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范文第1篇

群众成了中心“主人”

没有大吵大闹,一切秩序井然,进门先喝水,接着填表、拿号,等呼叫……一间间独立的接访室里,来访人和接访人在一张桌子面对面而坐,茶水冒着热气,交谈开始,气氛融洽。

这是记者在贵州省群众工作中心看到的场景。位于贵阳市青年路35号的省群众工作中心,占地面积12179平方米,建筑面积16883平方米。接访厅有27个接访窗口,每个窗口由2家单位共享,41家单位各有一块工作地盘,可同时接待群众54人。另外还设有2个供候访群众等待的休息区,饮水处、洗手间均近在咫尺。

宽敞明亮的接访厅里干净整洁,大部分空间都被座椅占据,左侧服务台前,工作人员王方正弓着身子、趴在桌上填表,身旁的阿姨从包里掏出身份证,他接过后熟练地开始填写。9月24日,王方在接访厅疏导来访群众,帮来访群众拿号也是工作之一。

“选窗口很重要,如果咨询错窗口,就会耽误时间,他们来一趟不容易。”指着有27个提示窗口的拿号机,王方说,现在有少数群众都没有弄明白群众工作中心和过去局的区别,所以拿号时都说找局,为了帮助来访群众及时找到最匹配的窗口,他和同事都会操作拿号机。

一声问候,关心群众;一张笑脸,贴近群众;一杯热茶,尊重群众;一片热心,沟通群众;一份记载,帮助群众;一句祝福,温暖群众。有话好好说、有事慢慢讲。置身省群众工作中心,类似的提示随处可见,或在LED大屏上,或在一次性水杯上。

当平等对话的闸门开启,群众紧锁的眉头也得以纾解。遵义县芝麻镇的苏思凡,尽管当天反映的诉求并没能马上解决,但在他看来诉求得以表达,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

在省群众工作中心这个“家”里,群众成了“主人”。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中心还增设了调处室、心理疏导室、法律援助室、室、医务室等。尤其是书记省长—群众直通车交流平台的开通,更是“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的最有效平台。

“书记、省长,省教育厅领导电话回复我,孩子中午就餐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我无比激动开心。”通过“书记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台”反映贵阳市毓秀路小学中午不为学生提供午餐问题的王红霞发来感谢短信。

省群众工作中心在鼓励群众给省委书记、省长留言,反映情况,表达诉求,提出意见建议。对网民留言按照“收集受理—分类交办—核实办理—反馈回复—督查回访”工作流程,实行一日一梳理、一周一报送、一周一回复,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协调运转的工作体系,变“被动接”为“主动找”。

依托互联网、专线电话、手机短信、传真等载体,建立“书记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台”。对通过这个平台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将按照省委书记、省长指示,将办理情况及时在平台上进行反馈。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潘荣表示,“书记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台”及其他沟通平台的建设,方便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更好地掌握基层民意,及时了解基层第一手情况,直接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心声,搭建了省委书记、省长与基层直接对话的桥梁。

集中接待集中处理集中化解

今年5月3日正式明确建设省群众工作中心,5月25日设计方案出炉,8月15日完工交付使用,总共用了2多个月时间。超常规的模式、超常规的速度,为了群众,原本不可能办成的事变成了可能。

省群众工作中心接待工作按照“接待、接访、接谈、接处”处理机制,创造性地制定了来访接待工作办法和程序,首先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形成“一厅式”受理、“一揽子”解决的接谈接处模式,严格实行窗口调处、联席会议综合调处、省委常委包案调处三级机制,问题不解决不出中心。

8月19日,省委书记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等到省群众工作中心,带头接访并调处案件。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土城矿职工代表张忠福、李向书等人反映,矿上有300多名老职工的工龄少算了12年,大家生活困难,这个问题上访了很多年没有得到解决。李向书说,现在只能拿到700多块钱,心里头很不是滋味。赵克志动情地对他说:“矿工的工作很辛苦,你们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我们一些地方、部门、企业负责人在面对问题时,对群众感情不深,不深入群众、不调查研究,没有真正扑下身子去解决群众诉求和疾苦,严重脱离群众。对此,我们应该脸红心跳坐不住。”赵克志说。

