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的人文价值

文学的人文价值

文学的人文价值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科学;文学艺术;自我意识;价值

人类作为一种有自我觉醒和认识的社会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悲天悯人”地思索自己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并试图通过自我意识的不停反省和思考,最终解决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疑惑。对于自身个体以及全体人类的思索构成了整个人文科学的知识体系。哲学、艺术、文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分支无一例外的体现了人文科学来自于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这一命题。

古希腊的哲学先贤们在茶余饭饱后,凭借他们接受的良好教育积累的先期知识构成,开始不断的探究和思索“我们来自于何处,并将归于何处”的哲学基本命题;中国古代的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如是反复审问着自己: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惟时何为……

支配他们不断探索人类自身的终极命运的动力来自于他们内心一对矛盾的反复缠斗:对于自身的困惑和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从古自今,哲学家们总是前赴后继的,以一种类似于自我摧残的方式,表现为一种喃喃自语的自我拷问,不断的思索这一些看似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并用一种自说自话的形式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似乎给出答案并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而不断纠缠这些类似于宿命的问题并为此心神俱疲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哲人们这些类似于失心疯的疯狂举动实质上正是来源于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所带来的对自身命运的不能理解和控制的恐慌和迷茫。这些迷茫和恐慌如同我们的影子,伴随着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出现,并将会一直附随着人类走向消亡,如同基督教赋予人类的原罪,问题不是偷吃了禁果是否真是一个原罪,而是我们需要一个原罪来在我们面对万能的主时,时刻保持一种谦卑和负罪心态。每个个体也许都会不知不觉的给出自己对于人类或者自身命运的终极思考和理解,其中有个别禀赋超群者可能会讲自己对于问题的解读灌输给别人,也许他们的解答确实有独到之处,不可否认的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的哲学王可能确实存在,个人天赋的杰出贡献也许会推动人类的知识前进一大步,柏拉图是这样,尼采也是这样,马克思也做到了,爱因斯坦也做到了。但是,总的来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滴水珠,再大的水珠也滴不成历史的洪流。正是无数个默默无闻的个体的点滴智慧和知识构成了人文科学这个庞大繁杂的知识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言:全体社会人群才是塑造整个历史的主要力量。

文学艺术也是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人类作为一种社会个体有一种不可遏止的冲动需要与周围的人达成共识,寻求被接受和认同的感觉。即使周围的人不能做到感同身受,至少也要让别人能理解自己所经历或者感受过的。这种需求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著书立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古者富贵而名磨灭者,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支撑太史公就极刑而不悔的只有将自己的著作创作下去的意念,司马迁写《报任安书》字字泣血,句句真情,读来使人感于肺腑,体现的正是他要将自己所受到的痛苦和倾诉给他人,出于他人对自己情感的认同的需要,支撑着他写成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法律上要求对于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加以保障,也正是体现了人类那种对他人倾诉的渴求。在心理学上,马斯洛的人类需求金字塔理论也对于这种需求有过论述,在满足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后,人就需要实现自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社交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是在这种需求的支配下,无数文人骚客将自己或者身边的所见所闻,演绎成一个一个精妙绝伦的文学作品,塑造出无数个惟妙惟肖的文学人物形象,这些故事和人物背后记载的正是因为时间流逝而湮灭在历史长河中那些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人或者事。但是,这些流逝的往事或者故人又不像是我们生物学上的标本制作,脱离了生命而留下形体的固定模式。文学艺术的创作者在提炼故事塑造人物时,加入了自己的感情,赋予了他们艺术的灵魂。这些故事和人物以一种比过去真实存在过的更高的形式继续流传着,并且因此而长存不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文学艺术同哲学一样都是来源于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不同的是哲学更注重对于命运和生命本源的追溯,而文学艺术则更注重对于个体感受差异的表达和认同,以及对于生活的还原和升华。一般来说,哲学更加注重共性的总结,而文学艺术则更偏重对于个体差异性的表述。但不管是哲学还是文学艺术都是在个体认识的基础上加工和结合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性,特别是个体差异受到个体价值取向和利益角度的影响,表现出来整个人文科学知识的价值导向差异。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种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人文科学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人文科学关注的是对人作为一种万物之灵的终极关怀和探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的正确唯一性。在人文科学里只要能体现对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有益思考和理解就是可取的,在这里判断的标准不再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中国古代诗人早就在诗歌里传达了这样的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立场、价值不同,看法也会有差异。中国古代哲学早就有了对于尊重差异性的认识:和而不同、并行不悖。不必去深究谁对谁错,无论哪个角度、哪个看法、哪种理解、哪种重塑,都是我们整个人类人文科学知识体系的构成部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是我们人文科学不断繁荣的保障,承认人文科学的本身差异是我们正确认识人文科学的必要前提。

