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规划人才培养

城乡规划人才培养

城乡规划人才培养

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特性及其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地理学为背景,以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理论为依托,以现代信息管理和3S技术为支撑。其核心知识体系涵盖地理学、数学与信息学、规划学、管理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有着丰富自然和社会科学属性的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性综合学科。该学科具有地理学的三大学科特性:综合性、区域性和社会实践性。

人文地理c城乡规划专业区域性和社会实践性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道路。国家教育部2012年专业目录,已清晰地为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构建了“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在此专业指引下,毕业生应具备三大基本技能:通用技能,即所有专业学生大学教育阶段均应具备的共性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即学生必须掌握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专业创新技能,即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2]。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示例

韶关学院地处粤北山区,为典型的地方高校。该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础上,根据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要求拆分,于2013年开始专业招生,目前已招收在校生近150人,制定并实施了2013版、2014版、2015版共3个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学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和“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指引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明朗、清晰。

1.以“三性、两需”为目标凝练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植根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和未来需要,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这需要认真分析专业和社会需求关联性,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社会需求变化,及时把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动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未来。以“三性”(即地方性、实践性、创新性)、“两需”(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急需和未来潜在需要)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急需和未来潜在需要,遴选、调整专业方向,凝练专业特色。

充分考虑到粤北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对人才需求,以及珠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不愿入职粤北的现实情况下,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确立了“立足粤北、面向广东”、“强化应用、凸显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扣粤北山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强调主动对接粤北山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为粤北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专业方向与地方特色的凝炼,紧紧围绕粤北山区城乡建设、旅游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学院实际,以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遴选出“社区规划与房地产管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2个专业方向,得到韶关市城乡规划局、韶关市城乡规划与市政工程设计院相关专家的认可。

2.以“依托学科、注重实践”为原则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课程体系建设。地方高校“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坚持“厚实基础、适度口径、注重实践、提炼特色”的总体原则,通过厘清职业岗位、专业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起面向职业需要的、培养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3],以及基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应用”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突出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应用课程在核心课程群中的地位,减少或删除与专业能力培养无关的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和校内课程的设置。增加实训(实验)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校外课程比重。通过“三减”、“三增”,进一步优化课程群内部“基础”、“技能”和“应用”结构,形成一套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行业特色的理论基础适度、专业技能厚实、应用实践凸显的专业课程体系。

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地理学科基础,以“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为原则,构建起具有专业适用性的“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实践应用”、“2年厚实基础、1年专业方向分流、1年实习实践”的211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减少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性课程课时数,增加数字测图、画法几何、园林规划、城乡设计等技能型、实践型课程。突出快速手绘、微观空间设计与宏观空间规划在核心课程群中的地位,构建从单功能景观设计混合型街道(片区)规划设计城镇总体规划设计的自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的实践、实操性课程体系。增强三性(即“综合性”、“设计性”和“实践性”)、三型(“技能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在实践课程的学分比重。

3.以“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为导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变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教学体系,重理论教学考核、轻实践教学评价的传统教学理念,建立起课内外联动、校内外协同、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需要更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强大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实践教学需要构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实训(实验、实习)与校外实习实践相结合,促成课程实验实训、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实习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的体系化。课程考核需要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考评制度,增强考核自主性、过程性和创造性。

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通过将常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结合、教师主讲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三结合”,积极探索和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竞赛教学”等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性学习、《城市设计》的“经典著作阅读”和“小组学习汇报”、《村镇规划》的“真题剖析”与“规划实践”等,即是立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科技创新、暑期“三下乡”、“挑战杯”、“专业技能大赛”等为平台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具体科研、教研和行业规划项目实践,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全方位培养。校内院系间、校地间教学资源、实习实践基地的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任务、实用型课程的共同分担,规划实践活动、规划项目、人才培训的校地对接,促进了本专业教学模式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

