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体育论文

基层体育论文

基层体育论文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中层教育理论

多年来,理论研究者大多坚持教育理论与实践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而实践群体则要求教育理论必须能够指导实践,否则就是无用的理论。这就从认识上产生了两者脱离的根源,致使“脱离”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笔者认为,基础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只有保持必要的张力,才能使教育理论走在实践的前面,对实践活动起到预警与引领作用,同时,也需要一个将两者对接的中介――中层教育理论,来满足实践群体对理论直接指导实践的要求。

一、中层教育理论的对接功能

中层教育理论通过“对接”功能,既实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双方得到相应的调适,又使自身得到了发展。

(一)中层教育理论的内涵彰显其对接功能

“中层理论” (Theories of the middle range)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K.Merton)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思路,它提倡在整体社会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研究之间,建构一类与特定领域和实际问题相关的中观层次的概念体系。其意义“在于架通抽象理论研究与具体经验分析之间的桥梁,是一种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与具体经验性描述之间的理论”。根据社会学关于中层理论的阐释,笔者认为中层教育理论是既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又吸收并提升了教育实践中的经验理论而形成的教育理论体系。它介于基础教育理论与经验教育理论之间,既有―定的概括性又便于推广应用。

中层教育理论的内涵表明,实现基础理论与教育实践对接是其本体功能。首先,它是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接的桥梁。基础教育理论从概念到原理,直到推演出对教育世界有解释力的理论体系,都是在相对封闭的逻辑自洽中完成的,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中层教育理论所具有的概括性和经验性特征,恰好有助于实现两者的“对接”。其次,它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中介。默顿指出:“中层理论也具有抽象性,但它非常接近各种命题中的观察资料,而这些命题是可以进行经验检验的。”其中的“抽象性”便于沟通理论研究者,而“检验性”则可直接联系实践群体,从而使两者有了交流的共同语言。最后,它是教育宏观与微观研究的中介。默顿指出:“在任何时候,科学工作者都只能解决某一些问题,而对另一些问题则无能为力。”中层教育理论则选择力所能及的,对宏观与微观研究具有双向扩张功能的中介性问题作为突破口,既涉猎教育实践中关键性的研究子课题,对教育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又为实施宏观教育规划建立子系统,研制教育改革政策和实施方案,建立起大面积推广改革成果的机制。

(二)中层教育理论通过“对接”实现其调适功能

中层教育理论的调适功能是指借助中层教育理论的建构与应用,实现对基础教育理论生成与实践活动展开的调适,是其“对接”功能的深化和展现过程。首先,个体在建构中层教育理论过程中,借助内部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实现对个体基础理论和经验性教育理论的调适。个体根据建构中层教育理论的需要,反思自身已有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缺陷,针对缺陷吸收新的理论因素,重组自身的基础教育理论。同时,广泛学习和提升别人有效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形成新的自我经验教育理论。其次,中层教育理论的集体建构为基础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人员提供了协商调适的平台。中层教育理论研究有限性的问题,旨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在此过程中,双方人员共同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各抒己见的同时又相互磋商。为了形成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理论研究者急需筛选、重新组织基础教育理论,以形成对问题解决提供有力支撑的理论基础;实践研究群体则必须整合既有经验,形成综合创新的经验体系。只有建立在双方协同调适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解决地方、学科和阶段性教育重大问题的中层教育理论。最后,在应用中层教育理论中,实现对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延时调适。一方面。在应用中层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中,实践群体要根据自身需要加以改进,生成贴近实践的经验教育理论,以此对实践活动进行延时调适。另一方面,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新经验、新见解又将反馈到中层教育理论研究中,引发研究者对其作出改进和提升。中层教育理论的系列新变化,必然会对基础教育理论建构产生延时影响,促使基础教育理论展开新一轮的调整。

二、中层教育理论的建构路向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者对教育世界的认识既是从感性经验向理性认识不断飞跃的过程,同时又是理性认识反过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生成新认识的过程。社会实践建构论认为,理论指导实践还是一个交互建构生成新理论的过程。由此可见。中层教育理论建构的可能路向有以下几种。

