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调研

劳动教育调研

劳动教育调研

劳动教育调研范文第1篇

>> 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广州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与劳动力市场的接轨 赤峰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城市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 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研究 农村劳动力与职业教育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研究 河北省劳动力现状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分析 重庆市岗位培训职业教育与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需求差异分析 河北省职业教育与地区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研究 衡水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职业教育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探析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 区域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契合度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3.

[2][5][7]广州市统计局.2012年广州统计年鉴[Z].2013.4.

[3]广州市招生办.二一三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指南[Z].2013.7.

劳动教育调研范文第2篇

一、研究的背景

1、国际上: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于1983年的《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将主题确定为“充分参与和平等”,其中强调了如下内容:一项关于残疾人的综合性世界行动计划在国际和部级别上为实现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平等”的目标而提供有效措施,并考虑到这些发展已使得宜于就此主题通过新的国际标准,这些新标准特别考虑到保障城市和农村地区各类残疾人在就业和与社会结合方面对机会和待遇均等的需要,并经决定采纳本届会议议程第四项关于职业康复的某些提议,并经确定这些提议应采取国际公约的形式,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日通过以下公约,引用时得称之为一九八三年(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 第七条主管当局应采取措施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就业和其他有关服务项目并对之进行评估,以便使残疾人获得和保持职业并得以提升;现有为一般工人的服务项目,只要可能并且合适,均应经必要调整后加以利用。第八条应采取措施促进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建立及发展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服务。

第九条各会员国应致力于保证提供培训和康复顾问以及负责残疾人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安置和就业的其他适当的合格工作人员。

2、国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十五条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第二十条 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3、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在社区建立支持性、保护性的“手拉手”职业康复站,妥善安排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中、重度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康复劳动。”

4、研究的基本现状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分别于xx年6月13日在深圳市、xx年年6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了“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研讨会”。针对残障学生开展的就业岗位培训和职业康复教育在全国各省的特殊教育学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起来。平谷区特教中心做为北京市18个郊区县中的其中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自1976年开展聋人教育到xx年接纳智力障碍学生入学,成为一所集聋、弱于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始终以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己任,但是随着听力障碍学生和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逐年减少,曾经有过的一些优势培训项目如:剪纸、工艺品制作、钩织、修理、理发等课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寻找新的突破点,摆在了我们特教人的面前。

xx年年,我校重新调整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思路。在校内,以低年级的“玩中学”、“美工制作”为基础;中高年级开展独具特色的“绢花制作”。在校外,我们根据平谷不但是北京,乃至全国的“桃乡”这一便利条件;其独特的水系、土壤还让我们的蔬菜养殖业得到了发展。为此,我们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于2010年3月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劳动康复训练基地,让我们的聋、弱高年级学生能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前接受较为系统的劳动教育和培训。另外,我们还于xx年年9月,与平谷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了平谷区第一家针对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劳动站,这所劳动站吸收了我校曾经毕业的但一直不能找到工作岗位且无一技之长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均在16周岁以上。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劳动康复训练实习基地,有了我们不同的来自社会、学校的研究对象,才使得我们能够确定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们的教育对象-智力上有残缺的人们,他们作为社会上的一员,和我们一样渴望着自己幸福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有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权利,他们也有和我们一样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的期盼。享有和正常人同样的权利和尊严,唯有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进入21世纪,我们同样面临着紧张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无情的摆在这些需要人们扶持的特殊的群体。为他们提供可行的教育,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康复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使他们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是我们这些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因此,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1、丰富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思路,完善我们的特殊教育体系。2、有助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前的岗位培训。3、把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扩充到全社会的需要扶助的成年障碍人的培养和教育,走与社会相结合之路。4、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对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智力障碍者的生存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理论依据

(1)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对青年智力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训练的研究符合马列主义的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康复培训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指出了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xx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

(2)农村培智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是落实党的教育法规的一项主要内容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实践环节不被重视,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端”。“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进而进一步指明了,开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解决这一弊病的方法之一。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新的奋斗目标,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xx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在农村培智学校中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是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发展的新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生活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与体力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这些都说明,智力是在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劳动教育对智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国的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年代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他认为“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因而提出了伟大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通过实践活动,才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有阵地。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易的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由此可见,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劳动教育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逻辑起点;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25-02

