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经济管理

专业经济管理范文精选

专业经济管理

专业经济管理范文第1篇

我国中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很多职业院校对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与其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1.学校的教学内容滞后于企业发展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就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兼并重组、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体制的改革等,都导致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趋不稳定。而稳定的专业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计划、从业教师、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师知识体系等适应不了企业的快速变化,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断裂。

2.实训场所的缺乏和落后影响教学的质量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实训教师缺乏,实训基地难以建立,实训方式单一。由于学校缺乏二次开发能力,所有的实训室都是由生产商和供应商提供相关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交付使用。由于经济及其它各方面的因素,许多实训室的设计功能单一,没有兼容性。在学校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实训室难以建立或无法及时更新,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

3.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和影响

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教育体制的制约,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中职教育仍然处于标准化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主讲教师单一,甚至没有专门的实训老师;每班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环节程序化、标准化;实践性教学也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且由系部统一安排。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也必将影响毕业生的工作能力。

二、解决教学与职业环境相脱离的措施和办法

1.通过开展互动式教学,完善课堂内教学体系在管理类的教学课程中,要拿出一半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这也是管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不再以讲解为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分析各种实际管理问题,采用学生分小组讨论、上台发言、自我评估、模拟管理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活动,要利用经过整理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

2.积极开展校内模拟实践活动,弥补课堂的不足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必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加以验证和提高,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必然成为专业实训的一个主要途径。在各种理论知识及单项技能训练结束后,利用学期末的一定时间,组织学生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如可以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创建公司为主线,让学生小组设计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学生可以通过各项模拟活动如总经理就职演讲、领导风格优缺点分析,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机构设计、团队合作、招聘模拟等实训项目,再现实际管理中涉及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

3.在企业建立契约式实训基地

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由企业定期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设施和机会,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这种形式由于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一部分实习成果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时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结语

专业经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疆;农业经济管理;民族班;教学体系

一、引言

农业一直是新疆的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农业产值比重也一直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新疆“大农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客观上需要较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更加凸显了培养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因而与全国各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生源总体处于萎缩状态相反,新疆各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规模较大,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重相对较高。新疆高校设置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系统的农业基础知识与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同时掌握农业经济管理基本方法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用于满足各类农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研究等工作的需要。但目前多数高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没有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设置差异化的教学体系,民族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与汉族班基本趋同,导致民族班教学效果普遍较差,影响了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因而亟待改革与创新。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民族班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根据对新疆多所高校的调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是借鉴内地高校的经验,没有体现新疆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多数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名义上存在少数民族与汉族之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太大区别,一些对少数民族来说学习难度很大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学等依然保留在课程体系中。这种局面不仅增加了民族学生的负担,而且影响了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利于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管理适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各高校虽然分别制订了民族班与汉族班的教学大纲,也对民族班的教学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多数教师既担任民族班教学任务,又担任汉族班同一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同一课件与同一教学大纲。担任民族班教学任务的教师对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理解能力缺乏足够了解,对授课内容与讲课速度也没有做相应调整,严重影响了民族班教学效果。大多数教师也不懂民族语言,一些重要术语与关键问题很难准确向学生传达。

3、缺乏民族班专用教材

尊重差异、求同存异,是社会主义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原则,但目前市场上鲜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编写的教材。以塔里木大学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不管是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采用的教材都是华中农业大学王雅鹏教授编写的《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其它高校也大多采用钟甫宁、孔祥智、李秉龙等知名学者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一是内容上对少数民族学生偏难,二是未能体现新疆农业这一区域特色,让民族学生很难理解与吸收。多数高校的《西方经济学》也统一采用人大版教材,对绝大部分民族学生来说同样太难。

4、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民族班的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实体背景材料,学生走向田间或企业从事观察、试验的机会较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二是在民族班课堂教学中强调现代教学的共性较多,关注文化差异性较少,这是导致民族班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PPT,PPT虽然有利于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但对民族学生来说,由于其汉语言水平相对较低,无疑增加了学习难度,经常出现观看PPT与听老师讲课顾此失彼的现象。

