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管理学

高校管理学范文精选

高校管理学

高校管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转型背景;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融合

管理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交融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发展过程和管理职能的学习,使学生们更好的树立起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伴随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常态,我国普通高校未来的发展将逐渐向“注重自身专业特色的建设和加强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来,培养时展需要的人才成为高校转型的重点。

一、转型发展背景促进管理学教学“再改革”

管理学课程在高校教学设置中的对象是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这些学生由于进入大学前的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和课堂中度过,鲜少参与社会实践,很难将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进行结合。教师单纯依靠传统口头语言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大多数学生都会呈现实践经历较少、理性思考能力较差、缺少应变能力等特征,在对抽象的管理理论学习中容易出现理解不够全面、概括能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1]由于社会、高校与家庭之间关于职业教育长久以来的片面性认识,使得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制度不相协调的问题更加凸显,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人才难得”与“学难致用”的矛盾。教育部相关人士在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就指出:“未来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将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对国家提出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高校管理学教育如何帮助学生从课堂学习者向掌握基本管理知识的初级管理者的转变,如何将学生从课堂的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对知识的探寻,是高校管理学教学“再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管理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进入新千年,“全球资源匮乏”和“人口相对过剩”成为地球千年发展的又一难题,专家学者给管理赋予了“就是生产力”的新内涵。此时,国内普通高校管理学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重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并未得到改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管理学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不适应社会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内高校使用的管理学教材多是翻译国外早期管理学的相关著作而来,该类著作大多理论性过强,实用性、操作性较差。部分著作中虽也注重穿插案例等内容,但是书籍整体框架仍然过于理论化、条理化,生动活泼的图案不多、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偏少。书籍整体版面设计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课程章节设置多而冗长,语言过于学术化、不够通俗易懂,难以吸引学生深入阅读。在国外,从事管理学相关课程讲授的专家学者,大多都有在企业和政府相关部分从业的经历,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国内大多高校教师基本都是从校门出再到校门进,大学毕业后或是获得相关学位后就走入了讲台,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实践经验,许多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缺乏实际问题构建、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从而导致给予学生启发的角度比较单一,实践教学不够深人、全面,进而影响管理学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管理学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学生的课堂学习动力不足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我们看到人类真正的管理困惑的解决不是通过研究那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道理”的学术价值来实现,而是如何把这些“大道理”通过现实生活的演绎,最后朴实无华的表达出来。[2]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果继续沿用旧有的“仓储式”、“填鸭式”教学方法,过于偏重管理知识的数量性、完整性和继承性,似乎显得越来越无实际价值和意义。受国内重点高校普遍扩招和高考生源不足之间的矛盾等因素的影响,众多普通本科院校所招录的学生大多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学能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课堂纪律较差、缺乏思辨能力等问题。由此看来,在国内外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下,我们应该重点阐明管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获取的思路、方法,把已有的案例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涂鸦式教学法等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敢于发言的自信能力、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吸引学生参与到方法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思考,教授学生“获取知识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学会学习和思考。[3]

(三)管理学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教学功能比较单一

高校管理学教学中,现行的教学模式由于过多的强调学科的完整性,没有把管理实践放在导向地位来组织教学,课程内容纷繁芜杂、覆盖面广,但没有突出重点,缺少一定的深度。在实际教学中,管理学的课程设置往往是将课时平均分配,无法有重点地选择,这就必然出现很多讲过的内容学生工作后用不上,而需要的内容又相对不足。许多高校的管理学教学中并没有设定实训课,即便是设置了实训课,实训课与理论课间的信息交换不顺畅、理论讲授和实践相脱节。实训课的开设本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但是由于教师对实训课的内容与教学目的认识不足,实训课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反而使许多学生认为是增加了负担。

三、完善管理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发展,现代社会中教师己经越来越少地以传递知识为主,更多地是以激励思考为主要职责,除了教师自身的正式职能之外,他还将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4]为了更好的践行这一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著作中的重要理念,我们需要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使用一些方法和措施,注重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适时更新,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曾经的阶层关系为民主教育关系。

(一)注重管理学实践教学内容的学习

管理学的课堂教学理论仍然是当前教学的重要方面,要增加教材外的教学信息量,注重更新一些与管理学相关的实事信息。在精简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重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的演示,给学生传达更多实践教学的内容。课堂之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践性,可以和一些企业联合,加强校企之间的专业合作,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相关岗位实习、实训以便获得实际的管理经验。同时也可邀请企业的管理者,为学生授课或做有关管理学知识方面的讲座,把管理者多年管理实践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而且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管理实践作为案例,融入到课堂中,组织学生探讨并加以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加强各种学习方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融合作用

