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群众体育论文

群众体育论文

群众体育论文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研究对象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体育心理学、心理学概论、社区体育、群众体育法规等书籍和文件资料.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体育动机、群众体育,日期选择为“2009至2012年”,查阅了200多篇文献.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凯里市主要群众锻炼场所:万博广场、民族体育场、州老年体协、苹果山公园、小高山、金泉湖广场、罗汉山公园体育人口共1121人,以现场发放并回收的方式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56份,回收率95.6%其中有效问卷933份,有效率97.6%.从参加工作最低年龄算起分3个年龄段,A年龄段:25—44岁,B年龄段:45—59岁,C年龄段:60岁以上.问卷内容效度采用复本信度系数统计计算方法,相关系数R=0.81,该问卷具有内容效度.访谈法就有关问题和凯里市区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众进行了当面访谈,获得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料.

研究结果与分析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政治理论教师

[作者简介]任丽丽(1971- ),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天津 300387)赵凤柱(1970- ),男,天津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政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河北 廊坊 06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高校育人体系科学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JY00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70-02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双任务,不仅要严格要求自身,还承载着育人重任,应具有特殊的角色定位及角色实践。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意识,能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梦注入永不衰竭的正能量。

一、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角色错位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政治责任感淡漠的局外人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在建设与发展中面对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等严峻考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应对新问题,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战略性举措,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增强紧迫意识,提高责任观念,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着自身实践和教育学生实践的双任务,而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认为此次活动只是领导干部们的事,因而在学习文件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呈“事不关己”的姿态,错误地将自己“高高挂起”。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职责的背离者

师者,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自身政治理论博学的优势,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理性分析社会问题,要么消极地避而不谈,要么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云亦云,背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的主旨要求,影响了学生的三观形成。

(三)丧失感召力的边缘人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毕业后的自主就业,或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较高,或热衷于课堂外的非学术能力的实践锻炼,相应降低了政治理论课的求知欲。部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想办法增强自身的人格魄力,感召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反而被动地随着学生求知欲的降低而影响了职业自豪感和紧迫感,不但缺乏在课堂上激情展示的欲望,而且政治理念陈旧、内容空洞,愈加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边缘人物,直接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殊的角色定位

(一)对当代大学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

党的十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承载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育人重任,在教学一线如何深刻领会与落实此次教育实践的精神,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宣传和推动。每名政治理论教师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政治信念,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把握教育方向,站稳、站实、站宽三尺讲台。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等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但在校园中得到学生敬仰,而且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理论研究和政策宣讲的职责,既要在学校讲台上发挥传道授业的职责,也要走出校园辐射社会,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可接受性、持续性和创新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功能。

(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

角色定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具体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人师表的真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不但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且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提高群众工作作风,做到以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以学校工作为重,急学校之所急;走与群众合辙之路,做于群众合情合理之事。

三、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角色的实践路径

(一)找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位置

一要树立主体意识。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通过教育触击社会上的虚浮心理和奢靡享乐风气,以净化社会环境,增强良性的社会心态;同时,这次活动也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扎实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从源头上为党的事业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军。

二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并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执政优势。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深入研究群众路线形成的背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才能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旨和内在要求,在课堂上讲精说透,使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给学生以动力和启迪。

三要增强创新观念。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着力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教学研究团队的功能与优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准契合点,充实新内涵,努力提升理论的时代性和适用性。

(二)履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职能

一要提高完善政治理论教师的师者职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做到认真学习、准确领悟、积极传播、勇于实践。要善于将自己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的优势发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二要履行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职能。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又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理清群众路线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善于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普通群众理解党中央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与要求,增强对我们党特有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能力的信心。

三要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践行者职能。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习惯于将教育者视为主体,教育对象处于客置。党的群众路线其要意就是要转变单向强令性的工作模式,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政治理论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践行群众路线,不但要运用互动式、访谈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而且要善于挖掘培养学生骨干作为同伴导师对普通同学进行帮带式导学,引导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养。教师通过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践行,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潜移默化到日常工作中,使学生在日常养成中达到训练人格和培养公民素质的目的,实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三)注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示范