省群众工作中心采取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开展联合接访调处,把原来由部门将问题按照部门职责进行“转交办理”,变为现在由驻窗口单位“直接办理”。从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公检法司、民政、住建、教育等50余家省直单位,专门抽调一批政治素养好、宗旨意识强、业务素质精的优秀年轻处级干部、后备干部进行集中培训,进驻省群众工作中心接待窗口分类对口接待群众,直接受理群众来访、直接调处社会矛盾。

同时,针对一个事项可能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群众为同一个事项多头反映的问题,省群众工作中心构建“集中接待、集中处理、集中化解”的群众工作集中办理模式,最大限度方便和服务群众。在接访厅内的各个接访窗口,每个窗口由两家单位共享,使所有事项在联合接访大厅内完成,让群众从以前在部门之间“多头跑”,变为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在群众工作中心得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调处,“一揽子”解决。

让群众顺心舒心放心

对到省群众工作中心反映问题的群众,实行“谁接待、谁登记、谁负责、谁受理、谁调处”的首访责任制度,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地对待上访群众,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在首次接谈受理环节,实现“案结事了”,让群众来得顺心,谈得舒心,走得放心,最大限度地方便和服务群众。为提高首次接待群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中心还决定实行首访责任制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在初访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因问题不能解决或解决不满意而重复上访。

为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重复上访,省群众工作中心按照部门职责、难易程度,对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实行三级调处。一级调处,即来访接待中心的窗口调处。对事实清楚的一般事项,由来访接待中心或接访窗口单位直接调处,直接提出处理意见,进行现场解决,并当面答复来访人。二级调处,即省群众工作中心调处。对情况复杂、窗口或现场不能解决的,以及涉及多个部门难以解决的,或“三跨三分离”事项,由省群众工作中心牵头召集相关部门集中研究进行调处。三级调处,即省级领导调处。对经过二级调处仍无法解决的,由省级领导牵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调处。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不定期到省群众工作中心接访,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研究群众合理诉求,化解案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三级调处”的推行,做到真正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由过去矛盾纠纷的“收发室”变成“调处室”,变矛盾“中转站”为“终点站”。自8月19日中心接访窗口打开以来,每天都有大批的群众来访,中心接访厅日均接待来访群众约600人次,其中,通过接待中心窗口现场一级调处成功率约25%。

“现在接访效率明显提高了,整个接访秩序井然。这种零距离的方式有利于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促进工作。”省群众工作中心的成立,受益的不止普通百姓,负责接访的工作人员也深有感触。

群众工作范文第2篇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时期,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对象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当前我们党的群众工作面临诸多困境与问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需要以为民的理念作支撑,务实的方法作途径,清廉的制度作保障,用科学的精神探索先进的方法,研究科学的模式,推进群众工作规律化、体系化、制度化。

关键词:

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科学化

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新时期和新任务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去认识和理解群众工作,探索先进的方法,研究科学的模式,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及现状

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大学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深入研究当下群众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新情况,探索群众工作发展规律,提高群众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1.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准确把握群众的特点,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是更好地动员、领导和组织群众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发展进步和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党的群众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是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中国正行进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迫切需要把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同时,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结构的变化,部分年轻党员缺少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重大政治风浪考验,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面临着更严峻、复杂和长期的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更加符合世界发展趋势,更加顺应时展的要求,经受时代和现实的考验,顺应人民群众的高要求和新期待。

二是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在就业形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工人阶级的知识水平、技术创新、管理技能越来越高,独立性、社会性、流动性、选择性增强;农民阶级的生活状况、认识水平和群体素质日益提高,政治参与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新兴的社会阶层异军突起,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新兴社会阶层的财产状况、文化层次、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互有区别,个体需求和群体利益参差不齐,成为群众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领域。群众工作对象的变化和多元,迫切要求我们在做群众工作中要以宽阔的眼界观察群众队伍,要以时代的眼光估量群众的水平。