(一)中层教育理论的单向建构路向

中层教育理论的单向建构路向可划分为两种。其一,从经验教育理论归纳提升,生成中层教育理论。默顿提倡“从处理具体经验问题开始,创造一些适用概念问题、一些适合这些经验问题的有启发的小概念和小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去寻求中层理论层面上的一些突破”。由此推知,中层教育理论可以逐步生成。第一步,建构者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教育经验,以教育故事、个案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新观念和新做法。第二步,根据经验总结,分类确定深化研究的专题。从专题研究中概括出代表一类教育经验的小概念,提炼出反映某类教育实践的模式或操作原理。第三步,以专题研究中形成的小概念和原理作支撑,进一步挖掘教育实践中各要素间的联系,建构起反映某方面教育实践活动的中层教育理论。第四步,形成综合性中层教育理论。由于实践者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方面教育理论针对性再强,走向实践后至多也只能独当一面。因此,研究者必须根据特定地区、特定阶段教育实践需要,整合既有专项中层教育理论,形成与教育实践领域相适应的综合性中层教育理论。

其二,基础教育理论演绎生成中层教育理论。如果说经验归纳的路向是逐层推进的,那么演绎路向则是殊途同归。首先,研究者可以根据实践群体需要,从基础教育理论中筛选出相关核心概念和原理,按照实践群体的理解方式,直接加工成指导实践的中层教育理论。其次,研究者根据实践群体解决问题的需要,从其新思想形成的兴奋点入手,将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精神渗透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之中,再借助实践反馈,生成具有经验支撑的操作性概念,进而演绎成中层教育理论。最后,研究

者在参与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探究出应用某种基础教育理论的实践模式,建构起推广教育实验的中层教育理论。因为教育实验必须借助相关教育理论指导,创设出便于检测实践效果的理想环境,这就既确保了中层教育理论生成的科学性,又对建立更为精确的行为指标体系、形成强有力的经验支撑提供了最佳条件。此外,教育实验还具有让实践群体直接观摩、参与的特性,可以起到示范和推广中层教育理论的作用。

(二)中层教育理论的双向交互生成路向

从根本上讲,中层教育理论大都是归纳与演绎交互作用双向生成的。这是因为要实现基础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对接,中层教育理论就必须同时接纳双方的意见。表面看来,由基础教育理论到中层教育理论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逻辑演绎,实际上这里的每一步演绎都必须结合实践条件变化,在建构者认知结构中实现经验理论与基础理论的交互作用。这种双向交互作用,既包括经验教育理论与基础理论之间的精神影响,同时还传递着二者相互作用的力量对比。处于实践建构生成中的中层教育理论,到底向哪种成分占优势的方向发展,这需要根据基础理论和经验理论的生成现状决定。一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教育理论,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升华为中层教育理论,其中虽不乏抽象理论成分,但经验教育理论相对占优势。二是由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演绎生成的中层教育理论。除了结合现实教育条件对理论阐释方式予以转变外,其明显带有推广基础教育理论的特性,因此基础教育理论成分相对占优势。三是经验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理论交互作用共生的中层教育理论。它是经多方磋商、全面反馈生成的,既融会贯通了教育基本原理,又合乎实践经验的独立理论形态,是理想状态的中层教育理论。

当然,在建构中层教育理论的实践中,几乎找不到单一的建构路向,多半是三种路向同时在起作用,但研究者可以根据占据优势地位的路向将其归类,以便深入探究其中的生成机理。

三、中层教育理论分类建构的要素结构

中层教育理论的建构路向指明了获取建构资源的路径。面对众多的资源,只能根据建构各类中层教育理论的实践指向,结合其所需理论基础,来分类探究其筛选和组织资源的要素结构。