人文科学的研究必须体现对于人的价值的拔高,人文科学没有判断对错的统一标准,但是有评价优劣的标尺。只有不断推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人文知识才是值得推崇的。人类做为一个生命群体生活在自我构建和社会环境中和早已存在的自然环境中,我们只有不断地自我调整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和外在环境的需要,追求自我的完善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和曲折,但是,方向一直未曾有过变化。人文知识应该是弘扬真、善、美的,它承载的人类感情和故事应该是催人向着那个终极目标努力的,而不是起反作用的。所以说,人文科学是有优劣高下之分的,这也是我们判断取舍接受人文知识应该坚持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朱碧莲著. 还芝斋读楚辞[M].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2]汪耀明选解. 汉魏六朝文选解[M].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价值基准 以人为本

1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价值基准

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产生差异的根源在于对科学技术本质的不同认识。马克思、萨尔顿、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的论述表明,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展现人的存在本质的一种方式, 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人与自然之和谐统一正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的表现。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从科学技术的本质出发,以人为中心,从人的立场和视域出发,科学技术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为人类造福,应当成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这个价值基准既体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主体目的性,又表明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内在要求与价值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展示科学技术的本质, 重构以人为尺度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才能规范科学技术向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本质展现的方向发展。

1.1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的理性回归

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创造物质条件。科技的任何现实运用,必然与人有关,因而,科技在现实中应用价值的人文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人文属性要求,要求人类在进行科学探索、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当中,一定要对人类社会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把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全部过程,要注重从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角度, 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实行社会控制,避免科技活动中负面影响的产生,以保证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应是决定科学技术取舍选择、发展方向的最终依据。要力求把科技发展控制在有利于人文关怀的范围内,以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1.2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承袭了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了科技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科技不仅要力求还原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依据发现的客观规律去实现人的意志,把自然对象从“自在存在”改变成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属人存在”,科技活动的全过程始终应贯穿着人文精神。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说:“如果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的话对人们应该有重要的启发,科学的兴衰与人类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要突出人文关怀,在科学的视野中重视科技活动及其成就对于人的利弊、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危机才会被科学技术所克服,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人类克服各种危机的可靠保证。

1.3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符合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关系的要求

科技与人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正是借助于科学技术,使自己从动物界中走了出来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另一方面,科技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由人类创造和应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历史,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步,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而归根结底要以科技的革命性进展为前提。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革命,极大地提升了人的理性力量、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从而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源泉和动力。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高科技的兴起, 科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越来越大,人类对它的依赖性就会增强,科技的负面效应也会突出,因此,强调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价值基准,对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人文价值的引导, 对科技的功用和发展方向做出合乎人文精神的规定, 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有效的沟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服务于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目标。

1.4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坚持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人是社会的主体,在社会活动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在高科技时代更应以人为本,提倡科技人文精神,在崇尚、尊重科学,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满足人的需要,追求人的发展, 实现人的价值,使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幸福和人的价值的实现相一致。科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这应该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也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目标

2.1 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

康德在其目的论哲学中明确提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能够形成目的概念的存在者,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提出的人不依赖于他物而成为目的的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是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技术价值的实现主体是人类自身,科学技术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的生物的地方。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创造物质条件。树立发展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科技发展同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这一崇高目标联系起来,严格把握科技运用的伦理尺度和伦理范围,避免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和恶用。要把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归结到人的生活本身,从人们的“美好生活”的高度来审视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们幸福地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科技, 科技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应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中应包含与人类最佳结合的内容,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使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保持协调。

2.2 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由和完善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应与社会协调发展相平衡。现代科学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几十年来人口的过快增长、粮食供应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主体的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主体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从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衡量科技进步与否的标准,无疑在于科技是否朝着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2.3 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