一要做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增强教育的可信度。教师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地做到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要注重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魄力。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做人和从教的基础。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工作的敬业奉献、治学的严谨求实、教学的认真负责、生活的正派庄重,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进而提高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增强学生的向心力。

三要谦虚平和,善于吸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校政治理论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不故步自封,在学术探讨中不固执己见,要在教学中虚心纳谏,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

总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找准角色位置,增强角色责任意识,发挥政治理论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群众观念,培养大学生深刻体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刘新庚,韩慧莉.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治道”内化[J].伦理学研究,2012(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我国; 群众体育; 发展特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特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所研究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1.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逻辑分析法,解读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了解分析群众体育发展特点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群众体育的性质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群众体育是纯“福利性”事业。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已不能适应体制转轨和群众体育发展的需要,群众体育应走产业化、社会化的道路。群众体育产业化就是将群众体育中可以划分为产业的部分实行企业化运营,体现了群众体育的营利性。另一方面,将群众体育中不能划分为产业的部分仍由政府统一管理,各种体育基础设施免费供人们使用。所以,群众体育兼有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双重性质。

2.2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特点分析

2.2.1 从纵向上看我国群众体育表现出不断进步的特点

2.2.1.1锻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

在改革开放,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有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锻炼、健身健美和端正体型体态的锻炼、娱乐性锻炼、康复性体育锻炼、利用自然的体育锻炼[6]。而群众性的体育锻炼方法,从以徒手项目为主的传统健身方式发展到与西方流行的有氧锻炼相结合,形成了锻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锻炼模式。

2.2.1.2参加消费性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多,群众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余闲时间结构的改变,人们在闲暇时间内,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愈加增强。运动健身已成为体育消费市场的热点。“花钱买健康”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近几年体育俱乐部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2.2.1.3农村乡镇,特别是富裕地区的乡镇,群众体育发展迅速

在农村,各地的“农村文化中心”、“文化站”和“青年之家”,都把体育活动作为重要内容,自1986 年到1998年以来,已有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70 %的地市、50 %的县、40 %的乡镇都成立了农民体育协会。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国家经济政策向落后农村倾斜,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更加迅速。

2.2.2 从横向上看我国群众体育表现出一些不足

2.2.2.1体育锻炼的场馆设施供应不足,体育锻炼的组织率较低

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体育设施在城乡居民中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中已由1996年的第4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2位。”“场地拥挤,得不到保证”在群众体育活动所面临主要困难的所有7个选项中列第2位。我国群众体育锻炼多数在公园等非体育场所练习,少数是单独或结伴锻炼,即便是集体练习,也是松散管理,来去自由。

2.2.2.2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相互隔裂

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者相互融合,互为促进,是加快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要求。群众体育作为竞技体育的基础,对其也是一种稳定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时,缺少场地与设施,而且,竞技场馆与学校体育场馆很少对外开放。这种互相封闭、相互割裂的体制与现代社会体育的发展很不相称。各自发展的态势也趋于明显。

2.2.2.3群众体育锻炼的指导力量薄弱,健身的科学性不强

加强对群众体育的科学指导,是体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推动社会体育发展有重大意义。目前,社会指导员约10万人,按人口平均每1. 2万多人才有1个指导员,锻炼的科学指导能力仍然较弱。

2.2.2.4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体育活动落后

我国尚属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西部落后地区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群众还无法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的重大意义。致使其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因此,经济落后的农村,体育的发展速度更加较慢。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群众体育意识不强,虽然体育人口比例在不断地增加,但青少年体育人口不断减少,老年体育人口不断增加。由此可见,体育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3.1.2 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体育旅游方兴未艾,农村乡镇相对富裕的地方,群众体育发展也很迅速,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群众体育的发展仍然缓慢。

3.1.3 群众体育场地设施正在扩建中,但大多数地区场馆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而且,体育锻炼的组织率较低,且缺少专业的指导人员。

3.1.4 社区体育和群众俱乐部发展很迅速,但相比于其他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3.2 建议

