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范文第1篇

汉斯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非常聪明,它会做加、减、乘、除。看到题目后,它会用前蹄踢黑板,踢的次数就是答案。它表演过很多次,都很成功,而且越来越聪明,能做更难的、更复杂的算术题。心理学家也参与了对它的测试,开始并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人怀疑是其主人在一旁给予提示,又对 它进行了主人不在场的测试,结果汉斯还是做出了接近正确的答案――只多踢或少踢了一二下。心理学家经过反复观察,发现汉斯是从在场人们,尤其是提问者的表情上猜出了答案――比如它接近正确答案时,人们的眉毛会扬起来,面部肌肉表情放松,嘴唇张开,眼睑下垂,呼吸变慢,而当它错过正确答案时,人们就会肌肉收紧,嘴唇紧闭,眉毛微微颤动,瞳孔微微放大。汉斯根据人们的这些细微表情得到了暗示,观察出了答案。后来人们把汉斯放在与人隔绝的房间里,它看不到人的表情就很茫然,不知所措,更谈不上正确地回答问题了。这个发现让人们很吃惊――马察言观色的本领竟然这样高!

我现在发现,尽管婴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分析很有限,但他们对成人的非语言信息,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调等的细微观察,对成人心理的揣摸绝对不亚于名马汉斯。我在女儿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我记得在她6、7个月时,她和所有这个月龄的孩子一样爱抓东西,尤其爱抓眼镜。我和她爸爸两人都戴眼镜,只要一抱她,小手就伸过来,小手指印就印在了镜片上,好几次要不是我眼明手快,眼镜肯定会粉身碎骨。每次我对女儿的行为,在表情和语言上都会予以坚决制止。但她爸爸很宠她,嘴上叫着:“不能抓!不能抓!”脸上的表情却是笑嘻嘻的。女儿小手就会迟迟疑疑地伸出去,如果没有严厉的制止声,小手就会说时迟、那时快地抓下眼镜。时间一长,我抱女儿时她很少抓眼镜,而她爸爸抱时,她就毫不客气地该出手时就出手,她爸爸为此换了不止一副眼镜。

女儿大了,有自己的主张了,也更调皮了。经常听到我们制止她的声音:“不能动水壶!”、“不可以拿杯子!”“不许摸插座!”、“不能吃鞋子!”……女儿对下禁令的人总要看几眼――看看其表情是非常认真的,还是“口是心非”地随便说说;是坚决的,还是有通融余地的,然后才决定是马上停止,还是再摆弄两下,或是毫无顾忌地继续。

从小开始,女儿跌跤我们不扶也不大惊小怪,只是让她去。看到她摇摇晃晃坐起来或起来,我们总要鼓励她。后来她习惯了,摔到了自己爬起来,没事一样又走自己的路了。但有一次她的过分勇敢坏了事,她从椅子上摔下,在我们的鼓励下,她没有大哭,这让我们忽略了检查她的头――几天后才发现有一个好大的血肿块!从此,她爸爸对她跌、磕、碰都特别注意,每次都给予关注。没多久,女儿摔跤后就有这样的程序:先抬头看看谁在场,如果爸爸在,就马上叫起来,“爸爸!爸爸!”,要求爸爸来扶,爬起来后一定要把碰痛的地方展示给爸爸,而她爸爸必定会手抚、口吻并配以言语安慰;如果妈妈在场,程序简单化为――“妈妈,脚痛”,最多再跑过来要求亲一下以止痛,然后就跑去疯了。

谁也没有告诉过女儿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她好象很知道。比如有时我或者她爸爸当着全家人的面批评了她,女儿就会叫:“外婆!外婆!”,她好像知道我们是服外婆管的。如果外婆禁止她做什么事,她会叫:“妈妈!妈妈”,让我判断是不是一定要禁止――我的观念比较开放,好多事情都让她做。

心理学家范文第2篇

格桑老师身上有太多的头衔,四川大学实用心理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才协会超长人专委会理事,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特邀专家,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咨询师精英工程特聘专家,应用心理学专家,著名催眠专家,“得觉催眠”的创始人。这些头衔当中老师常常提起的就是自己创立的“得觉”,尤其是提到得觉十三个体系下的“得觉催眠”,就像提到自己的孩子,乐在其中,美滋滋的。

作为心理学家,格桑泽仁更觉得任重道远。因为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并没有承袭古代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而是从西方心理学“移植”过来的,一直处于依附有余、独立发展不足的局面,未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

很突出的一点就是,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医生都直在患者的心理缺陷或者伤痛等消极的思想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患者和医生都比较痛苦。西方的心理疗法确实帮助我们进步认识了身心运作的规律,但对东方人在传统文化中形成的特定的心理方式缺乏必要的针对性:特别是中国处在急剧的变革期中,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更高,对心理学科实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在东方的文化土壤中就开始有些“水土不服”。

格桑泽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他深入了解儒家道家思想,更系统地研究了千年来深刻影响国人思想的佛教文化。他还背负行囊,跋山涉水深入藏区及其他地区,搜集了大量的藏族秘籍经典以及其他地区的民间秘籍,从最真切的民间文化中了解东方人群所特有的心理秘密,博采众长,创立了“得觉”体系。

