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事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交流

社会事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交流

健全五个网络统筹城乡发展

构筑村镇布局网。,以提升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确定了“一个中心、三条轴线、三大组群”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基本形成了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一般行政村—自然村的总体规划体系。在总体规划体系框架内,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市已累计投入36.5亿元,建设小康示范村65个、环境整治村500个;二是推进行政村撤并和移民下山,如绍兴县把738个行政村撤并成359个,优化了资源配置;三是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全市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到区县、乡镇、行政村的三级城乡公交网络。

构筑城乡社会保障网。社会保障的城乡对接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步骤。我们着眼于城乡发展的整体性,不断健全农村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帮困五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为广大农民群众系上了“保险带”。在统筹城乡社会就业方面,构筑起了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达75%;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险方面,全面提高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并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失地农民即征即保;在统筹城乡社会救助方面,全市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9.5%;在统筹城乡社会帮扶方面,已在全市60%的乡镇、街道建立慈善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真正使城乡困难群众难有所帮、困有所助、病有所医。

构筑城乡健康保障网。为了让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拥有同样的健康保障,我们努力做到“四个确保”:一是确保农民群众有水喝、喝干净水。实施了“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全市农村基本形成了水库水、自来水和自取水三结合的供水网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0%。二是确保农民群众在清洁的环境中生活。开展面源污染专项整治,建立区域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推广生态型无害化处理公厕,并逐步完善了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三是确保农民群众用气方便安全。加快实施天然气利用工程,目前农村煤气普及率达90%以上。四是确保农民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着力构筑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7个、服务站650个,形成了以市县中心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站)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卫生服务网络。此外,还积极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医疗补助制度,目前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已达86.9%。

构筑现代流通网。构筑城乡现代流通网是提升农村消费水平、保障农民消费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全面实施“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工程,全市所有乡镇都建起了连锁超市,80%以上的行政村建起了放心店,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质量可靠、品种多样、价格实惠的商品,出现了“群众称心、业主高兴、政府放心”的喜人局面。上虞市还建立了优质农产品配送中心,通过连锁网络送到千家万户,方便了农民生活,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流通网建设也使地方政府从过去主要靠打击、抓整治来维护农村消费市场秩序,转变为主要靠建网络、抓源头,有效遏制了农村假冒伪劣产品蔓延。

构筑城乡文化教育网。我们按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网点,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启动“教育券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四大工程,力求农村学生都能念上书、念好书。目前,全市98%的乡镇进入浙江省教育强乡镇行列。我们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已在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县文化馆、镇文化馆、村文化室(社区活动中心)为主体的文化设施网点,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有线电视入村率达99.2%、入户率达70%。依托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技、文化、体育特色村创建活动以及演出、戏曲、电影进农村活动,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培育他们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抓好三个统筹改善农民生活

**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过去城乡差距很大,广大农村生产落后、生活困难、生态脆弱。**,我们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优先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全市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3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72元,广大农村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我们利用内外两个资源,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倾斜力度,逐步改变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农村教育,我们在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解决远距离中小学生食宿问题、实现农村中小学微机联网校校通的基础上,实施援助农村教育计划,使所有农村中小学达到省级规范化二类以上标准,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就学条件。农村医疗,我们扩建了全市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建立起了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使农民能够享受到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科技服务,我们在积极推进农村科技进步的同时,建立百名农业专家咨询等科技服务队伍、农业科技短信等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传递网络,形成了市有信息协会、乡有科技使者、村有科技联络点、示范户有“科技信箱”的服务体系,使全市20万农民直接受益,不出家门就能获得科技信息。农村文化设施,我们已在全市98%的乡镇建立了文化中心,80%以上的村建起了文化大院,为农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建设步伐。按照城乡统筹规划,我们在完成建制镇详规编制的基础上,完成300人以上村的规划编制,并严格按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大搞植树造林,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不到10%提高到20.6%;实施街道硬化工程,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硬化村内主街道458公里,农民不再为雨雪天出行发愁;实施以沼气池建设、改圈、改厕、改灶为重点的“一池三改”工程,全市有3.8万农户用上了沼气,出现了村容整洁优美、村庄绿树环抱的景象;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示范工程,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全市农民都用上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自来水。针对**市沿海滩涂地势低洼、易受海潮侵袭的问题,我们投资近7亿元建设了82公里防潮大堤,与原有的油田生产海堤相连,形成了200公里的沿海防潮体系,不仅为沿海生产和居民生活构建起了生态安全屏障,而且使经常遭受海潮袭击的50万亩滩涂变成了稳产高产的养殖区,昔日无人问津的盐碱滩变成了亮丽的沿海景观带。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健全农村保障救助体系。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我们提出“确保人人过得去、争取人人过得好”的目标,在全市农村健全了“五保五救助”体系。“五保”是指:最低生活保障,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低保标准提高到1300元钱、500斤粮;医疗保险,对困难群众原来由个人缴纳的保险金改为由市财政承担,全市农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1%;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每个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提高到每年2900元,集中供养率达到97%;养老保险,农村适龄人员投保率达到52%;失业保险,将覆盖范围扩大到进城务工农民。“五救助”是指:贫困学生救助,由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残疾人救助,建立残疾人专项救助资金,先后救助重度残疾人2996名,为100户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危房改造;自然灾害救助,建立救灾应急机制,及时帮助受灾群众克服困难;老年人救助,为全市7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发放生活补贴360元;农村住房特困户救助,两年来帮助农民新建和维修住房5.9万平方米。“五保五救助”体系的建立,使广大农民不再为基本生活担忧,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贫有所帮、灾有所救、少有所教,居者有其屋。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进行大规模投入。多年来,我们探索建立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在资金投入上,围绕“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的问题,在实施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农村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倾斜,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五年来,挤出30多亿元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引导30多亿元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在资金的具体投向上,坚持“多办雪中送炭的事、少花锦上添花的钱”,着力办好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难事、群众最急需最期盼的实事。在人才投入上,坚持“农民培训、干部下乡、人才引进”的思路,在大规模开展农民培训的同时,先后选送1600多名农村干部到农业高校培训,选派13批共1.2万名机关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选聘1800多名技术人员到乡村担任科技副职,为“三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落实社会保障满足农民心愿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日显紧迫,农民要求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就业、养老、医疗等保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宜都市在失地农民、农民工、农村特困群体的社会保障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其中小额贷款、失地农民保障、再就业政策落实等一些作法已在湖北全省推广。

