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会计学

高等会计学范文精选

高等会计学

高等会计学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学术教学”、演绎理论、课程体系、应试教学等,已无法适应现实的要求。文章提出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构建原则和面向对象的新思路,提出了一个“以胜任会计职业工作岗位为目标”,以岗位模块为体系,以岗为本,以职为据的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

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略之一,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所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要以社会需求为起点,以职业教育为手段,以使学生能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为要求,以使学生充分就业为目的的教育。高等职业技术会计教育是以培养“胜任会计职业工作岗位要求人才”为目标的会计教育,胜任会计职业工作岗位要求是探讨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

会计职业是会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注册会计师、企业会计和行政事业会计。

会计工作岗位是指一个单位会计机构内部根据业务分工为实现会计的核算、监督和管理职能而设置的岗位。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验活动方式。教学模式的纵横两种教学结构中,纵向教学结构是指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环节、步骤及其相互联系,表现为一定的程序;横向教学结构则是指构成现实教学活动的各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因素的相关联系,表现为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诸要素在一定时空结构内或某一教学环节中的组合。

一、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上发展而来的,相应地具有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的一些特点,主要有:

(一)“学术教学”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套用了传统的本专科会计的教学思想,基本上仍是“学术教学”,有的只是简单地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改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开一些实践课,所做的仍是“学术教学”。

(二)演绎理论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沿用了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演绎理论的思维方式,让本无实践经验的学生接受抽象“完美”的理论。

(三)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的做法流行至今,以会计专业课程为核心,不以职业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会计教学各课程之间各自为政,授课内容上多有重复,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结果是: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教师教学资源浪费严重,团队实力无从体现。

(四)灌输式课堂教学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因为套用了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所以会计课堂教学仍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学术教学”、“演绎理论”和“课程”的共同作用下,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灌输模式,费时费力,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五)以师为本。以书为据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一样,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得到的大多是书本层面的知识。

(六)止于模仿

在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下,学生模仿例题学会了编制分录、编制报表,但并没有真正会运用,“熟练”不够,当然难以“生巧”,一到工作岗位上,仍是一脸茫然。

(七)应试教学

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以会计专业课程为核心,每门课程都要考试,“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考考考,学生的比较”,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都要适应应试教学的考核方式。

总之,由于套用有余、扬弃不足,结果使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成为本科会计教学的“压缩饼干”,或普通专科会计教学的“克隆”,或者是中专会计教学的“发面馒头”。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要求

按照我国的人口实际状况,根据科教兴国战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提高国民素质,保证社会劳动力充分就业,已不是单纯的社会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就广西而言,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求仍然是十分迫切的。而后WTO时代国际竞争的加剧,对高职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变革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特征

(一)“职业工作岗位教学”

“以胜任会计职业工作岗位为目标”是会计教学模式探讨的起点,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应该是面向对象的,即面向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模式,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开展“职业工作岗位教学”。

(二)“任务驱动”

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应该是面向教学任务,以归纳事实形成结论为特征的模式,由一个实际的案例(任务),归纳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三)岗位模块体系

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中的内容应该是面向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模块体系,而不是传统的面向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打破原有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采取以模块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职业工作岗位技能训练为单元、以单元组成模块、以单元训练实现模块功能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四)互动式课堂教学

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模式,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做;学生练,教师正;学生练,教师核”。

(五)以岗为本,以职为据

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应该“以工作岗位为中心,以职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为依据”。

(六)熟能生巧

高职会计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不但要模仿案例学会编制分录、编制报表,而且要对所练技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达到准确、快速的境界。

(七)“应对教学”

改“应试教学”为“应对教学”,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以应对求职当时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为考核目标,过时的知识是往者已矣,可以不学。考核方式也要以胜任会计工作岗位为标准,以使学生顺利通过应聘面试、实务操作等就业环节为着力点,使学生能够取得与所从事工作岗位相应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和就业优势。

四、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一)面向对象原则

从目标上说,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针对的是会计职业工作岗位;若将岗位分解,就是面向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模块;从教学主客体上说,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面向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从具体内容上说,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就是会计职业工作岗位模块及其组合。

(二)顺序衔接,结构合理。组合恰当

教学模式是指向教学结构的,是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诸要素在一定时空结构内或某一教学环节中的组合,这就要求纵向教学结构要顺序衔接,横向教学结构要结构合理,教学模块要组合恰当。