三、改革思路

1、加快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中的集中表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民族班的课程设置首先需要考虑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差异、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结合新疆社会对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根据“加强基础,突出重点,提高能力”的原则进行。具体思路一是适当减少课程数量,压缩课内总学分,降低民族学生学习压力。同时适当删减一些纯理论性且难度较大的学科,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民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汉语水平与学习能力进行选修;二是以农业经济学作为主线,借鉴经济学专业与管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经验,增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且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同时有必要增加各学科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提高民族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

2、重视专业师资力量培养

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对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需求的了解与把握则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有必要根据本校民族学生的数量有计划地引进或培养一定比例教师,要求这些教师既具有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同时具有长期从事民族教学与管理的实践经验,用于专门负责民族班的教学与管理,从而避免忽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差异、教学与管理方式民族班与汉族班趋同现象。由于新疆高校民族学生中大多数是维吾尔族,因而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引进或培养一批既懂汉语又懂维语的教师,开展双语教学。

3、编写适用于民族班的专用教材

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民族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适用于民族班的专用教材,尊重不同文化,承认相对差异,是当前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是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思想,因而编写适用于民族班的专用教材是实行差异化教育的前提。农业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管理与经济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包含的课程相对较多,加上民族学生相对较少,教材适用范围受限,因而民族班专用教材的建设存在明显的成本过高问题,需要政府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根据民族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和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共识的特征,应重视基础知识与中国文化背景的介绍,同时在汉族班的基础上降低难度,形式上尽量做到图文并茂,以便于民族学生自学。

4、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结合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民族学生的培养目标,选择适合民族学生发展的科学教学模式,是提高民族班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当务之急。民族班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师生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特点,并以此作为提升其教学质量的一大基础。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下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一是PPT教学与和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事实上,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适合民族学生特点,对一些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的理论推导改用板书形式更好,因此在以PPT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有必要适当穿插一定课时的板书教学。二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让教师成为与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伙伴。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参与课程教学,从课程内容中抽取部分相对容易的章节让学生自学自讲或相互讨论,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征.民族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5:13-16.

[2]王妍莉,马明辉,严瑾.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民族高校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09:77-82+120.

专业经济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企业管理;经济建设;对策

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融合发展,这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之所以说是机遇是因为发展平台越来越广、越来越多,政策的支持更是非常好的助推力。之所以说是挑战是因为企业面临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日常运作与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内容也日益丰富,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而企业要想发展必然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经济转型潮流,加快管理以及经济建设的步伐,在管理过程中,针对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开展全面管理方案,进而才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市场份额,获得更加丰硕的效益。基于此,文章通过对经济转型下的企业管理经济建设重要性、原则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且借助可行性建设的提出,希望为经济转型下,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经济转型下的企业管理经济建设重要性

(一)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经济转型大的环境背景之下,企业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日益复杂,管理的综合性特点更加突出,涉及的基础理论也较多。例如,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以及会计学理论等,需要企业在管理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现代化管理方法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这也表明了企业管理工作要贯穿于整个层面,涵盖于经营运行全过程,确保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企业结合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将管理的模式优化、创新,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局势,无形之中管理工作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与方式的明确

经济转型下,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经济发展观念被现代化经济理念代替。新形势、新要求,企业在新发展理念、环境的影响下,就要站在长远发展视角下,主动去改变,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将经营发展理念以及目标及时转变,紧跟经济转型步伐,做好自我发展定位,重新整合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整个过程中,管理工作始终存在,由确定目标至规范行为、执行等,都会涉及管理。经济转型下,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对于自身经营情况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客观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有利于企业人才优势的发挥

经济转型下,对于企业而言,长远发展需要有专业且足够的人才给予支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升级转型的阶段,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中通过对现行薪资福利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优化,进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将人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强化员工成就感、认同感、归属感,通过人性化的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归根到底,管理就是管人,这与传统经济体系完全不同,经济转型中人才效用的最大化发挥,就要调整管理方案、体系,构建具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突出人才优势,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二、经济转型下的企业管理经济建设思路

