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施工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施工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施工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基本条件;技术要点;优化策略

一、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基本条件

1、桥梁动力性能强。

铁路列车高速运行时能够对桥梁产生强大的作用力,从而使桥梁剧烈震动与冲击,并随车桥共振而呈现逐渐增大,因此桥梁设计时要求其结构动力性能较强,才能避免因车桥共振而引发重大事故。

2、轨道平顺性良好

轨道平顺性良好才能确保列车在桥梁上安全行驶以及提高旅客乘车的舒适度。轨道平顺性与徐变上拱度和工后沉降两项因素有关,因此要加强技术改进与创新。

3、铺设无碴轨道

桥梁铺设无碴轨道相比铺设碴轨道技术水平更高,难度更大,由于无喳轨道施工对线路改变极少,同时还要承受钢轨受力不均产生隆起或偏移的挑战。

二、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

1、施工前期准备

铁路桥梁工程筹备之初,要了解掌握工程相关资料、图纸,并认真探讨、策划和审核,明确策划目的,掌握桥梁施工步骤与构造等。

2、施工放样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前要求进行现场整平,准确测量水平点与控制点后再展开精确控制网,施工人员运用全站仪、水准仪等各种先进仪器进行施工放样,确保精确施工。

3、墩柱施工技术

墩柱施工时,要求重视立模过程中保护层的设置、高程控制和柱子竖向垂直度。钢筋笼的刚度要达标,安装时确保竖直并使用锚索拉固定。安装模板时要求严格确定墩柱中心位置,同时对加固模板有关地桩牢固处理。施工时要随时观测记录,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校正墩顶位移现象。

4、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施工是铁路桥梁工程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对支撑桥跨构造与系统构造进行维护,同时将上面构造、墩台自身重量和车辆负荷等输送至地面。桥梁基础施工程序相对繁琐,受自然环境等影响较大,所以施工时要注重安全隐患问题,从而为后期保养与使用奠定基础,保证桥梁施工质量。

5、钢筋结构施工技术

钢筋结构施工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骨架,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是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具体施工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按照监理审批合格的支架方案搭设钢筋,严格遵守规范标准施工;二是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加工钢筋,即在同一工棚下完成钢筋调直、切割、焊接等操作,钢筋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编号,并选择干燥整洁的环境统一堆放;三是根据施工要求将合适规格的钢筋吊装到相关位置,再进行钢筋捆扎与焊接固定,期间要求错开墩柱的主焊接头,同时保证接头面积少于钢筋总面积的25%后,捆扎钢筋应将箍筋错开,预留弯钩的长度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确保中心点误差小于2cm。

6、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既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质量,又关系到整个铁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浇筑时要求持续作业,无特殊情况要避免浇筑时长时间停顿而出现工作缝,混凝土运输量要求满足浇筑要求。

7、桥面施工技术

桥面能够保护桥梁结构以及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桥面施工时通常使用混凝土材料,施工前要求对全路线进行水平测量、放中线、钉中桩以及量长度等处理,同时按照线路情况设计各路段纵坡。混凝土水灰比要严格按照配比使用机械拌合,运输时要避免容器漏浆出现离析问题。按照设计坡度线钢模,以保证平纵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摊铺要全线实施,停工时要及时设置施工缝。混凝土板面完成后要做好养护处理。

三、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技术优化策略

1、合理设计桥梁工程方案

合理的铁路桥梁工程设计方案是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优秀的工程设计方案才能建造出优秀的工程项目。因此,设计时要做好规划和勘测工作,确保勘测数据准确,真正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桥梁工程方案。

2、科学管理桥梁工程信息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包涵巨大的信息量,其中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材料、工程进度等诸多内容。针对这些桥梁工程信息进行管理时,可以采取信息化方法,例如建立网站、应用工程软件系统等管理工程信息,实现工程信息的集中化和统一化管理,同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打破过去人工管理工程信息的落后方式方法,保证工程信息的准确和有效传递,解决人工管理信息存在的失真、缺失等弊端问题。

