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科课程研究

学科课程研究范文精选

学科课程研究

学科课程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教学;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国家人才储备的主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出现了普及化的趋势,由此产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毕业生不具备独立科研能力、无法胜任常规电气工程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显得非常迫切,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1当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现状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增强学生理论基础、拓展专业知识面的最佳途径。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1]: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拥有学科单位的高校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强化研究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并将两者有益结合。然而,当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不足。

1.1学科建设单位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应落实到课程的变革上。理论教学始终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在课程的清理、革新与重构方面加大力度。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投入的经费偏少、硬件资源欠缺等方面。学校往往更加注重学科点的多少、知名教授数量、科研成果质量等,忽视了课程体系建设[2]。

1.2研究生素质教育尚未落到实处

近年来,研究生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并没有在理念和内涵方面有所突破。例如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授课提升了教学效果,但这些并非教学创新。实际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此,素质教育在于知识本身,在于从根本上改革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1.3实践平台与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离不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需要实践支撑,实践创新需要理论指导。且满足上述两类创新均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教师的主动行为。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导致实验条件不够、平台不足,多数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教师的精力仅用于课堂教学,而教育的创新工作很大一部分需要在实践中完成。因而,这种实践平台与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制约着师生的创新思维[3]。

1.4课程结构单一师资力量欠缺

工科类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从工程方法、教学案例出发引导。但分析授课方式发现,目前仍然以课堂授课为主,缺乏实践性、交流性和前沿性。这样的育人环境难与现代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相匹配;同样,师资力量也亟须提高,目前的部分教师不具备国际化视野,对工程发展的前沿技术了解不深,对电气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问题把握不准确,教学过程没有活力。

2研究目标

围绕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考虑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际现状,针对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见表1)。即:AUTO-Academic—United—Tackle—Original。专业联合实践创新型人才模式,上述人才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要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笔者在梳理国内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提出了自己的培养目标预期:第一,树立好自己的“三观观念”,瞄准“国家和地方需求”,以课程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内容创新为突破,发扬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推进课程的国际化进程。第二,树立好先进的课程观,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革新教学理念,促进研究生教学过程的互动和研讨氛围,建设优质课程。第三,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大力度强化课程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双一流”高层次建设内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4]。

3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3.1总体思路

研究生培养是创新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的高级阶段。内蒙古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紧紧围绕电气工程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形成了基于分布式发电、绿色供能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凝练了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控制、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控制、新型电力电子技术3个学科方向,并设置了研究生课程体系。

3.1.1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创新教学比重研究生培养是本科生的延续和升华,研究生课程的设置需综合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4]。学科负责人及硕士生导师需要将课程体系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5-7],并开展以下工作。第一,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学时。针对现代电力系统分析、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智能控制等学位课程的建设,在保障主要课程授课内容深度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发电实践实训、分布式发电智能控制及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等实践类课程的创新案例教学内容。第二,建立课程群授课机制,整合教学资源。依据电气工程学科最新发展需求,结合凝练的学科方向设置相关课程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需要进行选择。每个方向又分为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开设“前沿知识”专题,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体系。第三,大力开展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工作,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增加电气工程热点和焦点内容,以充实研究生教材。

3.1.2专业学科团队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科研团队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团队成员将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以“传帮带”方式进行研究生培养,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按照综合实训内容划分导师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带动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尽早加入团队的课题研究工作中。

3.1.3充分发挥自治区实验平台功能提升实践课程学习效果依托“太阳能光热与风能发电”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这一科研平台,以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研究生和青年骨干教师为目标,做好科研平台的开发、利用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另外,可以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研究进行工程项目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3.2课程体系的结构

面向“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视角,加强实验基地、科研平台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预期设计的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课程设置注重了基础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体现了本学科发展的新内容和新特点,突出了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4课程体系建设方法