格桑老师不仅在心理学有一定的造诣,而且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功底,尤其擅长诗歌创作。格桑老师在全国刊物发表了数十篇心理学论文,出版了五本专著;先后为中央电视台、各大高校、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进行了3D00多场讲座,其中1500人以上讲座1000多场:大型催眠讲座几十场: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作过专场讲演和培训:先后到三个国家进行过“催眠营销”、“东方催眠技巧”讲座。他现在担任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走进科技》、《心理访谈》特邀专家,他是“得觉(八式)”创始人,他带着使命,走出雪域神山,体验生命,感悟人生,感受快乐。老师很重视身体的保养,太极拳打得有一定专业水准。

格桑老师在全国拥有太多的粉丝,也是我心中的偶像。无论用多少笔墨都难以把老师的故事写完整,我很早就有计划为老师写专访,可老师把时间表排得总是很满,这次《心理医生》杂志终于有机会给他做一期专访,因此我特意就心理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格桑老师。

《心理医生》杂志:格桑老师,您好,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访问,听说您是得觉催眠的创始人,在国内对催眠的了解还不够,您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催眠?

格桑泽仁老师:很高兴接受您的专访。催眠是人的种特定的意识状态,通俗点讲,当一个人处于一种完全专注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种状态时,我们就可以认为他处于催眠状态。用得觉理论讲就是专注和忽略,从医学上定义,催眠(hypnosis)是一种类似睡眠而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一种深度放松和高度体认的表现――就像白日做梦或冥想一样,在这种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潜意识会开放并吸取对自己有帮助及有益的暗示,所以更准确来说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清醒状态。

当我们被某些连续、反复的刺激,尤其是语言的引导,从平常的意识状态转移到催眠的意识状态时,会比平常状态容易接受暗示。

《心理医生》杂志:人们常说的催眠术是什么呢?

格桑泽仁老师:催眠术,一般认为,是指在完全自愿的条件下,由催眠专家或催眠医生通过对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的感受器官有节律地刺激,引导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心理医生》杂志:催眠和一般的睡眠有什么区别呢?

格桑泽仁老师:催眠与睡眠不同,从大脑所处的状态来看,催眠只引起大脑皮层不完全抑制,相当于一种梦幻状态或恍惚状态。此时,被催眠者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到某一点上,难以产生别的思维和感觉,特别容易接受暗示,即接受预先肯定的某种事实或指令,进而影响被催眠者的行为和感觉,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舒畅情怀,解除病痛等的目的。而睡眠状态时大脑皮层处于一种完全抑制状态,现代神经生理学使用心电图技术也发现,睡眠状态下的脑电图与催眠状态下的脑电图各阶段的波形不同,催眠时的脑电波更接近于或者更相似于清醒状态下的脑电波形。

催眠是独特的意识状态,有以下特征:意识的主动性降低;注意范围变得狭窄:幻觉的产生,潜意识进入意识层。是一种特定状态下的“专注清醒”。

《心理医生》杂志:催眠可以应用在哪些范围?

格桑泽仁老师:现阶段,催眠治疗一般用于以下的范围,

1.解除心理矛盾,心理压力紧张等心理问题,如性格调整,情绪矫正。

2.儿童心理行为和多动行为等。

3.青少年学习问题,消除考试紧张。

4.神经症的治疗,如各种神经症疼痛、失眠、记忆减退等。

5.各种躯体性神经症,如厌食症、贪食症、神经性呕吐、腹泻、便秘、神经性心悸、胸部精神性高血压、哮喘、荨麻疹等。

6.帮助戒烟、戒酒、减肥,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

7.其他:如潜能开发、运动员心理调试等等。

《心理医生》杂志:怎样看待催眠带来的负面影响?

格桑泽仁老师:最主要的负面影响应该是催眠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来侵害我们的利益,这也是许多人抗拒催眠的主要因素。其实催眠术作为一门作用于人的意识的技巧,一如诺贝尔发明的炸药,既可以用在开矿、修路上,也会被不法分子用于制造恐怖事件,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当面对这些侵害时,最好的防御方法就是出击,所以只有我们了解并认识了催眠,才能把潜意识的调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心灵的大门便不会让坏人轻易打开。

《心理医生》杂志:您独创的“得觉催眠法”和通常的催眠方法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格桑泽仁老师:从字形来解释“得”即为“每一天都会进行细微的自我对话”,“觉”即为“自己享受头上的光环”。“得觉”的意思就是“得道觉悟”,“得觉”状态就是一个我们每

天都会遇到的特殊的清醒状态――意

识被集中而潜意识被打开,是我们的灵感与创造最活跃的时候。而“得觉”的方法则是教给大家有意识地驾驭这种状态,调动我们的潜能,克服在一般状态下不能克服的生理、心理疾病。

“得觉催眠法”是我在在研究催眠过程中综合了各类催眠法,结合东方的文化特点特别是加入了藏族特有的文化与技巧,融合临床医学、心理学、宗教学、音乐等内容,发展出来的一种具有独特之处的催眠方法。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独特的暗示语,施术不受环境限制,催眠速度快,结合特殊的点击(有人称之为点穴)等,其在操作技巧上属于言语催眠和操作催眠相结合的方法。“得觉催眠法”有其独到之处,目前我总结出了十几套方法,这些方法全部是在我具体的催眠实战中用到的,非常快速、有效。

《心理医生》杂志:您能介绍一下催眠在我国的发展吗?