3、施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如今,已经进行信息技术时代,各个行业领域都广泛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针对铁路桥梁施工而言,也应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这也是铁路桥梁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铁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优化与建模技术以及信息仿真技术等实现控制桥梁整体质量的目的。优化与建模技术可以通过建模手段,规划工程,参与施工管理,优化包括资源投入、管理成本等在内的施工成本,最大程度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信息仿真技术通过模拟计算施工现场收集到的数据,能够确定施工现场的数据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保证工程质量,该技术在现代铁路施工技术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4、加强桥梁超载问题管理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完成以后,投入使用时可能出现超载问题,桥梁工程设计时应给予充分考虑。通常超载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部分老桥年久失修,超龄负载运营;二是现代交通拥堵,高峰期车流量超过原设计标准;三是车辆违规超载行驶。而超载一方面可能造成疲劳问题,超载车辆通过桥梁时施加的应力超出桥梁承受范围,损伤桥梁,严重甚至破坏桥梁整体结构;另一方面可能给桥梁造成不可恢复性损伤,危害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以及过桥人员的人身安全等。

5、完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落实需要完善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需要相应的制度与措施的支持。要求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实现监理人员、设计人员和相关技术负责人员的科学合理配备。机构内还应建立测量、质检和计划统计的专职技术机构。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监督和奖惩制度,将桥梁工程项目质量与相关责任人切身利益实现挂钩管理。

6、加强施工专业人才培养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组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势在必行。可以组织培训学习,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制定奖罚措施,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领导职务,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四、结语

总之,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探索提高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确保铁路路桥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苟炜玮.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0:235-236.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道路桥梁路基施工路基防护工程质量施工技术

序言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国家对道路桥梁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的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已经渐渐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这也是交通建设工程技术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加大了管理力度,目前工程建设质量的各个环节都有值得注意的地方。然而,在不断发展的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上,我们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一、道路桥梁路基稳定性原理分析

质量好的路基一定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有足够的稳定性、水稳性和强度。路基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在路基受到外界的影响时,岩石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移动,或者移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样的路基才能被认为是稳定的。然而我们应当如何判断石方路基的稳定性?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看:首先,岩石填筑后的岩体孔隙比,之后要看岩石的强度。在这里岩体的孔隙并不是指岩石本身的孔隙比,而是填筑之后形成的岩体的孔隙比。

二、我国道路桥梁路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首先,材料设备的采购存在问题。众所周知,材料设备的采购是施工过程之前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工程质量的前提,但是目前我国在道路桥梁建设的设备材料采购上,出现了质量与价格有反差的现象,不能做到物有所值,经常使购买方陷入亏本状态。当前我国桥梁施工行业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据着重要位置,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我们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

其次,实际施工方案缺乏合理性。在路基处理技术问题上,施工方案多少都会与施工实际情况有些出入,而这也是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工程师在设计方案的同时,一定要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作出应急备案,比如遇到施工当地气候突然的变化,工程会被迫暂时停工,这个时候,混凝土容易发生凝固与断裂现行,这就对路基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实际施工方案一定要制定详细,突出内容的预见性和合理性。

第三,信息传递存在问题。我国关于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信息是通过网络传播的,为了确保信息传播的畅通,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我们需要建立快捷的信息传递网络。尽量使工程内部人员消除信息上的理解差异,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尽量减少内容的丢失或者传递偏差,形成以项目指导为中心,横向纵向相结合的网络式信息传递网。

第四,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相对落后。道路桥梁施工的地基处理问题一直领域内难度较高的问题,施工单位如果没有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就难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地基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当前在很多桥梁道路施工单位没有对这个问题提起足够重视,不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对整个工程缺乏相应的预见性和整体性构想,并且依旧依靠原来的经验和老旧的技术去处理一些问题,这样就使施工过程中的大量不确定因素凸显出来,影响了工程质量。

