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范文第1篇

为进一步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坚决遏制易制毒化学品流失,重点加强对涉毒类易制毒化学品管控,从源头上预防制毒犯罪、减少毒品来源,全力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禁毒安保维稳工作。2020年6月7日XX派出所、禁毒办、安监站、市场监管分局联合在本镇辖区内开展易制毒化学品和精麻药品集中排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此次行动对XX镇卫生院、各村(社区)卫生室、大小药房及赤水七中、XX小学进行排查。排查组通过查、看、问、询、访等方式了解易制毒化学品和精麻药品双人双保专用药品柜保存情况、查看经销、购买台账登记记录,在检查中指导管理人员台账如何详细规范等。要求负责人要加强药品的监管,流入、流出要明确登记在册,并要求要提高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意识,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严禁因责任不落实而造成易制毒化学品的流失。要求负责人发现可疑物、可疑人员或可疑现象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通过专项检查,强化了企业的禁毒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预防制毒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为全面推动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化学药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实验药品;管理

化学实验药品管理应该有非常严格规范,因其特殊的物质性质和用途,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危险性。在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基础相对薄弱,实验药品管理经验不足,相应的管理机制缺乏。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化学实验药品进行规范的使用、恰当地保管,促进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减少环境污染,要设置一系列的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和使用规章制度。

1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实验药品作用的必要性

高校化学实验室的药品种类繁多:有的易挥发,保存不当会有所损失;有的有毒,容易污染环境;有的性质不稳定,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等。化学实验药品存放的安全工作必须要常抓不懈,不当的管理不仅影响实验效果,甚至有可能发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为此,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工作必须要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只有做好了实验药品的安全管理,才能有助于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化学实验药品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化学仪器所受到腐蚀的程度,节约实验教学资源,防止药品的流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

2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实验药品管理中的问题

2.1药品库房的安全问题

在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化学药品库房是由普通的实验室改装而成。库房整体规划和摆放的相对较乱,储存空间有限,药品摆放柜也不是专业的试剂储藏柜。库房设备不完善,没有专门的通风系统,空气流通不畅,可燃性的易爆气体超标,甚至会产生剧毒的混合气体,对管理员的身体造成损害。部分废旧药品,由于标签脱落,无法辨认和处理。库房内使用普通电器,管道电源线容易受到混合气体放的腐蚀,安全隐患系数成倍增加。药品的出入库没有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管理,容易使药品库存数量不明、数据混乱等。

2.2药品的出入库和使用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经验缺乏,化学实验药品的出入库和使用机制不完善,没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相应的管理方法也只能由管理人员自己摸索。部分实验教师对于课前准备实验单的药品种类和数量的填写随意,没有按照实际实验人数以及实验使用情况来填写,这样不仅造成药品的浪费,还容易增加安全隐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验药品的使用指导不到位,学生对于药品的药性以及危险性的了解不到位,导致实验的失败甚至发生危险。

2.3实验药品管理人员存在问题

在管理人员方面,没有实施“专人专管”的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员身兼多职,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精力放在药品管理工作上。同时,实验药品管理员地位尴尬,通常不是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出现,而是由实验教师“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就算是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在某些教师眼里也是视之无物。

3做好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实验药品管理工作

第一、建造新的化学药品管理库房,进行合理的规划,购买药品存放柜,将废旧药品中不能使用的部分进行科学处理,杜绝对环境的污染。按照规定对实验药品进行科学分类储存,便于药品的查找和使用;尤其是易制毒或者重金属等有毒有害药品,必须要分门别类的存放,有专门的储存空间。另外,及时更换、定时检查库房内的电源线路,尤其是管道电源线部分必须要使用特殊的材质,防止药品的侵蚀而引发事故。完善库房通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使空气中易燃易爆气体符合标准。对于过期或者无法辨认的废旧药品,学院本身有条件处理的要及时处理,没有条件处理的,要联系专业的环保公司进行处理,确保药品管理安全。第二、聘请专门的实验药品管理员,增加其交流学习的机会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并明确药品管理员的管理身份和地位,才可以更好的对化学实验药品进行管理。在实行专人专职专责后,药品管理员对整个药品库的情况做到了解详细,记录详尽,安排合理,管理规范。管理员利用专业的库房管理软件来管理药品的出入库和使用量,可以更高效地做好实验药品的采购及管理工作。第三、制定相对完善的化学实验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体系。加大化学实验药品管理力度,尤其是对于实验药品出入库的管理、采购数量申报、实验前药品准备量等方面规定。要求实验老师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实验报备和申请,给予药品管理员充足的准备时间。规定每个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便于进行合理的学期采购计划,杜绝由于实验药品的缺乏而影响正常的实验教学。第四、做好学期的化学实验药品管理监督共同工作,定期开展实验会议,加强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员之间沟通和交流,加深同事之间的工作友谊,从而使得实验药品的准备和管理工作更加顺畅的进行。