3.2.1 增加政府对群众体育的财政投入

由于市场经济主体的趋利性和群众体育的公共性,必然导致发展群众体育的重担落在政府的肩膀上。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需求多样化和层次性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群众体育的经济投入以满足群众体育需求,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3.2.2 转变体育科研的视角和方向

群众体育研究不仅涉及体育社会科学,还与体育自然科学密切相关,从以往的文献中可以看出,群众体育的理论研究多偏重于对群众体育的现状分析研究。所以,在对群众体育现状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应加大群众体育的应用性研究。

3.2.3 科学指导,规范运作,在深化群众体育改革创新上出精品

面对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愈加科学化的趋势,提高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已急不可待。通过国民体质监测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方式,加强健身指导,为群众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方案。使其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职业状况,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项目,开展增强群众体质的保健、康复及咨询服务。根据城乡差异,科学安排不同的健身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验基本理论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蒋正华等.中国人口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场体育;健身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4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生活及工作压力压抑着人们的身心,城市广场作为人们生活的公共空间,不仅仅是提供便利的物质条件,还应该为市民提供一个愉悦身心、维持心理和生理健康平衡的处所。它体现着一种物质的、精神的总和,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群众进行各类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本文以山西省侯马市的三大广场为例,以此全面了解侯马市城市广场体育健身活动现状及相关对策于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侯马市平阳广场、家和广场、火车站广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活阶层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将问卷在侯马市的平阳广场、家和广场、火车站广场进行随机发放,对在其参加体育健身的群众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85份,有效回收率为95%。

(2)访谈法

根据问卷内容对部分接受问卷调查的群众进行了面访调查。

(3)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广场体育的期刊和书籍,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4)数理统计法

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各类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群众对健身活动的认识

认识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基础,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健身活动的实践效果。调查表明(表1),城市居民目前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认识水平整体上偏低。只有40.1%的群众对于健身的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健身的目的尚有35.7%的人群不了解。另外73.3%的群众对于健康的认识还停留在“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认识层面上。以上所显示的问题表明,在进行广场体育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群众对科学健身活动的认识不足,可能是对健身知识的了解渠道匮乏。

2.群众健身态度与兴趣

健身的态度直接影响到群众参加广场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他们兴趣的走势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调查(表2)表明男性对于健身运动的喜爱以及参与的热情均高于女性,男性中爱好的人群占到了45.5%,而女性仅为22.8%。表明男女之间存在了较大的差距,从整体上可以大致反应出了侯马市参加广场体育健身活动的男性应该多于女性。

3.群众对于健身消费的态度

群众参加广场的体育健身活动,用于健身活动的经济支出主要包括购买运动服、健身器材(如:跳绳、羽毛球等)、健身影碟、体育书刊等。调查(表4)表明,49.5%城市的居民对于健身活动已经有所投资,乐意将钱用于健身活动。53.8%的群众认为应当以健身娱乐为主,44.7%的群众由于家庭的经济问题,不能将过多的闲散资金用于体育消费上。这些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也有所提高,认识到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但仍有一小部分的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还需要一个认识与提高的过程。

4.群众参加健身活动的时间与频率

调查(表5)表明人们用于健身活动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仅占11.6%。30-60分钟之间占18.2%,30分钟以下几乎没有。每周锻炼的频率3次以上的占40%,1-2次的占9.6%,还有16.6%的居民仅仅利用节假日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居民对于健身活动的意识较强,但是与全民健身计划的标准还有差距。所以加强人们更多的时间用于体育健身活动,使健身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

5.群众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参加广场体育健身活动的直接原因,调查(表6)显示,有68.8%的群众参加体育健身的动机是强身健体,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业余生活消遣的群众占到了45.8%,而其它的原因,如调节心理、工作需要、提高运动能力、体育设施齐全、结识朋友等动机都不超过20%,所占的比例较小。说明人们越来越注重的是体育健身本身所带来的健康效应,而不再受由他人或客观原因的干扰,逐渐认识到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性。