第五,现场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的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施工现场混乱不堪,施工材料和设备胡乱摆放造成施工道路拥堵,另外,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工作态度较差,诸多建筑现场混乱不堪,这些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并且难以得到良好解决。

第六,施工质量监控力度存在问题。我国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由于这方面的建设施工技术本来就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法律的不完善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对施工质量不重视。另外,道路桥梁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力度不够,对缺陷桩和断桩的处理工作不规范,在施工阶段的质量和技术检测不合格现象经常出现。

三、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设计符合地域的方案。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的时候,施工人员务必要记住因地制宜,收集相关资料,有前瞻性地将各种可能存在的情况都描画清楚。设计方案要满足施工现场条件,适应施工环境,设计人员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实现施工方案设计的最优化。

其次,提高施工人员素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加强质量监控的力度。如果施工方案设计的好,但是施工过程中人员人浮于事,施工质量还是存在着很大威胁,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迫在眉睫。

第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说在施工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提高桥梁道路地基建设的质量,采用先进技术是首要选择。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使操作流程简单化,减轻劳动者负担。

第四,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政府应该加强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方面的重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行业标准。另外,不断鞭策工作人员重视施工质量,规范对缺陷桩和断桩处理的方法。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设计;隐患;措施

前言

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道路桥梁施工设计对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进度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设计工作。在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将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将出现的隐患在很小的情况下进行解决,是道路桥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关于道路桥梁的设计原则及分析

(1)在道路桥梁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和国家批准的技术标准。

(2)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积极推广应用“可靠性设计方法”、“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等现代设计方法。

(3)设计中注意把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建设资金的设计原则。在满足建设功能要求的同时,利用一切可能地节约投资、节约多种资源,缩短建设工期。

(4)道路桥梁设计中积极采用技术更加先进、经济上更加合理的新结构、新材料。道路桥梁的设计者应考虑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象、河道等基本状况做到熟悉、了解,对施工中存在疑问之处应重新调查或是勘察。从而能有效避免由于基础资料原因造成的安全问题。

二、道路桥梁设计隐患问题研究

1.路桥施工设计方案和现代设计要求之间的差距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桥梁在施工数量和施工规模上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要使施工建设紧跟时展的要求,就必须要提高对设计方案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道路桥梁设计工作依然是按照传统的设计框架进行,虽然说这些框架经过时间的考研,具有成熟的经验,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道路桥梁设计的要求,不能够满足其在通行能力、机动性以及路网容量上的安全要求,这种传统的设计和现代要求的差距较大。

2.施工方案设计者素质考虑

道路桥梁设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设计者,其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发挥自身能动性,但是从目前施工设计者队伍来看,大部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技能较差,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样很容易造成设计上的隐患出现。加之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综合考虑影响设计的各种因素,例如结构耐久性以及强度等,很容易为道路桥梁设计埋下安全隐患,对于路桥结构细节处理不当,线路和计算图示标示不明确等,也会为路桥运行造成病害。

3.设计过程综合因素考虑

我国很多的道路桥梁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于道路桥梁投入使用后的环境因素、交通流通量因素以及温度因素等影响要素缺乏综合的且系统性的考虑,这样就会造成设计方案不完善,同时设计者对于道路桥梁的结构体系、材料、抗腐蚀性以及耐久性等因素考虑欠缺,对于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也缺乏综合的考虑,这样的设计方案很容易出现问题。

三、保证道路桥梁质量安全措施分析

1.合理的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

道路桥梁工程涉及的施工范围较广,并且跨江跨河,其施工地质条件较为恶劣,环境的差异变化较大。在进行桥梁设计方案选择时,要优先进行桥梁主体结构的分析。根据不同的桥梁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需求进行设计控制,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并且需要进行多个方案的备选。在得出最终方案后,还需进行方案的优化,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桥梁的质量安全。我国现在主要的桥梁结构形式有大跨度和标准跨度两种,在实际施工中,标准跨度桥梁形式因其造价合理、可预制装配、施工难度小而广为应用。

