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教育培训

高校教育培训范文精选

高校教育培训

高校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1.1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竞争并存的世纪,社会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占据了优势,谁就居于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生力军的新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这一发展需要。高校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有专业素质、基础素质、心理素质和教育素质,前两种素质大部分新教师都已基本具备,后两种素质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水平较低,要迅速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新教师掌握了学与教的规律和技能,善于分析和调控教育过程,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1.2高校教师职业活动特点的需要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高校教师主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言谈举止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家。新教师作为高教战线的新鲜血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受过良好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科研创新能力强,但却普遍缺乏学与教的理论、技能和技巧,无疑会降低教育的效能。岗前培训能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有效的学与教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加深对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有利于提高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和技巧,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与反复实践,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加速新教师的成长,使他们成为既是所教学科的专家学者,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里手。

1.3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内涵式发展,首先应当是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随着学科的发展变化,层出不穷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来支撑;以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迫切要求高校教师的素质适应这一趋势,高等教育若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其影响远比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大得多而且深远得多。教育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教育观念、教育意识的超前性,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避免危机产生,关键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切入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岗前培训是捷径。

1.4新教师从“理工科”变为“师范类”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批理工科、非师范类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任教,而这些人在进高校任教之前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师范类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缺乏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缺乏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而只有进行岗前培训才能使这些新教师从“理工科”转化为“师范类”,才能促进大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学好”到“好学”的转变,才能使自己尽快做到“会教”,进而实现从“生手”到“新秀”再到“专家”教师的转变。

2岗前培训的功能

2.1把关功能

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走上讲台前所接受的专门针对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问题的教育,20天左右的培训过程,也可以把它作为是对新教师的考察、了解、认识的过程。因为在引进过程中由于很多学校只是通过查阅档案、短暂的交谈、试讲才决定是否录用的,存在对录用对象认识不深、了解不够等弊端,如果能充分发挥岗前培训的功能,在录用教师时只是签订意向性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必须通过岗前培训且合格后才能签订正式协议,否则解除意向合同,那么就有可能弥补上述进人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成功率。岗前培训须由人事师资部门的同志担任班主任,通过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来深入了解、认识新教师,并通过培训考试、教学实践来淘汰某些不合格的教师,为师资队伍把好入口关。2.2熏陶功能

即通过带新教师参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请校领导介绍学校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让新教师了解学校奋斗历史和教学业绩及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知晓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办学理念,知校爱校。通过请德高望众、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老教授讲自己的成长历程,让新教师感悟老一代的治学风范和为人师表的艰辛与伟大,从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开创伟业。

2.3培训功能

通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的培训,使新教师懂得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了解其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掌握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熟悉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为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提供必备的基本知识。

2.4交流功能

新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彼此互不相知,他们带有各自学校的文化精神、学术风格和各自的价值观念,利用岗前培训机会相互接触、彼此交换,各种观点、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往往能产生交流融合之功效,既有利于日后的合作,又可能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3搞好岗前培训的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功能,岗位培训工作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3.1淡化岗前培训的高度计划性,增强指导性

岗前培训作为提高新教师素质的必备环节,要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定目标,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强求统一。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带有指导性质的教学计划,各高校在具体执行中,可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及新教师的状况,调整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对新教师进行培训。

3.2修订岗前培训教学计划,增强针对性

教师岗前培训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师资培训制度,其培训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现有的岗前培训内容是1997年确定的,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岗前培训内容除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4门课程外,还应增加文化素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知识讲座,使新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科学和人文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3.3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实效性

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新教师了解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因此,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岗前培训的重中之重,必须使新教师在岗前培训中亲身体会教学各环节。应针对新教师的实际状况,根据各能力要素的要求,既聘请校内优秀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授课、观摩和训练,又让新教师走上讲台,身体力行,还要让新教师参观实验基地、工厂和优秀企业或公司,以提高他们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的认识,加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

3.4改变培训效果检验方式,增强科学性

现在检验岗前培训效果的唯一手段是闭卷考试,但由于岗前培训内容实践性强,几张试卷难以检验出培训的效果,也不利于新教师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应试教育的检验方式,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检验方式,将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谈心得体会及教学实践等几种方式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检验新教师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谢维和.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基本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

