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论文

德育论文范文精选

德育论文

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1.人的生命具有三个层面:肉体生命、社会文化生命和精神生命。肉体生命是人之为人的生命前提,是人生存的载体,是人的精神特性和社会文化本质的物质基础。社会文化生命是指,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与他者具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使人的生命超越了生物个体的规定性,进入到普遍的族类生命活动之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精神生命即是指,人是一种有思想、有意识的精神性存在,人不断地追问生存的意义。美国哲学家赫舍尔认为,“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他甚至将“人的存在”与“做人”区别开来,认为“人的存在”远不如“做人”重要。做人,即成为人,即立身处世。人如果不成为人,仍旧可以存在。可怕的是我们这个地球上充塞着一种“存在物”,从生物学上讲,他们可以算作人类,他们存在着,活着,但他们缺少一种可以从精神上把自己与生物区别开来的性质。人之为人在于人同精神有关联;做人,就是这种关联的具体表现。人总是试图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追问生活的意义,人在追问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而且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的满足虽然要以满足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为前提和基础,但是人的精神需要一经产生,就会成为相对独立性的因素作用于人的行为,影响着人的活动,这种影响力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并且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形下会有比物质需要更大的动因作用。

2.马克思非常重视精神需要及其满足,并希望通过教育、发展文化等途径使人得到精神食粮从而满足精神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精神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而且“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总之,人不仅以自己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动物界区别开来,而且精神生活的不断满足是人成其为人的内在规定,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然而,我们的社会在转型,人类不断否定原有的精神世界,创造出新的精神世界,尽管带来了一些社会新元素,但总体上还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理想信念模糊、信仰危机、自性迷失、精神失落等现象。如何解决?路在何方?“在一个意义世界正在发生动荡、转换,意义处于低迷、失落的危机时代中,教育在人的意义世界建构中更是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的确如此,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就是根据人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提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因此,教育应以人为本,应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精神生活的满足。教育应承担起人们精神家园建构的使命,特别是德育,因为“从生命及其意义创造的角度审视教育,我们会发现教育的一个庄严使命:教育作为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可以在生命和意义创造之间架起桥梁,激发、助推生命的意义创造”。

二、道德掌握世界具有特殊性

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掌握,体现了实践与精神的统一、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就实践与精神的统一而言,道德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意识形式,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它既是一个关系范畴,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并且需要以行为准则的形式出现,用以调节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又是实践的。而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则体现了道德掌握世界的基本手段和价值目标。道德掌握世界的基本手段是行为评价和选择。道德评价以人们实然的行为为对象,向行为者发出行为应当的指令。“应当”立足于实然和应然,但又不等于实然,“应当”是对实然的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是从实然向应然的过渡。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本身就包含着实然和应然的辩证统一,它以推动人们行为从实然到应然为目标,让人从现实出发追求理想。道德掌握世界正是通过使人们的行为从实然转化到应然而实现的,这就是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规定性。德育,作为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即人的德性的一种实践活动,应根据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因此,德育的本质不在于使受教育者了解人们的现实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于使他们认识到人的行为在特定环境下应当是怎样的,人类行为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如何更快地接受这个理想。按照某种高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培养和塑造人,促使人追求和接近这种理想,正是德育的本质。所以,德育的本质就是它的理想性。精神家园是人作为精神存在物的必然要求,是否有精神家园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所在。在精神普遍迷失的情形下,学校德育如何不断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失落走向拥有、从贫瘠走向丰富、从衰弱走向强大、从现有走向应有呢?德育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努力建构人们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人能充分展现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昂扬灿烂的人生。

三、文化具有民族性

1.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不断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反映了该民族成员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传统习俗等深层结构的内容。这种深层结构的文化及其所承载着的价值体系,充分地反映着文化的民族性,这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因密码。正如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的:“一个没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它必然被消亡在另一些保存着自己独特性的肉体之中。”哲学家张岱年也认为,“如果丧失了民族文化独立性,就会丧失民族独立性;丧失了民族独立性,就沦为别的民族的附庸了”。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民族国家都在努力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以保障自身立足于世界的根本,称之为“软权力”或“软实力”。确实,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的世界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命运是大不相同的。美国哲学家亨廷顿认为:“软权力只有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其为权力。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和软权力更加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

