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钱;人际;自我;金钱符号

作者简介:杨眉(1983-),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7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74-02

金钱心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作为新兴的研究课题受到关注,主要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金钱激励作用的探讨[1]。随后在心理学领域也展开了对金钱心理的研究。近年来研究揭示了金钱的双面效应,在不同的方面它将呈现截然不同的影响。

一、金钱对人际关系的负面作用

2008年Kathleen D. Vohs等人对金钱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而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就金钱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行这样的研究[2]。实验发现了金钱的双刃剑效应,金钱不利于人际自我但却有助于个体自我。在实验室中其他的条件得到控制,研究人员为实验参与者设置不同情境,目的是使用细微的提示或启动,参与者很可能并没有察觉有金钱线索的呈现,尽量通过减小操纵的痕迹以揭示自然的心理联系。在实验的第一个阶段有四种情境设置,一种是让参与者玩大富翁游戏,获得高额或低额玩资;第二种是让被试者想象富足的或窘困的生活;第三种是让被试者组词,其中有与金钱相关的和与金钱无关的(“I cashed a check” versus “I wrote the letter”) [2];第四种是让被试者坐在金钱图片或中性图片附近。这些都是研究者通过间接而较自然的形式给予实验参与者金钱暗示。实验的第二个阶段则是向前面的参与安排助人情境,在这些情境中有人需要获得帮助,要么是需要实验参与者提供时间要么是给予金钱帮助。结果无论是哪种情境都得到了较为一致的心理效应,那些受到高强度金钱启动的组比受到较弱金钱暗示的组表现出更少的助人行为。当人们大脑中激活较强金钱概念时,将不太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或利益来帮助他人,因而可以推论金钱给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实验室的结果与社会调查的结果一致,那些高度重视金钱的美国人与只有中等程度倾向性的美国人相比,人际关系更糟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没有实际的金钱奖励仅仅是激活人头脑中的金钱概念也能引发人微妙的变化。也就是说金钱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为什么金钱会对人产生这样的影响? Vohs 等人提出自给自足理论,该理论认为激活金钱概念可以引发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即个体可以不依赖或借助他人而满足自身需要。金钱可以使人获得独立感和自由感,但同时由于可以不依靠于他人而容易与他人隔离,使得自给自足的个体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产生人际疏离[3] [4]。

二、金钱对自我独立性的积极效用

尽管上述研究表明金钱符号对人际关系的负性作用,但是在个人表现和独立方面金钱却可以是其动力性因素。经过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研究为这一结论提供了证据[2]。同时存在两种选择,一是独立工作,二是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结果受到金钱暗示的人更可能选择独自工作。另外,当交给被试者比较困难的或不可能任务时,金钱概念被激活的人在请求帮助前平均多花48%的时间来自己独自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金钱观念可能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更加崇尚通过个人付出获得回报的方式。

Vohs, Mead 和 Goode (2008)提出的市场—价格模式假设可以进一步解释金钱启动的作用[1]。在市场运行中人们奉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公平原则,作为交换的媒介金钱是个体评估市场交易公平性的典型符号。因此,金钱概念就可以引发市场—价格的思维模式,使人关注自己的收益、产出和个人绩效(自主动机);同时个体认为自己可以解决难题, 因此,也不再需要他人的帮助(人际疏离动机) [3]。这种解释正好应证了实验中的双重结果。

总之,被激活金钱概念的被试更偏好独立的个体活动并且表现出较少的人际亲密。金钱产生的影响中不论是人际疏离还是个体自我性增强的根源都可能是金钱所诱发的自给自足状态。

三、金钱启动的镇痛效果

中山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周欣悦与美国心理学家Kathleen D. Vohs、Roy F. Baumeister合作通过系列实验证明数钱能缓解个体的疼痛感觉,并且这种疼痛包括生理性的和社会性的[5]。心理学家们设计了巧妙的实验来证明他们的结论。实验的第一个阶段告诉参与者要完成一个点数任务,一部分人数钱,另一部分人则数白纸,目的是“测试手指灵敏度”。任务完成后,让参与者们将手指放入50 摄氏度的热水中 30 秒或者放入43 度的温水中。通过最后的心理测量得到了非常有意思的结果,数过钱的人在热水中感受到疼痛感显著降低,而数白纸的人则没有出现这样的效果[6]。

社会排斥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严重损害被排斥者的认知、情绪、行为及身体健康等各个方面[7]。而心理学家在实验中通过模拟社会排斥情境,发现之前数钱的过程能帮助被排斥者缓解社会性疼痛。实验参与者报告通过数钱他们感觉自己更强大了。数钱得到的感受使得他们增强了控制感,而不再那么惧怕被孤立或拒绝。同样也有研究表明,拥有更多金钱将比没钱将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少的消极情绪。并且金钱有利于个人健康,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研究比较一致性地显示财务压力对一个人的死亡率有消极影响。财务压力伴随着高度抑郁、不良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低自我控制感。而实验中甚至表明仅仅是启动金钱概念或呈现金钱符号,并没有实际的金钱奖励仍然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金钱启动能够产生镇痛作用,相反激活损失金钱的概念则会放大疼痛感受。周悦欣等人同样也通过实验设计证明了这一假设[5]。实验情境分为两类,一类情境中实验参与者写下他们最近的开销,第二类情境中让另一些参与者只写下最近的天气状况。最终发现第一类情境中的人激活了金钱损失的经历导致他们感受到更强烈的生理性疼痛和社会性疼痛。