以课堂为依托,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管理原理方法实验。以理论直接联系实际,带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互动过程,以集中其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参与式教学法,以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注意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精神,并引入团队竞争机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需要根据管理不同章节的需要,选取适合该章节讲解过程中教学方法,发挥各章节之间的融合作用。

(三)注重教学团队建设,适时更新教学模式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提高学生更容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也掌握了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5]面对信息更新速度的不断提升,我们应该注重教学模式的动态稳定,适时为其注入有助于管理学教学发展的新鲜能量。同时,还需要注重以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为基准,进一步梳理课程的教学结构,完善和增补各类教学资料,总结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经验,注重管理学教学团队建设和优秀教师的培养。逐步实现给低年级学生配以导师的目标,导师能够和学生充分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满足学生的相关要求,利用掌握的信息适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思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学的教学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学生是我们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对象,经常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补充教学内容。加强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沟通,紧紧抓住本科教学的特点,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不断开拓进取,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萍平,许莹,等.基于建构主义的应用型本科管理学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107.

[2]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2.

[3]袁渊,陈戟“.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37-38.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108.

高校管理学范文第2篇

在人类社会五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都在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的活动,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经过大脑思考,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并为了实现其目的而不断努力,人类从数次的生产力革新、发展,历经了数次工业革命,依次走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所以可以说人类是经过不断的劳动、思考、合作,不断发展生产力中逐步发展的;人类的生存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人类自身必须与周边的环境相互依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就不断的试图改变周边的环境,在不断的失败或成功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掌握各种生活和改造社会的技能。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完善,各种生活,工作的组织,机构,方式,制度不断发展形成一定形态的管理机构,逐步发展为管理系统,并使用于当今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虽然管理的制度不断改革推进,但是再完善的系统也离不开人类的相互协作,无论是若干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或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人类的各种特征为管理学形成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至此管理学应运而生。

首先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物、财、时间、信息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后有效的利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的工程。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首先就一个人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取得成功;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仔细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大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小至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再者到每一个人都处在管理学的范围之内并受其影响。

所以说管理充溢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如在管理学形成中提到,管理活动所引出的一切问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个推动力并将继续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正在并将长期影响着人类社会。

提到企业管理,我们首先要讲什么是企业,企业的法律形式,企业的类型等等。

企业是以市场为主导,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自主经营,自盈盈亏,独立核算,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具体可分为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和外资企业等等。

因此,企业管理是指: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总称。

谁是管理者?什么样的人能称为管理者?又或者有人会问:什么是总经理,总经理是总(揽大局),经(始大业),理(事自若),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那些所谓的一些企业的经理,董事或一些职能部门的领导或一些政府部门的处长、部长、厅长等等。而这些观点都是对的,但是也是不全面的,不完全的。那怎样定义管理者,根据管理学的概念,管理者应该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应此管理者的工作可能意味着协调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可能意味着监督几个单独的人,还可能包含协调一个团队的活动,具体到生活,一些经营的小部市门,或一个几个人组成的商店的老板,又或是一个家庭的决策者,大至大公司的经理,理事,董事都是管理者。

管理者必须达到几种境界:第一,自知不能;第二,不知有能;第三,能在卓越。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俗话说:理念为“体”,能力为“用”,“用”不足可找人帮忙,无“体”则为无头苍蝇。企业管理者亦是如此。

高校管理学范文第3篇

年是纪念建党86周年,是筹办北京奥运会的决战之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之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之年,也是我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突破之年。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院组织了“千家万户和谐行”实践小分队,共有34支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组织了食品药品宣传队,3支小分队参加了宣传活动;组织了“宣传绿色奥运,学习红色精神”服务队,11名学生骑车前往延安;学院新建社会实践基地5个;学院活动被《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83次。集中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规模适度,参与面广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让同学们“人人成为参与主体、个个受到实践锻炼”是评价实践效果的关键因素。管理学院严格贯彻《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及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管理规定》和校学〔〕15号《关于组织开展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积极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是集中培训。学院组织老师、高年级学生,召开了包括学生会干部、学生党员、各班级团支部书记、班长在内的培训会,深入传达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并就社会实践活动的组队方式、方案确定、活动开展、活动总结等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各小分队认真策划自己的活动方案,学院组织专人进行修改和论证;二是注重考核。学院严格执行《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规定》,要求在开学的两周内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总结交流,各班主任老师要结合活动开展情况,给出社会实践成绩。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由个人申报、学院考核的基础上公开评选。社会实践的成绩,通过一定范围的指标量化,按学院有关规定发放奖金;三是加强督导。暑假期间,学院领导李怀西、赵云平和专业老师程云喜教授等,分赴安阳、信阳、新乡等地,带领学生共同开展活动,检查小分队活动的开展情况,了解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认识和看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据统计,年管理学院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人数,参与率达到100%,参与小分队的学生比例达到以上。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使广大学生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得到了锻炼。

