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范文精选

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古典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世界经济之所以出现不平衡发展,根本原因是资本扩张,正是由于资本扩张造成了一方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另一方是不发达的经济落后国家的世界经济结构。而新古典理论则认为,竞争和资本运动是缩小企业间、区域间和国家间差别的均衡力量。当然,新古典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事实,但该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世界上存在着妨碍竞争和资本运动的因素造成的,只要消除了这些妨碍的因素,世界就将走上平衡发展的坦途。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而新古典理论观点则是非常浅薄的。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提供的文献,对两种理论关于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观点做一比较分析。

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关于世界经济发展趋同论

按照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看法,世界范围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分布是一个简单现象,是从各国的内部性质、贸易和资本流动派生出来的现象。由于经济现象受普遍的个体经济活动者行为规律的支配,便没有理由预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快于另一些国家。外部因素,就性质而言将对各国发挥一视同仁的作用,趋向于消除全部的、然而是次要的发展水平的差别。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强调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同过程。他们认为,国家之间的交换,甚至在缺乏国家之间资本和劳动要素任何流动的情况下,将造成各国工资和利润均等化的趋势。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这个结论主要基于这样一些假设:所有的国家都将采用同样的生产技术(意味着每个国家按照相同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由资本和劳动形成产出,在生产过程总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每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是相同的;如果资本同劳动的比率(即马克总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测量产品的要素密度尺度,而且所有产品都按照这个比率排序,这个顺序不受工资率和利润率变化的影响;每个国家内部分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令一个国家从封闭经济(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每个国家都将出口大量应用其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稀缺的、瓶颈要素所能生产的商品。作为这种应用要素变动的结果,对丰富要素的需求将提高(从而提高其价格),对稀缺的要素需求下降(从而降低其价格)。当完成一切调整的时候,所有参与自由贸易国家的工资率和利润率便相同。

美国经济学家珀里切特在一篇论述经济增长的文章中按照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思路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的任务概括为:“任何寻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统一的世界经验的理论,必须至少提出四个不同的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技术进步?二是如何认识少数能够走进和持续快速增长阶段的国家,在增长中它们富有意义地博得了大国的赞许?三是如何认识某些国家的衰败和失去快速增长的机遇?四是如何认识某些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维持低速增长?”

正如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维克斯指出的那样,珀里切特提出这些问题时没有说明资本主义积累的性质。从分析的角度说,首先应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世界具有不平衡发展的性质?与此相联系,还有一个历史的问题:人们应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相对集中于西欧及西欧的早期殖民地开拓者?当然,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珀里切特不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源的资本扩张和资本主义积累性质的问题,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她是讳莫如深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才真正关注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说新古典主义理论有其合理性的话,那么,这种合理性无非是在所有国家都采用相同的技术要素时,将不存在发展水平重大差别的基础。其完全竞争假设意味着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有效运作。为此,有必要按照资本主义关系组织生产。如果所有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了,应用同样的技术,要素价格就将趋向于均等化,虽然这个过程将是不平衡发展的。但由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排除了不平衡发展原因的分析,势必为经验事实所摒弃。

如果把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上述趋同的分析加以引申,允许资本流动,那么,静态趋同论便变成动态趋同论了:按照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组合,资本从劳动稀缺的国家(发达国家)向劳动丰富的国家(欠发达国家)流动,将产生铲除不平衡发展的效应。但像静态趋同理论为经验所摒弃一样,经验也不支持新古典的动态趋同理论。现实严酷地表明,无论是在资本和劳动不流动的静态条件下,还是在允许资本流动的动态条件下,都没有出现趋同的迹象。对此,新古典经济学家把罪责推到政府实行坏的政策上。这种看法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它并没说明发达国家是如何走上发达地位的,为什么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如此众多的欠发达国家政府竟如此的愚钝,以至不能制定好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杰尔岑克兰提出一个落后国家可以赶超发达国家的论点,认为“落后”国家有从现今的发达国家的技术存量中抽取技术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的生产者可以超越无效的技术,应用最发达的技术。把这种技术同适当的制度安排结合起来,便可能使“后发者”产生显著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率。这个分析有某种见地,但不具有普遍性。经验证明,除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外,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并没表现出后发趋势,它们并没拉近同发达国家的发展距离。杰尔岑克兰的分析可能对后发者确认了较快增长的可能性,但他的分析没有解释何以众多的欠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这种“后发”优势的原因。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论世界范围的不平衡发展

(一)竞争和不平衡发展。按照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维克斯的看法,可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发展水平:一是积累过程,二是生产方式的联结和相互作用。维克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及商品生产中雇佣劳动的历史形成,产生了一级不平衡发展现象,这种不平衡发展把世界划分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技术变化和竞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二级不平衡发展,即资本主义国家的跨产业和跨区域的不平衡发展。维克斯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积累过程的视角解释了他的论点。按照维克斯的分析,规定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一般生产是从剥夺直接生产者(通过雇佣劳动)派生出来的。雇佣劳动的发展造成了并继续造成劳动者同其生产资料的分离。这种分离的最明显形式是把农业生产者(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并迫使手工业者破产。由于被赶走或破产,这些生产者便经由资本的人重新同生产资料结合。实际上,他们变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工具。这种社会关系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动态学的基础。由于劳动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货币形式的资本便可以有弹性地安排资源。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时代是以资本流动为特征的,正如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源在产业间和区域间流动一样。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世界被划分为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殖民主义者和殖民地,资本主义关系崛起了。这种划分代表了世界范围不平衡发展的首要(一级)方面:一方面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是无数的殖民地(例如印度)和半殖民地(拉美国家)。