4.1优化培养方案体现学科动态

在课程设置上,拓宽基础理论,加强学科前沿;在教学模式上,增加设计性实验、实物半实物仿真实验,加强课堂互动;在拓展知识面上,开展专题和热点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工作。

4.2创新教学内容实现“理论—实践”融合

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首要任务。根据培养方案整合教学内容,立足学科前沿,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面向工程应用设计开发实训内容及平台,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4.3改善科研条件建设创新实践基地

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任务,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依托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创新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校地、校企的产学研合作,创建新的实践基地、合作园区,为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研究生和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实践支撑。

5结语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瞄准学科前沿关键技术,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大局,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规划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罗黎敏,叶荟,唐慧丽.基于人才能力培养导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教育与教学,2018(11):242-244.

[2]陈谦,李爱东,叶鹏飞.新型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8(12):56-59.

[3]吴振奎,张继红,张自雷,等.面向新工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1(2):67-68.

[4]张磊,高春侠.知识共享模式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5,27(10):98-102.

[5]汪霞,卞清,孙俊华.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30-34.

[6]王传毅,黄俭.基于价值取向分析的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7):42-46.

学科课程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研究性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

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1]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使命。自教育部出台《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后,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众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本文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出发,尝试构建一种基于研究性教学的研究生课程建设模式,以期切实提高课程建设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建设的短板

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课程学习不但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且在研究生成长中发挥着全面和基础性作用。因此要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要着眼于“研究”二字,要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地进行探索、思考、实践,不断地对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知识获取能力、理解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可以说,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是研究性的学习。与之相适应,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也应该是研究性教学。这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研究生课程建设应该回归本分,有助于开展研究性教学。学界普遍认为,研究性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的关键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这一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更显必要。这是因为由于受到观念、学科特点及培养制度、师资队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途径相对单一,更多依赖课堂教学。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张雷声教授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建设[2]。然而,现实问题是,当前很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并不理想,严重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一)课程设置模糊,主观随意性强。研究生课程教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设置科学规范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可以使研究生具备丰富、完善的知识结构,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力和实践能力。虽然自2005年底,国务院学位办多次发文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研究范围和课程设置,但是相关部门对于课程设置没有建立起严格规范的审查制度。目前很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依然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课程的设置不是围绕着培养目标,而是实行“因师设课”。开课后,对课程建设的指导监督不能及时到位,对于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不能及时进行有效调整,凡此种种,整个课程难以形成一个科学规范、互为呼应的体系,也就难以为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体系保障。

(二)重视专业知识,轻视交叉学科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实践性、跨学科以及思想性的特征,涉及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内容,但有些高校学位点受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课程内容的选择显得过于狭窄,过分重视研究生的对口培养,忽略了课程内容的整合和优化。此外,一些师资力量比较充裕、学科方向发展比较全面的学位点,本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具有明显优势,却因为过于重视分科原则,反而适得其反。这些高校大部分的专业课程根据二级学科设置,有些甚至根据研究方向设置,教学内容显得过于专业化、特色化。类似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缺乏相互之间的优势互补,使研究生的知识面仅仅局限于专业学科,知识面狭窄,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容易被专业方向所“束缚”,学习研究兴奋度不够,缺乏理论创新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不利于研究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反过来,研究生探究兴趣的减弱、创新能力的弱化又限制住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这种恶性循环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三)师生间主体地位异化,缺乏良性互动。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即便是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灌输式教育方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调查研究等教学方式则处于次要地位。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以导师为中心,片面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不注重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忽视了研究生在课程教学上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研究生理论创新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授课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缺少良好的学术民主氛围,教师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方面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研究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地位的丧失必然导致研究性教学难以开展。