(一)学科中层教育理论要素结构

学科中层教育理论是从基础教育理论中抽取一组或若干相关概念、原理,与某一学科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结合,综合生成解决相应学科教学实践问题的应用性理论。比如,各种学科教学论就是教育基本理论、学科专业理论、心理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经验结合生成的专门针对学科教学实践的中层教育理论。此外,一些交叉学科,如教育技术学、教育人类学等,只要是借助教育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原理、教育实践经验生成的,介于基础理论与经验教育理论之间的学科理论,都可归人学科中层教育理论之列。

学科中层教育理论明显地带有基础理论与经验理论结合的建构痕迹,一般可分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两大部分。其实践理论部分主要由学科教育实践特性决定。学科教育实践首先从门类上决定有多少种实践方式或类型,这就为实践理论部分划分了“章”;然后再从实践操作的程序和层次上,进一步细分出对应的技术理论,由此构成了每章的“节”。个别情况,也有按操作程序分“章”,以每一环节涉及的因素分“节”的。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则首先根据实践理论涉及的操作性概念和原理,确定相关上位概念和原理,然后按照够用即可和相关概念、原理归类编排的原则,形成学科中层教育理论基础的骨架。当然,基础理论部分的最终定型还要参照基础理论和学科理论的学术规范,将最新观念和原理编排进去,形成富有新意的学科中层教育理论基础结构。这类中层教育理论结构特征可从《××教学论》中得到体现。一方面,《××教学论》教材的前面多是由教育原理、学科理论、心理学等综合生成的关于××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及其流派;另一方面,则是根据学科理论逻辑和教学实践需要,演绎生成的该学科教学要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实践理论部分。

(二)地方中层教育理论要素结构

地方教育理论是应用普遍教育原理,综合多学科相关理论,在借助解决地方重大教育问题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既有科学理论根据,又有当地教育实践经验支撑的综合性中层教育理论。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地方教育理论应该是对地方教育现实的能动反映。为此,反映地方教育现实的中层教育理论结构可以分为现实力量要素圈层和价值预期圈层。由于当地文化是构成地方教育内容的有机部分,也是地方教育实践的文化背景,因此与当地文化有关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信仰等必然以背景方式进入地方教育理论建构之中。社会群体以一定方式参与当地教育活动,对当地教育提出各自的要求,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的力度,可将其产生的影响力归入实力圈层中部。行政机关和官僚层等政治组织对教育政策的制订具有决定性影响,并且还是将其付诸实施的保障。因此,其教育价值取向是影响地方教育理论建构的核心要素。在价值预期圈层的建构中,上级文件对当地教育实践有着绝对权威的影响力,在政策选择和制订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文件制定者并不在场,难以保障当地执政者严格按照其意愿去做。因此,上级文件所确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改革内容实际上居于次核心地位。该圈层中真正的核心部分是实力圈层意志与上级指示生成的地方教育政策,因为它是真正影响当地教育群体间利益和赏罚分配的力量。这些要素从外圈到内圈、从实力圈到价值圈有机结合,综合形成了建构地方教育理论的大致要素结构。

在地方教育理论建构方面,晏阳初的“定县教育实验”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成功范例。晏阳初综合自己的经验性体察,结合李景汉主持的定县调查结果,提出了进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的理论构想,并将之付诸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了从实力圈层上保障其教育蓝图的实现,他又以博士下乡、科技下乡、村区县三级卫生保健制度,作为落实“四大教育”的有效措施,为当时中国农村县域教育勾画了改革蓝图,建构起相对完整的县域中层教育理论。

(三)阶段性中层教育理论要素结构

阶段性中层教育理论是从现阶段条件出发,以当下教育变革现状为立足点,结合其长远发展目标来考察现阶段教育行动的理论。它具有现实可行的综合性特征,能有效克服宏观教育理论只关注长远目标、微观教育研究急功近利的弊端。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就是其典范。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7-0073-01

一、基层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角色定位

党的十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支执政骨干队伍的建设和教育培训,正是各级党校职责所在。我们基层党校必须承担起基层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职责,确保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培养出一大批精英和中坚力量。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因此,我们基层党校,必须强化自身建设,强化理论研究,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确立党校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干部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主阵地的角色定位。