维克斯把马克思的方法与其同时代的激进经济学家的方法和观点做了比较。他指出,在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时,马克思的理论创新使自己完全同其他资本主义的批判家区别开来。其他人,如普鲁东和西斯蒙第由于垄断权力引起生产过剩而批判资本主义。据称这些产生了不平等交换,资本家从中占有了小商品生产者和工人的价值。相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出现的过剩是竞争过程的系统结果。竞争是不稳定性、危机和不平衡发展的根源。维克斯认为,马克思的这种对竞争的分析也完全不同于新古典方法,因为按照新古典方法竞争是均衡和平衡发展的根源。维克斯批判了新古典竞争产生和谐的理论观点。他指出,在新古典世界,市场在短期可以使企业赚取额外利润。新企业的进入消除这些新古典经济学家有时称之为“租金”的额外利润。由于新企业的进入迫使价格下降,最终将实现利润的均等化。最终的价格是社会最优化的价格,它们反映每种产品的社会成本和收益。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竞争同资本主义性质无关,也由于他们忽略了生产领域中资本家间为降低成本而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的关系,因此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维克斯指出技术变化为部门内的单位成本变化创造潜力。无论如何,资本主义企业是靠机器和工厂运营的,而机器和工厂的总价值(资本价值)是通过生产和销售而重置的。当新技术最初出现的时候,如果资本家废弃现存的技术,并用更有效率的技术取代他们,大多数资本便遭受损失。处于某一产业中的资本家,如果可能的话,将推迟引进新技术。某些资本家延迟创新造成了产业内的生产力不平衡发展。如果存在系统的资本主义危机,成本较高的企业将变得缺乏竞争力,系统的危机可能激起各产业企业破产的浪潮。在缺乏总需求的系统危机情况下,一个产业可能由于新企业的进入而受到干扰。新资本进入一个产业不包含均衡过程,但却是对延迟技术变化的高成本生产者的惩罚杠杆。资本在产业间的流动具有一种矛盾的效果:一方面它带来一种利润平均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它又造成不稳定性和其余企业的危机。因此,它有新古典经济学一般认定的祥和的一面,但竞争和创新也产生不平衡发展和危机。生产力(技术变化)和生产关系(竞争)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既暗中破坏积累过程的基础,同时又使积累过程焕发活力。这种矛盾显现了不平衡发展的次要(二级)方面。社会中的产业和区域的兴衰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支配。国内某些产业和区域,甚至各国,都可能衰落,遭受缓慢的增长和失业之苦。但这种衰落又为它们的逆转创造基础,因为它是同下降的工资成本和非工资成本相联系的。

(二)自由贸易、资本扩张和不平衡发展。按照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塞克的分析,如果国家间具有相同的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其贸易将由诸如气候、收入分配、有效的资源、经验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等因素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预期将会形成一个或多或少平衡的贸易类型。

塞克以下面的言论为其一般贸易中的商品流动分析做了结论:“这个代表了不同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国家间自由的和无限制的自动的趋势。不平衡发展所依赖的并不是垄断或共谋,而是自由竞争本身。自由贸易作为一种机制对于国际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所起的作用,跟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之内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换言之,不平衡发展在国际上所起的作用跟在一国之内所起的作用是相同,而且可以根据资本的自由竞争来预测。塞克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优于不发达国家之处在于其较为发达的生产力。他指出,甚至在两个应用同一种技术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生产力也将高于不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因为两国都按照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水平来应用生产资料。虽然落后国家可以采用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但塞克认为,先进技术需要有较大的成本和规模,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这要求在各种不同的技术中间选择一种合适技术。而且,较大的社会化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即能够适应现代技术的劳动力。因此,不能把现代化看作是对外贸易的结果。但与现代化相联系而起作用的因素,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家进行国外的直接投资。塞克认为,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各地将通行同一价格,建设或提供一个工厂将花费同一成本。因此,差别将是工资成本的差别,即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成本所引起的差别。塞克虽然认为其他因素对决定投资也是重要的,但他把便宜的雇佣劳动看作是在所有不发达国家中影响所有生产部门投资决策的普遍因素。

出口产品基本是外国投资者的目标,由于先进的技术,外国投资者可以在这些部门取得利润。只要先进的技术和较低的劳动成本(工资成本)可以使外国投资者取得高于其本国的利润,他们就会在这些部门投资。但落后国家现在所进行投资的部门,即使利润情况看好,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外国投资者有利,因为两国的技术存在重大差别。

塞克认为,外国资本间为获取超额利润而展开的竞争势将造成产品供给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从而使利润减少。当外国资本在这些部门所赚取的利润同其在本国所赚取的利润相同时,这个过程就停止了。当竞争驱使生产价格下降到低于已存在的国内价格时,已处在这些部门的国内资本家便被排挤出这些部门。

在回答外国直接投资是克服了还是加剧了由于外国货品进口而引发的问题时,塞克指出,落后国家国内资本的境况是绝对恶化了。因为首先他们的产业由于便宜商品进口的冲击而受到破产,那些残存的产业则被外国资本接管了。塞克进一步指出,外国资本并不限于侵入落后国家的现有产业,而且还针对其国内的竞争者而到国外建厂,即建立出口基地,向国内出口较为便宜的商品。