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改造自然界,但同时应积极地适应自然界,把改造和适应自然界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自然环境可以承受人类的改造活动,从而将改造活动限制在对生态环境危害最小的合理范围内。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但人类不能成为科学技术及其丰硕物质成果的奴隶;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应用理应更多地服务于恢复人的价值、人格、尊严、个性和自信心。科学技术是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人类在自觉地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必须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注意科技进步的生态化趋势,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4 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作为主体的活动,必定会受到人们自身的信仰、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及身处的时空条件的影响,必定渗透着某种价值判断与选择,也就是说必定带有主体性。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人类价值观念的危机。现代技术之所以成为威胁人类的恶魔,其实是对技术本质的误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错误的科学技术观和对科学技术的误用。如果回到根基上来看问题,科学技术的危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利益化、金钱化、客观化,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就会盛行,就会造成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 不可避免地会向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大肆攫取,在经济活动中就会丧失人文理性, 造成文明的畸型。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指出:“我们认为今天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恐惧的地步,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 。如果人的行为是合理的,人们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危机和负面价值也就会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造精神文明,唤醒其内在的人性觉悟,使人们能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类自己,更科学地揭示客观规律,更合理地改造世界。依赖科学和理性,对客观规律和人性有正确的认识,促使人的行为合理化,既合乎规律又合乎人的需要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美)萨尔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m].北京:三联书店,1987

4 (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育人价值;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一般由两大板块构成:“文学史”和“作家作品”。从20世纪纪50、60年代到80年代,该课程较注重“史”的勾勒,强调所谓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对文学性质的判定,且偏重于思潮争论的介绍评价,而轻视对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80年代以后,教学重心向“作家作品”转移,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渐渐被提升到突出位置,既照顾到低年级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又适应了时代要求。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外来理论包括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说的涌入,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又出现了“科学主义”的趋向,在文学作品分析过程中追求可操作性,追求类似自然科学式的本质规律的分析,这固然会有些新意甚至生机,却又暴露出明显的弊病:扼杀审美灵性,远离文学的感悟和想象,忽略了文学教学中育人价值的挖掘与体现。

现当代诗歌在思想上,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诗人们自觉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将诗歌作为一种启蒙、宣传、教化的手段;在形式上从早期的用白话写诗,分为自由诗、格律诗,到后来不断地吸收传统和外来的经验,“格律诗派”、“象征诗派”、“现代诗派”、“朦胧诗派”,诗歌的手法不断地创新。现当代诗歌形式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语言或直白或朦胧,艺术风格更是多种多样。鉴于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案臼,在高校课程设置上依然强调其工具性、知识性、计划性,导致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知识、讲授“操作”技术,即使文科教学也不例外,缺少新世纪所要求的注重经验类的、领悟性的课程及教学意识。于是,本来存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教学中的育人价值被忽视了、遮蔽了。本文以诗歌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教学的育人价值。

一、诗歌鉴赏的方法与课堂应用

诗歌最注重的就是抒情,除叙事诗以外一般没有故事情节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会显得比较难理解,甚至是枯燥,所以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引导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有一种观点认为,诗歌是很抽象的东西,无法用具体的方法去讲解,其实诗歌并不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东西。只不过诗歌所侧重的并不是知识的介绍,而是注重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诗歌所给与大众的,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慰籍和震撼。从某种意义上讲,诗歌可以被分为声音、意象、意义三部分。

以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为例:这首作品是诗人的早期代表作,戴望舒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具有极强的音乐美和节奏感。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牛称赞《雨巷》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只有让学牛反复诵读,才可以体会到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如果再加以音乐的衬托和场景的渲染,就能更准确地体会到整首诗的主基调――诗人“寻梦”的过程。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教学育人价值的实现途径

1.文本细读是基础

中国诗歌向来就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特质”,白话新诗也不例外。通过诗歌教学培养训练学生的悟性思维,实在不失为一条好途径。因为悟性思维排斥认知过程中具有共性的“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等思维方式,而追求从主体出发去体验事物,讲求“直觉”、“顿悟”、内心体验等极具个性化的认知方式。

诗歌文本的细读,体现为解读者对文本特殊韵味、独特风格的精细辨识力和判断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它的外形式和内形式两个层面入手。诗歌的外形式,是指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这是一种能给读者某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文本样式,主要体现在句式和音韵上的特点。诗歌打破口常语言运用的散体文形式,视觉上分行排列,句式井然;听觉上抑扬顿扑,节奏分明。比如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2.意境分析是关键

