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技能大全

职业技能大全

职业技能大全

职业技能大全范文第1篇

一、职业技能竞赛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案例

  二战以来,随着各国经济建设的逐步恢复和 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 旺盛,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的作用日益凸显,各种 类型和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受到人们的普遍关 注。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催生了世界职业技能 大赛并涌现出一批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

(一)国外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

 

  1.世界职业技能大赛

  作为全球青年技术工人同堂竞技的国际比 赛,世界职业技能大赛象征着职业教育与培训的 国际顶峰,被称为“技术工人的奥林匹克”。这项 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举 办。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每两年举行一次,涉及40 余个工种,随着时代的进步,每次大赛比赛项目都 有增加或改变。⑴2010年10月3日至10日,世界技能组织在牙 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大会,会上通过中国正式加 人世界技能组织,由此中国成为该组织第53个成 员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派团作为中国代表 出席了会议。2]中国作为世界技能组织的新成员,还没有主 办过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但曾经多次派选手参赛, 并在2001年取得排名第九的成绩。中国加人世 界技能组织,一方面可以构建职业教育与技术交 流国际平台,扩大中国在职业培训领域的影响力,有利于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技能人才队 伍;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的经验, 强化中国各类职业技能比赛的规范和制度,有利 于转变人们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提高技能人才 的社会地位。

2.日本

  日本从二战的废墟中站起来迅速成长为经济 大国,并在世界产业链占据高端位置,与高度重视 制造技术有很大关系。

日本自1962年参加第11届世界职业技能大 赛,迄今已有近50年的参赛历史,并早在1970年 和1985年两次承办世界职业技能大赛。2007年, 日本在静冈再次承办了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来自 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的850名青年技能选手在 50个赛项中竞逐殊荣。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对 这次大赛非常重视,宣传活动非常成功,使大赛像 奥运会一样激动人心,观众超过20万,连日本皇 太子也接连3天到现场展台前参观访问,世界各 地的人们则通过电视或互联网欣赏大赛盛况。

从1962年起,日本每年都举办全国综合技能 展、全国技能竞赛大会、国际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 赛等。这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日本职业教育的发 展。日本劳动省每五年修订一次并由国会认定的 《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把职业培训、技能竞赛作 为国家的一项公共事业从法律上明确下来,无论 政府还是企业、社会团体都承担着对劳动者职业 技能培训的社会义务,竞赛活动的经费,一半由国 家财政支持,其余由企业或社会团体赞助。此外, 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卓越技能者表彰制度。

  3.韩国

  韩国迅速崛起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其重视 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关。

韩国1966年成为世界技能组织会员国,其组 委会会长由韩国总理兼任。2001年,已实现综合 成绩“四连冠”的韩国,在本国承办的第36届世界 职业技能大赛上,又一举夺得20枚金牌,成为世 界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最多的国家。

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韩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产 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67年,韩国首次参加第 16届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并出台了《职业培训法》, 1989年颁布《技能奖励法》,目前基本形成了一套 管理科学、程序规范、保障有力、影响突出的技能竞赛和人才表彰制度。

4.芬兰

  芬兰是2005年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的主办 国。此后芬兰参加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和观 众人数逐年递增。2009年,申请中等职业教育的 学生人数比四年前增加了约30%,第一次出现了 就读职业学校的人数超过就读普通学校人数的情 况,使该国不得不重开多年前因为生源不足而关 闭的一些职业教育专业。

由于职业技能大赛的影响,芬兰教育部于 2005年将技能演示列为职业高中必修课。技能 演示从四个方面提高了职业教育质量:(1)真实环 境中的演练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2)帮助学生实 现从培训到工作实践的过渡;(3)使对学生实践能 力的评估更加规范;(4)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效果、 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课后指导等提供评估与反馈 的具体数据。W技能演示有效缩小了教学与实践 之间的距离,对劳务市场、雇主和雇员都产生了积 极影响。

(二)中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

 

  1.全国职业技能系列竞赛

  中国职业技能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具体 分为部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部级分为两 类,跨行业(系统)、跨地区的为一类竞赛;单一行 业、系统的为二类竞赛。仅2010年,全国就开展 部级一类竞赛5项、二类竞赛25项,涉及50多 个职业(工种),涵盖了 50多个部门、行业协会、中 央企业和社会团体,近千万企业职工和院校学生 参加了系列竞赛活动。5项部级一类竞赛包 括: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第四届全国数 控技能大赛、2010年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第 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第二届全 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5]目前,中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制度建设不断完 善,已形成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技术保 障体系;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已形成政府部门主 导、社会力量参与、企业公益性支持的竞赛组织形 式,赢得了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

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天津市政 府等16家单位联合举办。2010年,大赛首次进人 部级职业技能竞赛系列。大赛旨在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展现职业院校师生风采,营造 社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职业院 校与行业企业产教结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服务。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设高职组 8个专业11个比赛项目,中职组10个专业35个比 赛项目,有4 084名选手报名参赛,规模达到1万 多人。在大赛的带动下,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普遍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 2010年参加各级比赛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达到 400多万人次,占在校生总数的20%以上,初步形 成了 “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局 面。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还同期举办了 “中等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表彰会暨经验交流会”、“中等 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首届中国天津 职业教育国际论坛”等活动。一个制度化、规范化 的竞赛机制、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正在对职业教 育的内涵发展形成重大影响。

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影响力解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制度设计, 目的是在宏观层面上,建立广泛的教育与行业、学 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导向机制,进而寻求职业教 育产教结合的新体制;在中观层面上,建立有效的 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培养规格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机制,继而探寻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现代教学制 度;在微观层面上,建立开放的教学改革、师资队 伍建设、实训条件与企业发展的适应机制,从而探 索职业教育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寻求产教结合 职业教育新体制的作用

  对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界人士形成 了共识:大赛倡导的理念,是企业所需要的;赛项 的选择,是新技术应用的体现;赛场设计和比赛要 求,更多地融人了企业文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 大赛的产教结合导向机制,有助于催生具有中国 特色的职业教育新体制。