三是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不同群众主体之间需求的分歧,相互交织在一起,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更加复杂,致使群众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对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群众工作内容的拓展和丰富,迫切要求我们协调好处理好人民群众内部的矛盾,用科学的方法做好群众的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探索群众工作的新规律和新特点。

2.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以群众工作科学化的考量标准、价值准则、基本要求来审视,当前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在实现科学化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还面临诸多困境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较大层面上制约了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一是群众工作理念不先进。从广义上来讲,党联系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是群众工作,因此,有些党员干部把群众工作泛化,有些党员干部片面理解群众工作,简单的把群众工作等同于和维稳工作,本末倒置。有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权力观上出现价值导向上的严重错位,引发群众不满,把党置于脱离群众的危险境地。

二是群众工作作风不清正。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为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需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集中解决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问题。

三是群众工作能力不适应。由于部分党员干部没有及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导致群众工作方法保守、方式呆板、缺乏想象力、灵活性和创造性。在群众工作方法上,只会单纯做思想政治工作,机械地通过物质满足的方式联系群众,不善于用对话协商方式消解社会矛盾,处理突发事件准备不充分,应对群众工作危机局面能力欠缺。这些现象暴露出部分党员干部系统驾驭群众工作能力的不足,大大制约了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四是群众工作制度不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由决策失误给群众造成损害时有发生;政治参与机制不完善、群众主张表达渠道不通畅,非理性和非制度化政治表达和参与的事件日益增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弱势群体难以享受发展成果,不满情绪为群众工作埋下隐患;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不完善,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发生矛盾冲突;社会矛盾调解机制不完善,突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干部考核监督制度不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约束力和威慑力不强,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有效发挥,等等。存在一些“带病”的制度、“帖膏药”的制度、存在设计缺陷的制度、扩张部门权力的制度,另外,具体制度的设计缺陷与具体制度的执行缺陷相互交织,大大影响群众工作的质量。

二、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

群众工作科学化是在科学发展、科学执政、科学建党的基础认识上形成的,是一个深刻领会、切实把握、充分运用群众工作客观规律办事的过程。群众工作科学化,需要以为民的理念作支撑,务实的方法作途径,清廉的制度作保障。

1.实现群众工作理念科学化

理念是行动的“集结号”,着力解决“为什么人”的行动价值取向问题。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把“为民”的科学理念充分融入到群众工作的全过程中。

一是强化宗旨意识。以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基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党的群众路线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总路线和生命线,着力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不折不扣地按照“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办事。

二是站稳群众立场。站稳群众立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群众工作科学化的基本前提。强化宗旨意识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群众观,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看待分析问题,自觉把人民群众当作党的主人、亲人、恩人,满怀敬畏崇敬之情、关心热爱之情去看待群众、对待群众、善待群众。

三是把握好依靠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的关系。实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是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规律之一。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核心是处理好依靠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的关系。既当群众的学生,又要当群众的老师。即一方面当群众的学生,相信只有群众才是一切伟大实践和伟大理论的创造者,从群众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另一方面,又要当群众的老师,善于引导、教育和帮助群众,为群众做好服务。

2.推进群众工作方法科学化

正确科学的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障,着力解决“如何去干”的操作指南问题。主席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党员干部而言,要高质量地做好群众工作,必须以务实的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与工具,提高党员干部处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科学性、实效性和艺术性。

一是转变工作作风。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党的生命。转变工作作风是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关键。党员干部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问题。以敢于亮短揭丑的勇气和态度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实在在的转变工作作风。坚持面向群众转变作风,引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意呼声,解决实际困难,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培养同群众的感情。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注重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工作效果,赢得群众支持。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意见集中的突出问题着手,严明政治纪律,实施科学反腐新举措,切实解决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赢得群众信任。