二、基于研究性教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课程建设路径针对前述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实施研究性教学为出发点,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从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课程考核改革、课程实现载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构建分工明确、相互支撑的学位课程新体系。研究性教学突出教学的探究性,这种探究性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及探究方法的科学性之上。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研究性教学,必须加强对课程的整合和优化,既要强调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要强调研究方法与前沿研究内容的结合。为此,我们调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有的课程设计,形成了以专业基础课为核心,以选修课及课程前沿学术讲座为辅助,“一主两辅”相互协调的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增设学科方法论课程、引入研究性强的专业课程,完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通过增加跨学科交叉型选修课程,形成充分满足学生学术兴趣的选修课程群,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通过定期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名家进行学术讲座,建立课程前沿学术讲座制度,有力支撑课堂讲授,使学生对学科新理论、新方法有较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整个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丰富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为研究性教学打牢基础;选修课程开阔学生研究视野、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课程讲座追踪学术前沿,介绍最新研究方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二)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进入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日新月异,国内外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管是学术理念还是方法论意识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重大变化,不管是话语体系还是理论范式都经历了明显的转型。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建设必须紧跟学术前沿,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将经典性与前沿性结合起来,既要向研究生讲述经典理论,又要把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介绍给学生。面对如此复杂的教学内容,如何在每一节课堂的开始便抓住学生,是课程建设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研究性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围绕要解决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展开教学活动。为此,我们要求各门具体课程都按照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的内在要求,即提出问题、展开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顺序,构建富有启发性的知识讲授体系,形成反映学科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经典与前沿相融合、夯实基础与追踪前沿相统一的课程内容体系。重组后的内容体系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大大激发和培养了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愿意参与研究性学习。

(三)运用互动式、参与式教学。研究性课程教学必须注重调动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为研究生提供自由提问、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这就要求改革以往的以灌输式为主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将研究生放在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位置,培养研究生敢于和善于思考的品格。我们重点尝试了三种方法:一是互动式教学。就是围绕教学主题,让教师和研究生、研究生之间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式交流。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对话,碰撞思想,在活跃而平等的课堂氛围里激发和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激活他们参与教学、进行创新的热情,增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吸收课堂知识并提升研究生能力的目的。二是情景参与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教师通过设计情景、角色等“活动”的形式,使研究生重新回到教学中的主体位置,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情景参与式教学可以使研究生以“在场”的方式更好理解相关基本原理,增强课程的现实感染力,同时让研究生有调动知识储备、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和机会,对于培养研究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三是经典文献研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遵循“论从史出,持之有故,言必有据”的学科特点,以问题为导引,让研究生自己搜集、研读经典文献,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是经典文献,经典文献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阅读经典文献本身就是夯实理论基础,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经典文献研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基本的教学方法,科学设计后非常有助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四)注重过程,实施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课程考核方案。考试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课程教学必然要求对传统考试方式做出调整。我们改变以往研究生课程结课时交一份作业的做法,将课程成绩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课程平时成绩检测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所占比例为50%,其中10%用于评定课堂出勤、纪律,40%用于评定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表现。考核依据包括研究生收集文献资料的情况、撰写专题研究报告的质量、参与课堂研讨的表现,等等。期末成绩占比50%,主要根据研究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前沿的掌握程度给出。但是这种评定不应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借助经典文献和基本材料的分析,测试研究生的阅读、辨析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期末成绩更应根据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高低予以评定,主要以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进行。通过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方案,不仅体现了过程考核和教学过程的紧密融合,还实现了促进研究生积极学习和教师课程教学改进提高的双赢局面[3]。

三、基于研究性教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建设经验

经过两届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我们对基于研究性教学的研究生课程建设积累了部分经验。

