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个统一”模式 项目化 工程实践

液压与气压传动无论在高职还是本科都是重点科目,而这门课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比如挖掘机,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很多都用到了液压气压传动技术。而液压课程涉及到流体力学,公式推导时涉及到比较复杂的高等数学公式,还有一些零部件内部结构图比较复杂难以看清,难以理解。传统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训分离,导致了教学效率的浪费,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无法产生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1 教学现状

1.1液压课程基于比较抽象的流体力学知识

液压的课程不能不涉及到比较抽象的力学知识,一些比较复杂的公式推导,如伯努利方程。这是都是很难理解的,同时涉及到很多的参数符号,导致高职的学生基本没法理解,知道导致没有兴趣去学习后面的内容,迎难而退,放弃学习这门课程。

1.2实训与理论分离

理论与实际分离是比较传统的模式,针对现在的高职学生,则不是很适合。因为他们在课余时间很少有动力去预习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经过几天,知识内容就剩10~20%。再去实训相当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量,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效果也就一般。

1.3实训设备不够系统化

现在的液压实训往往是几个模型零件加上几个简单回路的液压试验台。零部件往往和实际工程中的不太一样,往往很少考虑到密封等一些实际中必须要考虑的性能。实训平台具有不错的使用价值,尤其对液压回路设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容易脱离实际应用而且实训平台相对我们工程实践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导致以后工作或者实习时,不能很好适应。总体感觉这些设备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化。

2 “三个统一”教学模式

2.1“三个统一”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根据各个高校的在其他课程中改革的经验,笔者提出“三个统一”模式,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教学与练习统一,课堂与实训场地统一。

2.1.1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举例:很多液压课是理论与实际分离,比如简单的液压油性质的,讲运动粘度、动力粘度、恩氏黏度一讲迷糊了好多学生,我们现在简单的拿几种汽车上的液压油对比形象而直接,而且实用。

2.1.2教学与练习统一

我们把这个分成了八个项目,(1)汽车液压千斤顶的拆装。(2)液压油的认识 通过识别各种液体来加深油液的印象 (3)液压泵拆装。在拆装过程中,让他们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原理。(4)液压缸的拆装。通过对转向机的拆装来了解执行机构液压缸的特点。(5)电磁换向阀和单向阀。(6)压力调节阀的拆装。(7)辅助元件拆装。通过对汽车一些过滤器,邮箱等拆装来了解液压辅助元件。(8)回路设计。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压力调节、速度调节回路。

把学习内容引入到具体的拆装实训中,通过具体的实用的零部件拆装来掌握液压的基本知识。

2.1.3课堂与实训场地统一

主要是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模式,把理论上课的课堂与实操场地相统一。

2.2课程内容改革

液压传统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液压力学基础:一是通过液压千斤顶拆装,讲解为何省力的原因以及千斤顶内部结构。二是通过各种油品来介绍液压油的各种特性如液压油的粘性。

液压动力机构:引入各种泵拆装以及测量,如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通过泵的测量维修要求,来了解泵工作原理。引入各种常见的故障来加深泵结构的理解。

液压控制部分:引入汽车中的电磁阀、单向阀。通过这几种阀的拆装,来掌握其结构原理和控制方式。

执行机构:引入汽车中的齿轮齿条转向机和制动缸拆装与维修。一个是通过转向机的拆装来了解其结构特点。第二个是看转向机怎么切换方向,也就是油路怎么切换来实现左转还是右转。

液压辅助装置:汽车中有很多的过滤器,油箱,管路来了解辅助装置。适当介绍下各种过滤的精度。比如机油集滤器有的是网式结构而空气过滤是纸质。这样对比就比较形象生动。

液压实例:通过汽车中的制动回路、冷却水循环来讲解液压实例。通过在实车上找到一个液压系统的动力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辅助元件等来了解一个系统的设计应该要考虑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3 具体实例

齿轮泵学习,我们的学习齿轮泵这个内容步骤要求是:

(1)拆装。(2)测量,主要是测量间隙,用塞尺测量齿顶面与齿轮泵壳体内壁的间隙,测量齿轮与齿轮的啮合间隙。测量泵盖与齿轮端面的间隙。这三者影响齿轮的泄漏和工作效率,所以都需要测量。(3)工作原理,通过实物的对照分析,总结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4)提问。通过实际的结构提出以下几个问题A齿轮泵油压入口出口B齿轮泵中间的卸荷槽的设计理念 C齿轮泵工作原理D通过结构分析,尝试着得出齿轮泵的工作特点,如工作的脉动、困油现象。(5)课堂总结。学生之间的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来回答以上问题。这样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原理再实训的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以及适当的分析能力。

4 结语

笔者在从事了几年的液压主讲老师和几年企业中从事气压与液压的工作经历,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针对实践工程比较常用的零部件和工作原理,对液压课程尝试着改革,从课程的内容和模式上都进行了修改,取得不错的结果。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实践动手中学习到比较常用的知识,让抽象的知识变成可以触摸到的实际零部件,通过具体零部件拆装测量来再次加深理论知识。最后通过适当的液压系统来培养学生使得拥有一定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伍先明,胡燕平,刘爱军.“液压传动”的教学与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2]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使用管理

2007年全国发生的几起恶性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在全国建筑行业影响极坏,引起国务院及住建部的高度重视,迅速地下发了住建部第166号文件《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从2002年~2010年,媒体曝光的120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责任事故的统计来看: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呈群死群伤特征。120起事故死亡总人数232人,平均每起约2人;使用单位74起占59%,安装单位42起占35%,制造厂家4起占3.5%;现场作业人员违章操作事故96起占80%。主要问题集中在:无证上岗;超负荷使用;违规安装拆卸;基础不符合要求;垂直运输机械附着不规范;自行加工起重机结构;安全技术方案错误;载货升降机违规载人等。起重设备原因造成事故18起占15%,问题集中在主要结构严重锈蚀、主要结构裂纹;连接螺栓松动;销轴脱落;钢丝绳断裂;安全装置损坏等。可见如何做好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和使用管理工作已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根据每一个工程的特殊性,其建筑起重机械的布置须结合本工程特点、地质情况,可利用的施工场地及周边环境如高压线、邻近建筑物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要有全局的概念

不合理的平面布置会对施工现场机械的安装拆卸和操作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塔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除选用参数性能满足工程需要外,平面布置中起重机械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建筑的距离是施工单位首要考虑的问题。除了考虑施工时互不干涉、不碰撞之外。还应考虑安装和拆卸时有否妨碍,安装拆卸中附墙杆或缆风绳设置能否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有时对先拆的建筑起重机械未留下足够操作空间,造成拆卸困难并对拆除工作留下安全隐患。

例如:某工程在塔吊平面布置中仅考虑吊臂的工作范围,未仔细对总平面进行优化设计,把塔吊布置在靠近高压线一侧,由于该高压线为该地区35kV主要输电线路,离地距离很高,对高压线进行埋地敷设、改道或采取防护措施均存在较大的难度,给塔吊操作使用管理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该塔吊只好拆除。又如塔吊基础布置在深基坑侧面,须充分考虑塔吊基础对基坑支护的影响,避免基坑滑移造成塔吊基础的倾斜、倾覆;塔吊布置在离建筑物较远处,塔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则须根据附墙以上塔吊最大使用荷载、当地最高风压等对附墙杆重新进行设计、制作,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确保附墙杆的压弯稳定性。

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须抓住的几个主要环节

塔吊安装拆卸事故中常有塔机折臂、上部结构坠落等事故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在拆除第一个标准节时安装人员为求进度,提前把顶升套架支撑的二、三节标准节之间的连接螺栓部分拆除,造成重心失稳引起;有的是在没有拆除平衡臂配重的情况下,就将起重臂吊起,致使平衡臂及配重对塔身形成不平衡力矩,造成塔身破坏,上部结构坠落;也有的是起重司机操作等失误,造成汽车吊倾翻,吊臂折断等事故。塔吊和施工电梯使用过程中也常有塔吊倒塌、施工电梯冲顶、物料提升架吊篮坠落等事故发生。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安装拆卸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我认为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中须抓住的几个主要环节为:

1.安装拆卸队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

起重机械的安装及拆卸工作,应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起重机械)承包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且安装拆卸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安装拆卸资格证书》;塔式起重机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塔式机重机安全规程》及说明书规定,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回转限制器、行走限位开关及夹轨器等安全装置。施工升降机处于安装工况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依次进行不少于两节导轨架标准节的接高试验;应安装限速器、安全钩、制动器、限位开关、笼门联锁装置、停层门、底层防护栏杆、缓冲装置、地面出入口防护棚等安全装置;吊笼顶部应装安全开关,当人员在吊笼顶部作业时,安全开关应处于吊笼不能启动的断路状态。

2.必须编制施工方案

严格按照原机械图纸及说明书规定。并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编制详细的专项安全作业方案。安装拆卸前必须了解机械的独特性能,熟悉其机械和电气原理,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快速和高质量地完成安装拆卸工作。安装拆卸方案须对具体的步骤作详细的描述,按照架设程序分工负责,统一指挥。以四川XX集团公司生产的SC系列施工升降机为例,主要的步骤有:外笼与吊笼的安装及调整、电缆安装、电气装置检查、导轨架安装、附墙安装、配重安装、大轮和钢丝绳安装、限位开关及极限开关碰铁安装等。安装现场做好清理围栏工作,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及时掌握当天天气情况,风速超过说明书规定的,不能进行作业。

3.强化验收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后须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整机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验收时着重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运输机械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多塔作业架体之间的安全距离、运输机械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金属结构状况、吊钩缺陷及危险断面磨损、钢丝绳选用、制动装置、漏电保护、零位保护、架体接地、防雷、各种限位装置、额载试验载试验等。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施工单位往往忽略了对标准节顶升、接高后的二阶段、三阶段验收.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对于超高层建筑。塔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上部自由悬臂高度及后期安装的质量、金属结构状况直接给塔吊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某工程在塔吊接高后出于上部自由高度过高,塔身标准节焊缝存在严重缺陷,在浇筑屋面混凝土时。附墙处以上塔身断裂产生塔吊倒塌,造成一死三伤的严重事故。所以,施工单位应抓好垂直运输机械分阶段安装验收工作,强化垂直运输机械的安装验收。

三、使用管理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在计划经济时期,机械设备价值昂贵,属于稀缺物资,各企业在选择设备操作人员上均经过再三挑选,要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时代不同了,机械设备市场相对已供大于求,其价格相对不再昂贵,企业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渐降低,合同工、临时工、甚至农民工已成为起重操作 、设备维修人员的主要力量,专业培训、岗前教育时间少、技术素质差。又由于建筑施工作业流动性大.人员不易管理,在客观上造成了重大事故难以消除的局面。施工单位应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实行安装拆卸前告知制度.确保安装拆卸的事前控制

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活动的单位必须办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告知手续,同时将以下资料报送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核:①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告知书;②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③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安装单位资质证、安全生产许可证;④安装单位特种作业人员证书;⑤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⑥安装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的安装拆卸合同及安装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的安全协议书;⑦安装单位负责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名单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书;⑧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⑨标定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位置和作业半径的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安装单位应当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2个工作日内通过书面形式告知工程所属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提交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合格的有关资料。未告知工程所属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不得实施安装拆卸作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接到安装单位的告知书后,应对提交资料的齐全性、程序性进行审查,必要时可到施工现场查看。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在告知书上签字,并做好台账登记。

2.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建筑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安全技术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及说明书规定等,制定、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应有“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维修制度”、“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物料提升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机械设备交接班制度”等。司机室内应有针对各种型号运输机械特点制定的起重重量曲线图和操作规程。多塔作业应制定详细交叉作业操作规程;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坚决杜绝违章指挥、野蛮作业;严禁操作人员酒后或疲劳作业;明确作业条件、做好作业前的检查、遵守作业中的安全事项和作业后的操作程序。施工企业和项目部须定期或不定期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各种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自身安全素质

建立企业和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卡,新工人进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企业对职工特别对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年度安全培训,培训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4.加大处罚力度

从历次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情况分析,塔吊超载、斜拉、吊钩保险装置失效、小车行程限位不灵或失效比较普遍: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笼门联销装置损坏、物料提升机楼层停靠联运装置不工作普遍存在;司机离岗或代岗现象偶有发生;维修人员更换零部件不与原垂直运输机构零部件上的材料、性能相同,维修后未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试验检查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所有这些现象均存较大的安全隐患。施工企业应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5.切实落实机械设备的年检工作