外国的直接投资,一方面降低了出口价格,引起落后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另一方面,则把一些产业从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落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落后国家的出口条件,提高其出口能力。而这种出口能力的提高又使落后国家的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减少贸易逆差),为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出路。外国资本可以为落后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一种抵消。“之所以如此,是以实际的资本流出(即以‘返回利润’的形式转运回国的剩余价值)的‘牺牲’为代价的。这降低了贸易条件,强化了外国资本的支配。因此,不是减缓了国际的不平等,外国投资者更牢固地掌握了以强凌弱的关键——不仅通过垄断和国家的强力,而且通过自由竞争本身。”

总之,塞克的分析深刻地说明了世界范围的不平衡发展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这本身说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差距,由于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必要形式而在继续扩大。这个分析是同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自由竞争和平等交换的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推论一致的。

三、简要评论

(一)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世界范围经济发展趋同的理论观点,是从其基本理论体系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其强调均衡、协调的理论体系向世界范围的经济问题的引申与拓展。其根本的弊端在于缺乏制度分析,漠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国家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别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其特有的生产力优势对落后国家经济活动的支配(通过资本扩张和自由贸易),是造成两类国家之间的持久且不断扩大的差别的根本原因。新古典理论片面强调竞争是推动经济走向均衡与和谐的促进力量,而忽视竞争更是造成经济不均衡与不和谐的基本力量。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观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得到经验事实的支持,不具备对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的解释力。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观点的批判是中肯的和切中要害的。如,新古典经济学家有一个论点,认为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将改变要素的相对价格,最终将使各国的要素价格趋同,以至一切自由贸易国家的工资率和利润率都相同。针对这个论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维克斯指出,这个结论是荒谬的。由于新古典理论排除不平衡发展原因分析,使之得到一个荒谬的趋同结论,这势必为经验事实所摒弃。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针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一系列观点逐一做了深入的讨论和评述,一方面揭露新古典理论观点不能立足,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同一问题的科学认识。这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关于世界范围不平衡发展问题的分析具有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科学性。

古典贸易理论范文第2篇

摘要: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但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关注的重心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以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和亚当•斯密(Adam•Smith)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关于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此后,随着经济学新古典框架的构建,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共同组织起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关注的重心是价格制度对于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而非价格制度协调专业化和分工的功能,这使得经济研究的重点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由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不能解释诸如经济发展、贸易和经济增长等现象,也无法阐释交易成本和产权的经济含义,因此,在它之后,人们又分别发展了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以及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企业理论等多个经济学学科的分支理论,以填补以上空白。这使得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分支学科,存在理论核心的内在不一致。

致力于解决这些经济理论内在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学家们经过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采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建立起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焦点集中在人们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的社会分工水平对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上。通过对分工与专业化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互相独立的分支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框架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自然而然成为理论的内在核心,并成功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一、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地位的确定

综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斯密提出了著名的斯密定理:即“分工受限于市场的大小”。杨格(Allyn•Young)又将其发展为杨格定理,即不仅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而且市场的大小也同样依赖分工的水平。这种因果循环揭示了分工的网络效应,分工网络效应是基于个体网络决策的,而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则需要采用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当马歇尔在19世纪末试图用数学框架将古典经济学形式化时,受到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做了一个纯消费者决策和纯厂商决策截然两分的假定,以避免涉及角点解①和相关的超边际分析。马歇尔对需求与供给的边际分析,使他在取得对资源分配问题形式化的成功时,同时也遗憾地导致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这一主流学派中地位的逐渐丧失。通过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过程。

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形。这本著名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洞见,即古典的经济组织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价格理论。由于当时还缺少处理角点解的数学工具,马歇尔不能用一个数学框架将他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的洞见数学化;而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供求分析,在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数学处理时则非常得心应手,这使得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第二部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分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数学化,这在形式上更接近一种科学,更接近一代代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此后经济学的主流。而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核心的专业化和分工这一深刻的经济思想却被淡忘了。

到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了他的《经济学》教科书,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个分界点。他的这本教科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就是马歇尔对供求的边际分析,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凯恩斯经济学。在这本被无数大学用做标准教科书的教材里,只有一小段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表示象征性重视的文字了。这样,在萨缪尔森之后,关于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及其对分工网络决定作用的分析,以及对市场协调分工职能的研究,在主流经济学里失去了它的核心位置。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需要不同的经济学分支理论来给予解释。例如,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比较经济学、增长理论以及产权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企业理论等的产生,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学科分支之间,理论核心彼此不一致的反映。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内核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并致力于解决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支最新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流派,它从传统经济学的困境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深入展开了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的研究,并成功地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

分析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它有三个特点:(1)采用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需求和供给,并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基础。因此,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市场的存在及市场的大小也是外生给定的;(2)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厂商的生产条件主要由厂商的生产函数代表,而生产函数是产出和投入的关系,生产力与厂商规模有关,而与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及全社会的分工水平无关;(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是假定最优决策不可能是角点解,而进行的一种对内点解②的分析。这些研究前提和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较大差异而遭到质疑。细想这些研究特点的产生,在分工与市场互为前提的条件下,个体网络决策决定分工的网络效应,因此,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但由于受当时个体网络决策研究手段的局限,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前提的理论假定,导致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这也导致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对分工研究的淡弃。

