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铁路安全文章

铁路安全文章

铁路安全文章

铁路安全文章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科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科学。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管理部门一种广泛运用和研究的重要战略,文化力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最持久、最顽强、最能发挥作用的力量,也是企业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力。

对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可简单表述为: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最大可能的激发铁路职工的内在动力,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充分营造安全、舒适、高效的铁路人文环境和运输生产条件,增加铁路企业安全生产的和谐力、创造力和发展力。

铁路企业点多线长、生产任务繁忙、安全责任重大,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就是基于铁路安全生产的这一基本特点,自上而下得到铁路企业全体职工认可、接受和实践的安全核心理念、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从业行为的总称,体现在每位职工、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对安全生产的认知态度、行为方式和管理程度。它包括铁路企业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物态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等。

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旋律,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各项管理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基础建设,只有逐步培养职工树立安全文化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意识,铁路企业的运输生产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工作实处、落到职工心中。

1 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动脉,是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产业, 铁路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抓好铁路企业的安全生产,是铁路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的第一要务。

如今,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铁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对铁路长期以来形成的“铁老大”形象正在逐步地洗新革面、脱胎换骨。这种刮骨疗伤的阵痛时时冲击着每位铁路职工,顺应潮流铁路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能够在铁路发展的低谷中裂变重生。

长期以来,铁路安全生产形成了一整套固有的、内在的管理规章、管理体系,伴随着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需求,铁路企业必须快速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软硬件投入,安全文化建设的软着陆恰恰体现了铁路安全生产的核心管理与铁路职工队伍的基础稳定。因此,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现实性日显突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关系着铁路改革发展的生死存亡、关系着铁路职工的长治久安。

2 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法律是一种震慑与约束,而文化是一种引导与提升。对铁路而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出发,建立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氛围。达到启发人、教育人、提高人、约束人和激励人的目的。

面对铁路硬件设施的高速发展,铁路人安全文化建设的“软件机制”现状如何呢?运行状态良好吗?

呈然,铁路企业一谈到安全生产,依然觉得是一种“三如”状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正是这种对安全生产如临大敌的高强、高压状态,导致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始终介于法制与文化的中间地带,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是通过文化建设来促安全、保安全,让职工在享有和谐文化的工作氛围中身心愉悦去稳固安全。如果安全文化建设脱开“三平”状态,即平和、平等、平静,那么职工的心情难舒畅、工作的气氛难融恰、生产的安全难保障。

铁路半军事化的管理让铁路职工多年来顺从接受着我说你听、你干我看的强管、强压管理模式,铁路企业更多的是缺乏一种自主创新力、缺乏一种自我提升力,被动管理还是主动上手是成年人对企业管理模式、安全文化氛围的一种最本质的反映,自主管理的良性循环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相比较,安全文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就会融合显现在其中,或者也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引导着职工的行为与生产。

3 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触及到一个必须谈到的问题,即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在哪里?企业安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个分支,它的功能与人类文化的功能基本是相通的,不同的是企业安全文化更多、更强烈地打上了企业的痕迹与烙印。

铁路企业安全文化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即: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其主要功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3.1 凝聚功能

文化不是制度而是日积月累在职工心中沉淀下来的一种心理契约,但企业文化往往又会通过制度的落实来体现与表达。铁路企业的安全文化通过不同层次的文化展现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职工的思想,或者通过制度来规范职工的行为,教育职工爱岗敬业是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基本的要素,通过广泛宣传培训教育等方式传授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牢固树立“主人翁”的工作意识,开阔职工的思想境界,保证职工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自觉与不自觉的在思想观念上形成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

3.2 约束功能

对企业来讲合适的人比优秀的人更加有用。只有对铁路企业文化在共同认知的基础上企业文化对职工才会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即企业安全文化为职工所接受,使职工自觉克服不良的陋习,养成良好的安全标准化作业习惯。安全规程、安全规范、安全规章等一系列安全制度,都是一种带有严格约束性与规范性的企业安全文化,是职工共同遵守和服从的行为准则。它用严格、准确、简洁的语言告诉职工在一定的情况下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是安全的,怎样做是违章的。这种约束力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稳步前行的基础定力与制胜法宝。