六份文件,构建失地农民的保障网。作为一个新的特殊困难群体,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落实保障政策到位。20**年初,我们组织劳动保障、国土资源、民政、财政、经管等相关部门,就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开展深入调查。8月,出台《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试行)的通知》等“六份文件”,构建起了失地农民基本社会保障的政策体系。20**年初,财政划拨资金137万元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金。二是统筹城乡就业。组织失地农民进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目前全市已有2993名失地农民在本地企业就业。发放失地农民《再就业优惠证》,1888名失地农民在劳动部门领了证。三是分类办理养老保障。根据土地被征用时间、个人经济承受能力和年龄状况等的不同,对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失地农民,按每月50—80元的标准发放基本养老生活补助。对于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按土地被征用当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及其他比例,一次性缴纳15年保险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截止今年一季度,全市1812名失地农民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2394人办理了基本养老生活补助。四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我们把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失地农民转为非农业户口,对转户口后生活状况达不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根据个人申请,可享受城镇低保。目前,已有963名失地农民被纳入城镇低保。

三剂良方,解除农民务工之忧。我市现有农民工7.7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20%。我们对症下药,开出了“三剂”处方,有效地祛除了农民工的心病。一是培训农民,让农民拥有一技之长。以阳光工程培训为重点,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力就业训练中心和农技推广学校三大培训基地建设。20**年,共开展技能培训38期,培训农民工8895人,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895人,其中1314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重点依托本地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针对其用工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实现培训和就业一体化。二是帮助维权。20**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工资保障金制度、施工资格准入制和工资直达制度。自该项制度建立以来,共收取建筑单位工资支付保障金98.2万元,取消两家外来失信施工单位的招标资格,保障了农民工工资的按时给付。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为农民工追讨血汗钱,督退巧立明目的“锁脚费、保证金、押金”,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养老及失业保险。为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20**年8月,在北京组织成立了第一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在帮助农民工维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关爱留守子女。20**年,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把关心农民工、关爱留守子女作为服务“三农”的具体实事来抓,力求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为3525名留守学生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档案中详细记录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及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等。落实“编外家长”,让每一个留守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在教育界广泛启动“三千名教师帮扶三千名留守子女”的关爱教育活动,动员和组织全市教职工与留守子女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在生活、学习、品德培养上给予他们经常的关爱与辅导。为让留守子女感受亲情,健康成长,市财政投资为89所中小学开通了免费亲情电话。