一、理论基础浅析

何谓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不是一门学科所涉及的所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都可以认为是这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对理论及理论基础作必要的界定。从知识形态的角度上,将理论界定为“作为知识形态而存在的问题逻辑体系”,那么所谓的理论基础,就是“理论之理论根源与逻辑出发点”,这个理论根源与逻辑出发点,构成了一门学科逻辑结构展开的基础。这是本文立论的基点之一。本文立论的基点之二:将教育经济学学科属性定位为一门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相交叉的科学[1]。

二、人力资本理论成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背景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理论与现实经验的基础上的。二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转变。许多国家将实现经济增长作为致力的目标,积极探寻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土地、资本、人力三要素增长的结果,其中人力部分是指人的数量。但是经济学家在运用传统计量方法计量增长额时出现剩余因子,许多经济学家试图解开余数之谜。在分析过程中,认识到劳动者的质量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传统计量经济增长中被忽略的因素,从而推进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的假设,由此奠定了教育经济学的立论前提[2]。

三、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的逻辑起点

显然,教育――劳动者质量――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形成一个紧密相关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中,人力资本理论将“劳动者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为理论核心。而提高劳动者质量,教育自然责无旁贷。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导致了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因此,人力资本理论之所以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重要原因是: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的促进因素和逻辑起点。

四、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第一代人力资本理论

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强调人力资本有投资性、时间性、产权性、生产性、边际收益递增等特性。认为人的质量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大于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特别指出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教育还可以促进社会分配的平等趋势。对教育与社会及个人的经济关系,提出了教育――生产率――工资正相关的经典链条。并把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教育成本收益分析等问题作了计量分析[3]。

2.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

(1)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成是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以把他们安置到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装置信号。个人在教育中获得的是信号而不是能力。由教育的信号作用来解释教育和收入的正相关。

(2)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是二元或多元的劳动力市场,如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教育程度与收入相关关系,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表现。

(3)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作用首先不在于提高能力,而在于它的社会化的作用――训练社会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劳动力的个性特征[4]。

(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1.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一方面是教育的经济、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如何为教育提供资源。2.学校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好资源,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最终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5]。

因此,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视角所及,应该包括这样几者的关系:社会系统、教育系统、政府及制度系统、市场系统等。审视社会系统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将属于教育经济学视角范围的基本问题再细化,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的经济价值。(2)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3)市场、政府、第三组织对教育的调控问题。(4)教育投入及成本问题。(5)教育领域内资源配置、有效运行问题。(6)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和效能发挥问题。

(三)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1.从人力资本理论内容上说,人力资本理论只给出了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宏观粗略的指导思想。教育――劳动力质量――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工资正相关的线条过于简单化。教育形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配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是跨多个系统复杂的相互协调的过程,受制于很多主客观约束因素。教育对人力资本提升,对经济增长作用到底能不能达到正相关,都需要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进行考察衡量。

2.从人力资本特性的分析,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是关于“自然人”的人力资本研究,没有全面地概括出作为“社会人”的人力资本内涵。事实上,人力资本除了指“以自然属性的人”为基础的,表现为健康、技能等形式的资本存量外,还应该包括以社会属性的人为基础的,依赖于特定组织和社会交往模式的“社会资本”存量部分。

3.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是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强调人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性价值。教育经济学研究不仅要关注人的工具性价值,更重要的是关注教育的人文价值。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资源节约、效率最优的情况下,实现个人全面最优发展的培养目标。

4.人力资本理论片面强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缺少从系统论的角度,全面审视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全局观念。

总之,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上说,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利用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研究教育系统、经济系统、政府制度系统等多个相关领域协调关系,涉及资源配置、教育教学、经营决策、制度激励等多方面问题,发展成为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人力资本理论本身是比较粗略且有缺陷的、尚未形成一个逻辑一贯的、较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仅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显然不能涵盖和支撑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因此,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存在局限。

五、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构想

(一)从逻辑起点上,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的促进因素和逻辑起点,因此应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对人力资本的内涵需要进行修正和补充,将人力资本的内涵扩展为“全人资本”,增加其表现在行为规范,伦理道德,情感价值等“文化资本”特质,以及作为社会人的、依赖于特定组织和社会交往模式的“社会资本”特质。

