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主义的创造交流

社会主义的创造交流

文章类型:党建研究文章加入时间:2003年3月20日15:45

从中国古代“大同世界”的梦想,到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在孜孜追求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既是不可抗拒的,又是需要一定客观社会条件的。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就经历着一个从理论向现实转变的艰难过程。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在实践和创造过程中对其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开启了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历程。特别是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指引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方式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关键。马克思曾经从本质上把未来社会概括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页)社会主义的这两大目标,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而是建立在正确分析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同时,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始终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其实现方式、发展道路是辩证的历史的统一,未来社会的本质和目标是确定的,而到达这一目标的具体道路和实现方式则是因时因地制宜的。他们预测的未来社会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之后产生的,那是一种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全面计划经济和按劳并进而按需分配的社会经济形态;而当他们从现实社会考察,揭示东方落后国家(主要是俄国)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向社会主义的跨越式发展时,这种社会体制、社会形式肯定不同于后资本主义的形态。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实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87页)因而每个国家实践社会主义具体走什么道路、采取什么方式,他们没有、也不可能预先设定,这只能由各国社会主义者根据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来探索。

毋庸讳言,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曲折之路。自世界上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来,由于缺乏经验,加上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长期存在着不能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实现方式的关系,简单地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问题,制约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列宁晚年较为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推行了适合俄国实际的“新经济政策”,但这一探索由于他的逝世和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中断。在斯大林领导下形成的“苏联模式”,尽管起过重大的历史作用,但它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照抄照搬了苏联模式的不少东西。虽然很早就意识到这个模式的问题,并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包含一系列光辉思想的重要著作,但是,由于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左”的错误,使得这种理论探索或者未能贯彻到实践之中,或者被一次又一次的“运动”所打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继续探索并真正找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深刻反思了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鲜明地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把社会主义本质精辟地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的过程中,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和理论勇气,进行了巨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他强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还要进行下去,要继续抓住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大胆地进行探索、实践和创造。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他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成果,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也为具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的创造和建设开辟了无比宽阔的道路。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实践,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深刻反映客观规律要求的。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此作了系统、深刻的总结,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积累起来的治党治国的宝贵财富,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是进行符合规律的创造性实践的基本前提。超越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重新认识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作为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邓小平在1980年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式提出。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全面论述,提出“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出来的,是使中国逐步脱离贫困、落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实现工业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同时也要进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革。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同志又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对我国现阶段的历史定位作出了更具体更切实的判断。

(二)发展生产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要求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落后国家要建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更要注重发展生产力。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现实,说明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更重、更迫切,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中首要一条就是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要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要有新思路。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现实中的社会主义顽强地要求人们承认其具有商品经济的基本属性。****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将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了基本框架。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首要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植根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其基本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创造。正如同志指出的:“既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有共同之点,对西方市场经济中一切合乎市场规律和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好经验,都要努力学过来。同时,又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有很大的不同之点,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实际,走自己的路,有所创造,有所发展。”(《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63—64页)

(四)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基于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属性认识的逐步深化,我们党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五大对这种所有制结构给予长期和稳定的制度性确定。十六大又明确提出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强调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而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怎样找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一个颇具难度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这就为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分配制度要与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经过20多年的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和贯彻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悬殊;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我们坚定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从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就是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

(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个社会要实现真正的发展,不仅要有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同时还必须具有相应的思想文化条件。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不能设想,一个科学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能设想,一个在思想文化上没有创新和贡献的国家,可以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各国文化有益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的保证。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以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加强国防建设,拓宽民主渠道,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根本政治保证。要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洪流中去。一句话,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保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

20多年的创造性实践,已经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历史性的飞跃,但这是一个不断深化,永远也不会完结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要求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历史的丰富经验和现实的新鲜经验从正反两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虽然是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但都有其内在规律性。规律是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我们既不能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宿命论和机械唯物主义;也不能脱离客观规律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犯“唯意志论”的错误。正如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的:“抓发展、促发展,要把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统一起来,既发挥主观能动性,满怀信心、奋发有为,又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力戒浮夸急躁、急功近利。”

其次,要遵循规律、深化对规律的认识,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中认识规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列宁指出:不能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2版第34卷第466页)应该认识到,按照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刻板地简单地甚至一厢情愿地按照几个条条去做,去复制几个条条的要求,而是要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现实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基本趋势、基本要求去创造,去创新。因此,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思想、创新理论,以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再次,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避免“左”或右的偏差,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社会主义建设是客观历史条件与人的能动创造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检验我们的实践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实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标准,是指导我们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指针。

实践无穷尽,探索无止境。在这种探索中,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永不满足,奋勇前进,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