1962年,Buchanan和Stubblebine提出了超边际分析的概念,超边际分析方法为个体网络决策提供了分析工具。具体说来,超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首先是对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所产生的角点解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不同角点之间进行总效用——成本分析,并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结构。由此产生的所有关于超边际决策(或任意一对参与者是否相联通)的信息称为“组织的拓扑性质”,而所有关于资源分配边际决策的信息只同商品流量大小有关,它被称为“组织的非拓扑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将超边际分析应用于各种决策问题。但是,很多经济学家仍然遵循马歇尔关于纯消费者和厂商截然两分的假定。在这个假定下,角点解是一个例外,而内点解则是一个通例;并且,经济组织的均衡拓扑性质不能严格定义。

直到20世纪末,由张五常和文玫完成了文定理的证明,才极大地推动了对分工网络效应的研究。张五常和文玫等人证明:如果采用一个斯密框架,则内点解就决不可能是最优均衡,而角点解则成为一个通例,其结果正好与外生给定的纯消费者与厂商截然两分前提条件下的结果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揭示分工网络效应的含义,边际分析就不够了,超边际分析成为必需。到20世纪80年代,在此基础上,以罗森(Rosen)、贝克尔(Becker)、杨小凯、博兰(Borland)和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遵循以上思路,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并成功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这些前沿经济学家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所展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理论学派所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在不同个体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全社会分工水平,从而不断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而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集中程度、贸易多样化程度、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每人的生产率、每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都将随着分工的演进而演进。此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对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入研究,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得以在具有新数学模型的现代躯体中复活。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式。所谓范式,按照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的理解,就是一种“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该科学共同体共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共有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成为规定相应学科发展方向的共同传统。库恩给出了范式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Lakatos,1978)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用于范式内部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按照拉卡托斯的理解,研究纲领或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部分。对某种特定的范式而言,保护带是,由种种辅助性假说构成,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内核是核心,由基本理论构成,是稳定的,不容改变的。

深入领会古典范式的精髓,不难发现,分工和专业化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古典范式的内核是: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按照亚当•斯密的阐释,其内容是:(1)国民财富增长,源于劳动分工;(2)劳动分工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工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分工的水平受制于市场范围。但不幸的是,古典经济学的系统理论没有一个好的数学框架来组织,随后的一场致力于将经济学发展成为精密科学的边际革命,则将这一核心问题逐渐挤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就由经济组织问题逐渐转向资源配置问题。

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其带来的结果是:(1)经济研究的重点从专业化和经济组织问题,转向给定组织结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经济组织为什么会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企业和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复杂等现象,新古典经济学无从解释;(2)由于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假定,使得专业化经济概念变得没有意义。因此,专业化经济概念被规模经济概念所替代。事实上,专业化和企业规模是相关但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专业化的增加与活动范围的缩减有关,而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专业化与小而全、大而全的不经济相对应,而不同于规模经济;(3)在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中,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和均衡总是同外生给定的最高总产量边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均衡的总合生产力不再有增加的余地。这个框架不能用来解释古典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什么在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分工水平的提高却能提高总合生产力?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协调分工从而促进经济进步的?还有很多经济现象也都无法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来解释,比如:城市的出现、货币的出现、市场的扩大、生产力的提高、比较优势和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等。

其实,马歇尔也曾注意到供给和需求边际分析的弱点,他因此提出用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来解释社会分工的经济效果。但是,美国经济学家杨格(1928)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的。杨格的学生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1925)也指出,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因为对所有企业都是外部性的规模经济,不过是一个毫无内容的空壳而已。但是,杨格也无法将他的思想数学化,因而他的思想也一直不能通过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流传下来。

直到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发展了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为处理分工和专业化问题涉及的角点解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武器。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兴古典经济学用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及个人决策如何交互作用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遵循这一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的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来促进全社会分工水平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对于一个给定的分工水平,均衡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这种给定分工水平下的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而整体帕累托最优包括了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分工结构两部分内容,它被称为全部均衡。全部均衡是所有局部均衡中效用最大的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是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吻合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意味着生产力最大化。但在新兴古典的框架中,由于存在着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在交易效率不高时,帕累托最优不会是最高分工水平。只有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均衡才会越来越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意味着,交易效率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流通效率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它通过提高生产力,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决定最优分工水平和结构的功能更主要表现在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的参与市场行为的组织效率上,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给定产品的相对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而资源配置效率则只是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生产力水平或稀缺性一定时)对相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最优折衷。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特征:(1)每个决策者都是一个消费者——生产者,他们用边际分析对每个贸易模式计算资源分配,然后用总成本——收益分析法来从众多的角点解中选择最优的贸易模式和专业化水平。这两步决策程序,就被称为超边际分析。最优决策总是一个角点解而非内点解;(2)生产函数是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设定的,且代表每个人对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边干边学的能力。企业制度是随着在当个体决定去选择一个高的分工水平,并且用劳动市场来协调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之间的分工时才会出现。同时,作为个体生产函数组合的企业生产函数也在事后出现。整个行业呈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分工网络,使得一般递增报酬和分工的网络效果同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是相容的。由于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帕累托最优效用边界可能不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样,在竞争性均衡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不再成立。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所有有规模经济的模型;(3)交易费用对均衡的分工网络大小有着重要的含义。随着交易费用系数下降,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总合生产力和社会福利会提高,而总交易费用也会提高。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生了市场结构和分工水平,从而推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从关注资源配置问题向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转换。在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内,它逐步解释了分工的发展是如何引起市场的出现、企业和货币的产生以及失业和景气循环交替的原因,它解释了新产品、新行业如何由于分工在迂回生产部门的加深而出现,保险业如何为解决分工加深后交易可靠性下降的问题而产生,分层金字塔交易组织如何由于分工加深而为提高交易效率而产生和不断演进……这些不但扩展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重新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互相孤立的经济学分支,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对策论等,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理论统一起来,所有互相独立的个别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一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则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就可以被彻底克服。