二、特色鲜明,闪光点多

学院抓住纪念建党86周年、筹办北京奥运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我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热点问题,发挥智力优势,撬动多方资源,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了百花绽放的良好局面。

“学习红色精神,宣传绿色奥运”服务队的7名同学,克服重重苦难,利用17天时间骑车于“八一”前夕到达延安,沿途通过走访老党员、老红军,调查、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决定,并把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精神传到革命老区。

“千家万户和谐行”实践服务团的同学们,紧紧围绕“科学促发展、实践创和谐”这一主题,奔赴赴安阳林州市、周口沈丘县、周口项城市、南阳市宛城区、南阳市西峡县、洛阳嵩县、许昌市、漯河市、新乡市刘庄、新乡市万仙山、新乡市延津县、信阳市浉河区、信阳市平桥区、郑州市碧沙岗公园、郑州市绿城广场、郑州市黄河游览区、郑州市康乐敬老院、郑州市少管所、开封市兰考、濮阳市中原文化宫(油田中心)吉安市青原区等地,深入开展“和谐城乡调研行、和谐政企挂职行、和谐社区服务行、和谐校园创业行、和谐山村支教行、和谐奥运宣传行、和谐革命红色行、和谐诚信访查行、和谐生活体验行、和谐祖国采风行”活动。他们到工矿企业、田间地头、绿色军营、偏僻山区,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开心的笑声中,到希望小学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里,到风采不减当年的老红军深情讲述中,到辛苦劳作后的农民朋友真诚朴实的掌声中,通过组织一台台精彩演出、捐赠一批批有益书籍、讲授一堂堂宣传教育课、开办一场场科技培训、进行一次次调查研究、提出一个个发展规划、结对一批批帮扶对象、提供一次次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接受一次次爱国主义教育……

赴信阳和南阳两支“关爱留守儿童”义务支教服务团,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农村中学生提供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他们特别为学生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英语口语、写作、词汇系列,趣味英语,井冈山精神,普通话训练,我的大学,少林拳,篮球,乒乓球,健美操,音乐,绘画等等。赴江西井冈山小分队,在吉安市青原区富滩中学支教助学,大力宣传井冈山精神,让年轻的一代能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同时开展第二课堂知识和基础课程教育。让学生们渡过一个快乐和充实的暑假,并且丰富孩子们的视野,开阔他们的眼界,学到更多更有意义的技能和才艺是我们这次活动的首要目标和努力方向。

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小分队分赴周口、南阳和信阳,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的工作部署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政策法规,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常识,积极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用药消费方式,宣传守法律、重质量、讲信用的典型,增强了当地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毕业班的专业性社会实践,同学们结合专业特点,为就业创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物流管理专业的同学到安得物流有限公司、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丹尼斯等单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索夫特大酒店、中国旅行社等单位,会计专业的学生到建业集团、长城人寿保险公司等单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到南京格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宏图三胞高科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到等单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等单位,还有一些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电视台做实习记者、到外语培训学校做实习教师、到报社做编辑等,他们在实践中为自己一年以后的就业铺平了道路。

三、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实践出真知,这是绝对的真理。然而,通过那种方式才能使得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这才是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需要逾越的最重要的瓶颈。学院在广泛征集广大同学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客观实际,从理念、内容、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一是组队模式上,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学院召开各班主任、班长、团支部会议,就班主任及班级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应发挥的作用、要求及考核方式提出具体要求。每个班级(团支部)至少组织一支小分队,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内容和总结。实践归来,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实践归来话收获”交流会。

二是活动模式上,要求以地域为主体。在活动模式方面,结合80%以上学生为河南籍学生的现实情况,以地市为单位组队,就近、就便地解决了经费、人员等方面矛盾,保证了参与面和实际效果。这是06年我院社会实践活动成功的检验,07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三是项目选择上,要求以综合为导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在征集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调研目录,让学生带着课题和项目到基层参加实践。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要到基层接受锻炼,要到农村进行服务,还要到一线开展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撰写心得体会。实践归来,我们要的是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提高。