(二)从学科逻辑体系的理论根源上,将教育经济学定位为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1.现代系统理论。现代系统理论是由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所组成的系统分析理论。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涵盖了社会中的经济系统、教育系统、政府制度系统等,教育与其他各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只有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才能从哲学的高度,整体协调各系统的关系,实现教育的最佳社会经济功能。

2.经济学基本理论。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及计量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运行问题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应将经济学基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微观经济学中劳动市场经济学、增长和发展经济学等,都是教育经济学研究深厚的理论根源。

3.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而制度是教育经济研究领域不可缺少的因素。可以把制度经济学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继而作为一种方法来操作,以分析教育中的问题。

4.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力图解释公共部门中政府及市场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在教育经济研究的领域中,教育的融合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作用的重要性。因此,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政府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的理论根源。

5.教育及心理学。教育学体现了在教育活动中应该遵守的普遍规律和原则。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是研究人际关系,调动人积极性的依据。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才可实现人力资本升值。产业组织要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其效能。因此,将教育及心理学作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善迈.教育与经济的交叉理论与应用的结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2]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美]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劳动教育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44-02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鲁昕部长解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五个基本特征和必须进行的三个重点领域改革,值得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深思。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研究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因而在实质上是劳动力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尤其是一线劳动力对先进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瓶颈,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既能为国家经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又适销对路,促进毕业生就业。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1991年,中国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4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颁布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后两部法令确立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法律地位。

进入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的地位得以确立,在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一些系列高等职业教育改革。2000年1月,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培养模式的特征,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这份文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此后,教育部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于2004年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即高等职业教育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个要求的提出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提出了重点建设100所“示范”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了100所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分三批开展建设。这项工作的开展,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例如采取“订单式”培养计划、与企业联合办学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表现为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下,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又无处可寻。今年国家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现有办学水平的大好时机,高等职业教育应面向市场需求办学,通过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协调一致。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了劳动力市场,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必经之路。从发展上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1978―1983年,以计划体制外放开为主要特征,即只限于各类集体和个体经济的企业和部门的需求。第二阶段:1983―1992年,以体制内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流动为主要特征,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企业承包责任制、劳动合同制及工资制度改革等,使体制内的劳动力开始向体制外流动。第三阶段:1993―1997年,以中央明确确立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资源配置双轨制为主要特征,1993年11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政府首次用劳动力市场的提法,此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同时并存。第四阶段:1998年以后,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全面展开阶段,各地1998年开始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解决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的流动问题,2002年底各地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全部撤销,“下岗”与“失业”并轨,为劳动力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政府加强了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了劳动力市场的秩序。各省市(区、县)基本建立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逐渐形成了以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为主、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现阶段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由以下几类就业机构构成:各级人事部门举办的人才交流中心;各类民办的人才交流中心;各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职业介绍所;各类民办的职业介绍所;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劳动力供需交流会;社区劳动服务部门;专门的职业介绍网站。中国劳动力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网络十分发达,就业中介组织和网站大量存在,但没有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系统,没有对供求信息进行系统整合,虽然自2011年开始,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外公布《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为政府调控劳动力需求、指导就业和培训、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从为国家教育培训战略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的角度讲,信息的全面性、实用性、权威性和前瞻性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探讨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很难做到人才结构在宏观上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这就需要建设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良性互动,是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平衡的前提。

1.政府着力建设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机制。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加快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着力建设公信力强的劳动力市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储存、传输和反馈;为国家或地方劳动力资源教育培训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信息如实、充分传递。

2.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建立正向互动关系。高职教育进行人才培养,其毕业生通过劳动力市场找到就业岗位,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生产经营者向劳动力市场发出用人要求,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在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需求方更加迫切招进适于产业发展的劳动者,他们会提出人员数量、结构、技能、素质等的要求,劳动力市场作为联系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的中介,在嫁接供需双方进行招聘等活动的同时把这一需求信号反馈给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趋势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合格劳动者;也就是说高职教育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调研、分析和预测,经过三年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在人员的数量、结构、技能、素质需求相吻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模、水平、目标与产业岗位需求协调一致,当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了劳动力市场这一需求时,两者达到匹配,形成正向互动,并在互动中保持长期、有序、平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达到教育―就业间的促进关系。