2.教育应坚持民族性原则,民族性应渗透到国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全面教育之中,“民族性可以给教育一把开启人的心灵的可靠钥匙”,“教育诉诸于民族性,永远会在人的活跃而强烈的情感上找到回答和帮助”。中华民族历经世代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构筑了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一方面,我们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就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创造的精神家园,享受着精神家园的恩泽,获得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又不断地铸就和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家园根繁叶茂,四季常青,绵延不绝。就精神家园对人生的意义而言,个体从出生之日起,就生存于既有的精神之中,就处在与这种精神的互动中,获得这种精神的呵护、熏陶和培育。这就是能够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血液和骨髓中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走向主体内心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一方面走向民族文化,走向民族精神,从而实现对民族精神的拥有和掌握;另一方面进行自我建构,这个过程不仅仅是适应文化的过程,更是个体精神建构的过程。这就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民族性是教育的灵魂,民族性原则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导原则。民族性是“国家的历史生活的唯一源泉。一个民族的教育与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一种教育如果不根据民族性原则建立起来,就不可能成为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积极手段,不可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1.善待学生,注重用积极视角对待和评价学生

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文化成绩、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双学困生”的比重较大。但也要看到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差”是非智力原因,导致他们“差”的原因有社会的、家庭的、学校教育等客观原因。事实上这些学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好多特点和优点,作为中职校德育课教师应从积极的视角,以积极的价值取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对待和评价学生。既要清晰地看到职校生“学困生恒在”,也应该看到“学困生同样也有精彩人生”,应树立职校生也可爱、也可教、也可改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和善待他们,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精神,对自己充满希望,让他们的心灵散发出春天般的活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点,给予他们鼓励和赏识,进行因材施教,因长施教,扬长避短。我们的德育课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活动来引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树立自信,给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勇气,从而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2.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德育主体的培养

“以人为本”就是以“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为核心,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欲望,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其次,要把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真正使教育成为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三是要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因此,德育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高、大、空”,而要“精、密、实”,注重态度目标、情感目标的生成效应。德育课教师应多走进学生,多采纳学生的共同意见,增强教学内容时代感、故事性和趣味性。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养成德行,重视培养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在方法、方式上,要根据中职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变重结论、重灌输的说教为重视启发学生主动分析、判断和选择,能动地参与品德形成过程;同时加强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主实践,主动地发展自我,实现自身个性发展。

3.回归生活,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与生活是盐和汤的关系,人的成长需要道德(盐),但不能通过单一的、孤立的道德教育(专门吃盐)来满足需要,而必须将道德教育融于生活(汤)中才能起作用。因此,道德教育必然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以生活为本源,以学生的整个生活环境为背景,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融合,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统一起来,构建学生各种感兴趣并且能够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中讲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知识点时,可以先让同学们观察身边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现象,把这些事例列举出来,结果学生在课堂上纷纷列举了自己家乡的小作坊、小化工厂乱排,城市垃圾乱放等事例,还列举了寝室里水龙头不关,教室里大白天还开着灯,粉笔满地扔,食堂餐桌上到处都是剩饭剩菜,等等,气氛非常活跃。此时,教师可引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个概念及其要求。先让学生感触了社会生活中的不足,再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时,他们认识清晰,理解透彻,知识与运用能同时把握。接着可顺势提醒同学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时关灯、关水龙头、捡垃圾等。即让德育课回归生活,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在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进行探索和思考,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在主动的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得富有道德性,对德育课感到情切、可信、有用、愉快,促使中职德育课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升华。

4.超越知识,注重走向职业与人生经验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经济政治能型”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其教学重心,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也要体现职业化。中职德育课应努力寻找与专业学习的契合点,使其与各专业的知识技能互相沟通衔接,基础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用职业生涯的引领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认识职业”中,可以设计一次“走近职业”调查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群,根据自身条件初步选择理想职业,采访一个未来的同行从业者,了解行业和职业的入职要求、工作条件、工作要求、道德规范等情况,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进行小组交流与展示。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职业礼仪”教学中,开展名为“神秘顾客体验服务”活动,要求学生在对本地肯德基和麦当劳、甜心饼店等企业的服务者的职业礼仪表现进行评价和比较,记录在体验反馈表,在课堂上交流调查情况,分享调查活动体会和收获。学生在活动中从从业者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表情、态度等方面做出评价,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明确自我完善的努力方向,并帮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因此,德育课教学内容应超越德育知识的传授,强化中职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做”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中职德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创建职业的教育环境和实施环境。

5.革新方法,坚持“三贴近”原则下教学方式的创新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新教材的编写也明显强调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不仅是编写教材的原则,而且也是教学中要贯彻的原则。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现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研究和运用有效教学策略。首先,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实际,由过去的重知识目标走向重情感态度目标和运用目标。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第三,课程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转变,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如: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演讲,辩论或知识竞赛法,“请进来”法(邀请优秀毕业生或社会成功人士来讲课)等。第四,教学质量评价上由过去的随意性、单向性、静态性、片面性、终结性评价向双向的、动态的、多元的、过程的、规范的评价转变。第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和社会主流价值教育资源。同时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发校本教材等。