2.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道路桥梁施工是建立在其设计方案上的,设计方案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桥梁质量安全。这首先需求建设单位满足设计部门的时间需求,其次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审核,保证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保证桥梁强调满足我国相关的设计标准,并且要积极进行研究、创新,保证设计方案的先进性。需要强调的是,设计人员在进行创新时,需要考虑新型技术的成熟度,要把握新型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严禁使用不成熟技术,防止出现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设计人员需要积极的进行相关项目施工工艺和技术的了解,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质量检测顺利进行,计算出最合理的施工和治疗控制结构方案。设计人员还需加强对项目工程重点的审核计算,反复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检测相关设计指标的准确性,保证重点工程的质量安全。

3.道路桥梁项目工程的耐久性设计

道路桥梁项目施工和投入使用中都会受到气候、环境、人文因素的影响。相关的调查显示,半数桥梁质量问题是由地震、风化、雨水侵蚀、车流过载等因素导致,这些因素长久作用在道路桥梁上,会使桥梁出现裂隙、老化、断面等质量问题,进而导致桥梁事故。调查分析显示,桥梁材料质量标准均显示达标,并且相关的设计标准也符合国家标准。究其根本,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根源是,在桥梁设计时缺乏对综合环境的考虑,没有进行道路桥梁项目工程耐久性的设计。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证公路畅通和桥梁运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道(含国家高速公路网,下同)、省道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其他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桥梁养护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努力提高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含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指定的高速公路行业管理机构,下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桥梁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管辖的公路桥梁及时组织实施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桥梁安全。

第五条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有关技术人员应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掌握桥梁技术状况,保障桥梁安全运行。

第六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与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对国道和省道的管理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具体组织工作。

收费公路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第七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桥梁安全运营。

国道、省道的桥梁养护管理经费在公路养路费中列支,其中收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经费在车辆通行费中列支。县道及其他公路上的桥梁养护管理经费筹集渠道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第二章管理责任划分

第八条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明确本辖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并合理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

第九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任务的有关公路管理机构、专门的桥梁养护管理单位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

第十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规定,主管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及受其委托承担监管职责的公路管理机构。

第十一条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疏于养护管理,不按相关规定准确掌握桥梁技术状况,或未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而导致的桥梁安全事故,由管养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监管单位承担监管责任。

负责公路桥梁养护经费的投资决策单位未根据桥梁技术状况和管养要求安排相应投资而造成的桥梁安全事故,由投资决策单位和具体管养单位共同承担主要责任,监管单位承担监管责任。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桥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二条公路桥梁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必须明确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分管行政领导和具体技术人员,保证桥梁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得以贯彻落实。

第三章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第十三条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和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设置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持其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十四条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主持桥梁的经常检查与评定,负责组织桥梁的定期检查与评定。并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并上报养护维修建议计划,提出须进行特殊检查的桥梁的申请报告,组织编制桥梁养护、维修、改建方案和对策措施。

(二)主持桥梁的小修保养和抗灾抢险工作,考核桥梁养护质量,并及时上报辖区的桥梁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组织实施超重车辆通过的有关技术工作。

(三)监督、组织桥梁养护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组织并参与桥梁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的中间检查和交(竣)工验收。

(四)负责所管辖桥梁技术档案的补充、完善和保密工作,定期对辖区内桥梁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负责桥梁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系统运行以及桥梁养护报告编写等工作。

(五)负责对下级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技术业务培训、考核工作。

第十五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负责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监督检查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

(二)组织制定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按规定负责复核四、五类技术状况桥梁的评定工作。

(四)参与制定重要桥梁的大、中修和改建工程技术方案和对策措施,并组织审验其科学合理性。

(五)组织辖区内桥梁养护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

第十六条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有三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经历,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有五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经历,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桥梁养护工程师的具体资格条件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制订。