3.3 辐射功能

蒙牛法则中有一段这样的比喻:“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企业制度和行为的长期积淀,一开始,由制度决策者发起,是少数人改变多数人的游戏,等大家都改变过来了,新来者就成了少数,于是又变成了多数人改变少数人的游戏。”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职工是社会的一员,铁路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不单单是运输服务于社会,企业职工与社会还有更深一层的文化联系,铁路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必然就会突破企业的界限,对社会产生影响,进而又会反作用于铁路企业。

老子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种无形的文化力会穿透企业的各个系统、各个部门,其辐射力的影响关系着职工队伍的稳定、关系着铁路企业的发展与兴衰、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4 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安全文化就是一种生产力,安全文化建设是种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经济效益。铁路企业文化建设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抓源头,教育为本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必须多管齐下在安全学习和安全教育的途径上下功夫,铁路企业安全文化教育要适应铁路发展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形式丰富的方式,使安全学习和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人人学文化,事事讲规章,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工作境界。绝大多数的事故、违章都是安全意识淡薄带来的结果,头脑里“我要安全”的这根“上弦”没有绷紧,自然“下弦”――各种危险行为就会时时出现,很难弹奏出安全文化的和谐音符。

4.2 抓管理,以人为本

有道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和最大的保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每位职工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脉。企业的利益是以企业的安全为保障。

首先,以人为就是要求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心,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克服侥幸心理,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

其次,以人为本就是各项管理制度的决策与制定要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贯穿“以人为本”、“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理念,真正做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以职工是否满意、是否得利、是否安康稳定为标准,形成社会效益、企业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多赢局面,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者,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企业抓安全生产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员工人身安全与企业的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等其他方面发生冲突时应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安全。

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

4.3 抓落实,诚信为本

企业安全文化是全体职工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具体表现。任何一个事故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设备的不安全因素、人员误操作等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外,还存在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不到位的这一致命因素。因此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除了职工内在的驱动外,还要靠规章制度的落实来约束体现。

铁路安全文章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运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53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铁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和新建线路相继投产,我国铁路建设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截止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运营里程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对铁路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铁路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已跟不上时代要求。2011年7・23事故发生后,国内乃至国际对中国铁路行业倍加关注,中国铁路急需一种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扭转被动局面。

1、制定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的必要性

与《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相比,《管理条例》主要体现了3方面的变化。一是增加铁路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内容,补充对铁路建设的规定,使铁路安全覆盖范围更广;二是突出不断发展的高速铁路的安全性,作出针对性的规定,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依据铁路政企分开和国务院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明确铁路安全由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依法对中国铁路总公司进行行业监管,并对不适应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要求的规定作了调整。一部法规从诞生到执行,从实施到见效,从评估到完善,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检验。法规作为一种规范性文件,更多的是体现法律的特性,即原则性和约束性。因而,它的实施必须要有一系列配套细则文件和有效举措,而标准便是一种既具有明确目标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手段。就《管理条例》而言,在当前条件下强化制定和应用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具有以下3方面的意义。一是铁路系统政企分离刚迈出第一步,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需经历一个相当时间的磨合期,才能逐步理顺两者关于铁路运输安全的关系。对于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各铁路局及铁路公司,其体制改革尚处在酝酿和筹备阶段,现今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仍基本处于政企分离之前的状态,这会对《管理条例》的实施带来一定影响。故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系统内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企业标准尤为重要。二是随着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电气化铁路的迅速发展,标准制定工作滞后于铁路实际运营需求的问题愈发突出。尽管有关部门近年制修订了一批与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电气化铁路相关的技术标准,但无法覆盖全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