二、总结

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党中央、教育部对德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提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了深入贯彻文件精神、教育部于2005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又于同年3月2日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四年制本科要“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并没有作明确说明,但提出“要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专科层次和硕士生、博士生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

(二)高职学生接受品德教育时的特殊性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数量迅速增长,同时由于高校扩招等政策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招收学生的录取分数线逐年偏低,直接导致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人文素养普遍较低,他们对理论性的德育内容兴趣不大,掌握理论的能力和水平也较低。

(三)高职德育存在的问题高职德育在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高职德育工作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复杂的社会现实和高职德育针对性不强导致其教育效果弱化。2014年9月课题组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高职德育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28名德育课专职教师及900名学生(该院共10个教学系,分别在每个教学系一、二、三年级各抽取30名学生)。调查显示,65%的高职德育工作者认为当前“高职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一般”,10%的人认为“很不好”;72%的学生认为德育课“可以不上”,14%的学生认为德育课“只是为了获取学分”,43%的学生认为德育课“对我没什么用”,66%的学生认为如果“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将会对他们“十分有用”。同时网络相关数据表明,除教育部要求必须开设的德育课程外,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或德育选修课,德育形式也比较单一且传统,大多数学校的德育形式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必修课。为了增强高职德育教学的吸引力,改变当前高职德育面临的尴尬处境,拓展新形势下高职德育的有效途径,在檀传宝教授“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思想的启发下,课题组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开设中外优秀道德教育影片赏析德育选修课,将欣赏型德育的理念有效运用于高职德育教学,既使教育主导者(高职德育教师)轻松愉快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教育对象(高职学生)在“欣赏”中自由放松快乐地接纳德育所表达的价值内涵,从而有效提高高职德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二、欣赏型德育模式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典型运用———中外优秀道德教育影片赏析选修课的开设

中外优秀道德教育影片赏析是一门德育公共选修课,它并没有统一的教材与严格的大纲,是高职德育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针对高职学生德育理论掌握能力、水平较低但感知能力较强等特点开设的课程。它通过选取一部分中外优秀道德教育影片比如《圆明园》《穿越亚马逊》《紧急救助》《Di-nosaur》《TheIncredibles》等,师生共同全片完整欣赏后进行分析、探讨并交流感受,在欣赏和分析影片的过程中通过声、光、影、色、形、品等各方面的感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向影片的主人公学习,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接纳影片传达的积极奋斗、团结友爱、乐观奉献、勇敢坚毅、机智创新等价值导向与内涵,让学生体会到影片传达的品格之美,从而引起并维持他们对道德和德育的主动欣赏,以逐步提升其道德境界和道德生活品质。

(一)中外优秀道德教育影片赏析课程设计1.课程基本情况中外优秀道德教育影片赏析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教学对象为高职大专学生,对学生的专业和年级没有要求和限制,学分为2,总学时数为36(其中理论学时数18,实践学时数18)。该课程使用自编讲义,所用影片均从互联网下载。2.课程操作该课程分欣赏影片课和分析讨论影片课两种类型,学期中单周欣赏影片,双周分析讨论影片,因而在一个学期18周的教学中需选择9部影片进行赏析。欣赏影片之前教师用PPT给出观看该部影片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在每部影片欣赏完毕后,在下周分析讨论影片课前完成上周布置的作业或者学生可以从道德教育的角度自愿写一份影片观后感。3.课程考核该课程的考核形式为考查。该科目总分100分,由期末考试40分、到课20分、作业20分和课堂发言20分4部分相加得出。课程既关注学生平时的基本行为习惯,更关注学生观看影片后的所思所想所悟,以及他们道德境界的提升及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课程使用影片的选取原则及考虑因素中外优秀道德教育影片赏析使用的影片既包括国产影片,也包括国外影视公司摄制发行的影片。在影片内容方面,既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影片,也有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法制纪律、弘扬传统美德、发扬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影片。1.影片选取原则课程使用影片选取严格遵循科学性、导向性、教育性、情感性、适用性、践行性原则。具体来讲,影片的选取必须尊重科学,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同时还需要选取对高职学生有正确科学导向的积极奋进、健康向上、明显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具有明显的教育性,也需要选取能够引起高职学生强烈共鸣并易于被他们接受、符合青年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影片,更需要选取能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下潜移默化接受道德教育的影片。这些影片都能带给学生感观、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形成刺激与影响,增强他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引导他们在现实中做出道德选择,并将道德认知经过长期践行后内化为个人优良的道德品质。2.影片选取考虑因素首先要考虑影片的国别。影片选取以国产影片为主,国外影片为辅。一个学期所需9部影片中国产影片至少5部,国外影片最多不超过4部。该课程是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国外影片选取过多而国产影片太少,容易使学生产生国产影片无优秀作品的错误认识,不利于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其次要考虑影片的时长。选取影片时长应该在90分钟左右为宜。该课程每周连续上2个学时,标准时长为90分钟。如果选取影片时长过长,则无法在当堂课上欣赏完整部影片,直接影响下周分析讨论课的进行,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再次要考虑影片的内容。影片的内容是影片选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9部影片的选取要涉及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圆明园》,体现社会主义团结协作的影片《紧急救助》,理想信念影片《冲出亚马逊》,弘扬父母对子女大爱的影片《海洋天堂》和《樱桃》,坚定职业理想的影片《Herbie:FullyLoaded》(美国),弘扬忠诚、发扬创新精神的影片《HomeAlone3》,体现家庭夫妻亲子关系的影片《TheIncredibles》等。涉及的内容越广泛,学生受到的“美丽”“动听”的教育更全面,对学生的触动与教育也更全面。最后还要考虑影片的趣味性与观赏性。这一因素充分体现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特点,课程中欣赏的影片只有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兼具观赏性与导向性,才能使学生在自由快乐放松的情境中接受道德教育,从而实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的。