4.以“双师、双证”为重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水平

“双师型”教师是指专任教师既具有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教学能力,又有科技开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实践能力[3]。“双证型”教师是指专任教师拥有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又有行业岗位所需要的执业资格证书。“双师双证型”教师是支撑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相比较而言,他们跟行业联系沟通密切,熟悉行业动态、操作流程,更容易把行业、岗位上的相关信息、知识和技能带入课堂,指导实习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必然要求师资队伍中拥有众多“双师型”、“双证型”教师,并充分发挥他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实习实践中的骨干作用。这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依以实施并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发展中提出建设一支行业职业素质高、教学科研水平高、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双证型”教学团队的师资培养方案。一方面,通过外聘途径,邀请规划、测绘、园林、地理等专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行业相关专业人士来校授课、实践指导,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鼓励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随岗培训和挂职锻炼,激励专任教师考取行业执业资格证书。人才招聘注重引进具有行业实践经历或具有行业执业资格等级证书的教师。目前,本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其中,3人拥有“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证,2人被聘为“韶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4人有在规划设计部门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随着“双师双证型”教师比例大幅度提高,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服务”的特性和水平进一步得到加强。

5.以“两体系、一办法”为抓手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管理

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过程管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这需要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特点,提出符合学校实际,具有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督导监控与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等,建立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控制机制和质量反馈机制。尤其是需要“两体系”、“一办法”教学过程管理,即建立和完善基于“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三维专业评估、人才评价体系,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师生评价、实习实践、教学竞赛、毕业论文、社会反馈等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奖惩激励办法。

为此,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改变了传统课程成绩的3∶7(即30%的平时成绩+70%的期末考试)比例设置,创新考核模式,设计开卷考试、小组作业、课程设计、实践实训等多种考核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成绩。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30%∶50%∶20%”的三维评价体系,突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型(技能型、应用型)和两性(综合性、设计性)的专业特色。建立起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师生评价、实习实践、教学竞赛、毕业论文到社会反馈等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奖惩激励办法。如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校地协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与变更制度;教师教学效果的学生、同行与督导专家的“三S”考评制度;学生能力考核的学校、实习基地、用人单位及行业部门共同参与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3A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39-02

一、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明确3A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要与社会、市场、现实广泛地联系起来,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断地组织骨干力量,对全国优秀的综合性工科大学、同类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进行对比,并与人才中心、高职院校以及相关行业的用人单位等进行大面积的调查和访问。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与产业界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彼此都不知道行业中间发生的变化和改革,容易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同时招聘单位人才缺少的局面。地方高校与相关的工科大学无论是在生源素质、师资力量上,还是在教学设施、社会的支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劣势相当突出。相对于高职院校或中职学校而言,由于它们更加重视“理论够用,重在操作”等方面的训练,所以它们占据更多的优势。

二、重在应用,强调特色,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学结构

对学科存在的原有课程进行大胆的优化、改革和整合,积极开展有特色、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不断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局面,不断地开拓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有特色、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不断地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创建理论教学与实验训练、工程实践相统一的新局面,即实现“三维一体”――“点、线、面、体”互相融合和交融,在应用与实践训练的过程之中构建出3A教学新体系。“3A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结构和基本框架为:一条主线:紧紧围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人文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3A型人才”的宗旨,把教育理论真正回归教育实践,努力地将科学、教育、工程三者融为一体的3A人才。两个面向:面向地方,面向基层。三个维度:理论教学、实验训练、工程实践。四个层面:点、线、面、体四者相结合,从单一到综合,从点到面,由独立到融合的体系构建。点――开展某一课程的知识学习,掌握基本的技能;线――是对课程深度的学习和专项能力的突破;面――在专业方向上进行研究,并进行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开发;体――就专业开展“知识、能力、素质”的学习和研讨,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成为综合技术教育的转变,不断地突破“技术性实践”,向更高层次的“思性反实践”进行。把理论、实验训练、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支撑、监督、保障与调控。

三、条件为基,师资为要,建立教学新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1.引外培内,强化师资力量。城乡规划教育之所以无法摆脱“理论脱离实践”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的教师本身缺乏实践,他们来自于高校,或者是研究生学位毕业之后直接走上讲台,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和规划方面缺乏经验,太注重理论的教学和分析。因此有必要进行师资力量的强化。首先,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及学院学科建设的需要,可以让教师去相关单位参加实践。其次,要把专业的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增强专业的教学效果,为人才的培养提高支持。善于邀请社会上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者著名的实践专家及管理者担任主讲教师,对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课程的实践活动。最后,与本市多家规划设计院签订协议,成立本专业的设计室,让学生和老师亲自参与设计;借助这个平台,让教师迅速掌握与工程相关的设计规范,学会熟练地使用各种结构设计软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