(三)循序渐进原则

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转变观念到拟定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质量,再到结果评估与处理,都需要结合实际,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展开。

(四)成本效益原则

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效益必须大于构建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成本。

五、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

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教出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教”展开的。从横向结构角度看,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包括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保障体系五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上看,根据会计从业人员按工程型会计人才、技术型会计人才和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分类,笔者认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会计人才上;在企事业单位中,他们的职位定位在中层管理人员、白领、高级蓝领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上,要求具备相应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知识结构和实践技巧。

1.技术型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并进行适当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分析,其工作的侧重点是进行会计核算,但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注重智能运用,能根据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预测、会计决策,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等。

2.技能型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工作的重点是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和计算技术,能操作计算机和会使用会计软件,并最终能编制真实可靠的会计报告。

(二)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上说,就是要求工作岗位单元训练熟练透彻、岗位模块专而精通、职业模块应聘成功!

(三)教学的内容

根据“面向对象”的原则,职业工作岗位用什么就教什么,职业工作岗位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在设计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知识、技术和能力训练单元和模块时,根据会计职业岗位分工来研究确定各自要知、要会和要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模块,一个职业工作岗位对应于一个模块组合,每个模块又包括若干个技能单元,每个单元就是会计岗位技能训练的基本单位,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所有模块就构成高职会计教学的内容。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考虑:

1.实行订单式培养的,通过校企共同协商,把绝大部分或全部模块的设置权交给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制定职业工作岗位要求。

2.学院自行培养的,通过行业调查研究,组织教师和行业会计专家一起制定具有行业性、实用性、操作性、标准性和及时性的会计工作岗位实训单元方案。

3.突出重点,通过对模块合理组合,对模块提供的时间多少、训练强度的高低,进行综合考虑,突出要强化的内容。并通过安排学生到模拟公司或真实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进行务实性岗位技能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

4.强化职业工作岗位素养。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更应当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为企业处理纷繁的事务。

计算机实用技能方面,要求能操会用,开设widows200/xp/98操作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会计软件应用技术、ERP应用技术等训练模块。

在职业外语方面,要能看懂英文报表,会用英文做报表,会说日常英语,开设英语或东盟各国的语言训练模块。

(四)教学方法

在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中,不管是案例教学,还是对实务直接操作,都要普遍运用面向对象的任务驱动式归纳方法,要创新案例教学,即案例教学加公司工作的方式。在运用模块或单元案例教学法之后,安排学生到模拟公司工作,可将一个教学班分成两个公司,每个学生在公司担任不同职务,他们有相应虚拟工资,指导教师应有“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和“注册会计师”等角色,开设的部门按照真实公司的划分,如市场开发部、销售部、生产技术部、采购部、财务部、翻译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总务部等,每个部门均设部门负责人,由学生担任。总经理(教师)召开企业管理会议,布置工作任务,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负责人(学生)参加会议,会后各负责人向本部门工作岗位(学生)布置工作,各工作岗位(包括会计职业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教师检查。公司应有的办公设备在合作公司或者模拟实验室里都配备齐全。学生在企业商务运作的环境下,按照实际公司的职能开展工作,将学到的职业工作岗位技能应用到公司的具体业务中,深入体会经济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及其详细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在实习的一定阶段,要进行岗位轮换,以更换角色,共同提高。

(五)保障措施

第一,增加资金投入,建立以单元知识与技能为系列的会计教学单元库、模块库,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增加内容全面、样板性强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如集团公司会计实务)等,扩展实验项目内容,使之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务、金融等,提高实验室硬件的档次,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实现会计实验室的现代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组建模拟公司、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学系统等。第二,加大对师资培训力度,增加培训资金投入。第三,落实职业共建项目,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和关键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会计工作岗位上进行实地操作训练,并且随时能够得到会计专家的指导。第四,发挥集体智慧,会计实务专家、会计人员和会计教师一起进行会计职业工作岗位模块的开发的统筹兼顾与方案安排。

从纵向结构上看,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包括:分析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特征,教学过程设计与组织策略等。首先分析学习环境;其次用细化技术分解学习任务;再次根据学习者并无经验的特点,用主成分显示技术分析案例。这要求:一是面向过程的每阶段(环节)展开教学设计;二是各环节教学的衔接和配套;三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等等。

六、结语

总之,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高职会计教学的核心问题,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不揣粗浅,对其进行了探讨,其中难免挂一漏万,请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高等会计学范文第2篇