格桑泽仁老师:在中国,“催眠―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的“祝由术”,宗教中的些仪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只不过当时多是用来行骗的,或是一种迷信活动,并没有具体而系统地研究催眠的人或者机构。现代社会催眠又从西方进入中国,中国对催眠系统的研究不过几十年的时间。现在,越来越多的催眠现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建立适合自己民族心理、文化的催眠系统理论。中国民间的催眠可以挖掘、利用的资源很多,对催眠的系统研究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的催眠研究会,有一大批催眠学者、爱好者将催眠应用于医学、教学、产业等领域的可行性研究,为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努力探索。

《心理医生》杂志:普通人怎样才能放心、安全地走进催眠诊所?

格桑泽仁老师: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独立的催眠诊所,因为还没有任何法律、证照制度来规范催眠治疗。实际上能提供催眠治疗的催眠师,大部分是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部分受过训练的社工人员、护士也会提供催眠服务,有些专科医师则利用催眠来进行止痛、麻醉,如牙科医师、妇产科医师。

如果想要寻求专业催眠师的帮助,请你先做好准备工作

心理学家范文第3篇

陈立:在遗憾美中寻找新的巅峰体验

他是心理学教授,对美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味道的更迭。

说着,牛金生问道:“说说你记得的川菜有哪些?”“水煮鱼、毛血旺、回锅肉、火锅……” “有没有发现你说的所有菜都一个味道,无非是麻、辣、烫!” 他笑着说。川菜本讲的是“麻辣鲜香,浓而入味”,更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麻与辣从不滥用,比例堪为一绝。与所有的菜品一样,川菜也讲究物吃本味,高汤在川菜中的应用绝不少于粤菜,并且时令上的讲究也不少:春天吃豌豆尖,而此时,水煮牛肉要垫新鲜的莴笋叶;春食多酸,来个搭配了山药的牛冲羹小补一下。牛京生只能再叹现在的人吃饭不讲究,只是将就——“当年我们做学徒时,用的是描着木芙蓉的青花瓷小碗,后来变成了古灰瓷,再后来又被异形瓷所替代。更何况是装在里头的菜呢?”

更令牛金生不快的是,川菜在受到粤菜、西餐等菜系的冲击之后,又出现了创新的“新派川菜”,生硬地将一些其他菜系的做法移植在川菜之中,变得不川不粤,不中不西,失去了川菜的魅力。他自认在整个餐饮行业都在讲创新时,他不创新,传统美食中还有太多他没听过、没见过、没学会的好东西,何必去建那空中楼阁。“其实现在有的过去都有,唯一就是添加剂没有。”

牛金生庆幸现在自己可以撇开商业诉求,尽力教学生做一道好菜,哪怕有些课程在学校的教育计划之外,但他坚持自己的学生要用传统的方法做菜,从最艰苦的基本功上下工夫。只是,“他们宁愿用电脑问百度,也不肯问师傅。”

牛金生所认为的川菜之美,是在于有张有弛,有浓有淡,有主有次,变化丰富又别开生面。他相信,川菜的真正滋味其实没有消失,它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餐饮的风潮正在回归,到时他再端出那碗真正的四川回锅肉,肉片又薄又香,浓浓的红油,配以鲜嫩的青蒜,定会叫人“虽南面之王不易也。”

美食是肯定自己的共同记忆

台湾的台铁便当,也就是我们铁路列车上售卖的盒饭,目前年销售额可以达到100多亿,不仅仅是坐铁路的人会吃,连当地市民也会专程前往车站购买,是因为有多么的美味吗?其最出名的排骨菜饭,不过是简单的虾皮葱花米饭,烧排骨,酸菜,卤蛋而已,可为什么台湾人会对此趋之若鹜?台铁便当几乎成为台湾便当行业的第一品牌,甚至连新开通的高铁上都要售卖台铁便当,原因何在?

“因为那承载着台湾人几十年的共同记忆。”

身为心理学教授,陈立常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和剖析美食与人的关系,在他看来,找寻美食的记忆,其实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自我肯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开始变得越来越怀念从前的味道,人类社会化之后,对某种味道的共同记忆便形成了一代人之间相互认同的基础。

“所以,美食最终是一种情感体验,是肯定自己的共同认证。”

味道不是一种客观存在

依靠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组成的光感器官,人类具备视觉,能够“看到”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繁华世界;靠耳蜗内的纤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我们周围的世界便充满了各种音符。但人类味觉的产生,却是远远复杂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产生的过程。

我们舌尖上一粒小小的味蕾,拥有40-150个味觉细胞,每个味觉细胞独立感受酸、甜、苦、咸、鲜等味道,对这些味道的体验本就因人而异,而环境、氛围、情绪等又会对某一个人的味觉体验造成影响。因此,陈立教授认为,味道其实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无法用数据来表达。

“味道是食材、感觉、氛围与味觉的互动关系,一旦有元素丢失或改变,人们就会觉得味道发生了改变。举个例子,”陈立说,“我们当年都会觉得鸡肉好吃,先不管鸡是否还是土鸡,当年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得到鸡肉,而现在随时可以吃到。别的不说,仅这种等待不再,就足以让我们认为味道不再。”

