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业科技发展

渔业科技发展

渔业科技发展

渔业科技发展范文第1篇

科技创新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科技创新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科技创新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科技进步,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对我国来说尤其重要。对我国渔业发展而言,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建设现代渔业,促进渔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走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而利用科技创新可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满足了现代渔业发展的需求。因此,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科技创新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可持续发展问题日显重要。现代渔业已成为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密集应用的行业,渔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使其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二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科技创新也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渔业科技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渔业;科技发展;基本建设

     一、引言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现代渔业作为现代农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现代农业形态的普遍特征,又具有渔业自身特点‘”。正确把握现代渔业建设的内涵,可从技术特征角度认识,也可从产业特性方面理解「2]。

    从技术特征上,林学钦认为,“现代渔业是科技先导型渔业。在生产活动中,始终把科学技术摆在第一的位置,不断提高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含量;采用新技术和现代装备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观念进步,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质的提升而不是量的增长”〔3]。赵明森认为,“现代渔业建设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武装提升传统渔业,用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经营渔业,不断提升渔业科技水平,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引。王学光认为,“发达的渔业生产力是现代渔业的基本特征”〔5]。

    从产业特性上歹农业部原副部长范小建认为,“现代渔业是相对于传统渔业而言,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支撑,运用先进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手段,形成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和谐共赢的渔业产业形态。”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认为,“加强现代渔业建设就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坚持科学发展,切实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

    从上述学者、领导的论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渔业建设的好坏取决于现代渔业科技发展的快慢,取决于支撑现代渔业科技发展的物质装备一一基本建设力度的强弱。渔业科技创新是现代渔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动力。我国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六五”末的35%左右提升至“十五”末的53%,与此同时,水产品年总产量由705.2万吨增加至4419.9万吨,渔业经济年总产值由126.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8%)提升至4016.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8%)‘6]l7]。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进程,就必须要充分认识现代渔业科技发展对基本建设的需求。

    二、现代渔业科技发展的基本建设需求框架现代渔业科技发展是以现代化物质装备为基础的,迫切需要基本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现代化实验用房建设渔业科学研究实验对象是生活在水体中的水生经济动植物,实验环境复杂且不易控。对比其他行业,渔业科学研究对实验条件要求更为严格。表现在实验用房方面:一是需较大的业务用房建设规模。按照实验人员情况、工艺技术流程以及科研仪器设备使用要求,综合考虑科研辅助用房、科研设施用房以及公共设施用房配套需求,如学术交流中心、水生实验动物用房等,需加大实验用房建设力度,扩大建设规模;二是确定合理建设标准。根据不同类型实验室(如按命名权限不同,划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按实验目的不同,划分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按学科群划分为综合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以及野外科学观测实验台站等)功能定位以及承担课题情况,充分考虑建设前瞻性、国际化等要素,通过专题研究,确定各类实验用房合理建设标准。

    (二)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配置

科学仪器设备是现代科学研究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实验条件,受配置的数量和精密度两项指标影响。数量决定研究工作效率,精密度决定研究工作深度。现代渔业科技发展对仪器设备配置提出了更为苛刻要求,如水产生物科学研究已进人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本研究手段的基因组时代,要求所配置的仪器设备须具有高通量、高自动化特征。推进现代渔业科技快速发展,一要根据需求,提高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配置比例;二要在加强对现有科学仪器设备管理,推进共享共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增加配置数量。

    (三)实验基地配套建设

提高渔业生产力,服务渔业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是现代渔业科技发展根本目的。因此,要高度重视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实验基地是渔业科研中试实验、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平台。推进现代渔业建设进程,加快渔业科技发展速度,必须要加强实验基地建设,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设施。2008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由于受灾地区大部分水产实验基地设施未达到防寒抗寒标准,很多水产养殖动物被冻伤、冻死,甚至一些珍贵的水产种质资源也因此而丢失,重创了我国南方水产养殖业。实验基地建设中还需权衡建设标准与建设成本关系,设置一定的安全阑值,确保实验设施能够抵御一定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保障实验基地内水产生物的保存安全。

