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生产管理发展计划

农业局生产管理发展计划

一、基本概况

*水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县境属*省少数低热地区之一,适宜于发展各种早熟蔬菜和水果。长期以来,种植业以生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为主,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较小,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商品生产尚未形成规模,种植效益低,农民增收门路少,收入不高,仍处于贫困境地。全县耕地面积44.7万亩(国土详查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2,其中水田29.85万亩,占66.7,旱地14.85万亩,占33.2。

20*年底,全县农作物总播面53.5万亩,其中粮食总播面35.859万亩,粮食总产量10.05*万吨,人均占有粮为312.14公斤,种植业总产值为70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50元,其中来自种植业收入735元。农民人均比上年增收391元,其中种植业增收98元。

二、农业生产现状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多熟制推广

从20*年起,我县陆续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和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发展,马铃薯、番茄、苔蒜、、葡萄、脐橙、椪柑等农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是种粮的两倍甚至更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年,全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由2000年的3∶2调整为12∶13。以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项目、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基地获得成功。初步形成了西北部低热片区蒜一稻、茄果类一稻—延秋菜、早玉米一稻一葱、早熟瓜(豆)一稻一菜豆、早玉米套作马铃薯—稻—延秋菜,南部高山冷凉片区蒜—稻、马铃薯—稻--菜、冬春菜—豆类—延秋菜等高效种植模式。目前我县利用稻田进行多茬高效种植面积5万余亩,年平均亩产值为3200元左右,对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2、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83万亩,产量达9.3万吨,总产值9200万元,总收入6413万元。其中以北面片区发展的早春番茄,面积达1万多亩,最高亩产量为8600公斤,亩产值为6400元,扣除生产用工和生产物资投入,亩纯收入为5200元;以三合、交梨、三洞、周覃等乡镇发展的优质苔蒜达8000多亩,亩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扣除生产成本400元,亩纯收入达1600元,规模生产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3、水果生产趋向精优

全县现有水果面积3.95万亩。其中以脐橙为主的柑桔面积1.73万亩,以九阡李为主的李类1.*万亩,葡萄1.09万亩,年水果总产量2427.5万公斤,总产值2500余万元。这些产品已成为我县特色农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在省内外有较高声誉。

4、种桑养蚕取得初步成效

种桑养蚕项目是我县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培育起来的项目之一,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种桑养蚕只是第二个年头,今年种植面积2*0亩,主要栽培品种有“农桑14”和“桂桑优12”。主要分布在南北片区14个乡镇,65个村,329户,其中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9户,行政技术干部留职离岗带薪创办种桑养蚕实体人员11人。全年养蚕共7批,696张,蚕茧产量3*.5担。蚕茧收入为21.*万元。基本实现了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的目标。今年深圳支持我县扶贫开发种桑养蚕资金75万元,为20*年蚕桑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有效推进

我县获得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面积已达到4.5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6万亩,蔬菜1.1万亩,马铃薯0.6万亩,水果2.45万亩。大蒜、番茄、辣椒、甜玉米、马铃薯、椪柑、脐橙等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活力树”牌无糖甜茶获得了“*省名牌农产品”“*省名特优农产品”称号。在市场方面,部分苔蒜、番茄、香米、脐橙实行订单生产,已与多家公司达成产销协议,进行订单生产,面积达到1.56万亩。脐橙、甜茶在20*年8至11日的省农产品展销会上受到广大客商的好评。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县农业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下一步生产绿色食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年,我局在较好完成省、州、县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州“三个一”活动,上交省厅三篇论文参评,荣获职工文艺汇演一等奖,有7篇科技论文在《农技服务》《现代农业科技》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2篇信息在《黔南日报》上刊登;九名技干获“*省农业丰收计划奖”、一人获“建县50周年先进个人”称号,四人获县“带民增收先进个人”奖,我局获州局06年度考

核二等奖、粮食生产三等奖。

三、几点建议:

一、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发展果蔬产业必备的水利设施不解决,将制约着大产业的发展。因此,建议在有条件发展果蔬产业的地区加大水利沟渠及机耕道的修建,解决农户生产上的困难。

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目前,我县没有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及贮藏、冷冻、周转条件,无信息服务网络,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三、乡镇农技人员仍属乡镇管理,不便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明年要实行定岗定编全员聘任制,建议收归县直管为好,同时要把乡镇农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每站15万元列入财政预算,以便20*年向上争取支持每站25万元的投入。

四、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正成为从上到下必须狠抓的主要工作,建议在农业专项经费安排预算为好。

四、下步工作计划

20*年我县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州、县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繁荣稳定”这个中心,抓住“两高”的修建和国家支持“三农”的良好机遇,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综合服务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植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作物,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经济合作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我县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以上农业工作思路,20*年全县农业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7.54亿元,比上年增长7.41。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6万亩,粮食总产要达到10.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以上,为实现以上预期目标,20*年全县农业工作的重点是:

(一)稳定播面,推广新技术,提高粮食综合能力。在稳定粮播面积、提高单产上下功夫。确保农作物总播面积基本稳定,种满种好基本农田。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要达到36万亩,重点发展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几大作物。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0.1万吨。

(二)因地制宜优化种植业结构,建设好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20*年计划实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5万亩,优质稻8万亩,马铃薯基地2.5万亩,优质水果基地(葡萄、脐橙、九阡李)2万亩。加强对基地建设管理,做好基地建设中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做到建成一片见效一片。在建设基地过程中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通过订单来解决农产品产后销售问题,同时加强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

(三)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20*年,在继续组织实施好“无公害大蒜项目”“洪灾稻田改种项目”“农村能源建设”“种桑养蚕生产示范”等项目基础上,加大项目管理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挥项目投资效益。加大对果蔬、粮食增产、种桑养蚕等项目申报工作力度,努力争取400万“植保工程”和100万“测土配方施肥试点”等项目得到实施,力争项目投资高于20*年的投入。

(四)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做好冬季农业开发和夏收粮油作物的配套技术措施的落实,重点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完成超级稻种植5万亩,水稻旱育稀植5万亩,玉米育苗移栽5.5万亩,马铃薯高产栽培2.5万亩,无公害蔬菜栽培5万亩,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10万亩,作物病虫害防治率在95以上,农业科技培训2.5万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户250户。建成1500口沼气池。

(五)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投资风险最小化。全县订单农业争取完成2万亩,新增无公害基地认定5个村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2个,转换认证品种3个,新成立各类经济合作社5个,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150人左右。

(六)加大执法力度,构建护农平台。实现传统的自主型农业向现代的法制型农业转变。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行政执法规章制度;二是进一步稳定和完善执法队伍和执法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各种破坏农业生存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进一步依法维权,切实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组建农业行政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户实行“一站式服务”。

(七)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扩展就业门路,进一步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衔接机制,从体制、机制、组织方式、使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提高输出率和使用率。着力向县外、省外输出,20*年计划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人。

(八)搞好农业污染面源普查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开展农业污染面源普查工作,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工业、生活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对耕地和水资源环境造成的污染。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工作,争取申报绿色食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对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各环节的管理。

(九)加强农业队伍建设,树立“三农”服务新形象。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农技体系建设和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认真抓好“五五”普法宣传和计生“三结合”工作,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执行政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围绕创建“平安*”的目标,强化安全生产及消防意识,加强禁毒工作,防范和抵御非法宗教的渗透。逐步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工作责任心,确保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调查研究更加深入,各项工作平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