遗憾也是种美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食物的味道现在确实也发生了改变。

“我们当年吃的马兰头全部是野菜,现在吃到的基本上都是在大棚里种植的。植物的生长环境改变会改变它的味道,这是自然的规律。”

同样发生改变的,还有饮食习惯,“有些菜就没有人做了,比如说用糯米粉、桂花、豆沙做成的调头糕,配上一杯香浓的豆浆,五十年前曾经是杭州人的标准早餐,近年来几乎销声匿迹了。”

不过,在陈立教授看来,当有些美食只能停留在文字间记忆中的时候,未尝不是一种美。历史的变迁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们会因为对此无可奈何而产生一种悲情,但悲情是可以转化为力量的,不必纠结于不复存在的个人体验,学会欣赏任何味道,人生才会变得更加幸福。

寻找新的巅峰体验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来,吃是一种生理刺激的过程,我们的胃肠道是情绪化的器官,食物中含有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会影响到心情,所以,由美食而带来的巅峰体验,在科学的角度是完全成立的。“皇帝有三宫六院,却不见得有巅峰体验,不见得能获得乞丐吃下一碗阳春面之后的感受。”这种巅峰体验,就像是一场可遇而不可求的缘,隐藏在雾里看花之间。而想要获得这种体验,厨师应该学着成为艺术家,食客应该是鉴赏家,充分理解每一种食物的特点,顺应而不是抹煞,肯定自己的判断但不要去否定别人,用鉴赏的态度享受生活。

以这样的原则为指导,陈立教授自己琢磨出许多美味佳肴,既不拘泥于古法,也不限中西食材,在最佳的时间,选最佳的材料,用最佳的组合,最后呈现出来的,或许只是平平常常的一盘炒杂笋,却绝对可以称得上人间至味。

陈教授私房菜:

春 春天的头茬芦笋清甜无渣,用来和春笋、莴笋、玉米笋合炒,满盘的春色无边。

夏 取新鲜荷叶,米炒香后磨碎,加花椒盐和五香粉,此荷叶粉蒸肉远胜于彼荷叶粉蒸肉。

心理学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儒家;管理哲学;核心理念。

关于儒家管理哲学在封建政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界人士普遍认为,自儒家取得独尊之势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不管他们个人有什么偏好,或尊法,或好佛,或崇道,但在治国的指导思想上,基本上都是以儒家管理哲学为主流的”[1]317;“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从总体上看,还是‘治世’多于‘乱世’,‘稳态'

多于’无序‘,’常态‘多于’变态‘。因而,反映农业社会常态(稳态)运行规律的’治国之道‘———儒家管理哲学,就无可争辩地成为社会管理的主导思想”[1]321。还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儒家管理思想在我国的管理史、哲学史、社会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中占有特殊地位,欲富国强兵,实非儒学莫能为。这些对儒家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的评价,是符合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管理实践的基本事实的。的确,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在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上,基本上都是以儒家的管理哲学为主流;历朝历代的先贤,不管他们从什么立场和角度对儒家的管理思想作出选择、补充、阐释和发挥,基本上都是围绕儒家圣贤所提出的几个不变的中心理念来进行。正是这几个一以贯之的理念,规定并指导着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方向,体现出儒家管理思想与其他学派管理思想的本质区别,代表了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本文试图对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作一探讨,以期对当今的政治管理实践提供思想借鉴。

一、为政在人:以人为全部管理活动的中心。

儒家认为,造成天下治乱的根本原因在人。正由于人心不古、人心不仁,故乱臣贼子纷起,整个社会陷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混乱之中。既然“天下无道”的根本原因在人,那么要使整个社会回复到“天下有道”,同样也离不开人。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人在政治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人视为全部管理活动的中心,围绕人这个中心来展开他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子首倡以“仁”为中心观念的管理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按《说文》解:“仁,亲也,从人从二。”可见“仁”实际上是“二人”的复合字。这表明孔子将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自己管理思想的出发点。这里的“人”,既包括管理者即统治者,也包括被管理者。

关于管理者如何“爱人”,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2]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颜渊。这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看来,“仁”的方法不过是以本人为尺度,来调节本人与他人的关系,这里就包含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先,孔子要求管理者把与自己相对而言的被管理者当作人来看待,主张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反对“始作俑者”,反对“不教而杀”,认为这只是作为管理者的最起码的条件和要求。其次,孔子进一步主张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要“富之”而后“教之”[2]子路,要“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2]宪问,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公冶长。可以看出,孔子是将管理活动视作己立、己达进而立人、达人的活动过程来加以阐释的。