 1.增强了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主动性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大都是最 新热门技术,学校必须在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和专 业建设等方面如影随形,以适应新兴产业的需 求。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与拥有最新技术的企业 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随着通讯行业3G技术全面升级,一些职业院 校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发展动态。例如,福建信 息职业技术学院开门办学,主动开启了与行业巨 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神州数码的校企合作通 道,其合作成果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上得到了充分展示。这个事例表明,只有学校和 企业走得近了,交流多了,培养的学生拥有了最新 技术,学生才能占领就业市场,学校才能持续发 展。可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力地促进了 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推动了教学模式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展示工学结合 教学成果的平台。例如“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 项依据企业生产与市场运作模式进行赛程设计, 选手在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照实际的产品设 计、生产、检测流程完成比赛任务。比赛内容包含 设计电子产品原理图,按图设计和制作元器件电 路板并安装到位,调试各项功能,填写相关工艺文 件,进行现场答辩。赛项的系列要求表明,综合运 用多种能力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推动下,天津轻 工职业技术学院把赛项作为“嵌人课程”或工作案 例纳人教学过程,并把赛项涉及的问题转变成“生 成课程”。此举突出了专业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 位置,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3.促进了教学方式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 性。例如,部分赛项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个参赛 队由3名选手组成,配备指导教师2名。竞赛过程 中,选手有3次求助机会,团队成员可以相互研 究,教师可以到赛位指导。这种形式颠覆了传统 的比赛规则,增加了赛项的开放性、真实性和共同 参与性,符合企业师傅带徒弟的实际情况,鲜明地 体现出“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特点。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全国职业院 校技能大赛的启发,大胆改进了教学方式。学院 以赛项相关问题为中心,组建学生技能学习社团, 实行师徒制教学,并通过大徒弟带小徒弟的方式,形成技能实训梯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教 学方式改革的引导得到了师生一致认同。教师们 体会到: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团队意识;必须以真实工作情 境和任务为载体,改革教学过程,围绕生产中的实 际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必须以岗位能力为目标, 改革评价标准,把职业素质放在第一位,综合考核 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探寻工学结合 职业院校现代教学制度的作用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项赛事紧扣产业结 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以赛项为引领,开展专业建 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 赛的工学结合对接机制,有助于催生职业院校现 代教学制度。

[1]引导专业建设适应专业领域的最新变化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G基站建设维护与数据网组建”赛项是为适应通信行业技术 升级、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发展和3G业务推广需 要而设计的。赛项确定之初,大多数职业院校相 关专业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教学内容还未涉及3G 技术。为引导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全国职业院 校技能大赛公开了比赛样题,并加强师资培训,促 使职业院校关注并加强相关专业的建设,专业建 设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为最终培养高技能 通信人才、支持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 大批职业院校在通信类专业建设上突出了实用性 和灵活性,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了 调整,并获得了行业企业的广泛支持。

[2]促进课程设置的调整和课程改革

  竞赛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保持一致,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全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强调贯彻行业技术标准,以中 职组汽车维修为例,赛项引人了 “汽车医生”和“汽 车护士”概念,完全按照汽车维修厂交接车程序安 排比赛,要求选手在30分钟内完成204项检查内 容。又如由于竞赛内容的引导,天津交通职业技 术学院根据生产过程的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实 际,调整了课程内容。该校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 能大赛设计的“汽车涂装技术”课程,于2010年荣 获国家精品课称号。可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 赛有力地推动了职业院校课程设置调整。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方面考察学生的综 合能力,另一方面更反映出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及 教学水平。以数控技能竞赛为例,比赛成绩统计 显示:参赛队中10%能出色完成,25%完成良好, 50%基本完成,15%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全部任 务。比赛也反映出目前职业院校数控维修类专业 人才培养的特点;一方面学生数控加工能力、电气 连接技能、数控机床参数设置和调试技能普遍较 强;另一方面参赛选手的机械装配基本功不扎实, 机械识图、装配和调试能力差,普遍表现出“电强 机弱”情况等。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促使职业院校 对一些课程进行加强和改进。

(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形成校企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先进技术应用为主 题,展现了教育教学与现代生产工艺对接的改革 成果,展示了选手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全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校企合作适应机制,有助于 催生职业教育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1.赛项设计体现了企业对新技术的追求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人了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力求让师生感知产业需求,推动行业 与教育、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例如,3G基站 建设维护、快速成型技术、数控机床调试维修等比 赛项目,都是新形势下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要 求。特别是3G基站建设,是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目前正在抓的工作,需要职业院校为其提供一线 的技能型人才,所以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 赛选择并设计了这个项目。

2.组织实施切合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设置比赛项目,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与实施的基本 要求。例如,“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是目前 工业化进程中领先的应用技术,它改变了传统产 品设计、模具制造不适应产品生命周期短、升级快 的状况,相关企业如果不具备掌握这项技术的人 才,几乎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2008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曾考虑将该赛 项列人高职组赛项,但因当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水平所限,报名参赛省份少而没有实现。经过一 年的专业建设,2009年有25个省44个代表队参 加该赛项,充分说明在模具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需求背景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职业 院校适时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了服务区域 经济的能力。

3.预期效果凸显了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让学生在“真刀实枪”工程环境中,按照的工 作要求竞赛并获得真实的职业技能,是全国职业 院校技能大赛的设计预期。例如,“数控机床装 配、调试与维修”赛项,其中包括的机械识图、装配 与调试、精度检测与补偿、电气识图、线路安装、机 电联调与故障诊断、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和变频器 参数优化、数控机床基本操作、编程与试切加工、 加工精度与测量等,都是真实的工作任务,而这也 正是企业数控维修人员必备的职业技能。

三、把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核心价值,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 一种促进发展的倒逼机制,推动职业教育循着大 赛的导向发展,放大大赛的综合影响力,进而促进 职业教育全方位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引领职业 教育特性的本质回归,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发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导向作 用,彰显职业教育本质属性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 性”,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中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表述。他还 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经把职业 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 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问,从而使教 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犹如风向标,具有显 着的导向作用。它在理念上宣传人力资源开发与 人才强国战略,号召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 倡导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才观 和教育观;在实践上要求职业教育“导向就业、对 接企业、强化技能、重视综合素质”,指导职业院校 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推动校企双赢,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制度设计的层面,我们必须进一步把握全 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核心价值,通过高水平的 赛项设计,发掘和发挥大赛的导向功能;通过高质 量举办大赛,彰显和弘扬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 性、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借助大赛的倒逼机制, 在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抢占职业教 育改革发展的全球制高点,建立起具有时代特征 和中国特色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协 调的高标准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真正办成 面向人人的教育和人人关注的教育。