古典贸易理论范文第3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理论要与时代相适应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就对不同时代贸易理论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分析,结合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背景,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及挑战,进行分析找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思路及新趋向。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思路

(一)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有两种理论思路。一种是绝对性优势理论,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指两个国家生产的产品都具有绝对性优势。在产品交易时,两个国家都可以将这种优势作为依托,从中获取绝对优势与利益。另一种被称作比较优势论,它是对绝对优势论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主要观点就是两个国家在进行产品生产与进出口贸易时。对产品进行绝对劣势较强与较弱的区分,在进行出口时选择绝对劣势较弱的产品以换取绝对劣势较强的进口产品。主要目的是通过产品的相对优势进行产品交换,可以从中获取利益最大化。这种古典贸易理论揭示了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无法与新时代经济相适应。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经济学家俄林与赫克歇尔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主要是对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的不同优势进行分析,对国际贸易进行解释。大意是在国家进行产品交换时要用本国比较充裕的廉价产品交换他国比较充裕而本国稀缺的珍贵产品,以达到相互之间的互补共赢。这种理论相较于古典贸易理论有其进步性。他不仅考虑到了劳动成本要素,还从产品要素的禀赋上形成的成本差异入手,使国际贸易理论得以发展。

二、新现象挑战国际贸易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之间都存在这贸易往来,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空前繁荣。然而,在各国在进行经济贸易时,发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与新经济相适应。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经济形式变化多端的挑战。

(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

新形势下,发达国家一直在经济贸易中占主导地位,而且这种趋势一直没有改变意向。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就是提倡以垂直贸易为主的,即在不同的发展情况的国家进行贸易交换。然而,作为发达国家作为工业商品发达国家,其服务出口却占主导地位。与传统理论相悖,因此需要新的观点最为理论支撑。

(二)制造业、跨国公司、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更加精细化。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转移,并进行明确分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生产链形成,制造业内部贸易与公司内部贸易有明显的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使得全球一半以上的贸易发生在各区域内部。因此,传统的全球范围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对这些内部贸易增长模式进行解释。

三、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新思路及新趋向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国际贸易发展呈现繁荣景象,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体化贸易理论,主要是将研究重点从宏观走向微观,使得理论与实际更加紧密的结合。一体化贸易理论将传统贸易理论进行整合与补充,从经济贸易中的某一现象或某一贸易主体等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使国际贸易更加细致化。

(一)研究内容向微观拓展

新时代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较传统的理论研究的优势,就是将以国家作为主体研究对象的宏观研究方法转为对贸易内部的、区域的经济增长等微观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怎样参与以及如何分配进行贸易所产生的利益进行细致分析研究,从而得出适宜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理论指导。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产品内贸易被经济学家所关注使得贸易理论更加微观化。并以专业的角度对国际贸易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义,以产品内部贸易的新理论补充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

(二)研究方法微观化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作为单位进行研究的。假定各国的产品产量、生产要素以及资源不变的静态状态下对各国进行比较利益。而新的贸易理论研究方法打破了这种常规静态,以动态的形式对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前提进行比较优势。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假设,将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等作为前提,进行假设,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使得国际贸易理论更加符合实际贸易交易的需要,对经济贸易发挥出实际作用。与此同时经济学中还出现了超边际分析法,将消费者与生产者融为一体。为新性型国际贸易理论注入新观念。使得国际贸易理论朝着更细致、更加满足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古典贸易理论范文第4篇

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关于世界经济发展趋同论

按照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看法,世界范围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分布是一个简单现象,是从各国的内部性质、贸易和资本流动派生出来的现象。由于经济现象受普遍的个体经济活动者行为规律的支配,便没有理由预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快于另一些国家。外部因素,就性质而言将对各国发挥一视同仁的作用,趋向于消除全部的、然而是次要的发展水平的差别。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强调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同过程。他们认为,国家之间的交换,甚至在缺乏国家之间资本和劳动要素任何流动的情况下,将造成各国工资和利润均等化的趋势。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这个结论主要基于这样一些假设:所有的国家都将采用同样的生产技术(意味着每个国家按照相同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由资本和劳动形成产出,在生产过程总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每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是相同的;如果资本同劳动的比率(即马克总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测量产品的要素密度尺度,而且所有产品都按照这个比率排序,这个顺序不受工资率和利润率变化的影响;每个国家内部分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令一个国家从封闭经济(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每个国家都将出口大量应用其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稀缺的、瓶颈要素所能生产的商品。作为这种应用要素变动的结果,对丰富要素的需求将提高(从而提高其价格),对稀缺的要素需求下降(从而降低其价格)。当完成一切调整的时候,所有参与自由贸易国家的工资率和利润率便相同。

美国经济学家珀里切特在一篇论述经济增长的文章中按照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思路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的任务概括为:“任何寻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统一的世界经验的理论,必须至少提出四个不同的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技术进步?二是如何认识少数能够走进和持续快速增长阶段的国家,在增长中它们富有意义地博得了大国的赞许?三是如何认识某些国家的衰败和失去快速增长的机遇?四是如何认识某些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维持低速增长?”