6.群众对健身指导的需求

健身锻炼是一种体育行为,也是一种科学实践活动,运作时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调查(表7)表明,群众对于健身指导的要求越来越理性。70.2%的群众同意在广场建立广场健身活动咨询站,说明大多数的群众对于健身活动咨询站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80.9%的群众要求增加体育社会指导员的数量,渴望系统的、科学的指导人们进行体育健身活动。44.8%的群众同意开设广场媒体的体育宣传节目,说明他们渴求更深入的了解有关体育健身方面的知识。67.8%的群众希望相关的政府部门多组织开展一些体育健身活动,表明群众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体育锻炼,还希望有组织有计划的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三、对策与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应推行指导员制,增加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加强对群众体育的指导和研究,增加体育投资。合理的开设广场健身活动咨询站,结合一些民族传统节日和节假日,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一些健身活动和游戏竞赛等。

2.体育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书籍以及电视广告等媒体深入浅出的引导人们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并根据侯马市的现有条件,提供一些适合实际需要的大众体育健身器材和科学实用的健身方法,满足人们日益对体育的需要。

3.群众体育管理部门应该引起相应的重视,全面开展健身活动,根据不同的人群和年龄段,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身娱乐活动,如进行体育比赛或健身活动。积极的动员群众自觉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

4.将广场体育健身活动同广场的文化娱乐活动融为一体,将娱乐中心、青少年之家、中老年活动中心、旅游行业等融为一体。使广场体育文化日趋成熟和完善。⑤①

参考文献:

[1] 向武云.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J].学术交流,2004,(8):127-128.

[2] 张发强.全民健身计划文集(六)[c].北京;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编,2000.

[3]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民健身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z].1995.

[4] 梁思军,牛辉.体育文化消费初探[J].辽宁体育科技,2003,(1):50-55.

[5] 赵方珂,李文辉.关于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5,(7):100-101.

[6] 程嘉纯.对广场文化的美学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4,(8):68-69.

[7] 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2001.

[8] 刘君.广场文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4,(8):80-82.

[9] 孙路.城市广场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探析[R].2006.

[10] 蒋述卓.广场文化:城市文化的新资源[J].广东社会科学,2003,(4).

[11] 夏虹.浅析“广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N].江淮日报.2006-9-4,(006)

*作者简介:1 郭新玲(1987―)女,山西临汾人,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125-0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以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群众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宣教者向大众灌输、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感召大众的心志、凝聚大众的精神、引领大众的行为的过程,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被大众认知、接受、尊崇和力行的过程。因此,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都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弄清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主体――主体”关系,进而充分发挥宣教者主体和受教者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哲学中凸现出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来看,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内在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双向互动、双重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间在实践中形成的发展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关系表现的相关性和一致性”〔1〕,主体间性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如果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2〕主体间性意味着主体双方的彼此了解、彼此承认、彼此尊重、墨守共同规则,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共主体性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

主体间性理论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从而也在新的基础上揭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性质。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中,可以看到大众化的宣教者与受教者都是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

首先,两个主体相互区别。宣教者主体包括党的各级组织、教育机构和宣传传播机构,党的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新闻宣传和文化工作者等,其主体性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等属性。“主动性,是指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导性,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创造性,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超越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者现实的思想状况和理论状况出发,又要超越现实,引导受教者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3〕而受教者主体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其主体性主要体现为:第一,人民群众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力。这种自我意识的程度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教育中的投入与参与程度及自觉接受教育的态度。第二,人民群众具有自我驱动的实践能力。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使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发展和完善自身,以达到自己设定的预期目标。第三,人民群众具有反观自省的认识能力。即把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认识作为自己的检讨对象,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和行为动机,认识和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受教者具有内在的价值尺度。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民群众与宣教者一样都具有内在尺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不能任意地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替代受教者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