经济快速转型及升级下,外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现代化的企业要想发展,就要强化管理,根本上也就是借助日常生产与经营中资源科学合理安排,将自身经济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促进经营管理目标达成。而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与优化,才能顺应经济发展新趋势,这也是对资源优化配置非常有效的方法。经济转型下企业管理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具体的建设思路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企业发展理念的及时转变,借鉴现代化企业管理前沿思想,在确保企业日常生产及运营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下,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进而实现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第二,经济转型下,必然会涉及企业产业发展结构的革新、调整,核心竞争产品自然也会在此过程中明确,开发的力度便会不断加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技术以及服务水平都要相应地进行改进,为确保企业经济建设水平提高的同时,依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市场环境下占据有利的发展地位,推动经济效益目标达成。除此之外,企业要创新管理方法,将文化、制度等相关工作做到位,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的具体流程,将管理工作贯穿于各个环节、全过程之中,保证管理精细化的同时,将新理念、新方法有效实施,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并给予引导,与发展需求相匹配。第三,经济转型下,企业要想将管理水平、经济建设水平双重提升,那么就要将制度规范性强化,进而使制度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指导功能,保证制度有效落实,建设水平稳定提高。所以企业要构建较为完善且合理的组织建设部门,将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做好相应的规划,将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为生产经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经济转型下的企业管理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经济转型下,企业管理与经济建设都需要有相对完善的制度给予保障。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陷,在具体的执行阶段,经济处理问题普遍存在,并没有根据具体发展需求,将理念进行及时转变,进而导致经济管理制度滞后,未和实际发展相结合,依然沿用传统经济管理制度。这样必然会导致制度的实施与现在市场环境不匹配,冲突与矛盾会越来越多,很难获得较好的管理效果。企业日常运作与经营管理过程中,对经济管理未进行创新,那么管理制度漏洞便会显现,分工不明确,任务划分不合理,目标设置不科学,难以做到责任到人,进而影响到企业各个生产环节任务的完成效果,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制度落后、任务无法完成、目标难以实现、效果欠佳。经济转型下,经济管理创新不足必然会影响到新型管理模式的构建,企业经济管理发展同样也会受到阻碍。

(二)人力资源管理滞后

经济转型下,员工是企业发展内在驱动力,只有全员努力才能推动企业发展,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地位以及作用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人力资源安排以及工作任务布置不匹配。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涉及的员工数量是很多的,同样业务范围也非常广,但是很难做到任务分布至个人,进而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企业员工工作安排以及岗位任务划分不够明确与清晰,员工主动工作的意识薄弱,积极性较低,工作效率自然也会下降,进而影响到企业生产效率,形成连锁反应,阻碍发展。经济创新管理涉及的面与点较多,而人力资源管理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内部人力资源安排不合理,人岗不匹配,任务划分不具体,难以将员工工作潜能发挥出来,不仅不会保证工作的效率,而且经济管理制度创新也会受到影响,企业难以紧跟经济转型较快的步伐。

(三)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经济转型发展,对于人才要求也提高了,而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较低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很多企业无法紧跟经济转型步伐,主要是由于经济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够,很多都是由其他部门人员临时调入的,虽然在选拔时以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为主,但是有些并不具备专业的经济管理相关知识及实践经验,也有些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难以独立将岗位任务完成。与此同时在这些人员入职以后,企业也未根据其具体工作能力开展相应的培训或者是给予专业的指导,所以导致员工无法胜任工作,没有机会接触先进的管理知识,也就难以做到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造成员工综合发展受限。

(四)监管力度薄弱且监督制度不完善

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管理要想实现高效率,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制度给予保障,同时还要加大管理的力度。但是经济转型下,企业监督管理力度明显乏力,而且没有相对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虽然财务部门也设置了相应的监管体系,但是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反而成了一纸空文。由于缺乏权威性且可行性的监督制度,进而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难以落实,执行效率较低。

四、经济转型下的企业管理经济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经济管理创新理念

新时代新形势新局面,经济转型下,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外部市场都发展了较大的变化,而对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重要性,在对经济发展新形势了解的基础之上,将先进的经济管理创新理念引入,强化制度完善,标准合理的同时,使企业全员经济管理创新意识增强。企业可通过加大宣传的力度,或者是将其与企业文化融合,管理层要做好示范,带动基层员主动学习经济管理新知识,使员工对经济管理作用充分了解,意识到其对生产经营的重要性,进而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构建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转型下,企业要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在此基础之上对内部资源进行优本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将经济管理制度不断创新,进而满足外部市场发展需求。与此同时,还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将管理模式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激励制度,吸引人才,并且将人才留住,为员工提供晋升的渠道与平台,使员工在企业中找准位置。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培训、进修的机会,将培训制度健全,设置相应的评估体系,确保培训效果,进而增强员工认同感、归属感,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身小目标的同时,助推企业经济建设目标的达成。

