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安全教育

高效安全教育范文精选

高效安全教育

高效安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挑战;对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来临。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他们对于新媒体的利用率较高,休闲娱乐、社交往来、查阅资料等都需要新媒体助力。从这一点看,新媒体时代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模式与管理方案。

一、高校安全教育背景

伴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全覆盖,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阵营不断扩张,日趋庞大。新媒体作为全新的概念,是以新兴媒体为主的媒体形态。2021年8月27日,第4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中公布了一些核心数据,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71.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10.0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为99.6%[1]。从“健康中国”的视角出发,“健康”一词在高校成为使用率较高的词汇,各高校积极推进安全教育的展开,并围绕安全教育不断探索新的安全教育工作模式。校园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交通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但这些安全教育模式在现阶段采取的教育实践模式依旧以单纯的说教为主,模式较为老套、单一,如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寝室安全检查等,用以达成安全教育目标,但从实际情况看,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新的模式应用到高校的安全教育实践中,新媒体时代下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至关重要[2]。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在校大学生安全意识有所增强近年来,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安全教育模式不断革新,多数高校已经初步建成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QQ平台等,用以推进安全教育工作。从实际情况看,新媒体渠道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被拓宽,符合学生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特征和需要,让各项工作得以落实。相较于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显然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效果有所提升,大部分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内容有所了解,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高校校园内的安全事件发生频率也被控制在较低范围[3]。

2.高校安全教育途径被拓宽

在高校传统的安全教育场景中,多是以校园宣传栏、广播海报、讲座、安全演习等方式展开,这些几乎成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但从反馈回来的结果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这些传统安全模式的兴趣不高,理解程度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新的安全教育模式发挥作用。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安全教育工作中,借助网络媒体的资料真实性和获取便捷性,让学生更感同身受,且线上安全教育途径的开发,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安全教育的内容,自主学习达到安全意识的强化目标。

(二)挑战

1.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体系缺失

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推进和展开目的是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尝试将新媒体运用到安全教育工作中,但从反馈回来的结果看,由于缺少安全教育工作体系的支撑,安全教育的展开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教学框架,内容层面的有效性不强,且无序化问题很难得到妥善解决。如在管理体系、队伍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学校并未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导致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大打折扣[4]。

2.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单一

新媒体时代虽然为高校安全教育的展开提供了新的教育内容,如以安全案例为核心的教学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提供保障。这种单纯以视频资源为主的线上安全教育模式成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模式,虽然在短期的安全教育实践中能够展现出显著效果,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如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出现问题、安全教育内容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等。妥善解决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单一的情况,成为摆在高校安全教育面前的一大挑战[5]。

3.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线上线下结合不紧密

新媒体时代线上渠道被开发,在安全教育实践中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的结合不紧密、不充分,从而导致线上的安全教育内容无法在线下平台展开,线下的安全教育实践无法通过线上平台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安全教育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对学生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不利。从这一点看,受制于线上线下渠道的限制,两者的整合显得至关重要,做好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成为重中之重。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安全教育体系

1.管理体系

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如何保持正常的运营状态还需要优质的管理方案发挥作用和效果。对于高校而言,要逐步建立围绕安全教育的管理体系,加快制度性内容的推进,明确组织结构,建立管理框架,让学院和二级院校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形成自上而下一体性较强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使得安全教育全覆盖。管理体系的形成要以制度为依托,以职能部门建设为核心,确保安全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和展开。管理体系的形成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围绕管理体系形成可行方案,为安全教育体系的推进打好基础。

2.队伍体系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推进,需要安全教育队伍完善、丰富。从目前的情况看,新媒体技术下的安全教育实践之所以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与安全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关联,综合素质提升缓慢,无法适应新媒体对安全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则需从新媒体下的安全教育队伍建设出发。一方面高校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优势,积极推进校内安全教育队伍的培训工作,以专项培训让这一群体掌握新媒体教学技能,能够借助新媒体带来的教育便捷性,探索全新的安全教育工作方案,保证这一群体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需要;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引进高素质安全教育管理人才,完善和补充安全教育队伍。高校应结合自身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制订人才引进方案,补充安全教育人才不足的问题,确定准入门槛,保证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更高效。安全教育队伍体系的日益完善,为新媒体时代下安全教育工作创新提供必要支持。

