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市场发展前景

专业市场发展前景

专业市场发展前景

专业市场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26-02

一、互联网+背景下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影响

(一)互联网产业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紧密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业越来越多,尤其是之前线下进行的许多实业也都可以可以放到网络平台进行。在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的发展较传统营销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网络销售平台的兴起以及蓬勃发展为市场营销开拓了新的发展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潮流的专业营销人才,就要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内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调整,将其与互联网产业相结合,同时教材的选择也要与时事发展相结合。

(二)电子商务产业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紧密结合

互联网带来的另一个重要改变就是以往传统的制造业以及线下的营销模式开始逐渐被线上的电子商务所取代,如今各种购物网站鳞次栉比,像最早的淘宝、天猫,到如今的京东、聚美、一号店等等都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有力象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市场专业课程设置如果还是按照以往课程设置方式进行必然会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他们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充分发挥其所长。为此,在进行高职的市场营销课程开发时要注重与电子商务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计算机产业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紧密结合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的开发与运营,如果缺少了这些设备,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孤掌难鸣。因此,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营销课程开发设置时也要考虑到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通过一定的课程设置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社会所需的计算机技能。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一)电子商务营销类专业课程的开发

互联网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前人们的许多购物活动以及商家的销售活动都是透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甚至在当前淘宝、微商以及其他销售平台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人是老板成为了一种可能,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这一专业性质使得专业内的学生要成为市场最敏锐的洞察者,为此,要针对市场形势的变化率先对其课程设置做出改变,在课程设置中增设相关电子商务类的课程。

(二)互联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发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时要紧随时展变化,并且不能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要看到他们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在进行课程开发时,要注重设置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相关的互联网基础课,要使互联网与计算机教学相辅相成。

(三)实训课程的开发

实践一直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重中之重,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实践课主要是通过教师、学校联系相应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去不断实践培养自己的营销技能。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实训课程对于市场营销学生同样重要,不同的是,有关企业合作的性质要针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有所变化,要将企业合作面拓展至互联网相关产业,或者鼓励学生自主开设网店、微商等进行营销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教学观念束缚了营销专业课程的开发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对此有着不同的教育观,有的教师强调“学科本位”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侧重于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还有的教师强调“能力本位”,尤其是在市场营销专业,这些教师片面强调实践而忽视教学;而还有一种教师对市场营销课程的设置强调从兴趣出发,但却忽略了教学以及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目标设置中存在一个很大弊端,即在学生的学习中只注重学生的短期学习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是从市场经济以及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课程进行一定的带有短期功利性的目标射击,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长期学习需要,没有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三)学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课程设计,但当前,高校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水平、素质以及其他方面能力与本科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其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与本科生而言也较为吃力,尤其是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生比始终会笼罩着一种自卑感,导致其极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方案。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路径方法

(一)重视课程开发前的调研工作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开发前要真正贴近社会进行课程开发前的相关调研工作,在进行社会调研时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行课程设计:首先是要分析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人才的能力要求;其次,要对行业进行一定的分析,尤其是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各个行业分析,要着重透过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专项能力分析来把握一个行业;最后是教学分析,他要求从市场营销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调研分析。

(二)课程开发目标的确定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培养目标也要有所改变,要在课程目标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特点,同时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导向来进行目标的设定;此外,还要注意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开发内容的设计

课程开发内容的设计也是市场营销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首先,课程内容的来源不能像过去那样仅限于书本知识,而要多方面取材,例如学生、教师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分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等;此外,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设计中还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相辅相成。

(四)课程实施过程控制

专业市场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背景下;公路经济;发展策略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正处速发展的时期,同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强大背景下,国内的公路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对公路基础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以此来带动国内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公路建设速度提升很快。随着政府对西部经济开发的重视,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对公路周边的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公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实体,得到广泛的关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公路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1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公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公路经济,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提高公路经济发展的力度,就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1.2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运输是物流行业重要的运输方式。各个区域间的物资与商品流通,可以通过公路运输完成。公路运输使各地的物资得到科学配置,满足市场的需求。公路运输有着其他运输方式无法相比的特点,例如运输费用低、运输门槛低等,因此受到企业的青睐,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1.3加快了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受到交通行业发展落后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交通运输的重要性逐渐被重视起来,尤其是公路建设。当前,我国完成的公路建设里程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而且地位还在不断提升中。公路建设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突破方向。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交通已经成为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由于交通不畅,区域特色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无法转换为经济收入。当公路建设完成后,区域特色经济资源可以通过公路运输,顺利地走向市场,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2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公路经济发展现状及解决策略