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对于任何阶层看似公平合理,实则不公平。现存的社会分层,从不同的阶层报考的高等学校性质和不同阶层的人得到的录取率的不同等各方面得到证明。刚开始高等教育兴起时,高等教育是优质资源,很少有人能受到高等教育,只有是高级干部的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学校不断增多,但也是有限的资源,农民和社会底层人的子女还是不能入学,即使入学了,也不能找到工作。据统计,进入高校的可能性之比,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的整体差距是5.6倍,在全国重点高校中是9.2倍,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作为体力劳动者的工人和农民,与作为脑力劳动的党政机关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的机会差距很大:在高校总体中为9.6倍,在重点院校中接近15倍,工人农民子女的合计份额不到45%。因此,不管从高等教育兴起阶段到现在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都受到了社会阶层的很大影响。

二、不同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同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阶层低的人的子女的早期教育和基础教育落后

在社会阶层低的人的子女的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落后,有的甚至没有幼儿园教育,有的在上小学时经常帮助家里干农活,耽误了学习的时间考取的中学不好,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有些家里孩子很多,交不起学费,家长也不支持读书,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回答孩子的问题,家长也没有教育子女的意识,并且周围的环境氛围不适合学习,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智力开发较晚。农村的教育经费短缺,教师的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使农村的教育质量下降,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质量不高。城市中的低收入阶层子女进的幼儿园和小学都是普通的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学校的设施较差。

(二)不同社会群体在占有资源上的不同

不同的社会阶层占有的资源多少不同,高的社会阶层的人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经济资源等很充足,但是低社会阶层的人很少有这些,即使有的低社会阶层的子女能考上大学,因为生活费、学费的问题也不再去读大学。在选择什么样的大学上,他们父母和学生考虑的是学费、生活费、车旅费的多少等,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会选择一些学费不太高的大学,根本不可能去发达地区读大学,刘精明的研究表明家庭阶层地位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与父亲的职业性质、文化资本和政治权利等中介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子女的教育是否进入大学和进入什么样的大学产生影响。王伟宜和谢作羽的研究,还证明了学生父母的教育程度与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有正相关。

(三)低收入阶层观念上认为孩子考不上大学,不重视高等教育

低收入阶层一般自己文化程度较低,认为孩子也笨,考不上大学,对于孩子的学习不关心,往往是认为让孩子外出打工给家里挣点钱来得实在;读大学只会花家里的很多钱,而且读完后不一定就会有好的工作。而且经常会给孩子讲谁谁打工又挣了多少钱,你只会花家里的钱。一旦学生高考失利或者发挥失常,结果就是不让继续读书了,外出打工,不会安慰孩子,不能给孩子心理减少压力。(四)我国的高考制度不合理和助学金、贷款政策有待于向低社会阶层倾斜我国的高考制度是实行按省划线制,高考实行安分录取,看似公平,实际上不公平,每个省的分数线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分数线较低,而我国的大学大都集中在发达地区,他们把大部分的名额都给了本省的学生,外省的给了很少的名额,即使外省的考的分数比本地的学生高很多的分数,也不能进入大学。我国的贷款政策比例一般倾向于部级学校省属重点大学的学生,助学金也比重点大学低,所以很多社会阶层的学生不能获得资助,不能进入大学。

三、不同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一)提高社会低阶层的收入,搞好早期教育和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了低社会阶层的收入,才会有可能完善早期教育的基础设施,教育经费才能得到保障,才会有高水平的教师愿意到农村教学。才能不用担心大学的学费问题,安心学习。才能提高了师资力量和基础教育,才能使学生到了中学知识扎实稳固,为进入高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吸收大量的优秀教师来任教,留住教师。

(二)提高低社会阶层的获取信息资源意识和高等教育意识。接受高等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谁知识水平高,谁就有更大的主动权,获得最佳的发展。据统计,高等教育的人的生产率是文盲的4倍。使低收入阶层意识到社会的发展要求大量的有素质的人才,不接受高等教育就会被社会淘汰,提高其获取信息资源的自觉性,积极支持子女进入高校。