3钟健能.抓紧培养吸引使用人才[N].组织人事报,2002-01-13

4蒋伟.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高校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一、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县委党校按照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统一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围绕“推动党校科学发展,提高党校工作水平”这一主题和“学习贯彻《党校工作条例》,全国(省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党校工作会议精神”这一实践载体,认真学习了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听取了专家学者和县委、县政府领导专题辅导报告,积极组织集体学习,同时抓好自学,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交流,联系实际,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学习培训,全体党员干部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把握,增强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既是党校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党校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因此,一定要把党校工作放到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中去认识、去把握,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党校各方面工作的自觉行为,增强办好党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推动党校工作和党校事业有新的发展和进步。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通过深入调研、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召开民主生活会,按照“四对照、四检查”要求,充分发扬民主,认真进行了分析检查。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观念上,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课题、新矛盾和新任务,有些地方还不适应服务科学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2、培训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受传统影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干部学习培训需要贴得不紧,内容还不够新,方法不够活,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教师讲课水平、理论水平和演讲能力有待提高;

3、行政、教学管理,精细化程度还不够,后勤保障、服务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围绕科学发展,积极探索、创新不够;

4、队伍建设一线教学人员不足,基础设施有些滞后,校园面积狭小,不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需要。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深入思考,深刻分析,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思想认识和工作问题。

一是这些年来,我们虽然对科学发展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但与在更高起点上践行的要求还有距离,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高,自觉落实的意识还不够强,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还没有进一步深化;

二是还没有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习惯思维存在,依然用传统方式方法看待开展工作。

三、明确整改努力方向,促进党校科学发展

根据学习实践活动要“突出实践特色,重在解决问题”的要求,县委党校结合自身特点,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该“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好党校”这个基本问题,坚持“科学发展,高点起步,争创一流,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思路,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1、继续抓好学习实践活动,使认识达到新境界,理解达到新高度,实践开辟新领域。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更加突出发展这个主题,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更加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自觉运用好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真正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以此促进党校工作全面发展。

2、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校工作条例,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方针,坚持改革开放,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担负起大规模培训领导干部、大幅度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重任。

3、把以学员为本、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行政后勤为保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任务,办好党校;特别是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干部时,把科学发展观放在突出位置,使广大学员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4、作为教育者不仅自己要先受教育,而且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尺查找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和自身党性修养上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改进工作,为学员服务、为办学服务。

5、加强师资力量和科研工作,夯实发展基础,力争多出成果、出精品、出亮点,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

6、搞好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党校整体搬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分步实施“五四三工程”,即占地*亩,报告厅容纳*人,学员公寓同时安排*人食宿,把新党校建成全县党员干部的培训中心,县委、县政府的会务中心和接待中心。

高校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理性化

一、培训认识的理性化引导着高校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高校教师对培训学习的认识逐步走向理性。培训不仅仅反映出社会进步与发展对高校教师的外在要求,更是教师自身谋求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一,终身学习理念使高校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趋向理性化。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受到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引导着高校教师对培训学习认识与需求的理性化。教师参加培训学习逐步摆脱了由学校组织安排的被动状态,变为个人终身学习的主体需求,他们将目光投向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学习。

第二,科技进步、知识更新使高校教师培训学习的热情日渐提升。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这必然反映到高等学校的教学中来,传统的教师素质观已经无法适应需要,时代呼唤着新的教师素质观的建立。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实现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占有,才能满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日渐提升,可以预见,高校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必将不断增长,培训市场亦更将广阔。

第三,现代大学观促成高校教师参与培训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现代大学必须全面承担时代赋予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教育责任要求大学必须坚持人文、科学和创新的统一,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术责任要求大学必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实现对人类文化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充分发挥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性、源头性作用;服务社会的责任要求大学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大学要以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文化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作为大学实现其教育、学术和服务社会责任的实践者,正逐步将对培训学习的理性认识和热情转化为——种自觉行为。

二、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现状

1.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总体评价

通过调研数据和同教师访谈的信息分析,我们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现状作如下总体评价:个体培训需求十分丰富;需求与现实满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培训需求的目的上存在着片面性和功利色彩。