2、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现状及其评估

2.1、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部门一直十分重视安全管理,从铁道部到基层站段都设置有安全管理机构,制定了众多涉及行车安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在监督、检查、处置各类安全事件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总体上来看,全路的安全管理处于相对平稳的状况。特别是近2 年来,铁道部根据国发〔2010〕23 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温州动车追尾重大事故经验教训,开展了全面安全大检查、大整改和大补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然而,随着我国铁路的巨大变化与迅猛发展,原有的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铁路安全的需求,必须发展新的安全管理模式。这是因为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是通过大力度地奖惩来引导各级管理干部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主要依靠强化各级干部的作用来保障行车安全,这对于采用大量先进技术的现代化铁路而言是不够的,与世界铁路先进国家的安全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加速推行先进科学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2.2、对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的评估

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铁路安全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基本上还停留在单项或观点性的水平上,特别是对于安全风险管理模式而言,尚未形成系统性理论或实际可操作的模式,更未达到从标准化原理出发所要求的事先预防、技术可控和专业规范的安全模式。我国铁路部门的安全管理模式之所以仍停留在单项及战术层面上,关键是铁路各级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思路、组织构架、人员培训等方面受到各种因素或条件的制约。

2.2.1、在整个铁路系统中,建设、施工、运营、监管等诸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这不可避免地给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传统的铁路条块管理方式加剧了处理和协调各子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导致整体安全风险管理策划的缺失,不能形成一个科学、系统、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策划方案,以确保整个铁路系统安全的有效控制和全面管理。

2.2.2、现阶段涉及我国铁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还不够完善,有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甚至已经不适应铁路的发展要求或已经失去实际指导意义。尽管铁道部即将颁发新的《铁路安全条例》,但这个纲领性的文件并不能完全替代安全风险管理所需的包括程序、方法等内容的各种技术规范和标准。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系统、全面、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理标准体系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相关问题分析

3.1、就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整体而言,首先,其必须符合《管理条例》的最低监管要求,并不断地、有效地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其次,具体安全标准及规程的编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威胁,才能使标准真正发挥作用,能够帮助运营部门在发生安全事件时从容应对,故标准不但要包括各种安全事故的预案及相关的人员培训和事前演练,还应与关联业务部门、铁路警方、设备提供商等相关合作方建立联络沟通机制;再次,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应特别注重安全风险评估,这对铁路各运营部门根据自身情况识别安全威胁和风险十分重要,也是管理安全威胁和风险,并作好准备和响应所需的首要预防阶段,铁路各业务系统和部门的潜在安全风险和日常运行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业务系统和部门都必须制定各自的安全评价标准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标准,并进行独立的安全风险评估。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可按专业分为通用、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供电、信息化等若干子标准,便于细化所属业务领域内的安全内容,以符合相应管理和业务部门安全工作要求,也可突出所属业务领域的特点和关键点。在每个子标准中,首先须明确本系统子标准的法规要求和目的,可包括企业、部门或车间的年度安全方针目标,以及高层领导安全承诺绩效政策和实施计划等纲领性内容;其次应提出本系统子标准的安全关键点,可包括安全组织机构、岗位安全职能、安全管理程序、技术方案、预防措施和认证评估等操作性内容;另外还应规定本系统子标准的纠错和持续改进,可包括信息反馈、纠正措施、标准定期审查和修订等辅内容。

3.2、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纵观我国铁路安全管理工作,经过数十年的长期建设和经验积累,在铁路工程、维护、行车、设备等管理部门以及各业务系统不乏各自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然而,这些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大多是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单项或局部安全事项而制定,而且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或被动管理的水准上,尚不能满足主动、预控的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先进的安全风险管理标准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保障,只有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将安全风险管理贯穿组织的各个层次和活动之中,有效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安全风险管理方针、安全风险管理程序、相关组织结构、考核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内容。要不断完善安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规范安全风险管理程序、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有力执行,避免因制度和管理的缺陷而导致事故。