高等会计学范文第3篇

1.会计核算制度存在问题

我们都知道,学生入学时所交学费并不是直接进入学校的账户,而是进入相应的财政部门,学校在收到学费后会将学费进行上交,上交的教育财政部门,再由财政部门将学费回拨给学校。学校实行的是现金制的会计核算制度,如果一笔款项有入账资格,但因为没有真正的进入学校的账户中,学校是不会给予记录的,这就会造成很多学校的会计核算中没有应收学费这一项,也就是说每一学期学校都会有大量的应收学费没有做到账目中,或者没有进入财务报表中。不仅如此,学校学生的欠款数也是不能被记录入内的,这就造成了学校账目模糊,收入支出不能与实际相符,财政混乱,款项不明确等问题。

2.学校固定资产核算存在问题

一所高等学校在成立之初会建造许多的教学楼、宿舍等设施,这些都是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来说,高等学校的规模较大,会存在多个校区,也就是说学校的固定资产数额也就十分的庞大,而固定资产有一个使用年限的问题,过了这个使用年限,就要拆毁然后重新建造,这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但许多学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并不提及折旧费,这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不提前将折旧费用计入,那么当固定资产达到使用年限时,就会因为没有预先计算这笔费用,造成财政混乱的局面。

3.学校无形资产核算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在人才输出方面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年为社会、国家输出大量人才,高校的研究成果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我们国家的许多科研成果都诞生于高等学校的校园中,我们应该有这种意识,科研成果也是高等学校资产的一部分,是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增加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准确度。

4.学校负债的核算存在问题

国家近年来加大政策在教育方面的倾斜,加大资金在教育中的投入,但学校办学的首要问题还是资金问题,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二是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三是社会捐赠经费,四是事业收入,五是其他教育经费。其中国家的投入一般只占到30%左右,学校有时会进行借贷,在对于借贷应还款和利息方面的计算时,如果学校普遍用的是现金制就会出现计算不清,计算结果与现实中的资金发生产生很大的不一致,同时也不利于学校在进行资金流转以及资金借贷时对风险的评估,对财政状况造成混乱,带来一定的财政问题。

5.学校对于会计核算制度不够重视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们在教育方面会做很多的研究,希望能将教育做得更好,使学生有更加全面的发展,为学校、社会贡献更多的人才,为此校长、教师会对教育方面的问题看得很重要,紧抓教育工作,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会忽视其他方面,例如会计核算方面,学校会针对教育工作开会,进行教育研讨工作,但当财政方面出现问题时往往不够重视。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学校发展的。因此学校要注意,在狠抓教育工作的同时,也不要放松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

二、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优化的措施

1.改革会计核算制度

从前面提出的问题来看,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核算制度的不合理,以往高等学校中普遍使用现金制结算,这种结算制度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例如对学校的应交学费没有记录,对学校的负债问题查明不清,所以我们首要做的就是更换这种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中有一种叫做应收应付制的核算方式,就能很好的反应高等学校的财务状况,这种应收应付制从名字中我们就能大致理解出它的方法,它是在确定收入和支出时以权责发生为基础,在记录和核算中,不管这笔款项是否收付,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这种会计核算制度能很好的应对这种款项的发生,并且对高等学校产生的债务问题做一个很好的评估。所以,采用应收应付制,更能反映出学校真实的财务状况。

2.优化固定资产折旧费计算

对于高等学校使用的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固定资产,应该进行折旧费计算,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在进行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该按不同的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不同栏目进行命名,同时计算固定资产的数目、金额,这样做就能准确反映出学校所持固定资产的数量。避免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学校的账务更加的清晰、有条理。

3.强化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工作

我们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确实能带来财富,高等学校一方面出现资金短缺、负债累累的局面,另一方面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科研成果,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因为科研成果就是一种资产。学校在将科研成果转化成资产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例如,对于教师、学生发表的学术文章进行核算,学术性文章凝聚了教师、学生的心血,不仅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性意义,更能产生价值;学校的期刊也是这样的;学生、教师发表的科研成果的经济潜力是巨大的,学校应该将科研成果进行专利申请工作,同时与企业进行合作,进行科研成果的后续开发,将科研成果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做到造福于人类;现阶段,许多学校都会与企业进行合作,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要十分注意对于自己的科研成果、科研专利的保护,与企业签订详细的合同,保护好学校的无形资产,避免或减少学校无形资产的损失。

4.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

高等会计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历层次;入学机会;性别差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后,人们更加关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问题,性别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是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子高等教育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过程是一个数量上从无到有,并且持续增长,相对比例和层次逐渐提高,专业学科范围逐渐扩大的过程。