个体培训需求的丰富性表现在:教师既有学历培训需求,又有非学历培训需求。非学历培训主要包括知识更新,对学科发展新理论、新成果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职业道德修养与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等。

个体培训需求与现实满足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工学矛盾突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均等;培训未能达到期望效果,个体培训需求没有完全实现。调研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45968名教师中,最需接受培训的中级以下职务的教师每周实际授课在10学时以上的有14281人,占被调查的中级以下职务教师总数的51%。可见年轻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每天忙于应付教学,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学习,他们的培训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培训方式不当、培训内容先进性不够、指导教师的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原因,教师接受培训的实际效果与其期望效果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他们的培训需求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实现。调研资料显示,被调查的40116名教师中,认为“培训效果不错”的只有16742人,仅占41.7%。

行政部门和学校政策导向的误解,部分教师的培训需求带有比较浓厚的功利色彩,具有一定片面性。如重学历培训、轻非学历培训,重学术培训、轻教学培训等。

2.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既有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

教师群体从层次上可划分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不同层次的教师,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承担的任务以及学校的要求的不同,其培训需求在内容、水平和形式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就共性而言,教师都重视专业知识的更新,知识结构的优化。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宽广、优化的知识结构,才能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普遍认为,“更新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动向、优化知识结构”,是他们参与培训学习的主要目的。

就个性而言,由于多年的积累与学习,学科带头人的学识水平、研究能力、教学能力等处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特别是在教学能力方面,经过多年的锤炼,达到了较理想的境界。他们的需求主要是: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和知识,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以引导和带领学科建设与发展。

与学科带头人相比较,骨干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培训提高空间。他们既是学术研究的骨干力量,又是教学上的中坚。他们既有提高学术水平、加强科研能力训练的需求,又有掌握新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的需求。

青年教师进入教师队伍的时间不长,他们富有朝气、思想活跃、学习勤奋、工作热情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青年教师的角色转换相对迟缓,对教师职业的行为规范理解和把握不够,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因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暴露出专业知识不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等毛病。他们的培训需求主要是: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迅速提高科研能力、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政治思想素质等。

3.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的需求不同

从教学角度而言,不同学科对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和技巧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但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学科的性质及发展状况不同,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教师的培训需求也就不同。文科教师的学术研究一般说来主要靠资料的占有和信息的获取,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文科教师获取相关学科研究的信息已十分快捷、方便,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名家的指点启发自己的研究思路,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研究方法,在培训形式上采用学术会议、短期研讨等较为合适。理科教师在学术研究上要取得较大突破,一般建立在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条件的基础上,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他学校的先进实验设备和技术条件进行科研,采取访问学者的形式比较适宜。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基础学科教师培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加深专业知识的深度方面;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教师的需求体现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等方面,比较适合的培训形式为高级研讨班、学术会议、出国访问等。

4.不同地区教师的需求不同

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不同,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同;不同地区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差异性,又决定了其培训需求具有不同的特征。

中东部地区的大部分高校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较深,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科研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对以“掌握学科前沿理论、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为内容的培训感兴趣,比较热衷于高级研讨班、学术会议、国内外访问交流等培训形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慢,底子薄,基础差,高等教育仍欠发达,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弱。这表现在:(1)学历层次较低。如甘肃省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青海省具有研究生学历高校教师的比例还不足6%。(2)骨干教师缺乏。因此,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对学历培训的需求格外迫切,对以“更新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为内容的培训需求较大。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对培训形式的要求更加灵活多样,尤其欢迎东部地区的“学术支边”,与东部地区高校联合举办学位课程班等培训形式。

三、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发展趋势

伍,教师的学历培训需求逐步减少,知识性的培训项目成为教师培训的终身需求,学术性培训和教学性培训将持之以恒地发展下去。

1.教师的学历培训需求将逐步趋缓

从当前我国高=淌Χ游榈南肿蠢纯矗淌Φ难Ю愦位贡冉系停哂兴妒恳陨涎坏慕淌Ρ壤挥?1%。因此,在近5年左右的时间内,教师培训仍保持较高的学历培训需求。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毕业学历的比例将大大提高。在教育行政部门倡导的“教师培训重点由学历补偿教育向知识更新、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转变”战略的引导下,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重点将转移到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上来,学历培训需求将逐步趋缓。“掌握本学科前沿理论、提高科研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将成为多数教师培训提高的重点。