这一教学内容在此有双重含义:一为诗歌本身所刨设的语境与意境的分析,另一指读诗者经由诗中意境所获致的鉴赏趣味与审美境界的升华。这二者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词语的组合构成诗篇,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境研究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揭示意境的形成,既可看到诗人的构思过程,又可窥见读者的鉴赏心理。在诗歌艺术的殿堂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进入诗歌特定意境,方可称得上是“登堂入室”。因此诗歌的奥妙,从意境中可以获得许多。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区分意境的不同层次:诗人意境之形成、诗歌意境之表现、读者意境之感受、第一层次的赏析着眼于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互相交融;第二层次的赏析立足于诗人营造意境的艺术手段;第三层次的赏析则是读者基于前两层次的“超越”和“升华”。在此过程中,一种高雅纯正的鉴赏趣味也在养成。当师生进入意境的第一层次时,有一种温馨亲切之感,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仿佛回到热悉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有故友重逢、旧地重游、旧梦重温的快慰。吟《再别康桥》,我们也会随诗人一起沉浸在夕阳西下的轻悄与伤感;诵《雨巷》,我们便怀着同样的戴望舒式的寂寥与惆怅……告别“康桥”、走出“雨巷”,我们自然而然会惊奇于诗人营造特定情境的手段:从意象语境的设置到象征隐喻的运用,无不给我们以艺术的启迪。最后,当师生在诗人的引领下穿过缪司女神的艺术殿堂,会油然生出一种人格或智力上走向完美的喜悦之感。好象超越了故我,变得更纯净、更智慧、更完美了。由诗歌艺术境界之美而熏陶了接受者精神境界之美,这种“境界教育”,对于师生纯正艺术趣味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3.情感体验是升华

诗缘情,诗主情。诗与情感,好比生命与血肉。但是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说,诗歌教学中的“细读教育”是对“诗味”的捕捉与体味,“意境分析”侧重“诗意”的把握,那么对“诗情”的感受则属诗歌教学中的情感人格教育了。同样以刚才提到的诗人戴望舒的作品为例,他的创作以抗战爆发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代表作《雨巷》的写作背景是大革命的失败,诗歌表现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幻灭、迷茫,却仍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态,整首诗是诗人的一个寻梦的过程。而他的后期代表作《我用残损的手掌》则是1942年春诗人在香港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在身陷囹圄、备受摧残的情况下所写的。诗歌的风格由软变硬,诗歌由具体可感的动作―抚摸祖国的地图开篇,进而转入虚幻想象,仿佛看见了祖国大地的种种隋形,沦陷区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和解放区的温暖、明亮,表现自己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一教育过程也应注意几个方面。其一,切忌给诗情贴上政治的、道德的标签,把文学欣赏变成道德说教或思想评判。诗歌中的情感教育是为了丰富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分理解尊重诗人的情感,怀着一种开阔博大的包容胸襟,既能欣赏诸如郭沫若式的狂放不羁,也能认同徐志摩的缠绵绮丽。这样的情感教育,既是对精神世界的丰富和陶冶,也体现出现代教育关注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其二,摆脱对诗人风格的单纯艺术分析,秉持风格即“人格”的理念,将艺术风格的分析延伸到诗人的人格领域,实现对诗人创作的总体把握,进而将人格教育渗透到诗歌教学当中,使现当代文学的诗歌教学成为“人性化”教育的潜在课堂,似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 陈国恩.国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2] 刘丽霞.文化研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冲击与廓新[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1(6)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4篇

一、研究数学人文价值的意义

1. 新课标的需要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数学教育中对数学文化传播的要求,“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结合中学数学课程各模块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数学不只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不只是一种知识,还是人的一种素质.

3. 时展的需要

数学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 世界上很多经济学家,常常是先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后才研究经济的. 有人曾用概率统计法研究《红楼梦》作者的语言习惯,发现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很一致的. 说明曹雪芹曾创作了后四十回,至少留下了后四十回的部分手稿.

二、数学的人文价值的体现

1. 数学的哲学价值

自从有哲学以来,数学就一直影响着哲学,就成为哲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为哲学的思考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环境. 古希腊时代的许多大哲学家,多数是大数学家. 在他们眼里,数学与哲学是同宗同源的.

2. 数学的美学价值

数学文化的美学观是构成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

3. 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其实用价值. 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三、数学人文在教学中的实施

1. 用哲学的观点来剖析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可以用运动变化观来理解函数的概念,用运动和静止的基本原理来理解不等式的应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来理解数列的项与通项,用联系转化观来理解“数形结合”,用对立统一观来理解圆锥曲线,等等.

2. 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数学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数学家们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按他们的美学观以自己最满意的形式总结出来并呈献给人类的美.

3. 用创造的激情来体验数学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对定理、结论、解题方法的探索中,都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同时也正是通过这种数学活动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探索和猜想,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妙题巧解、解题优化等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奇思妙想”和“独到见解”,使学生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让创新成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

4. 用无畏的精神来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缺乏自信,不愿意独立思考问题;有的学生缺乏钻劲,考虑问题常半途而废:有的学生缺乏勇气,在困难面前常退缩不前.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一种无畏的探索精神,陈景润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华罗庚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写出了《堆垒素数论》;康托创立了集合论被诬为“疯子”. 在数学发展的征途上,数学家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 而学习数学同样需要付出努力,任何投机取巧都不能成功.

