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范文第1篇

摘要:档案利用是档案服务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要搞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必须对档案用户进行研究,分析档案用户心理,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服务。本文对根据用户利用档案的心理分析,提出了完善提供利用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用户心理;利用档案;针对性;档案服务

一、档案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的直接体现。要搞好档案利用工作,除了档案资源的丰富与优化以及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档案用户是档案利用工作的服务对象,档案利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档案用户来展开的。要搞好档案利用工作,就必须对档案用户进行研究,分析档案用户心理,了解其利用动机、利用需求产生的规律及其在利用过程中的行为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服务。

档案用户心理是档案用户在利用档案之前、利用档案之中和利用档案之后即利用档案的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意志和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根据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的讨论,档案用户按其性质可分为学术利用者、实际利用者和普遍利用者三种类型。其中,学术利用者主要是指专家、学者、教授、研究生、大学生等研究工作者,他们经常利用档案从事学术研究、著书立说。实际利用者多为专业人员、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在岗的实际工作者,他们利用档案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寻找法律、政策、事实、数据等依据。而普遍利用者,与上述两种用户不同,大多数是普通民众,常包括两部分人:一是为解决民事或经济等纠纷或日常生活中难题而查档取证的人;二是被档案宣传的感染力而吸引来的“读者大众”。

尽管所有用户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希望能及时、准确地获取系统、完整、准确的档案信息,但因工作性质、文化水平、利用目的等因素的不同,不同类型的用户在利用档案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对其他潜在用户的心理影响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各种用户的不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档案利用的服务工作,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和出发点。

二、各种不同的档案用户心理的产生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档案部门的,也有来自用户本身的。用户的心理有积极成份,也有消极成份,对档案利用工作影响很大。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要学会善于研究档案用户心理,掌握档案用户心理活动的规律,增强档案利用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从而推动进一步做好档案利用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一)加强档案利用宣传,消除用户的惧怕心理和回避心理

由于长期以来,档案工作在宣传上过分地强调保密,使档案用户认为档案馆(室)是保密重地。利用者即使闹着“饥荒”,嗷嗷待哺,也不习惯于到档案部门利用内容丰富翔实的档案材料,让档案材料在档案馆室中酣睡。档案用户的惧怕心理,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利用工作。为此,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利用宣传工作,增强公民的档案利用意识,促进档案用户对档案工作的了解、信任,从而积极、主动地利用档案。

用户要求档案馆(室)能满足各种门类的档案需求。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要努力丰富馆(室)藏,使馆(室)藏中有各种门类的档案,并建立起科学的档案体系,使其门类齐全,内容完整,具有一定深度,能满足各种不同档案用户的需要。同时,为满足用户的揭秘心理,消除用户的回避心理,档案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档案展览,挑选馆(室)藏的珍贵档案公布于众,或是报道利用档案取得积极效果的事例进行宣传。这样做,既可满足利用者猎奇、揭秘的心理,也可表现档案馆(室)丰富的信息量。

(二)开发大众性读物,扩大档案利用工作的影响

普遍利用者的猎奇心理不只是档案意识不强的表现,隐藏在其背后的是一种趋势:档案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始显现。但由于特定的档案对于历史事物的揭示角度相对单一,对历史事件的概括性较差,而且档案文献浩繁、芜杂的特性,使用户很难从中获取满意的信息。从档案文献中开发通俗的大众性读物(如人物传记、历史知识读物、历史趣闻、文学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高品位的通俗读物”的开发,不但可使档案资源走向市场,为档案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确立新方向,而且能使档案资源真正成为全社会共享的资源。档案工作人员在开发通俗的大众性读物时,必须注意从一般中看出新意,从平淡中看出新奇,从杂乱的档案材料中提炼出能吸引读者的内容。

