进人高中阶段或大学继续学习,他们以自然劳动力的形式直接进入社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劳动。他们中的大多数己经或准备从事二、三产业的职业。按照劳动预备制度中“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他们在从业前应得到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此,要狠抓初、高中毕业生的培训工作,为他们向第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做好充分准备。要大力开展初三年级学生的职业培训工作,实施早期分流。

4.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订单、定向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业培训的水平和层次。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涉及第二、三产业的专业建设是否有生机和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水平和层次。各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因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与现实的而不是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的条件密切地挂上钩。“......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以发展年轻人应用于工作上的技能为目的,如果没法应用,这些技能和培训就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的良性互动,促进学员就业转移。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实行培训就业资源共享利用,逐步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领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 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既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倡导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注重体验和实践环节,又能体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呢?我从2009年秋季起新课程开始使用到现在,一直进行教学设计的探索创新,努力更新理念,不断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以前的教学目标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有机组合在一起,教学目标更加科学、合理,突出了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观念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在进行《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企业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理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理解中职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性和努力方向。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运用目标:通过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途径,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努力使自己成为市场需求的劳动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正确分析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全面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职业中学学生的学情,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重点,围绕重点进行教学活动,并顺利解决重点难点。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问题要浅显易懂,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忌深奥难懂,淡化一般概念。要坚持学生为本,教师备课时就要立足中职学生的视角和需求,选取中职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构建针对性较强的内容,并将知识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符合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规律。以《企业中的劳动者》为例,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依据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产业大军的主力,能否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直接关系到“中国制造”的质量,学习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常识,落脚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作劳动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行动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因而这是本课的重点。受传统文化中重文轻技观念的影响,学生包括家长对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有抵触情绪,但如果不能以劳动为荣,就难以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因此这也是本课的难点。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注意启发诱导

教无定法,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基于学情,注重实效,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适时导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案例教学法。通过举例说明,层层分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4.讨论法。针对课前、课上自主探究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或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又可以让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最终树立学习信心。5.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的魅力,从而产生践行的愿望。

(二)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拓展知识的运用,注重实践、体验、养成,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合理选择多种教学辅助媒体资源

情境导入,播放视频,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图片、案例、材料。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动态合理选择整合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用好教材中的图片、互动空间、连线职称。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更要把信息技术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用好实物资源,场馆、教具、仪器、设备等。充分挖掘社会蕴含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使得每位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学生更是教育的资源,学生的爱好、体验、能力是资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探究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道理,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五、强调师生互动,突出以生为本

以《企业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为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播放视频《共和国的脊梁蓝领精英邓建军》提出问题:1.邓建军的故事和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2.你认为成为优秀员工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总结:劳动模范显身手,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好本领大有可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体现教师主导地位。

(三)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探究解疑。教师列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学纲,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生质疑:为什么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师生通过互动空间展开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教师举例说明。本环节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生质疑,师生探究解疑。学生质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中职生的就业前景如何?连线职场当代工人杰出代表――孔祥瑞的事例给你什么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回答,教师点评总结,加于肯定和表扬。导出我国技能型人才匮乏,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成为党务之急。就此教师向学生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学生极其关心的用工情况,以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学生即将面临实习就业,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就业前途。教师适当地加于正确的引导和导向,教学效果将会非常显著。从而引出要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呢?

(五)体验探究活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让五个小组分别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五个方面搜集相关材料,说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需要什么素质,为什么需要?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素质?1.活动分组。学生分成五组,每组选出组长。各组具体分工明确。2.活动探究。各组依据自己的任务进行组内讨论,发表各自见解,完成合作探讨任务。3.全班分享。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在全班分享本组的活动成果,说明成为高素质劳动者需要什么素质,为什么需要?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素质?4.师生互动。教师及时汇总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引导各组同学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激励学生。5.教师点评总结。通过学生精彩的讲解和表演,我们知道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确立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素质。这五方面缺一不可,我们每组同学都提出了培养这五方面素养的具体行为。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未来优质的“中国制造”奉献自己的才能。师生评出最佳活动小组和最佳表演个人和最具活力个人,加于鼓励和表扬。教师坚持“三贴近”原则,设计体验探究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本课的育人目标。

(六)学习评价。通过学习检测看了“我的青春故事”――全国优秀中职毕业生事迹报告会你的感想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你打算怎么做?检验学生的认知、运用目标。通过课外拓展,检验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对学生的德育课成绩采取综合评价,重在体验,重在感悟,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把对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的考查作为学生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本课来讲,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上问题的解答、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课后拓展作业的完成,以后两项为主要依据。

六、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最后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探索创新,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以《企业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为例。

(一)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活动。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说话,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合作的快乐。激发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从而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针对新大纲要求和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职业出发,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精选案例,设计问题,组织活动。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开展活动,层层深入,分析讨论使学生的认识从抽象上升到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