由于各种建筑起重机械的特点是多次重复使用,它随着工程建设的开复工不断地转移位置,而每次转移都要进行作业,并随着工程的进度变化而改变设备作业工况。设备经过多次安装拆卸及不断运输装卸后,钢结构连接部位及连接件尺寸公差均会发生变化。其安全性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安装质量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或设备租赁企业往往对设备年检不重视,年检流于形式甚至不进行年检.有的设备带病工作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如何做好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和使用管理工作是多方面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也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作为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的具体工作人员,都应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 轮机工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4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简称“11规则”)以及新的适任考试大纲已颁布实施。“11规则”更加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院校和培训机构必须完成全部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才可以申请参加理论考试。新规则对航海院校的实践教学设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新规则实施背景和“名校工程”建设平台下对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实训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应按照“名校工程”建设要求,建立与“11规则”接轨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教学体系。

1 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航海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其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但在微观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现有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突破。学生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实践的习惯和意识,创新能力较差。

(2)该院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的被独立外派到外籍船舶上工作,对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及英语交流的要求特别高,现有的实训教学模式在这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导向方法。

(3)实训教师授课积极性不够,不同教师的授课内容随意性较大,讲课内容与操作要求缺乏统一的标准,教学效果也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实训教学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实训教学内容不统一,缺乏规范、操作性良好的实训教案。

(4)实训教学条件不足,设备老化,与船舶实际应用差距拉大。

(5)目前的实训课程考试成绩评定不太科学,基本以海事局的评估考试成绩作为标准。缺乏完整的、成熟的成绩考核模式。

2 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思路

2.1 改善实训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

通过对该院学生的调差问卷显示实训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改进,“填鸭式”教学居多,基本都是先讲后练的模式,讲的过程基本就是理论课程的重现,以致使课程不生动、枯燥乏味。那怎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源自德国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配角”,即组织教学与协调教学中出现的各类情况。教师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体系以及技能。与传统教学相比,行动导向教学能更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助于以后的独立外派工作。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逐步尝试双语教学训练模式,注意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积极尝试用双语授课,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

2.2 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监督反馈机制

一般高校对理论教学都有完善的质量监督和反馈机制,而实训教学的监督和反馈往往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对实训教师教学质量的三级监控包括“学生评教”、“教研室同行评教”、和“专家组评教”3个部分。对实训教学环节和实训教师进行监督,其所获得的信息全部汇总到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由他们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将最后的结论向有关部门反馈,责成有关人员或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再次接受相关复查。学校将监控管理中所取得的有关重要信息列入各单位和教师的年终考核中。监督和反馈机制提高了实训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管理部门、实训教师、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及上实践课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实训教学条件、教学师资、学生状况、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实践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实践教学各环节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2.3 更新实验设备,探索其他的实训教学模式

轮机工程专业实训室建设投资费用较高,占用场地较大,更新速度慢,随着船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实验设备与训练内容与船舶实际的差距在拉大。基于此现状,要在不断更新实验设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其他的实训教学模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发功能先进的轮机模拟器、船舶机电设备虚拟操作平台成为可能。所以以后的实训教学应该是“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模式,使得轮机工程专业实践训练更为经济、安全、高效。

2.4 实训课程教学评价的改善

传统实训课程的评价基本以实训报告的优劣来定,忽略了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的考核不全面,不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既不能满足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与行动导向教学背道而驰。对2012级学生改进了教学评价,重视过程的考核,以《动力设备拆装》课程为例,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二是实训报告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而平时成绩主要由学习态度和实操考核成绩决定,见表1。

3 结语

该文通过对轮机专业实训教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新的改革思路,但要想真正达到好的训练目标和成效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学院高度重视航海类专业实训教学,为了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学校已充分认识到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只要学院上下一起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实训系统;积木模块; 电控发动机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197-02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所开设的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及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课程中所使用的实验与实训设备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体现在:其一, 高集成度结构, 使得实验、实训过程过于简单化, 不利于学生技能的训练, 且设计思维易受到局限, 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二, 功能延展性差, 对于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不同要求适应性差; 其三,不符合实车检测环境,实车检测时,维修手册上的电路图量大,复杂,不可能一一画在实训台架的面板上,所以台架面板上的电路图往往有不准确的地方,给学生造成误解,也不能锻炼学生自行查找维修手册的能力;其四、价格较高, 动辄上万元。本文针对上述实验实训设备存在的不足, 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积木式发动机实训教学系统。