(三)强化内部监控

经济转型下企业日常经营与运作中涉及的各项经济活动是否真正意义执行到位,就要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为此企业要以经济管理体系创新为基础,对内控力度加大。管理层要结合经济管理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监督控制体系,全方位了解及掌握不同生产环节的经营情况,保证目标设计与日常生产相符合。同时,强化各个部门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在相互合作、配合下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各个部门良性发展,推动经济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提高员工综合素养与人资管理水平

经济转型下,企业要想提高经济管理建设水平,主要依赖于全体员工,所以员工的素质高低会对建设效果有直接影响。为此企业要将员工综合素养及人力资源管理实效性提高,坚持人性化管理理念,重视员工的培养。企业可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强化文化建设,进而将员工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提高。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畅通的晋升渠道,为其做好职业规划,将员工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为以后更好地面对经济转型下市场激烈的竞争,依然保持持久的优势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经济转型下,知识经济是当前发展的重点。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竞争的根本其实也就是人才竞争。所以确保专业的人才队伍,强化人才培养,才能为经济管理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理念、方法,更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优势

当今社会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经济转型大趋势的影响,企业必然要创新,而信息技术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及平台,所以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也能够将管理水平、经济建设水平提高。为此,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现行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或者是借助先进的管理系统,将经营管理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个业务以及流程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以管理及经济建设为主的数据库,将不合理的流程摒弃,实现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一方面,大幅度节省人力、物力、财务;另一方面,使得经济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效率更高。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自身管理数据进行整理,以便于管理层查看,在对经济转型期具体事宜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进而做出准确的决策。

五、结语

专业经济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转型期;创新;策略

1经济转型期的农业经济表现的形式

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农业表现的第一个特点是结构的改变。以前是农业辅助工业,如今却是工业反哺农业,这可以看出来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是非常大的。政府出台了很多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对结构制定了合理的调整,确保了农业和工业可以均衡的发展。中国具有非常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这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也是现在的国情。在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以及发展经济的活动中,农村有着很大的贡献。我们可以理解,如果没有农村足够的支持,就没有现在比较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现在,中国的城市已经具备带动农村协同发展的能力。

2转型阶段带给农业经济管理的挑战

1)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央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三农”相关的工作,关注农业现代化,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中国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实行分散的农业生产体制,对以规模、产业、集约作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加大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难度。另外农业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2)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管理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现代化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也非常快,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显著,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过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现代农业发展出现“生态化”的概念,充分地体现了人类对保护环境的关注,现代农业的管理也需要在可持续的发展上下功夫,并带动农业管理观点的变化。②尽管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先进的国家相比是很落后的,而且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也造成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很慢,缺少国际竞争力。怎样让中国的农业和很好地应对世界的变化,是今后农业管理需要重点分析和探究的内容。

3经济转型期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1)管理模式的改变一定会破除传统农业经济的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的产业链发展。以前只看重片面的管理模式,把眼光主要放在销售的全过程上。现在还应该去细化农产品加工的环节,建立好服务的物流,严格把好质量关。

2)发展城乡循环的流通接触,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必要强化城乡的相相联系,这是农业经济管理应该分析的课题。现在中国城乡之间的联系还是生产要素间的联系,城市工业化是农产品加工的主要环节,农产品是工业的基础。今后的城乡联系势必会增多,因此,提高生产要素的循环、流通是农业经济管理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

3)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系统,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建立科技服务站,把建设和管理充分结合在一起,找到一个适合现代中国的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案。①现代的农业服务系统包括了农业在生产领域的生产资料,一站式的交易,合理的种植技术培训,农用器具的服务内容。②现代化的农业服务系统,建立了完善的农副产品收购和农副产品的期货平台,帮助农民解决了卖货难的实际问题。③利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系统,在农村市场推广金融信贷服务,互联网技术,进行就业的指导和培训等等,帮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为广大农民开源节流,拓宽农民收入的渠道。

4)科学和合理的规划,首先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使用有效的科技方法,服务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组织相关的农业专家,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应农村生产和发展的相关方案,利用走访基层,真心听人民的意见,如果确定的方案是可以执行的,就大力推广到各地农村进行实践。

