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景作文大全

写景作文大全

写景作文大全

写景作文大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英语写作;文化敏感性;文化教学

一、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前提,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础。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及其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近年来,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性和文化多元化的关系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美国语言学家拉多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文化全球化意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极其重要。Cortazzi M和Jin L指出:“了解文化差异,意味着了解另一文化群体成员,包括他们的行为、期待、观点和价值观,并试着了解他们做事的理由。”因此学生需要了解中英文在语篇,语句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特质,从而创建与大学英语写作相关的语篇图式知识,语句表述模式和文化多元化意识。

二、调查问卷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武汉科技大学2015级244名本科生,学生来自物理,化工,计算机,城市建设,管理,冶金等不同专业。调查形式是问卷,问卷54个题,其中4个开放式问答题。调查问卷发送244份,收集有效问卷238份,问卷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情况进行调查。

(1)学生英语语篇组织能力

32.8%学生不熟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的文体特征;31.7%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会套用现成的模板;10.8%学生动笔之前没有思考如何组织观点;44%学生写作文之前会做一些笔记,记下要包括的观点或者关键词;20%学生表示有足够的素材进行写作。

(2)学生英语写作时的遣词造句

关于写作的用词和语法,58%学生在写的时候会注意语法是否正确:60%学生认为很难选择恰当的词语来遣词造句;84.8%学生会尽量想出别的句子来表达同样的意思;49.2%学生不会写完了再回头思考,寻找合适的词。关于作文修改时关注的重点,56.7%学生修改时主要关注文章的内容和意思的表达;54.8%学生修改时主要关注语法,错别字和标点;34.6%学生修改时主要关注文章的结构。

(3)学生的中英文思维

62.8%学生写作时大多数时候用中文构思并造句,然后翻译成英文;57.7%学生写作时主要用中文构思,但用英文遣词造句:15%学生写作时主要用英文构思并遣词造句。

三、教学建议

(1)重视英语语篇教学

根据调查数据,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典型文体的语篇结构和特征。中英文篇章的组织有鲜明的特征:英语篇章是“直线型”的而汉语篇章是“螺旋型”的;西方人习惯于直线式思维方式,阐述观点时喜欢直截了当,把话题放在最前面,以引起听者或读者的注意而中国人习惯于以直觉、具体和圆式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学生英语写作文体单一,英语应用文练习不足,英语实际写作能力不足,不熟悉英语不同文体特征和写作框架结构。学生英语写作是为了完成教师课堂作业或者通过英语考试,学生平时很少或者基本没有自觉的英语写作练习。学生英语写作是应试作文,学生的写作对象是阅卷教师,所以学生会通过背诵英语范文或者英语考试作文模板来提高英语作文水平。英语写作教学需要增强英语语篇教学,让学生了解熟悉英语不同文体的特征以及英语写作的典型框架结构。

(2)改进英语词汇语法教学

问卷表明学生对修辞和写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相差悬殊:英语结构紧凑而汉语结构相对松散:英语的句子由各种不可缺的连接词衔接而成,而汉语的句子少用甚至不用连接词仍行文流畅;英语句子中主谓结构鲜明构成全句的主干,其它修饰、限制、补充等附加成分构成主干上的旁支,构成一种“多枝共干”的树型结构,然而汉语句子属于线型结构,是以词序或语义为中心。汉语句子没有主谓框架限制,也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之分,可以几个动词连用,或几个名词性短语并列。

学生写作时会关注语法是否正确,能写简单结构的句子,但不能完成复杂结构句子,不习惯用连接词,语句间逻辑不清楚或者混乱。学生不会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存在词语语用错误,用词单一无变化,书面语口语混用。教师需要改进传统的词汇语法教学,重视词语的使用语境。教师可以采用各种练习使学生熟悉词汇的语境和注重语句的连接。

(3)增强学生文化全球化意识和批判能力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5%左右学生用英文构思并写作,60%以上的学生用中文构思。学生作文的中文思维是造成学生作文中国人能看懂,但外国人看不明白的主要原因。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化的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制约着语言,文化的性质内涵决定了在此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的表现方式。要理解语言必须先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反过来,深刻了解某种文化就能进一步加深对其语言的理解,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运用其语言。英语写作教学时教师多做语句训练,学生写作主观性强,不做写作素材收集和调查。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千文一面,内容重合性高,没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喜欢喊口号。另外,学生缺乏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的意识,文化敏感性不强,没有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英语教学需要增加中西方文化文本,教学中可以做同一议题下多角度文本写作,增强学生文化全球化意识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写景作文大全范文第2篇