由于利用档案的随机性较强,普遍利用者易为从众心理所左右。通常,一位用户利用档案经历良好时,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吸引更多的有从众心理的新用户。档案工作者若合理地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导向,就能借机使用户自发的相互宣传,扩大档案利用工作的影响。要达到这种自我宣传效果,档案工作者必须做到:(1)善待每位用户,杜绝不良的从众反应;(2)利用报纸、电台等媒介及展览的机会,报道利用档案取得显著效益和解决重大难题的事例;(3)编写档案目录,当本馆(室)无用户所需的档案时,可向用户介绍其它可获该档案的档案馆(室),以解除用户可能产生的失望心理和回避心理。

(三)把握用户心理变化,开展档案现代化管理

应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档案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许多档案部门的档案管理方法还只局限在应用计算机打印档案目录,而大部分的档案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档案的提供利用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查阅档案,而是要求进一步广泛地开发和传递信息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电子档案主体地位的逐渐确立,利用者将会从心理上逐渐排斥传统的查档方式,而会越来越习惯于利用Internet方便、快捷、时空无限和资源共享等优势,进行远程查阅档案。因此,档案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要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管理档案,为快捷、准确、完整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奠定扎实的基础;要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和档案文献数据库建设,把信息化作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点内容,积极探索解决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信息安全等新问题,确保信息技术条件下各类档案得以全面收集、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要把档案工作与办公自动化相结合,积极推行文档一体化管理,逐步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网络化,档案检索全文信息数字化,逐步实现数字化档案馆(室),使档案部门成为社会的信息中心。

(四)创造条件,加强编研工作,使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用户到档案部门查档,不但希望能又快又准地获取档案信息,而且追求在其他服务场所拥有的那种“上帝”感觉。对此,档案工作者应做到:(1)尽量延长开放时间,保证档案用户在空余时间能随到随查;(2)简化查档手续。可借鉴国外经验,向不同的用户发放不同的档案阅览证,取代现在凭介绍信、工作证或身份证还要写明用意的做法;对于持不同阅览证的用户,给予不同范围与深度的服务;(3)尽可能多地提供复印件,避免档案原件丢失或供不应求;(4)不论用户身份、性别和查档目的,都应平等待人,热情服务,始终像对待“上帝”一样为用户提供服务。优质的服务,往往能从情感上吸引更多的用户。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档案 服务机制 改革与实践

服务机制是管理部门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动作方式和实现途径。档案服务机制是档案部门把档案资源与社会需求、档案工作与社会参与、档案事业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纽带和桥梁。服务机制灵活,服务主体与客体的配合就默契,服务效益就显著。

目前档案服务工作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如:服务观念落后,服务方式陈旧、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实效未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如何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需要提供完善的服务,已成为档案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整个档案工作系统中,只有着力于服务手段、方式的改革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才会持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企业档案工作要面对现实, 适应新形势, 大胆开拓, 努力实现企业档案工作的改革创新。

1. 以人为本,树立主动、超前服务机制。

传统的服务模式无非是来查阅调档,等客上门的被动式服务,由于档案被人们看成是神秘而不可测的东西,档案部门日渐封闭,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进步服务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已走入市场,企业没有信息就不能生存,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效益,所以打破原有的服务模式势在必行,建立新的服务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档案信息的作用,做好超前服务,依托计算机信息优势为企业参与竞争、参与市场服务,围绕企业经济高效运行跟踪服务,把档案部门管理纳入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内容中去, 建立新型的档案资产服务模式, 为国有企业正常运行服务。档案工作者要从根本上转变档案服务固有的被动方式,树立起主动的服务意识,以服务对象为本,理顺服务关系,了解服务需求层次,开展针对性强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所以立足与服务需求,以主动服务甚至是超前服务的意识来推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有效的发挥档案部门的服务功能,推动档案工作参与到整个社会的服务体系中。

2. 创新和完善服务手段机制

以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基础,大力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化服务,充分的依靠和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介来推广和宣传档案部门的服务功能,提高各层面对档案的认知度,一方面不仅可以增强需求者、利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挖掘出一些潜在的利用需求。充分地依靠和利用网络信息化服务,发挥其检索快捷、传播无局限、服务高效的优势,满足档案部门服务化和市场化的需求。充分的依靠和利用数据库,加大对档案部门信息成果的组织和精细加工的力度,开发有一定质量和深度的档案信息,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当然,还要不断地完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手段,才能使档案真正作为一种公共信息资源为社会共享,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注重服务效果、利用效果的宣传,扩大档案对企业的影响,