正如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维克斯指出的那样,珀里切特提出这些问题时没有说明资本主义积累的性质。从分析的角度说,首先应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世界具有不平衡发展的性质?与此相联系,还有一个历史的问题:人们应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相对集中于西欧及西欧的早期殖民地开拓者?当然,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珀里切特不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源的资本扩张和资本主义积累性质的问题,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她是讳莫如深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才真正关注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说新古典主义理论有其合理性的话,那么,这种合理性无非是在所有国家都采用相同的技术要素时,将不存在发展水平重大差别的基础。其完全竞争假设意味着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有效运作。为此,有必要按照资本主义关系组织生产。如果所有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了,应用同样的技术,要素价格就将趋向于均等化,虽然这个过程将是不平衡发展的。但由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排除了不平衡发展原因的分析,势必为经验事实所摒弃。

如果把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上述趋同的分析加以引申,允许资本流动,那么,静态趋同论便变成动态趋同论了:按照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组合,资本从劳动稀缺的国家(发达国家)向劳动丰富的国家(欠发达国家)流动,将产生铲除不平衡发展的效应。但像静态趋同理论为经验所摒弃一样,经验也不支持新古典的动态趋同理论。现实严酷地表明,无论是在资本和劳动不流动的静态条件下,还是在允许资本流动的动态条件下,都没有出现趋同的迹象。对此,新古典经济学家把罪责推到政府实行坏的政策上。这种看法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它并没说明发达国家是如何走上发达地位的,为什么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如此众多的欠发达国家政府竟如此的愚钝,以至不能制定好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杰尔岑克兰提出一个落后国家可以赶超发达国家的论点,认为“落后”国家有从现今的发达国家的技术存量中抽取技术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的生产者可以超越无效的技术,应用最发达的技术。把这种技术同适当的制度安排结合起来,便可能使“后发者”产生显著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率。这个分析有某种见地,但不具有普遍性。经验证明,除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外,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并没表现出后发趋势,它们并没拉近同发达国家的发展距离。杰尔岑克兰的分析可能对后发者确认了较快增长的可能性,但他的分析没有解释何以众多的欠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这种“后发”优势的原因。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论世界范围的不平衡发展

(一)竞争和不平衡发展。按照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维克斯的看法,可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发展水平:一是积累过程,二是生产方式的联结和相互作用。维克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及商品生产中雇佣劳动的历史形成,产生了一级不平衡发展现象,这种不平衡发展把世界划分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技术变化和竞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二级不平衡发展,即资本主义国家的跨产业和跨区域的不平衡发展。维克斯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积累过程的视角解释了他的论点。按照维克斯的分析,规定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一般生产是从剥夺直接生产者(通过雇佣劳动)派生出来的。雇佣劳动的发展造成了并继续造成劳动者同其生产资料的分离。这种分离的最明显形式是把农业生产者(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并迫使手工业者破产。由于被赶走或破产,这些生产者便经由资本的人重新同生产资料结合。实际上,他们变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工具。这种社会关系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动态学的基础。由于劳动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货币形式的资本便可以有弹性地安排资源。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时代是以资本流动为特征的,正如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源在产业间和区域间流动一样。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世界被划分为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殖民主义者和殖民地,资本主义关系崛起了。这种划分代表了世界范围不平衡发展的首要(一级)方面:一方面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是无数的殖民地(例如印度)和半殖民地(拉美国家)。

维克斯把马克思的方法与其同时代的激进经济学家的方法和观点做了比较。他指出,在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时,马克思的理论创新使自己完全同其他资本主义的批判家区别开来。其他人,如普鲁东和西斯蒙第由于垄断权力引起生产过剩而批判资本主义。据称这些产生了不平等交换,资本家从中占有了小商品生产者和工人的价值。相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出现的过剩是竞争过程的系统结果。竞争是不稳定性、危机和不平衡发展的根源。维克斯认为,马克思的这种对竞争的分析也完全不同于新古典方法,因为按照新古典方法竞争是均衡和平衡发展的根源。维克斯批判了新古典竞争产生和谐的理论观点。他指出,在新古典世界,市场在短期可以使企业赚取额外利润。新企业的进入消除这些新古典经济学家有时称之为“租金”的额外利润。由于新企业的进入迫使价格下降,最终将实现利润的均等化。最终的价格是社会最优化的价格,它们反映每种产品的社会成本和收益。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竞争同资本主义性质无关,也由于他们忽略了生产领域中资本家间为降低成本而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的关系,因此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维克斯指出技术变化为部门内的单位成本变化创造潜力。无论如何,资本主义企业是靠机器和工厂运营的,而机器和工厂的总价值(资本价值)是通过生产和销售而重置的。当新技术最初出现的时候,如果资本家废弃现存的技术,并用更有效率的技术取代他们,大多数资本便遭受损失。处于某一产业中的资本家,如果可能的话,将推迟引进新技术。某些资本家延迟创新造成了产业内的生产力不平衡发展。如果存在系统的资本主义危机,成本较高的企业将变得缺乏竞争力,系统的危机可能激起各产业企业破产的浪潮。在缺乏总需求的系统危机情况下,一个产业可能由于新企业的进入而受到干扰。新资本进入一个产业不包含均衡过程,但却是对延迟技术变化的高成本生产者的惩罚杠杆。资本在产业间的流动具有一种矛盾的效果:一方面它带来一种利润平均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它又造成不稳定性和其余企业的危机。因此,它有新古典经济学一般认定的祥和的一面,但竞争和创新也产生不平衡发展和危机。生产力(技术变化)和生产关系(竞争)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既暗中破坏积累过程的基础,同时又使积累过程焕发活力。这种矛盾显现了不平衡发展的次要(二级)方面。社会中的产业和区域的兴衰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支配。国内某些产业和区域,甚至各国,都可能衰落,遭受缓慢的增长和失业之苦。但这种衰落又为它们的逆转创造基础,因为它是同下降的工资成本和非工资成本相联系的。