3.3、提高全员的素质能力。安全管理是人员、设备、环境的系统管理控制。安全风险控制的主体是广大干部职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成效取决于广大干部职工的素质能力。一是提高领导干部的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推行安全风险管理,领导的态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安全工作实际,带头学习风险管理理论和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二是加强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安全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决策、监控等过程,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必须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安全风险管理人才队伍.三是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普及。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干部职工普及安全风险管理知识,抓好应急情况下的安全处置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3.4、打造我国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安全风险管理是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因果链为手段,以逐步达到完善提高、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预控管理,是经过多周期的不断循环的闭环管理,其实施过程基本上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为主线。因此,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高难度、高技术的活动,仅依靠人工作业无法达到预定安全目标,打造一个信息化系统操作平台是其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应是一个集安全性、先进性、成熟性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真正实现“人―机―环―管”的全面结合,确保铁路系统运输生产的安全,从而达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安全风险管理目标。

3.5、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评审国外铁路系统通过安全管理标准的实施和信息反馈,定期进行标准修订,调整安全计划、目标和措施,已成为不断改进铁路运营安全状况的有效手段。依据安全管理标准定期开展的铁路运营安全评估工作,特别是通过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评审的新模式,有利于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的实施和信息反馈,可代替?“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安全大检查方式,更加有效地监控铁路运营安全。国外铁路系统运营安全管理标准第三方认证机构评审的实施,是由国家通过安全主管部门对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授权,相关铁路工程企业和运营维护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都需获得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评估和确认,并作出安全承诺声明。而第三方认证机构则必须通过诸如欧盟成员国等国家的一级合格资质确认,并且是一个能独立开展安全管理标准评估的合法机构。第三方认证机构还应具备必要的检查和协调能力,以确保其评审是独立、严谨和有效的,出具的技术文件则必须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来完成,以保证评审的透明度和可审查性,其内容还包括一些以前未曾评审过的安全状况。国外铁路系统的实践表明,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标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评审涵盖了铁路运营的各个方面,如基础设施管理者通过评审,能获得安全许可证,而交通运输运营商通过评审,可取得安全运行证书。

3.6、 强化安全风险意识,为了加强高铁安全风险管理,高铁作业人员应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安全敏感性。一是应重视安全风险思想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二是应认真汲取路内外安全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积极研究思考安全措施和对策,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三是应针对高铁安全风险管理的超前性特点,树立超前意识,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加强安全防范;四是应对传统安全理念和固有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全面考虑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适应目前高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

3.7、加强应急处置培训通过建立相关实战场景,拓宽应急处置培训内容。应用仿真理论和各种技术,实现与高铁相关的各类工种的仿真集成环境,建立起一个综合、集中、透明的现代化仿真系统,为高铁作业人员提供先进的培训环境。在模拟平台上,虚拟设置出各种设备故障和铁路交通事故,要求高铁作业人员进行预处理,建立事故处理方案数据库,导入各种应急预案,对高铁作业人员的模拟操作进行电脑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不断提高高铁作业人员的实操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3.8、 规章制度保障,各铁路局应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颁发的标准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自己的高铁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对于高铁运营暴露出的规章盲点和难点问题,应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和细化办法;各系统、部门在制定高铁规章前,应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章管理办法,对涉及其他专业的综合性规章,必须严格执行会签制度,杜绝出现各系统规章相互矛盾的现象。另外,中国铁路总公司、各铁路局应全面梳理和完善高铁应急救援管理办法,细化高铁防灾应急预案,形成系统、完整、准确、一致的预案,指导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以安全、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满足高铁对运行秩序的高品质要求。

3.9、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确保全面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是领导重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全面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把安全风险管理作为提升安全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二是加强组织。加强对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按照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厘清、落实安全管理中的各级组织、部门的职责、作用、权限,切实保障安全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三是督导推进。各级安全监察管理部门是指导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的作用,督导推行安全风险管理。

4、结语

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铁路系统“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各个方面。安全风险理念在铁路的应用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其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也处于探索阶段。只有不断探索、注重务实、分析规律、用于创新,才能使风险管理与铁路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并产生良好的效果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莉莉. 基于物联网的铁路运营安全数字化管理系统运作机制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

[2]贾华强. 高速铁路接收及运营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铁路安全文章范文第3篇