(一)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术视野。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课程建设首先应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一批课程内容丰富、影响力大的专业课程。要站在时展的高度,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去粗取精,使研究生能够掌握新颖并且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没有了专业课程的建设,研究生培养也就失去了意义。但是只依靠专业课程,就会限制研究生的思维视野和研究意识,因此,要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建设,打破专业课程与学科体系之间的界限,通过专业课程与跨学科课程的结合,构建体现出基础性与系统性兼备,专门化与层次化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信息量。这样的课程体系对于优化研究生知识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增进研究生创新能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二)提升团队课程建设与教学能力。队伍建设是开出高质量课程的保障。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研究性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从教学方法及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入手,建设符合研究性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推行课程组制度是一个可行方案。每门课程的课程组由学位点导师负责主持,学有所长的新进博士、青年教师参加。课程组成员享有教学研讨、学术研讨的权利,也负有参加相关研讨,跟踪学术前沿的义务。学位点则要为课程组教师创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定期开展工作研讨及进修提高的机会,将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建立在学科的整体发展之上,确保在研究生教学和培养中做到知识上基础宽厚、学风上兼容并蓄,最终形成一支学缘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勇于创新、有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课程教学团队,扬长补短,相互协作,确保研究性教学的高质量展开。

(三)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研究生是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参与者,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倡导导师主导与研究生主体相互协调,尊重研究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师生互动。重视研究生的平等参与决定了研究生对课程内容、课程知识不是简单盲从、被动接受。教师必须创造条件让研究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逐步提升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意味着研究性课程建设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调动研究生的主动参与,也要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整个课程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导研究生的参与。研究性课程建设必须向研究生详细介绍课程建设的意义,使研究生了解课程建设内容,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评价。学位点要通过引导研究生参与课程评价,将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即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对于研究生评价低、不受欢迎的课程应该及时调整,在师生良性互动中提升研究生课程建设的质量。在国家日益重视高校教学质量的大背景下,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种做法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研究生的主体地位优化组合,实现师生教学互动,共同发展,符合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有效地解决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研究生课程建设应当着眼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以研究性教学统领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法运用、课程考核,从而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促进课程建设质量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9-30.

[2]王宏波,陶惠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规范建设———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3次学科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6,(4).

学科课程研究范文第3篇

1.相关法哲学理论的讲授。法哲学理论的讲授,主要是介绍现有的一些法哲学流派和主要的法哲学观点争议,这为日后提出问题奠定了基础。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设计主要是运用生理实验解决法哲学问题或者部门法的主要问题,所以人文社科问题是实验的目的之所在。很多法律认知科学的生理实验流程大同小异,运用的设备相差无几,但是其所解决的法哲学问题却大相径庭,所以,相关的法哲学理论的基础必须夯实,否则实验就是无的放矢。为了进行“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就必须让学生选修“法哲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和各个部分法的法哲学课程(如“民法哲学”、“刑法哲学”、“诉讼法基础理论”等课程)。为此,我们开设了“西方法理学”和“法哲学”等课程。通过相关法哲学课程的讲授,并组织学生对部分重点问题、争议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炼出核心争议之所在,由此设想日后可以进行实验的粗略方案。这一点也是体现“认知研究”与“治疗研究”之间的区别,体现我们研究的人文社科的目的指向(而非一般的自然科学或医学意义)。此外,我们还为法学硕士生开设了“神经元法学”和“法律认知科学”等课程,对此类问题的探讨更为专业、细致。

2.联系医院的医生前来讲课。由于课程具有跨学科性质,这种课程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而本学科的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背景,但毕竟其主导学科还是法学或法理学,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学识显然不如这个领域的专家。所以,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或研究人员前来授课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对于法律心理实验课程而言,这方面主要是请医院的医生前来上课。这里包含了以下三类,一类是神经科专业的医生,其为我们讲解脑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部分高学历的医生由于拥有系统的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教育和科研知识,甚至还可能从事过“认知”领域的生理研究,就能够从“生理心理学”的“认知”角度为我们讲解实验设计的方案、流程等对实验特别有意义的问题。

