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化学核心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模式浅议

化学核心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模式浅议

1前言

中国一直在实施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进入新世纪后,中国还实施了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根据新课程改革,学校教育要贯彻德育育人的目标,提高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这是对新时期“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的一个新内容。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下,高中化学课程要与时俱进,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全面解释,并以此为目标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为培养合格人才做出积极贡献。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本文提出了在化学核心素养框架下构建高效高中化学课堂模式的具体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师的共识,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能力,这是一种循序渐进形成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目前,具体来说,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在青春期的高中学生中,他们的思维活跃,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部分教师只想让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应正视学生的特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2化学核心素养下实施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具体做法

2.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然,每一位教师的初衷都是一切为了学生好,为了学生着想,思想是正确的,但实践却不尽人意,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了良好的关系,会使学生心甘情愿地主动的学习,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育,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化学核心素养。对很多高中生来说,化学知识显得晦涩难懂,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比较纷繁复杂,久而久之了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太高的要求,而是要逐渐制定教学目标,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提升化学学习能力,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把握他们的学习难点,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告诉学生,引导应该如何学习化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气氛显得比较宽松,我再为学生引入新教学内容,学生就降低了抵触情绪,更容易接受我讲授的新知识。要想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老师为人处世要让人信服。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以前不同,以前的老师可以随便打骂体罚学生,但是现在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摆在面前的是师生更严峻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1)朋友式的相处师生可以像朋友一般的相处,而不是让老师和学生成为矛盾的对立面,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实际却很难,要掌握好这个度,如果太像朋友往往就会失去威信,导致最后学生无法掌控。可以选一些时间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更好的开展老师的工作。(2)尊重学生的想法新时代的学生从小所接受的事物是开放的,喜欢新鲜事物,但是老师大多比较刻板,这也是当时社会所造就的,这样就会出现天然的代沟问题。老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要一味的否定,这样才会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没有了矛盾,这样师生之间才会更加亲密无间的合作,实现学生的成绩提高。

2.2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一节成功的课离不开一个好的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整节课的教学。在我们上课的过程中,有很多导入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色,适合不同的课堂教学需要。在进行上课之前就需要进行精心设计,选择恰当的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出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在前台讲课,学生听并做笔记。最重要的是,这个方法效率不高。老师根据他的教学计划对它进行长篇大论,而学生们在听或睡觉,或读小说......整个班级都很枯燥,毫无效率可言。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才,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其中,高中化学课的引入引起了老师们的极大关注,教师可以根据化学的特点设计课堂内容。我曾经借助化学实验的魅力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重视开展科技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密切联系生活等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原电池》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中,课程的开头部分,我设计了“化学家给一位因金假牙导致头昏怪病的英国贵妇人治病”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被吸引,从而产生积极的思考活动,发现问题,大大加快了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和效果;在探索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我设计水果电池(如西红柿或苹果构成的原电池)等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我还利用多媒体介绍“巴格达古电池之谜”的相关史实这一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在介绍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时,我通过实物展示生活中的干电池、手机中的锂电池、电动车和应急灯上的铅蓄电池等,让同学们感觉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能找到原型,让学生养成在生活和生产中注重化学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2.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

毋庸置疑,高中阶段是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是发展终身学习、提高学生水平的阶段,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学习,教师有必要对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讲解,充分发挥概念和原则的积极教学作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许多教师会存在有这样的误解,所以他们经常忽略学生的自主性。事实上,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概念和原则是最基本的教学环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更多新的化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发展出应有的化学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基础,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认识:进入高中后,可以合理运用初中所学知识,解决新阶段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电解水,初中的知识:“是负氢氧气”、“添加硫酸的目的是提高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电导率”“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质量比1:8”等等,在高中选修4研究电化学电解内容这些知识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现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合理的用来解决未来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例如,高中选修《化学与生活》关注营养平衡的知识让学生受益终身。学生自学能看懂的知识,教师坚决不讲。在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怀疑学生的能力,教材上有些知识,学生一看就懂,教师仍然喋喋不休、大讲特讲,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把课堂还给学生”主要是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对于教材中学生一看就懂的知识,教师不必再作讲解,只需随机检查即可。化学的进步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大力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质,培养一批对化学非常热心和专业的人才。

2.4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已有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探究中,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愿望。高中生已经接近成人,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化学知识。所以化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事实上,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积极提倡的。学生拥有了主动探究的能力,会主动思考化学知识的具体应用,用于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会形成化学核心素养。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考虑化学知识的生成。下面以《原电池》这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科学探究教学的设计思路和步骤:(1)根据课型特点和教学内容,选定目标,准备探究的问题——①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②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选择适当的研究问题是探究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低、开放性大、贴近生活生产实际的内容比较适合学生探究,另外要求易得出确定的结论、易操作评价。(2)依据待探究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所需的实验器材与试剂等。解决大班探究教学的有效方法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3)实施科学探究,首先依据研究问题思考讨论探究方案,挑选实验方案存在较多问题的小组和实验方案设计较为完善的小组先后汇报,经讨论充实后归纳出全体学生认可的方案进行操作。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调控下进行操作、观察和记录,但要保证教学节奏与学生参与的状况合拍。(4)总结交流,挑选探究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的小组和探究过程较为完善的小组先后汇报,经讨论充实后归纳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分享交流结果,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如果能够长期持续在教学活动中挖掘科学探究的资源,科学设计和引导,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2.5发挥学生生活资源的作用

指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生活资源的重要性,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命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源于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无处不在。例如,微观颗粒是看不见或摸不着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介绍微观粒子,增强学生的感官意识,让学生从熟悉的现象中理解物质的微观本质。这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分子”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开始,他们回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当妈妈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我们在客厅闻到就能食物飘香的味道?妈妈听到爸爸的呼吸声就知道他喝酒了?为什么湿衣服干?在阳光下干得更快?这样的生活场景学生们都很熟悉。如果把这些生活场景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微观世界,我还组织了化学实验,比如让学生思考微粒间是否存在空隙时,我鼓励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学生通过思考相关内容发挥自己的智慧,制定实验方案,投入化学实验中。当老师在做化学实验时,要尽量减少模仿性实验,即不要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来做相关实验,这样可能让学生无法消化吸收相关化学知识。

2.6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那么到底什么才算是评价呢,诸如高矮胖瘦此类的这些显而易见的我们认为的客观事实可以随意说吗,我现在认为这些就是评价,把一些外部的标准加注在孩子身上而不顾他的实际情况就算是评价,而且我们认为的所谓客观事实难免也会带着我们的主观色彩和投射,有些在外人看起来可能算不得恶意的评价有可能会给他人的一生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思考学生有没有形成反思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等,密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在新课改背景下,光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我还注重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其实,批改与评讲是教学补偿的最佳时机,找出学生的学习症结所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的精髓。只改不评往往会使学生的复习流于形式,收不到实效,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反馈意见。我在评讲过程中,通常从三个方面去评:第一,错在哪里?第二,错因何在?第三,与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错题的办法。这样的评讲过程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体现了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在解题时,我也从三个方面去评:第一,解题依据是什么?第二,是否还有其他的解法?第三,此题还能如何变化?这样的评讲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质的飞跃。在评讲过后,我还会传授学生一些化学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有“常解”和“巧解”两种。“常解”是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的,解决基本化学问题的方法;“巧解”是一种规避传统解决方法,让难题变得容易解决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探索精神。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就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无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授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能力为主,在高中的化学课堂上,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化学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伍丹丹 单位:兰州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