二、党校干部教育职能的强化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党校地位的巩固和强化,自身能力是关键。基层党校必须苦练内功、自强素质,积极适应新时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发展需要,确保任务接得下、完成效果好。要以“四个强化”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育培训能力,全新打造基层党校形象。

一是责任意识的强化。基层党校要切实承担起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职责任务,不推不让,勇于担当。对于基层党员干部来说,接受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培训,深化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理论学习研究,是难得的充电机会。广大基层党员渴盼有机会到党校学习培训。对于基层发展实践来说,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一日千里的发展形势,累积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层面,国家间和各类国际主体之间日益增多的往来交流,也带来了很多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层发展困惑化解、国家进步课题研究等,种种问题的解决,都与基层党校教育责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基层党校理应当仁不让,既要积极承担任务,更要切实完成好任务。在扎实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同时,不断强化基层党校主动担当干部教育培训的责任意识。

二是师资队伍的强化。党校教育的发展,师资队伍是基础,人才是保障,基层党校必须尤其重视骨干教学力量的培养。要高度重视自我力量的培养。立足各基层党校现有教学队伍,狠抓教学能力建设,设立教师个体“近、中、远”发展目标,即:近期注重教师队伍基本能力水平的训练,满足于人人能够走上讲台,个个成为称职的党校教师;中期必须考虑骨干教学团队的建设,建立个体突出、整体协调、互为补充的优秀教师团队;远期必须形成教学能力强大、科研成果突出、教师个体优秀的党校师资队伍,确保适应高素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党校教师个体发展和教师队伍整体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要善于“引智”和“借力”,既可以邀请有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走进基层党校讲台,也可以请来经济建设一线优秀的实践者走进课堂,还可以交流骨干教师到外地授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经典理论和本地实践相结合,智力引进和成果输出相结合,教学互动,知识流动,激活基层党校教育“一池春水”!

三是理论研究的强化。党校教育,理论研究是重点。当前,基层党校在理论研究层面面临着研究领域宽广、研究对象繁多、问题内涵丰富的特点,基层党校压力大、责任重。如何弄懂党和国家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摆正基层党校面前的重大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已经弄明白问题甚至还要比一般干部理解更深一层。这就要求基层党校,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相结合,不局限于条框,深化实践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敢于理论研究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要注重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既不照搬照抄,也不胡编乱造,既不人云亦云,也不白以为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客观的判断,以广博开放的视角,实实在在地思考、解决一批思想困惑和理论难题。

四是教学管理的强化。教学管理的强化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硬件的强化。要增加硬件投入,抓好教学研究基础设施和保障条件建设。要改善校园环境,完善教学设施,为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要增加经济投入,为正常教学活动和理论研究提供经费保障。另一个是软件的强化。要更加注重教学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借助人性化、科学化的教学管理,确保教学秩序良好、教学进展顺利、教学效果明显。同时,要建立教学研究激励机制,引导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化理论研究,积极抓好教学和科研活动,努力出成果、见成绩。

三、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施教创新

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困境,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因循守旧、形式僵化、教学脱节、理论空洞等方面。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施教创新,必须敢于突破传统,要以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教学互动,增加实践比重,确保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一)敢于突破传统,解决因循守旧的问题。党校作为党的理论研究前沿阵地,需要多做突破性、探索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等经典理论,作为党的立党之本,其理论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推动理论创新,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当前世界发展形势和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实践,都给我们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践例证和丰富的经验素材。党校教学和理论研究应当立足当前实践,不拘泥于经典作家的片言只语,全面客观的研究分析具体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意义的观点。要在理论研究上体现创新性,比如党的十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建设的概念,而五大建设的发展与形成,正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注重理论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又不受课堂限制,解决形式僵化的问题。党校的是干部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主阵地,而课堂则是党校教学的重要阵地。但是,重要阵地不等于唯一阵地。基层党校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或延伸至课堂之外,丰富和创新教学形式,让知识传授和理论交流以更加轻松活泼、更易于为人所接受的方式进行。基层党校的教学地点不仅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田间地头,可以在工厂车间,可以在特殊场所(如警示教育),可以在产业园区。深入一线的教学活动更具有现场感,而这种现场感无疑将对党员干部的思维产生强烈刺激,并显著强化他们对具体理论问题理解和思考。