一、写景要有顺序

景物描写,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作者或叙述者直接描写景物。另一种是从作品里的某个人物的观察中写出景物。前一种情况,由于作者(或叙述者)是全知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他的观察点比较灵活,既可以从俯视角度,鸟瞰全景;也可以平视、仰视,从不同角度写景物的各个细部。后一种情况,由于观察者是作品里的一个人物,他们的视角和视界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者只能描写他视界中出现的景物,而景物描写必须符合他的观察和体验。只有这样读者才会感到真实。

二、写景要有选择

景物千差万别,各有特点,要准确描写景物,必须抓住其特点,才能把景物描写得生动逼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写景时应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性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如老舍写的《在烈日与暴风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一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一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一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对暴风雨将来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简略作了处理。这样,抓住景物的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其文字准确而精炼。

三、写景要有情致

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将主动情感融化到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描写渗透浓郁的主观情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见在写景时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它能使文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如鲁迅先生写的《故乡》一文中,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象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力。”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相映,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四、写景要简要生动

写景作文大全范文第3篇

一、趣味性情景,激发动机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爱玩、好奇心重的阶段,传统的写作教学上,教师只是向学生进行作文技巧的灌输以及范文的介绍,这种写作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负责听讲,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再加上小学生的注意力有限,很容易在这样的写作课堂中失去听讲的兴趣。教师大量地讲授技巧,学生不可能完全消化,就算掌握了技巧,素材储备的不充分也会导致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无从下笔的现象。笔者为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发展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写作课堂中。

要想真正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提高写作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在小学写作课堂中创设情景,通过情景创设来加强同学生的互动。但这个情景的创设首先要突出的就是趣味性。要突出趣味性就要在写作课堂上依据一定的主题创设场景,比如写团结精神的话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拔河比赛。等比赛结束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大脑还处于兴奋阶段的学生可以将刚刚比赛的过程写下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写作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景,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个片段,由这个片段出发,让学生自由想象排演剧情,在班级中进行表演。这样的写作课堂既生动又有趣,通过不同的有趣的情景创设既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有东西可写。

二、生活化情景,有章可循

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厌恶写作。面对这些现象,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除了要创设趣味性的情景,还要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没有真实生活的支撑,学生的写作依然是无源之水。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比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构建充满春天气息的场景,如开始冒新芽的柳树,风中飞翔的小鸟,嫩绿的草地……整个大地充满了复苏的气息。如果写作教学时正值春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周围的变化,这样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答自己观察到的春天,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有东西可以写。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慢慢学会观察生活,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进行写作,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无从下笔的问题。

三、问题式情景,引发思考

在小?W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不仅要考虑到趣味和生活,同时还要做好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思路。比如上文讲到的“春天”主题的写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先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判断到了春天的?”学生纷纷回答是看时间,也有的回答是看周围的景色变化。教师接下来可以问:“那春天到了,大家会看到怎么样的景色啊?”教师通过这种问题式情景的创设,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切忌走马观花式的问题,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细节,并在观察的时候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教师在业余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以同样的思考步骤去观察生活,并将观察所得记下来,培养学生写笔记的习惯。这样就将观察、动脑、动笔结合起来,学生观察得认真,写得也就仔细,在写作的过程中就有东西可以写,逐渐激发写作的兴趣,最终能写、会写、爱写。

写景作文大全范文第4篇

《作家作品》

陶渊明东晋诗人,我国文学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

代表作有《饮酒》《归田园居》。

《饮酒》是五言诗,田园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陶醉自然的心志。

既反映了厌弃世俗,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两层。

第一层:前四句。强调“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第二层: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乐趣。表达彻悟人生真谛后的愉悦。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心远地自偏”的含义。

在看似矛盾的开篇提出设问,然后推出答案:诗人的心早已远离喧嚣的尘世,所以,人虽身在人世间,也能像在偏僻之处一样,不受世俗的干扰。归隐重在心志,不在行迹。表现了作者不慕世俗,超然于世,高洁自守的情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六句,表现作者的心情。