3. 建立利用服务效果的反馈机制。

坚决摒弃档案服务中传统的的旧观念和旧方式,不仅要做好详细的利用登记,更应坚持做好对档案利用效果的跟踪调查工作并建立起服务反馈机制。根据利用者利用登记的信息、档案部门应定期拜访利用者,了解档案利用服务的的实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信息服务的规律分析,定期召开档案信息服务反馈工作座谈会,集中研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工作有待提高和深化的问题。只有通过这种利用服务的反馈与沟通,并形成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才能更准确、更主动地征集到各种需求信息,做到档案信息服务心中有数,避免服务的盲目性,进一步深化档案部门提供服务的科学发展。另外注重档案服务效果、利用效果的宣传, 扩大档案对企业的影响, 增强人们利用档案的自觉性, 提高档案利用率, 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促使档案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4. 建立便于人民群众利用的服务机制

作为以服务为立身之命的档案工作,必须认识到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性,自觉而有效地为党和国家的这一工作大局服务。要制定或修订档案工作制度,建立服务民生的制度保障。要完善档案部门和各行各业、从机关到基层单位的纵横结构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要依法开放和公布档案,简化利用手续,采取亲民便民措施,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档案。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利用档案的需求,用各种形式向人民群众介绍档案资源,主动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利用档案服务。要建立完善服务民生的档案工作考核机构和激励机制,创新服务民生的方式方法,推动服务民生工作的不断发展。要密切关注和紧跟国家的社会建设步伐,做到党和国家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也是档案利用建设的重大转变和重大突破。新的档案服务体系,应具有时代性、公开性、主动性、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便利性、服务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方便人民,应当成为建设新型档案服务机制的本质和灵魂。

总之,档案服务机制改革要以满足利用者服务需求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为目标,档案涵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真正实现档案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有序、有效地流通和传递。档案部门要围绕服务机制改革创新做文章,敢于突破那些与时展不相适应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善于用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解决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服务机制改革,促进档案部门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全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使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发展动力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01-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给档案工作和公共档案馆的发展都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档案服务主体也开始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来满足当前社会对档案服务的需求。“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作为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是建立在为客户提供有偿档案服务基础之上的,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供最好的档案服务,并获得收益,求得生存和发展。档案中介机构作为一个经工商注册的单位,有法人,有明确的服务方向和经营范围,有企业行为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具有商业经营性。” [1]可以看出,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一直以中介机构的身份在社会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一、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发展现状

1.传统思想观念的局限性。无论是公众还是档案馆行政管理部门都对档案服务商业化操作不是很认可,思想观念很局限,无法将档案工作的公益性和商业性能结合在一起,这就阻碍了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发展,目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进行直接的行政管理,使其必须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下开展工作。“档案中介机构的建立、变更、注销都必须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在人事、财务、业务等方面的确定都必须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这样档案中介机构实质上成了政府部门的一个子机构,使其发展受到限制。” [2]所以必须得做到政企的分开,让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发展更具有独立性。

2.各类中介机构的多样性。目前,中国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通常以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性质为主,种类繁多,管理和服务不规范不统一,其中包括档案寄存中心、档案咨询服务中心等,还存在档案事务所。从各类中介机构的具体业务特点上可以分为:(1)主经营范围有档案咨询类的,如上海档案咨询服务中心、杭州伟帮档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2)档案数字化和整理类的,如上海夏尔科技公司、北京量子伟业等;(3)档案存储类的,如深圳档案寄存中心、沈阳北方集美数据寄存中心。目前来看中国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才刚刚兴起,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多种多样,也会造成此机构本身资源的浪费,服务的体系越来越复杂,所以建立规范化具备统一业务标准的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就势在必行了。