3.保障体系

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为了充分展现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尝试搭建保障体系。保障体系指的是围绕安全教育工作创新的保障性内容,如制度性的保障,则需要高校针对本校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各项制度,以制度约束让学校安全教育可以发挥作用和效果。又或者在开展安全教育的实践中,高校要提供资源上的支持与保障,提供新媒体技术支持,让新媒体可以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展现学校的引领作用和效果,最终目的是推进教育实践的展开,让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二)加快推进新媒体的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优化

1.了解学情

在安全教育的实践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可以尝试借助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真实地了解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感知情况,充分了解大学生对于安全教育形式和安全教育内容的喜好情况,并结合调查的结果进行安全教育形式的优化和升级,规避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让安全教育内容更生动。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实则是为安全教育模式的优化做准备。结合调查要点,得出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确保后续的安全教育方案得以形成。

2.优化内容

安全教育之所以在高校受重视程度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安全教育的内容缺乏吸引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尝试在安全教育形式上做出优化。第一,安全教育在线上展开。由于手机的普及,学生接触信息的方式发生转变,从传统的固定信息接收模式向多元方向转变,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被拓宽。为解决该问题,充分利用手机获取信息的便捷性,通过短视频、漫画以及图文信息等多元的碎片化信息,定时推发给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安全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从而强化自身安全意识。第二,开展多元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在防火安全的教育实践中,尝试与校园附近的消防队开展合作,让学生通过参观消防队的设施、消防人员的生活方式等途径,了解防火责任的重要性,增强安全自觉意识。又如在网络安全方面,可以积极与网络通信部门开展交流,共同推进防范网络诈骗,保证网络安全的实践活动展开。真实的安全教育活动空间的开发,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安全教育的效果也因此得到全面提升。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优化,从枯燥讲解向新媒体时代的多元方式过渡,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3.扩大宣传

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教育的推进和学生安全意识的逐步增强,学校的安全事件发生概率已经明显下降,但依旧需要对安全教育提高重视程度,扩大宣传成为一个新渠道。高校要充分利用目前学校的新媒体宣传空间,如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站等,加大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可以定期接触到有关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辅以案例信息,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且随着当前短视频平台的火爆,学校也可以积极推进短视频平台的建设和开发,使其成为宣传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三)线上安全教育与线下安全教育相结合

1.发挥线下传统安全教育优势

在高校的安全教育实践中,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要得到延续,在坚持已有基础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新媒体推进安全教育的创新。如尝试借助新媒体的线上资源获取方式,采取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充分了解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知情况,并围绕调查结果落实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优化安全教育的环境。线下安全教育的展开,让传统的安全教育优势展现出来。线上学生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直接作用到线下的安全教育实践,指引线下安全教育的有序推进和开展。

2.强化安全技能训练

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而言,安全教育既要围绕理论知识展开,又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技能,即在发生安全事件和安全风险之后学生的快速响应能力,以此来维护自身安全。如在面临电话诈骗时,要时刻关注自身的信息安全,及时报警处理。在面临防火安全时,要时刻关注身边的风险,遵守学校规纪,避免在宿舍中使用大功率的电器。一旦发生火灾,要具备基本的逃生能力。

3.举办线下安全技能操作大赛

为了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技能,尝试开展线下的安全技能操作大赛。如充分利用线上的信息传播渠道,有关安全操作大赛的相关信息,并采取线上报名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和了解安全技能操作大赛的重要性。而后通过线下的真实体验和真实实践,强化自身的安全技能。相较于单纯线上或者是线下的教学模式,显然安全技能操作大赛的引导效果更理想,更有利于达成安全教育目标。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表现为安全教育的体系缺失,内容枯燥且线上线下的整合不理想。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尝试从多角度出发,抓住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迎接和面对挑战,为高校安全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萍,刘兰兰,荀骁.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295-296.

[2]赵梦舒.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3]范文文.网络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Z3):45-47.

[4]贾坷,叶俊.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广西教育,2020(3):17-18.