六句貌似平淡,却创造出清新淡泊,耐人寻味的意境。前两句,写出了田园生活无比闲适,惬意的心情;中两句,写出了山间的暮景与飞鸟结伴归来的景像,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写心灵的感受,含有深厚的哲理,表现出诗人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2、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本诗的特点,就是将情,景,理融为一体。如,前四句主要是说理,但是,作者把抒情与写景融入其中。“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写情,写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写景,写情的过程中,阐发了“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3、“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妙用。

“见”为无意之见,境与意会融为一体,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情;如改为“望”,则为有意之望,破坏了整首诗悠然的情趣。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从军行》(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王昌龄盛唐诗人,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擅写七言绝句。基本风格是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七言绝句。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广袤无垠,关山雄伟的大西北为背景,描写了边塞的壮阔与戍边将士的艰辛,衬托出戍边将士不辞艰苦,戍守边疆的壮志,歌颂了他们卫国热忱和英雄气概。

二、课文串讲

前两句描写景物,边地的景色,衬托戍边将士不辞艰苦,守卫疆土的壮志;

后两句叙事抒情,概括将士们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的战斗经历,也有他们鏗锵的誓言。

三、词语解释

青海长云暗雪山。暗:使雪山暗。

《学习要点》

前两句写景的作用。

前两句描写大西北特有的广袤荒凉的景色,戍边将士遥望关内,思念亲人。壮阔之景衬托出将士们博大的胸襟和不畏艰苦,守卫疆土的英雄气概。

后两句抒情的作用。

“黄沙百战穿金甲”与“不破楼兰终不还”,构成了对比。条件如此艰难,环境如此恶劣,却丝毫没有削残将士们抗敌保国的雄心壮志,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衬托,才使得“不破楼兰终不还”显得更加悲壮。

本诗的中心句是。

不破楼兰终不还。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山居秋暝》(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王维盛唐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作家。

其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品集是《王右丞集》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描绘了山中秋天傍晚雨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陶醉自然景色,乐于归隐,不同流俗的生活情趣。

二、课文串讲

1——2句:交代时间,地点,并创造一个雨后清新,宁静的总体氛围;

3——4句:描写天上明月,地上清泉,一高一低,一静一动;

5——6句:描写人的声音,看到渔舟晚归,一听一看。

7——8句:借春写秋,表达作者归隐的意愿。

《学习要点》

全诗分为三部分。前两句为第一层,中间四句为第二层,后两句为第三层。

掌握“空”字的含义。

“空”字表现雨后山间的清新,静谧,自然的变化带给人的是一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掌握“秋”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点出了时令,呼应了诗题,点染了意境。

重点掌握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特点。

全诗有泉声,笑声,有月光,水光,有松,竹,石,莲,有月照,泉流,人归,舟诗中描写空山雨霁,明月照松,浣女夜归,渔舟唱晚的美丽图景。所表现的是诗人心旷神怡的心境。“明月松间照”写静:“清泉石上流”写动,“竹喧归浣女”写听,“莲动下渔舟”写视。全诗以静为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体现了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三、写景用白描手法。

全诗这一切描写色彩不浓艳,声音不喧嚣,采用白描手法。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行路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白盛唐伟大诗人,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歌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行路难》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他对现实满怀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另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五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不能进食,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愤懑。

第二层(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艰险,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

第三层(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励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之日。

第四层(9句,四个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艰难。

第五层(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图大展。

三、词语解释

1、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忽然又;

2、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毫不犹豫;济:渡;

《学习要点》

1、分析本诗以作者感情变化安排结构层次的特点。

本诗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来安排结构层次的。第一层是前四句。显示了作者遭到排挤后的苦闷,悲愤心情;五六句是第二层。以自然环境的险恶,来比喻自己人生道路的艰难。七八句为第三层,借吕尙,伊尹的故事,来劝慰鼓励自己。心情由苦闷转为开朗。九十两句为第四层,由幻想回到现实,再次显现了诗人心中的苦闷与激愤。最后两句为第五层,借南朝宗悫的豪迈的诗来表达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乐观进取的情怀。

2、分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诗人的心情。

这里诗人连用四个动词,以两个连续动作,真实地刻画出诗人抑郁悲愤的心情。

3、分析比兴句的作用。

以渡黄河,登太行来比喻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自己仕途的艰难。

4、分析诗中所用典故的用意。

借吕尙,伊尹被明君重用的故事,增强了信心,在茫茫前途中看到了希望,表达了对前途的信心;借南朝宗悫的诗句,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5、本诗的结构安排的方式。