其次,两个主体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包含三层涵义: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主体间的存在方式。它不仅认为宣教者是大众化的传播主体,同时把人民群众视为与传播主体一样有思想、有灵魂、有要求的另一个主体,从而克服了把人民群众视为接受客体和被驯服的工具、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看成是宣教者对受教者的改造、塑造和征服的观念,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尊重的以人为本理念。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大众化进程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它把大众化看成是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交往达成共识的过程,从而克服了把大众化看成是宣教者单向灌输、教育者唱独角戏的单边活动的观念,充分肯定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第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主体间的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它强调大众化的方式是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通过相互理解、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人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是通过硬性填鸭的方式来实现。由此可以看到,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具有地位平等性。地位平等性就是指宣教者和受教者人格上的平等与对话权利的平等。这种平等地位的获得需要宣教者与受教者的共同努力。第二,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具有双向互动性。双向互动性,就是指宣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在对话中频繁的转换,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只有宣教者与受教者互通信息、良性互动,达到思想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才能避免形式主义,求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第三,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具有沟通包容性。沟通包容性就是指宣教者和受教者真诚交往,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更好地理解对方、包容对方。一方面,宣教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等方面相对于对受教者有优势,而受教者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对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或者偏激,常常会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作为宣教者应当包容这些看法和意见,同时要帮助他们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宣教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通晓一切知识,也不可能对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理论需求、思维方式等做到完全准确无误地把握,因此,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方式上必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受教者也应对宣教者给予理解和宽容。可见,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是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交往形成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的融洽关系。

二、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干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由大众化的目的决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大众掌握和理解,用其感召大众的心志、凝聚大众的精神、引领大众的行为,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坚持以人为本,大众化就会偏离方向。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在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认知心理、思维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素质。将主体间性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宣教者和受教者看成两个平等地位的主体,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智慧,尊重他们的创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片面强调宣教者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仅仅看成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对象,把客体对象视为改造的工具,否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把大众化当作任务去完成,它体现的是以物为本,显然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同时,随着人民大众自我意识、沟通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互动交流的愿望日益增强,宣教者单纯依靠理论灌输来完成教育任务越来越不现实,无法满足人民大众的现实需要。因此,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真诉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身心内外和谐发展,而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最为重要的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路凯歌,还存在着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社会思潮的侵蚀和干扰,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要求宣教者必须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理论需求,这就离不开宣教者与受教者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主体间性理论把宣教者和受教者看作政治平等、人格平等、心理平等的人,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交往,双方的交往没有高低主次之分,在大众化过程中,宣教者和受教者把彼此视为讨论共同教育主题的“在场”主体,双方通过互动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探讨,达到主体间的相互理解、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从而使受教者能够自主地接受宣教者传递的信息,并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可见,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与受教者统筹在和谐氛围之中,在教育中体现交往的平等、交流的和谐,这种平等互动的交往方式既反映了和谐社会的本真诉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3.这是顺应当今网络信息化时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交往方式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在网络交往中,人们超越地理、时间、对象的局限,交往没有地位、性别、年龄的限制更加自由开放,借助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地域的人建立联系,实现互动交流,发展相互关系。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既有大量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认识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健康信息,也存在一些有害的甚至是反国家、主义、反科学的信息。网络空间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占领。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牢牢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把握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而在网络上卓有成效地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尊重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受教者的兴趣爱好,遵循网络交往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如果仅仅把宣教者看成大众化的唯一主体,只注重宣教者单向的信息输出,作为受教者的人民群众连“输出信息”的权利和机会都没有,这样的交往方式有违网络交往的特点,交往必然会中断,分享也不会可能。而主体间性视域下,大众化的受教者当作同宣教者一样的平等主体,他们都是中心又都不是中心,他们平等交流、捧出自我、接纳他人、双向互动、资源共享,这恰恰与网络交往特点不谋而合。因此,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顺应网络信息时展的要求。

4.这是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的必然选择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提升、变革人的思想认识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宣教者和受教者主体性的发挥和提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提升受教者的主体性,同时也要发展和提升宣教者的主体性,宣教者要把自身也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升,终身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使自己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要求,从而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受教者主观世界的改造和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这必将使受教者不仅具有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的能力,而且具有对自己的内部世界进行反思和“改造”的品质,从而更好地学习、接受、尊崇、力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此外,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互动达成共识,这更符合人民大众的认知水平、接受心理,更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共同提高原则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不仅是宣教者积极传播、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也是受教者基于自身的内在心理需求和认知接受水平进行选择以及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宣教者主体性和受教者主体性的发挥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宣教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前提,受教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关键,失去任何一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都无从谈起。因此,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必须充分发挥两个主体性,促进两个主体素质的共同提高。