高效安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挑战;对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来临。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他们对于新媒体的利用率较高,休闲娱乐、社交往来、查阅资料等都需要新媒体助力。从这一点看,新媒体时代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模式与管理方案。

一、高校安全教育背景

伴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全覆盖,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阵营不断扩张,日趋庞大。新媒体作为全新的概念,是以新兴媒体为主的媒体形态。2021年8月27日,第4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中公布了一些核心数据,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71.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10.0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为99.6%[1]。从“健康中国”的视角出发,“健康”一词在高校成为使用率较高的词汇,各高校积极推进安全教育的展开,并围绕安全教育不断探索新的安全教育工作模式。校园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交通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但这些安全教育模式在现阶段采取的教育实践模式依旧以单纯的说教为主,模式较为老套、单一,如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寝室安全检查等,用以达成安全教育目标,但从实际情况看,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新的模式应用到高校的安全教育实践中,新媒体时代下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至关重要[2]。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在校大学生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近年来,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安全教育模式不断革新,多数高校已经初步建成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QQ平台等,用以推进安全教育工作。从实际情况看,新媒体渠道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被拓宽,符合学生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特征和需要,让各项工作得以落实。相较于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显然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效果有所提升,大部分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内容有所了解,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高校校园内的安全事件发生频率也被控制在较低范围[3]。

2.高校安全教育途径被拓宽

在高校传统的安全教育场景中,多是以校园宣传栏、广播海报、讲座、安全演习等方式展开,这些几乎成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但从反馈回来的结果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这些传统安全模式的兴趣不高,理解程度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新的安全教育模式发挥作用。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安全教育工作中,借助网络媒体的资料真实性和获取便捷性,让学生更感同身受,且线上安全教育途径的开发,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安全教育的内容,自主学习达到安全意识的强化目标。

(二)挑战

1.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体系缺失

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推进和展开目的是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尝试将新媒体运用到安全教育工作中,但从反馈回来的结果看,由于缺少安全教育工作体系的支撑,安全教育的展开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教学框架,内容层面的有效性不强,且无序化问题很难得到妥善解决。如在管理体系、队伍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学校并未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导致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大打折扣[4]。

2.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单一

新媒体时代虽然为高校安全教育的展开提供了新的教育内容,如以安全案例为核心的教学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提供保障。这种单纯以视频资源为主的线上安全教育模式成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模式,虽然在短期的安全教育实践中能够展现出显著效果,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如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出现问题、安全教育内容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等。妥善解决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单一的情况,成为摆在高校安全教育面前的一大挑战[5]。

3.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线上线下结合不紧密

新媒体时代线上渠道被开发,在安全教育实践中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的结合不紧密、不充分,从而导致线上的安全教育内容无法在线下平台展开,线下的安全教育实践无法通过线上平台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安全教育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对学生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不利。从这一点看,受制于线上线下渠道的限制,两者的整合显得至关重要,做好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成为重中之重。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安全教育体系

1.管理体系

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如何保持正常的运营状态还需要优质的管理方案发挥作用和效果。对于高校而言,要逐步建立围绕安全教育的管理体系,加快制度性内容的推进,明确组织结构,建立管理框架,让学院和二级院校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形成自上而下一体性较强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使得安全教育全覆盖。管理体系的形成要以制度为依托,以职能部门建设为核心,确保安全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和展开。管理体系的形成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围绕管理体系形成可行方案,为安全教育体系的推进打好基础。

2.队伍体系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推进,需要安全教育队伍完善、丰富。从目前的情况看,新媒体技术下的安全教育实践之所以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与安全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关联,综合素质提升缓慢,无法适应新媒体对安全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则需从新媒体下的安全教育队伍建设出发。一方面高校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优势,积极推进校内安全教育队伍的培训工作,以专项培训让这一群体掌握新媒体教学技能,能够借助新媒体带来的教育便捷性,探索全新的安全教育工作方案,保证这一群体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需要;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引进高素质安全教育管理人才,完善和补充安全教育队伍。高校应结合自身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制订人才引进方案,补充安全教育人才不足的问题,确定准入门槛,保证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更高效。安全教育队伍体系的日益完善,为新媒体时代下安全教育工作创新提供必要支持。