    (四)可移动设施购置

远洋渔业资源环境调查数据为我国国际渔业权益谈判提供了重要支撑。在“目前我国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趋势尚未有扭转,水域环境恶化还在加剧”〔81的形势下,以及受《中日渔业协定》、《中韩渔业协定》以及《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签署和生效的影响,远洋渔业可能是我国下一个重要的渔业经济增长点。因此,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不仅具有直接经济效益,更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考察船是开展远洋渔业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远洋渔业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仅有两艘海洋渔业资源环境专业考察船,远不能满足远洋渔业发展需要。尽快立项建设一批渔业科学考察船,加快我国现代化渔业科学考察船体系建设迫在眉睫。此外,为加强内陆渔业资源环境考察与观测,也迫切需求配备一定规模的内陆渔业资源环境专业考察船以及采样车、采样艇等设施。

    三、现代渔业科技基本建设的现状与挑战渔业基本建设的加强需最大程度地利用全社会各方面资金,本文仅就中央投资部分进行讨论。经过“十五”和“十一五”的建设,我国渔业科技基本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渔业投资规模与建设规模增长快“十五”以来,农业部的渔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61.56亿元,完成了一大批渔业发展急需的实验用房和试验设施的建设,改善了科研条件和研究手段。以农业部所属公益性的部级水产科研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十五”以来共落实基本建设投资约5.6亿元,完成业务用房建设7.76万扩,试验设施建设3.58万耐,仪器设备购置2901台套。渔业基本建设资金的投人以及渔业科研设施的建设,为快速推进现代渔业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渔业基本建设支撑行业发展能力增强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一2010)》中,规划建设的6个部级渔业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项目已基本完成,相关质检中心仪器设备配置达到一流水平,检验检测能力显著提高,在大菱坪药残、松花江硝基苯污染等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我国水产品国际声誉;在支撑水产良种选育方面,《全国水产原良种工程建设规划》,规划建设了一批遗传育种中心、原种场、良种场,为水产原种的保存、优良品种选育搭建了平台,提升了我国水产业发展质量;在渔业资源监测与环境研究方面,完成了“南锋号”科学调查船建造以及5个渔业资源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建设,加强了渔业资源环境野外科学观测条件建设,提升了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能力;在水生动物疫病研究方面,建设了1个病原库、3个流域性重点实验室以及一定数量的县级防疫站,支撑了我国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工作,提高了对我国部分重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的研究能力。

    与此同时,现代渔业科技基本建设还面临着如下几方面挑战:(一)渔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近10年来,在国家加大“三农”投人的大背景下,农业部的渔业基本建设投资从2003年的8.54亿元下降到2008年的4.16亿元l9j。虽然2009年开始加大了渔政渔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但到2010年渔业投资也仅9.68亿元,略高于2003年投资规模,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却在下降。渔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渔业基本建设研究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宽渔业基本建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当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基本建设环节、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机制等方面,而对渔业发展与渔业基本建设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现代渔业科技发展对基本建设需求方面,研究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现代渔业的发展。

    (三)渔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快速推进渔业基本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尽早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是发挥渔业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的关键。据统计,2009年底渔业基本建设结余资金约0.79亿元,积累资金占已下达投资 16.2%。因此,进一步提升渔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能力,提高有限建设资金使用效率是推进现代渔业建设过程中又一重大挑战。

    四、完善现代渔业科技基本建设的对策建议(一)重视并加大对渔业基本建设的投入渔业基本建设资金是现代渔业科技发展中物质装备的最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在国家加大对“三农”投人的新形势下,渔业基本建设投资不仅没有获得同步增长,甚至绝对数也呈阶段性下滑趋势。现代渔业建设,要求从水产良种选育、渔用饲料研究、水产动物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渔业机械研究与加工、水产品市场完善、水产品冷藏与加工研究、水产品物流发展、远洋渔业发展、平安渔业建设等多方面人手,加大资金投人力度,夯实发展基础,用科技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现代渔业科技基本建设的投人力度。此外,为落实好、利用好国务院提出的,要编制有关领域发展建设规划,并将批准的建设规划作为投资决策重要依据‘’01的有关规定,我国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尽早制定渔业相关专项建设规划,并争取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投资部门批复,逐步完善渔业基本建设投入机制,不断增强现代渔业发展后劲。