第二条铁道部所属各铁路局加挂“××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依照《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和《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管理权限和程序,履行铁路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的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行政许可、事故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和相关行政处罚工作。安全监管办具体管辖范围由铁道部确定并另行公布。

第三条安全监管办主任由各铁路局局长担任。安全监管办副主任由分管安全、应急管理、运输、客运、货运、机务、车辆、工务、电务和法律事务工作的铁路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根据铁路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调整或职务任免,安全监管办主任、副主任相应进行调整,不履行任免手续。

第四条安全监管办主任负责安全监管办的全面工作。具体职责是:(一)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和铁道部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本区域内的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并督促检查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二)组织研究部署本区域内的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行政许可、事故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和相关行政处罚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三)签发安全监管办重要法律文书和重要文件。(四)国家法律法规及铁道部规定的其他职责。安全监管办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与其分管业务有关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对分管的工作直接负责。

第五条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管理本安全监管办的日常事务。具体职责是:(一)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关系,统一管理安全监管办文件、安全监管办印章以及行政处罚专用印章。(二)负责运输安全执法人员管理,具体包括执法人员资格的初步审查、考核和日常培训,执法证件的发放、管理以及对其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三)协调指导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工作管理制度,统一受理行政处罚案件,对不当行政处罚行为提出纠正建议。(四)建立健全有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管理制度,参与事故调查,草拟事故认定书;负责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负责对参与事故调查人员的教育培训及监督检查。(五)安全监管办规定的其他事务。安全监管办派驻各地的安全监察机构承担安全监管办指定的运输安全监督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六条安全监管办的运输、客运、货运、机务、车辆、工务、电务、土地管理等专业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各专业领域的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行政许可审查及监督检查和相关行政处罚职责。安全监管办各专业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参与、配合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提出事故处理意见或建议,督促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第七条安全监管办的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工作,及时掌握和报告事故相关情况,保证与铁道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基层单位信息畅通,协调铁路有关部门、单位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置事故时的具体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门负责组织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和救援工作规则,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督促落实有关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各项要求。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负责现场组织、救援指挥工作。

第八条安全监管办的法律事务部门负责管理与安全监管行政行为相关的法律事务。具体职责是:(一)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对涉及或可能涉及行政许可的文件及法律文书进行合法性审核。负责行政许可工作统计、分析和报告,管理行政许可专用印章。(二)对安全监管办履行法定监管职责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组织研究处理有关行政争议案件,对安全监管办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安全监管办规定的其他法律事务。

第九条安全监管办有关安全监督管理行政事项的文件和法律文书,应当使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名称和专用印章。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制作行政许可文书,应当使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行政许可专用章”。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加盖“××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行政处罚专用章”。安全监管办人员行使相关行政管理职能时,应当使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工作证”。行使相关行政处罚职责时,还应当出示铁道部统一制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安全执法证”。安全监管办履行行政处罚职能的人员应当具备铁道部统一规定的执法资格。实施行政处罚时,使用统一的法律文书和专用罚款票据。法律文书格式由铁道部统一规定,专用罚款票据由铁道部统一向财政部领取。罚款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条安全监管办履行法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所需经费应当纳入预算,对其工作条件应当予以保障。

第十一条安全监管办应当建立健全运输安全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配套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和相关行政处罚工作规则,加强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严格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责,依据法定程序开展工作。重大行政管理事项应当经安全监管办领导集体研究决定。

第十二条铁道部应当加强对安全监管办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铁道部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督促安全监管办落实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和工作部署。发现安全监管办有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铁路安全文章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预防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事故处理救援体系

中图分类号: TE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铁路运输安全研究体系

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也是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铁路运输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近年来,虽然我国铁路在监控技术、管理技术方面,技术装备方面和行车安全因素方面做过一系列的研究,但是没有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铁路运输安全体系结构。如何进行铁路运输事故的预测和预防,如何从发生的各种事故中归纳出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规律,从而进行技术层面的预防是铁路安全运输的根本问题。本文对铁路安全运输的研究分为保障体系、预防体系和事故处理体系三部分。事故的预防体系是铁路安全运行的中心问题,起到了整个铁路的安全运输的保障作用。