(二)借助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影响力梯 度推进效应,把大赛做大做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 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大都发 生在经济发达的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 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 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梯度 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 过产业和各种生产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 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6]依据梯度转移理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活动,必然起源于经济生产和 职业教育高度发达地区,这种创新活动的影响力 也必然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逐渐从高梯度地区 向低梯度地区推进。伴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 赛永久性地在天津举行和其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可以预见,各种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素,将在这里发 生聚集融合,然后再以先进的价值观念、办学理 念、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技术等形式推向各地,进 而带动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可持续发展。

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我们必须进一步探索全 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影响效应,充分利用其影 响力促进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和谐发展。 一方面要努力聚集各种发展要素,特别是开启绿 色通道,聚集并展示各种教育创新成果;另一方面 要通过这些发展要素和教育创新,把全国职业院 校技能大赛做大做强,做成着名品牌,促进职业教 育的改革成果向各地区转移,带动职业教育乃至 整个经济的发展。

(三)利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综合影响 力,促进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式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综合影响力,是指 大赛对我国职业教育及其环境形成的实际影响的总和。经过连续三届的历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 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其 影响力已基本完成了从“注意力模式”向“影响力 模式”的跨越。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掀起的 一轮又一轮“职教冲击波”和“技能冲击流”,不断 刷新着人们关于职业教育的品牌意识、创新意识 和文化意识,强势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决 策和社会公众对教育消费的选择。

职业技能大全范文第2篇

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着对神气大自然,对奇妙的科学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那么你们知道关于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五篇,欢迎参阅。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一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创新,让人们在黑夜也能获得光明;哥白尼在历史上的创新,让人们对浩瀚宇宙有了更深沉次的了解;乔布斯在科技上的创新,改变了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可见,创新是人类探索进步的源泉。创新改变世界,创造未来。

当今世界局势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这样的现实下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更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企业,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将这些团体比做飞机,那创新就是将其托上天空的机翼。若无创新意识。好比没有机翼的飞机,连自己都无法腾飞,那还谈什么梦想,什么未来呢。所以身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用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民族的梦想甚至几亿中华儿女的中国梦,用创新来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创新并不只是那些所谓的天才们才有的事情,创新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只要你愿意创新,如果你想有创新的能力。即使你暂时比不上别人,也没关系,只要肯努力,创新是不会放弃每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相比那些抄袭者,为什么不用创新来证明自己。与其和他人一样走一条死板的路线,倒不如自己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也许会遇上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但你却有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现在这个年代,没有创新的人或许活得下去,但是没有创新的国家却是无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人民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但却是创新赋予了人们这个能力。没有创新,什么梦想、未来不过是一句空头支票。

创新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个人收获他所没有的荣耀地位。它犹如一双手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二我们经常听到科技兴国、科技富民的口号。那什么是科技呢?将科学转化为实用的技术的东西,就叫科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身边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

电脑是为大家所熟知的。电脑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开阔眼界。如:世界各国的时事政治、最新出版的书籍、互动游戏、和影院同步的最新电影、世界各国的旅游资讯、更新及时的导航……等等。还有就是书信功能。古时候寄送一封书信,快马加鞭接力传递,不仅累人累马,而且快的也要走上几个时辰,慢的走上一年半载也是常事。而今,我们只要把自己在电脑上编辑好的信件通过Emal发送给收件人,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就能完成,电脑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方式。

电视,我最爱看电视了。妈妈小时候看的是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我现在看的是超薄的大屏幕液晶电视,不论从电视外观、重量、音效、画质等方面都比以前的电视有了质的飞跃。现在还有集超薄、立体、液晶、大屏幕、无辐射、云端功能、网络功能于一体的高级电视,随着科技进步,今后会有科技含量更高的电视呢!高级程度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看电影也是我们生活娱乐的一种方式。电影的图像处理技术分为2D、3D、4D、5D。

2D电影就是普通的电影,就像看一本有声音的会动的连环画一样。3D电影是立体电影,增强了视觉上的享受,仿佛电影里的人物和环景就在自己身边一样。4D和5D电影在立体电影的基础上设计了烟雾、雨、光电、气泡、气味、冰雪等布景、任务表演效果,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这些效果也会随之展现出来。

去年寒假,妈妈带我去体验了一场4D电影,电影片名叫《过山车》。我身下的座椅随着屏幕里的过山车上下起伏,爬坡时,座椅往后倾斜,俯冲时就向前倾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前面有水塘,过山车“呼”地一声就冲了过去,我的眼睛不仅看到了溅起的水雾,就连我身上也沾满了水,变成了一只“落汤鸡”。前面是悬崖,过山车凌空一跃,安全降落,但是我的屁股随着过山车的陡然落地快震成八瓣了。这些现场科技效果和立体画面与剧情紧密结合,犹如身临其境、紧张刺激。让我享受了一场视、听、触觉的饕餮盛宴。

科技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为更新科技而努力。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也希望能早日实现“中国梦”。这个“中国梦”是什么?有人说“中国梦”是强国富民;有人说“中国梦”是经济发达;有人说“中国梦”是社会和谐……而我说:上面说的这些都有道理,但我最喜欢实现的中国梦是科技强国梦。

因为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发明家、设计师和工程师,在30年之后,我的梦想成真,我在为中国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现在就由我来带你看看30年之后的中国吧。

当你在未来的家中,清晨你的枕头会轻轻地震动起来,提醒你起床。你一睁开眼,床会自动升高,让你半坐半卧。窗帘自动拉开躲到墙角,阳光暖暖地洒落在床上。窗户缓缓打开,让清新的空气跑进屋子里。你站到衣柜的镜子前,镜子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衣服,给镜子里的“你”穿上。你点一上某件衣服,衣柜门就会自动打开,里面就是你选择的衣服。可是床上的被子怎么办?没关系,床两边会生出机器手,帮你叠好被子。走到冰箱前,冰箱会为你搭配食物,并且告诉你过期了没有,啥时候吃它们味道,提示信息显示在冰箱显示屏上。点一下屏幕,冰箱自动联接上烤箱和微波炉。自动启动,只要放入食物就行了。哎呀,一本书找不到了,别着急,在手机上输入物体名称,手机就会显示在哪儿。出门前忘了关灯?没事,灯会自动关闭。这一切,全得靠先进的信息传感设备,比如自动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走出家门,一辆车会停在你的面前,在车门上的投币孔里投一枚硬币,车门会自动打开,因为它是无人驾驶的。说出要去哪儿,汽车就会去哪儿。这汽车是海、陆、空三栖车,它可以在天上飞、在水里游、在地上走,它是吸收太阳能的,很环保。还有一种车,它叫钻地车。它的前面有个大钻头,用于开采地下煤矿、金矿等。它吸收地热作为能源,所以也很环保。

说到环保,以前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幸好我发明了各种能环保的工具。一种溶液可以把河里的有害物质和垃圾溶解成二氧化碳,并且不会污染河水;工厂早已没有了大烟囱,全部是用地热和太阳能做能源;汽车不再排出尾气,它也以太阳能作为能源……

医学也很发达。癌症也能治好了。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人造器官、助听器……让老人们健康长寿,这样的科技让人们啧啧称赞。

未来和今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今天的努力,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未来的国家,靠谁去建设,靠什么去建设?靠现在的我们——我们是“中国梦”未来的建设者,只有现在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奋发进取,才会创造美好的未来!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四“放心吧!中国只要有我们,就有希望!”