一、不同学历层次在校女大学生数量比例总体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女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也不断提高。具体而言,2000年,高等教育各个层次女性在校学生比例都比男性低,女性在校生的绝对数量少,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男性在校生数量是女性的3-4倍。2006年,专科女学生在校比例超过了男性达到50.13%;相继,2009年,普通本专科女学生在校生比例也超过了男性达到50.48%,在硕博研究生层次,总体上女性在校生比例还未超过男性,但硕士研究生层次女性在校生比例在2010年也超过了男性达到50.36%。到2016年,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女性的在校生比例均超过了男性,总体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硕士研究生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但专科层次比例有所下降。总的来说,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可以总结为:学历层次越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少,研究生层次女性所占比例低于本专科层次女性所占比例,专科层次所占比例低于本科层次,博士研究生层次所占比例低于硕士研究生层次所占比例。相对已经普及了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是相对稀有的教育资源,在原本就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里探讨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本专科学历层次女性入学机会现状分析

1.本专科层次入学机会性别差异逆转现象及原因分析

本专科层次是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截止2016年我国本专科在校生人数约为2696万人,约占高等教育总人数的93%,其中女学生人数约占本专科总人数的52.53%。从入学几率来看,2002年,女性在普通本专科的入学几率分别为0.87和0.97,均小于1,表示女性在本专科的入学机会均比男性低;2010年,普通本专科女性入学几率分别是1.03和1.09,均大于1,表示女性在本专科层次的入学机会已经超过男性;2014年,普通本专科女性入学几率分别为1.16和1.14,不仅大于1,入学几率还越来越高,表示女性在普通本专科阶段的入学机会已经远高于男性。因此,在本专科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在在校生绝对数量还是入学机会上,女性都超过了男性,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性别比的逆转。对于这种现象,学术界普遍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是我国的高考模式影响大学入口,学者王彤彤认为男生学业危机的根源在应试教育体制,正是注重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擅长于抽象思维与动手能力强的男生考出好的成绩。实际上,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绝对数和相对数量的发展根源还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的现代化、开放化让人们从传统意识中走出来,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女性进入学校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让更多底层的女性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但同时经济的发展并不能照顾到每一位适龄的学生,还要依靠一些助学奖学政策来帮助支持学生学习。

2.本专科层次性别比逆转问题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本专科性别比逆转带来的主要问题。在高等教育的入口端,凭借其较强的应试能力,女性学生大量进入高校学习,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地方,高校内出现女多男少的性别不均衡现象不仅给高校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出口端,就业市场的主要成员还是本专科毕业生,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部分岗位对女性求职者存在显性或隐性的歧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明确规定岗位只招男不招女;二是在同等竞争条件下,优先选择男性;三是男女员工同岗不同酬;第四,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强脑力劳动的第三产业。有研究表明,我国就业性别差异并不是体现在就业率,而是在就业质量上。在本专科阶段,女性入学几率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毕业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求职竞争,使得“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硕博研究生层次女性入学机会现状分析

1.硕博研究生层次入学机会性别差异总体分析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结构的塔尖,数量少,却拥有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教育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可以看出,研究生层次入学机会性别差异比本专科阶段的差异更大。2002年,女性硕士和博士的入学几率分别是0.79和0.56,小于1,表示女性在硕博士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入学机会低于男性,男性的入学机会是女性的两到三倍;到2010年,女性硕博士研究生的入学几率为0.98和0.71,仍然小于1,女性在2010年的入学机会仍然低于男性;相对于本专科,女性在硕博士研究生层次的入学机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2014年,女性硕士研究生入学几率达到1.05,大于1,表明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女性的入学机会超过了男性,但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女性的入学几率仍然很低,按照其发展的速度,目前也很难超过男性。研究生教育层次,最大的特点是,女性在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入学机会快速发展超过了男性,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机会远低于男性。一方面,学历对于就业具有促进作用,不同学历内部性别差异程度趋同,其中本科生性别差异最大,而硕士生性别差异最小,说明相对而言女硕士毕业生能够更顺利实现自身目标及自我价值,同时,“人才高消费”的现状,也对求职者的学历提出高要求。另一方面,本专科层次女性入学机会性别比的逆转,使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就有更多的女性避开就业选择继续深造,并且,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模式和高考一样都有利于女性考出更高的成绩。较高的入学意愿以及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优势,让女性硕士研究生数量剧增,入学机会也超过了男性。相反,较低的入学动机和入学意愿,以及博士录取形式的多样化造成了女性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入学机会比男性低。从读博的动机来看,女博士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比男博士更低,并且女博士读博的动机更不明确,功利化现象较严重,读研读博更多是为了单纯追求高学历,适应社会人才的筛选理论。再从生理原因看,博士在就读以及毕业后的若干年内正处于适合婚恋、生育的年龄段。相对于男性博士而言,女性博士由于受到生理结构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得不在这一时间段更多考虑婚姻以及生育的问题。同时,博士的录取形式多样,包括直博、硕博连读、推荐、统考四个形式,更能够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其人为的可控因素也较大,女性在传统考试中的优势就不能很好地体现。