(三)加强教学互动,解决教学脱节的问题。基层党校教学中,必须更加重视互动教学,增加授课人和听课人的交流,力争做到授课人讲得清楚、有所针对,听课人听得投入、学有所得。可以引入角色互换机制,增加学员授课环节,以学员角度阐释有关问题,或能增加说服力,有利于深化具体问题的讨论研究。可以采取座谈研讨形式的授课学习,以授课教师为主持(主导),引导学员限时发表讨论意见。可以开展主题辩论,按照正反两个角度,确定讨论话题,全体学员分成两个部分,就两种观点发表辩论意见。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其关键的适当淡化授课人的地位,突出学员的地位,让授课人、听课人之间以及听课人之间的观点差异显现出来,深入交流讨论,增进问题研究,强化教学效果。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设立,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不断推向深入,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被提了出来。陈秉公教授就把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再系统化的第一个具体课题。按照他的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阐释“大概可以归结为四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实践”。为此,他呼吁要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要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笔者深以为然,并提出以下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本质内容。一个国家、一个群体必须对生活在这个政治共同体中的成员从普通大众到政府官员进行政治教育,以形成关于政治权利、公共权力、政治活动多方面的共同政治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政治理想、政治行为规范、政治秩序等。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是说人不可能脱离政治体系而独立存在。而要使个人成为优秀的政治动物,要使政治共同体形成优良的政治生态,则必须使自然人经过政治社会化而成为“政治人”,而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方面就是对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进行“政治教育”。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人们科学的政治意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和谐是其关键领域,而政治是否和谐,科学的政治意识的树立又是基础。因此,“政治教育”的弱化乃至消解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不利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也存在泛化和转化的倾向。2006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问题》、《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和《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四本书组成的一套丛书,非常醒目地推出了“思想理论教育”这一核心概念。《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开宗明义讲到:“思想理论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也明确指出:“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由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和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两部分构成。在我国,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而在《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中,作者认为:“思想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三个同时并用的概念。这三个概念由于分别在字面和意象上突出了道德、政治和理论,因而具有不同的特色。而且如果从狭义上来看,可以说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层次。其中,‘思想道德教育’层次较低,同时范围最广,可以面向社会所有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更高一些,并不是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得懂政治,都对政治感兴趣。‘思想理论教育’层次最高,它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因而主要面向学养较高的人群。从道德到政治,再到理论,体现着一种上升的阶梯。因而,由低到高的排序是: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这个论述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这个论述来看,“思想理论教育”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简称了,而是在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上相互区别的两种教育。其次,就政治教育而言,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政治体系之外。尤其是在政治民主化的现代生活中,政治生活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再次,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真属于不同层次而呈现为一种上升阶梯吗?回答是否定的!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政治教育”性质的泛化和转化现象是应该纠正的。正如在2006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学术会议上达成的共识那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姓“马”,既不能将其作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也不能搞“借船出海”,“耕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马克思主义学科如此,它下属的二级学科理应如此。借用这个思路,“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应该彰显“政治教育”的本质特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彰显政治教育本性的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怎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改善?当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政治教育”,也不是变相地泛化和转化“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从宏观角度,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要科学认识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政治生活已经基本走出专制政治的历史阶段,正大踏步迈向民主政治的新天地。在民主政治的社会环境中,每个社会成员都是自身政治生活的主人,也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人。从中国的政治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已经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宏伟目标只有当每个人的政治热情即主人翁精神、创造活力被充分激活出来才可能实现。