2.资源共享,校内校外双重实践。深化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实验室的建立。目前,学校已经建成了测量实验室、效果图制作、住宅建筑模型制作、CAD实验室等,确保能够完全地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全面的必修课程实验,同时对于选修课程实验进行有目的的挑选和实践。学会充分地使用实验室、电脑模拟、测绘等形式积极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工程类专业教育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只有把将理论、实验、实践三者结合起来,加以整合、渗透,才能够不断地实现规划能力、设计能力、管理能力,3A能力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多目标、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目标,不断地实现学生知识的吸收,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和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另外在课堂之外,还要能够充分地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到相关的设计单位实习和锻炼,指导和督促学生在工程项目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把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相统一,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

3.多元互补,完善质量监督、评价的教学体系。根据“点、线、面、体”多维度、多方位的专业锻炼与能力训练方法,善于开展与之相关的教学监督与评价活动。在“点”的教学监督过程中,可以利用小考试或阶段性考试的方式,来及时地分析学生的近期学习状况,让他们更好地查漏补缺,寻找不足。在“线”的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地重视平时的训练与课程设计的成绩,让知识与能力得到更完美的结合,进行综合性的学习评价。在“面”的教学评价中,要把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诸多环节的综合表现统一起来,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予以评价和分析。聘请当地设计院、建设单位的专家、学者,与学院的教师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整体的指导和评价,在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把当天的经历进行记录,撰写实习日志,指导教师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分析,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实践状况。在“体”的教学评价中,要格外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把学生目前的状况与其刚入学时的专业能力进行纵向比较和分析,通过这样的比较来评价和分析学生的实践和学习状况,同时能够衡量和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邬峻.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

[2]陈乐,王沛民.课程重建:欧洲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16.

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实验室

1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延伸、拓展,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城乡规划专业加强人才的职业性、职业化能力培养,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是规划学科的重要基础,学校是进行实验实践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场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强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对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规范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概况

金陵科技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自建校以来就开设了与该学科相关的建筑学、城镇建设与规划、城市景观等专业。随着学校发展、社会需求,该校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注重“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学生在学科团队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科平台积极参加各类型层次的学科竞赛,获得多项省级和部级奖项,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内涵。

目前,该校城乡规划学成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及校级重点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主要开展以城乡发展战略研究、城镇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相关课题研究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积极承担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任务,提高城乡规划学科的社会服务水平。该校城乡规划学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县域城乡统筹与乡镇可持续发展、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新型农村社区与乡镇规划设计、可持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3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重要性

3.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城乡规划设计行业的调研,设计行业急需专业基础知识完善、实践与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地方需求,加强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建设。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科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参与指导老师科研项目,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依托现有的仪器设备,更好地开展科研服务,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良好的保障。

3.2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城乡规划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术为手段,以需求为导向,在实践教学与管理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创建自主学习平台,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导向培养模式。加强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创造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程能力。

3.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

实践环节是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1]。该校城乡规划实验室已经具备良好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依托专业绘图教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规划设计模型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节能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场地。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具有自身的特色,能够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

4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

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主要依托该校土木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规划设计模型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等主要针对课内实验、设计课程、毕业设计、学科竞赛提供实验场所。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应依托省级和校级学科优势,与建筑学、土木工程等学科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实践能力,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训基地。

4.1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建立实验管理体系

各级财政对高校实验室建设实行规划管理是建设投资的主要手段,实验室建设离不开经费的支持[2]。受中央财政与省市财政支持,实验设备及实践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应提高实验设备的有效利用,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需求。结合城乡规划专业特色,选择实验室所需仪器设备,保证课程设计、科研服务需求,将教学与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作为实验室补充的重点,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高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培养。依托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实验实训场地,加强实验室设备仪器的开放使用,通过现场实训、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需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化管理,如实行网上预约系统、实名注册登记、设备远程监控、实验远程指导等,提高实验管理人员长效管理。教师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确定实验项目,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仪器、材料、实验室准备,协助实验指导,随堂听课,填写实验日志。通过建立完整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为实验教学的开展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4.2依托科研创新项目,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专业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科研及科技服务的重要场所,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重要保障[3]。城乡规划作为省级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开展科研项目研究,为学科建设作支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目前专业教师承担多项纵横向科研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结合实际规划设计类项目,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得到实际运用。积极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融入学生实践教学中,不断提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提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设计课程需要,进行各专业技能操作,比如制作规划模型过程中,对各类仪器有一定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过程中,能熟练运用各类仪器设备,熟练操作专业软件,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强化工程意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4.3提高实验设备使用率,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城乡规划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验室各项设备、仪器基本满足学生课内实验与课外科技竞赛需求,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所,提高实验设备的有效利用。该校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教师开展科研服务提供良好的保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不仅能够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为实验室的有效运转作支撑。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以完成在校学生的培养,同时长远建设目标应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发挥培训中心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4]。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资源,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如CAD高级制图员,通过率较高。学生专业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强化训练专业所需软件,如CAD、Photoshop、Sketchup等软件,结合实际科研项目,将所学专业技能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性、职业化培养是发展趋势,该专业学生将来可考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师等,这些注册职业考试,将提升并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并满足社会。