    《二)开展渔业基本建设专项课题研究一是将现代渔业科技发展与基本建设相结合,设立相关科研专题,通过分析现代渔业科技发展特点以及趋势,明晰新形势下我国渔业科研单位对基本建设的需求,为相关政府机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如科学调查船体系应如何布局等;二是加快修订完善渔业工程建设标准。相关标准的缺失或数据的滞后,对现代渔业发展极为不利。如:目前渔业科研用房建设标准主要依据是《科研建筑工程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1】708号)。经过近20年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科研等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当前仍参考该标准建设科研用房,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现代渔业建设需要。另据查询,在我国渔业工程建设领域中,当前只有渔港工程部分单项制定了专门建设标准,而在其他渔业工程建设领域或无建设标准或仅在行业标准中简单涉及,渔业工程中许多建设标准当前只能借鉴大农业,甚至工业建设标准,不符合渔业发展实际需求。

    (三)进一步加强渔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履行好基本建设程序,按照渔业基本建设项目立项批复实施项目,执行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以及施工安全制”,规范基本建设行为,并在保障资金安全前提下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通过自查、专项检查、重大项目稽查等形式,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并及时纠偏;重视项目验收,严格审查财务执行、工程质量验收、档案管理等情况,总结经验与教训;开展项目后评价,及时进行投资成效分析;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监督职能,健全渔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衡机制,保证基本建设的廉政;加强渔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队伍以及相关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为高效规范执行项目做好智力支撑。通过对渔业基本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确保渔业基本建设资金安全使用以及投资效益尽早发挥,保障我国现代渔业建设快速推进。

    参考文献:

[l]大力推动渔业科技进步全面支撑现代渔业建设一一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水产,2007,(3).

[2]史磊高强.现代渔业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j].渔业经济研究,2009,(3)=7一10.

[3]林学钦.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化论述[j].厦门科技,2003,(2):18一21.

[4]赵明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几点思考[j].渔业经济研究,2006,(3)=5一9.

[5]王学光.现代渔业建设的一己之见[j].中国水产,20l0,(3)=28一29.

[6]杨宁生.科技创新与渔业发展[j].中国渔业经济,2oo6,(3)=8一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8]李健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现代渔业建设[j].中国水产.2008, (l2)=6一9.

渔业科技发展范文第3篇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全局工作中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推进“三化同步”的紧迫任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我市是渔业大市,渔业总产量已连续10多年居全省首位,现代高效渔业规模全省第一,渔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也是推进我市现代渔业跨域发展的重要时期,实施渔业现代化工程意义重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渔业现代化工程的重要性,紧紧围绕目标任务,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升渔业发展质量,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村繁荣和渔区和谐稳定,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作出贡献。

二、实施渔业现代化工程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高效、品牌”三个理念,突出“质量、安全、效益”三个重点,确立“合作、开拓、创新”三个方向,按照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方式产业化、生产手段信息化、从业人员知识化和渔业发展可持续化的“六化”标准,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的要求,依据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定量测算结果,结合我市渔业发展实际,我市要在2017年底前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具体实现目标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2015年全市渔业增加值达到135亿元,高效设施渔业面积比重达20%,高标准鱼池比重60%,渔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0%,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7%,渔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73%,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70%,农民人均渔业纯收入810元。渔业产出效益、科技进步、产业经营、设施装备、生态环境和支持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立渔业现代化体系,有条件的县(市)率先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

第二阶段,到2017年全市渔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高效设施渔业面积比重25%,高标准鱼池比重67%,渔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6%,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渔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80%,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81%,农民人均渔业纯收入1000元,全市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

三、实施渔业现代化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加快推进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建设。

在高效设施渔业建设上,继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广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巩固提高异育银鲫、中华绒螯蟹、南美白对虾等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条斑紫菜和克氏原螯虾产业,加快发展斑点叉尾鮰、黄颡鱼、鳗鱼、滩涂贝类等名特优养殖品种,使其迅速形成规模和特色,提升渔业的集约化水平和产出效益。到2017年,全市要培植2-3个产值过50亿元的主导产业和4-5个产值过10亿元的主导产业,建成高效渔业面积200万亩,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设施渔业基地50万亩以上,占比达到25%。