3.相关法规制定的滞后性。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向档案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地方档案规章关于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原则规定,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日益发展的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服务的需要,相关法律规范制定的滞后性也限制了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发展。这需要我们制定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档案行政法规,对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性质、地位、职责,本身服务的范围、程序,自身和客户各自的的权利、义务及从业人员等作出科学、统一、规范、全面的规定,充分发挥档案法规对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二、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建立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中国的档案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完全没有竞争,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部门与技术、生产、资料、情报部门融为一体,将参与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就需要档案部门架桥梁,使档案与市场靠得更紧。因此引进竞争、激励、风险机制对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显得尤为重要。不但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大潮,而且很好地运用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利用成本核算,实行计时定量考核,加之专业性档案人员的业务优势,一流的服务态度和严密的管理模式,使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档案服务工作发展的很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践证明开展市场化档案服务是切实可行的,所以说建立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企事业单位文档数量剧增和管理成本高。在企业文件数量高速增长、档案管理难度不断增加的现实背景下,企业依靠内部力量承担自身文件、档案的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高额的人、财、物的耗费将使企业不堪重负。而更值得提及的是,任何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文件、档案的管理是一项非核心业务职能或流程,若能借助于外部的设备、服务以及前沿的技术和技能等资源,将其交由最适合企业情况的专业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未尝不是更经济高效的管理模式。

3.公共档案馆馆藏和管理压力增大。中国公共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普遍存在着人手和经费紧张、馆藏数量增多压力大的困境,不难看出,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建立,可以承担大量的档案劳务性工作,为机关、单位、个人提供高质量的档案服务,有利于立档单位借助外力管好档案资源;有利于公民方便利用档案信息,达到资源共享。由于一些具体的、事务性的、纯技术性的服务工作,都由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承担,可使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着重点能够真正放在宏观管理方面,重点去研究在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发展动力

1.政企分开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市场出现的大多数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必须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人员、财务、职能等方面完全脱钩,以独立经济法人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完全不用承担原有的行政职能。要做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必须保持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独立性,这样可以使其不受行政部门的行政干预,在档案服务中保持独立,不损害客户的利益,这种独立性可以使机构本身树立良好的信誉,得到客户的认同,在用人制度上,采取聘用制,根据业务量,组织具有档案专业知识的人员,以确保所承担工作的质量。对每项业务工作,还可采用承包的方式,由承包人自行组织人力完成,事务所可根据实际,制定适当的分配比例。

2.树立核心经营理念。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作为企业形式存在,因此树立企业文化,是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取得发展和突破的当务之急。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他能使员工感到一种强大的内在约束力,从而决定了员工的行为乃至企业的整体行为,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经营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机构的经营宗旨,是机构所有行为的指引。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观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档案用户提供档案服务,从中获取利润。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引导服务机构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机构组织建设和业务运作。员工和机构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3]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要创新服务思路摆脱产品服务的观念,提倡服务产品营销,摆脱主要以有形产品营销的手段,提倡新型技术服务。建立与顾客的关系营销,培养忠诚客户,形成稳定的基本客户群。

3.配备专业人才团队。首先规范专业团队的准入制度,对从业人员进、出严格把关,坚持实行档案中介服务从业人员资质考核和认定制度,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对不合格的冗员坚决辞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中介从业队伍。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由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等三个环节组成。“(1)价值创造的本质在于企业对创造要素的吸纳与开发人力资源是价值创造者。因此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一方面要注重吸纳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训,提升员工的价值。(2)价值评价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价值评价体系。让每一个员工的投入和贡献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保持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人员的竞争力。(3)价值分配是建立公平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让员工的绩效得到合理的回报。企业价值分配体系主要体现于企业的薪酬制度、晋升提拔制度,包括工资、红利、股权等经济报酬,还包括表彰、晋升、学习等非经济的价值承认。价值分配制度使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人员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有归属感,树立主人翁精神,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也能留住人才” [4~7]。