2.1公路经济发展现状

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任何时代都体现了其重要价值。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地走向成熟,公路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不论是连接城镇乡村的普通公路,还是连接经济发展主体的高速公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国内的公路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造成了公路建设的不均衡发展。另外,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内部存在的问题,造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制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公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亟需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2.2提高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公路经济发展的策略

(1)完善公路系统的管理体系。公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公路系统的管理体系方面。因此,有必要在公路系统内部,建设和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首先,加强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杜绝乱收费与不作为。公路行业是服务行业,公路系统的正面形象需要每一名公路人员共同维护,才能提高公路经济发展的速度。完善公路系统的管理体系,可以为公路经济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其次,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公路系统的陈旧思想意识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对公路人的要求。但是有一部分公路管理人员认不清行业发展趋势,思想意识没有更新,出现工作不负责任,缺乏服务意识,严重影响了公路经济的发展。因此,公路管理系统内部,要建立健全各种工作制度,调动职工的服务意识,更新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杜绝乱收费与不作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对公路建设质量严格把控,提高公路的使用期限,科学养护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公路经济的最大化。(2)通过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公路职工职业综合素养。公路职工的职业综合素养不仅包括职业思想道德,还包括职业专业技能。因此,为了提高公路经济效益,就要提高公路职工的职业综合素养。首先,转变思想,提高服务质量。公路系统要时刻关注职工的思想意识形态,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认识。教育培训是提高公路职工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公路职工通过培训可以转变思想认识,提高服务意识。另外,专业的职业技能可以提升职工的自我认知与肯定,能够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从而提高对工作的责任。

2.3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背景下,现在大部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倾向于上岗就能工作。基于此,高校教师在对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今后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该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了解现今企业对此专业岗位中人才技能水平的需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掌握专业技能。

2.4以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考核为目的,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学生职业资格考核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此来对学生进行评估考核,从而全方位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就业条件。在此过程中,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学应该着重应用综合性的评估方式,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考核,判定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处理能力。在学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的时候,要对其严格把关,保证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来获取资格证书。[3]

3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完善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高职院校中发展新课改的趋势,也是在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使现在高校毕业生能够适应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提高高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培养其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对财经商贸类教学就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能力,并使学生能够获取有效的资格证书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高技术、高能力及高素质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军.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1):13-16.

[2]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4):97-100.

专业市场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1 引 言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素有“瓷器之国”之称。景德镇蕴藏优质、丰富的制瓷原料,支撑并推动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千年来的不断挖掘开采,景德镇制瓷原料资源已濒临枯竭。作为一个完全依靠陶瓷产业支撑千年的古老工业城市,景德镇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作探讨:

2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障碍

2.1发展现状

2.1.1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景德镇因瓷立市,因瓷兴市,围绕瓷土矿的开发,景德镇逐步形成了瓷土矿采选、陶瓷机械、日用陶瓷、陈设艺术瓷和建筑陶瓷等为主导的陶瓷产业体系,工业经济成为景德镇经济命脉。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45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为23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2.76%;固定资产投资达480亿元;财政总收入为53.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27元。

2.1.2陶瓷产业规模小且发展慢

近几十年来,景德镇瓷土矿产值和瓷土开采量呈下降趋势。1988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总产值占江西全省陶瓷行业的61%,瓷土矿产量达35万吨,制瓷销售额达5.3亿元,占全省的65.1%。随着长时间大规模的开采,景德镇瓷土矿资源逐步枯竭,景德镇市以瓷土矿为主的采掘制瓷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日益下降。90年代中期,全市瓷土矿产量下降为18万吨左右,制瓷销售额仅2.1亿元。2005年至2007年,瓷土矿年产量分别只有9.5万吨、9万吨、8.8万吨。

