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农业局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和《中共*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全力做好2009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1、大力实施粮食“双35亿”工程。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到2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35亿斤,粮食加工产值达到35亿元,实现粮食生产和加工达到“双35亿”的产能。从2009年起,每年从国家对粮食生产重点县奖补资金中安排30%以上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加快推广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行农机农技专业化服务,确保单产、总产、效益三突破。2009年,积极争创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粮食总产量净增2亿斤。建设规模化粮食生产小区35个;继续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在寿春、双桥、正阳关等15个乡镇建优质水稻核心示范区60万亩;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在寿春、双桥、涧沟等20个乡镇建优质小麦核心示范区45万亩;开展小麦、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在双桥、涧沟实施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2万亩,在*实施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2万亩。到20*年,发展年创产值10亿元以上粮食加工企业2家,1亿元以上5家,5000万元以上18家以上,实现粮食就地加工转化率80%以上,种粮农民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为重点,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围绕粮食、油脂、草席、豆制品、纺织、羽绒、果菜、木业、水产品和畜禽等十大主导产业,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扶持、招商引资,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强化基地建设,完善利益分配,优化配套服务,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集中财力、物力和精力抓好主导产业,实行一个主导产业由一个部门牵头、一个规划引领、一个法人承办、一个专业合作组织链接和一批大户支撑。2009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32亿元以上。培育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以上,县级龙头企业25家以上;“三品”认证7个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龙头企业1家,1-5亿元的3家,5000万元-1亿元的4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达到*万户以上,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660元以上。

3、大力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以发展标准化示范小区为抓手,加快提升农业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在*等养猪重点乡镇和生猪生产优势乡镇,建设规模养猪示范小区15个,年出栏优质猪70万头;在涧沟等沿淮淠湾区乡镇,建设山羊、肉牛规模养殖示范小区6个,年出栏优质牛、羊30万头(只);在板桥、保义、炎刘、双庙集等乡镇,建设皖西白鹅规模养殖示范小区10个,年出栏白鹅100万只;在正阳关、刘岗、双桥等乡镇,建设肉鸡规模养殖示范小区20个,年出栏肉鸡1000万只。2009年,实现肉蛋总产量22.6万吨,同比增长7.4%。实施水产“*345”工程,即:做强*塘部级良种场1个苗种龙头,狠抓环瓦埠湖、*塘2个渔业经济圈建设,重攻瓦埠湖、*塘、大井水库等共计20万亩的3个生态养殖创汇渔业区建设,调优陡涧河、梁家湖、东大圩、肖严湖等4个万亩精养片的养殖结构,规范已有的5个市级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及30个养殖小区的健康养殖行为。落实15万亩河蟹进湖泊、0.3万亩鮰鱼进水库、1.7万亩龙虾进稻田“三进”工程,全年完成养殖面积36.5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8.7万吨,同比增长7.3%。

4、大力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在*等10个乡镇建立示范区10万亩,其中在*镇建立农业部核心示范片1万亩。在炎刘、刘岗、双庙集等7个乡镇建立8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在板桥、*塘、堰口、迎河、正阳关、张李等乡镇建立6万亩席草、草编、柳编生产基地。在寿春、涧沟、双桥、正阳关等乡镇建立5万亩青毛豆、3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在张李、隐贤等乡镇建立4万亩打瓜籽生产基地。巩固提高八公山乡1万亩酥梨、水蜜桃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省市级“一村一品”特色示范村8个以上,带动辐射16个村以上。

5、大力发展林木经济。组织实施*省“1115”森林质量提升计划。2009年完成林地质量提升5000亩,绿色长廊质量提升40公里;到20*年完成林地质量提升32300亩,绿色长廊质量提升118公里。2009年,完成成片造林5000亩。加强基地建设,在*、茶庵、三觉等7个江淮分水岭乡镇和张李、迎河、正阳关等沿淮淠乡镇建成10万亩板材原料林生产基地,在*塘、双庙集、炎刘等乡镇各建成一个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在县苗圃建成150亩的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壮大木业、苗木、酥梨等3家协会,确保每个协会发展会员单位不少于30家。以石集、三星等3个现代林场为重点,组建现代林场3300亩。开展退耕还林项目造林后续产业服务。启动八公山矿区植被恢复,分片建立各具特色的植物观赏区,为森林公园增添亮点。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和推进林权流转、林木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等工作。

二、着力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完成沙井冲节制闸、迎河泄水闸除险加固和瓦东干渠滑坡治理工程。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塘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大井、花果水库和1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移民迁建工程,已建成的第二、三批移民建房通过验收,完成第四批1693户移民建房任务。全面完成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湖行洪堤应急工程、袁湖保庄圩、窑口保庄圩、城南保庄圩等工程。做好正南洼地治理、*湖行洪区调整改造、瓦埠湖灌溉泵站更新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实施。鼓励和支持农民及社会各界参与水利建设,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民办公助”项目,增加投入,提高旱涝保收面积,实现灌溉保证率80%以上。