其二,要科学认识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际上这也是对全民族各个阶层一切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即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所有社会成员培养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其三,要科学规范政治教育的墓本内容。这个基本内容应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应是政治实践、政治生活层面,包括国家不同时期的大政方针、具体的政治行为规范的教育;第二层面即政治理论、基本的政治原则的教育,也就是“政治观”教育。它应包括对人的政治人本性的了解、政治生活的基本假设的理解、政治生活的基本框架的认识、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的把握、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的把握等。这两个层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第一层面的教育是第二层面教育的具体体现,第二层面的教育是第一层面教育的理论基础。离开第一层面的教育,第二层面的教育就失去了价值;离开了第二层面的教育,第一层面就可能背离真理,从而难奏实效。就目前我们面临的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具体任务而言,我们特别需要的是加强第二层面的教育。而要实现第二层面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科学研究则是基础。

三、“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基础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它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两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学术理论支撑和人力资源支撑。相应的,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为此本文认为,对政治教育进行“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基础。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地区理论普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理论普及工作,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着眼于振奋精神、激发热情、坚定信心,基层理论宣传做到了基调鲜明、方向正确、效果明显、富有成效。

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相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广大农牧民中传播。

二是在基层广泛深入地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围绕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十六大以来历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从地区到各县(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三下乡、面对面宣讲、特约宣讲员等形式多样、深入持久的宣讲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三是党的基层理论普及的阵地更加巩固。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争取“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东风工程”、“新西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全地区54个乡(镇),已建文化站36个;502个行政村中80%的村已建成水准较高的文化室,党的理论阵地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是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掌握。近年来,各县(市)通过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主题教育活动等,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不懈进行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基层理论工作依然是理论普及的“软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固有差异、人才队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广大农牧民接触党的最新理论以及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地滞后于城市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社区,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党对“三农”工作不断的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基层理论普及与其它社会事业诸如卫生、教育、科技等一样,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为基层理论普及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

二是文化资源整合成为理论普及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农牧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地区基层农牧区的宣传文化投入逐年增加,国家、自治区、地区、各县(市)对基层阵地“四位一体”的格局已经形成,基层群众读书看报难、看电视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基层文化阵地管理相对滞动,需要有效地进行整合。如文化资源条块管理、各负其职、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管理,中央、自治区配发下来的各类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借阅使用率低;一部分农牧村喇叭、宣传橱窗成为摆设;村文化活动室还需在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是基层理论工作的“焊点”。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关键在干部,在队伍。据我们调研了解,目前各县(市)乡(镇)一级的宣传文化干事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在编不在岗等情况。村级专兼职宣传员情况不一,近年来地区招录的大学生充实到村后,状况有所好转,但缺少必要的学习培训。

四是打造乡村文化成为理论普及工作的“终极”。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思想碰撞、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归结到“先进文化”上来,更加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等。从理论的层次上讲,基层理论普及当属乡村文化范畴。先进的乡村文化是理论普及的生存发展“土壤”,先进的理论离不开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乡村文化,使其朝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发展。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加强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的对策

从20*年3月起,地委宣传部理论宣教科开始着手加大基层理论的普及力度,我们先后在福海县的解特阿热勒乡、*市切木尔切克乡等地开展调研,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充分借鉴昌吉州的做法,草拟了《*地区基层理论普及示范点的创建管理办法》,各县(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推进基层理论普及的试点工作。

通过近一年的调研了解,我们认为基层理论普及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现在每个农牧业村都有一名乡(镇)领导挂钩,乡(镇)党委中心组的良好学习风气,必将带动农牧村理论普及。第二个重点: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党的基层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为了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搞好农牧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物质载体和重要阵地。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重搞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适应广大群众就近,经常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培训、文化活动的需要。

二是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农牧村文化队伍。县、乡、村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一个乡镇要有一支专兼职的文化演出队伍,在农牧村中组建起戏曲队、腰鼓队、秧歌队、阿肯阿依特斯弹唱队等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文化队伍。县文化局通过分流、返聘等多种措施,保证创建乡镇有一名文艺辅导员。乡(镇)文化站按照至少“一人一编”的标准配备好专职人员,行政村有一名村干部负责兼管文化室。村办公室大喇叭、宣传橱窗要充分运用,及时给农民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