第十七条桥梁养护工程师实行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持证桥梁养护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并核发上岗证。桥梁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经培训并参加考核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

第四章桥梁检查与评定

第十八条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经常检查主要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日常巡视检查。

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

特殊检查指在特定情况下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鉴定,以查清桥梁的病害成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等。

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符合《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

第十九条经常检查主要以目测方式配合简单工具进行,检查周期为每月不少于一次,汛期应增加检查频率。对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的桥梁,应立即安排定期检查。

经常检查过程中应填写“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现场登记所检查的项目和缺损类型,估计缺损范围和养护工程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为编制小修保养计划提供依据。

检查结束后要及时更新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数据。

第二十条桥梁定期检查主要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方式进行。其检查周期一般不低于每三年一次,特殊结构桥梁应每年一次。

第二十一条特殊检查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

特殊检查应采用仪器设备,通过检测或试验的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对桥梁的缺损状况、病害成因、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作出科学明确的判定。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维修处治措施建议。

桥梁的特殊检查评定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依据检查结果,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分为一至五类。

一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完好或良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保养维护。

二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良好或较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小修或保养。

三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较差状态,个别重要构件有轻微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但桥梁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四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差的状态,部分重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严重缺损,桥梁正常使用功能明显降低,桥梁承载能力降低但尚未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五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危险状态,部分重要构件出现严重缺损,桥梁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并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第二十三条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由桥梁管养单位负责组织评定。对非收费公路、政府还贷收费公路上评定为四类和五类的桥梁按以下规定进行复核。复核期间,管养单位应采取应急保障措施,保证桥梁运营安全。

技术状况为四类的中、小桥梁以及结构较简单、病害清楚的大桥,由上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复核。

技术状况为四类的特大桥、结构或病害较复杂的大桥,以及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由上级公路管理机构桥梁工程师提出初步复核意见后报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提出最终复核意见。

第二十四条特大桥、特殊结构桥梁和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大桥的检测评定工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在桥梁上下部结构的必要部位埋设永久性位移观测点,并定期进行观测,一、二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年至少一次,四、五类桥每季度至少一次,特殊情况时应加大观测密度。

(二)应安排专项经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的特殊检查。一、二类桥每五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四、五类桥应立即安排进行特殊检测。

(三)对特别重要的特大桥,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养护管理系统和健康监测系统。

第五章桥梁养护工程管理

第二十五条桥梁养护工程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

对技术状况为一、二类的桥梁应加强小修保养,防止出现明显病害。对技术状况为三类的桥梁应及时进行中修,防止病害加快扩展,影响桥梁安全运营。

对技术状况为四类和五类的桥梁,应及时采取管理措施,保证安全。并依据桥梁特殊检查结果和技术论证分析,安排大修或改建。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制定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警示标志的设置位置、型式、数量,以及应采取的管理措施等。

对荷载等级、宽度、抗灾能力、安全防护标准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应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

第二十六条桥梁小修保养、中修工程由管养单位组织实施,大修、改建工程由地市级及以上公路管理机构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大修、改建工程应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并视工程具体情况推行招标投标制度。

情况特殊不进行招标投标的项目,应对被委托人的资质、业绩和信誉等有关情况进行审查。

第二十八条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辖区桥梁养护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桥梁养护工程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从业单位及人员实行信用管理,加强桥梁检测、加固设计、施工、监理等的市场管理工作,逐步构建统一公开、竞争有序的桥梁养护工程市场。

第二十九条桥梁大修、中修、改建工程完工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工程实施后的桥梁技术状况必须恢复至一、二类。

第三十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桥梁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对需要封闭交通或长时间占用行车道施工的桥梁养护工程,除紧急情况外应在项目开工前15天,相关信息。高速公路、国道上的断交施工信息应及时按规定报交通部备案。

第三十一条桥梁养护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置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车辆、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必要时还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第六章技术档案管理

第三十二条桥梁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应建立健全公路桥梁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大力推广应用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及时更新桥梁技术数据,保证公路桥梁技术档案真实完整,实现电子化管理。