3.保障体系

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为了充分展现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尝试搭建保障体系。保障体系指的是围绕安全教育工作创新的保障性内容,如制度性的保障,则需要高校针对本校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各项制度,以制度约束让学校安全教育可以发挥作用和效果。又或者在开展安全教育的实践中,高校要提供资源上的支持与保障,提供新媒体技术支持,让新媒体可以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展现学校的引领作用和效果,最终目的是推进教育实践的展开,让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二)加快推进新媒体的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优化

1.了解学情

在安全教育的实践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可以尝试借助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真实地了解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感知情况,充分了解大学生对于安全教育形式和安全教育内容的喜好情况,并结合调查的结果进行安全教育形式的优化和升级,规避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让安全教育内容更生动。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实则是为安全教育模式的优化做准备。结合调查要点,得出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确保后续的安全教育方案得以形成。

2.优化内容

安全教育之所以在高校受重视程度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安全教育的内容缺乏吸引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尝试在安全教育形式上做出优化。第一,安全教育在线上展开。由于手机的普及,学生接触信息的方式发生转变,从传统的固定信息接收模式向多元方向转变,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被拓宽。为解决该问题,充分利用手机获取信息的便捷性,通过短视频、漫画以及图文信息等多元的碎片化信息,定时推发给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安全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从而强化自身安全意识。第二,开展多元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在防火安全的教育实践中,尝试与校园附近的消防队开展合作,让学生通过参观消防队的设施、消防人员的生活方式等途径,了解防火责任的重要性,增强安全自觉意识。又如在网络安全方面,可以积极与网络通信部门开展交流,共同推进防范网络诈骗,保证网络安全的实践活动展开。真实的安全教育活动空间的开发,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安全教育的效果也因此得到全面提升。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优化,从枯燥讲解向新媒体时代的多元方式过渡,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3.扩大宣传

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教育的推进和学生安全意识的逐步增强,学校的安全事件发生概率已经明显下降,但依旧需要对安全教育提高重视程度,扩大宣传成为一个新渠道。高校要充分利用目前学校的新媒体宣传空间,如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站等,加大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可以定期接触到有关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辅以案例信息,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且随着当前短视频平台的火爆,学校也可以积极推进短视频平台的建设和开发,使其成为宣传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三)线上安全教育与线下安全教育相结合

1.发挥线下传统安全教育优势

在高校的安全教育实践中,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要得到延续,在坚持已有基础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新媒体推进安全教育的创新。如尝试借助新媒体的线上资源获取方式,采取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充分了解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知情况,并围绕调查结果落实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优化安全教育的环境。线下安全教育的展开,让传统的安全教育优势展现出来。线上学生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直接作用到线下的安全教育实践,指引线下安全教育的有序推进和开展。2.强化安全技能训练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而言,安全教育既要围绕理论知识展开,又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技能,即在发生安全事件和安全风险之后学生的快速响应能力,以此来维护自身安全。如在面临电话诈骗时,要时刻关注自身的信息安全,及时报警处理。在面临防火安全时,要时刻关注身边的风险,遵守学校规纪,避免在宿舍中使用大功率的电器。一旦发生火灾,要具备基本的逃生能力。

3.举办线下安全技能操作大赛

为了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技能,尝试开展线下的安全技能操作大赛。如充分利用线上的信息传播渠道,有关安全操作大赛的相关信息,并采取线上报名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和了解安全技能操作大赛的重要性。而后通过线下的真实体验和真实实践,强化自身的安全技能。相较于单纯线上或者是线下的教学模式,显然安全技能操作大赛的引导效果更理想,更有利于达成安全教育目标。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表现为安全教育的体系缺失,内容枯燥且线上线下的整合不理想。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尝试从多角度出发,抓住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迎接和面对挑战,为高校安全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萍,刘兰兰,荀骁.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295-296.

[2]赵梦舒.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3]范文文.网络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Z3):45-47.

[4]贾坷,叶俊.新媒体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广西教育,2020(3):17-18.