5)多渠道的融资,帮助资金困境户脱离难关。农业的经济发展和管理不可能离开资金的支持,除了政府专项的拨款以外,还需要使用社会方面的支持和力量,有效地发挥工业反哺农业的优势。另外,政府还需要进行统一的计划,制定一些强农惠农的政策,鼓励社会企业参与进来,引导他们向农村地区进行投资,帮助发展乡镇企业,这不但可以有效加快新农村的建设速度,还可以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

6)建立一支素质高的人才团队。新农村建设不能离开高素质的人才,现在中国政府鼓励大学生去当“村官”,这个举措还不能完全解决农村技术人才缺失的情况。大型的机械化播种收割设备现在已经普遍在全国农村使用,农业的生产迈向了多样化,这些都需要大量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作为支撑。同时还需要免费开办技术培训课程,对基层的农民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基本的生产技术常识等等。

参考文献:

[1]孙海平.农业经济的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2012(6).

专业经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一流专业;渔业经济管理;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而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1]。为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国务院2015年11月5日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各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之后,教育部先后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等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双万计划”,建设一流本科专业。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颁布了2019年度部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好该专业,是时代的呼唤,是国家的需要,更是学校学院的重任。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必须继续凸显渔业经济管理特色

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而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长期以来一直以渔业经济管理为特色。作为国内高校中最早从事渔业经济与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单位,上海海洋大学1956年成立渔业经济教研室,1961年至1965年麻天雄、胡笑波、曹少璞、谢敏珠等老一辈教师先后赴浙江舟山渔区、湖南洞庭湖、江苏常熟平望养殖场等三省五地进行调研,自编了系列奠基性教材,先后开设“企业管理”、“国营海洋捕捞企业管理”、“水产加工企业管理”、“养殖企业管理”、“渔业机械企业管理”等课程,是国内最早开设“渔业经济与管理”课程的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海洋大学1984年成立渔业经济与管理系,1985年开设渔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8年颁布)〉等文件的通知》要求,改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渔业经济学》自1995年起分别被列为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2]。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继续夯实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2001年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授权,2003年获得渔业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05年获得上海市第二批重点学科项目(渔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获批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同年获批上海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及部级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近十年多来,出版了《渔业经济学》《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国际贸易》《水产品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手册》等系列特色教材,《渔业经济学》入选国家精品课程,《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截止目前,已建立起了以渔业经济管理为特色的从本科到博士(后)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科研支撑教学的格局逐步形成,为国家培养了上千名渔业经济管理领域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级人才。从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渔业经济管理是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从发展趋势看,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的内在需求。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历来都是一个容易产生国际纠纷而需要更多国际合作的领域,在全球化进程中该领域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凸显。中国水产品总量占全球约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渔民与渔船拥有量均居世界之首。中国在世界渔业中的地位不言自明。然而,必须注意到的是,水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从池塘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正在日益全球化。培养渔业经济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促进全球水生生物资源的有效且可持续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渔业经济,对于中国而言既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大国担当,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详观国内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国内高校中渔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比较缺乏。在这种大背景下,继续秉承“渔权所致、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凝练和凸显渔业经济管理特色,培养渔业经济管理人才仍然是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根本任务。

二、上海海洋大学一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优化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略,落实国家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要培养优秀的人才,须有一流的培养方案。制定一流的培养方案,须以一流的育人理念为指导。一流的育人理念,须始终引领时代前沿。随着时空演化,环境条件变迁,育人理念须随之演进。因此,培养方案的优化是一个持续演进而又在一定时间段内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真审视和对待。作为因“渔”而生的专业,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需要始终坚持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地位与指导性,另一方面需要充分体现随时空演化的“渔经”特色和时代特征。就当下而言,以这种培养方案所培养的人才,须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一流的创新精神、经世济民的人文情怀,掌握农(渔)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国家经济政策、农(渔)业发展状况和农(渔)企业运营管理过程,具备优秀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须真正知农(渔)、爱农(渔)、为农(渔),愿意且能够在专业性的涉农(渔)以及一般的非农(渔)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等单位从事管理与研究工作。