最近,有一条报道,让我很吃惊:美国将不给中国科技重要的核心部件——芯片。我想:不给就不给,中国这了厉害,怎么会被消灭!我爸爸对我说:“你不知道吗?我们手机的芯片就是美国提供的,要是他们不给我们,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电子产品,失去外界的交流。”

我很好奇:“为什么不给我们?为什么?”“因为中国有的人太骄傲自大,媒体在世界各地说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然后中国还拍了‘厉害了,我的国’、科技大国……一些电视片子。”说到这,我爸爸停了一下,喝口水,没有往下说……

我思索了几天后,我在心里有了一个庞大的梦想:带领中国科技赶超过美国,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让世界听从中国的指挥。

我参加了编程班的学习,我要好好学习,勤奋钻研,用我的编程,设计制造出一个先进卫星手机,可以在水里可以用,还可以在外太空用,无论什么地方都能用,有1000种功能。

我还要用编程设计制造出心脏、肺、大脑这样一些人体器官,人有了什么病就换一个器官,那么这个人很快就康复了。我就是想用自己的编程和芯片,让每个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

未来,不,就是现在,让我们成为科技兴国的学子,让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人类帮忙;明天,后天,未来遥不可及,让我们为中国从现在起向世界文明进步打进前十而努力!

我是爱祖国的孩子,我是爱编程的人!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悟五人类是在社会发展中成长,人类的思维是在发展中不断尝试,事物是有机的结合体,生物或者非生物都能改变人类对其的看法。利用这些创造人们需要的,这就叫科技。在科技的基础上加以利用这就叫创新,创新是多元化的,好好利用必定造福人类。

人也是有两面性的,观察事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也在一瞬间,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普通人看来任何事物在从天上掉落下来都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思考,没有人分析,在没有牛顿这个人出现之前,人们还认为是“神论”在“造福”人,这种愚昧的想法都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而在牛顿无意中发现苹果从天而降并认为其中一种有某种“力量”而这样力量来源于地球以外,而当时这些所谓地球外的东西没有人敢想象,正是牛顿发现了这种落体才有了之后所谓的科技,这种还有很多比如:利用蝙蝠的回音发明了雷达,利用了海豚的叫声才有了超声波。

科技的魅力不仅仅是只在于从某种具有生命的物体才能发现的,事物都是有双重性的,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是人们可以进行科技选择的,把简单的东西加以创新,把创新用在有用的地方,就能创造出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激光,电灯的发明,电脑的发明,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没有他的发明可能我们知道的电脑就只是打字,计算机,这些简单的东西,上网,玩游戏。这些可能就可能至今都无人知道,所以由单一性变成多重性。

但是由于人类对事物的创新出现了一些有害于地球本生的东西,二氧化碳的增加对环境出现了弊端,所以在人类发明了很多新东西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不然不久的将来就像书上说的“20_世界末日”,这样的结果不是任何人想希望。

职业技能大全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赛项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016-03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技能大赛是技术工人的奥林匹克,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20家部委、单位共同举办,从2008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五年,大赛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增大,关于大赛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都是来自企业生产或服务一线的实际问题,主要考察企业用人的核心标准,包括专业综合技能水平、计划组织能力、工业实施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协调应变能力、职业素养、安全意识等综合能力,体现了“工作任务导向,真实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为了借鉴经验,在竞赛集训中更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网络专业安全类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赛水平。笔者拟分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赛项竞赛规程,根据学生参赛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方法,对信息安全类大赛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些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竞赛规程分析

竞赛规程是竞赛开展的前提与基础,竞赛一般都围绕规程的要求来组织,题目的编制也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因此,对于竞赛的研究离不开对竞赛规程的把握。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三年的竞赛规程在竞赛方式和内容上的一些异同。

(一)竞赛项目设置

2010到2012年三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信息安全类赛项的名称依次是“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和“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如表1所示。从项目名称可以看出,竞赛项目随着经济发展而有所调整,着重考察面向信息安全领域的主要岗位及其所需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组织管理、工作计划和团队协作等诸多能力。与世界技能大赛中信息类竞赛项目一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的设置除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外,还考虑从传统技能向现代技能的转变,从单一技能到复合技能的转变。

(二)竞赛内容

2010年的竞赛考查网络设备互联、协议和策略配置以及系统运行与监控,构建维护绿色网络的能力。2011年的竞赛面向网络信息监查、网站安全、病毒查杀、技术安全维护等职业岗位,重点考查参赛选手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操作能力。2012年的竞赛重点考查参赛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技能,包括网络设备连接及连通性测试、设备协议和策略配置,对网络设备、主机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实施安全管理和评估(见表2)。

竞赛题目分类统计及要点分析

试题是竞赛的具体呈现方式,竞赛内容分类统计和考核要点是了解竞赛必不可少的步骤。以下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类赛项的特点。

(一)竞赛内容分类统计

2010年竞赛内容包括网络组建(网络综合布线、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15%、网络安全配置与防护60%、服务器配置及应用项目10%、制作相关工程文件15%。

2011年竞赛内容包括网络环境预设、组建、配置与应用(占30%),目标机漏洞定位的准确性、主机加固操作正确性、信息安全设备配置与防护的正确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占55%),相关文档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占10%),团队风貌、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工作计划性等(占5%)。

2012年竞赛内容包括职业测评10%、网络搭建20%、安全管理25%、安全评估25%、攻防对抗20%(见图1)。

(二)考核要点分析

2010年竞赛的网络安全配置与防护部分主要考查硬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VPN等网络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技术。要求能在防火墙上实现路由、NAT转换、防DDOS攻击、实现包过滤、URL过滤、P2P流量控制等;能够利用IDS对网络风险进行预警,能检测端口攻击、DDOS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等;能实现远程安全接入和站点到站点的IPSec VPN;会配置无线网络WEP加密、MAC认证接入控制;熟悉域控制器技术、权限管理和EFS加密技术;会配置CA服务实现SSL web服务。