2005年至2007年,景德镇瓷矿制瓷业产值分别是24.6亿元、32亿元、42亿元,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11.9%、11.7%和11.3%;陶瓷企业数量分别为2838户、2856户、2863户,变化基本不大,可以说是停滞不前;采掘制瓷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是20.1%、17.3%、11.2%。以上数据表明,景德镇市被审批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前三年,采掘制瓷业占工业的比重总的趋势是下降的,采掘制瓷业从业人员在逐年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较大。

2.2发展障碍

2.2.1瓷矿资源严重枯竭

解放以来,景德镇已累计探明瓷矿资源总量1340万吨,经过长期超负荷采掘,瓷矿资源储量逐渐减少。现在已探明可开采储量不足100万吨,远远不能满足景德镇市新型陶瓷业的需要。

2.2.2下岗失业人数多,工人素质低

由于瓷土矿资源的枯竭和国家有关矿产资源政策的实施等原因,大批瓷土矿和以瓷土矿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企业破产、关闭,与瓷土配套的加工、制造型瓷厂已普遍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下岗、失业人员日益增多,就业困难已成为景德镇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资源型企业的产业结构单一,下岗失业人员除了制瓷技能外,其他技能普遍低下,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设施资源也非常有限,无法满足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培训和新兴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造成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十分突出。2005~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分别为1.07万、1.23万、1.1万,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4%、4%、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0.878万元、1.0万元、1.1952万元,比上年增幅为14.1%、13.5%、20%。

2.2.3地方财力不足

近年来,景德镇通过产业转型、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式新增了一批税源增长点,但由于资源严重枯竭的影响,资源型行业提供的税收持续萎缩。2005至2007年景德镇财政收入分别是16.3亿元、14.7亿元、20.03亿元,财政支出分别是18.32亿元、21.62亿元、37.9亿元。2005年至2007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分别为46.1%、44.9%、31.4%,地方财力的严重不足使景德镇在企业改制、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员就业、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都面临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收支矛盾凸显。

2.2.4养老保险缺口大

截止2009年底,景德镇市企业退休人员达到78500余人,今后还将逐步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年缺口资金达8000多万元,又以市本级最为严重,缺口有5500多万元,巨大的资金缺口使转型工作面临很大困境。

3 景德镇产业转型条件分析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讲,景德镇产业转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陶瓷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即由低端、粗放为主的高耗能发展模式向高技术陶瓷为主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即由陶瓷产业为主的单一结构向以多种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多元结构模式转变。下面综合分析景德镇产业转型的有利条件。

3.1有较高的高新技术研发平台

2003年由科技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以来,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先后建立了江西省首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以及部级的专业信息中心、检测中心与标准中心,景德镇市也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景德镇高新区已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陶瓷、陶瓷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成为部级陶瓷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已升级为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截至2009年底,园区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分别是2002年的16.3倍、17.5倍和11.7倍,是1994年的152.11倍、184.34倍和170.83倍。

3.2有完备的陶瓷人才培养基地

景德镇现已具有较完整的陶瓷教育体系,具有雄厚陶瓷系列专业的师资队伍。陶瓷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景德镇陶瓷学院和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重点。景德镇陶瓷学院已构建了硕士、本科和职业教育等较为完善的陶瓷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3.3形成了一条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

随着景德镇市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相关的配套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集群化发展的格局。一是陶瓷向专业化发展。既有专门生产高新技术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的企业,也有专门生产建筑卫生陶瓷的企业。比如神飞特陶、瑞玉新材料、辰道纳米陶瓷等为高新技术陶瓷;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福万利等为日用瓷。雕塑陶瓷、各种流派工艺美术陶瓷等为艺术陶瓷;“乐华墙地砖”、“乐华洁具”、“金意陶”、“特地陶瓷”、“鹏飞建陶”等为建筑卫生瓷,二是配套服务企业增多。台达、太源专门生产瓷土,大方、盛昌隆专门生产花纸,安达生产陶瓷包装材料,还有众多的陶瓷包装盒生产的小作坊。三是专业陶瓷营销市场日益成熟。陶瓷市场主要有金昌利、陶瓷大世界、国贸广场、陶瓷城、中国瓷园、华阳商贸城、豪德贸易广场等,其中:金昌利以日用陶瓷的批发零售为主,国贸广场以经销陈设艺术瓷为主,豪德贸易广场以经销建筑卫生瓷为主,中国瓷园以名家作品和古玩为主,中国陶瓷城则是综合性的陶瓷市场。专业经销主要有现代、佳洋等公司,极大地促进了景德镇市陶瓷业发展。