高效安全教育范文第3篇

我国当前高校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特征:第一,处理高校安全事故问题是一项复杂性的工作,其中校园暴力是最突出的一种安全事故类型,在对该类安全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站在全面的角度进行考虑和分析,并不能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事情。第二,各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滞后,总是在事故发生后才加强教育和管理,缺乏相应的防范意识,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解决措施同高校治安形势不符。第三,高校教育引进先进设备,同时一些学生也开始广泛使用电子学习用具,这些贵重的用具在为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也对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第四,学校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硬件设施,设施基础保障工作不到位,发生问题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第五,没有形成专业的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团队,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安全和警觉意识淡薄、处理问题能力差等问题,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不符合专业管理要求。教育事业的高效进行必须建立在校园安全、稳定的基础上,研究校园安全教育和管理新模式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为更好地处理安全事故奠定基础。

二、引发高校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结合我国目前校园安全教育和管理现状,研究引发这些安全事故的内在原因意义重大,要从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校园安全事故形势日益恶化的原因及校园安全事故长期存在的原因等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将理论指导同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1.社会环境复杂。工业社会对高校安全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口越来越密集,而生活质量却趋于下降,城市氛围浮躁、喧嚣。面临不断增大的社会压力、日益艰难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和诸多的生存现实问题,众多高校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轻者抑郁或自闭,重者做出危害高校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攻击性行为举止,这是高校学生频发暴力事件的重要原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安全与法制教育缺失。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安全与法制教育落实不到位甚至是缺乏,并且这种现象在各个高校中普遍存在。目前,各个高校依旧是遵循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规划,并没有将安全与法制教育真正纳入教育课程和课堂中,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教授和实践,主观认为安全与法制教育不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从而致使大多数学生严重缺乏安全与法制知识和技能,进而导致其在面临危机时不能做出有效应对,以及对于自身权益受到伤害的情况不能主动、及时、合理地进行处理而最终导致人身或财产等受到不同程度伤害。

3.对不良诱惑的抵制力差。当前的学生处于电子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极度丰富的社会,但这丰富的资源不仅提供了众多学习资料,将许多色情、暴力、恐怖等信息暴露于学生面前,同时电子游戏中暴力情节、酒吧中斗殴等等带给学生很大不良影响。这些不良诱惑一旦被没有是非分辨能力或者是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所接受,便有可能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等。4.导致校园安全事故的内在原因就是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处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集体意识,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在遇到一些危机后很容易出现自杀、伤害他人的行为。

三、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的探索和重建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是各大高校承担的重要责任,而实现这项伟大任务的基础是具有较高的校园安全和教育管理水平。尤其处在信息化社会中,高校更应该将保障校园安全,塑造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上。高校承担着维护校园安全、有序发展的重大责任,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在落实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应从精神、物质及制度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完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教育意识。

1.意识层面。保证校园安全最有利和基础的手段是提高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学生具备安全意识能够提前预防危险事宜的发生以及及时应对危险情况,同时具备法律意识能够保证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危害,保护自身安全。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的需求尤其是在当今高校越来越社会化和开放化的情况下显得越发重要,因此,高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课程、讲座、活动等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切实从根本上保证高校安全。高校在落实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将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渗入到法律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卫生与健康或实习课程中,使安全理念深入到每位学生心中。同时,校园要加强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塑造,采取多种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避免不良校园文化的入侵,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并增强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进行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2.物质层面。有效、完善的安全防范硬件设备是高校安全事件防范的基础和重要前提。物质方面的硬件设施具体到紧急报警电话的就位、防火防爆消防器具的完善、紧急事件逃生出口、网络监控系统的严格落实等。同时人员建设也是物质防范中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格落实高校门卫执勤与保安人员的职责,加强校园巡逻安全护卫的管理力度,实施安全责任落实到班、到宿舍、到个人的制度。此外,对于所有有关高校安全的人员要定时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及职责和业务水平的培训。

3.制度层面。安全管理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合理、完善、有效的规划和落实,是保证高校安全的核心。伴随着我国众多高校校园开放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学校后勤等部门的越来越社会化,高校教育也呈现出社会化的特征,高校教育模式、教育目的、培养方案、实践活动等越来越向着依托于并服务于社会的趋势发展。由此,规划、建立与实施高校安全管理制度要与高校教育制度同步进行,而这必须做到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规划和建立社会化、现代化、人性化、专业化、高效化、可持续发展化的高校安全管理与教育新体制,从而使得高校各个方面在安全与教育完善体制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前进。