三、高职德育引入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的成效

中外优秀道德教育影片赏析德育选修课采用放松观看影片的方式,避免了传统德育对学生强制灌输的缺陷;同时由于采用集中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的方式,且这些影片都是经德育教师精心选取的,尽可能包括了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克服了学生自行观看影片的随意性,克服了对学生的放任,恰好达到了欣赏型德育模式走“中庸”路线的要求,实现了欣赏型德育模式在高职德育教学的完美运用。

(一)学生对课程的接纳度从该课程学生的选课率、到课率和每学期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高职学生普遍欢迎观赏道德教育影片这种道德教育方式。该课程每学期开设2个班,每班限报150人,300个名额每学期选课时很快报满。授课过程中,在其他公共选修课到课率均在50%左右的情况下,该课平均到课率达到了90%以上,观赏影片时到课人数更是经常超出150人,从而得出部分并没有选修该课的同学也参与了观看影片。授课结束时的调查中,学生们对于该课程的满意率更是高达100%,并且都表达了愿意继续选修该课的意愿,虽然该课作为选修课只占2学分,只能选修一个学期,但学生的意愿从侧面反应了他们主观意愿上接受该课程道德教育的主动性。

(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授课过程中,学生们对课程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在期末调查和访谈中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也极高。“回顾带血的历史,是为了明日的辉煌。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是我们却可以创造未来。记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建造更加辉煌、更加令人瞩目、更加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一名同学在观看了《圆明园》之后说到。“老师通过放映优秀的国内外影片让我们系统地从观看影片中获得做人处事的道理,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父母、与朋友、与老师相处,让我们学会了感恩、独立和坚强,这样的课程激情洋溢而魅力十足,又能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我非常喜欢,希望学院能多开设这种类型和性质的课程,让学生们在快乐和兴趣盎然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获得成长……”。

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1.1讲授法是实现德育课育德功能的必要手段德育课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知识教育,还要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真正有效的讲授法必定是融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态度以及内心的真善美。它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所自然流露出来的思想、品德、风貌、才能、价值观、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

1.2讲授法是有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的重要保证从教的方面看,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法相结合,“讲”是教师的基本功,只有讲得好,其他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才有了前提。从学的方面看,接受法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其它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大多是建立在接受法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学会了听讲,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或自觉地把教法内化为自己的学法,从而真正地学会学习。当然讲授法也存在其局限性.教师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以听讲代替思考,这种不靠思维获得的知识,不仅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地加以迁移应用。讲授法渊源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容易使教师产生重教轻学的思想,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抑制其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也是讲授法最受人们诟病的地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扬其“长”,弊其“短”呢?这就需要我们弄清影响讲授法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以客观的视角分析影响讲授法实效的因素

2.1正确理解讲授法的内涵讲授法的理论依据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接受学习理论,学习是有意义的还是机械的,并不决定于教或学的方式。如果讲授法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讲授时能根据的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提出具有不同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能注重语言艺术,将知识教学、智力开发和品德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是启发式讲授。所以,启发式教学与讲授法并不矛盾,讲授法本身并不否认学生主体,更不妨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2教学内容的特点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宜用讲授法,它更适合于那些无需多究其理的事实性知识,这些知识通过学生的识记能准确的加以再现。同时,讲授法本身也有讲述法、讲解法、演讲法、讲读法和点拨法之分,要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