3.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参观。由于法学专业学生对工科和医科的实验室一般都比较陌生,如果他们对医疗设备或者医学实验室没有相关的认识,就不可能设计出好的实验方案,因此,非常有必要让他们参观实验室或者医疗设备。在参观的过程中,由医务和实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其中包括仪器、操作流程和仪器软件的介绍。老师和学生甚至可以进一步接触机器,如进入密封的磁共振室,躺入磁共振仪器内模拟作为实验的受试者。这样,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到躺在仪器内接受检查或实验者的境况,设计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从事“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与“医学治疗和检查”的实验设备虽然相同,但是依旧存在一些差别。如磁共振机器,一般医学治疗目的进行的检查往往只需要运用“1.5T”级别的机器;虽然这种级别的机器也能运用于“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但是相关实验对仪器的要求往往更高,通常要求是“3.0T”级,此级别仪器在普通医学检查中的运用就比较少;认知科学实验的磁共振仪器甚至使用到高达“12T”级别。

二、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工作

1.通读实验报告。法律认知科学相关的实验论文很多,必须进行大范围的选题筛选。粗略筛选之后的论文,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读。研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看研究现状,知道他人的研究进程、重点、热点和难点。通过这些研读,我们就能够根据现有的研究进度,选择尚未研究(发表的)而又可能比较重要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日后实验选题的大致范围。二是参考他们的研究手段、流程,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借鉴。现在发表的论文,一般都会大致介绍实验的流程。然而,学术论文毕竟不是实验报告,其更多侧重于问题的提出、解决和分析,流程的介绍往往比较粗糙。当然,部分学术论文也有比较详细的实验流程,对此类论文的仔细研习,就能对实验设计产生比较大的影响。①

2.对主题进行社会科学的探讨。在进行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得出大致的可能的研究“主题”,这时返回法律社会科学领域,以法哲学的视角重新进行审阅,才能更好地获得“生理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自然衔接。在生理自然科学领域可能可以从事实验研究的“主题”,还必须获得“法哲学”、“法社会科学”上的意义。因为,有的问题虽然在自然科学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然而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其意义可能就会大打折扣(或者意义就不那么直接)。此类论文的价值更多是在“治疗性”而非“认知性”。很多人文社会科学(法哲学)的问题虽然意义重大,但从自然科学(生理心理学)的角度看,在现阶段却还缺乏研究该问题的“方法”和“设备”。所以,必须获得二者的协调和平衡。主题的选定是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第一个难点。这个难点意指“我们要解决什么主题”,其既涉及“什么主题十分重要”,又指“对该主题的研究到什么程度”,还指“现在已经具备研究该主题的手段或方法”。

3.组织实验设计。从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角度看,组织实验设计的第一步是设计实验方案,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计何种方案、设计何种场景、设计何种问题,以及何种音像、问卷材料,都关系到实验结果的真实与否。这也是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第二个难点。我们要设计出一些“场景”或者“问题”,让受试者在这种环境下能更真实地思考或者表达情绪,从而得出比较真实的实验结果。西方国家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比较巧妙的实验设计,例如对于道德中不公正问题的容忍情况,研究者在最后通牒实验中,部分受试者拒绝接受不公平的分配方案,这是其情绪化的表现。该实验设计如下②:19名(方案接受者,“responder”)接受磁共振扫描,共进行了30轮游戏,对手(方案的提出者,“offer”)部分是人,部分是计算机。每次都涉及10美元的瓜分。对手所提出的方案中,一半是公平的(对半开),剩下的为2次“9比1”,2次“8比2”,1次“7比3”;在这些方案中,方案提出者的分配比例较大,而接受者的比例较小。结果是,对于公平的方案,方案接受者都接受了;越不公平的方案,则参与者的接受率越低,“7比3方案”至“对半开方案”的所有方案(即“5∶5”,“6∶4”,“7∶3”)都被接受了。在“9比1”和“8比2”两种方案中,如果“方案提出者是人”,则其方案的接受率低于“方案的提出者是计算机”。这就意味着方案接受者对于不公平方案存有情感性反应。这种不公平引发的脑区为:两侧前脑岛(bilateralan-teriorinsula)、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prefrontalcortex,DLPFC)、前扣带回(anteriorcingulatecortex)。这证明了两侧前脑岛(bilateralanteriorinsula)厌恶不公平,作为负面情感的脑区,其反映出了对于不公平方案的厌恶。诸如此类实验设计非常巧妙,就能够为我们进行相关实验提供设计上的参考或模仿。