3.4跻身全国最大的陶瓷商品集散地及会展中心行列

目前,景德镇市形成了金昌利、陶瓷大世界等专业陶瓷大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商品集散地。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成为国内唯一集陶瓷进出口贸易、陶瓷经贸洽谈、陶瓷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陶瓷界的博览盛会,逐步确立了品牌形象。近几年来,随着一大批外商投资陶瓷企业的开工投产,再加上连续国际陶瓷博览会的成功举行,使全市陶瓷出口呈现强劲增长趋势,2006年全市陶瓷出口379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陶瓷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3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陶瓷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达到43.7%,贡献率比上年提高22.5个百分点。

3.5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景德镇市陶瓷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形成了原料、成形、花纸、颜色釉、烧炼、包装、销售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陶瓷产业逐步走出困境,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03年至2006年陶瓷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分别为4.13%、4.31%、4.4%、4.92%。2010年陶瓷产值首次突破160亿元大关,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5%,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33%,拉动工业增长速度加快9个百分点。随着海畅、东Z、环球、隆祥、东富盈实业等有实力、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陶瓷企业的加快发展,全市陶瓷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陶瓷生产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6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

随着制瓷工艺的创新以及国际陶瓷展会的积极效应,景德镇市陶瓷产品质量日益提高,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鹏飞建陶产品“景赐坊”建筑陶瓷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烈火金刚仿古砖”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称号,省陶瓷工业公司“景德镇牌”工艺陶瓷荣获“中国名牌”产品,陶瓷股份公司釉高档日用瓷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市陶瓷出口公司“百花牌”陶瓷荣获江西著名商标产品。

4 景德镇产业转型对策措施

4.1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工作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使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得到基本缓解,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初见成效,接续替代产业逐步发展,多元产业共同支撑经济发展的框架基本形成。

4.2做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规划编制工作

聘请相关专业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编制《景德镇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根据重点转型领域,加快编制《景德镇工业产业转型规划》、《景德镇陶瓷产业转型规划》等若干专项规划,形成有机完整的规划体系。

4.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产业人才队伍素质

加强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一要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发挥景德镇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资源,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实践型人才。二要吸引外来人才。针对景德镇文化产业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项目,有针对性地引进创意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前来创业,提升景德镇文化产业的水平。三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人才中介机构,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档案和信息库,储备人才信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4.4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资源节约型的新型陶瓷产业

抓住部省共建国家陶瓷科技城的机遇,打造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日用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要素整合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进科技型陶瓷企业,引导高技术陶瓷产业做大做强,以高技术陶瓷发展促陶瓷产业,实现景德镇陶瓷的全面振兴。

4.5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突出特色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陶瓷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景德镇陶瓷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新路子。

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品牌。要对现有品牌进行深度整合,形成景德镇品牌集群式发展,推动景德镇创意品牌的整体力量。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使三者有机统一。重点建设景德镇国际陶瓷创意文化中心、“红店街”、国际三宝陶艺村、雕塑瓷厂、法蓝瓷创意工厂、曙光创意园等陶瓷创意企业。继续推进“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家艺术陶瓷工艺重点实验室”、“世界陶瓷文化艺术宫(博览园)”等一批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4.6进一步完善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

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的培育,不能只靠政府和企业,必须按照产业集群培育的规律,动员与集群培育相关的行业协会、金融部门、科研机构、学校、物流、交通运输等单位或部门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培育出产业集群。从我国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培育成功的经验来看,企业在产业集群培育中应扮演“培育主体”的角色,而政府只能扮演“推动者”的角色,如果这二者的角色被颠倒或出现角色错位,势必都将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的成长,甚者导致产业集群培育的失败。