四、切合实际,工作扎实

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取了往年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坚持务实与务虚相结合,以务实为主,旨在通过扎实有效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得到收获。学院共收到同学们上交的社会实践体会文章1100多篇,编写了10多万字的《放飞青春》管理学院年优秀社会实践感想集,同学们撰写的一篇篇调查报告、论文和心得总结,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流露着同学们对参加社会实践的认知,体现着莘莘学子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责任。主要体现在:

一是提高了广大同学和当地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同时也认识到只有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才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更加自觉地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

二是了解了省情、民情及社会发展状况,明确了努力方向。广大同学通过实践,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耳濡目染,特别是与广大农民、工人的接触中,了解我省的过去,了解了我省经济发展的历程,深深明白了我省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富裕,其源泉就在于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邓小平的正确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观的指导。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振奋精神,勤奋学习,开拓进取,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人才,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负时代的要求。

三是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最基本的科技文化知识,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大家通过实践还认为,一个地方能不能尽快脱贫致富,除了党的政策好以外,还要有一种好的风气,有一个作风正派,能带领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好带头人。

四是磨练了意志,奉献了爱心,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也许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的经济效益可以用数字来衡量,但直接或间接创造的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则是难以计数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使大学生们忍受了从未有过的困苦,迸发出从未有过的热情,而且使他们在无私奉献知识和爱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大学生走进田间村头开展科技文化活动,使科技意识深入人心,街头村尾,大学生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乡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是服务回报了社会,实现了大学生自身的价值。通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宣传和实践服务、扶贫支教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咨询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当地群众传播了文化知识,宣传了国策,办了实事,丰富了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上为促进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卫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誉。并且广大学生在用知识和智慧回报社会和人民的同时,自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反“实现自身价值同服务祖国人民”有机地统一起来。

高校管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文科,公共管理学,教学方式,改革浪潮

一、公共管理学科要顺应新文科发展要求

以创新促发展,以改革求突破是近年来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词,也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总书记曾强调:“近代以来,在经过漫长的艰苦岁月后,我们已经步入最好的时代,然而历史使命要求我们不仅要进入新时代,更要赢得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全局,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综合国力竞争至关重要,只有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进而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国,才能顺应时代,迎难而上[1]。2018年8月,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新文科发展,希望通过文科改革,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2]。早在1926年,“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便在美国出现;1976年,《跨学科科学评论》(InterdisciplinaryScienceReviews)创刊,为“跨学科”概念的传播提供专业化平台;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后,2017年美国西拉姆学院正式提出“新文科”概念[3]。我国“新文科”在原有概念基础上,不仅引用了专业重组和学科交叉理念,最重要的是融合了我国现行发展的要求——即新技术的推动、新需求的产生以及新国情的需要[4]。公共管理学科贯穿综合性研究领域,这意味着公共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于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在智能化时代和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化的今天,公共管理学需要不断发展,满足社会对该学科的三大需求——多样化职业需求、精英型人才需求和实践性运作需求。“新文科”建设在提出后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文科大类建设出发,提出普遍适用于所有文科专业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含义,值得借鉴;然而针对具体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仍然需要加以探索和深化,以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本文从公共管理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此为导向探索公共管理学科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发展对策。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探索公共管理专业在信息化时代新的发展机遇和方法,顺应国家针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文科”之势;同时对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方式提出更多值得借鉴和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二、公共管理专业设置现有问题

公共管理学在向社会提供高水准、学识渊博和具有强专业技能的公共管理类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纵观近些年来公共管理学在各个高校中的发展和高校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就业情况,都可以清晰地发现,现有的教学体系都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脱钩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公共管理专业并不断扩大招收人数,然而公共管理类人才却并未达到社会的预期。首先是高校开设专业的盲目性。除文科类院校外,艺术类、理工科类院校也都开设了这个专业。而部分高校严重缺乏专业相关的师资团队和管理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知识灌输而非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在开设专业后,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就导致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在一些典型的工科院校,在实际教学培养中忽视对学校文科类专业的重视,不仅师资配备不强,也没有给本科生提供应有的校外实践;其次是教学平台建设处于初步阶段,课程设置有不合理之处。以文科发展处于前列的S大和M大为例,通观其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仍然缺少数据处理和运用等课程,即使开设了这类课程,也都是作为选修课形式存在,甚少有人选择;最后是教学方法单一,理论重于实践。公共管理类专业对该专业学生数据分析和实践调研能力的训练不够,致使学生普遍依赖书面知识,与目前大数据发展和智能化时代的要求不够契合。