2.学术性培训和教学性培训将继续深入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职能发挥的直接实践者,不仅承担着传递知识的重任,更应该成为创造知识的主体。随着教师对当前环境下自己的社会身份、地位的认识、了解和认同,他们将会把这种角色的社会期望转化为自身的心理需要,因此,对学术性培训的需求日渐突出。在学历达标已不再是困扰青年教师的主要压力的情况下,在高校普遍推行聘任制以及严格的教学质量评估制的积极推动下,在教育主管部门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正确引导下,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深刻地感受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责任性和紧迫性,开始重视教学工作,力求通过教学性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3.知识培训将成为教师个体的终身需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表明,教师具有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取向,也就是说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教师的这种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取向和理念,决定了教师在个人职业生涯中会自主关注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发现其中的不利因素,促使自己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

四、引导和满足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促使教师重视非学历培训

应通过制定政策、加强评估等方式将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由过分追求学历培训引导,到注重非学历培训上来。在多种培训形式并举的前提下,勿忘提高教师学术、教育教学水平这一培训的本质,防止因学历培训“热”而弱化非学历培训。现代大学必须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术水平高、学识面广,而且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娴熟地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这些能力的提高仅靠教师的学历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依靠教师的非学历培训和科研实践才能实现。

2.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科学的教师工作考评体系,促进教师重视教学性培训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促使教师通过培训实现自身发展和提高的客观要求。要通过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实现教师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基础是考核,通过考核调动广大教师勤奋工作的积极性,考核的关键则是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应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行,引导教师重视教学性培训,为适应教师培训个体需求创造条件,实现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重大转变。

3.加强教师培训评估工作,建立教师培训工作评估制度,提高培训效果

当前,我国在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方面既有各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也有《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等法律、政策。这虽然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对教师培训的整体绩效缺乏相应的检查、监督、评估机制,导致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影响了教师培训的需求,挫伤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议建立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工作评估制度,通过评估,促进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使接受学校、送训学校和教师个人均获得相应的收获。对接受学校的评估应包括日常管理,指导教师选派,培训计划的科学性,培训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参训教师的评价等方面;对送训学校的评估应包括培训对象选择上的公正性,教师培训机会的均等性,培训内容选择上的合理与实用性等方面;对参加培训教师的评估应包括培训期间是否履行相关义务,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

当前,为提高培训效果,建立教师培训运行保障机制乃当务之急。第一,建立适应教师培训的若干平台。如由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出面,在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重点高校设立高校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对基地的运行、管理、效益等进行定期评估。第二,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信息机构,为教师培训提供信息支撑。如利用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将那些可以作为教师培训学习内容的信息传递给广大教师。第三,探索创建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适应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网上培训;充分挖掘校内教师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引进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试行“临床案例”式培训等。第四,增加培训经费投入,为教师培训提供物质支持。国家和学校应是培训经费支付的主渠道,要逐步建立政府、学校、教师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培训经费的投入机制,适应教师日益增加的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冀生.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高校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一、全面发动抓落实。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我镇分层次、分阶段召开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工作,要求全镇上下提高认识,统一行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攻克难点,长效管理,集中精力、人力、财力搞好环境综合整治,把八里镇打造成水清、岸绿、街美、村洁的新城镇。我们通过宣传橱窗、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让环境整治与长效管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全镇上下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二是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我镇成立了由陈宝川书记为组长,党委、政府、人大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为执行组长,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居)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八里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实施。三套班子成员、分工到村(居)干部为督查组成员,行使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督查职能。各部门、单位、村(居)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三是层层分解任务。结合八里实际,制定了《八里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三套班子成员为相关任务的负责人,有关村(居)、部门、单位组织实施。各村(居)和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部门将工作任务细化到路段、河流、重点部位,落实到班组、中队、人头。四是明确百分考核。我们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措施落实、整治成果、长效管护和经费筹措等方面对各村居定期考核;并将考评结果列入八里镇对各部门(单位)、村(居)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评出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先进村(居)和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居)。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村(居)、企事业单位进行通报,同时对相关责任人以适当方式予以问责。