就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市场发展前景而言,陶瓷产业集群可笼统地划分为三大块,即主体产业、配套产业、物流产业。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可以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他们之间相互依赖,成为产业集群不可或缺的网络结点。具体做法:多晶硅产业集群,依托高科技和发展工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的成长;建陶产业集群应选择成本路径,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陈设陶瓷加工产业集群也选择名人名家带动型和产品专业市场带动型路径,工业陶瓷应选择企业家创业型和科技推动型路径,日用陶瓷应选择市场路径,以市场带动生产,以生产带动产业。具体说,要依托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陶瓷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新材料和高技术陶瓷,形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高技术陶瓷产业集群。以建设陶瓷工业园区为契机,大力发展防弹陶瓷、压电陶瓷、介质陶瓷、金属化陶瓷、环保抗菌陶瓷、环保废气净化陶瓷、节能减排蓄热陶瓷、纳米陶瓷粉体等高技术陶瓷产业。

5 结 语

实现景德镇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认真做好规划,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举全市之力攻坚克难,以产业转型、经济发展实现景德镇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阜新经济转型评价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7,(02)23-24.

[2] 赵东芳,李吉祥.力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N].金融时报,2008:15-16.

[3] 胡杰荣.矿业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06:31-32.

[4] 周荣林.景德镇陶瓷习俗[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18-21.

Study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s Leapfrog Development

LAN Yi-l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Jingdezhen333000,China.)

专业市场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旅游营销作为现代旅游景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则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在阐述旅游营销、旅游经济的含义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旅游景区营销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当前旅游业营销中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我国旅游业营销、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业营销;旅游经济;问题;对策

旅游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产业,可以产生大量的直接效益,通过旅游业的带动与联动,可以刺激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经济上的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间接效益,旅游业有“朝阳产业”之称。目前旅游业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高速增长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其精神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旅游很好地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求,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化全面发展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非常快,旅游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而旅游营销作为现代旅游景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则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旅游营销工作做得很不到位,直接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只有提高对旅游营销的重视,及时的解决这些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促进景区旅游业的新发展。

1 旅游营销与旅游经济的含义

1.1 旅游营销的概念

旅游营销是将市场营销和旅游市场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为目标,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将各种旅游经济活动更好地协调起来,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实现景区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1.2 旅游经济的含义

旅游经济反映的是以旅游活动作为前提,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在旅游活动之中出现的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和。

2 我国旅游业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在旅游营销中法制意识不强,市场秩序混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旅游需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业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旅游景点、旅游经营者的人数也在迅速的攀升,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旅游需求,但是由于缺少宏观管理,旅游业发展较为混乱,水平不一。还有不少旅游企业虚假营销,利用合同的漏洞来牟利,直接降低了服务的质量,比如随意删减旅游项目或增加收费项目,不按照合同要求提供标准的交通工具和住宿条件。另外,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不少旅游企业一味打价格战,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有些宣传的价格甚至不能收回成本;甚至还有不少不合格或无证营业的旅游企业趁乱获益。这些都对旅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旅游市场的混乱。

2.2 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与营销理念的滞后

虽然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这种发展只是单纯的因为景点的扩张,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设计、服务观念以及整体的服务设施水平都不高,旅游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虽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已经基本达到了世界水平,但是其相关服务设施和标准和国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市场竞争程度加剧,旅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对旅游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前的粗放的、落后的营销方式会阻碍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2.3 从事旅游营销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旅游业中,大多数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对于旅游管理和景区文化的专业知识了解很少,甚至有些直接和旅游者接触的基层工作人员、导游、酒店服务员专业素质更低。由于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高,导致其相关人员水平不一,鱼龙混杂。比如说导游,只要拥有导游资格证书而无论其专业水平的高低就都可以从事导游这一职业。酒店服务人员的限制就更少了,并且其还有很大的流动性。目前我国旅游业高层管理人员也很不足。

2.4 品牌意识淡薄,缺乏竞争优势

从整个世界旅游业来看,虽然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还是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纵观世界,我国有着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但是我国目前对这一优势的利用程度还不高,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程度不高,没有建立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我国旅游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其核心竞争力不足。目前国内旅游营销中,对于景区形象的重视不够,缺少品牌观念,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创建自身的品牌,客户消费群体也没有很好的得到培养,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3 强化我国旅游业营销、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创新营销理念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旅游景区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树立新的营销观念。随着旅游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也在日益变化,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在旅游市场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区要加强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的抢占市场。随着旅游营销市场的发展,营销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旅游营销市场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