是以诗人感情变化发展来安排的。

6、分析诗中的细节描写作用。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处细节描写。

写景作文大全范文第5篇

一、景中有“我”

我们在观赏景物时,往往被优美的景象所吸引,所陶醉,甚至到了“忘我”的程度。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可是,我们在写景的时候,千万不能把“我”丢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景物无论多么美好,都是由“我”欣赏之后才明确的,“我”是观赏景物的主体,也是描写景物的主体,所到之处,有景就有“我”,“我”在景中。

所以,在描写景物时,千万要把“我”写进景中,主要是“我”在景中的动作、感受等。摸摸海水,是什么感觉;捉捉小鱼,结果如何;嗅嗅花儿,陶醉了没有;听听水声,是如何联想的。这些内容,虽然大多是“我”的举动,但都与景物有密切关系。“我”的这些方面进入了景中,景物也就有了灵性,有了情感,有了动态,这样的景物才具有诗情画意。例如:一名小学生从海边归来之后写道:“我摸了摸清澈见底的海水,凉凉的、爽爽的,真舒服。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冰凉冰凉的,滑溜溜的,好痛快啊!我在浅水中跑来跑去,喊着叫着,任凭溅起的浪花飞到脸上、身上。”文章把“我”放进景中,“我”的有关动作也写得具体细致,对海水的动作是“摸了摸”“伸了进去”,在水中“跑来跑去”,通过这些动作,我们才知道海水是“冰凉冰凉”的。这样,既有景物的客观展现,又有“我”的动作和主观感受。景中有“我”,“我”在景中,写景不忘“我”,“我”又不离景,景与“我”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生动优美、意兴盎然的沙滩旅游图景,富有童真童趣,令人流连忘返。

二、动静结合

学生大多喜欢描写景物,这是因为,景物往往给他们以美好愉悦的感受。看到美好的景物以后,自然会被这些美景佳境所吸引,甚至到了流连忘返的程度。从景物外表特征来看,就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姿态,有动景,也有静景。如果只写静景,景物就显得过于冷清,过于平淡;如果全写动景,景物又失去了它的基本状态,都是一种缺点。因此,在写作记游类作文时,既不能光写动景,也不能光写静景,两个方面只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很好的写景效果。如一位学生在习作《游泰王山》中写道:“白云蓝天之下,树木是那么苍翠挺拔、郁郁葱葱。远处褐紫色的群山呈现出淡淡的轮廓,犹如一块绿色的大绒毯;近处新修的盘山公路,一辆辆汽车,像一个个龟鳖停在盘山公路上,一动不动。公路的一面是万丈深渊,一面是陡峭的悬崖,偶尔可看到的石缝中生长的一簇簇灌木丛随着山风微微摆动。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又飘来一群彩蝶,飞舞在山花嫩叶之间,还有朵朵白云,飘荡在水天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可以说,小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是很成功的,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做到了动景与静景的紧密结合,这是游记写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小作者先通过视觉,远写大景象,盘山公路,悬崖峭壁。这些景象都是静止不动的,显得静穆而广远,给我们大概的印象。这是符合实际的,远写的这些大景象,当然是看不出它们的动态的。小作者写到这里,并没有停笔,又写了具体的动景,首先是植物的动,灌木丛微微“摆动”;接着是动物的出现,小鸟“叫着”,彩蝶“飞舞”,它们就在眼前,看得清楚,听得真切,写它们的动作也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游记的动景与静景相结合,是自然景物两种形态的客观反映,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山峦、树木、建筑物、器具等,有时就是不动的、静止的,但是地球仍然在转动,这些景物本身也是在活动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就是这个道理。而风吹草动,鸟飞鱼跃,车来人往,它们又是明显活动的、变化的。这种情况,写入我们的游记之中,就是动静的有机结合。二者各有特点,互相补充,形成写景方法。至于先写动景,还是先写静景,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自由一些,随意一些。

三、突出重点

要写好游记,仅仅做到景中有“我”,动静结合是不够的。还要学会突出重点。所谓突出重点,就是不能把一次观光游览所看到的景物像“流水帐”般全部记录下来,要选择印象较深的景物或者特别好的景物,进行具体地描写,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如我们写“”,颜色就有“红的如枫叶、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等等,的形状就有像“小姑娘的卷发,毛茸茸的小鸡,绣球”等等。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

四、首尾照应

相关期刊更多

精彩鞋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机械工业局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大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