二是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实际才能取得实效,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目的。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牢牢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紧迫民生问题。着力突出群众工作的民主化、利益化,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政治诉求和利益要求,凡是群众最急需的就抓紧去办,凡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就坚决去改。把为民办事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围绕群众所思所盼,把实打实为民办事作为重中之重,党本身做出样子、展示姿态、拿出诚意、解决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群众工作科学化的实效。避免人民群众因为应有权力、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和满足,而对党有意见、对党的领导和执政产生不满情绪,进而与党产生距离、疏远党的情况出现。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新形势下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素养,是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重视传统群众工作方法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继承发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积累的优良传统方法。另一方面,创新适应新形势的群众工作方法,探索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方法改进工作方式,整合群众工作资源,运用社会化手段开展群众工作,形成加强群众工作的社会合力,以社会化、协商式、多样化、灵活动态化的方式团结和帮助群众,实现从自上而下的单向推动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从群众被动动员到主动表达和参与、从过多依靠单位集中到主要面向社会分散、从单一简单的平面推动到多样复杂的立体推进的根本转变。通过推进党的群众工作方法现代化、科学化,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

3.加强群众工作制度科学化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远性,着力解决“靠什么保证”的监督约束问题。健全完善的制度和高效廉洁的执行是保持党员干部清廉,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建设群众工作良好生态,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根本保证。

一是健全党群对话沟通制度。群众工作科学化是党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对群众工作客观规律的遵循及维护,是党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过程。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和达到的程度依赖于党与人民群众的双向沟通交流,依赖于党对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导以及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的紧密配合和积极回应。一方面,建立完善党联系群众的制度。坚持完善群众工作联系点制度;逐步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常态化;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完善和拓展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完善公开透明的民权维护机制,形成集中民意和民智的长效机制;完善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制度,方便群众随时反映问题;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建立矛盾排查制度,建立健全矛盾化解机制,推动突出问题及时妥善解决。

二是完善党内外监督制度。严格的监督机制是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保障。党员干部要养成在监督之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切实做到“闻过则喜,有过则改”。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就要甘做马克思主义的“苦行僧”,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唯有如此,才能正确认识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保持清正廉洁。一方面,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党组织通过揭露、评价、控制、制约等特有的监督形式和功能,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体巧妙的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以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打破了传统的课堂说教模式,实现了思政教育手段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招生季、毕业季、实践环节、技能大赛、汇报演出、社会实践、课程讲座、学生活动、艺术团、艺术采风、文化建设、文化创意的视频、照片集或微电影等为契机建设重点综合宣传项目。学校依据本校特色开展微视频、微信等网络平台的建设,长期坚持并继续改善;在硬件支持下,为继续进行维护、培训和实践提供资金和场地等方面支持。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以青鸟传媒工作室、青越文化创意工作室、记者团、特色刊物等项目建设作为文化宣传的团队支撑。在这个团队中既有新媒体,又有传统媒体,二者相互协同发展,共同占领文化育人这一思想引领阵地。以青鸟传媒工作室、青越文化创意工作室组成的新媒体与记者团、特色刊物等组成的传统媒体全面互动、互补、互溶,从而确保校园内无论是传统媒体的忠实者,还是新媒体的爱好者都能受到信息的全面覆盖,并通过对信息多种渠道的接收,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综合宣传项目建设在文化育人中的创新研究

综合宣传项目建设在文化育人中的应用,除了表现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上述传统重点宣传项目中的有机结合外,还应积极探索其在文化育人过程中的创新应用。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凭借媒体分众性的特点,聚合校内学生资源,组建校友资源,通过新媒体形式将分散全国的各地聚友校友集合,搭建全新校友联系平台。集中校友力量办大事,对内为在校学生提供社会资源,对外助力母校形成良好社会影响。把当下高校文化宣传创作和区域文化发展结合,探索高校媒体创作文化群体化和规模化的策略,从而有效利用新媒介与传统媒体的中坚力量。使高校文化宣传创作与区域文化形成良性互动:区域文化的发展为高校文宣创作提供文化平台,文宣创作从自发到自觉,成为区域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此外,文化育人在高校根深蒂固之后,可以考虑和社会企业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合作。高校文宣创作的项目建设又可以和企业宣传推广的项目合作,高校文宣工作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应重在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通过对文化符号的创新性的阐释和表现,突出文化创意的理念和地域特色。总而言之,综合宣传项目建设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发挥中重要作用,使文化宣传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更具有广泛深刻的综合性和明显的教育效果。因此,综合宣传项目建设中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文化育人的环境中应该始终保持融合性发展的趋势,让全媒体的表现形式作为基础来发展传统媒体,并实现人才培养,达到为社会培养更好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河水.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载体建设及其价值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453期,80页.