4.进行预实验。在实验设计之后,有必要进行预实验,检验实验的可实施程度。这种预实验,可以提升实验者的信心,也可以作为申请相关课题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预实验还可以检测实验的可行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缺陷进行适当的修正。在预实验之后,还必须进行志愿者的招募和筛选。

三、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实验的核心状态。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流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与医学实验相比通常更简单。其运用的仪器设备有核磁共振(FMRI)、眼动仪和脑电图等,其中核磁共振最为典型。该仪器不仅运用于医学治疗和研究,现在还广泛运用于认知科学的各类研究。核磁共振运用于法律认知科学的研究,主要优点在于其定位非常准确(虽然时间上稍有迟滞)。由于实验的磁共振仪器操作是高度专业化工作(而且机器极为昂贵),只能由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因此法学教师和学生不能从事,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四、实验之后的分析总结

实验之后的分析总结属于实验的后期工作,主要是数据、图像分析,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分析总结。

1.数据、图像分析。数据分析具有客观性,需要专业的实验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主要运用核磁共振仪器,对于脑区图像的要求比较高,还需要比较好的核磁共振配套分析软件,对此进行精细的分析。此类软件一般只有磁共振专业技术人员才会使用,由他们进行相关数据图像分析比较科学。如果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必须建立数据模型,则还需要数学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的工作。此外,除了实验工作人员和数学人才外,还需要神经科专业医师或者认知神经学专家对此类数据和图像进行“认知神经心理”方面的分析。这种分析就是我们后期进行人文社会分析和理论化的基础。

2.进行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分析总结。与前一步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相比,对实验结果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析总结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质。我们需要从已有的数据和图像,根据我们需要解决的人文社科(法哲学)主题进行解读。这种解读是人文社科的解读,是运用实验数据和图像得出人文社科的结论。所以,一定的主观性是原有的实验设计思路和人文社科理论基础的延续。现有实验的理论分析,如道德的情感性实验,就需要根据道德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先天犯罪人”问题的实验,这就需要根据刑法哲学理论进行相关探讨。

五、注意事项

学科课程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矿物学科;矿物科学;矿物工程;学科建设;实践

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矿物学科)由矿物科学与矿物工程两个二级学科构成,主要研究矿物(天然和人工合成)化学成分与结构、理化性质与技术性能、鉴定与分类、形成与演化、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相关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矿物科学包括地质学领域的传统矿物学及其与环境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环境矿物学、矿物物理学、生物矿物学、矿物晶体化学等在内的矿物史学、描述矿物学、理论矿物学和应用矿物学4大类学科分支。矿物工程主要涉及矿物分离提纯、矿物加工、矿物应用以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工程与技术,包括工艺矿物学、矿物加工工程(选矿)、应用矿物学、非金属矿深加工和矿物材料等学科分支。

一、矿物学科建设探索

1.矿物学科体系建设。我校矿物学科体系延伸了非金属矿特色链,拓展了非金属矿开发与综合利用和矿物材料方向。西南科技大学(原重庆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于1958年建立突出非金属矿产的“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探”专业(专科),成为国家建材和非金属矿工业培养专门人才的特色专业。1978年,我校“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探”本科专业开始招生。1988年,西南科技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创建“矿物岩石材料”专科专业,正式培养矿物学科专业学生。1994年,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升为本科(1998年更名为材料物理专业)。1999年,矿物岩石材料(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2011和2012年矿加工程和矿物材料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别设立并开始招生。