4结语

安全管理问题是许多学校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化学实验药品的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做好高校化学实验药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学校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开展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求能够高度重视,协调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孟庆收.初中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的管理、使用及回收的安全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22.[2017-09-01].

化学药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浙八味; 道地药材; 中药文化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Abstract:As representative of genuin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ese medicine "Zhebawei" is obvious example of Zhejiang culture of TCM. The paper did textual researches on its name and content, characters of region, and analyzed its Xingwei Guijing and effects. It explained the significances of researching o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Zhebawei". The active significances include advancing "Zhebawei" culture transmiss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virtuous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economy of TCM, guiding scientific studies on Zhejing genuine medicinal materials, assuring correctness and reasonablenes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ormulating policy and statutes, enterprises investing funds.

Key words:Zhebawei; Genuine medicinal materials; Culture of TCM

中药“浙八味”属浙江地区道地药材,即在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且带有地域性特点的中药材。而所谓的“道地”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二者是辨证统一的,是经过历史演变并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下的经验积累,具有最佳和稳定药效的药材生产基地[1]。中药“浙八味”历史悠久,根据历史史籍的记载,“浙八味”作为浙江省道地药材种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引宋代的《图经本草》说:“白术生杭、越。”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新昌县志》记载:“白术出十四都彩烟山,即《本草》所谓越州术”[2]。

同时,道地药材不仅代表了所具有的质量概念,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文化理念。中药“浙八味”其实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它集中反映了当地人民在药材生产、加工及栽培技术方面的先进文化,是浙江地方传统文化的标志、品牌。经济要发展,文化须先行,笔者通过考证、调研“浙八味”科学性品质的文化背景,阐释了其深远的意义所在。

1 中药“浙八味”名称与内容考证

我国辽阔的大地和海域广布着品种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仅正式药典所载已达3 000多种,而目前有初步资料证实已达5 000多种。浙江省作为中药材大省,资源种类近2 400种,蕴藏量达10多亿公斤。“浙八味”等道地药材更是驰名国内外。通过考证得出:沿用“浙八味”的名称比较久远,但无从确认其最早出处,且随着历史变迁,“浙八味”的内容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即除了公认的道地药材(白术、白芍、杭白菊、温郁金、浙贝母、玄参、麦冬、延胡索)以外,中药山茱萸也被列入其中[1]。其实浙江省除了“浙八味”之外的道地药材比比皆是,例如乌药、乌梅、玉竹、栀子、乌贼骨,蚕桑资源如蚕砂、蚕蛹、蚕蛾、桑叶、桑椹、桑白皮等等。因此广义的“浙八味”已远远超出了它最初的内容所指,而是以“浙八味”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材的总称,其名称与内容更多反映的是一种“浙八味”文化理念与范畴,是浙江“中药文化”的具体代表。

2 中药“浙八味”的地域性特征考证

浙江省地理位置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数长,热量资源丰富,有利于常绿阔叶树的生长和发育。在植被分布上,南部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北部则落叶林树种增多。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而夏季又较冬季差异大,且山地上部风大,云雾多,日照短,因而自山麓至山顶,呈现明显的地带性。这些气候条件在北部平原区和南部丘陵山地之间,在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之间呈过渡性变化,形成不同的道地药材生成环境[2]。浙江省土壤主要为山地黄泥土,山地石砂土,高山香灰土和紫丘砂土等,酸碱度(pH值)4.5~6.0。由于本省的优势自然环境,给动植物生长带来有利条件,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而且有栽培中药材的习惯,有规模生产管理的先例[3]。而“浙八味”基本上分布在宁(波)绍(兴)平原和北部太湖流域,尤以鄞县、磐安、嵊县、杭州、金华、东阳等处为著名产地。结果见表1[4]。