2.硕博研究生层次入学机会性别差异问题分析

硕博研究生层次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变化,对高等教育自身以及对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首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片面的追求高层次教育,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剧增,使得高等教育的重心有所偏离,就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和就业机构变化中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尤其难以满足高素质人才中的研究生和高职两个层次的人才需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就业市场的人才高消费问题,专科生能胜任的工作在学历上要求本科,本科能做的要求研究生学历,造成人才虚假过剩,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研究生阶段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科研方面,片面追求高学历的功利性,以及学历和工作岗位的错位,就导致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和科研开发工作后继无人。其次,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道德上早已规定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平等问题,但在博士层次女性的数量仍然较少,入学机会也远低于男性。尽管如此,女博士这个群体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却是很大的,例如有学者专门研究“女博士的婚恋问题”,被贴上“剩女”标签的女博士,其择偶困难的问题不仅是由年龄因素导致的,更主要的是其择偶标准,但相关研究只能说明女博士的结婚年龄相对较晚,却不能证明女博士的婚姻质量好坏与否。同时,还有专门研究女性高层次人才的文章,在我国无论是政界、商界还是学界高层次人才的性别比例是十分不协调的,女性几乎很少能站在行业的尖端,但并不是说女性不能有所建树。对此,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女性教育观念,提倡女性积极接受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女性人才的作用。

二、相关结论及思考

当前女性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不断增加,不同学历层次间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但是存在学历层次越高,女性获得入学机会相对越少,且增长速度越缓慢的现象,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在不同学历层次上存在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尤其是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的绝对数和相对比例都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近年来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断增长,是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在性别层面的很好体现。针对以上的研究发现以及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可得出以下结论:

1.注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内涵发展

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本专科以及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入学机会也都超过了男性,但只能说明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上,性别差异在缩小。但从院校类型来看,女大学生多集中于师范、艺术等院校,进入理工、农业、林业等院校的女性数量少;再从专业学科来看,女性在语言文学、历史、法学和经济等学科专业中比例高于男性;而在物理、力学和工程、数学、计算机技术、化学等学科专业中比例较低。在专业学科以及院校选择上存在的这种性别差异是决定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的问题。因此,在女性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内涵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选择上,正视男女两性存在的先天性别差异,排除“刻板影响”以及性别偏见等问题,从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发展出发,选择学科专业和院校类型。

2.升学的正确引导与选拔模式的多样化

高考和研究生的统一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公平的选拔模式,但社会的发展变革日新月异,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成绩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表现,但不是一个人能力的全部。首先,对于传统的高考模式,我们不能让每一个人都被高分录取,但可以鼓励学生多种方式参与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近年来,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专科就业率与工作满意度高于本科的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专科学生的职业定位适当,所学知识偏实用型,因此更容易实现自身的期望目标。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加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做好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高等教育。其次,我国研究生的考试模式也是存在一定弊端的,试卷并不能测验出一个人的科研能力,而考试的分数线却能够直接决定能否读研。为了让录取的人才更加多元化,很多学校采取扩大差额面试的比例的办法,让更多的人能进入面试程序。女性在笔试中占有很大优势,不仅排名在男性之前,而且分数与男性差异甚大,扩大差额面试比例,不仅有利于筛选适合科研的人才,同时有利于排名在后面的男生进入面试,协调专业性别比。

参考文献:

[1]张继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公平的社会学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EB/OL].

[3]王彤彤.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入口和出口的性别悖论探究[J].商,2015(45).

[4]李春玲.“男孩危机”“剩女现象”与“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带来的社会性挑战[J].妇女研究论丛,2016(3).