3.2 提高旅游营销人员的素质

在进行旅游营销人员选择时尽量选择、引进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促进整个营销团队专业素质的提高。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留住员工,减少由于员工大量流动带来的成本。同时还得定时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自身能力,推动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其凝聚力和对景区的感情。并且在培训过程中要将那些不符合旅游营销要求的员工淘汰掉。

3.3 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实施品牌营销

我国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对其利用程度不高,还有不少资源未被开发。因此,我国首先要加大对未开发旅游资源的利用程度,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对待开发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因地制宜,提高利用效率。在进行开发时,要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创建自身的品牌,如泰山景区结合祈福文化推出“登泰山 保平安”的品牌,逐步提高品牌实力,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还要利用媒体加强宣传,通过组织相关旅游活动,让旅游者对旅游服务项目和旅游产品有更清楚的了解。

3.4 完善旅游营销战略计划

旅游景区要想提高其发展的持续力,其旅游营销战略计划就必须相当完善。企业必须要从长远角度开展营销计划。在旅游营销计划的制定中,要协调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要关注长远发展,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更好的改善服务质量。促进现有营销模式的升级,引入绿色营销、关系营销、文化营销、媒体网络营销、服务营销、影视营销等先进理念,为旅游景区制定更好的旅游营销策略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南枝.旅游经济学(第三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专业市场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景观设计教学;实训;顶岗实习

1引言

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城市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景观设计专业对于学生要求的本质是对于科学、艺术与技术的综合运用,因此相对于本科教育,景观设计专业在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发展前景更为良好,也更能体现其偏重实用性的特征。在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景观专业的教学相对于本科学校,其办学宗旨、生源水平、教育侧重点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别,因此发挥自身特长来培养职业技术型的景观专业人才,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2职业教育景观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

2.1专业就业形势景观设计专业目前的就业前景良好,可选择的单位也比较宽泛,相对应的就业单位主要包括各大建筑设计院、城市规划院、综合性设计院、景观设计公司及效果图公司。从近些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就业于设计院及大型设计公司的较多,在工作中展现出的方案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与职教毕业生相比更加占有优势;中高职毕业生毕业后多任职于中、小型设计公司和效果图公司,职教毕业生的优势在于对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工程技术以及效果图绘制方法的熟练掌握,其在专业技能方面更加具有特长。职教毕业生出色的职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在设计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为一个项目从方案到具体实施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同时景观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也可以在效果图的绘制上发挥其特长。2.2现存问题分析尽管景观专业当前的就业形势良好,但是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产生变化和更新,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既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从而适应新的市场导向。从另一角度来说,在各大院校扩招的同时,生源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质却难以保证,导致学生进校后由于基础水平不够而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职业院校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调整学生培养方案,使学校的教学与不断变化的企业需求相接轨,研究出有效的市场应对策略以发挥出职业教育的优势。2.2.1培养目标脱离实际各职业院校对于景观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着共同点,也各有其特点,其总体目标都是为了满足市场相对应专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不同之处是各个学校专业侧重点不同,培养出的学生技能特长也有所不同。总体来看,许多学校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出现盲目向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看齐的现象,却忽略了专科学生本身的特点和长项,从而导致了学生难以吸收消化所学的知识,对庞杂的科目也难以把握其中的关联性,毕业后很难将学习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去,从而出现在岗位上竞争力减弱的情况。2.2.2课程设置过于庞杂根据不同的培养阶段,景观专业的课程通常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是指构成基础、建筑速写、建筑制图、电脑效果图等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设计基础能力,包括构图能力、手绘能力、制图标准的掌握等。专业必修课是指分专业方向后的设计课程,包括景观设计、空间设计、公共环境设施等,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专业必修课达到掌握设计方法的能力。总体来说,课程的设置过于细分,不同课程又是由不同的教师去完成教学,往往导致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仍无法领悟课程之间的关联,总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2.2.3顶岗实习缺乏监管在职业院校中,顶岗实习是促使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重要课程,一般顶岗实习的时间是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由于校企合作的公司数量有限,每个公司又只能安排有限的岗位供学生实习,而学生数量相对较多,因此实习单位的选择一般不由学校安排,而是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进行,这就导致了专业教师在顶岗实习期间难以对学生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进行辅导,缺少了实训课当中应有的监督和管理,难以保证学生所递交实习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无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任务提出意见和反馈。因此,顶岗实习作为职业院校教学当中的特色课程,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进行监督考量,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职业教育景观专业教学的总体策略