在水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积极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从发展特色产品入手,逐步建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形成以基地带市场,市场带养殖户的有机结合。组织实施集团战略,引导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创新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组建行业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产品主导型等大型企业集团。在现有基础上,全市要培植10家省级龙头企业和2-3家部级龙头企业,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要超现有基础的2倍。努力扩大加工领域,激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加工企业积极开展鱼、虾、蟹、贝类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加快开发即食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着力推动我市水产加工业向科技型、工业化、高端化方向转变。加快推动依托渔港的专业市场、依托生产基地的特色市场和城市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培植1-2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水产品专业市场;鼓励发展连锁、配送、专卖、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力争使我市水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提高到80%以上。

在质量渔业建设上,全面建立养殖日记制度,抓好投入品的督查管理,实行定时定点监测监控,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市级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县级检测站和水产品批发市场与大型农贸市场速测点三级质检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质量监控。加快推进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三品”建设,到2017年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在规模加工企业中全面推行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ISO14000系列管理标准和HACCP管理模式,尽快与国际接轨。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创牌争优力度,使水产品品牌化,品牌产品超市化,超市产品绿色化,努力提高我市水产品的知名度、覆盖面和竞争力。

在休闲渔业建设上,充分利用我市西部荡滩和滩涂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选择靠近大、中城镇,交通方便的池塘,或在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荡滩、河汊、港口、滩涂和沙洲上,建设、沿通榆河、沿湖荡三条以传播渔文化为主的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休闲观光线。在发展形式上,打破单一产品、单一格局,发展集观赏、垂钓、观光、饮食、娱乐于一体的高层次休闲渔业。

(二)突出推动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建立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的切实需要,实施重点科技创新计划,围绕养殖容量与水产增养殖、设施化渔业与集约化渔业等重点领域开展自主创新;围绕小龙虾生态养殖与加工、黄颡鱼育苗与养殖、河蟹生态育苗与养殖、滩涂贝类增养殖等我市的优势水产品进行技术集成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联合,在贝类、蟹类深加工和水产即食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及生物医药上协作攻关;加强科技合作,积极开展生物防病、环保型饲料、安全渔药、循环水养殖、海洋牧场、浅海养殖、节能减排等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到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70%以上。

2.构建现代渔业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与名牌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科技成果与生产衔接搭建平台。支持省级科研单位在我市建立海洋与渔业科研基地,加快推进海洋与渔业研发中心、渔业科技示范区、渔业科技大联盟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再新建2个研发中心,15个新型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区,30个科技成转化平台,增强渔业科技创新能力。

3.提升先进渔业技术应用水平。积极实施现代良种覆盖工程,建设完善省、市、县级良种场、规模苗种场,配套提高苗种生产基地规模,保证养殖业对优良苗种的需要,实现主导养殖品种纯良化。大力实施“三新”推广工程,通过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送科技下乡活动等,推动技术人员与养殖户直接对接,加快集约化养殖技术、立体套(混、轮)养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引导科技成果持有单位,通过创办企业,自行转化科技成果;扶持科研部门带课题进入企业,解决企业的生产技术关键,直接转化成果;鼓励科技人员带成果、带技术下乡创业,实施成果转化。每年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1-2项,推广渔业实用技术5-10项。

4.加快现代渔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大现代渔业人才培训力度,2017年前,培训现代渔业技术推广人员1000人,培训龙头企业负责人、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专门人才1万人,持证现代职业渔民达到6万人,提高专业素质,壮大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基层渔业骨干人才进院校培训深造,提高创新能力和推广水平;鼓励技术推广机构、大专院校毕业生、水产专家等,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创新创业,提高技术水平。

(三)切实加强渔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1.加快鱼池改造步伐。组织实施百万亩标准化鱼池改造工程,加快鱼池浅水改深水、土坡改硬坡、分散改连片的标准化改造步伐。加强养殖集中区域中小河流的治理,开展连片养殖区域主进排水干渠疏浚整治,配套完善中、小型进水泵站及养殖用各类闸、涵、洞等,建立养殖区基础设施养护管理的长态机制。到2017年,全市新、改建高标准鱼池120万亩,高标准鱼池面积要达到养殖总面积的2/3以上。

2.提高渔业装备水平。全面推广“双机一饵”等鱼池配套,完善提高养殖区域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设施渔业建设,大力推广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微孔增氧等先进设备,提高健康养殖水平;积极推广钢架大棚、日光温室、智能化管理等现代渔业设施,开展多茬养殖。加快现代规模渔业基地建设,配套建设进排水、环境控制、饵料投喂、疫病防治等机械化自动化设施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加快建设鲜活水产品运输冷链,促进水产品流通销售。到2017年全市渔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以上。