[2]费香艳.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化宣传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2卷9期.

[3]翁文香,陈刚.新媒体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新余学院学报,2013年2月第18卷第1期.

[4]张开芬,朱磊.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功能探析.党史文苑学术版,2008.08.

群众工作范文第3篇

 

在2017年的一年中,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保持“谦虚、谨慎、律己、务实”的态度,做到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不表功、不叫累,不张扬。

通过一年的工作,自己在被征地农民,民办教师两方面方面工作都做到按时发放待遇,截止目前失地居民发放***人,发放金额***元,死亡及年检停发***人;民办教师发放***人,发放金额***元,死亡及年检停发***人。在接待来访群众的工作中,坚持按照工作要求,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对群众要求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认真解释,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满意而归。在平时工作中,我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品质习惯,不懂就问,工作踏实认真、不好大喜功,与办公室工作人员团结和睦,关系十分融洽和同事和睦友好相处。

一年来,本人能敬业爱岗、积极参加单位组织扶贫活动及党员活动,学习了许多东西,但也自身也感觉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作还不够细致,以致工作起来不能游刃有余,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工作不够积极,一些工作不够主动,领导交办就做;第三,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及时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2、认真完成领导下达的其它工作任务。

3、学以致用,发挥我最大的工作能力。

4、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群众工作范文第4篇

统一思想深化教育

**市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识到,确立永葆先进性的“大教育观”,是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思想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先进性教育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主题,它要求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实际上提出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新内涵、新任务。确立“大教育观”的实践意义就在于:不仅要按照规定动作做好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环节和步骤等,还要从更宽广的眼界着手,按照总书记所说的那样,真正把先进性教育作为全面促进党的各项工作的有利契机,着眼于党建工作的整体提高和创新发展。

**市委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六推进”深化先进性教育的思路和做法,可以集中概括为:一是从领导带头做起,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二是把学习贯穿始终,推进理论武装工程;三是从转变作风着眼,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四是以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为切入点,推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五是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推进“群众满意工程”;六是以促进各项工作为目标,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繁荣发展。

抓紧时机实现转变

**市委在先进性教育中,坚持和发扬了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并结合实践不断为党的作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坚持边学边议边改,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各级党委把先进性教育中的学习、调研、征求意见,研究整改提高紧密结合起来,从实践发展中查找问题,从群众意见中比照不足,进而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并推进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提高了学习运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能力和水平。第二,克服陋习,从改进文风会风和联系基层的方式方法上着手,在改进机关作风、树立机关新形象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实行“无会日”、倡导“亲民风”、“学习风”、“勤政风”,开展“三带、三进”活动,即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要求党员干部过一个“学习型、思考型、奉献型”的春节等。

第三,通过现场办公、开展社会承诺制、问责制以及实施领导干部包案解决重大案件制度等,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领工作组深入现场办公,对一些重大建设项目、长期搁置未解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逐个进行集体会诊,研究解决办法,明确责任时限和工作标准。

第四,通过服务型机关等创建工作,变革党务政务管理模式,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实现党风政风的根本性转变。结合首批先进性教育,**市在党政机关中深入开展争创“最佳服务品牌、最佳服务成果”活动;通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公示服务流程、建立“行风热线”、开展“大通关”创建活动、推进网上“并联审批”、建立“党员服务岗”、完善开门评议机关工作等,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通过开展分析评议工作、强调领导干部过好双重组织生活等,实现党内民主风气、民主建设的根本性转变。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征求意见的活动;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内营造了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

第六,通过先进性教育中的廉政警示教育等工作,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性转变。努力构筑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纲要》的要求,将58项具体任务分工落实到68个责任单位。特别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把述职、述廉贯穿于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的全过程,进一步总结树立宣传了廉政标兵典型,不断创造和积累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经验。