3.1发展职教特色,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规定了一个专业教学的总体方向,在整各专业教学当中起着引领作用。在职业教育背景下,景观专业总体的培养目标一直是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实践型人才,但培养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跟随最新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相适应,通过总体方向的把控和细节的调整,以适应新型岗位需求。职业教育分为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两大类,这两类教育培养的是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具有专门性的特征,毕业后要求其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对于景观专业而言,职业教育毕业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较弱,在一个项目的团队当中很少担任项目负责人,但其能够充当团队中的技术支持,例如场景模型的构建和后期的效果图渲染人员等,可以作为项目的助理设计师。因此,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景观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落实到与岗位的实际需求上,着力于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景观专业技术人才和助理设计师。3.2适当调整课程,拓展教学思路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当前职业院校的课程门类普遍偏多,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的时间安排逻辑性不甚严密,使学生难以把握其中的联系和规律。因此,景观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紧跟市场导向,将现有课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和精简,将基础类课程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主体课程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设计与技能之间的关联性。例如,表现技法、建筑制图等基础课程可以与景观设计等专业课程整合,并将学时适当延长,这样,教师在教授设计思维和方法的同时,还可以教授学生绘图技法和制图标准,并告知学生整个项目的设计顺序,使其将所学知识连贯成一个整体。通过课程的调整,发展专业主干课程,使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使其专业技能得到提升。3.3增加实训课程,重视顶岗实习职教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考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因为仅在培养计划中设置理论课程是不够的,还应该重视实训课程的设置。在实训课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发挥学生所长。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考技能可以通过多种模式,例如让学生讲解对于项目的理解并用文字进行分析,或是采取口头表达的方式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等,均可以不同层面上提高学生的设计思考技能;另外还可以训练其绘制效果图的能力、汇报文本的排版与设计说明的撰写能力等,使其通过训练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设计者的设计思路。景观专业对于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主要包括对国家施工规范的了解、市场建筑材料的认知、施工工程技术的掌握等。通过实训课程,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设计性思维,转换为具体的图纸和文本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设计意图,最终完整的体验整个景观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实训的开展既需要在校内有计划的训练学生专业技能,也需要到企业中去进行学习技能实践和工作体验,也就是顶岗实习。通过在企业的专业岗位中实习,使学生发现已学知识的漏洞和不足,针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实践和完善。在实习期间负责的专业教师,应对整个实习期做出详尽的学习计划,并在实习期间予以监督和指导。可以考虑先制定出学生实习要达到的总体学习目标,在分阶段进行任务的布置和检验,以达到预计的学习效果。实习阶段结束后,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作出检查和评价,从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对不同的学生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

4结语

本文针对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发现了目前职业学校景观专业存在的一些比较普通的问题,并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目前市场的需求变化很快,教学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关键,课程设置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企业岗位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教学方法要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虽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多样性,我们无法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并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进行思考:4.1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艺术类职业院校与普通职业院校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其对于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具有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更加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应当发挥其特色专业的优势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景观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中的新兴学科,其艺术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目标,在专业教学中应努力发挥其专业特色。4.2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顺利走向就业,景观市场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职业院校专业培养计划、目标的制定,因此景观专业的教学不应该一成不变,应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反馈调查工作,从中了解企业岗位需求而去进行不断的自我调整和修正,使学生在就业后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岗位要求。4.3做好职业教育基础工作应该为新思路下的景观专业教学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例如利用假期给在岗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机会定期到企业实习,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配备足够数量的实训工作室与电脑培训教室,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设置实操性较强的课程等。只有将培养计划落到实处,将基础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相协调,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加贴合实际的课堂教授模式,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将景观专业更好的发展起来,使教学目标稳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欧百钢,刘伟,王敏.关于风景园林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9,25,6.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J].中国园林,2004,20,2-5.

[3]艾昌青主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5.

[4]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5-116.

[5]徐卓恒,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景观设计教学对策研究———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中国美术学院,2012,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