四、金钱心理效应的社会启示意义

心理学家的实验告诉我们仅仅是想到钱或通过数钱的动作就能使我们产生一些好的感受,其他的研究也显示,金钱似乎对个体的自尊和独立性以及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些是否为社会上某些人奉行的拜金主义找到了合理的借口?事实上心理学家认为 “假使研究者发现某种药物可以镇痛,这并不能被认为是鼓励大众去追求这种药物,这样解读是一种科学逻辑的混乱。”[8]他们发现了金钱客观存在的心理效应,但不希望将其引向非健康的社会取向,而是更多地期待研究结论能在金钱赔偿问题方面提供法律上的根据。另外,还可以运用它来解读金融危机下人们的心理感受[8]。

参考文献:

[1] 杜林致、乐国安. 国外金钱心理研究综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61-65.

[2] Vohs, K. D., Mead, N. L., & Goode, M. R. (2008). Merely activating the concept of money changes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3), 208?212.

[3] 谢天、周静、俞国良.金钱启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12, (06):918–925.

[4] Vohs, K. D., Mead, N. L., & Goode, M. R. (2006).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money. Science, 314(5802),1154 1156.

[5] Zhou, X. Y., Vohs, K. D., & Baumeister, R. F. (2009). The symbolic power of money: Reminders of money alter social distress and physical pain [J]. Psychological Science,20(6), 700 706.

[6] 王喆辰. 数钱也可以镇痛?——记一组有趣的实验[J].生理学报,2012,(04): 495–497.

心理效应范文第2篇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心理效应范文第3篇

第一次见面最重要

首因效应

初次见面真的很重要,首因效应说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爱情受到的挫折越多,感情越深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为什么会网恋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心动并不一定就会是真爱

吊桥效应

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走过吊桥的一瞬间,抬头发现了一个异性,这是最容易产生感情的情形,因为吊桥上提心吊胆引起的心跳加速,会被人误以为是看见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产生的反应。就像为什么英雄救美后,美女最后会爱上那个救她的英雄一样。

喜新厌旧

古烈治效应

古烈治效应说明了男女思维的差异,男女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后来它就成了男人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或淡旧)的著名心理学效应了。心理学家把雄性的见异思迁倾向称为“古烈治效应”。这一效应在任何哺乳动物身上都被实验证明了,人为高等动物,不可避免地残留着这一效应的痕迹。男性在心理上有喜新厌旧的倾向也不是什么人格缺陷,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的、心理的基础。但人有良知、有道德,靠这些东西才使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

初恋最难忘

契可尼效应

心中最懵懂最青涩也是最刻骨铭心的,那种小暧昧和情窦初开的懵懵懂懂的爱情让人怀恋。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称为“契可尼效应”。

日久生情

多看效应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为什么会爱上大龄的他/她

恋母-恋父情绪

姐弟恋已经不稀奇,但是有的人喜欢的对象却是自己父母般年纪的人,这种恋母或者恋父情结也很普遍。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光线昏暗的地方更易产生恋情

心理效应范文第4篇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而当认知对象展现出的行为并不附和人们的想象时,人们往往会产生失望,甚至愤怒的情绪。

今年8月,因为有EXO(韩国SM公司于2012年4月8日推出的男子组合)的负面新闻曝光,在某个帖子下,有EXO的粉丝“困兽之斗MMM”发出“你们再黑EXO,我就去死”的威胁,并且附上了一张小刀已经手臂的图片。

在EXO这位粉丝的观念里,EXO大概是天神一样的存在,他们的一切都好,所以无法接受偶像有负面新闻爆出。而其实,偶像也只是寻常人,人无完人,如果能清楚认知这一点,也不至于做出自残的行为。

2、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时,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湘潭产妇死亡事件”里舆论的摇摆正是从众效应的影响。在最初的报道中,“产妇裸死手术台、医生护士全消失”这个吸引眼球的说法引来了众多怒骂医院和医生的声音,但在有人总结出事情原来是“产妇婆婆为二胎耽误治疗”后(这个说法同样不准确),微博上又一哄掀起怒骂家属医闹、怒骂婆婆害死媳妇的狂潮。

3、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

2006年6月20日,日本奈良县一16岁少年纵火烧死睡梦中的继母和弟妹。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早早地为他谋划好了未来――当医生。4岁开始,父亲就强迫他学习,学不好就拳打脚踢。他的成绩在小学阶段都非常优秀,但进入初中后成绩直线下降,招来了父亲更加残酷的殴打。这时,他心中对父亲的憎恨才慢慢演变成杀害家人的念头。