一张“绿卡”,圆了27万农民的健康之梦。20**年底,宜都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合作医疗试点县市,27万农民仅凭一本绿色家庭合作医疗证,就可以在全市100多个医疗点享受方便、经济、理想的医疗服务。一是保参合。为确保较高的参合率,我们组建了2000多人的宣传队伍,同时利用广播、电视、会议等多种形式让合作医疗政策家喻户晓。考虑到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我们压低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农民每人每年只需交10元钱就可以享受到最高达1.5万元的住院报销额度。2006年,我们拿出181万元用于合作医疗,其中农村五保户、特困户、低保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个人缴费部分均由市财政统一缴付。目前,全市农村人口的参合率已达92.8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二是保受益。为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率,保证合作医疗的持续发展,我们将全市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补偿起付线确定为100元,市级卫生院200元,市级以上的医疗机构500元,力求最大限度降低病人的医药费用负担。按每人每年8元的标准,为每个家庭建立门诊账户,门诊余额可转入下年继续使用。今年1—2月,全市住院治疗病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0%,合作医疗报销住院及门诊费用67.7万元,其中个人报销金额最多达1.4万元。三是保监管。成立由市人大、政协、监察、审计、物价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界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主要负责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管理、医疗费用补偿及查处群众举报投诉等方面的工作。

八方援助,为特困群体撑起保护伞。我市共有8000多农村贫困人口。抓好社会救助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一是由市直机关工委牵头,实施“民心工程两本账”工程,市直101家单位、50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单位联一个村、每名干部联一个贫困户,对所联对象进行切实有效的帮扶。二是充分发挥妇联、残联、共青团、老促会等组织的作用,倡导、组织、动员以重点企业、民营业主为代表的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支持贫困山区建设。20**年,通过这种途径,全市募集助贫资金总额达到235万元。三是运用各种政策,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先后在农村组织实施了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特困群体救助及福星工程等多项扶贫工程。几年来,共为640户贫困家庭新建了房屋,发放特困补助金1246万元,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85.3%。

自主投资投劳创造幸福家园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区幸福村就有自主投劳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这个村筹资200余万元,用于修路、修渠、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年,幸福村被全国妇联、文化部评为“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

与发达地区相比,幸福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较低。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既要减轻农民负担,又要筹措社会事业建设资金,这是个两难境地。为了走出困境,该村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自主投资新路。

由上级决策投资变为农民自主决策投资。一是将村民小组作为投资决策主体。由过去村一级组织投资、全村群众集资投劳、领导决定项目,转变为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就是投资主体,做到筹资自愿,专款专用,项目自定。凡是一个组或几个组要做的事,就由这个组或几个组的农民集体决策。投资决策过程坚持做到“四议”,即由信息员(一般由组长或老党员担任)收集群众提议,将提议交组长、党员会议商议,再将商议结果交村民会议讨论后形成集体决议,最后对决议执行情况进行评议。二是改革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投资方式。由过去的村“两委”集体组织、全民上阵转变为项目建设受益组或几户村民自己组织,自主决定参与项目建设人数。三是调整和优化村级集体资金的投资方向,把重点放在农田水利、公共道路建设上。把投资决策权下放到村组和农户,激发了村民自发倡导、自我组织、自愿投资社会事业的积极性。

由行政强制集资变为农民自愿筹资。过去,村里筑路、建校、修水利都是搞平均摊派,农民负担不尽合理,又不太切合实际,有的项目建设还出现了“豆腐渣”工程或腐败现象,造成了投资的浪费,群众不愿投资。现在,农民有了自主投资决策的权利,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一是自愿投资投劳。村民们不等不靠,自愿集资25万多元,自觉投工投劳3万人次,进行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球场、阅览室等文化设施建设。二是外出村民参与家乡建设。该村在外工作人员近100余人,看到村里自发、自愿、自觉投资改变家乡面貌的感人事迹,大都乐意支持和帮助家乡公益事业。,全村获得外出村民捐款、赠物共20多万元。三是争取外部援助。在水利设施和文化场所等公益事业建设中,分别争取到市、区农业、体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对口支持近10万元。

由他人管理投资变为自我管理投资。该村对所有项目都设监督小组。每个小组设有五员,即施工员、保管员、会计员、工时员、采购员,全由民主推荐,本人自愿担任,不拿报酬。他们按照各自分工,对项目实施全程监管,对资金用途全方位监控,重点是把好三关:一是项目监督关,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严格审查,特别是对项目预算,力求指标量化、造价合理;二是材料选用关,用什么材料、什么价钱、什么品牌均张榜公布;三是项目竣工验收检查关,每个项目完成后,监督小组成员分头对项目质量、资金使用和投资投劳、投入原材料的到位情况以及会计核算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随着投入的不断加大,幸福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硬化道路贯通到每家每户,修建了村组水泥公路7.7公里,修建了三面不见泥的标准化水渠1.5公里,97%的农户使上自来水,所有村民都使用水冲式厕所,新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场、宣传廊、藏书达万册的图书室等文化体育设施,发展了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21家,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创收近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