4.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技术包含于所有的价值活动中,不同价值活动的技术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价值链中各种联系的一个主要源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配备高效科学的办公系统,必定使各个业务环节畅通无阻,提高工作效率;(2)运用信息系统对库存资源进行储存,方便客户的检索和利用,例如商业性档案数据库检索与利用服务是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产业型档案信息服务,国外已具规模,如有国际上著名的大型联机检索系统Dialog 系统、Orbid 系统 Nedline 系统等,但目前国内还不多见,正在探索与实践之中;(3)紧跟现代化信息技术随时更新的脚步,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掌握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提供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保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便于利用。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能狠抓现代化信息技术研发,提高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和安全性,那么就能在提供档案咨询的服务竞争中必然会领先一步。

总之,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的发展动力不仅能够推进自身的发展,而且也给档案事业的市场化运营提出了新的思路,档案工作的商业化运作是研究新时期档案管理理论的创新性课题,为公共档案馆档案工作的公益性与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转化搭起了理论桥梁。

参考文献:

[1] 欧其健.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6.

[2] 沈晓容.中国档案中介机构的管理体制研究[J].云南档案,2010,(9).

[3] 张静.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及其发展方向[J].职业圈现代软科学,2006,(3).

[4] 杜义飞,李仕明.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J].科学学研究,2004,(10).

[5] 吴加琪,李广都.中国档案中介组织的现状分析及业务展望[J].档案学研究,2004,(4).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范文第4篇

关键字:城建档案;责任;使命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建档案则是记载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是城市自然面貌和各项建设的真实记录和实际反映,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建设的内容和走向。只有确保城建档案的完整性,才能确保城市建设历史的真实性,才能维护城市建设历史的连续性,才能提高城市建设历史的适用性。作为城建档案工作者,更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做好城建档案的收集、管理和保管工作,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百姓和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一、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

城建档案工作是一份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内容庞杂,涉及城市建设各个方面。城建档案工作者应对接收进馆的档案仔细查验,有些工程档案的成套性、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够,普遍存在着资料不齐、内容缺项、漏项、签章手续不到位、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准确、整理不规范、复印件居多等现象,有些甚至把施工图当做竣工图,竣工图编制更改不规范、不真实、不完善,使建设工程档案失去了真实性、原始性和连续性,失去了工程档的凭证作用和利用价值。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具备一定建筑方面的知识,熟悉建筑图纸、熟悉建筑的设计、施工流程和环节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对建筑档案的审查工作得心应手,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建档案工作者除了要具备一定建筑方面的知识外还要熟悉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是工作中的法律武器,必须要熟练地运用,对各种新出台地政策要第一时间学习,要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各项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做好服务与工作,要敢于依法治档,依法管理。及时贯彻落实有关档案管理的新规定,执行新规范,按照新要求,及时掌握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熟悉整个归档过程的具体步骤,严格执行档案的查阅利用制度。

同时,城建档案工作者还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方面的操作技能和一些常用软件、系统的运用技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的日益普及以及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城建档案信息的录入、编目、查询等也都逐步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传统的纸质档案存储空间大、维护成本高、查阅不便,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发展,随着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的推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许多工程图纸也直接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电子文件中,这就要求城建档案工作者要顺应时展,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很好的驾驭新型电子设备,跟上时展的步伐。

二、更新、提升服务意识

城建档案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服务是城建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和根本宗旨。档案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部门的档案工作者自身有没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能否将服务放在整个档案工作的首位,并紧紧围绕这个主题,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机制、扩大服务对象,能够及时、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为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为此,发挥好城建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真正树立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光荣感和自豪感,端正服务态度,完善服务措施,并且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熟悉馆藏资源,了解社会所需,及时主动为利用者提供尽可能的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对各工程的参建单位进行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和跟踪服务,打造城建档案服务品牌。从工程立项开始就提前介入,以集中指导的方式让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了解城建档案的重要性及各自相应的职责分工,使其明确归档的范围、内容及质量要求;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分阶段进行跟踪服务,确保工程每个阶段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及整个工程档案资料的连续性,保证工程完工后档案归档、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样的连续不仅缩短了工程档案的移交周期,还提高了档案归档效率、保证了档案归档质量,并为今后城建档案的收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百姓要提供多项服务、亲民服务。不断宣传城建档案查询流程,畅通百姓档案查询渠道,提升窗口查询服务质量,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方便快捷查阅所需档案,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档案利用体系,增强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主动性,杜绝工作时间百姓查询无门、查询无人、查询无音的现象,真正做到“微笑服务、免费查询”,从而拉近与百姓的距离,较好的发挥城建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开发城建档案信息新资源及利用新渠道