(二)专业学习与发展方向失衡

公共管理专业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之一,因此社会对该学科的认识不足。部分人将公共管理等同于行政管理,认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是公务员;部分人将其视为专业次选,为了更容易通过考试、提升学历。这种种看法直观反映出来,导致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普遍就业前景不明朗。首先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很难跨专业就业,而其他专业的学生进入公共管理专业却更为轻松。从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本科专业比例来看,有三成的学生都属于跨学科考入。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竞业能力[5];此外,不同组织的职位需求更加注重专业化和独特性,在招聘时强调人才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因此法律、经济或对口理、农、工科等专业的学生更具竞争优势。反观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企业中多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而在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考试中,也面临着专业限制。

三、公共管理专业改革方向

目前公共管理学科无论是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实践转化还是就业发展等环节都需要进行提升,而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两个因素——实践性和独特性。因此笔者认为,公共管理学科在未来要顺应时展需求,从教学方法入手,进行如下改革:

(一)增强实践性

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公共管理学科人才除了必备的基础能力外,还应有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创新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提高学生实践运用水平。从这一点出发,要求高校应在教学方法中突出实践重要性,提高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深度和操作性;加强内外联合,充分运用高校内部和社会资源,形成以高校建设为主体,社会助力为支撑的实践教学发展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在政府机关等部门实习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前往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调研的机会,让学生更多了解社会,将来才能有较高的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水平。

(二)提升独特性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寻求如何凝练学科打造特色的路径。学科特色是申报博士点和参与各类学科评估的重要标准,国家在特色学科是有很大的支持力度的,这也是目前各个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个特色绝不是简单设计出来的,是依托于每一个高校常年累积的学科架构、学科底蕴基础上形成的。例如,西安某高校依托学校建筑专业的高端发展,推动文化管理专业长足发展,他们将建筑和文化结合起来,搭建了“建筑文化管理”这一文管专业的独特点。因此,每一个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发展,要结合学校学科资源探寻学科特色,培养独特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公共管理人才。

四、公共管理专业具体改革路径

(一)实践教学机制引导实践性改革

社会学家Henry•Etskowitz和Reuter•Redsdorf提出了著名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综合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高校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范式。从这一角度出发,公共管理学科在新文科背景下实现实践性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就可以采用“三螺旋”合作模式,从而推动高校实践资源丰富化、规模化,提升实践基地稳定度[6]。进而建设以高校建设为主体,社会助力为支撑的实践教学发展机制。

1.公共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丰富内部实践

当代文科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科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安徽大学教授谢安建阐述了建设和发展文科实验室对高校全面推进新文科背景下专业教学方式改革起到的重要作用[7]。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人文社会科学类高校,在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内有很强的实力,其开设的专业实验室,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大数据模拟仿真等方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实践性人才[8]。据此可知,对公共管理学科来说,专业实验室建设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实践室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高校需要从环境构建、资金投入和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建设适合本学科特色的专业实验室。从环境角度来说,公共管理学课内容广泛,专业较多,实验室建设应避免单一的机房化模式,而要进行统筹规划,明确使用目标和方向;从投入角度来说,高校可通过扩宽合作主体的方式解决实验室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清华大学行为与政策实验室、浙江大学阿里大数据和阿里云计算实验室建设都属于校企合作模式。通过这种合作,不仅确保了实验资金的供给,同时也为之后的人才培育和输送搭建了一条良好的渠道;从社会需求角度来说,实验室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以避免流于形式。如四川大学文科综合实验中心与当地政府形成战略协议,以现代化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完成产品模型构建,进而扶持和带动当地民间手工艺产品,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地方产业探寻了新的发展道路。而这一点正是社会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要求,也是高校新文科改革的重中之重。