4.4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城乡规划专业要求教师具有综合性知识,不仅仅考虑单纯的教学需要,还应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有足够的认识,对相关学科也应有所了解,如建筑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城乡规划专业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城乡规划专业实验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工程经验,聘请设计院或者同行业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同时对校内青年教师进行培养,让更多的实验教师参与规划设计类实践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近年来,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实验室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设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依托校级、省级、部级竞赛,如斯维尔BIM建模大赛、中国环境学年奖、中联杯、蓝星杯等,激发学生创新设计,体现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性、职业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5结语

实验室建设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场所。科学制定实验室建设发展计划,明确实验室规划目标,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实验室建设围绕职业技能鉴定,不断深化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努力建设成为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基地。

参考文献:

[1] 杨大伟,安蕾.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4):41~44.

[2] 冯敏侠,庄中华,劳静.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423~426.

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261-02

引言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就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形式,并将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以创新为基础支撑创业,创业反作用于创新并促使创新的发展,全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应当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内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机制、内容和方法更完善,以引导人自主创业为最终目标,培养人的创新、创造、创业精神,激发人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全面提高人的创新、创造、创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领导能力的社会导向型多元化人才教育研究。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团队,以城乡规划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为依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与人才培养机制。

1.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

创新创业理念已成为世界性高等教育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在国外发达国家较普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纷纷将创业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富有挑战性人才的战略。创业教育在美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基本形成较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英国创业教育已经融入到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创业教育”的概念是1989年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2008年,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之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2.1 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总体框架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知识能力定位、就业岗位定位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合,搭建“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个阶段、四位一体、五个结合”教改框架,城乡规划教学团队持续性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2 教学改革框架“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个阶段、四位一体、五个结合”

2.2.1 一条主线:以复合能力培养为主线

在我国高等规划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的大形势下,为适应我国注册制度和专业教育评估制度,提出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围绕“以复合能力培养为主线”,复合能力结构包括前瞻预测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专业分析能力、公正处理能力、共识建构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六大能力。以理论核心课程群、规划设计课程群为主要载体,组织团队教师在一年级~五年级进行实践教学。

2.2.2 两个平台:“课内培养”与“课外创新实践”两个平台

“课内培养”平台建设

整体课程体系在增加了多学科交叉课程设置同时,亦注重实践素质与创新能力课程安排,考虑多专业方向的选择与多学科知识的渗透,采用“主干+模块”的方法,以此来保持课程体系的弹性和开放性。建立了四大教学模块,即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教育。以专业指导规范的10门核心课为主干,建立纵向主干体系,以设计课程与相关理论课程为横向课程群,结合专题研究与实践交叉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复合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外创新实践”平台

实践与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面对社会实践,追踪国际前沿和社会需求,密切关注中国城镇建设实践,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中,建立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余参与规划设计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对其他相关学科的敏感度。

吉林建筑大学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并制定了奖励机制与管理办法。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及省级竞赛及各种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学校还于 2013年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鼓励学生申报课题,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实践证明,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实践,对培养其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有极好的推动作用。

2.2.3 三个阶段:“1+1+3”三阶段教学模式

根据知识学习的客观规律及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1+1+3三阶段教学,按照五个年级递进课程教学阶段:规划专业启蒙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专业素质及能力提高和综合能力训练与提高5个阶段。注重城乡规划专业基本功训练课程群优化研究,提出“1+1+3”的三段化教W模式,即一阶段―一年级启蒙教育、二年级―学科基础教育,三至五年级―专业教育三阶段教学,将城乡规划区别于建筑设计的空间认知和塑造能力训练,着重加强专业基础的训练,从而形成基础扎实、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适应性强的教学体系。