2.学科平台建设。在矿物学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建立的学科平台体现了非金属矿产的特色,在我校矿物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校于1989年建立非金属矿研究所(原国家建材局批准成立)。1993年,成立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1994年,地质学科被批准为国家建材总局省部级重点学科,并相应成立地质资源省部级实验中心。2007年,“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建设,并于2011年通过验收。2010年,非金属矿产地质及其开发利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获批并运行。

3.学科方向凝练。以非金属矿产开发与综合利用为特色的我校矿物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发展为学校优势学科,有力促进了我校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我校矿物学科提出“地质体综合利用”、“非金属矿材料”等研究思想,首先提出了“非金属矿物超细效应”、“纳米矿物材料”、“生态矿物材料”等新概念。矿物学科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建设经验在全国有关地矿院校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矿物岩石材料学这一新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我校矿物学科方向涉及非金属矿开发与综合利用、矿物材料和矿物生态环境等领域。对高岭石、蛇纹石、纤蛇纹石石棉、水镁石、蛭石、凹凸棒石、蒙脱石、石墨、硅藻土等非金属矿在应用矿物学和环境矿物学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矿物学科方向的凝练对矿物材料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对学科方向的凝练,促进了矿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非金属矿物环境与生物效应、纳米矿物学与材料、尾矿处理与综合利用等特色方向的发展。

4.学术队伍建设。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我校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支持的矿物科学项目,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国内外进修和留学,与重点院校合作培养、攻读高层学位、强化科研教学实践、对口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促进了矿物学科学术队伍的建设。矿物学科紧紧围绕非金属矿产特色方向,逐渐形成了以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引领,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体的一支规模适中、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团队凝聚力的研究队伍。矿物学科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人员43名,其中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近年来,通过引入一批地质、矿业、环境、生物、资源加工等学科优秀青年人才,加强培育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矿物资源加工等前沿、交叉学科学术队伍建设,使得矿物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

5.特色课程与教材建设。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校矿物学科组编写了五部突出非金属矿特色的系列教材:《非金属矿产地质学》、《非金属矿产矿物学》、《非金属矿床勘查与评价》、《非金属矿产物相及性能测试与研究》和《应用矿物学》。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教学团队2011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现开设《应用矿物学》、《非金属矿产地质与评价》、《非金属矿物性测试》、《非金属矿开发与利用》和《非金属矿深加工及矿物材料》等系列课程。为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适应新的教学需要,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教学团队2010年编写《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教材。2015年重编《应用矿物学》教材,其他特色教材正在逐步完成再版或重编工作。我校矿物学科特色课程与教材建设取得的成果,推动了矿物学科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6.人才培养探索。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传统矿物学科人才培养途径,国内的矿物学等相关课程由于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及很强的实践性质曾一度处于整个地质学科体系的核心位置。经历历次改革后以后,矿物学科专业课程压缩严重,一些专业必修课程变更为选修课程或不再开设。《矿物学》、《应用矿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数大幅度削减,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与实验技术训练都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矿物学》、《应用矿物学》、《矿物材料》和《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等矿物学科专业课程在不同地矿类大学因行业差异在专业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略有侧重。

可见,现有矿物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矿物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针对矿物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校矿物学科加强创新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提出培养高水平创新性专业人才为目标,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培养模式。依托学科重点实验室平台,开设“资源循环利用科学”创新试验班,建立优秀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运行机制。从本科第3学期开始,入选试验班的矿物学科优秀本科生培养分为两个阶段:课程学习阶段、科研实践阶段。通过创新试验班的途径,对优秀本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实践强化训练,提高了矿物学科优秀本科生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了我校矿物学科的建设。在矿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注重将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科研团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机制,以保障教学质量。

二、结语

随着我国矿物学科的发展,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其内涵也已形成基本共识。改革开放以后,历经四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极大地影响了矿物学科专业人才培养[1]。另一方面,矿物学科发展很快,服务面越来越广,对矿物学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矿物学科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矿物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矿物学科建设当前最为迫切任务是尽快争取教育部设立矿物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目录和专业目录,设置相对应的矿物科学和矿物工程专业,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专业人才,以解决矿物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后在矿物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方面,坚定矿物学科人才培养的同时,一是要更加注重学科、专业的建设和顶层规划;二是在扩大矿物学科方向研究生规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质量;三是在强调学习矿物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矿物科学与工程的系统培养;四是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五是在加强科研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工程师型和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廖立兵,汪灵,彭同江.关于建立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点思考[J].矿物学报,2015,35(1):1-5.