3.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采用“跟动”模式。职业教育的使命是支持国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技能积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动都会对社会职业岗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采用“跟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模式。“跟动”模式的特点,一是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通过专业设置使高职教育不断满足服务客体的特定需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市场,把握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特征,由劳动力市场导向替换学校资源导向,从而使专业设置的过程成为调整高职院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并迅速顺应需求,就保证了专业设置的正确方向和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二是以行业为依托,专业设置必须把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放在首位,从职业分析入手,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兼顾人才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学校寻找相应的行业依托,以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三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专业设置以劳动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灵活性,但教育自身的特点又要求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专业的设置与实施,需要大量的软硬件条件支撑,只有相对稳定的长线专业才能保证投入的有效,保证教育效益的实现,因此在新专业开发中,要极为重视劳动力市场需求调研,在稳定中求适应,用专业基础的稳定去支持专业方向的灵活,用专业方向的灵活来保证专业基础的稳定。

总之,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中,高等职业教育应瞄准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走向,面对市场需求办学。这就需要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全面掌握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以前瞻求发展。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调研范文第5篇

目的:了解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的现况,探索与疲劳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疲劳量表FS-14和TDL生命质量测定表对山东省和北京市229名在教学一线岗位的公立幼儿园女性教师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疲劳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公立幼儿园教师FS-14总得分为(7.53±3.23)分,躯体疲劳(5.16±2.05)分,脑力疲劳(2.38±1.74)分;②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幼儿园教师,且差异有显著性(P

公立幼儿园幼儿教师疲劳影响因素疲劳是指人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心理、生理或环境原因使机体过度劳累而产生的一种衰竭状态。如果机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引起抑郁、思维混乱、脾气暴躁等心理症状,甚至引发恶性事件。近期我国出现的多起幼儿教师虐童事件,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学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关系到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也显示,学前机构教师的健康状况对其教育教学活动有直接的影响。幼儿园教师是一个高压力群体,由于工作对象是无行为能力的婴幼儿,幼儿教师普遍工作强度高,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疲劳现象。因此,幼儿教师的疲劳状况应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学术界对学前机构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状态方面,而对他们的疲劳状况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公立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疲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幼儿教师疲劳的综合措施,为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2011年12月~2012年8月间,按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了山东省和北京市的3所市级公立幼儿园、3所县级公立幼儿园、3所农村公立幼儿园,从中随机抽取229名在教学一线岗位的女性教师,其中市级公立幼儿园教师97名,占42.4%,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58名,占25.3%,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74名,占32.3%。在编教师135名,占59.0%,非在编教师94名,占41.0%。年龄≤25岁的50人,占21.8%,26~30岁的49人,占21.4%,31~35岁的45人,占19.7%,36~40岁的46人,占20.1%,≥41岁的39人,占17.0%。主班教师101人,占44.1%,配班教师83人,占36.2%,教学管理人员45人,占19.7%。

分组指标简介:主班教师是班级中的总责任人,是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配班教师职责是根据班级计划配合主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管理幼儿生活。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所在学前机构的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师的业务学习、考核。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回收率91.6%。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所用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1)自编学前机构教师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工龄、岗位、编制、文化程度、月薪、执教班级的幼儿数等工作和生活情况信息。(2)疲劳量表-14(fatiguescale-14,FS-14)FS-14。该量表用于测定疲劳症状的严重性,评估临床治疗的变化,以及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筛选疲劳病例。量表由14个条目组成,包括2个维度,第1~8个条目反应躯体疲劳,第 9~14个条目反应脑力疲劳。躯体疲劳分值最高为8分,脑力疲劳为6分,疲劳总分值为14分,分值越高,反映疲劳越严重。(3)TDL生命质量测定表。该量表用于测定人身体、心理、社会性、尽职责的能力及自我健康意识几方面是否完好。量表包含16项内容,得分满分100分,

1.2.2.施测方法

研究对象以自评的方式集中填写问卷,答题后回收问卷,由调查员对问卷进行核查,剔除无效问卷,测评结果全部输入计算机。

1.2.3.统计方法

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采用F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P

2结果

2.1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情况

公立幼儿园教师FS-14总得分为(7.53±3.23)分,其中躯体疲劳(5.16±2.05),脑力疲劳(2.38±1.74)分。

2.2不同地区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城市和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ap0.05,与县区比较bp0.05

2.3不同年龄、婚姻、学历的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不同年龄段幼儿教师在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疲劳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