1 实训系统设计方案

1.1整体设计方案

新型积木式发动机实训教学系统由五个子模块组成,通过子模块间不同组合搭建成三个功能模块,完成对三门课程的实验与实训教学功能。五个组成子模块分别为:A模块:操纵台,操纵台主要安装有发动机电脑,电脑诊断插座,另外安装汽车仪表,如转速表、里程表、机油表、燃油表、水温表、进气歧管压力表等,同时是风扇、散热器,燃油箱,进出水管等的安装基架;B模块:4GB发动机,带翻转台架,可实现对发动机拆装时的自由翻转;C模块:发动机电控元件与整车线束,对线束进行改造,与传感器连接端不变,与控制器连接端采用38针插接器焊接;D模块:连线实训箱,该箱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绘制传感器示意图与接线孔,下部分绘制控制器端子示意图,学生在工作时必须通过查询电路图找到传感器端子与控制端子的对应关系,才能正确连接,接通电路,同时为了防止同学们误操作,损坏发动机电脑,还设计了检测电路,当同学们连线正确时,检测电路通过,如有一处错误,则检测不通过,需重新连接。E模块:电脑端子接口,插接器插座,由于该模块要与发动机电脑连接,所以安装在A模块的操纵台上,但做为一个独立的模块。由这五个组成模块按A+B+C组合组成了“发动机拆装运行功能模块”、A+B+C+D组合组成了“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器连线功能模块”、A+B+C+D+E组合组成了“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功能模块”三大功能模块,分别针对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三门课的实训与教学应用。

1.2 发动机拆装运行功能模块

如图1所示,该模块主要由模块A操纵台、模块B4GB发动机,模块C发动机电控元件、控制器与整车线束,若干导线与插接器、附件等组成。操纵台上的操作面板按实车的操纵台来设计,设置发动机控制器诊断仪插口、点火开关、汽车仪表、增加燃油压力表、进气道压力表(真空表),控制器端子插口等。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对发动机进行机械部件的拆装,主要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拆装,气缸压力测量,气门间隙调整,进气系统拆装,燃油系统拆装等,当机械部分拆装完成,曲轴盘活后进行运行试验,以验证拆装的质量,这时需要正确连接发动机与附件,保证冷却系统与燃油系统正常工作,安装发动机电控元件、正确连接与控制器线束、仪表线束后,蓄电池电压足够,进行打车实验。观察发动机能否起动,燃油压力表与真空表的读数,在不在规定范围内。如果不能起动,或是起动后,油压与真空的参数不对,进行故障判断。

本模块主要满足发动机机械拆装能力的训练、发动机运行能力的训练的需求,培养汽车维修工的初级能力。学生通过对发动机总成的分解、调整、部件的安装,如电控元件的拆装、冷却系统的拆装、系统的拆装、电控元件线束与控制器线束的插接,进行发动机的运行试验,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在拆装1.3 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器连线功能模块

如图2所示,该模块主要由操纵台、4GB发动机、连线实训箱,导线,电控元件插接器,控制器插接器等组成。将电控元件与发动机进行正确的安装后,将发动机线束上与连线实训箱A面板通过37孔集成插接器相连,B面板与控制器、仪表面板用37孔线束集成插接器相连,A与B面板之间,通过学生对电路图的查询,将对应孔用导线相连,完成发动机电控元件与控制器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连接。

通过该功能模块主要满足了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拆装、检测能力训练,维修手册电路图查询训练,培养汽车维修工的中级能力。学生通过对电控元件的安装,可以进行单体检修,认识该元件的结构,端子数,安装位置及作用;通过对元件与控制器端子的连接,为就车诊断铺平了道路;连线实训箱的实训为该模块的核心功能,一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对电路图的查询能力,对端子的诊断分析能力;二是可以设置电控线路故障,明确故障现象,从而使学生直观了解传感器、执行器等对发动机运行的影响;三是可以对电控元件进行测量,而不必插拔和破坏其插头、插座,保护了原车线束与插头;通过以上训练,对整个汽车的电控系统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

