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局发展效能建设深化总结

科技局发展效能建设深化总结

20*年,我局的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人员,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区委、区府的工作要求(主攻三产,提高二产,优化一产),以科交会和培育网上技术市场为平台,以营造科技创新环境为核心,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强区”和科学的发展观战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全区共争取到“国”字号13个,“省”字号50个,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我局荣获全市唯一、全省只有四名的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单位。

一、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行动和深化效能建设活动,不断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根据上级的部署,在局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行动和深化“效能革命”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一是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掀起了学习理论的新高潮;二是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行动和开展“三树一创”教育实践活动;三是结合本职工作开展深化“效能革命”建设活动,在全局建设高效型、学习型、创新型、廉洁型的“四型”机关;通过这些活动,增强机关干部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深入基层,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我局机关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越来越高,工作作风越来越好,工作思路越来越清,工作能力越来越强。

二、以科交会和网上市场为平台,努力开创科技合作新局面。

1、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科交会,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交流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科交会,五洲阀门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展览,市四套班子领导亲临*科技创新成果展区观展,并给予极高评价。组织企业开展技术难题招投标活动和难题签约活动,其中技术难题招投标项目10个,签约合同5个,合同金额3980万元;签约项目合同54个,合同金额达6983万元;引进省外大院大所、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共建科技创新载体7家,合同金额达4950万元。科交会后刘奇市长在我区领导陪同下专门到五洲阀门有限公司等企业考察科交会后续工作,刘奇市长对我区落实科交会后续工作非常满意,给予充分肯定。

2、加强建设网上技术市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加快,使企业技术难题与高校、科研究院所、科技人员的对口链接。通过网上技术市场,我区158家企业同大院名校签订技术合作开发合同270项,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62项,合同总金额达到9813万元。目前,*科技信息网日益完善,上网企业共计3000多家,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

3、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为了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一是与清华、浙大、同济等合作,共同攻克PU合成革DMF废气、废水回收系统处理的技术难题,促进区域支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积极协助温州大学建设制笔联合实验室,寻求解决制笔行业的笔尖与笔水长期依赖进口,增加成本的问题;在市、区科技系统支持下,研究进展顺利。

三、以营造新科技创新环境为核心,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技的良好氛围。

一是党委政府利用各级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来加强重视科技事业,从而营造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氛围。二是企业已经普遍认识到要在激烈竞争中获胜,其产品必须是高科技产品,这样便促使企业加大科技经费投入。自觉建立内部研发机构。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联姻,促使企业科技创新意识时刻贯彻到产品开发中去。三是科技人员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令人羡慕的工种。反过来又促使大批人投入到科技事业中去,带动重视科技创新环境。四是通过科技宣传、科普活动周、科交会等一系列平台在青少年中开展科技教育。从小就开始灌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仅5月份的科交会活动,我区就安排近1800名学生去参加科交会,深刻感受科技带动人类进步的现实。

通过政府、企业、科技人员和青少年四个层面、阶梯式来提高全社会对推进科技创新环境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重视科技事业,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加强实施科技强区战略。

四、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强化科三经费科学管理,合理安排科技项目。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项目调研、专家实地考察、专家综合评价、区重大项目审定小组审定等程序,一年来共安排了二期科技计划项目。二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一年来我区共争取到“国”字号13个,其中拿到了财政部20*年度产业技术成果转发项目(该项目全省只有3项,我市只有我区获得1项),共获得国家330万元经费补助;“省”字号50个,共获得省市级284万元经费补助。今年新增部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3家,市级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目前我区拥有各类民营科技企业300多家,拥有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34家,其中部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市只有10家),省级18家,市级29家;获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通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并付诸实施,有效地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提升。

2、推行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由于温州大院名校少,原始性创新能力弱,本地人才智力资源溃乏。引进人才智力,是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技术难题联合招投标是一个解决区域特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借外脑发展自我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在全市各县市区中率先开展了此活动。在阀门、食品药机、农业、精细化工、制鞋等行业安排了16个项目向全国招投标,其中10个项目成功招标,事实证明技术难题联合招投标效果很好,节约了大批科技资金,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

3、开展“三项评审”工作,提高科技整体实力。一是开展*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共认定浙江温兄机械阀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为*区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开展*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认定温州市康聚医疗仪表有限公司等11家为*区首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三是开展*区企业研发中心的创建工作,为了提高我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我们在全区部分企业开展企业研发中心组建工作,20*年我区共有浙江华东阀门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提出创建,年底将认定10家。

4、加强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增强我区科技创新能力,今年我们继续实施专利战略,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继续开展专利奖励工作,截止11月,共有发明专利85个,实用新型专利1078个。在20*年4月24-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我区开展了以“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主题的专利宣传工作,鼓励企业申报各级专利示范企业,温州飞雕电器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专利示范企业称号,江南阀门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专利示范企业,通过申报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程度。

此外还开展区“两类”人才选拔推荐工作。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和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为把我区建设成现代化滨海城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五、以创建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不断增强特色产业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目前,我区农业已形成了沿海地带滩涂养殖,平原地带蔬菜种植,山地地带杨梅种植的三大特色产业带,尤其是随着省级滩涂养殖科技园区的深入建设,改变了我区滩涂养殖规模小、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增产不增收的状况。该园区面积3万亩,以科研、种苗培育引进、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出口、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以孵化器为代表的核心区进展迅速,骨干龙头养殖科技企业、育种企业、高新技术孵化器起着科技示范领头雁的作用,预计今年养殖产值可达2.42亿元,对提高温州乃至全省滩涂养殖业科技水平、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大量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普及,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六、精心设计科普宣传活动载体,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举办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培训班,二是开展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模拟演习,三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四是开展科普活动周,五是专为提高龙华移民村村民劳动力素质而举行一期农函大培训,六是加强科普设施和宣传队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