2.“官产学”三位一体融合充实外部实践

公共管理学涉及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它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来源于社会转型和政府改革的需求,因而从需求层来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都迫切需要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进入。以公共部门为例,除了向高校提供必要的教学资金外,还应该结合地方特色与高校达成战略协议和长效合作关系。公共部门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还有各类非营利组织,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切实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以达成为目标对象服务,满足目标对象需求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公共部门应该放宽实践范围,降低实习门槛,为当地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在校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通过实践提升能力。此外,高校也可以选择邀请相关领域的人士进行演讲和探讨,为学生提供相关案例教学机会,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认识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以私人部门为例,高校必须从“书本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9],邀请企业参加到认知实习、综合实习、专业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等多个环节。通过企业举办的座谈会和讲座、企业讲师深入课堂结合实际业务传授经验、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参与业务处理等方式,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提高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校企助力实践还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即“产学融合”。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陆续与长春市15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互联互动网络,打造综合性实践平台,为毕业生和企业搭建桥梁。此类合作的目的就是在高校和企业间建立联系,提供专业的就业实践基地,让企业有针对性地与高校一起对人才进行培养,进而在毕业后能够推进企业学生精准对接,满足“进即用”的需要。

(二)跨专业教学、跨学科合作助推独特性改革

笔者在前文分析公共管理学科现有问题时说过,目前该学科在专业学习和发展方向上主要存在内外两方面的问题。外在是社会上的认识存在偏差;内在是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方式上存在的弊病。而要解决外在问题,最根本的就是从学科本身出发,改革课程设置方式和教学方式,提高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输送能力,增强学科独特性,进而转变整个社会的认识。

1.课程设置体系改革

(1)打破固有学科壁垒,建设新型学科课程体系。传统公共管理学科课程设置中忽略了数字时代进步的趋势和人才发展方向的规划。因此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变公共管理学科传统知识为主体为“学科知识+信息运用+职业规划”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安排。

(2)强化新时代人才信息能力培养。信息时展过程中,一切社会行为都与信息联系在一起,以防疫为例,正是因为合理利用了信息,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才能快速知晓民众行程,及时找出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因此对与社会时事密切相关的公共管理学科来说,也要培养学生看信息、用信息的能力,设置定量分析、数据运用课程。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才能避免纸上谈兵,探索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3)引导新时期学生发展方向规划。根据教育部学科分类标准可知,公共管理下属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4个二级学科,同时还包括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府治理等多个学科方向。对于公共管理学生来说,确定研究方向,明确职业道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应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加入职业规划课程,邀请不同领域内公共管理学科优秀人才和专业的职业规划讲师进行授课,帮助学生明确兴趣和努力目标,清晰课程选择方向,提升选修课学习效率。

2.课程传授方式改革

(1)教师队伍跨专业授课。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改革不仅要求学科本身的实现新发展,同时还要求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新文科提出的“农+文”、“理+文”和“文+文”等。这种改革方向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可以打通高校内部教师授课壁垒,让其他专业的教师给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授课,如数据处理等具有较强技能性的课程,由信息学院的老师开课讲授将达到更好的效果。

(2)实践案例可视化教学。公共管理专业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运用,特别是对具体案例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以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为例,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用所学知识随机应变,做出决断,而此举同样适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案例,创建可视化的情景教学环境[10],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博弈、妥协,最终得出解决之道;更进一步,老师可以提供指导,让学生在课程体系范围内构建社会化案例,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龚艳青.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着力点在于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11):137-140.

[2]吴岩.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1-5.

[3]樊丽明,杨灿明,马骁,刘小兵,杜泽逊.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3.

[4]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02):75-83.

高校管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文科,公共管理学,教学方式,改革浪潮

一、公共管理学科要顺应新文科发展要求

以创新促发展,以改革求突破是近年来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词,也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总书记曾强调:“近代以来,在经过漫长的艰苦岁月后,我们已经步入最好的时代,然而历史使命要求我们不仅要进入新时代,更要赢得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全局,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综合国力竞争至关重要,只有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进而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国,才能顺应时代,迎难而上[1]。2018年8月,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新文科发展,希望通过文科改革,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2]。早在1926年,“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便在美国出现;1976年,《跨学科科学评论》(InterdisciplinaryScienceReviews)创刊,为“跨学科”概念的传播提供专业化平台;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后,2017年美国西拉姆学院正式提出“新文科”概念[3]。我国“新文科”在原有概念基础上,不仅引用了专业重组和学科交叉理念,最重要的是融合了我国现行发展的要求——即新技术的推动、新需求的产生以及新国情的需要[4]。公共管理学科贯穿综合性研究领域,这意味着公共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于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在智能化时代和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化的今天,公共管理学需要不断发展,满足社会对该学科的三大需求——多样化职业需求、精英型人才需求和实践性运作需求。“新文科”建设在提出后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文科大类建设出发,提出普遍适用于所有文科专业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含义,值得借鉴;然而针对具体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仍然需要加以探索和深化,以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本文从公共管理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此为导向探索公共管理学科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发展对策。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探索公共管理专业在信息化时代新的发展机遇和方法,顺应国家针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文科”之势;同时对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方式提出更多值得借鉴和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二、公共管理专业设置现有问题