1.3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功能模块

如图3所示,该模块主要由操纵台、4GB发动机、电控元件与整车线束,集成插接器,控制器,控制器诊断端口模块等组成。

将4GB发动机与电控元件正确安装,整车线束与控制器用集成插接器连接,通过操纵台进行着车实验,顺利起动后,将诊断电脑与操纵台上的诊断接口相连,可能通过电脑进行故障码的读取与数据流的分析,同时当对某一个元件进行怀疑时,可以利用控制器诊断端口模块进行单个电控元件着车时的数据检测,从而分析问题所在。

通过该功能模块主要用于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能力的训练,培养汽车维修工的高级能力。学生通过对诊断电脑的插接,进行诊断电脑的使用训练,对电脑故障码的读取与数据流分析进行故障原因分析与诊断的训练,通过对控制器诊断端口的测量进行元件的故障排除与检测,使学生切实有效地提升岗2 实训系统应用举例

以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器连线功能模块应用举例: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拆装检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正确拆装曲轴位置传感器,通过维修手册查得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用螺栓安装曲轴位置传感器,拧紧力矩:9.3N·m;

2)通过维修手册进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端子查询:如图4所示曲轴位置传感器端子、如图5所示曲轴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示意图,把元件端子1与E5插接器的12号脚码连接,端子2与E5插接器的28号脚码连接;

3)对曲轴位置传感器进行检测:停车熄火,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1、2间的电阻,阻值应该在1.6~3.2千欧姆;着车后测量NE+与NE-之间的交流电压应该有随着发动机转速变大而变大的交流电压,电压约为7V~30V之间。如果以上步骤测量数据正确说明元件正常,否则说明元件损坏。

2 本方案的优劣分析

与正在使用的同类设备相比, 用本方案设计的实验实训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积木式设计理念,可以完成不同级别能力的训练:本方案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组成模块间的随机组合,如同搭积木一样,以满足不同能力的训练,通过这一套实训系统可以满足汽车维修工的初级、中级、高级能力递进式培养;

2)结构简单、灵活、功能延展性强:本方案将一个复杂的设备变成了一个个简单的模块, 虽然每个组成模块的结构很简单,只完成一项或几项任务, 但通过合理的组合却可以灵活地满足不同课程的需要;

3)操作方便, 思路清晰, 动手机会多。师生在实验、实训及科研过程中要进行结构的拆装,拆装后进行各组成模块之间连接电源、信号、搭铁等线路连接,连接后再进行验证式的着车,当发动机顺利起动后的成就感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自己动手及主动学习的习惯;

4)易于制造。本方案中的各种组成模块结构相对简单, 制造工艺不复杂, 很适合汽车电子及维修类专业学生在汽车实训课中制作。

本方案所涉及的实验实训平台的缺点是:

其一, 保护电路设计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对所有元件的电源进行保护,对汽车控制器的损害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其二, 由于接点较多易出现接触不良, 故对于师生的实验、实训操作要求较高。

积木式设计理念的实训台架,为我们今后的汽车实训教学系统开辟了新思路,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能力的培养需要,创新性强,实用性强。通过该台架的设计与制作也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老师的业务水平。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输油;管道;抢维修;装备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074

我国输油管道具有系统庞大、储运工艺复杂、线路长、管道沿线区域自然条件多样等特点,同时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安全风险因素众多。近年来因“老龄化”管线材料腐蚀、第三方施工破坏、不法分子打孔盗油和地质灾害等原因,输油管道抢维修任务日益繁重。为第一时间到达抢修现场、开展抢修作业,一方面是抢修人员的应急响应,另一方面是抢维修作业装备快速有效的投入运行,因此不断完善抢维修体系装备建设,快速安全有效地完成应急抢险,是保证输油生产的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

1 目前抢维修体系建设规模及装备现状

1.1 专业抢维修队伍建设

2014年,笔者所在的管道公司成立了专业从事抢维修工作的徐州抢维修中心,并在管道沿线设置了9个A类、4个B类抢维修队和7个C类维修班,使抢修半径缩短至350公里,并建立了区域联动和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了抢维管理范围的优化和专业覆盖。抢维修中心开展了各专业抢维修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审查工作,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及具体流程,同时完善相应的技术预案编制。