2铁路运输安全预防体系

2.1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理论体系。安全预防理论体系是针对铁路运输事故发生的特性,提出的一种预防事故的机制的理论体系,包括技术开发体系和管理体系理论:一是危险源辨识机理,是从微观的角度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产生的条件,建立事故可能发生的模拟事故发生机理;二是风险效应机理,是指在铁路运输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对事故发生的几率和严重度进行评价,科学的整改事故投入与预防性投入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三是预防机理,事故发生的类型、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损失大小,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采用不同的防御措施,使事故的发生率和损坏率降低到最小程度是预防机理的主要目的。

2.2铁路运输安全预防技术体系。安全预防技术体系包括安全规划技术、安全预测技术、安全评价技术和安全设计技术构成。安全评价技术和安全预测技术是铁路运输系统的评估技术,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目标非常明确。铁路运输安全规划技术与设计技术则是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的。

2.3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管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管理体系是对铁路运输安全的点预防、线预防、面预防的综合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安全教育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标准体系和安全机制协调体系。一是安全标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标准体系用来评价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安全教育和对安全体系进行监督;二是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角度防御事故的发生,保护人的财产生命安全;三是安全监督体系。安全监督是预防铁路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使铁路安全管理顺利进行;四是安全协调机制。要求在铁路系统各种设置全面、系统的管理组织网络体系,合理配置人员和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3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

3.1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体系。一是职业适应性机理。人在铁路安全运输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是系统中不稳定的因素。研究铁路系统中岗位和职业的稳定性,有利于运输系统中人员的选拔与培训;二是设备可靠性机理。机车、轨道、信号以及其他设备的良好运行是实现铁路安全运行的必须条件。设备的可靠性机理研究主要包括设备性能的可靠性、结构可靠性等,这是铁路运行最基本的理论条件;三是子系统的配置机理。铁路运输系统包括车务、机务、工务和车辆等构成,铁路安全运输只有各个要素系统达到合理的配置才能减少铁路运输中发生的事故。

3.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直接参与运输安全保障,重点强调安全保障的实时性、联动性和系统性。保障系统有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构成。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是铁路运输系统的外部接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则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再处理,实现铁路运输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有效地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3.3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是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在安全培训、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安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的有机整合。安全培训保障机制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机制,是实现运输安全有序可控目标的最基础保障。安全规章制度机制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技术以及管理体系在安全保障应用方面成功模式的制度化、标准化。安全考核激励机制是根据当前运输安全状况、事故的益本比分析等确立的一套科学考核机制,是运输安全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保障。

4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体系

4.1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理论体系。一是救援预案理论。救援预案根据铁路运输事故的损失情况、发生位置、救援设备的布局,设计不同的救援预案,提高事故救援的应急能力及救援效率;二是联动调度理论。联动调度是在事故发生后,各部门和人员应该积极的响应事故的救援要求,包括事故的通报、救援队伍的指挥和行动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三是事故再现理论。就是研究事故在现时防御技术开发,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4.2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技术体系。救援列车技术就是救援设备、人员配置和分工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编达到最大的救援技术水平。线路开通技术就是根据线路损坏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抢修线路、开通线路和实现通车。事故勘查技术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为事故的分析搜集资料。

4.3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管理体系。事故档案管理就是对以往发生的事故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事故档案,使救援人员的训练、救援资源的配置和事故的管理有章可循。救援资源管理是救援设备的购置、维护和管理,救援工作的实施必须要考虑到当时的环境、事故的类型、列车的种类以及其他资源的配置。事故应急管理是根据生命特征、救援预案和联动方式等临时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钱立新.世界重载铁路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J].机车电传动,2010(1):67-68.