2.2.4 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学改

①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由单一学科知识学习向多元交叉学科综合知识体系转变。

城乡规划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正经历由单纯的工程应用学科向工程科学与政策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特征的转变,课程体系的重构既强调规划专业的五大知识领域和十大核心课程内涵,又全覆盖国家推荐的选修课―包括社会经济类、建筑与土木工程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技术类、规划专题类等5个知识单元。通过课程内容全面拓展学生的基础与专业知识素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强调规划专业的五大知识领域和十大核心课程内涵,覆盖选修课――包括社会经济类、建筑与土木工程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技术类、规划专题类等5个知识单元。确立“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专业基础;形成方向优势,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教学环节中强化以规划师基本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能力训练,既注重为学生提供初步、系统的建筑及规划思维培养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强调对城市基本问题的认知分析与训练。

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由传统知识传授型向学生参与互动的以学生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转变。

本科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教学方法向接受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等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法转变。通过运用这些研究型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究性教学方法体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由应用型向创新型的跨越。

④学业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研究:由注重成果考核向过程与成果并重的考核转变。

学生课程学分的取得,多数高校仍然是“一考定全局”,看中结业考试,而忽视对学习过程、能力的考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对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进性改革。从“他评为主”转向“自评为主”,把评价对象从“惟智商”转为“五育”并举,从“惟知识” 转为“重能力”,把评价方法从定性与定量的“分离” 转向二者有机结合,把评价依据从重考试结果转向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把评价标准转向以教育目的、任务及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多元化特色评价标准。

2.2.5 五个结合

①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同时为增强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部分设计课程采用“双师结构”的教学体系,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和领军人物,辅助教学工作,满足“双师素质”的特殊教育要求。

②教研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面对社会实践,追踪国际前沿和社会需求,密切关注中国城镇建设实践,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中,并鼓励学生在课余参与规划设计研究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对其他相关学科的敏感度。

③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网络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必要补充,促进课上、课下联动,提高教学质量。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团队已经建构了专业数字化学习环境,进一步拓展了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无地域、无时间限制的特点,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延续到课外的网上讨论和网上交流。并进一步拓展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获取最新信息资源的途径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④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结合。

城乡规划专业突出地方性院校办学特点,体现吉林地域文化特色,将地域特色课程群如小城镇及乡村的建设规划设计、寒地课程融入教学过程,课程内容结合国际领域前沿,成为特色课程。通过地域特色课程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务实创新的精神,服务本地同时,锻炼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⑤人才需求导向与执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大专业,多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改革的一种主要趋势,学校根据职业市场变化适时设置并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学生个人需求的多样化,学生确定专业方向的时间可灵活掌握。

3.结语

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通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达到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的,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主导思想,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大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敢于实践,让想创业的大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锻炼,具浯匆档母髦只本素质和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了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城乡规划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探索,白立敏,城市地理,2016,2.

[2] 高教转型期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以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孙瑞丰白立敏,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5.

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四年制;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构建

Abstract: because of CFG pil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quality easy to control, settlement of small, high bearing capacity, stability, fast, short time limit, etc, in recent years in the modern house is wide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 of CFG pile, the inst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CFG pile and CFG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Key words: CFG pile; Foundation; Foundat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现今的城乡规划学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都发生了转变,传统工学的学科门类和建筑工程的学科体系,远远不能涵盖现代城乡规划学科的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在学界的共同呼吁下,城市规划由原来所属的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由二级学科升格成为与建筑学并列的一级学科——城乡规划。

1、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困境

1.1思路的转变

我国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远滞后于西方国家,绝大多数院校以工程技术领域的建筑学学科为向导,对建筑学与城乡规划的差异性认识不够,导致专业教学过程中一味模仿建筑学的课程体系,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包括对城乡规划专业本体认识存在误区;以及对课程体系的安排不符合城乡规划专业的认知规律。

1.2就业的局限

一方面,社会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主体定位依然以“设计型”人才为主。另一方面,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在我国,专业学生要成为政府工作人员首先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这往往是难以通过的,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工作岗位有限,从而使得很多高校培养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最终走进了设计单位。

1.3教学的制约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绝大多数以建筑学教育为支撑平台,师资队伍也主要由建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办学背景和师资队伍的制约,是如今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滞后于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4思维的缺失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们已经习惯于记忆和背诵知识,普遍缺乏独立的思维和敢于创新的能力。在规划的教学中,我们常会面对学生这样的困惑:在评析方案时,为什么教师说这个方案也好,那个方案也好,到底优良方案的标准是什么?学生们普遍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2、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2.1全面城市的认知