3.加快五大渔港建设。继续配套完善好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加快建设东台弶港、大丰斗龙港、响水和翻身河港等4个一级渔港,完成码头工程、核心区开发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到2017年,力争在我市建成5个部级渔港,同时依托港口建设,加快加工集中区和聚散结合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通过以渔兴港、港城联动战略,建成五个特色渔港城镇。

(四)积极推动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渔技推广服务体系。配套完善10个市、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加快知识更新,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履行技术推广、病害防治、防疫检疫和水产品质量检测监管职能;重点建设30-40个区域性乡镇渔业技术指导站,加强人员培训,配备必要设施,改善工作条件,增强基层渔经服务;培育、扶持技术咨询、信息服务、苗种供应、水产品销售等服务实体和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市、县、乡、点四级推广服务体系。

2.大力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组织。以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加渔农民收入为核心,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示范推广等措施,积极引导渔农民组建各类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积极推广优秀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对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指导、监督管理,有效提高各类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化水平、行业自律能力和竞争优势。到2017年,发展各类渔业合作经济组织300个,渔民参加合作组织人数达到渔民总人数的80%以上。

3.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范围。积极推行以苗种、饲料等生产供应和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形成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共同参与渔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利益共同体,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力争使我市渔业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60万亩以上,占比达到80%;加大鱼虾病害测报网络、渔业环境监测站点的布设,加快发展渔业服务热线、手机信息平台,及时为渔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加大海洋环境、渔业环境监测站点的布设和监测力度,做好对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渔业现代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把发展渔业作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来抓,重视渔业生产,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于渔业现代化的整体目标、发展方向和具体部署,务必做好规划,逐步加以实施;对于试点项目,要细化分解,组织实施,定期检查,分阶段验收;在政策引导上,由偏重扶持传统产业向扶持发展新兴产业转变,由偏重产业发展指导向依法强化管理转变,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渔业资源,出台发展渔业生产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行水域养殖开发,发展渔业生产。

渔业科技发展范文第4篇

摘要:我国海洋渔业转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筹划,整体布局,明确转型的目标和方向,有计划、按步骤地逐步实现海洋渔业转型的基本要求,从而实现我国海洋渔业转型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海洋渔业;渔业转型;转型目标;转型方向

海洋渔业转型的目的是为了规避海洋渔业资源的衰竭,使传统的海洋渔业摆脱对于渔业自然资源的完全依赖性,从而谋求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渔业转型是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海洋渔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渔民增收和建设渔区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降低捕捞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益的迫切需要。

1.我国海洋渔业转型的总体目标

我国海洋渔业转型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集约型生产为主要增长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将传统海洋渔业转变为现代海洋渔业。

(1)以科技为先导

以科技作为海洋渔业发展的先导,实现我国海洋渔业的战略转型,全面提升海洋渔业的产业层次,优化海洋渔业的产业结构,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改善。

(2)以集约型生产为主要增长模式

发展蓝色农业是改变海洋渔业增长方式的关键。蓝色农业主要包括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开发以及海洋制药等。以海洋生物技术为依托的蓝色农业,将有效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改造传统的掠夺性开发方式,拓展海洋渔业空间,探索可持续利用方式,从而实现海洋渔业的多样化和集约化增长。

(3)以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

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强调公平性(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协同性(社会系统与海洋渔业自然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各海洋渔业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高效性(以尽可能低的海洋渔业资源代价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永续性(实现人类对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2.我国海洋渔业的转型方向

(1)渔民观念市场化

渔民的思想观念由困守渔场向闯荡市场转变。提高渔民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能力,建立渔民的市场观念,做好渔业的市场营销,加强城乡之间产品流通和贮藏的“链接”,完善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开发;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加工出口示范基地;建立海洋渔业专业合作组织,以技术、供销、信息、物资、资金、营销服务为纽带,组建各种渔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

(2)增长方式集约化

海洋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海洋渔业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粗放型为主,依靠增加捕捞量和扩大海水养殖面积来实现的。随着海洋渔业双边协定的生效、海洋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近海捕捞量已趋于可捕量的极限,在此形势下,海洋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刻不容缓。