三是着力用好管好现有各类文化教育资源。发挥地、县、乡三级宣讲力度,以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按照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实施“点菜式”宣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按照“东风工程”、“农家书屋”等国家、自治区出版物管理办法,使《人民日报》等免费赠阅的书刊切实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

四是着力开展八个方面的理论普及工作。1、广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2、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3、坚持搞好民族团结教育、遵纪守法教育;4、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5、深入开展区情、县情及成就教育;6、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对农牧民社会公

基层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地区理论普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理论普及工作,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着眼于振奋精神、激发热情、坚定信心,基层理论宣传做到了基调鲜明、方向正确、效果明显、富有成效。

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相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广大农牧民中传播。

二是在基层广泛深入地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围绕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十六大以来历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从地区到各县(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三下乡、面对面宣讲、特约宣讲员等形式多样、深入持久的宣讲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三是党的基层理论普及的阵地更加巩固。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争取“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东风工程”、“新西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全地区54个乡(镇),已建文化站36个;502个行政村中80%的村已建成水准较高的文化室,党的理论阵地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是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掌握。近年来,各县(市)通过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主题教育活动等,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不懈进行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基层理论工作依然是理论普及的“软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固有差异、人才队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广大农牧民接触党的最新理论以及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地滞后于城市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社区,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党对“三农”工作不断的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基层理论普及与其它社会事业诸如卫生、教育、科技等一样,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为基层理论普及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

二是文化资源整合成为理论普及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农牧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地区基层农牧区的宣传文化投入逐年增加,国家、自治区、地区、各县(市)对基层阵地“四位一体”的格局已经形成,基层群众读书看报难、看电视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基层文化阵地管理相对滞动,需要有效地进行整合。如文化资源条块管理、各负其职、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管理,中央、自治区配发下来的各类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借阅使用率低;一部分农牧村喇叭、宣传橱窗成为摆设;村文化活动室还需在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是基层理论工作的“焊点”。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关键在干部,在队伍。据我们调研了解,目前各县(市)乡(镇)一级的宣传文化干事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在编不在岗等情况。村级专兼职宣传员情况不一,近年来地区招录的大学生充实到村后,状况有所好转,但缺少必要的学习培训。

四是打造乡村文化成为理论普及工作的“终极”。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思想碰撞、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归结到“先进文化”上来,更加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等。从理论的层次上讲,基层理论普及当属乡村文化范畴。先进的乡村文化是理论普及的生存发展“土壤”,先进的理论离不开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乡村文化,使其朝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发展。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加强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的对策

从2008年3月起,地委宣传部理论宣教科开始着手加大基层理论的普及力度,我们先后在福海县的解特阿热勒乡、××市切木尔切克乡等地开展调研,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充分借鉴昌吉州的做法,草拟了《××地区基层理论普及示范点的创建管理办法》,各县(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推进基层理论普及的试点工作。

通过近一年的调研了解,我们认为基层理论普及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现在每个农牧业村都有一名乡(镇)领导挂钩,乡(镇)党委中心组的良好学习风气,必将带动农牧村理论普及。第二个重点: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党的基层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为了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搞好农牧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物质载体和重要阵地。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重搞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适应广大群众就近,经常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培训、文化活动的需要。

二是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农牧村文化队伍。县、乡、村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一个乡镇要有一支专兼职的文化演出队伍,在农牧村中组建起戏曲队、腰鼓队、秧歌队、阿肯阿依特斯弹唱队等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文化队伍。县文化局通过分流、返聘等多种措施,保证创建乡镇有一名文艺辅导员。乡(镇)文化站按照至少“一人一编”的标准配备好专职人员,行政村有一名村干部负责兼管文化室。村办公室大喇叭、宣传橱窗要充分运用,及时给农民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

三是着力用好管好现有各类文化教育资源。发挥地、县、乡三级宣讲力度,以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按照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实施“点菜式”宣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按照“东风工程”、“农家书屋”等国家、自治区出版物管理办法,使《人民日报》等免费赠阅的书刊切实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