注:ap0.05,与≤25岁比较bp0.05

2.4不同工龄、编制、岗位的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工龄≤2年的幼儿教师躯体疲劳得分低于其他工龄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ap0.05,与工龄≤2年比较bp0.05,与13~17年比较cp0.05,与配班教师比较dp0.05

2.5公立幼儿园教师生命质量得分情况

公立幼儿园教师TDL生命质量得分为(84.33±11.42)分。得分在

2.6影响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明确哪些因素对学前机构教师疲劳得分影响较大,以疲劳总分作为因变量,以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与家人同住、睡眠环境、每天吃早饭、三餐规律、每周休息天数、执教班级的幼儿数、月薪、外出进修、职业倦怠、坚持体育锻炼、生命质量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出深造、职业倦怠、坚持体育锻炼、生命质量情况与教师的疲劳得分有关。(见表4)

3讨论

疲劳通常是由于在情绪较紧张的状态、连续地进行学习活动或者工作等过长时间而引起的生理功能减退,使学习和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疲劳状况。幼儿教师教育对象为学龄前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无行为能力、自立和自制力差,易发生幼儿园意外伤害,需要教师随时随地的监护,幼儿教师因此常置身于繁忙而紧张的职业环境,由此引发的工作压力使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感和心理不良反应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行动力差或是行为偏激。此次调查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高于其他教师群体。因此,她们的疲劳状况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原因在于,城市公立幼儿园各类评估、业务考核、教研活动较多,教师加班现象普遍;而农村公立幼儿园则存在在园儿童数量多、师生比过高的问题,教师每日工作负荷过重。年龄≥26岁的公立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疲劳症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身体机能下降,长期处在较为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不能按时作息,不坚持体育锻炼,所以疲劳感增加。工龄≥13年的教师比其他工龄教师更易出现疲劳症状,是因为这一年龄段教师家务负担重,子女又大多都在求学期,她们与子女一起承受着升学压力,因此处于工作与家务的双重压力之下;由于缺乏外出进修深造机会,她们在教育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更新较慢。加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专业的重视,各地公立幼儿园中都充实了一批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她们精力充沛,在校期间学习过较为先进的教育理论、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且幼儿也更喜欢接近年轻、漂亮、专业技能好、有活力的教师,这些因素都对年龄较大的教师构成了冲击和挑战,影响其工作成就感,使她们在工作中更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工作缺乏热情等心理症状。WAGER等认为疲劳的严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所承受的心理紧张水平。在本次调查的公立幼儿园中,年龄较大的一线教师还面临着因年龄原因造成的岗位调整,如调离教学岗位、转岗为后勤人员等,由此产生的压力反应,引起她们生理、心理及行为方面的改变,加重了疲劳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编教师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均高于非在编教师,原因在于公立幼儿园在编教师享有参与职称评定的权利,他们课余时间要投入更多精力为职称评定做准备。此外,本次调查的这9所公立幼儿园都规定,主班教师必须由在编教师担任,这无疑又增加了她们体力、脑力劳动量,长此以往易产生疲劳感,情绪不稳定、缺乏行动力。在幼儿园中,主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承担比配班教师更多的责任,本研究结果发现,她们的躯体疲劳和疲劳总分均高于配班教师。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持续的高负荷工作、缺乏外出深造机会,容易使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降低其生命质量,加之不注重日常体育锻炼、身体机能下降,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幼儿教师身心的疲劳感。综上所述,首先,幼儿园管理者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合理分配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对非工作时间加班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避免出现同筹不同工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她们的工作热情,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应当为幼儿教师安排定期外出进修深造,使幼儿教师在更新知识的同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我价值感,提高其生命质量,降低职业倦怠感。再次,幼儿教师平时也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饮食规律,增加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书文.管理心理学词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311.

[2]宋新莲,段东红.急诊护士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0,17(30):116.

[3]刘瑛.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4]CHALDER T,BERELOWITZ G,PAWLIKOWSKA T,et al.Development of a fatigue scale[J].J Psychosom Res,1993,37(2):147-153.

[5]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99.

[6]杨燕,孟仙,王礼桂.武汉市部分中学生学习疲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70-572.

[7]刘玉梅,王小丹,王基鸿.海南省高校教师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广东医学,2011, 32(11).

[8]刘玎,卢宁.中学教师A型行为与疲劳及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5).

[9]刘玉梅,王小丹,王基鸿. 海南省高校教师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广东医学,2011,32(11):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