公共管理学在向社会提供高水准、学识渊博和具有强专业技能的公共管理类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纵观近些年来公共管理学在各个高校中的发展和高校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就业情况,都可以清晰地发现,现有的教学体系都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脱钩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公共管理专业并不断扩大招收人数,然而公共管理类人才却并未达到社会的预期。首先是高校开设专业的盲目性。除文科类院校外,艺术类、理工科类院校也都开设了这个专业。而部分高校严重缺乏专业相关的师资团队和管理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知识灌输而非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在开设专业后,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就导致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在一些典型的工科院校,在实际教学培养中忽视对学校文科类专业的重视,不仅师资配备不强,也没有给本科生提供应有的校外实践;其次是教学平台建设处于初步阶段,课程设置有不合理之处。以文科发展处于前列的S大和M大为例,通观其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仍然缺少数据处理和运用等课程,即使开设了这类课程,也都是作为选修课形式存在,甚少有人选择;最后是教学方法单一,理论重于实践。公共管理类专业对该专业学生数据分析和实践调研能力的训练不够,致使学生普遍依赖书面知识,与目前大数据发展和智能化时代的要求不够契合。

(二)专业学习与发展方向失衡

公共管理专业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之一,因此社会对该学科的认识不足。部分人将公共管理等同于行政管理,认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是公务员;部分人将其视为专业次选,为了更容易通过考试、提升学历。这种种看法直观反映出来,导致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普遍就业前景不明朗。首先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很难跨专业就业,而其他专业的学生进入公共管理专业却更为轻松。从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本科专业比例来看,有三成的学生都属于跨学科考入。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竞业能力[5];此外,不同组织的职位需求更加注重专业化和独特性,在招聘时强调人才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因此法律、经济或对口理、农、工科等专业的学生更具竞争优势。反观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企业中多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而在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考试中,也面临着专业限制。

三、公共管理专业改革方向

目前公共管理学科无论是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实践转化还是就业发展等环节都需要进行提升,而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两个因素——实践性和独特性。因此笔者认为,公共管理学科在未来要顺应时展需求,从教学方法入手,进行如下改革:

(一)增强实践性

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公共管理学科人才除了必备的基础能力外,还应有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创新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提高学生实践运用水平。从这一点出发,要求高校应在教学方法中突出实践重要性,提高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深度和操作性;加强内外联合,充分运用高校内部和社会资源,形成以高校建设为主体,社会助力为支撑的实践教学发展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在政府机关等部门实习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前往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调研的机会,让学生更多了解社会,将来才能有较高的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水平。

(二)提升独特性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寻求如何凝练学科打造特色的路径。学科特色是申报博士点和参与各类学科评估的重要标准,国家在特色学科是有很大的支持力度的,这也是目前各个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个特色绝不是简单设计出来的,是依托于每一个高校常年累积的学科架构、学科底蕴基础上形成的。例如,西安某高校依托学校建筑专业的高端发展,推动文化管理专业长足发展,他们将建筑和文化结合起来,搭建了“建筑文化管理”这一文管专业的独特点。因此,每一个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发展,要结合学校学科资源探寻学科特色,培养独特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公共管理人才。

四、公共管理专业具体改革路径

(一)实践教学机制引导实践性改革

社会学家Henry•Etskowitz和Reuter•Redsdorf提出了著名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综合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高校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范式。从这一角度出发,公共管理学科在新文科背景下实现实践性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就可以采用“三螺旋”合作模式,从而推动高校实践资源丰富化、规模化,提升实践基地稳定度[6]。进而建设以高校建设为主体,社会助力为支撑的实践教学发展机制。