(二)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如前所述,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曾编写过以渔业经济管理为特色的系列教材。为培养一流渔业经济管理人才,今后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为指导,组建一支以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以国内教师为主、国外教师为辅的渔业经济管理教材编写队伍,鼓励和支持本专业教师牵头编写体现时代特征和国际前沿、中英双语版的渔业经济管理系列教材。初拟包括:《渔业经济学》《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养殖经济学》《水产品国际贸易》《水产品市场营销》《水产品电子商务》《渔业政策学》《渔政管理学》《渔业企业经营管理》等。力争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确保教材编写质量,探索并逐步实现渔业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从而进一步筑牢渔业经济管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的基础。

(三)加强重点课程建设。“课程是大学的真正产品”[3]。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奠基之石。为培养一流人才,建议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国际知名课程品牌。具体而言,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建设,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打造适应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国际化渔业经济管理智慧课堂,同时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培养国际渔业经济管理人才,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些课程具体包括“渔业经济学”“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养殖经济学”“水产品电子商务”等。

(四)优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为强化与规范实践教学,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已经建立起了系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一是编写出版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手册》。以其为指导,目前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名师导航、专业调查、ERP实训、专业文献选读与训练以及水(农)产品市场调查等。二是配齐配强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队伍由学院资深教授牵头,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教师参加。三是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体系。目前共有8家实习基地,分布于渔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相关单位。今后建议持续推进如下四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与水产行业部门及涉渔类网络经济企业的合作,再共建一批实践教育基地,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二是继续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加强与平台经济类企业合作,打造新型实习基地。三是建立科研育人机制。将结合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尤其是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本科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同时推进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调查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分中心)、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平台、早进团队,将最新渔业经济管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科研教学协同育人。四是加强与中西部贫困地区、重点农业地区、重点渔区的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完善学院、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实践教学,努力提升本专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贡献度。

(五)打造一流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核心支撑力量。打造一流教学团队在一流专业建设中显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建议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在学校既有FD班的基础上,加强学院层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二是完善课程教学“组—系—院”三级基层教学组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制度,特别聚焦提高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三是加大全球化用工制度,重点引进渔业经济管理领域的国际人才,同时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育,结合职称评聘与教学激励制度改革,打造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师资团队。

(六)优化育人效果评价方式。一流专业的建设,最终目标主要是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一流学生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是在以课程学习为主的系统化、全方位的培养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因此,对培养过程的阶段性评估、审视就显得非常关键。为此,一是要改革课程教学过程中轻过程、重期末的考核方式,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和阶段性教学目标达标程度的检测,通过合理“增负”,让学生真正“忙起来”,学到位;二是要优化过程管理制度并提升其落实成效,加强对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及实践项目育人效果的评价,及时指导学生提升学习成效;三是创造学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以渔业全球治理、农(渔)经济发展及其他经济管理相关的行业考试,增加以职场为导向的训练与考核。毕业的学生到底是否达到一流,不仅需要学校自我评价,更重要的是社会评价。为培养一流的学生,不仅将加大对社会需求的调查,还将加大对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及这些学生对学校评价的跟踪。根据跟踪评估结果,一方面及时修正对在校学生的培养方式,另一方面也为往届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咨询。

三、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保障一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

欲将上海海洋大学校农林经济管理管理专业建设成为能够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必须解决好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师资团队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须以师资团队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推进综合改革,以释放各方人才培养活力。

(一)着力完善教师学习发展制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人才培养中的核心生产力,是一流专业建设的擎天柱。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首先需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知识体系为支撑。先进的理念与知识来源于学习。显然,建立教师的持续学习培养制度,促进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已经成为建设一流专业的内在需求。为此建议:一是在目前学校既有的教师培养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院层面的综合改革,优化师资配置与工作协调机制,逐步试点推进教师的学术假期制度;二是完善学院师资学习与培训制度。即以制度为保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送出培养与引进培训相结合,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与平台的合作,加强教师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提升其教学、科研等教育教学能力。

(二)着力改革教师评价标准。一流的专业需要一流教师为支撑,一流教师的培养与选拔须以公平有效的评价制度为保障。教师教学投入不到位,师资团队专业建设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的产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价标准没有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成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逆淘汰”的现象。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逐步优化教师评价标准:一是在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同时,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加大课程思政效果考核;二是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及绩效考核更为重要的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三是优化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校内督导评价、校外专家评价等多维评价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研究实绩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