城建档案馆是保管城建档案史料、储存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基地,是搞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中心和主力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搞得如何是衡量城建档案馆服务功能发挥的好坏的主要尺度和重要标志。为此,要求城建档案工作者要不断发挥创新思维,不断挖掘城建档案信息新资源,不断开发档案利用新渠道,坚决不能把城建档案工作片面化、静态化、被动化,更不能把城建档案淡化为一般的参考资料,要将“死档案”变成“活资源”,建立一个数据库标准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利用网络化的新体系。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档案服务;问题;对策

社会经济日渐发展促使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于高校档案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档案服务工作至关重要。信息化时代日渐发展使得高校师生对于档案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实际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以及多样化。高校需要结合信息技术,重视档案服务工作,提升信息化水平,进而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完善、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档案服务工作。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约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达到实际预期,实际服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地影响高校档案服务有效性。

一、高校档案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档案服务数字化水平不高。科学技术日渐发展促使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数字化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了潮流,高校档案服务工作数字化也成为了重要发展趋势。在进行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虽然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承担记录功能以及统计功能,实际上仍然有非常多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档案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非常重要,高校档案服务数字化程度并不高。

(二)高校档案服务缺乏统一化标准。从目前发展来看,一部分高校已经开发了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系统,但是各个高校在计算机选择方面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实际应用软件也存在着非常大差异。虽然大部分计算机软件系统存在着相似性,但是通用性以及兼容性却相对较差,这就使得数据之间很难进行有效置换,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高校档案管理缺乏标准性以及统一性。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档案目录管理工作,在进行档案文件考查过程中,可以利用全文查阅方式来充分了解,但是档案服务工作有效性并不高。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对策分析

(一)有效整合高校档案。高校在进行档案服务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档案资料在其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目前高校档案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重视档案主题的建设工作,这就需要有效整合档案信息,提取档案信息中的关键词,这样能够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进而有效发掘档案中存在的潜在性信息。高校档案服务工作人员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统一化整理以及分类,坚持档案信息实效性,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档案服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档案信息主题来进行分类,这样能够更加有效满足师生需求,使之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总之,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档案信息主体性,进而提升档案服务广度以及深度。

(二)有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为了能够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符合时展需求,那么,现代化信息手段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角度分析来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是现代化管理重要标志。在传统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大多是采用纸质记录方式,但是庞大数据却无法有效记录以及管理相关信息,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资料数据的有效存储,结合实际工作标准来构建档案管理工作数据库,提升档案记录工作以及存储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以及查找档案信息,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更新高校档案信息,进而为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保障。

(三)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从高校的角度来分析,高校需要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方式,这样才能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档案服务。需要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完善工作以及创新工作,进而尽可能减少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坚持与时俱进原则,保证档案管理与时展相一致。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集中处理相关联档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提升自身信息安全保护的工作意识,避免出现由于自身疏忽而造成档案信息疏漏,为高校师生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三、结语

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使得高校档案服务工作呈现出数字化、科学化、网络化以及信息化发展方向,这样能够实现资源数据的有效共享,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高校的档案服务工作呈现出联合化、个性化以及市场化发展倾向,需要不断优化档案服务工作,转变传统服务工作理念以及服务工作方式,提升档案服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构建更加完善的档案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档案服务工作水平以及工作质量,为高校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邸家琴.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馆信息服务策略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