1.公共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丰富内部实践

当代文科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科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安徽大学教授谢安建阐述了建设和发展文科实验室对高校全面推进新文科背景下专业教学方式改革起到的重要作用[7]。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人文社会科学类高校,在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内有很强的实力,其开设的专业实验室,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大数据模拟仿真等方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实践性人才[8]。据此可知,对公共管理学科来说,专业实验室建设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实践室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高校需要从环境构建、资金投入和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建设适合本学科特色的专业实验室。从环境角度来说,公共管理学课内容广泛,专业较多,实验室建设应避免单一的机房化模式,而要进行统筹规划,明确使用目标和方向;从投入角度来说,高校可通过扩宽合作主体的方式解决实验室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清华大学行为与政策实验室、浙江大学阿里大数据和阿里云计算实验室建设都属于校企合作模式。通过这种合作,不仅确保了实验资金的供给,同时也为之后的人才培育和输送搭建了一条良好的渠道;从社会需求角度来说,实验室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以避免流于形式。如四川大学文科综合实验中心与当地政府形成战略协议,以现代化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完成产品模型构建,进而扶持和带动当地民间手工艺产品,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地方产业探寻了新的发展道路。而这一点正是社会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要求,也是高校新文科改革的重中之重。

2.“官产学”三位一体融合充实外部实践

公共管理学涉及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它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来源于社会转型和政府改革的需求,因而从需求层来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都迫切需要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进入。以公共部门为例,除了向高校提供必要的教学资金外,还应该结合地方特色与高校达成战略协议和长效合作关系。公共部门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还有各类非营利组织,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切实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以达成为目标对象服务,满足目标对象需求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公共部门应该放宽实践范围,降低实习门槛,为当地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在校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通过实践提升能力。此外,高校也可以选择邀请相关领域的人士进行演讲和探讨,为学生提供相关案例教学机会,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认识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以私人部门为例,高校必须从“书本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9],邀请企业参加到认知实习、综合实习、专业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等多个环节。通过企业举办的座谈会和讲座、企业讲师深入课堂结合实际业务传授经验、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参与业务处理等方式,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提高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校企助力实践还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即“产学融合”。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陆续与长春市15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互联互动网络,打造综合性实践平台,为毕业生和企业搭建桥梁。此类合作的目的就是在高校和企业间建立联系,提供专业的就业实践基地,让企业有针对性地与高校一起对人才进行培养,进而在毕业后能够推进企业学生精准对接,满足“进即用”的需要。

(二)跨专业教学、跨学科合作助推独特性改革

笔者在前文分析公共管理学科现有问题时说过,目前该学科在专业学习和发展方向上主要存在内外两方面的问题。外在是社会上的认识存在偏差;内在是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方式上存在的弊病。而要解决外在问题,最根本的就是从学科本身出发,改革课程设置方式和教学方式,提高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输送能力,增强学科独特性,进而转变整个社会的认识。

1.课程设置体系改革

(1)打破固有学科壁垒,建设新型学科课程体系。传统公共管理学科课程设置中忽略了数字时代进步的趋势和人才发展方向的规划。因此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变公共管理学科传统知识为主体为“学科知识+信息运用+职业规划”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安排。

(2)强化新时代人才信息能力培养。信息时展过程中,一切社会行为都与信息联系在一起,以防疫为例,正是因为合理利用了信息,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才能快速知晓民众行程,及时找出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因此对与社会时事密切相关的公共管理学科来说,也要培养学生看信息、用信息的能力,设置定量分析、数据运用课程。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才能避免纸上谈兵,探索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3)引导新时期学生发展方向规划。根据教育部学科分类标准可知,公共管理下属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4个二级学科,同时还包括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府治理等多个学科方向。对于公共管理学生来说,确定研究方向,明确职业道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应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加入职业规划课程,邀请不同领域内公共管理学科优秀人才和专业的职业规划讲师进行授课,帮助学生明确兴趣和努力目标,清晰课程选择方向,提升选修课学习效率。

2.课程传授方式改革

(1)教师队伍跨专业授课。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改革不仅要求学科本身的实现新发展,同时还要求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新文科提出的“农+文”、“理+文”和“文+文”等。这种改革方向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可以打通高校内部教师授课壁垒,让其他专业的教师给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授课,如数据处理等具有较强技能性的课程,由信息学院的老师开课讲授将达到更好的效果。

(2)实践案例可视化教学。公共管理专业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运用,特别是对具体案例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以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为例,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用所学知识随机应变,做出决断,而此举同样适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案例,创建可视化的情景教学环境[10],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博弈、妥协,最终得出解决之道;更进一步,老师可以提供指导,让学生在课程体系范围内构建社会化案例,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龚艳青.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着力点在于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11):137-140.

[2]吴岩.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1-5.

[3]樊丽明,杨灿明,马骁,刘小兵,杜泽逊.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3.

[4]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02):75-83.

[5]高宇.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9(02):46-47.

[6]唐未兵,温辉,彭建平.“产教融合”理念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08):14-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