(3)产业结构升级化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加大二、三产业转变。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以第一产业为主,渔民的就业渠道狭窄,就业机会缺乏。在渔业资源衰退和捕捞业压缩的情况下,海洋渔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已经爱到了极大的限制,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充分利用现有的渔业生产工具和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加工业、流通业、休闲渔业等海洋渔业第二、三产业,充分利用渔区劳动力,使渔民得到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4)生产方式农牧化

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由掠夺型向农牧化转变。长期以来,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方式以掠夺型为主,重捕轻养,导致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在这种形势下,捕捞渔民应弃捕从养,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并注重海洋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增殖放流,促进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的“农牧化”。

(5)开发方式持续化

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方式由“耗竭型”向“可持续型”转变。我国长期以来“涸泽而渔”的捕捞方式造成了海洋渔业资源更新更慢,难以恢复,甚至出现了“无鱼可捕”的现象,严重破坏了近海渔业的生态系统。因此,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改变耗竭性资源开发方式,大幅度降低海洋捕捞量,是保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6)经营领域扩展化

海洋渔业生产经营领域由以内海近海为主向远海深海扩展。目前,我国的海洋捕捞业在传统作业渔场大幅度减少和渔业资源日趋匮乏的双重压力下,其发展已经进入了极其艰难的时间,远洋渔业是海洋捕捞业的必由之路。海洋渔业生产的经营领域以外部深、远海域为主要扩展区域,由内海向外部深海和远海延伸,发展深海、远海渔业将成为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选择。

(7)经济结构多元化

海洋渔业经济结构由以渔为主向多元并举转变。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风险和压力的承受能力弱,要鼓励渔民进入渔业以外的产业谋求发展,拓宽渔区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提高渔区人均收入水平。

(8)养殖产品名优化

海水养殖产品由普通品种向名特优新品种转变。通过对现有海水增养殖生物品种的改良,以名、特、优、新品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对潜在经济养殖生物种类进行开发,并对具有经济价值高和生物学性状优良的国外品种进行引进,使海水增养殖生物品种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升,走品牌、名牌的特色养殖业之路,使海水养殖业结构日趋合理。

(9)科技含量高级化

海洋渔产品的科技含量由低向高转变。海洋鱼产品的加工是海洋捕捞、海水养殖的延续。我国许多传统的水产风味食品大多是以作坊式手工加工为主,加工技术落后,加工品技术含量低,因而附加值不高。有的产品在生产工艺上存在明显缺欠,需要以现代科技手段加以改进,提高海洋渔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

(10)渔村建设生态化

渔村建设由“生存型”向“生态型”转变。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完善”要求,进一步推进渔村的产业化经营,优化渔业生产结构,使渔村形成较强的经济实体,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和特色块状经济,优化渔村经济结构,构建渔业整体块状经济,大力发展“设施渔业”、“高效渔业”、“生态渔业”、“休闲渔业”等无污染、无公害、生态型的渔业,提高渔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新渔村建设。(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宋蔚.中国现阶段海洋渔业转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09.

[2]吉樱、喻江山、陈晨.海洋渔业过度捕捞原因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6).

[3]王淼、刘勤.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外部转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7(9).

渔业科技发展范文第5篇

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的若干举措

张南昊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

 

【摘要】现代社会,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中国渔业无论是在环境发展还是经济发展上面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成为我国当前渔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实现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有利于其正确、高效、经济发展的策略,不仅要实现渔业在经济效益上面的大幅度提升,而且也更应该确保渔业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的渔业经济。本文针对我国渔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和依据,以期为我国的现代渔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渔业经济;效益;举措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渔业经济出现了一定的繁荣发展的局面,渔业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大力发展,渔业经济的产量大幅度提升,渔业外贸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我国渔业经济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喜的局面。有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品的总量已连续十九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水产养殖业发展尤为迅速,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1]( 李明峰.关于生态渔业问题的初步研究[J]. 现代渔业信息,2004,19(11):5-8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渔业经济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以及挑战。这些问题包括渔业生态效益的低下;渔业经济结构的单一;渔业科技含量较弱;政府对渔业发展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根据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的2006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6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因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36.43亿元,其中内陆水域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8.55亿元,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为27.88亿元。【2】《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N].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2006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渔业经济良好正常发展,成为我国渔业经济效益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的瓶颈,为此,我国需要大力研究渔业经济效益良好发展的优化策略,促进我国渔业经济朝着高效、生态健康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针对性的渔业经济改革。