2011年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部分主要考查网络与安全部署、场内和场外的攻防对抗。考核点包括网络设备安全用户名及口令的设置、路由设备ACL策略部署、防火墙安全策略和IDS的部署、主机漏洞修补、SMTP、POP3、FTP协议报文分析、系统权限细化、弱口令暴力破解、抓包嗅探、主机远程访问、IIS服务器安全配置、邮件安全配置、SQL注入与加固、缓冲区溢出、Linux漏洞利用与加固和远程木马控制等。

2012年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部分主要考查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网络系统组建、网络系统加固与评估、信息安全攻防对抗四个方面。包括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网络操作系统疾病操作知识、常见网络知识、Windows服务器知识、Linux系统知识、web系统知识、数据库知识、扫描探测知识、破解验证技术、溢出攻击知识、安全评估知识、安全加固知识等。熟练掌握web攻防类、端口扫描类、口令破解类、远程访问类、系统评估类、溢出类、抓包分析类和信息收集类工具。

(三)竞赛题目探讨

下面以2010年样题为具体实例分析试题的特点。

第一部分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项目,考查学生对机架设备安装、施工、管理与标记的能力。考查学生对端接线序标准、安装工艺规范和偏差标准等概念的掌握。还通过竞赛过程操作规范、工具材料摆放、人员协调配合等细节来考查学生对环境规范的把握。

第二部分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考查交换机的VLAN配置、MSTP配置、VRRP配置、端口镜像配置、DHCP relay配置是否正确,是否正确启用安全IP地址、DHCP snoopping及ARP入侵检测功能;考查路由器的OSPF配置、PPP配置、NAT配置、ACL配置是否正确;考查防火墙是否正确划分外网域、内网域以及DMZ区,是否正确配置动态规则,过滤除对外开放的应用外其余的应用端口;检验是否正确安装、配置日志服务器、事件收集器、控制台和报表中心,是否配置并应用常用的检测策略,能否正常输出检测报表。

第三部分服务器配置及应用项目,利用虚拟机系统安装Linux系统,设置DNS服务、VSFTP服务,安装MYSQL数据库、创建数据库和工作表,并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设置IIS服务。

第四部分主要考查文档撰写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团队沟通与协作、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工作计划性等。

赛场上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对信息安全类职业技能大赛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参赛经常出现以下问题:(1)学生心理素质差。紧张的比赛气氛造成学生发挥失常,有的学生审题不认真,匆忙中看错题目或错误领会出题人意图,匆忙操作了半天才发现读错题目,造成时间浪费。有的学生读题不够细,跳过关键步骤,导致得分点失分。(2)参赛选手分工不合理,配合不熟练。有的选手无事可干,有的选手到比赛结束也未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3)小细节决定大成败。有的同学没有把网络设备或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导出,没有上传到指定的正确位置,或是匆忙中没有截图、没有把配置界面和运行结果截屏保存到指定的名称,导致前面所做的工作白费。(4)竞赛准备不充分。有时因为竞赛设备到位比较晚,学生准备时间仓促,导致考纲内规定的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有些设备配置不熟练。一旦出现问题就慌了神,不知从何检查错误。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学生在比赛时胆大心细,认真审题,不要匆忙下手操作。在备赛期间合理安排仿真大赛,让学生熟悉大赛气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赛前认真分析考纲,根据需要安排几位参赛选手的分工,竞赛时提醒学生合理分配比赛时间,定时不定量,每题分数一样,可以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不一定完全按顺序做题,但必做题要做;做题时,做一部分保存一部分,不要到最后才保存,谨防突然断电等意外情况导致所有工作前功尽弃。赛前指定一位心细的同学专门负责竞赛文档整理工作,避免类似保存文件名不正确这样的错误。技能大赛应设立专门的资源网站,图文并茂,供学生和教师查阅比赛的相关资料,把准备和参加技能大赛变成常规教学的一部分,根据大赛规程制定训练方案,不搞突击战和题海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

反思及建议

由于参赛成本较为昂贵,资金充裕者占据优势,而资金短缺的一般院校则望尘莫及,只能放弃参赛,这降低了比赛的公平性,也严重打击了部分院校的参赛积极性,制约了信息安全类竞赛的推广和发展。职业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类竞赛如果不能降低参赛成本,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毫无裨益。尤其是某些院校只为竞赛购置一套参赛设备,在正式比赛结束后,设备重复利用率不高,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将比赛成本减少到最小,并通过有效途径提高网络设备的循环再利用,降低参赛门槛,鼓励更多的院校参加信息安全类竞赛,是大赛组委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信息安全类竞赛考查内容要与时俱进,更应响应国家低碳环保的号召,与时代接轨。组委会可以在赛前广泛征求各高校对网络设备的意见和建议,不要让参赛成本变成影响比赛的障碍。这就需要大赛命题者群策群力,促进信息安全类竞赛的发展与普及。另外,在正式比赛结束后应大范围举行座谈会和师资培训班,不仅限于进入决赛的院校,而应收集各参赛院校对竞赛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比赛方式,提高师生竞技水平,促进信息安全类技能大赛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志咸.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若干问题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4):3-10.

[2]鞠锡田,张翠香.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9):79-82.

[3]李艳梅.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导向功能[J].职教论坛,2012(14):14-16.

[4]袁名伟,张玉洲.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设置与成绩特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51-54.