孔子这种“贵人”思想,率先确立了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此后儒家的管理哲学始终沿着这个方向,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安人”和“安百姓”来展开的。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荀子,以天道自然为基础,把天道运行和人事区分开来,认为人处于与天、地并参的地位。“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3]天论。人的职责是“制天命而用之”,利用天时地利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文明和文化。人之所以能“自求多福”,能与天地参,是因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3]王制。荀子认为人之贵,在于懂得利用道德制度建立起各级管理组织,懂得分工协作把大家的活动协调起来,将单个人的力量加以放大,懂得用“礼”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在儒家思想家中,对孔子“贵人”思想作出重大发展的是孟子。孟子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仁政”学说中,而“仁政”学说的基础是“贵民”,即重视广大民众的力量对维护封建管理制度的作用[4]197。孟子一反西周时期一切政治经济制度都为贵族而设,贵族是国家管理的中心的观点,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5]尽心下的思想。这一“民本”思想可以说是孟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维护政治决策权来说,人民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力量,要取得民众的拥护才有国家最高决策权,才有君位;而失去人民的拥护,就失去政权,失去君位。因此对于维护整个国家最高决策权来说,人民的力量是首要的,政权是次要的,君主就更其次了。

孟子以“民本”思想为基础,发挥孔子的“富之”“教之”的管理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管理思想。首先,孟子对“仁政”何以能够推行作了论证。他以“性善论”为出发点,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5]公孙丑上。“仁政”并非什么特别难的事情,管理者只需要从自己固有的“不忍人之心”出发,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梁惠王上,这就是“仁政”。其次,孟子对“仁政”的管理模式作了严密的设计。第一步,他抓住人民的生产生活这个国家管理的中心问题,站在“民”的立场对西周的井田制加以改造。在他看来,“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信心,无恒产者无恒心”[5]滕文公上。民有恒产是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保证。为此,孟子设计道:“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5]滕文公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5]梁惠王上孟子认为,管理者如能把这种蓝图变为现实,就是王道的开始,然而也仅仅是开始而已。因国家的管理制度,不但要使人民有恒产,生产生活有充分保障,还应重视教化民众,使其“明人伦”。所以孟子接下来又对“仁政”管理模式作了第二步的设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梁惠王上也就是说,在“富之”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用道德理想来“教之”,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5]滕文公上这样才能使全体民众都获得全面的健康的发展,造就出一个和谐完满的社会,才算是王道的完成。

总之,“人”在儒家管理哲学中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全部儒家管理思想都紧密围绕着“安人”、“安百姓”来加以展开。故《礼记·中庸》有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6]一句话,“为政在人”[6]。

二、为政以德:以实施道德教化为管理活动的首务。

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治道的主流,儒家思想从它产生起就一直倡导“为政以德”,主张用道德教化来感化百姓,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理。孔子明确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政,有耻且格”[1]为政。在他看来,用道德教化来感动人心,要比一味的惩罚效果更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为政。孟子则更加明确地主张“贵王贱霸”,提倡以德服人的“王政”,反对以力服人的“霸政”。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5]公孙丑上。当齐宣王问及齐桓公、晋文公之事时,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5]梁惠王上。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却声称“未之闻也”,其原因乃在于“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7]梁惠王章句上。汉儒董仲舒也强调:“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8]。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虽然强调“为政以德”,但并不一味排斥“礼治”和“法治”的作用。

“礼”是西周时期用以调节“君子”即贵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其作用介乎于“德”和“法”之间。孔子就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认为在实施道德教化的同时,也要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荀卿更是进一步主张德与礼、法、刑、赏并举。但是儒家始终强调“礼”、“法”的外在控制一定要与内在控制结合起来,并且以德治为主,辅之以礼治和法制,才能真正有效。礼与法必须通过道德教化最终“内化”为人们的自觉的信念和习惯,才有长久的稳定的效果。如果释德治而一味任法制,最终必定走向粗俗和野蛮,而粗俗和野蛮的管理是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的。

儒家所倡导的道德教化所以能行,是有一定的人性理论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如前所述,人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中心,任何管理思想、理论都是以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前提的。在儒家那里,人性问题不仅仅是管理理论的必要前提,而且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中心。儒家的思想家们在人性问题上都持“人性可塑”的主张。人性可塑,则道德教化能行。孔子率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阳货的观点,认为人人所禀受的天性是大体一致的,没有很大的分别,但是经过后天的习染,人与人之间便渐渐地拉开了差距,不再相近了。孔子虽然没有言及人性的善与恶,但是肯定了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养来加以改变和塑造的。以后的儒家,虽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有较大的分歧,但是人性可塑,相信人的本性经过塑染之后能达到善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孟子以为人性中有仁、义、礼、智“四端”这四种根本的善,是人性所固有的,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能良知,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基本特征。仁义礼智之所以叫做“端”,是因为仅处于萌芽阶段,论其数目不过是“几希”,有待于放大和扩充。因此,道德教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存其心”,“养其性”[5]尽心上。在孟子看来,性犹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若能扩而充之,则为君子;若丧失之、遮蔽之,则沦为小人。如果人人皆能扩充此四端,则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性善论在儒家中占有很大优势,后来李翱、王阳明、王船山、戴东原等人对人性的看法,与孟子十分相近。

在人性问题上另一有代表性的观点便是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性恶人性都是好利多欲、自私自利的,其中并无仁义的成分,所有的善都是经由后天的教化和训练获得的。人性虽本为恶,然而人有相当的聪明才智,可学而能,去恶返善,“化性起伪”。普通的人只要通过学习积累善的东西,达到“全之”、“尽之”的程度,也可以成为圣人。如果说孟子的观点代表了“性善可塑论”,那么荀子的观点可以说代表了“性恶可塑论”。