铁路安全文章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和铁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铁路部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铁路工程项目。如何对铁路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影响铁路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铁路工程项目一般要跨越多个省市,施工战线较长,施工企业一般会把一些管理职能下放到下属施工单位,而且铁路工程受环境因素影响也较大,因此在项目管理上需要科学系统安排。

1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工程项目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能力差。项目执行力是衡量施工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当前一些铁路工程项目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差。一是一些规章制度制定之后,仅仅作为应付检查的材料,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基本不执行或执行时大打折扣,有些工程的项目经理独揽大权,严重制约了规章制度的指导性和权威性;二是工程项目的责任体系不健全,部门权责不清、考评不科学细致、奖惩制度走形式,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在执行一些规章制度和决策时没有积极性,大大降低了项目管理的执行力度;三是对施工企业出台的重要文件和决策,管理人员存在走过场、轻落实的现象,最终真正落到实处执行的很少,根本无法实现企业决策者的初衷。

1.2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不全面。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管理和控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最终的工程效益。但一些铁路项目中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落后,不全面,严重影响了最终经济效益的获得。如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只注重了材料费、人工费、现场管理费和机械费等,而缺乏对施工生产全程的成本管理,造成非制造成本直线上升,超支严重。

1.3 安全质量监控不严,存在各类隐患。安全质量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而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决定着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而很多铁路工程在安全质量问题上存在管理不严的现象,一是不够重视,存在侥幸心里,虽然有各项安全质量的规章制度,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总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工作不细,不能真正解决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二是施工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盲目抓效益赶进度,甚至一些项目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偷工减料、野蛮施工等,存在各类安全隐患。

2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健全工程项目责任体系,提升项目执行力。提高项目执行力,责任体系是关键。施工企业首先要明确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包括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其次还要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问责管理,坚决撤换和调整那些迁就应付、敷衍塞责、不想干成事、只想做好人的项目管理人员,要用灵活的奖惩机制提升执行力;三是要增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发挥广大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切实提高项目管理人员落实上级决策和规章制度的主观能动性。

2.2 抓好工程质量,严格督查。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也是施工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在铁路工程质量监控方面,企业领导要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做到严管理、严要求、严监督。一是要提高工程质量的标准,采用优质原材料,严格执行见证取样,确保进场原材料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二是施工企业为了加强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控管理,可以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长期在沿线检查巡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妥善处理,为加强工程质量增加一道保障;三是在铁路施工的过程中,要求下属施工单位必须实行“零缺陷”质量管理,尤其是重点部位、重要设备、重点环节及人员的控制方面,多个层次强化工程质量控制。

2.3 加强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铁路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强化各项管理工作,健全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责任制,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才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工程项目是铁路施工企业利润的源头,经济利益是工程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铁路工程企业往往采用“低标中标”的方式投中工程项目,这种方式的中标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成本管理上科学合理,有效控制。 铁路工程项目的成本通常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费等,这三方面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必须要严格把关,但除此之外的其他费用也要做好管理和控制,否则成本管理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2.4 严格安全质量监控,实行事故责任追究。铁路工程各项目必须牢固树立安全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一要把项目主要负责人的职务任免、薪金收入与安全质量事故挂钩,强化主要领导的安全质量意识,避免麻木不仁和心存侥幸的行为;二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建立安全质量岗位责任制,制定出符合各岗位特点的奖罚措施,并进行严格考核,对出现的隐患、问题和事故明确问责和处罚,绝不姑息;三要按照需要配齐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确保施工现场得到有效安全质量监控;四要特别注重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和监控,尤其是关键过程、重点部位必须有专人全天候负责监督,及时处理各类突况和紧急情况,还有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质量隐患大排查,努力把安全质量隐患扼杀在摇篮里;五要搞好安全风险分级监控管理,对高桥、深坑、隧道、大型模架、既有线等高风险的工程要加强安全质量监控;六要加强各岗位工人的教育培训,对新上岗的工人必须要进行技能考核和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岗位隐患和应对措施,熟练操作技能,绝不能马虎过关、敷衍了事。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工程作为竞争激烈的行业,必将会迎来机遇和风险,我国铁路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不断积极改进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努力探索融合国际惯例、适合中国国情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经验,勇于探索、充实提高、坚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壮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