7、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实行田、渠、路、林综合治理。加快部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投入3900万元,重点在炎刘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9万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投入950万元,在刘岗镇治理土地1万亩。实施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投入1900万元,在迎河、正阳关、*、众兴等4个乡镇建优质水稻生产基地11万亩。实施标准粮田项目,投入*00万元,在窑口、板桥建标准粮田4万亩。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投入560万元,在炎刘镇建基本口粮田6270亩。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开展农房登记工作。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创建覆盖全县的地力评价系统。

8、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工程。2009年,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国债、新增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项目,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8800口,同时推进大中型沼气池建设,配套实施“一池三改”,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点29个。

三、着力创新农村工作体制机制

9、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县政府设立流转服务平台,乡镇建立流转交易服务中心,组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有效衔接土地流转供求。县乡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做好土地纠纷调处工作。县财政安排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专项资金,促进土地有序合理的流转。由县乡领导牵头,重点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示范点片,2009年,新增100亩—1000亩的示范点100个,总数达到200个,其中,500亩以上示范点20个,总数达到40个;建立1000亩以上示范片达到20个,其中,3000亩以上4个,重点在刘岗镇建立2000亩土地流转优质棉示范片,在瓦埠镇建立*00亩土地流转优质蔬菜示范片,力争在双桥镇廿铺等三个村建立一个万亩以上优质小麦、优质大豆示范片。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占土地总面积的25%左右。

10、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加快发展县乡银行业金融机构。三年内基本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对全县乡镇的覆盖。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扶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保险品种。

11、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支持“三农”发展资金,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增加对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预算内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水稻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积极争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试点县,增加对村内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足额安排新农合、乡村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养老保险等配套资金,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重点用于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统筹“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民工技能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资金,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和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比重。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的收入。2009年,“三农”项目支出县财政安排*00万元,以后将逐年增加。

四、着力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实施28项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3项民生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中小学布局,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安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办好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用二至三年时间完成省下达的25所乡镇卫生院和238个建制村卫生室建设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扎实推进“八到位、两规范”各项措施的落实,健全“村为主”工作机制,规范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着力控制政策外生育,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13、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启动合淮阜高速公路寿县连接线、炎刘至新桥机场快速通道建设。完成省道寿霍路45公里升级改造。新建村村通水泥路405.6公里,全面完成“十一五”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设计划。改建4个农村客运站,改造3个农村公路渡口。完成茶庵至三觉、郝岗至码头公路续建,隐贤至众兴、三觉至东桥、大顺至团齐公路改建等46.6公里县道公路建设。建立全县交通项目申报与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十二五”期间交通项目申报与储备工作。

14、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为民服务全程制服务范围,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完善乡镇农技推广和畜牧兽医机构职能,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任务,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认真实施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信息工程,完善县农网、农业信息网平台,扩大农技手机短信范围,畅通“移动800”和“农技110”咨询电话,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乡情网,形成电视、广播、移动通讯、农网、电话“五位一体”的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现代物流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等,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5、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开展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送信息送岗位到乡镇、劳动力市场信息等活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岗位对接工作。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企业用工的稳定性,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启动失业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完善对就业困难群体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落实好各项补贴政策。加快县再就业创业园和“凤还巢”农民工回乡创业园的建设进度,引导更多的创业人员入园发展。组织开展“神农杯”创业竞赛活动。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择业能力。2009年,计划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0人,提供就业岗位20000个,对求职人员全部实行免费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0人,开展创业培训180人。

16、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扶贫整村推进工程,实现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村干部等固定人群为突破口,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政策规定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2009年全县农村低保覆盖面达到4%以上,实现在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2009年,全县新建敬老院22所,新增农村五保供养床位1450个,集中供养率达到21.46%。

五、着力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17、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农业农村工作领导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县几个班子分管或联系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负责指导、协调、调度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落实县领导联系制度、部门帮办制度,利用部门资源优势,帮助乡镇谋发展、编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地实施好各类农业项目。对年度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要求,建立专抓机制,落实专抓队伍,集中精力开展工作。强化乡镇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促其切实担负起组织者、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责任,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指导农业、服务农业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在全县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工作新格局。

18、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施整乡镇推进工程,建立健全城乡党建互帮互助机制。加强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继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继续从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健全和完善村干部学历教育。建立健全以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内容的“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认真做好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妥善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

19、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弘扬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农经管理工作,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村级财务委托制,全面实行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妥善做好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重点规范“村村通”水泥路捐资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切实加强涉农收费监管,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

20、严格目标管理和考核。建立粮食生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等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将发展现代农业工作列为全县重点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实行定期、不定期督查检查,年终评出先进乡镇、优质帮扶单位和先进个人,由县委、县政府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