此外,在儒家的阵营里还有以告子为代表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以世硕为代表的“性有善有恶论”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性未善论”等观点。无论这些观点之间的分歧有多大,它们都把理论的落脚点放在了如何塑造人性这个核心的问题上。在儒家看来,作出某种人性的判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如何改造和塑造人性———去恶扬善;管理活动不仅是对人性的顺应过程,而且是对人性的塑造过程。道德教化之所以能行,是因为人性是可塑的。

三、正己正人:以“修、齐、治、平”为管理的基本途径。

儒家既然主张以道德教化为管理活动的首务,不以外在的强行控制为重点,就必定带来一个相应的问题,即管理者怎样才能营造出一种人人向上,个个向善的社会效果呢?人性可塑,则后天的习染既可导人向善,也可导人向恶,那么在管理即在人性的塑造过程中如何排除可能的恶(包括先天的恶和后天的恶)?儒家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也是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正己正人”,也就是说,管理者要管好他人,首先得管好自己;要引导他人为善,则自己首先应当成为道德上的楷模。在这里,“正己”是“正人”的前提条件,“正人”是“正己”的扩充和自然延伸。“正己”就是修己的内圣功夫,是己立、己达;“正人”就是安人的外王功业,是立人、达人。欲达成理想的功业,“正己”即修身的功夫是根本,儒家始终把管理者的修身功夫视作治国安邦的根本。

《论语》记载:季康子曾经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2]颜渊这就表明为政之道,关键在于正己,正己才能正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子路管理者只有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能够以身作则,才能够感化、影响和带动被管理者,取得上行下效的效果。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颜渊。管理者自身的品行和作风会对被管理者产生重要影响,是被管理者效法的榜样。正因为如此,孔子对管理者自身的德行修养作了非常多的阐述,比如“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子罕,“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宪问;比如说君子有五行:“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任人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阳货。

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这些思想。他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5]离娄上;又说“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5]尽心下。荀子也同样重视修身的作用,以修身为治国之本。他说:“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子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3]君道儒家经典《中庸》有曰:“知斯三者(仁、智、勇),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6]

尤其可贵的是,作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将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和系统的总结,对修身与平治天下的关系以及修身的次第顺序都作出了严密的阐释和论证,使《大学》之道成了经典的管理之道。《大学》之道的主要精神体现为“三纲领” “八条目”。其中“三纲领”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人生最高的理想追求;“八条目”即指“格物”、 “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达到人生最高理想境界的顺序与步骤。在“八条目”中,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谈的是个人的身心修养,是内圣的功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将修身的功夫应用、延伸到治国安邦的大业上,是外在的功业。《大学》的作者把这八个环节环环相扣,八个步骤步步推进,使其构成了一个前后贯通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逻辑结构中,《大学》强调“物有本末,事有始终”[9],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反之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家不齐不可以治其国,国不治不可以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矣。”[9]

关于“格物而后致知”,按朱熹的理解:“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有不理,……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7]大学章句按朱注的意思,作为管理者,必须在已知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去探索和把握那普遍性一般性的规律,体会各种道德原则的意义和作用,认识道德修养与治国安邦的关系,从而提高修身与治国的自觉性。

关于“诚意”,《大学》指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9]诚其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以保持意志的纯洁专一。相反,“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9]。小人的“善”是伪装出来的,只能徒增虚伪。所以君子要做到表里如一,内不自欺,外不欺人,要特别注意“慎独”的功夫。因此,诚意者,就是要求管理者自觉把客观的道法准则内化为个人的自觉的道法行为,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而不是徒有其表的作秀。

关于“正心”,《大学》指出:“身有所忿懥,则不及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及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及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及其正。”[9]此言忿懥、恐惧、快乐、忧患,是人的四种情绪,如果任其放纵不加控制,就会使管理者失去判断是非善恶之能力,因为“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9]。故“正心”,就是要求管理者要稳定和克制自己的情绪,才不至于偏离正确道德原则和管理目标。

关于“修身”,《大学》指出:“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9]这里的“辟”即“偏颇”之意。由于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偏颇和主观情感上的好恶,在“修身”之中无法做到不偏不倚,就容易流于偏颇。因此,“修身”就是要求管理者要行为端正,真正以身作则,成为部属的表率。

关于“齐家”,《大学》指出:“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9];“一家,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9]。此所谓“孝”“弟”“慈”乃立家之根本,能真正实践孝、弟、慈之道的人,才算真正懂得了“齐家”。而治国之道不过是齐家之道的延伸:事君需孝,事长需弟,使众需慈,如此而已。

关于“治国平天下”,《大学》指出:“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9]。这实际上就是要求管理者发扬孔子一贯倡导的“忠恕之道”,自觉地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9],推己及人,以崇高的道德风范来影响、感召一般民众,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以上八个环节,层层紧扣,步步推进。但核心的环节是“修身”,是前提和基础;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目的和归宿。《大学》一再强调:修身为本。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是修身功夫的自然延伸和扩充。管理者自身的道德水平提高了,思想品行端正了,自然可以做好民众的表率,把国家治理好。这种思想正好与《中庸》之道所主张的“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6]的精神完全一致。无怪乎台湾学者、著名中国管理哲学专家曾仕强先生认为: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就是管理之道;中国的管理哲学,就是《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大学》和《中庸》以其微言大义集中体现了中国管理哲学的精义。

参考文献。

[1] 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 论语[M]∥张立文。儒学精华:上。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6.