特别重要的特大型桥梁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养护管理系统。

第三十三条公路桥梁技术档案应包括桥梁基础资料、管理资料、检查资料、养护维修资料、特殊情况资料等。

第三十四条桥梁基础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桥梁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结构计算分析报告。

(二)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及科研资料。

(三)工程事故处理资料。

(四)施工全过程的结构位移或变形测试资料。

(五)观测或监测点(部件)资料。

(六)交(竣)工验收资料。

对新建桥梁,接养单位应参与交(竣)工验收。桥梁建设单位应向接养单位移交桥梁基础资料,并协同做好接养工作。

第三十五条桥梁管理资料包括桥梁管养单位、监管单位,及其分管领导、桥梁养护工程师等的基本资料。

管理资料中对桥梁养护工程师除应归档个人基本资料外,还应归档其业务考核情况和年度主要工作情况。

第三十六条桥梁检查资料包括桥梁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结果、养护对策建议、特殊检查建议报告、养护建议计划等技术资料,以及检查的时间、实施人员等基本资料。

特殊检查还应包括检测(试验)方案、检测(试验)报告、照片及多媒体材料,检测(试验)方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业绩证明(复印件)以及主要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第三十七条桥梁养护维修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小修保养工程的实施技术资料和养护质量评定结果,以及工程实施的时间、组织实施人员等。

(二)桥梁的中修、大修、改建工程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监控(监测)资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交(竣)工验收等技术资料,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控(监测)等各方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业绩证明(复印件)及其主要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第三十八条桥梁特殊情况资料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超限运输等特殊事件的具体情况、损害程度、处治方案等。

第三十九条基本资料缺失的桥梁,应根据历年检查、养护资料,逐步建立和完善其技术档案。必要时,可专门安排有针对性的检测、试验或特殊检查,补充、完善桥梁技术资料。

第四十条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根据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向有关交通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提供桥梁技术档案。

第七章应急处置管理

第四十一条桥梁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应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第四十二条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制定以预防和处置桥梁坍塌事故为重点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的职责和程序。

具体的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单独制定针对重要和特大型桥梁的应急预案。对技术状况为四、五类的桥梁,以及超过使用年限的危旧桥梁,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外,还应分别制定应急交通组织方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交通组织工作井然有序。

第四十三条接获公路桥梁突发信息后,桥梁管养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工作。应急处置过程中,要按相关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续报有关情况。

第四十四条发生以下突发事件,桥梁管养单位和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在接获有关信息后立即上报交通部:

(一)桥梁损毁中断交通的。

(二)大型、特大型桥梁出现严重病害危及桥梁安全的。

(三)车辆或船舶与桥梁设施相撞,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四十五条地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单位、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桥梁突发事件的人员、物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第八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辖区内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桥梁管养单位、监管单位应自觉接受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

第四十七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深入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现场,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检测手段,不得流于形式。监督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执行情况。

(二)人员、经费的落实情况。

(三)桥梁检查、评定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养护计划执行和养护工程管理情况。

(五)桥梁技术档案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情况。

(六)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七)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监督检查项目。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摘要】道路桥梁;设计缺陷;隐患;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道路桥梁设计的现状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了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密度与广度,虽然部分道路桥梁项目的设计满足了实际的功能需求与设计规范中的强度要求,但在实际投入使用后的几年内,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荷载裂缝、路基沉降、跳车等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就应综合考虑、分析道路桥梁实际的结构、材料、环境条件、交通流量等因素,结合国外先进案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优化设计方案,提高项目质量的耐久性、安全性。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虽然国家颁布了相关标准与规范,但随着新技术、新理念、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而道路桥梁的功能需求又趋向多样化发展,有关设计规范与标准的更新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现代道路桥梁的设计,在充分满足相关规范与标准的基础上,还需依靠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来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道路桥梁设计的隐患问题