1.2 加大抢维修装备配置

管道公司结合输油实际,在多方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各级抢维修队的装备配置标准。从2014年起,为满足公司外管道、库区各专业抢维修作业以及应急抢维工作需要,按照发挥优势、专业化发展、差别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管道公司加大抢维修装备的投资力度,逐次购置了抢维修专用车辆、大功率防爆抽油泵、高压水射流设备、设备托运专用车及液压设备等用于公司各抢维修队的日常维护维修和抢险,使得抢维修装备得到了有效改善,作业技术手段也有了很大提高。

混凝土道路安全破拆是城市输油管道抢修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机械破拆对于油气环境下作业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混凝土破拆防爆问题,通过调研,抢维修中心2014年引进了高压水射流破拆设备,后续又补充了防爆液压开孔、液压锤钻、液压金刚石链锯等,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混凝土破拆系统装备,可实现混凝土路面的安全防爆破拆。

1.3 设置应急物资及备品备件库

从2013年起,管道公司就在徐州抢维修中心设置了SCADA系统备品备件库,配置了部分供货周期长、单个(体)价格高、对生产运行影响较大的配件,针对之前配件供货周期长导致修理拖延的问题,有效的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2016年,按照现有管线的地理分布、管辖区域、系统类型、管理需求等实际情况,管道公司拟设置天津、潍坊、武汉、宁波、湛江五个SCADA系统备品备件储备分中心,实现SCADA备品备件的全面覆盖、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以满足系统抢维修对应急响应、处理能力的要求。

2015年,应急物资及备品备件系统上线运行。该系统实现了抢维修应急物资及备品备件的网络化管理 ,各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掌握各抢维修单位备品备件应急物资及备品备件信息,在本地库存不足的情况下,可调拨使用公司其他地区的物资。该系统通过信息整合,为抢维修单位的协作维修、大型抢修、应急救援等工作开展提供翔实可靠依据。

目前,溢油物资、外管道抢修备品备件的配置及储备已初步完成。下一步,管道公司还将增设机泵阀抢修、电气抢修等专业的备品备件储备。

2 建设与管理建议

2.1 加强对新购设备的培训、使用及管理

随着抢维修装备力量的增强,抢维修新装置、新设备不断增加,许多设备都是之前没使用过的设备,具有精密、集约、多功能的特点,因此前期培训必不可少。设备培训一般为2次,第1次为设备验收后进行,第2次为设备首次现场实际使用。新设备到货验收后,使用单位就应组织相关操作人员和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学习,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HSE教育和设备操作、维护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设备的安全技术性能。设备日常管理也应严格按照设备管理相关规定和标准,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2.2 更新备品备件存储目录,提高备品备件的利用率

备品备件储备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要将备品备件的管理做细做实,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总结和探索。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统计备件的使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调整及优化备品备件储备目录,例如:可增加储备使用率高、对生产运行影响较大的配件,使用率低、生产周期较短的配件可不储备或减少储备,从而提高备品备件的利用率,减少资金占用,做到合理储备库存,实现备品备件为生产提供及时有效供应保障的目的。

2.3 设备选型及验收把好关

根据设备管理部门要求:设备购置坚持质量第一、性能价格比最优、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最低的原则。抢维修装备作为应急抢险的排头兵更需要严把质量关,做好设备选型及设备质量验收工作。

考虑安全因素,如抢修拉运氧气瓶、乙炔瓶时存在运输不安全隐患,抢维修设备选型时优先考虑等离子切割机和电焊机;为便于设备运输及使用保管,设备购置时就应要求厂家配有便携箱或集成撬;为便于设备的搬运,购买防爆配电柜时,优先选择可移动、体积较小的防爆配电箱;为节约资金,尽量购买通用规格的动力设备,以满足不同设备的运行;为便于设备易损件的更换,到货设备应配有相应的维修配件。

3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输油管道发展的关键时期,合适的抢维修体系、抢维修经验及抢维修新技术的研究对今后输油管道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抢维修队伍保驾护航,而随着输油管网里程的增加,其配套的抢维修设施及人员也应紧随其后,确保输油生产安全,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于达.对我国成品油管道建设的几点思考[J].油气储运,2014,3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