[3] 荀况。荀子[M]∥张立文。儒学精华:上。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6.

[4] 刘云柏。中国古代管理思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7.

[5] 孟轲。孟子[M]∥张立文。儒学精华:上。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6.

[6] 子思。中庸[M]∥张立文。儒学精华:上。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6.

[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心理学家范文第5篇

1.1学习动力不足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特殊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开始对“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该如何实现自我?”等问题进行思考,该时期也是其价值观、人生观发展的关键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陷入迷惘状态,导致其对学习的目的出现模糊,对学习的意义的思考出现分化.由于缺乏对未来走向的明确定位,使得部分学生在当前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缺失.许多学生认为应试教育没有什么意义,武断的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用处,更希望将精力放在玩游戏等娱乐活动上.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能力的不足.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学习能力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学习能力的限制,学生之间的差别开始显现,优等生和劣等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面对不断加大难度的学科知识学习,劣等生自觉无能力应付现在的学习难度,无法适用新的学习环境,自信心下降,致使学生开始自暴自弃,不愿接触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己无力应付的科目.学习动力不足所引发的厌学心理,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学业,学生已无力正面的去看待并解决学习问题,而是企图通过逃避的方式为自己寻求心理上的解脱,这类学生如若不能及时的引导和干预,长期下去会发展为不求上进,甚至退学等现象.

1.2学习焦虑心理学习自控力是学生在中学阶段需要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能力.相对小学阶段而言,中学阶段在学习上的管制、监督相对比较自由,老师不会再像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密切的关注和管理,学生在学习上更多的靠自己的自我管理.再加上青春期是中学生的第二个叛逆期,成人感意识再次增强,心理上会出现剧烈的矛盾状态,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下,会影响学生在学习自控力的发展水平,部分学生能够在经受身心的剧烈波动的同时,有效的规划自己的学习,合理的安排各门学科的学习时间,自觉调整学习和娱乐的比例,具有较为理性、合理的时间管理观念.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因缺乏学习的自控能力而出现学习问题.学习自控力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在各门学科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个体无法合理的进行规划.有些学生会有偏科现象,喜欢某几门课而讨厌其它的课程,这种偏科的心理状态导致学生在做作业和复习方面,会不自觉的将重心放在自己喜欢上的学科,最后才考虑自己的所不喜欢的科目.这种失调的时间管理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复习质量,导致学生在临近考试时对弱科的复习不到位,出现焦虑情绪,担心考试发挥不好.另一方面表现为禁不住外界的诱惑.当前社会上的娱乐活动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各种网络游戏、影视节目琳琅满目,面对如此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有些中学生抵挡不住诱惑,迷上了电子产品或网络游戏等,而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种失调的时间管理习惯导致学生在面临即将到来的考试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不知从何处开始着手复习,再加上有的学生受外界的期望值较高,在这种外界压力下,焦虑情绪会更加的突出.这种由学习焦虑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问题在学校中不在少数,是学生群体中一直存在的主要学习问题之一.

1.3学习挫败感体验强烈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之间无论在学习的内容上还是在学习的难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明显增多,且知识比较冗杂,学习难度上也不断增大,尤其在理科科目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学习适应成为考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内容,而学习策略上的适应是其重要的一项.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学习策略较为单一,且大多数情况都是由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进行的;到了中学阶段,学习空间变得自由,而学业难度不断加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策略的自我调整.部分学生尚未转变学习观念,在学习方法上仍沿用之前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不能适时适地的调整学习策略,进行合理的规划,导致成绩的不理想,觉得入不敷出,出现明显的挫败心理.该类学生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对学业逐渐丧失信心,如果受挫的次数增多,就有可能演变为对学习的无能感,默认了自己的学习处境,不再继续努力.

2影响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家庭教育因素

2.1家庭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观念是指家庭中父母所秉持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它是指导、教育孩子如何对待学习、如何处理学习与其它活动关系的重要思想支撑.当前我国很多家长都秉持着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教育观念,具体表现为:(1)“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很多家长,尤其是出身农村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尤为看重,将读书、学习视为孩子出人头地的重要渠道,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尤为重视.这种过于激进的教育观念不断的渗透到孩子的思想观念中,在孩子的思想中建立起了偏激的学习观念,孩子希望通过学习来满足父母的要求,在这种观念的趋势下,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孩子在学习时没有发展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体验不到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快乐,一心只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导致心理异常的敏感,害怕考试失利,这种对考试的担心在临近考试时尤为的强烈,尤其是随着课业压力的增大,孩子无力应付时,会体验到更为强烈的焦虑情绪,一方面影响了正常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2)“学习不好,就不是好孩子”.当前很多父母用学习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孩子的重要标准,认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学习差的孩子,就是坏孩子.有些父母甚至教育孩子不要跟学习差的孩子一起玩,担心被带坏.这种用成绩优劣来评价学生的观念导致部分差生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因此自暴自弃,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有的甚至因此而产生了错误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自我观念,影响了其它方面的发展(3)“不打不成器”.从古至今,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方面始终沿袭了一个观念,即“严师出高徒”,认为对学生要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种教学育人的严谨态度确实有利于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这种观念渗透在一些家庭中,就演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过高的要求,父母为了将孩子培养成才,会通过说教、惩罚、甚至体罚等方式让孩子吸取教训.孩子在这种过于激烈的说教、责罚下,逼迫自己努力学习,来迎合父母的期望.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起来的学生并不会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带来的更多的是负担.此外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业上成绩优秀,受先天智力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的领悟能力比较低,其成绩可能始终维持在一般水平上,学生在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下,内心会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压迫感.由于这部分学生所持有的学习动机皆为满足父母的要求,对学习没有培养起应有的兴趣,使得学生在应对学业上的困难较为被动,这种低水平的学习能力与父母的高要求共同作用下,使得学生对学习出现矛盾心理,开始对学习表现出阻抗,不断发展下去,就演变为我们常见到的厌学问题.