职业技能大全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技能大赛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33-02

学校、企业、政府给予了职业技能大赛高度的重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已经形成了特征明显的大赛文化。大赛如此火爆,除了各方重视以外,大赛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是重要的原因。职业技能大赛是实践性比赛,符合高职人才的主要特征。大赛的题目来自行业的主要及前沿应用,既有基础技术,又有前沿技术,可以说是测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把尺子,用职业技能大赛来检验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定位不清,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不准。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借助职业技能大赛来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来引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如此,大赛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符合国家的需求,也能达到企业的需要。

一、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些年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这些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提升。但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规格定位方面,由于每个学校立足的行业背景和人才目标定位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参照,导致不少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不清,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一)专业技能范围不清晰

高职院校中每个专业所涉及的技能非常多,不可能在三年内全部学完,但哪些专业知识是必须要培养的,很多高职院校把握不准确。尽管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其技能的侧重点不一样,但只要是同一专业,他们的专业基础是一样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主要考察的是基础技能,跟所在行业无关,这些技能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

(二)专业技能高度把握不准确

与专业技能范围相似,对专业技能的高度很多高职院校也把握不清。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有一个非常基础的OSPF协议,OSPF协议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是单区域的OSPF协议,第二层次是多区域的OSPF协议,第三层次是建立通道的OSPF协议。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的过程中,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第一层次的技能。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出题的难度,就代表了基础技能的高度,从历年大赛中可以看出,学生至少要掌握到第二层次才算合格,否则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

(三)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但技能之外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技能本身更加重要,这点被很多院校忽略了。职业技能大赛以项目为依托,可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尺子,要想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仅仅注重对技能的培养是不够的,必须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综合素质加强培养。

二、基于大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每个专业都是由若干门课程组成,培养一名合格的高职人才,需要开设多门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而具体需要开设哪些专业课,可以从职业技能大赛的规程中倒推出来。方法如下:

1.收集历年职业技能大赛的规程、赛题和样题。每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竞赛前,都会比赛的规程、历年的赛题和当年的样题,规程说明了竞赛的知识范围,代表着当年的行业主流技术,是专业知识和行业技能的基础要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赛题和样题是知识点的表现方式,可以看出行业知识呈现在工作任务中的方式。

2.罗列每次规程、赛题和样题中的知识点。细分每年规程的知识点,在细分规程中,标注好知识点出现的年份。赛题和样题的知识点,包含隐性知识点和显性知识点,隐性知识点是指卷面上未出现,但实际上要用到的先行知识,在罗列隐性知识点时,应该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实施,以免遗漏。知识点在划分时,应该细分到元知识点(不能再细分的知识点)为止。

3.按照不同性质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和组合。由于历年规程、试题、样题的知识点中有重复,致使元知识点中有很多重复,这一步的第一环节,应该将重复的知识点去掉。按照某一属性,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在这一环节中,可能会出现一个元知识点既能归属于A类知识,也可以归属于B类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计算其相关度,按相关度大的取之。

4.按照归类和组合的类别,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归类好的专业知识,统计其知识点的量。如果每一个知识类别的知识点对应一门专业课,可能会导致专业课程过多,此时,可以合并知识类别相近的两个或者多个知识类别为一门课程。

5.根据专业特性,根据确定的专业课程,倒推先序课程。技能大赛中出现的知识点都是专业核心知识,而对应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是以隐含的方式出现,为了使专业体现结构完整,必须要增加这些专业课程的先行课程。先行课程加入时,以够用为原则,无须大而全。

6.按照课程的难度和知识量,确定各专业课程的课时量。设计一个基础课时量因子T(P×T=1课时),根据知识点X1难度设计其因子Y1,则知识点X1的课时量因子为Y1×T,则整门课程的课时量总因子为(Y1×T+Y2×T+Y3×T+……Yn×T),则此门课的课时为(Y1×T+Y2×T+Y3×T+……Yn×T)/p。

职业技能大赛是以项目团队形式呈现的,各个知识点形成了完整的项目,这样设计,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对接是非常紧密的,避免了部分院校中的少数专业对专业理解不透彻,设计出来的课程体系中课程与课程之间不能实现无缝对接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设计

1.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收集第三步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性质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和组合),加权平均每个知识点的分数。在加权平均分的处理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将历年分数直接相加,然后除以年度数量。而应该对于年度越近的赛题、样题和规程上的知识点赋予高权值,对于年度越远的知识点赋予低权值。

2.参照权值的大小,设计每个知识点的课时。每个知识点的权值,代表这个知识点在专业上的重要性或者基础性,权值越高的知识点,重要性越高,工作时的使用频率越高。针对这些知识点,要加大课时设计。在课时设计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权值―― 课时换算法:

确定系数W=课时总量/权值总量。

确定每个知识点课时:k=知识点权值×W。

3.增加本专业的其他必要知识点。每个专业都有独有的特色,特色部分的知识内容是学生的特色。比如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不同的学校可能偏向的行业不一样,有偏向智能农业、有偏向智能交通、有偏向智能物流等。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加上相关行业(领域)知识,使学生成为某一行业的技能型人才。

(三)人文素质课程设计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不仅仅是对技能做出了明确要求,还对专业以外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显性方面。大赛有5-10分明确规定学生的精神面貌、礼仪和团队合作状态,以及操作台的整理。要想学生具备良好的竞技状态,在学校期间就需要开设一定的人文素质课程。

2.隐性方面。大赛是以一个项目来呈现的,通常需要几名队员协作才能完成,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每个队需要一名队长)在大赛的竞技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要开设相关锻炼学生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文素质课程。

(四)考核方式设计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尽管在很多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考核方式的改革却稍显落后。职业技能大赛以项目为依托,采取全封闭式、以团队为单位的项目实操考核方式,按照职业技能的做法,在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时,专业课可以参照类似的做法,采取全封闭式的考核方式。

职业技能大赛是比赛,对封闭性要求较高,在平时的专业课程考核中,尤其在毕业设计的考核中,封闭考核不是最好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参照职业技能大赛方式的同时,优化开放时间,但前提一定是项目考核。考核标准同样可以参照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

三、对比分析

为了检验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可行性,笔者在所在单位挑选了两个专业连续跟踪改革前后2年,主要考察了评教平均分、就业率和就业速度几个方面,具体数据如表1。注:就业速度是指学生就业签订协议的日期减去学生第四学期所在年度的7月1日。

从评教分数的角度来看。学生评教分数可以反映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肯定程度,从表1来看,改革后比改革前提升了0.6分,说明基于技能大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能够得到学生认可的。

从就业率来看。就业率可以反映学生被企业接受的程度,同时可以反映出人才培养合格率。从表1中可以看出,改革后比改革前的就业率提高了7%,说明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更加能够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从初次就业速度来看。初次就业速度与就业率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有不同的地方。就业率是人才培养的合格率,而初次就业速度可以反映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初次就业越快,说明学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企业的认可,人才培养质量高。

【参考文献】

[1]林建兵.职业技能大赛引领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14(7)

[2]刘月梅,徐仿海,李恺翔.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技能大赛有效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信,2015(11)

【基金项目】2013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3JGZ193)

职业技能大全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认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12-05