表1 “浙八味” 分布区域(略)

3 中药“浙八味”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分析

通过归纳(见表2),分析得出:中药“浙八味”多以苦、辛,寒或温为性味的主要特征,归经涉及内容较广。而功效结构似可归结为两类,一类是“清、散”(如浙贝母、杭白菊、玄参、元胡、温郁金),另一类是“调、补”(如白芍、白术、山茱萸)。其中“清”包括泄热、逐淤,“散”包括开郁、散结、活血,而“调、补”则以调理气血阴阳。

表2 “浙八味” 性味归经与功效(略)

4 探究中药“浙八味”科学性品质文化背景的意义

4.1 指导中药“浙八味”文化传承“科学发展” 探究中药“浙八味”文化背景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宗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所要求的“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以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中医药攀登工程”—加强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大政方针。通过探究“浙八味”的文化背景,考证其文化发展规律,以提出传承、创新浙江“中药文化”之新方法、新理论。

4.2 促进浙江中医药经济良性、快速发展浙江在“十一五”期间将以中药的生产、科研为重点,全面实施中药的现代化工程,这已成为浙江药业的一大目标。根据规划,一批日常用药量大的药材生产将被列入重点扶持名单,其中包括“浙八味”。通过探究“浙八味”的文化背景,将“浙八味”作为浙江“中药文化”的突出代表,发掘其文化底蕴,总结其科学的研究成果,扩大其文化影响力,进而让更多的人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中药文化”更好地促进“中药经济”良性、快速发展。

4.3 引领浙江道地药材科学化研究中药文化反映的是某一历史阶段下中药开发与应用的先进程度。当今的中药文化是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手段为背景,综合体现的传承、发展、创新中药的科学性品质。具体到“浙八味”中药文化的研究,可以全面反映浙江道地药材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生物分布、物种的种质、部位、生理代谢过程、栽培技术、采收期与产地加工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技术进步对药材产生的综合影响,促进其种质资源、栽培、质量及采收加工、贮藏等研究水平的提升,使道地药材研究更趋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4.4 保证政府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及企业投入资金的正确与合理性“浙八味”中药文化的探究揭示了浙江道地药材“道地性”的复杂特征和科学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及企业投入资金进行中药材产业管理的重要依据,以管理现代化来推动技术现代化,促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现代化、产业化进展。比如,GAP规范化种植是道地药材实施品牌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所需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是其能否正确合理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探究和发展“浙八味”中药文化意义深远。

5 结语

由于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复杂,植物种类繁多,为了保证用药有效、安全,避免错用、误用药物,古代医家经过长期观察比较和临床实践,逐渐建立了道地药材这一概念。其实“道地”狭义指的是药材的地域性,而广义则指其内在的科学性品质——稳定的药效质量,卓著的临床疗效。目前,国内外对浙江道地药材——“浙八味”的学术研究较多,对其文化的探究与拓展(文化的传承、影响力、创新与发展等)的研究则未见报道,而探究“浙八味”中药文化对于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良性、快速地发展浙江中医药经济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7.

[2] 柯爱萍,鲍迪富.对浙江省中药材资源开发的思考[J].今日科技,2000,10:1.

[3] 陈锡林,钱微微.浙江中药材生产发展优势及前景[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1):61.

化学药品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药化学实用技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全国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育部颁布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教学条件指标中,明确地把网络教学环境(即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作为一个主要观测点提出来,其评估标准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能够经常更新,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中能够发挥作用。教育部在发文时要求高等学校建设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其中要求精品课程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由此可以看出,精品课程教学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精品课程网站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信息化建设示范作用,可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时空的拓展以及教学理念的提升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010年《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其教学网站在课程授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何建设好课程网站,充分发挥教学网站在教学中的作用,把精品课程教学网站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网站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提高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1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必要性及作用

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开展,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更好适应制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确定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理念,按照工作过程,构建服务于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模式。基于这一教学改革,课程在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拓宽学生视野,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就势在必行。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教学网站的建立,是依照教育部部级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评审指标体系建立的。学生可以从网站上了解该课程教学体系及教学状况;对整门课程的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学时安排等有较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同时利用课程网站更好地复习,反复观看课件或教学录像,深刻领会重点、难点;还可以在网上和老师交流学习情况,并进行自我测试。利用网络的优势,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 精品课程网站应用情况