2.2家庭的教养方式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共有三种:溺爱型、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的父母基本包办了孩子日常的衣食住行活动,忽视了孩子的自主行动能力,过分保护下,孩子没有培养起应该具有的自主性,无力应付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专制型的父母最突出的特点是为孩子做决定,并强制孩子服从,这种父母将自己的意见凌驾在孩子之上,忽视了孩子个人的想法.由于过分忽视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无法顺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能发展出自己的个人兴趣,生活状态较为被动.民主型的父母是最为合格的一类,他们能够与孩子建立安全、自由、充满人性关爱的关系,既能在生活中发展出作为父母应该有的权威的一面,同时也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尊重孩子,并鼓励其自主活动.这类父母抚养下的孩子能够自主的依照自己的兴趣活动,在学业上能够自由的进行探索、研究,能够合理的分配、管理自己的学习,并能在学习中不断获取经验,不断取得进步.

2.3家长文化程度水平文化程度基本能反映一个人知识素养,文化程度高者,无论在知识的积累上还是在抽象的认知、情感的发展上,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往往较为局限,其观念、想法更新的也比较慢,相对而言,在基本知识素养上要低一些.作为家庭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文化程度上的不同,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都会存在很多的差异.有研究显示,父母均为大学文化程度,其优秀学生在所有优秀学生中占的比例高于50%,而差生占的比例低于10%.这些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要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

3对策与建议

3.1及时更新、调整家庭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导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的一个方向标,是否具有合情、合理、又有效的教育理念,关系着孩子在初期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特点,这种影响甚至会迁延到成人.在众多教育理念中,我觉得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1)要重视以德育人.以德育人要求父母要学会以充满关爱的态度去理解孩子的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去认识孩子的各个方面,包括优点和缺点;以德育人要求父母要学会通过充满人性关怀的方式来指导、教育孩子,一方面做到以理服人,同时也能得到孩子的友善接纳.总体上德育要求父母要摆正自己在整个家庭中的角色,不能高高在上,无视孩子,也不能委曲求全,过分迁就孩子,需要父母掌握好“度”的问题(2)要尊重孩子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心智化程度各有不同.家长要及时发现并理解、接纳这种差异,不能以高于孩子心理发展水平的要求去教导孩子,要尊重“慢热”孩子的心理特点,给予孩子一定的发展缓冲时间,以其自身的发展速度去成长.成绩优异固然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一个惯有的期望,但切勿无视个体差异,而强求孩子不断给自己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去追求难度系数超出正常接受水平的奋斗目标.父母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去陪伴孩子成长、发展(3)要允许孩子有犯错的机会.犯错,几乎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对于中学生,这种犯错的几率可能相对会比较高一点,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不能以责备的态度去训斥孩子,而要有耐心的去倾听孩子在犯错时的感受,陪伴孩子一起去面对错误,给予孩子强大的心理支持.孩子在犯错时内心会有很大的愧疚和不安,家长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在父母支持而不是责备的态度下,孩子能有勇气去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而不是逃避或悔恨.

3.2加强基本的文化素养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对世界的最初的认识来源于父母,父母的眼界塑造了学生的心理世界.父母的知识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学科知识.掌握学科知识是对学生学习辅导和监督的基础.中学生在学业上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家长如果具备相关的知识,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弥补在学校课堂上的漏洞.同时也可以监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适时的监督作用.当前家长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包括基础科目、文科科目、理科科目及其它科目,其中基础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科;文科科目包括历史、政治和地理等;理科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此外还有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2)网络知识.网络是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平台之一.学生在课下之余喜欢玩一些网络游戏、看影视节目及演员明星的八卦新闻等,这些成为学生自我娱乐的主要内容.家长可以通过对这些网络内容的了解,来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渠道,与学生建立双相的互动关系,让亲子关系始终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家长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启蒙教育,让学生的身心不断的发展的和完善(3)掌握生理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学生是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在该时期,学生的身体发育趋向成熟,会面临生理上的遗精和月经;同时心理上也会出现变化,由于身体上的成熟,学生的成人感意识愈加的强烈,但其心理发展程度与成人的状态仍然有一定的距离,由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包括情绪的控制力差、出现自我封闭现象等.这些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是制约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家长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生行为特点的缘由,从而不断为学生营造一个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充满理解的家庭氛围里获得成长,从而有利于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