四、对数学人文价值的思考

1. 观念上体现人文价值

数学教育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以外,还应担负起人格教化的目的. 实践证明,单纯的强调数学教育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是对数学教育的削弱,对人的精神品格的形成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三位一体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和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道德教化.

2. 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上渗透人文价值,数学是研究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在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完善,知识层次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一味强调“科学性”的一面,这无异于拔苗助长,还会给学生造成“高处不胜寒”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应根据学生情况,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渗透“艺术性”、“通俗性”等人文方面的性质是十分有好处的. 3数学教学中培养人文价值的有效途径1. 课堂教学中2. 在课下的交流中3. 在研究性学习中

后 记

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 人文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通过语文教材和课程实施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借助人文性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获得热爱家乡、关爱他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成学生人文情感和个人道德情操和品位的提升。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情感和价值理念呢?

一、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让平等产生人文因子

新时期的教育是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更是为了他们人格人品塑造的教育。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平台上要教会学生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关怀;正确看待自我,形成人生价值的追寻,并有崇高的理想甚至对人类命运具有忧患意识。这里不能靠说教,而是要靠言传身教。如教学《升国旗》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升国旗时候的所见、所思和所想,如果学生看到老师在升国旗的时候没有肃立,没有庄重和专注;他们就不能感受到升国旗的意义,体会不到这项活动中传递的爱国情感。

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关爱别人,老师就要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不能微笑着上课,不能对学生和蔼友善,不能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那么,他们就难以亲近我们,我们想通过课堂和教材的学习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试图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养,努力促进他们个性的自由发展,显然会事倍功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主人,老师是引导他们发挥主体性的助推者。因此,要让学生有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期待,让爱的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人文,在环境的营造和情感的熏陶中有人文的底色。

二、联系生活开展教学,让教材人文性感染学生

社会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学生成长的大舞台。教育教学离不开生活,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人文。如刘绍棠的《师恩难忘》是作者对上一年级老师的回忆,在朴实的叙事中抒发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那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老师哪个最难忘,对自己影响巨大?当然,有学生可能说自己难忘的不是恩师,而是自认为对自己伤害巨大的老师。这里,我们就要辩证地带着学生看老师,可以跟他们讲讲林语堂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的带着浓厚文人气息的老师,告诉学生有些老师严格,不是为了伤害我们,而是为了我们学习成绩的提升和行为习惯的规范,就像我们父母一样,我们都被父母打骂责备过,那么,是不是父母不爱我们呢?这样,在对自己难忘的老师的回忆和表述中,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敬业、关爱和呵护。这样让他们阅读课文,找找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情,想想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就能体悟到田老师的从学生视角思考,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是“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人生道理的启蒙教育,其实这就是田老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学生们都能感悟好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的作用,从不同角度看到老师与老师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关注着学生的成长,多是联系生活、情感和成长地选择文章,在许多篇章中传递对学生人文滋养地不同人文点。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课文中传递的人文情感,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与体验的深化人文思想。

三、创新人文渗透作业,不断提升学生人文情操

在联系生活的人文教育中会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人文的正能量,但是对学生人文滋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断地重视与强调。我们要布置一些与人文价值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和积累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陶冶道德情操,从而成为思想健康、行为正确、品质优良的人。这暗合新课标指出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宗旨。如在单元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对专题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让他们对几篇同类文章的人文蕴含进行回顾,写写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如在第九册第二单元“自然之歌”主题学习之后,我们让学生回想,《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绿色的课本”比喻什么?这一现代诗要求我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在这四篇课文学习之后,我们有什么认识和启迪?布置作业,让学生亲手种下一粒种子,精心呵护并观察它出土、发芽、长苗的情况,获得一棵绿色生命中茁壮成长的奇妙。如此,学生对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植被和生态会有新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和理解的提升,就能获得和谐自然、关爱生命的人文素养的滋养和提升。

当然,除人文性的学习和掌握外,还要训练,让学生主动地反思,结合自己的成长进行剖析,从而陶冶人文情操;可用通过弹性作业和硬性作业让他们完成。如写一写身边的好人好事,想想生活中见到的哪些人是缺少人文修养的,自己将成为怎样的人等。

总之,小学生思想比较单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和培养,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并在教学和训练不断突出与强化,在“渗透”“滋润”上下工夫。如此,孩子们就能思想健康、行为规范,品质优良。

参考文献:

[1]万利利.在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浅谈[J].好家长,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