[5]马缨.博士毕业时的性别差异与职业成就[J].妇女研究论丛,2009(4).

[6]李锋亮,陈鑫磊.女博士的婚姻、生育与就业[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7).

[7]王根顺,李红英.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8]宋韬.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现状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6(8).

高等会计学范文第5篇

首当其冲的是高考制度上的不公平。

从高等教育为谁服务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的问题实际上决定谁能通过筛选而享受高等教育的问题。在当今大多数发达国家当中,高等教育入学有单轨制与双轨制两种典型,但是中国的制度显然不在这种连续性体制之内。因为虽然在法律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2"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但事实上,由于高等教育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所在地地府的支持有极大的联系,形成条块分割的局面,很多高等教育领域的政策就算是在计划经济年代也不是全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地方政府和中央各个部门依据城乡有别,地区有别原则制定的保护性政策构成了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高考政策,同样是国家统一政策与不统一政策同时存在。

如果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高等教育入学制度以优势区域的利益为中心,较少考虑城乡、地区和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并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中逐渐形成了城市优先的价值取向是有客观基础的话;在以市场为调配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机制的商品经济体制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这一政策价值取向的合法性基础已经开始改变了。国家必须履行法律上的教育机会平等的承诺,否则长久以往,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的制度性不公正会使社会正义失去其应有之义。

可以说,关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的问题,当前最值得关注的不是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而是如何在导致制度不公的社会基础已经改变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制度的公平。

当然,这种制度公平的实现并不是让城市与农村的考生享受绝对平等与同样的权利就可以解决的。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没有绝对的公平,哪怕是形式的公平。就算如理论者所批评的实现了所有考生在分数线的平等,还会有更多的不公平。例如,由于城乡差距,农村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已经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样就算在高考政策没有偏差,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仍然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如果要实现农村考生与城市考生的真正公平,从理论上应该实行"反向歧视"政策,来补偿农村考生在基础教育上的不利。但是,不要忘记,城市里的考生是没有土地的,而农村的考生却拥有一块土地,则对于城市的考生来讲,要真正的公平,请你放弃土地。而让农民放弃土地所涉及到的就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问题了。

显然,制度与政策的公平只是火山口的熔岩,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的问题的争论在本质上是社会转型所带动的经济利益转移而形成的不同利益群体对高等教育权利与资源分配的争夺。而在这个争夺的过程中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资源与机会不被剥夺。或者说,关于这个问题才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的本质。

弱势群体(disadvantagedgroups)这个词语已不再只出现在社会科学的文献中,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朱总理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而《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新浪网关于全国"两会"热点的联合调查,弱势群体包括下岗职工、贫困地区农民、进城民工、较高退休的国企职工、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体制外的无技能者,而目前最亟需关注的则是贫困地区的农民。4这个特定的群体由于历史与社会改革中分配不公等原因在现有的高等教育入学政策下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争得一席之地。因为,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一种免费享用的国家资源,对个人来讲是一种社会投资。但是,"经济资源并不是根据才能在全体民众中分配的。才智超常的儿童常常出身于低收入的家庭,才智平庸者倒常常有一个高收入的家庭。"5如果大学生只来自于富裕家庭,那么,富裕阶层将继续保持优势而弱势群体的子女无法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平常所接受的比较差的基础教育的背景下,弱势群体的子女很难进入到招生人数有限的国有名牌大学。而由于经济的原因,民办高校和其它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对他们来讲也是可望而不可及。高等教育面对弱势群体实际上是面对着社会正义与办学效益的两难选择。"高等教育系统需要在优秀与平等的双重价值之间进行协调。一个理想的社会非常注重宣扬选优政策,这是这种以先前成绩为基础选拔人才的方式只会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歧视。"6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不再是个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社会的阶层结构、甚至社会性质的问题。弱势群体,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们是社会政策的代价群体、是离高等教育最远的群体;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是社会政策的调整对象、是唯一被高等教育排斥的群体。

从我们社会的性质与国家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来看,只有实施各种有力措施,在制度上保证弱势群体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不被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处于劣势。谁能受高等教育这个问题才不会激起群情愤慨的争论。

注释:

1杨东平著:《恢复教育的人文性、民主性和公正性》,参www.china-/fwsq/homepages.asp?person=杨东平。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九条,第五章第三十六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九条。

4参见"两会专题"http:

5[美]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第69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