(二)自由贸易、资本扩张和不平衡发展。按照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塞克的分析,如果国家间具有相同的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其贸易将由诸如气候、收入分配、有效的资源、经验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等因素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预期将会形成一个或多或少平衡的贸易类型。

塞克以下面的言论为其一般贸易中的商品流动分析做了结论:“这个代表了不同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国家间自由的和无限制的自动的趋势。不平衡发展所依赖的并不是垄断或共谋,而是自由竞争本身。自由贸易作为一种机制对于国际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所起的作用,跟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之内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换言之,不平衡发展在国际上所起的作用跟在一国之内所起的作用是相同,而且可以根据资本的自由竞争来预测。塞克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优于不发达国家之处在于其较为发达的生产力。他指出,甚至在两个应用同一种技术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生产力也将高于不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因为两国都按照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水平来应用生产资料。虽然落后国家可以采用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但塞克认为,先进技术需要有较大的成本和规模,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这要求在各种不同的技术中间选择一种合适技术。而且,较大的社会化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即能够适应现代技术的劳动力。因此,不能把现代化看作是对外贸易的结果。但与现代化相联系而起作用的因素,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家进行国外的直接投资。塞克认为,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各地将通行同一价格,建设或提供一个工厂将花费同一成本。因此,差别将是工资成本的差别,即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成本所引起的差别。塞克虽然认为其他因素对决定投资也是重要的,但他把便宜的雇佣劳动看作是在所有不发达国家中影响所有生产部门投资决策的普遍因素。

出口产品基本是外国投资者的目标,由于先进的技术,外国投资者可以在这些部门取得利润。只要先进的技术和较低的劳动成本(工资成本)可以使外国投资者取得高于其本国的利润,他们就会在这些部门投资。但落后国家现在所进行投资的部门,即使利润情况看好,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外国投资者有利,因为两国的技术存在重大差别。

塞克认为,外国资本间为获取超额利润而展开的竞争势将造成产品供给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从而使利润减少。当外国资本在这些部门所赚取的利润同其在本国所赚取的利润相同时,这个过程就停止了。当竞争驱使生产价格下降到低于已存在的国内价格时,已处在这些部门的国内资本家便被排挤出这些部门。

在回答外国直接投资是克服了还是加剧了由于外国货品进口而引发的问题时,塞克指出,落后国家国内资本的境况是绝对恶化了。因为首先他们的产业由于便宜商品进口的冲击而受到破产,那些残存的产业则被外国资本接管了。塞克进一步指出,外国资本并不限于侵入落后国家的现有产业,而且还针对其国内的竞争者而到国外建厂,即建立出口基地,向国内出口较为便宜的商品。

外国的直接投资,一方面降低了出口价格,引起落后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另一方面,则把一些产业从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落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落后国家的出口条件,提高其出口能力。而这种出口能力的提高又使落后国家的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减少贸易逆差),为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出路。外国资本可以为落后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一种抵消。“之所以如此,是以实际的资本流出(即以‘返回利润’的形式转运回国的剩余价值)的‘牺牲’为代价的。这降低了贸易条件,强化了外国资本的支配。因此,不是减缓了国际的不平等,外国投资者更牢固地掌握了以强凌弱的关键——不仅通过垄断和国家的强力,而且通过自由竞争本身。”

总之,塞克的分析深刻地说明了世界范围的不平衡发展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这本身说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差距,由于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必要形式而在继续扩大。这个分析是同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自由竞争和平等交换的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推论一致的。

三、简要评论

(一)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世界范围经济发展趋同的理论观点,是从其基本理论体系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其强调均衡、协调的理论体系向世界范围的经济问题的引申与拓展。其根本的弊端在于缺乏制度分析,漠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国家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别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其特有的生产力优势对落后国家经济活动的支配(通过资本扩张和自由贸易),是造成两类国家之间的持久且不断扩大的差别的根本原因。新古典理论片面强调竞争是推动经济走向均衡与和谐的促进力量,而忽视竞争更是造成经济不均衡与不和谐的基本力量。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观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得到经验事实的支持,不具备对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的解释力。

古典贸易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主导生产要素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一、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

自从有了经济学以后,对生产要素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各派经济学者对生产要素的用语不一,且概念的表述各种各样,但它是探讨经济学和贸易理论的前提[1]。

古典经济学大多没有清晰的生产要素的概念,甚至于没有明确的生产要素用语。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2]“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3]。其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它的形式”[4]。据此可以推断,配第和坎蒂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但两人都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二元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生产要素理论推进了一步,明确使用了生产要素用语,提出了生产要素三元论,认为“产品是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的,即由人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5]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生产都不能缺少这三个要素。西尼尔原则上同意萨伊关于生产要素分类的观点,但与萨伊不同,他用“节欲”取代了资本。约翰·穆勒追随萨伊,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归结为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土地)。与萨伊不同的是,他认为惟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并实际上把资本生产力归结为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生产力。