二、积极主动抓配套。为改善村民住宅条件,抓住沿江开发的机遇,近几年来拆除了137个零散村庄。按照镇区总体规划,我们积极主动配合扬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安置小区。金山花园小区一二三四期工程共建30万平方米住宅楼,已全部安置到户,五期工程20万平方米安置房基本竣工,第二安置小区玉带家园20万平方米安置房顺利封顶。镇区道路、水、电、供暖、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基本配套,实施了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工程。XX年创建江苏省卫生镇时,我镇建成了垃圾中转站,配套了15个垃圾房、20个垃圾池、250多只垃圾箱。今年以来,垃圾中转站运转正常,6辆拖拉机每天清运垃圾,32人的保洁队伍早晚各清扫一次,保持镇区主干道和小区的清洁,每月清理垃圾240吨。金山花园一村、宜民小区、曹桥、八里、薛巷等村出动200多人次参加环境整治,实行长效管理。

三、突击行动抓到位。一是加大道路庄台整治力度。八里地处沿江开发区,境内有扬子江路、春江路、施沙路等纵横交错的区间道路和通达工程金山路、花新路,境内村庄与厂区比邻而居,环境整治的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以来,我镇城管大队、水利站、环卫所、8个村共出动劳动力1800多人次,投入各类运输机械30多台,清运垃圾XX多吨,与之配套各村累计新建垃圾池50座,通过项目拆迁拆除了一大批猪圈、鸡窝、简易房,并结合实际重点整治了69个集中居住的庄台。我镇由城管大队、市场办公室牵头重点整治了镇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挂、出摊经营、店牌店招不整齐的现象。我镇由村建科、建管站牵头及时修复了镇区破损的道路、绿化、路灯、路牙、围墙等配套设施,清运了建筑垃圾。二是加强对镇内河流的治理。今年以来,我们由水利站牵头、各村配合,全面完成了15条河道、96个河塘整治任务,共清理水生植物15万平方米,完成土方24万方,铲坡6公里,锯杂树8公里。三是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对马港河、玉带河、水泥厂等镇内河道和农桥桥面、过桥路洞明确了专人维护、保洁,确保干净整洁,无堆积物。对公共聚集场所、驻镇单位、沿街事业单位、企业、沿街店面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

高校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今天下午很荣幸有机会与各位领导共同学习有关保密工作方面的知识,下面我想就保密工作谈三点浅显的认识:一、保密的概念和意义;二、当前我国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及存在的问题;三、如何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

一、保密的要领和意义

1、保密和保密工作

“保密”和“保密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那什么是保密呢?大至国家、政党、集团、小至单位、家庭、个人,出于某种需要或者由于相关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及其他种种原因,总有些不愿意公开或不宜让外界知悉的事项,需要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加以保守和隐蔽,这种行为一般称为“保密”。

那什么是保密工作呢?保密工作就是从国家安全和利益出发,将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防止被非法泄露和利用,使其自身价值得到充分有效地实现所采取的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可以说,以国家意识形式出现的保密称为“保密工作”,我们所说的“保密工作”,是以保守国家秘密为核心,围绕依法确定国家秘密、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国家秘密以及对发生的失、泄密事件进行查处三个层面而展开的。

保密工作在阶级社会中,是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工具和手段,是国家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保密工作是与国内外敌人进行斗争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所以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个人或家庭的保密绝大多数存在于人们的习惯和警惕中,是人的自我保护功能的体现,无须专门的机构和设施来保证。而一个集团、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秘密、则需依靠一整套管理机构并使用法律武器、建立严格的制度和措施,保证其不泄露。为了做好保密工作,国家有一套管理机构。国家保密局、国家安全局、公安局的国安大队、机要局都是保密管理机构,它们的主要职责是:

国家保密局: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监督检查《保密法》及其他保密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检查指导、协调党政单位和人民团体及其企事业单位的保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泄密事件。