父亲认为当医生好,就以此强求儿子的人生选择,却忽视了儿子本身的意愿,最后儿子杀害家人作为报复。

4、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董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一肚子不爽回到家,把他的儿子狠狠训斥了一顿。儿子挨了训,心里憋得慌,便一脚踢向他家的猫。

5、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

绿茶婊(Green Tea Bitch)是2013年中国的网络新词,泛指外貌清纯脱俗,总是长发飘飘,人前素面朝天,人畜无害,但背地里生活糜烂的妙龄少女。热词诞生之后,也伴随出现了一大群善于“鉴婊”的人,只要看到长直发齐刘海又有几分姿色的女性,就忍不住要给她们扣上绿茶的帽子。而其实,发型如何只是一种审美而已,长直发的并不都是绿茶,大波浪的并不一定混夜店,短发不一定女汉子,还是那句话,日久才能见人心。

6、野马效应

野马结局是生活中的一种法则,是指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不能宽容待之,一时情绪激动,甚至暴跳如雷,大发脾气,会严重危害自身健康。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很多人其实是“被气死的”。

说到“被气死”,最为经典的案例应该是《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周瑜第一次生气是因为刘备不费力气连夺三城。第二次生气是因为周瑜本想利用孙权的妹妹来报复刘备,却没想到计谋没有成功,还让孙权的妹妹真的嫁给了刘备。第三次是因为周瑜本想趁刘备在慰问士兵的时候攻入城内,却没想到再次中计。经过这三个回合,周瑜终于爆了,死前怒吼“既生瑜何生亮”。

7、波纹效应

波纹效应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作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

2013年4月,安徽省泗县某学校高一学生张某,因平时在校表现不好,受到班主任张老师多次批评并劝其离开所在班级或退学回家,张某因不满班主任的严格管理,产生积怨,遂心生报复的念头。冲入了老师的办公室,刺杀老师。

8、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指的是,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

9、海格力斯效应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跟我过不去,我也让你不痛快”,以上这些心理都被称为“海格力斯效应”。这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

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样的东西,很难看,海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海格力斯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成倍地加大。

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纳闷,一位圣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

10、武器效应

武器效应由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提出。他认为,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行为的发生,而只是给侵犯行为的情绪做好准备。侵犯行为的发生,还要依赖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伯克威茨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者,然后,实验安排一个机会,让被试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假被试实施电击。

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

心理效应范文第5篇

一单位发给员工每人1张音乐会门票,价值200元。可音乐会那天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雪,所有交通工具都只能暂停,音乐会却照常进行。如果要去,只能冒着1小时的寒风徒步去音乐厅。你会不会去?大多数人肯定不会去。如果这张票是你自己排队花200元钱买的,你又会不会去?不用说,大多数人更容易坚持去。这又是为什么?

这都是“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在起作用。

所谓沉没成本,就是已经付出的成本捞不回来了,沉没水底了,所以叫作“沉没成本”。它既包括金钱等物质成本,也包括金钱之外的非物质成本。如果单纯根据经济法则,先前的沉没成本与后续的活动决策,应是不相关的。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后续决策时,总会考虑先前为此投入的成本。换句话说,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看眼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这就是我们说的“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分析一:之所以出现沉没成本心理效应,是因为通常人们在心理上,不愿意接受先前的成本泡汤的事实。比如,我们下班后照常等公交车。但今天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公交车还没来。如果从这里打车回家要花20元钱,乘公交车只要2元钱。通常大家会选择:等了很久再去打车,岂不是白等了,所以继续等下去。

分析二:人们存在自我申辩和自我维护的心理倾向。如不愿意承认自己先前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顾及沉没成本,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这就是自我申辩。一位朋友亲自买来的运动鞋夹脚得厉害,可朋友却依然忍受疼痛继续穿在脚上,这就是自我维护。

分析三:由于沉没成本造成了损失,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风险寻求,也就是让人的决策更容易不顾风险。的人,越输越赌,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应该怎样巧对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首先,我们要避免它的消极影响。面对需要决策的事情,最大程度的唤醒自己的理性,反复提醒自己,只需要考虑眼下事情的本身,不管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比如,不管此前花了多少钱,如果孩子没有学琴的天赋和兴趣,也不该让学琴继续成为孩子痛苦的深渊。

另外,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想想假如先前没有付出或付出较低,你会如何决策。比如,你需要卖掉一套藏品,可市场价格比当初你买的时候还低了,这时候就不妨想想,假如这套藏品是人家送的,你会接受怎样的价格?这样,就会坚定地放弃已经沉没了的付出,及时做出现实的选择。

其次,我们要利用它的积极作用。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对我们的生活可不光是帮倒忙。有些时候,甚至很多时候,得感谢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往往是它帮助了我们。因此,不妨特意设置一个沉没成本,从而来控制自己的后续行为。比如,有健身计划的女性,为了坚持落实健身计划,就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沉没成本:在每月初甚至每个季度初,把所有的费用预先支付,并且不可以退费。这样,你会因为已经付了钱而坚持按计划去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