对于大众化的宣教者主体而言,要着重从以下方面修炼内功:一是转变教育理念。大众化宣教者要改变过去将人民群众视为纯粹的教育对象的“主客二分”观念,要用主体间性的“人学思维”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对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进行激发、引导和培育。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理研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三是深入实际、研究受众,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增强针对性。因此,宣教者主体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通过开展“书面问计、网上问策、调研问政”等活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认知水平和关注问题,深入研究人们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才能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地回答和解决广大群众生活中的实际热点和难点问题。宣教者只有关心受教者、体察其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沟通和共鸣,建立和谐互动的关系,才能找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佳表现形式和最佳宣传普及方式。

对于大众化的受教者而言,要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升主体素质:一是增强主体意识。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受教者不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或客体,而是与宣教者地位平等的另一个主体。因此受教者绝不能简单被动地接受教育,而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主体意识,才能在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自我教育,关注社会发展。因此,应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自觉审视自我理论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反思以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失误与优点、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做到扬长避短、互帮互教,互相讨论、互相教育、共同领悟、共同提高,发挥群体教育的优势;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主动把理论学习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并不断总结自身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和典型,以达到人民大众自我教育的目的。

2.尊重群众主体的原则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又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程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来得以展现和确定。而理论大众化要实现理论被群众所掌握,就务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第一,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第二,尊重人民群众的差异性,实现教育分众化。第三,要尊重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第四,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第五,尊重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尊重和激发他们的自我教育热情,以期取得大众化教育的实效。

3.平等互动原则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的人格尊严平等、在大众化活动中地位平等,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平等互动的原则,发挥两个主体的能动性。

首先,要有平等对话的态度。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宣教者和受教者都不能把对方看作是被动的接受对象而应视为讨论共同话题的双方,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和探讨。宣教者要摒弃高高在上的心态,平视人、正视人、平等待人,加强相互的交流和沟通,激感共鸣,建设融洽和谐的内外关系,相互教育、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这种平等对话就是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包含反思性和互动性的因素,主体共同从事着意义、精神方面的重新建构并产生相互间的积极影响。

其次,要有民主的氛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又回归于实践,因此,坚持平等互动的原则就要求在大众化进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观点,以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民主方式开展工作,改变工作中的命令主义和强制方式,相信人民群众有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造自己的能力,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开展自我教育和进行自我开发。

再次,要采取互动沟通的方式。随着新世纪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民主意识、思考能力、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提升,他们对教育者所传递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可能并不陌生,而且还有一定的理解和看法,他们不会盲目迷信宣教者的权威,空着脑袋接受宣教者的灌输,而会在开放、比较过程中设法用自己带个性的思想和看法去影响宣教者,因此,传统的强制性、单向性的“灌输”方式已难以奏效。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宣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已不是简单的授受关系,而是积极的教学相长关系。受教者会以各种方式,诸如提问、讨论、辩论、对话、情绪情感等影响宣教者情绪情感、语言和行为反应,一定程度上影响、调节、提高宣教者教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宣教者与受教者平等交流、双向互动,在宣教者和受教者的交互影响中,形成了新的理解,达到了视界的融合、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消除认识上的分歧、理论上的偏差,最后产生出共识的“火花”。

最后,要提供多样可供选择的大众化形式。坚持平等互动的原则,还要求大众化的形式上力求多样化。一是科学理论内容阐释方式的多样性,不仅可以用经典著作、通俗读物的形式,也可采取三字经、话剧快板、卡通漫画、诗词歌曲、文艺演出等文艺作品、艺术展示的形式,任由人们自主地选择。二是科学理论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既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影响,使后者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三是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不仅存在组织系统和教育机构的显性教育,而且存在人们日常文化消费这一隐性教育渠道。在开发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品中,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反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隐性教育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