国家安全局:维护国家安全,负责来自国外的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的人和事的处理,是对外的反间谍机构,维护国内外政治稳定。

公安局的国安大队:是对内的,消除国内泄密隐患,查处泄密事件。

机要局:收发上级党委、政府的密秘信息,包括文件、电报、传真、领导的批示、指示。机要局是国家秘密主体要传递机关,是保密的核心单位。

间谍活动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

2、国家秘密

①国家秘密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在一定时间只限一定范围的人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一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一旦发生泄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就要受到伤害;二是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年9月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及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非法定程序确定的秘密事项,不能称之为国家秘密。三是时间性和知密范围的限定,任何秘密都有时间性,在规定时间内是保密的,超过限定的时间,就公开了。对国家秘密的、知密人员的范围,依据密级的不同,知密范围也不同,秘密越高、知密范围就越小;四是可变性,机密程序随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变化而变化,国家秘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化是一种趋势,机密程度高低与推移时间的短长成反比。时间越久机密程度越减弱,任何国家秘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秘密的密级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但各国都有长期保密的事项,不受时间的影响。

②国家秘密等级的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章第九条把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家国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从密级划分的特点可以明显看出,密级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一旦泄密,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的程度。

3、保密工作的意义(为什么要做好保密工作)

保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也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占有重要地位,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历来是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经济斗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现代各国政府都更加重视保密工作。很多国家在他国伸出一只带有敏感神经的手搜集无所不有的情报的同时,它的另一只手却更有力地把自己的秘密牢牢攥在握紧的拳头之中,千方百计地不让自己的秘密泄露于外。

①世界各国一向重视保密工作,都把保密工作和国家安全相提并论。(保密事关国家安全)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军务和国防是它赖以存在和寻求安全的保障,但是在情报活动无所不及,间谍活动甚为猖獗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安全,单单依靠军备和国防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国家秘密的泄露以及与此有关的军事秘密的泄露往往关系到这个国家安全乃至存亡。

我们举个例子: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我们都很熟悉,这场战争是二战中最重要的战争,最经典的战争之一,但这场战争的胜利得益于一个绝密情报,却鲜为人知。德军在攻打莫斯科前夕,苏联情报人员获取得了一个绝密的情报,说日本不会配合德军进攻苏联,而是去攻打美国,斯大林就把驻扎在西伯利亚10多万远东集团军急速调回莫斯科守城,这些军人成为守城的骨干,击退了兵临城下的德军,从而使莫斯科得以从险境中解脱出来。后来史学家和军事家评论这场战役,都说如果苏联没有得到这个绝密的情报,不把远东集团军调回莫斯科守城,说不定莫斯科就守不住了,那么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会推迟了。

②很多国家和执政党都把保密工作作为保持政局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保密事关政治稳定)

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未90年代初的东欧和原苏联的解体,原因很多,但有一条就是反窃密的态度不坚决,手段不硬,导致大量的西方间谍在那里活动猖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情报人员“功不可没”,这些情报人员打着搞慈善活动、宗教活动、经济活动的幌子与反政府组织和对政府不满的群众狼狈为奸,干颠覆政府和共产党执政的事。现在发生在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也是以美国为首的情报人员操纵的。美国及西方国家的情报人员和机构,利用这些国家政府工作的失误,利诱、支持非政府组织向独联体国家政府发难,导致这些国家发生剧变。如乌克兰、格鲁吉亚、查尔吉斯斯坦(原总统阿卡耶夫)

③保密事关军事行动胜败,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

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战争、战役甚至一场小小的战斗,敌对双方无不把自己的军事行动,如行动计划、意图、装备、兵力编制、后勤供应、战斗部署等严加保密,以保证战胜对方。这些军事秘密一旦泄露出去,就会使战局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遭到失败甚至全军覆没的厄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一艘军舰接到上级命令,立即起航去欧洲作战,舰上一名正在热恋中的水兵来不及和他的女友告别,就匆匆地跑到岸上附近的一个茶馆,接通了公用电话来和女友话别。他在电话中把军舰出发的时间、航线以及预定到达的地点,全部告诉了女友,恰巧有一名德国间谍正在这个茶馆里,他把这位水兵的电话全部记录下来,报告了他的上司。于是,德国情报机关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这艘军舰的有关秘密情况。这艘军舰在航行途中,就被预先在那里的德国潜艇击沉。这位水兵万万没有想到,几句甜密的话别,竟给自己和这艘军舰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酿成如此惨痛的悲剧。