城乡规划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空间形态和工程技术领域逐步进入到对社会和经济、区域发展、生态保护、城乡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和融合。在基础教学中,需要告诉学生,城乡规划“是什么”,使其全面了解城乡规划的本质、规划本身的运作机制、相关学科对城乡规划的影响等知识,引导学生对城乡规划本质问题展开思考。而不是忽略这一环节,直接教授学生城乡规划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于缺乏实践的在校生来说是相当枯燥难以理解的。

2.2扎实技能的培养

在学科内涵和外延都大大丰富的今天,城乡规划的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过去以各种工具训练为主的绘图能力训练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规划设计后应适量降低强度,而对快速记录城市、快速表达构思的徒手绘图训练则应该得到加强。除此而外,还应继续加强模型设计与制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城乡规划实际工作的特征,还应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随着城乡规划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强,学生与社会沟通,交往的能力也亟待提高。

2.3 健全人格的形成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师的培养不仅限于传授知识和教授技能,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职能。首先,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城市观”,正如吴志强先生所谈到的城市“五观”认识城市, 要认识到城市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人服务的,城乡规划要为人服务;它是一个有机,复杂的整体,需要整体系统地去审视:认识城市要有全球意识。城市发展要与地球或自然相和谐。其次,要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逐步使学生明确一个城乡规划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3、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其中,低年级阶段课程体系所奠定的专业基础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奠定科学的城乡规划思维方式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在建筑学的基础上加点儿佐料就可以了的”(陈秉钊.2003)。因此,城乡规划专业前两、三年专业基础教育与建筑学专业为同一平台是相当不合适的,这将会导致学生对专业认识的偏差,以偏概全,以建筑思维取代城乡规划专业思维。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应使学生能全方位接触城乡规划专业知识,获取高年级专业学习及未来城乡规划工作的相关能力,并初步形成城乡规划价值观,奠定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的基础。

3.1 构建原则:两个规律的尊重

(1)城乡规划学科的认知规律。城乡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所涉及专业知识面宽广、体系庞杂。专业教学强调的是对专业的认识及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对城市的认识。城市认识遵循“从整体到局

部,从高层面到低层面,由外而内,由上及下”的规律,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全面地接触、了解城市及城乡规划学,有利于系统地,整体地把握城市,避免步入“盲人摸象”的歧途。

(2)学生学习的规律。人类认识事物及学习的基本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专业课程的安排应该循序渐进,使其符合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避免难度过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3.2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1)合理划分教学阶段

第一、规划设计初步(一年级,第1、2学期)阶段:进行专业启智教育,了解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城乡规划专业四年的教学安排,了解职业及就业情况;重点掌握城乡规划专业要求的基本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步了解设计思维;初步理解空间.城市空间的概念;初步尝试关注并思考城市问题,了解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学属性等。

第二、规划思维训练(二年级,第3、4学期)阶段:系统培养学生认识城市的基本能力。了解结构、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城市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初步理解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了解公共政策制定的不同表现形式;初步掌握基本的空间设计方法.并初步具备规划设计表达的基本能力。

第三、规划设计(三年级,第5、6学期)阶段:全面培养学生的规划技能,初步掌握城市道路、工程系统方面的规划技能;了解建筑功能定位与城乡规划,市场之间的关系,了解项目策划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从单一功能的小型公共建筑到复合功能的中型建筑设计的方法、程序,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深入理解建筑与社会、心理、行为、城市环境、基地条件等的相互关系,掌握居住区、商务区规划技能,并对材料、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第四、规划设计(四年级,第7、8学期)阶段:主要学习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社会、城市经济、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初步掌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并初步理解管理、策划、技术规范等与设计相关的知识;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要求。

在当今社会经济变革的时期,城乡规划学科也正处于调整和变化之中。正如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者,一方面日益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另一方面却正是他们在支撑着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因为历史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消除,就业渠道也决定了高校专业教育不得不针对就业市场确定教学计划。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一点,以单一学科为支撑的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是必要的,这是我国的城乡规划学科及专业教育同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要行动起来,结合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变化、结合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实情,结合本院系自身的特点来制定系统的、整体的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体系,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春娇,林从华.“五年制”不是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唯一选项[J].高等建筑教育,2005,3:6-9.

[2]隗剑秋.关于四年制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7,1:102-104.

[3]田伟丽.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初步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2,7:29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