1、道路桥梁设计存在缺陷

在道路桥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很容易出现考虑不全面的问题,从而出现设计缺陷。现实中,设计人员大多会认真考虑道路桥梁结构强度的计算结果设计要满足规范的要求,但在结构体系、结构材料、结构构造、结构维护、结构耐久性以及桥梁设计、施工到使用整个过程中可能经常会出现的各类人为因素等方面综合性考虑不够全面。比如桥梁设计过程中,道路桥梁的计算图式和实际路线不够明确,使得局部受力过大,再如混凝土等级过低,保护层厚度过薄,钢筋直径过小等问题,都会对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严重威胁。此外,道路桥梁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计算出现失误等,就更会直接造成道路桥梁的安全隐患问题。

2、道路桥梁设计方案过于陈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桥梁建设规模日益加大,社会对道路桥梁的设计标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在设计方面,许多城市仍在沿用过去的道路桥梁设计方案,自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面对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原有的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交通状况。设计是道路桥梁工程的灵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桥梁工程的质量、造价、施工难易程度和工期长短等。缺少创新意识、经济指标跟不上以及设计观念落后造成的资源浪费、安全性问题已经对我国桥梁工程技术进步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道路桥梁设计方案需要创新,但现实却不容乐观,我们的道路桥梁设计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等方面的运用不足。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造成:一是桥梁设计周期时间太短、承接的任务量过重、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桥梁设计单位没有充足的时间研究如何创和进行优化比较,只能模仿或者抄袭已有的设计方案,驻足不前;二是缺少真正意义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虽然有严格的桥梁设计审核制度和监理制度,然而在某些不正当外力因素影响下,毫无创新和经济指标差的设计方案也可以堂而皇之地通过并付诸实施。三是各类评优评奖活动选评机制不完善,只注重工程规模大小,不管设计创新意识和经济指标情况,影响积极性。

3、道路桥梁施工存在隐患

如今的道路桥梁施工速度惊人,施工周期越来越短。然而,过短的设计周期和施工工期未必是一件好事,这其中也随之留下了许多隐患问题。如施工方由于承包价格过低,甚至只包工而不包料,还有的连施工设备都得由业主租赁和购买,施工承包方仅剩下低于定额的工钱而已,他们为了不至于亏本,只能被迫分包给资质低、经验少的工程队施工。如此层层分包下去,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经常发生,结果造成工程质量差,达不到规范和设计标准,对道路桥梁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此外,目前材料市场上还不同程度地存有假冒伪劣问题,钢材、水泥、器材、模板以及基础工程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虽然有施工监理制度和质监制度,但漏洞加之不正之风盛行,要想做到高度负责和严格把关难度较大。道路桥梁设计的建议

1、提高道路桥梁设计水平

桥梁设计水平是决定道路桥梁工程成败的关键所在,要给桥梁设计单位充足的时间,认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必须遵循采用成熟技术的设计原则,绝不允许拿工程成败做试验,全力杜绝工程质量问题出现。设计过程中,还要处理好采用成熟技术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提倡为创新而冒险,又要在设计中体现体现创新意识。作为桥梁设计人员,要熟悉施工工作,尽量选择施工风险较小、施工质量易于检查、控制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对于重大工程和工程关键部分,一定要用严谨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认真计算,杜绝因计算结果有误而引发的事故发生,同时注意与类似工程作好优化对比,保证万无一失。

2、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

要用科学的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审视道路桥梁的安全耐久性问题,提高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加强监测力度,及时对桥梁进行养护维修,桥梁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以桥梁全寿命期内的综合费用评价桥梁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桥梁设计方面,设计单位要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精心设计,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要克服设计、施工周期短,中标价格低等不利因素,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建设质量方面,建设单位要对整个工程进行总体规划,做到有的放矢。不要采取低价中标的方法,要给施工企业生存空间。要知道,低价中标的施工企业如果要生存,只能通过变更设计来减少亏损,那样就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为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服好务,让他们全心全意地工作,确保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