2.1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平台

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学网站在《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学习中的作用,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形式生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使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上课没有充分理解的部分可以在线复习,还可以进行在线测试,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在网站上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主的、选择学习的方式是自由的、学习的手段是灵活多样的。

2.2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部分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除了实训指导、实训大纲外,教师还制作一些实验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做实验前自主观看,了解实验的步骤和要求。尤其在我们新开设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中,这样可以提高做实验的速度及质量。

2.3 实现师生互动交流

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大多是具体的、多样的,在已有的学习资源中不一定可以找到解决方案。为了方便师生互动交流,课程网站在首页开辟了“在线答疑”栏目,学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表到网站,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及时给予解答。通过这些方式,实现了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既可使学生的疑难问题得到适时解答,又可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化教育。

3 存在的不足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网站还存在以下不足:

(1)师生互动交流手段过于单一,只能是学生提问,教师给予回答。目前教师还不能利用网站适时课程信息、布置作业等,学生间也不能进行自由讨论。

(2)在网站的更新与维护过程中,由于技术力量不足,部分材料未能及时更新。

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强化课程网站的建设,更好的发挥课程网站的作用。

参考文献

化学药品范文第5篇

一、整章建制,树立安全意识

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包括药品管理、器材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环境管理和人员管理等内容,其中化学药品以及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避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事故发生,就必须牢固树立警钟长鸣的安全意识,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把影响安全的各个环节纳入科学有效的监管之中,以期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在这里,广大师生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安全意识永远大于安全制度。所谓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安全工作各种现象的观点及态度的总称,分为安全思想、安全工作态度和自觉执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素养等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安全思想是安全态度的统帅,安全态度是产生安全行为素养的前提,而良好的安全素养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安全制度的实效性。安全意识虽然可贵,但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障。这些制度应该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总则》《实验室工作人员守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药品领用、存储及操作相关规定》《实验室用电安全相关规定》《化学实验室伤害的预处理》《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事故防范制度及应急预案》《化学“三废”处置制度》等。将这些制度张贴在实验室醒目位置,使实验管理人员和参与实验的教师、学生能够有一本安全“明细账”,随时自警自戒,切忌触犯“红线”。

二、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安全存放

中学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包括实验大楼的修建、不同功能实验室的设立、实验设备和实验药品的采购以及供水、供电、通风、消防系统的完善等。在现阶段,即使是普通中学都建有专门的实验大楼,实验大楼不得与教学楼毗邻。化学实验专区最好独占一层,要有普通实验室、演示实验室、探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室、药器储藏室、实验准备室和管理员工作室等。楼道和存放危毒药品的房间要安装电视监控系统与通风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化学选修课程的增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实验活动日益频繁,原有的实验器材和药品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发展和精准化思考的需求,所以实验硬件的更新换代、扩大添置范围就显得尤为必要。

存放危毒药品要具有科学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存放环境、存放方式、存放环节的选择上。就环境而言,要阴凉、通风、干燥、防潮、常温;就方式而言,应该按照药品的不同种类,实行分类、密闭存放;在环节上,主要把好“出口关”“入口关”,即教师领用危毒药品时,须提前计算好用量,详细填写“危、毒药品领用单”,由专管人员送交相关实验教师,不得让学生代领;领用的危毒药品在使用后如有剩余,仍由实验教师缴还实验室,并在原领用单上注明缴还药品的数量。危毒药品一旦丢失、被盗或使用中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

三、提升专业素养,落实科学处置

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危、毒药品包括易燃液体(汽油、乙醛、丙酮、甲苯、乙醇)、易燃固体(红磷、硫粉、镁条、铝粉、过氧化氢、溴、盐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剧毒物品(氢氧化钡、四氯化碳、苯酚、苦味酸、氰化物、磷化锌)。实验中不但会产生“三废”(废气、废液、废固物质),还会发生意外伤害,这都需要科学处置。比如,在实验室设置专门的废酸槽和废碱槽;对于能产生少量有害废气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有机溶剂废液(如甲苯、乙醇、冰乙酸、卤化有机溶剂废液等)和无机溶剂废液(如重金属废液、含汞废液、废酸、废碱液等)不能随意倾倒;遇到轻微灼伤,可以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然后根据化学物的酸、碱性质分别采用相应的弱酸、弱碱性物质(如醋、碱性肥皂等)进行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