四、总结

高效安全教育范文第4篇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生产意识教育,是我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我校利用全体教师会、全体学生会进行安全活动总动员,并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课堂、班会主渠道的作用,进行安全意识的渗透。每周班会课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次,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如广播、黑板报、悬挂标语、散发安全小常识材料等形式,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这些渗透潜移默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健全组织,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

近几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高,在社会上声誉鹊起,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无论是学校外部还是内部都存在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也给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我们学校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组长为刘梅花校长,副组长崔向林,成员有张琳莉、王丽霞及各班班主任。还成立安全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政教处,负责各项活动的协调和落实工作,其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把活动要做的工作列清楚,把规章制度订好,以便按部就班、有章可循,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足,以便早做工作,在全校安全工作上做到同布置、同实施、同检查、同评比。第三,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使每一级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分别与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状。由于组织健全、网络畅通,为学校安全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规范管理,促进完善教育教学的正常运作

机构的建立和宣传活动只是为安全工作提供了保证,而规范的管理和科学动作才是其关键所在。学校领导意识到“安全”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四、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加强了教师的政治学习,定地点,定时间,定人员,政治学习时,要求每位教师认真记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同时,我们还组织广大教师举行座谈会,使广大教师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教育,其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真正做到了文明教学,文明育人,深受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我们重点抓了学生的常规管理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消灭了购买零食和内容不健康书籍的现象,从而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促进了学校的周边环境建设;同时还加强了文明监督岗管理工作。我们采取了定班、定员、定岗和择优的方法,让值周人员加强课间检查,放学时站在校门口进行进出人员的管理,严防非法人员的进入,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了师生人身安全。

六、高度重视校舍安全管理工作

校舍安全是学校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涉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我校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充分认识到校舍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消除校舍安全隐患,作为当前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稳定学校和社会大局的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要杜绝侥幸心理,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活动,建立建全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建全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并制定防险救灾应急预案,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七、重视和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管理工作

教育环境的好坏,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治理好学校周边环境,学校成立了治理周边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主要负责领导工作,把治理学校周边环境纳入了学校工作议事日程,建立了领导责任制,切实担负起治理周边环境的职责。围绕这一主题,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着重治理了校内小环境,加强校园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和遵守纪律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2)做好宣传工作,使全体师生明确治理周边环境的重要意义,让他们积极参与此项工作:(3)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八、管制刀具收缴情况:

学校于开学初及每月进行一次彻底的管制刀具收缴。并进行记录收缴情况。

九、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为了确保在发生H1N1甲型流感疫情时,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预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上报、控制和扑灭疫情。各年级各班以及学校防控流行疾病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的详细记录,以备检查

高效安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乌鲁木齐学校安全教育危机意识

学校的安全教育是公共危机教育在学校这个特殊场合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公共危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可持续性增强的一个源泉。另一个方面,学校也连着千家万户,学校的安全教育状况对社会这个大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新疆地区公共危机教育状况,我们对学校的安全教育状况也进行了问卷调查。

1资料与方法

乌鲁木齐市是个人口较多、学校也比较集中的地区,新疆的著名高校也集中在这里,下辖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新市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米东区和乌鲁木齐县。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在校的学生,我们的样本是分阶段随机确定的,为了使我们的调查更有代表性,我们在每个区随机抽取一所高中、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大学当中既有著名的高校,也有一般的技校;既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此次调查,我们总共发了685份问卷,小学是160份,初中、高中、大学各175份。有效收回642份,总回收率是92.14%,小学的回收率是84.38%,初中的回收率是96.11%,高中的回收率是95.56%,大学的回收率是91.67%。回收率较高,有较好的代表性。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1)男女比例状况。男女总的比例是:男性占41.6%,女性占58.4%。具体如图1:

其中大学的性别比例是:男性所占的比例为45.5%,女性所占的比例54.5%。高中的性别比例是:男性所占的比例为41.3%,女性所占的比例58.7%;初中的性别比例是:男性所占的比例为39.3%,女性所占的比例60.7%。小学的性别比例是:男性53人,占样本总数40.2%;女性79人,占59.8%。

(2)各类学校所占比例情况是:小学占20.6%,初中占26.9%,高中占28.8%,大学占25.7%。具体如图2:

(3)地区和民族状况。本次调查涉及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调查对象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满族等14个民族。从调查的范围和族别上看,基本能够代表乌鲁木齐市学校中学生对公共危机的认知能力,并反映出学校安全教育的状况。

2.2学校安全教育状况分析

(1)学校安全教育的总体认知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关注度很高。如在“你知道安全教育吗?”的问题中,94.53%的学生都知道安全教育,仅有5.47%的学生不知道。具体如图3:

但是,不同层次的学校又有一定的差别。从调查结果看,小学的安全教育抓的比较好,其次是大学的,初中和高中相对来说稍差一些。具体如下面图4-图7:

在安全意识方面,整体较好。如当被问及“当你看到学校的建筑设施(如:栏杆、体育器材等)损坏并影响他人安全时,你是否报告给老师?”时,有64.88%的学生回答“是”。在“打放学铃,你常采取的方式为”这道题中,64.68%的人选择“能严格遵守上下楼秩序,轻声慢步走下楼梯”,19.31%的学生选择“等同学走完再走”。当被问及“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宾馆或商场),你会特别留意“安全出口”或者“消防器材”的位置吗?”有66.5%的学生选择“会”。但是,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否”“不会”“不知道”。这表明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还要加强。

(2)学校安全教育状况

为了能真实的反映学校安全教育状况,我们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演练情况、安全教育的方式、学校的安全方面的相关预案的宣传等方面设计了七道题目。调查结果显示,学校虽然在安全教育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学校安全教育状况,尤其是具体细节工作状况不容乐观。

1)在师资配备和课程设置方面,有专门进行安全教育的老师的只占44.3%,没有或不清楚的占到55.7%。在课程设置方面,每周开0节安全教育课的占了40.9%,而每周开1节的占37.9%,每周开2节的仅占11.8%,每周开3-4节的都低于10%。具体到各层次上,小学的要好于初中、高中、大学的。情况如表1和表2:

表1你们学校有专门进行安全教育的老师

表2你们学校每周开几节安全教育课

2)在安全教育的具体开展方面,总体上经常性教育不足。如在对“学校和老师是否经常对你进行健康、安全方面的教育”问题的调查中,经常教育的占43.1%,有时教育占50.4%,没有的占6.5%。在对“你们学校举行过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吗?”经常举行的仅占21.9,而偶尔举行的则占到66.6%。具体的不同层次,小学的安全教育开展的情况远远优于初中、高中和大学。如表3和表4:

表3学校和老师是否经常对你进行健康、安全方面的教育

表4你们学校举行过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吗

(3)在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方面,方式、途径比较单一。如在对“你们学校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活动”问题的调查中,课堂中老师教、灾难演习、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都在50%以上,其次是专家讲座和学校信息栏宣传安全知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习过的则只占19.12%。不同层次又有不同侧重点,具体如表5:

表5你们学校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活动

(4)安全教育不系统,有些环节薄弱。在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教育方面,我们设置了两道题。调查结果显示,这方面的教育力度不够。如对“你们学校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措施、方法)吗?”问题的调查中,选“有”的只占49.9%,而选“没有”和“不知道”的超过50%。在对“你们学校进行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吗?”问题的调查中,选“有”的占67.3%,而选“没有”和“不清楚”的占30%多点。2.3学生应对公共危机知识的来源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小学生的应对公共危机知识的来自广播、电视上和教师的教育;而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生的应对公共危机知识的来源相对来说较广些,50%以上的来自广播、电视上,报纸或网络上,教师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具体如表6:

表6目前,你通过哪些渠道获得一些基本安全、自护常

2.4学校安全教育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还要不断的加强。如在对“当发生火灾、地震或传染病等时,你知道正确的应对措施吗?”问题的调查中,完全知道的仅占22.07%,知道一些的则占到73.87%,不知道的占4.06%。具体到不同层次,又有不同的表现。具体如表7:

表7当发生火灾、地震或传染病等时,你知道正确的应对措施吗

3问题与思考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考察了新疆地区乌鲁木齐市学生的总体认知状况、公共危机意识、常用公共危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公共危机知识得来的途径以及学校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等。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疆乌鲁木齐市学校的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结合调查结果,新疆乌鲁木齐市学校的安全教育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