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以下简称为大赛)作为世界技能竞技的国际性舞台,被称为职业技术领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着国际性的先进技能水平。到2013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已设立了6个大类共计46个项目。大赛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相关认证体系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世界的主流水平。自2011年伦敦第41届大赛及2013年德国莱比锡第42届大赛以来,主办方均提出了“零事故”(Zero Accident)这一共同目标。尽管选手众多,比赛项目较多,且竞赛日程较长,但世界技能组织(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和第41届、第42届大赛主办方英国、德国还是实现了大赛“零事故”这一目标。

为了给我国相关专家提供健康与安全防护相关参考信息,为我国参加、举办类似的职业技能竞赛在健康安全规范方面提供相关参考资料,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安全防护相关法规规范,推广并普及必要的劳动防护,最终促进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制造业安全防护水平乃至整体安全防护水平的提升,对世界技能组织及大赛主办方所指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OHS)、规定的设备、工具、个人防护规定及相关的认证体系开展研究很有必要。笔者拟以第41届、第42届两届大赛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认证体系为主要对象进行相关分析与探讨。

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内容解读

每个竞赛项目,按照不同的技术层面及领域,通常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技术文件及资料:(1)竞赛规则(Competition Rules),对所有竞赛项目的整体规则、原则、组织形式、整体管理、监督投诉机制等进行整体说明;(2)技术说明(Technical Description),对特定的项目名称、能力要求、工作范围、测试项目赛题的原则及赛题开发形式等进行约定;(3)基础设施列表(Infrastructure List),给出特定项目竞赛所提供的设备工具等相关设施工具列表;(4)测试项目(Test Project),详细的项目竞赛图纸及赛题;(5)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对安全防护的策略及程序进行规定,并就大赛时的安全方针协调机制、大赛中的技术代表、专家及场地主管等责任划分进行详细描述,并就赛前安全培训、健康与安全合约签订、监督体制等进行规定。下面本文将对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相关情况及内容进行分析及说明。

每届大赛,赛会组织方均根据世界技能组织及主办国自身安全相关规定,在健康及安全防护方面制定详细的说明。在2011年英国伦敦大赛之前4个月,大赛主办方颁布了各个大赛项目对应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程》(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而2013德国莱比锡大赛各专业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程》同样在赛前4个月由主办方颁布。除此之外,2011年的伦敦大赛主办方在赛前4个月颁布了面向所有大赛相关人员的《安全健康手册》(Health and Safety Manual)。

(一)《安全健康手册》

第41届伦敦大赛《安全健康手册》(以下简称为手册)分为15个部分,就大赛的相关文件政策、整体健康安全策略、不同岗位赛会有关人员的安全方面的责任分工、主办方的相关规章制度、个人防护用品、赛前安全教育、大赛中的健康安全监察、紧急情况处理、火灾警报及疏散、残障人士及易受伤的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安全事项、安全手册的发放方式及数量等所有涉及赛会安全相关的问题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手册中将大赛中的安全防护按专业相关将防护类型分为通用职业健康安全、电气、机械、热加工、食品卫生、个人防护用具等几大类。

按照历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惯例,除了遵循世界技能组织所颁布的健康安全规则之外,还需要遵守主办国的相关法令,如果法令之间存在冲突,则以最高标准(最严)为准。2011年伦敦大赛援引的英国健康与安全相关法规为1974年《工作健康与安全法案》(The Health & Safety at Work Act 1974),包含了自1989年到2008年颁布的健康与安全相关法令,涵盖了安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高处作业、电工作业、火灾等相关的32项法令。

手册的附录中,就赛会健康安全指导委员会的构成、大赛中的保险、无线电通信协议及术语规范、紧急电话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为便于操作,制定了相关表格模板,包括赛前竞赛区安全检查清单表A、健康安全教育检查清单表B1、健康安全教育签字表B2、竞赛就绪检查表C、轻微受伤记录、事故报告填表、事故调查报告表。

根据手册内容,需要大赛主办方负责检查参赛代表队携带的工具设备能否符合相关认证并允许在大赛中使用和选手参赛资质,主要有以下几点:(1)所有在大赛现场中使用的手工电动工具、设备等,必须达到赛会认可的安全认证要求,即通过产品源产地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安全认证;(2)参赛者携带的工具、设备,除需要通过如上相关认证之外,还需要张贴检验合格标识,标识上需标明产品上次检验的时间和下次检验的时间;(3)手动工具需要通过手动工具振动评测(Hand Arm Vibration Assessments),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在有效期内的相关证书;(4)原则上不允许携带化学物品及有害物质,如大赛中确需使用化学及有害物质(如化学溶剂等),经大赛主办方批准且通过英国有害健康物质控制认证并具备证书的方可带入大赛场地;(5)竞赛中一旦出现违反职业健康安全规定的危险操作,在场的场地主管、专家将立即对选手提出警告,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警告之后,第三次将中止选手操作,中断的时间不从竞赛时间中扣除。

上述设备、工具、个人防护用具安全认证规范及文档,事先需经大赛主办方的专家、场地主管、专门的健康安全专家、专门的健康安全协调员或主办方监察组成员等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工具、设备将粘贴不得使用标识并移出赛场。

(二)《职业健康安全规程》

第41届和第42届大赛主办方均提出了“事故为零”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所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程》(以下简称安全规程)对赛会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以2013年第42届德国莱比锡大赛为例,其健康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第41、42届两届大赛主办方所颁布的安全规程包括总则、责任与保险、通用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专业相关健康与安全规则四个大部分。以41届大赛主办方公布的机电一体化项目的通用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部分为例,其内容较为详尽,包含的36项具体内容总结如表1所示。

大赛场地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并制定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程序,在赛前对所有相关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参赛选手需签订专门协议。大赛场地需配备如下安全设施:(1)外伤急救包、外伤急救中心;(2)紧急洗眼站,用于眼部异物清洗及损伤防护;(3)火灾初期灭火设备,包含灭火器、灭火毯、相关标识指示;(4)报告及通信协议;(5)紧急疏散路径指示标识。

除上述安全设施以外,前往外伤急救中心的交通车辆、化学品喷溅泄漏的处置、与外界火灾控制等紧急处理的联系方式也必须保持随时就位及畅通。场地主管或专门负责安全的专家须事先对所有参赛选手、专家进行安全教育,内容包含急救设备、洗眼站的位置、火灾疏散及逃生路径、疏散后集合地点、紧急情况下的警报内容及撤销警报的广播内容等相关信息。

从近两届大赛的安全规程来看,其总体格式基本相同,区别主要是根据主办国的不同而分别引用了主办国的相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在上述两个文件中,除大部分与我国安全规定类似的内容外,尤其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有如下内容:

参赛选手不得佩带任何珠宝饰品 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按个人防护用品用途及伤害类型不同,分为眼睛防护、头部防护、呼吸防护、肢体防护、手部及臂部防护及足部及腿部防护。根据各专业性质不同,一部分如防护眼镜、防护鞋等为必须使用;部分如耳塞等则为建议使用;而在对旋转机械的操作中,手套为严禁使用。按照大赛专业不同,基本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防护鞋、眼部防护、噪声及听力防护、工作服或防护服,特殊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呼吸器、面部防护罩、焊接个人防护、手套等特殊防护设备。按照规定,所有大赛相关人员,无论是比赛期间还是在前期准备熟悉过程中,在大赛场地车间中必须全程穿着符合赛会要求的防护鞋及工作服,以及根据规定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德国莱比锡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22个有中国参赛的项目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要求如下页表2所示。

较为严谨的安全操作规程规定 对于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中给出的较为严谨的规定,除了赛前的安全检查外,在比赛中,选手也将有一次临时中止比赛的机会,由组织方再次确认安全状态。如果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选手将受到警告,两次警告之后如仍未达到安全操作的要求,将可能面临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如在第42届大赛电气操作中,规定所有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德方的BGV A3要求,而且必须完成两端电路断开、意外连电防护、确认无电压、接地与电容放电、遮盖保护及拉设警戒线等一系列全部预防操作之后,才能开始操作。与此类似,在焊接、压缩气体操作乃至磨削砂作、大赛期间食品卫生等,均规定了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责任与保险 与往届情况类似,作为参赛的前提条件,各参赛代表队需自行承担如队员受伤、疾病及自身原因造成的伤害、财物损失等可能发生的风险责任。各参赛代表团是否自行购买保险,主办方未作强制性要求。但鉴于大赛主办方既不承担参赛代表队大赛期间及在主办国逗留期间的人身伤害、财物损失,也不提供任何保险。因此,建议参赛国代表团事先购买适当的保险。

机床、设备、工具等的相关规范及认证体系

赛会要求,不论是主办方提供的还是自行携带的机床、设备、仪器需通过原产国或地区的安全强制认证,包括欧盟、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强制认证。2013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主办方认可的部分国家或地区安全认证体系如表3所示。

按照大赛各项目技能管理计划,在赛前,将在专门的时间会同首席专家、场地主管(Workshop Supervisor)、专门的专家(Experts with Special Responsibilities,ESR)、本国专家等对机床、设备、工具等进行安全资质检查,不符合安全认证及标准或检验有效期过期、存在故障的机床、工具、设备由大赛主办方张贴禁止使用的标记并移出赛场,不得在竞赛中使用。第42届大赛主要采用CE认证。CE认证作为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认证之一,包含了健康、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法规要求,并且不定时更新。如按照最近的CE认证要求,机床等带电机械,需符合电磁兼容性(EMC)和低电压(LVD)规范;而冰箱这样的家用电器,除了符合电磁兼容性和低电压规范之外,还需要符合有害成分限制(RoHS)、报废电子电气设备(WEEE)等规范。而电气照明设备的认证,则涉及《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EN 55015:2006+A1:2007+A2:2009等至少6项的相关标准。

为保证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能够顺利参赛,根据前期案例以及按照41届、42届两届大赛相关安全规定文件的规定,按照国际赛会通行的做法,参赛项目采购并携带的机床、设备、工具,一是确定事先通过规定最新的相关安全认证,设备、工具等经过定期检验并张贴标签;二是工具、设备机床制造商必须经过相关认证并附有认证标识;三是对于一些重要的机床设备等,为避免届时出现麻烦,除了经过认证、标识和检验标签齐全之外,建议随机床、设备携带必要的认证资质证明文件。

个人防护用品规范及认证

就我国劳动防护整体而言,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普及与使用,乃至操作者的安全意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意识和知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要想在个人防护用具上达到大赛要求,首先必须采购符合规定标准并通过相关认证的个人防护用具,而且需事先研读职业健康及安全规则相关技术文件,必要时需与外方、主办方沟通交流,弄清相关信息。在训练中、比赛中持续做好个人防护,养成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良好习惯。

按照第41届技能大赛的规定,在电工操作中必须穿着符合《英国工作个人防护用品(1992)法规》(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t Work Regulations1992)所规定的个人工作防护用具,其防护服的阻燃、耐电弧性均需达标。又如,规定在使用手电钻钻孔工作的情况下,必须佩带符合EN166 FT标准(欧洲面部防护标准)的防护镜。2013年大赛主办方对于个人防护用品,除要求按不同的比赛项目需采用不同的防护用具外,均要求使用符合欧盟的CE认证标准,如参赛队携带的个人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主办方将“指定主办国符合资质的个人防护用品供应商信息”。也就是说,如果参赛代表队自备的防护用品或工具不符合资质,届时需自行购买符合资质的防护用品或工具后,方可允许带入赛场用于比赛。

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为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源源不断地输出中国制造的产品,就大多数中国制造的产品而言,按照外方标准从技术要求上达标不存在太大难度;但作为制造大国,我国的相关劳动保护标准、劳动防护意识、国际相关标准熟知程度以及在竞赛、生产制造乃至日常生活中切实运用的安全防护相关用品和规则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意识,还是规章制度、硬件设施,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提高我国技术工人的职业防护水平,提升我国民众对安全防护的认识,最终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乃至我国产品的竞争力,还需要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持续努力。

此外,在参加区域性或世界技能大赛中,要保证健康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相关硬件和软件具备标准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是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切实进行防护,另一方面是需要事先深入了解并学习赛会相关规定标准,在专业人员意识、认证资质、相关技术等方面达到要求。这对我国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和提升我国工业制造、社会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WSI)WorldSkills Internationial 2013. Competition Rules[EB/OL].//W. I.(WSI),5.1 edn. 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Keizersgracht 62-64,1015 CS Amsterdam,The Netherlands:69.

[2]WorldSkills Leipzig 2013.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 - Mechatronics[OL].May,2013 edn. WorldSkills Leipzig 2013;Leipzig,Germany:21.

[3]WorldSkills Leipzig 2013.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Manufacturing Team Challenge[EB/OL].May,2013 edn. WorldSkills Leipzig 2013;Leipzig,Germany:21.

[4]WorldSkills London 2011.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Mechatronics[EB/OL].WSL2011,London,U.K.:21.

[5]WorldSkills London 2011. Health & Safety Manual[EB/OL].WSL2011,London,U.K.: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