群众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群众工作;党群关系;探索

群众工作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中国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是我党出奇制胜的法宝。曾在《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这是关于党群关系最早的论述。革命胜利以后,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群关系的重要性:“…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在严重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占上风的阶段,党的事业就停滞不前;在坚持群众路线注重实事求是,党群联系密切的阶段,党的事业就能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党群关系渐渐淡化,党政领导干部不时爆出“官场雷语”,更折射出党群关系亟待改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是巩固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党员领导干部要认清形势,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 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拔除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源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思想上端正认识,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1.1 加强党员干部任前、任期培训

只有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提高了,才能把为人民服务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了权从哪里来为谁而掌权,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谨慎使用权力;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地位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1.2 加强法制建设,把权力运行纳入法制监管

是当前群众最为切齿,也最令群众无奈,损害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领导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最根本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惩治腐败打击职务犯罪的最有力手段。

2 以人为本加强干群关系

时代的发展,决定了百姓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群众工作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合理的予以帮助实现,不合理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沟通实现谅解。

2.1 尊重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想让群众心里有你,心里先装着群众。只有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与群众的隔阂,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2.2 学会换位思考

考虑问题要从群众利益出发,换位思考,多为群众谋划;做决策时,多采纳群众意见,符合群众利益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防止官本位主义,不能替民做主,更要杜绝拍脑袋、想当然的做法。

2.3 自觉融入群众增进感情

党的发展历程显示,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脱离群众,就失去了力量之源和智慧之本。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只有自觉融入群众,才能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有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

3 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

群众工作之所以难做,是因为部分党组织不接地气,难以发挥作用;群众工作之所以难做,是因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够,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群众工作之所以难做,是因为没有抓住根本,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群众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党的基层队伍建设,把群众工作组织夯实在基层

群众工作从某些意义上来讲就是党建工作,培养一批优秀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抓好党建工作带动群众工作;注重发挥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赋予群团组织群众工作新职能,协从党组织把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党的上级领导要充分关注群众工作,在经费保障、人员配置、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向基层党组织倾斜,提高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3.2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党员干部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加强学习,认真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社会知识,并能将之融会贯通;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专题调研、经验介绍等形式,打开眼界,增长见识,提高修养

3.3 注重实践提升工作能力

党员干部要敢于面对基层群众,进百姓门、知百姓事、解百姓难、暖百姓心。主动解决复杂棘手的疑难问题,关注群众关心的,解决群众闹心的。放下身段与群众敞开心扉谈形势、谈政策、谈问题,感受群众的生活状态,消除群众的困惑,理顺群众的心气,取得群众的信任;勤思考,多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能力。

4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增强群众工作实效性

人的思想活动具有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党员干部要尊重群众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群众工作。

4.1 依靠法律约束开展群众工作

现在群众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比较强,越是群众关心关注的事情,越是矛盾突出的问题,越是要依法办理,不给群众留“话把子”;对于无理取闹、想占便宜的,也要通过法律手段,妥善解决,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占巧。

4.2 通过民主讨论做群众工作

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利益“很敏感”,对于民利“更在乎”。一些涉及教育、医疗、社保的重大问题,先交给群众讨论,采取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法,广泛征求、听取群众意见,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

4.3 通过科技手段做群众工作

目前,互联网迅速普及,已成为群众反映诉求、参政议政的重要手段,网络舆情传递快速、覆盖广,使得一些突发事件在极短时间广泛传播、效应,使人措手不及。因此我们要占领网上思想阵地,关注舆情,引导舆情。出现问题,该解释的要解释,该道歉的要道歉,实事求是,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4.4 靠典型引路做群众工作

典型引路是我党群众工作优良传统,在不同的时期,都有富有时代意义的典型,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现在“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一系列先进人物评比,唱出了主旋律,弘扬了真善美。用身边的典型教育群众,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做到亲民为民;还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想事情、做决策、定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作者简介

张燕(1969-),女,籍贯山东,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淮北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政工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