④保密工作是经济发展、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保密工作事关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经济领域中的窃密和反窃密的斗争也非常激烈。

案例:我国宣纸生产技术的被窃。造纸是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的宣纸生产技术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但是*年某日本商人参观我国某造纸厂,详细了解了原材料种类,配比、造样和处理以及原料所用碱水浓度等,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了拍摄,还要走了生产宣纸的原料并以帮助化验为由装走了造纸用的井水,结果,我国具有悠久传统的宣纸生产技术秘密顷刻间被人轻易窃走。

联想集团并购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个人电脑部门(PC业务),美国国会设置重重碍障,虽然最后并购成功但还看出美国对我们中国保密敬警惕性是非常高的。

今年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美国国会坚决反对。

二、当前我国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既有不可多得的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挑战,就保密工作而言,形势复杂而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已成为西方国家窃密的重点目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公然宣称,要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和完全消灭中共制度,摧毁中共政权,在世界上完全消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此,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紧对我国进行间谍情报和渗透、颠覆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一系列“西化”、分化我国的阴谋。今年年初,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开招聘大量懂汉语的华人,用来窃取中国的情报。西方情报人员打着经商办企业或学术交流等幌子纷纷涌进我国。

2、面临高技术窃密的挑战

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我国上空,周边地区建立情报搜集系统。在太空有针对我国的众多侦察卫星,在我国边境高空,有种类繁多的侦察机,在我沿海,有侦察船和潜艇,在我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有数百座电子监听侦察雷达;在我境内的大使馆和商社安装了大量技术侦察和窃密设备,这一庞大的、立体化的侦察岗,每时每刻都在对我国进行技术侦察和监测,据国家安全部门的统计,有50多颗侦察卫星平均每天飞越我国上空300多次,对我国进行侦察。随着国际斗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窃听”技术发展到全新的神奇水平。美国发明了一种微型机器蚊,能安置苍蝇的背上,进行窃听,*年4月中美撞机事件。

3、面临信息战和计算机网络窃密的挑战

因特网是美国国防部60年代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到90年代已遍及全世界,美国方面利用网上优势,大肆窃取别国秘密。据法国情报部门称,全球90%电脑视窗软件中均有微软公司和美国特工人员合作安装的秘密返回程序,美英间谍在计算机网络上装有“后门”(密钥缺口),能根据需要开启,在不知不觉中自动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甚至能自动搜索用户电脑中的信息,以便窃密,我国信息安全的主要危险来自美国,美国计算机硬件占全球计算机产业产量的92%。而我国主要计算机从美国进口,一旦发生重大国际冲突,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很难进行抗衡的,尤其禁不起黑客的攻击和入侵。

(二)存在的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而复杂的保密工作国际新形势,我们国内保密工作还很薄弱,与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密工作意识淡薄。一提起保密工作很多人都只会想起在那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为了保守党的秘密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但在现在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就认为“无秘可保”或“有秘难保”,总认为自己既不是高级领导干部,又不是核心部门的涉密人员,认为保密工作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随口乱说,“祸从口出”,有些人心里装不住东西,有什么就说什么,也不管说得说不得,并以传递小道消息炫耀自己的见识广博,往往也容易造成泄密。会上研究的一些工作或者是秘密的事情,会后马上就传播。有时看到国家秘密也就随便乱说。(例如领导泄露常委会研究的人事)(原县委办副主任、保密局长郑兴贵在保密方面做得好),喜欢在家人、朋友、亲戚面前谈论一些秘密东西。

2、文件乱放,我们会经常看到省、市文件有些领导看过之后随便一放就了事,办公室的干部也不及时立案归档。机密文件是有传阅范围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可以看的。机密文件更是如此,文件或是内部资料一般不能复印、摘抄。我经常都会碰到部门领导来要求复印某些文件内容。