2.3教学对象的特点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习惯了初中阶段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讲授法,且自学能力不足,若此时采用小组合作法、探究法、导学法等,会造成课堂上乱哄哄,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而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前期的磨合,逐渐适应了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方式,讲解法使用就不宜过多。职业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对于那些认知水平、品德水平和自控能力普遍较差的班级,讲授法运用的比重可以高一些。

2.4教师的专业素养当前,职业学校中其他专业教师兼职教德育课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少德育教师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不够准确,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不了解,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加之部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语言素养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不足,讲授课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以优化的方式有效运用

讲授法前面我们理清了影响讲授法教学效果的四种因素,怎样才能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讲授法的实际效果呢?

3.1精心准备先行组织者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有意义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当学生缺乏适当的已有概念,或概念不清晰时,教师就要提供引导性材料,可以是一篇报道、一则案例、一张图片、一段视频等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这些引导材料必须是通过精心选择、具有逻辑意义的。

3.2带着问题讲授,预留思考时间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不是简单地将新学习的内容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登记一下了事,而是要进行一系列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德育教师要改变直接告诉学生概念、原理的“直接教学法”,杜绝一节课至始至终连续讲解的“满堂灌”。在讲解前、讲解中、讲解后分别抛出一系列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同时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质疑,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知识、情感、价值观上的认同和理解。

3.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增强讲授技能要通过学历提升、专题培训、教学督导、教学竞赛、教学观摩、师徒结对、名师示范等途径,提高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水平。首先,要夯实讲授的知识基础。不少德育教师之所以“讲”不好,是因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就不准确。同时,德育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除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德育教师还要掌握一些社会学、文学、美学甚至物理、化学、天文等学科的知识。其次,要提高个人魅力,掌握讲授的语言艺术。教师的个人魅力包括人格魅力,即教师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知识魅力,即前文所述的专业素养;形象魅力,即教师的仪表风度;风格魅力,即教师或严谨、或活泼、或春风化雨、或激情澎湃的教学风格;语言魅力,即教师对语言组织和运用的技巧。

3.4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发挥综合效应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人们只能追求在特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下相对较优的教学方法。要提高讲授法的教学效果,除了对讲授法本身进行改进创新,将其指导思想转变到传导结合,重在传授学生治学方法,重视启发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等以外,还必须将其他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如发现法、案例法、讨论法、情境法等综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优化组合。

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据粗略统计,一个学生一天在课堂接受教育的时间约为5小时。而且,学生几乎每天都要上一节语文课。如果语文教师仅仅把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看待,就词句教词句,就语法讲语法,就工具给工具,这就不仅是教法上的问题,而是教育目标发生了偏差。课本中的优秀文学作品,是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艺术精品,人情百态、悲欢离合、英雄壮举都在文质兼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按照“移情”说的观点,人在观照外物时,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纳外物的情态于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模仿物的形象,有陶冶性情之功效。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宝贵的每一节课,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渗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短短几句,伟人博大的胸怀蕴含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寥寥数语,仁人志士的爱国情结包蕴其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鲜明的生死激励后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正确的爱情观渗透在内。

二、多渠道、多途径、多方法的发散式渗透教育

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与教师交谈。因此,我们应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时间与学生交谈。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交谈方式就是交笔友,在日记和作文中与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用魏书生的话说是在“坚持道德长跑”。在日记和作文中,有的学生诉说着自己的早恋,我就给他写上:“早恋就像开在冬天的春花,很凄美。其实恋爱本身并没有错,错的只是时间和地点,而这朵错开的花迟早都要凋零。教师恳请你三思。”有的学生和父母闹别扭了,我的批评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孩子,我们是否能想想,父母每天早起为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情绪低落,我就写上鼓励的话语:“记住,你是最棒的。无论何时何地,老师都在为你加油!”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我也本着“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以平和的心态,给他们写一段话,话严而有格,严而不厉。这样做的结果,使得班级凝聚力增强,学习劲头高涨,学生学会了理解、尊重他人,更难得的是学生和教师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今后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困难、挫折,耳畔总会响起老师亲切的话语,这难道不是对学生人格很好的塑造吗?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班里开展课前三到五分钟交流。交流内容:朗读自己的佳作;报刊杂志的佳作进行评点;谈名言警句对自己的启迪;抽签回答对热门话题的看法,等等。实践证明,课前短暂的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胆量,又刺激了学生的写作冲动,涌现出大批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澄清了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很多名言警句成为了学生的座右铭,或贴于桌角或贴于文具盒内,成为时时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