一、强化渔业科技创新,促进水产业迈上新台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发达的今天,无论实现怎样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含量是不可缺少的,更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渔业经济中重点抓科技进步也毫不例外。第一,积极引进新鱼种,努力创造一批名优水产品。通过科技进步,深入研究鱼的品种特性,着力培育出产量大,营养元素高的特色鱼种;培育具有特色养殖品种,实现渔业产量的大幅度提升,第二,管理部门聘请相关渔业的专家学者,对鱼类养殖者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的鱼类培育、养成以及疾病防控等现代渔业生产技术,促使渔业发展有技术保障,实现养殖业在新型养殖者的管理过程中的,高效、安全的发展。第三,利用科技技术发展绿色渔业,在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渔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利用先进的鱼类监控预测系统,适时对鱼类进行检测,分析各种数据类型,以便随时进行综合治理措施,预防鱼类生活环境的污染。第四,采取新型的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例如在田埂硬化了的田块之中,实行种稻、蓄水、养鱼这样的“三结合”的模式,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而且也实现了水产效益的大幅度的提升,使得各项资源都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实现生态立体化养殖。当然,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的科学技术的方式方法并不仅仅限于以上几点,可以遵循的方法还是很多的,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和从业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二、努力创新渔业发展思路,保障渔业科技入户顺利实施

    单纯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渔业发展思路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渔业发展趋势。要想实现现代渔业的高效、安全、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打破旧有的渔业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和创新现代渔业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思路。首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领导,积极完善渔业发展创新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成立以农办、财政、水务、科技协会等为主要部门的渔业科技入户领导小组,对渔业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以及工作任务予以适时的下达,经历梯级层次的目标责任机制,统一负责渔业发展的相关事宜。其次,加强必要的宣传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例如广播、报纸、电话、电视、网络等等现代媒体技术,对渔业发展项目以及营销等环节进行适时的宣传,营造出浓厚的渔业发展氛围,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采集各种关于渔业的信息,适时的进行发放,让人们了解渔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再次,实行必要的奖励机制,对于有优秀渔业养殖效益的专业户进行奖励,以此激发人们对于渔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建立重点示范区,并给予技术支持。对一些重点建设,效益良好的渔业示范区,积极整合资源,总结经验,并到各地渔业区进行巡回试点传授,让各地都能积极吸收和借鉴相关的经验,并对发展薄弱的渔业区进行重点扶持和技术支持,促进渔业区的统筹协调发展。

三、加强渔业政策倾斜,促进水产业快速发展

    政府的支持是各项事业的最有利的保障,政府可以在资金、技术、政策、服务方等多面予以各项发展以必要的支持,从而促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并取得优异的发展效益,渔业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政策需要大力整合相关资源,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为了使得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和发展,需要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龙头企业以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而这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渔业科技入户为中心的,继而政府对各个项目加以整合,实行统一的安排,协调各项之间的发展。同时,政府应该予以必要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以便为渔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大力加强现代渔业发展,可以引入相关的业主,加快渔业园区的建设,在凭借渔业科技入户的契机之下,将水产业的发展纳入到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之中,使得各项发展资源得到共享,为渔业经济提供良好的资源和发展环境。最后,可以因地制宜,创建具有优秀特色的渔业经济。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在全面采集各项地理和人文信息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的分析,制定适合于每一个地方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特色。而且可以通过对一些比较好的渔业基地进行推广示范,积极借鉴相关的经验,实现共同发展。

结语

从以上的综合分析来看,如果采取具有有效和针对性的策略来发展渔业,我国渔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与发展前景还具有很大的空间的。当然,关于我国渔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的方法与策略并不只是上述几种,只要深入研究和认证探讨,还是可以制定出更多有利于我国渔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切实可循的方法,相信在管理部门、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事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渔业经济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明峰.关于生态渔业问题的初步研究[J]. 现代渔业信息,2004,19(11):5-8

[2]《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N].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2006

[3]李明峰.生态渔业论[J].渔业经济研究,1995(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