3、文件当废品卖。有很多单位经常把文件当作废品卖,他们也不管文件是什么密级的,现在“垃圾间谍”很多。所谓“垃圾间谍”就是从废品中窃取我们国家秘密的间谍,案例:*年,破获这样一个案件,沿海渔民魏某从93年来,专门在党政机关部队院校周围的个体废品收购站窃取文件资料数千份,给台湾情报机关获取暴利。

4、手机泄露严重。目前在我国手机的普及率是很高的,领导干部绝大数都有手机,而手机是最容易泄密的。案例:近期县公安破获一起利用手机信息行骗的案件,手机在通话或者关机状态下都能被侦察监测技术发现、识别、跟踪。上级部门要求我们常委会议室必须装手机干扰器,所以我们不能利用手机谈论秘密。

5、网上泄密时有发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窃密和泄密是信息安全的隐患之一。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可以跨地域登录、漫游、调阅信息,无需办理任何手续,使窃取信息活动可以隐蔽得天衣无缝,一旦泄密瞬间就会广泛传播,给信息安全带来巨大危害。*年通报的泄密案件有中20%是网上泄密。

6、新闻媒体泄密也非常严重。境外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在谈到搜集中国情报的方法时,认为主要手段就是分析研究中国的报刊和出版物。案例:六十年代,当我国大庆油田刚刚开发甩掉贫油国的帽子的时候,日本情报机关从《中国画报》上刊登的大庆油田照片上获得了大庆炼油能力、规模等情报。

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年间的*项发明奖中唯一的特等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由于此后在各种公开的报刊杂志上发表50多篇有关这项成果的论文,造成该项技术成果泄密,同时,使我国失去了申请专利的条件。

7、党政机关和涉密要害部门工作人员受利益的驱使,非法向外提供和出卖国家秘密的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年,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间谍案,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出国担任外交官和原来担任副市长期间,为了贪慕钱财和物质享受,窃取并向国外情报机关提供了近百份数千页关于我国政治经济方面的秘密文件,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例子二:航天工业总公司某基地总工程师武某伙同其妻子等窃取涉及军工秘密项目资料30份,跳槽并出卖给某外国独资公司,该公司一次付给武某夫妇人民币10.53万元。

三、如何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

1、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前面就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讲了很多,就不多说了。

作为领导干部在保密工作中必须做到:

①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

②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

③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

④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

⑤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秘密;

⑥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秘密文件;

⑦不准携带秘密材料外出游览参观,出入公共场所;

⑧严禁使用无保密措施的通信工具传递国家秘密,如手机、无密卡的通用性传真机。

2、加强密件的管理

密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在承办传递、移交、借阅时,必须履行清点、签收、登记等手续,密件的阅读、使用必须在规定的场所进行。

绝密的文件、资料等密件,非经原制单位或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发文单位规定不准复制的密件不得复制,机密、秘密级文件确因工作需要复制的,须经本单位领导或制文单位批准,复制件视同原件进行管理。

密件应按有关规定立卷归档,销毁密件(包括稿纸),资料时必须造册登记,经主管领导批准,到保密部门指定的定点单位监销。

3、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无纸办公已成为未来办公室办公发展的新趋势,前面我已经讲了(网上)计算机和网络泄密时有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涉密计算机和网络的管理。

①计算机必须做到“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涉密计算机可以处理国家秘密信息和内部工作信息,但不得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非涉密网络相连,必须做到物理隔离。

②凡属于密级信息一律不准储存在计算机硬盘内。

③凡是储存了国家秘密信息的软盘、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应按所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明密级,实行统一编号,明确专人负责,集中保存在铁质文件柜中,并建立涉密磁介质的使用登记制度;

④实行上网信息的保密审批制度,根据国家保密法的规定,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凡向国际互联网站提供或的信息,必须经过保密部门的审批,严格把好上网信息的质量关,杜绝不符合保密规定的信息在网上传播;

⑤尽可能使用符合保密管理要求和保密技术标准的国产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和产品处理国家秘密信息,使用进口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和产品处理国家秘密信息,正式使用前应先进行安全技术检查;

⑥加强对涉密人员的教育管理,努力提高涉密人员的素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