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有了清晰的生产要素概念,对生产要素的分类也更为准确。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马歇尔,他用几乎一本书的篇幅专门论述生产要素,认为“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赐予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及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体力方面的还是脑力方面的。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以及为了获得通常被算做一部分收入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资源。”[6]在此基础上,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主张把组织从资本要素中独立出来当作第四生产要素。由此可,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实际上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理论,丰富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内容。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要素理论的分析始终局限于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分类、性质及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察。现代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大的视角转换,把生产要素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状况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开辟了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出版《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提出了其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7]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它叫做H-O定理,即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只不过将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变成了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而已。正因此,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其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五类,并将这些要素分成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类。[8]与奥林不同的是,波特关于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的分析已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动态性质。

二、主导生产要素的涵义

综观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过程,关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尤其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没有阐述生产要素的主次、优劣问题。二是对生产要素的分析基本都是静态的,实际上生产要素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且成一个序列。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提出国际贸易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指整体经济活动和贸易商品生产中所必须的并在生产要素序列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首先,商品生产中包含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且成一个序列,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序列也在不断延长,到目前为止,这个生产要素序列为土地(或自然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知识。

其次,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有主次之分,本文区分为主导要素和非主导要素。顾元勋提出生产力主导性要素,并阐述了生产力主导性要素与制造模式分工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9]刘国武、李卫星提出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就是知识资本,并基于“概念格”理论进行了数学推论。[10]但这些都不是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分析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就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而言,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他已观察到并论述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但划分过于粗犷,没有提炼出最重要的主导生产要素。国内经济学者洪银兴认为我国单纯根据资源禀赋确定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可能跌入“比较优势陷阱”。[11]显然,这已充分认识到以不同生产要素为主导的经济之间的重大区别。

每个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有一个生产要素序列,这个序列中都有一个最多两个主导生产要素。美国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其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知识;日本虽然没有美国的领先优势,但其工业化水平远在其他发达国家之上,其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和技术;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但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生产要素依然是劳动。

再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主导生产要素应是该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主导生产要素可以区分为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和世界主导生产要素,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必须是一国要素序列中要素密集度最高且在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但不一定是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代表了世界生产要素序列发展的最高或次高阶段。我们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是以其主导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其理论分析严格限定在两个国家之间,它分析两国之间的贸易基础是有效的,但在多国模型中要确定一国究竟以何种模式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却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以主导生产要素确定一国在多国模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容易。最后,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与之相对应,主导生产要素也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之分。叶文虎等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元素,[12]但哪些是物质元素,哪些又是非物质元素没有说明。于刃刚、戴宏伟将生产要素分为传统性生产要素和知识性生产要素。[13]本文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或实体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而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和知识。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无论是物质要素还非物质要素,都曾经充当过主导生产要素。

三、世界主导生产要素演进的历史考察

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要以地理大发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开始作为时间起点,本文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为1700年。从1700年至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各个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但它依世界生产要素变化的序列进行历史演进。

(1)农业社会(1700-1850年)是指以农业、矿业、渔业、林业为产业的社会。这些经济部门,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可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很明显这些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与矿山资源采伐、挖掘过多而储量减少等等对第一产业都会产生影响。丹尼尔·贝尔将其称为“对自然的博奕”。这一时期对应的是农业技术,人类已完全进入农业文明,虽然从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此时的工业革命仅限于英国,其影响还未波及到全世界。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较多的土地财富和劳动要素,增加土地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

(2)工业社会(1850-1950年)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对应的是物理技术,占据的地域较少。例如,欧洲与北美洲、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已经经历过工业社会这一发展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人对付人造自然的策略”,工业社会人被机器牵着鼻子走,劳动高度紧张,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这一时期,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波及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占领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生产商品,其制约因素往往是资本。”[14]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以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生产越来越多的资本设备。

(3)后工业社会(1950年至今)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不是现在西方社会延长线上的东西,而是在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原则的一种社会发展阶段。W.E.哈拉尔认为,后工业时代包括两个相继出现的、与社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每一个阶段又产生一个“服务社会”和一个“知识社会”。[15]

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服务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行业为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汤姆·斯托尼尔认为,当时美国出现的经济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变化与两个世纪前经济重点从农业转向制造业是类似的。[16]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社会”阶段:第一,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辅助性服务—运输、公用事业、销售等引起非制造业蓝领工人的增加;第二,白领工人在金融、不动产以及保险等行业中增加;第三,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耐用消费品(衣着、住房、汽车等)、奢侈品和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部门如饭店、旅馆、汽车服务、旅游、娱乐、运动等开始发展;第四,保健和教育成为人们普遍的要求;第五,人们对社会服务行业的更多要求,导致某些政府部门的增加和发展,等等。与这一阶段对应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管理,此时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产品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标准的制定,等等;同时,随着后工业社会已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管理成为一个生产要素,科斯指出:“我们有一个生产要素—管理,它的功能是协调。”[17]但这仅仅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管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既包括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也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本运作、营销网络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更包括国家政府为打造本国产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宏观管理。

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使用有关联。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对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带来了变化,而且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得社会的劳动者的绝大多数从事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工作。新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在信息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创造和使用信息,以提高各种生产的效率,并创造新的财富。这时的制约因素是所掌握的知识。”[18]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信息技术或知识。谁拥有信息技术知识并系统化地生产知识,谁就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之,世界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规律与世界生产要素序列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其以图表形式表述如下: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70.

[2]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2.

[3]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6.

[4]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

[5]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8.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