[2]董发勤.应用矿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汪灵.矿物科学的理论结构[J].矿物岩石,2006,25(3):9-13.

[4]汪灵.矿物材料学的内涵与特征[J].矿物岩石,2008,28(3):1-8.

[5]汪灵.矿物科学的概念[J].矿物学报,2005,25(1):1-8.

[6]李胜荣,陈光远.现代矿物学的学科体系刍议[J].现代地质,2001,15(2):157-160.

学科课程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贸易、投资各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商法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国际商事组织和交易关系起到了重要的调整作用。由此可见,国际商法课程对于我国高校本科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国际商法课程性质和目的

国际商法课程属于我国高校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重要地位。该课程主要研究关于国际商事组织形式、跨国投资、合同、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国际支付、国际商事仲裁等方面的各种法律规范。

二、目前我国高校本科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比较单调。

对于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大部分高校都是采用教师向学生单向知识传递的方式,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之间很难产生教学互动。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所掌握的知识既不深刻也不牢固,教师也难以把握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就不能及时地调节教学节奏的快慢和内容的深浅。

(二)教学语言种类单一。

国际商法的涉外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知识的运用都将面对多语言环境。但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国际商法课程仅采用中文教学,从长远来看对学生学习和专业建设都是不利的。我们要培养熟悉多语言环境下处理国际商业问题的专门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问题。

(三)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国际商法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能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国际商法课程无论是学时分配,还是教学内容都过于倾向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四)学生商法基础知识薄弱。

要打下深厚的商事法律知识根基,学生应该经过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理等相关课程的培养。由于国际商法课程主要向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而财经类专业学生先修过的商事法律相关课程十分有限,这使学生在学习国际商法课程的过程中感到对相关知识十分陌生、难以理解。

三、本科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

除了课堂讲授而外,教师还可以将师生相互问答、小组辩论和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和模拟仲裁庭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应用到国际商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且能够使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时,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环节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而合理安排备课和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及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

(二)在条件成熟的高校积极推进本科国际商法课程的双语教学。

师资力量和学生外语基础是实施双语教学(通常为中英双语教学)的两大主要条件。要顺利开展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首先应重视对双语师资的培养,如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双语教学培训或进修,与国内外商事组织合作交流;然后要重视对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使他们真正能消化、吸收、理解双语课程内容。另外,在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视选用合适的双语教材。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适当增加国际商法课程的实践或实验课时。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可以包括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和模拟仲裁庭、社会实践。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取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的国际商事法律关系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在模拟法庭和模拟仲裁庭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模拟审判员、律师、原被告、仲裁员,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审判程序和仲裁程序,并且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高校还应该加强与国内外商事组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四)强化学生商法基础知识。

高校可以为学生学习国际商法课程开设相关先修课程,如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理等。学生在具备了深厚的商法基础知识功底后,在学习国际商法课程的过程中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国际商法是一门交叉学科,学生只有既掌握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又掌握各种商事法律,才能对该学科有全面的理解,才能学好国际商法这门课程。

(五)采用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可以在保留期末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论文撰写等考核方式。综合性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应用情况的全面检验。

四、结束语

国际商法课程作为我国高校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对于我国高层次外贸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应该得到我国各个高校的充分重视。鉴于国际商法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国际商法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从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作业批改环节、考核评分环节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深入改善。与此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任何教学成效的取得都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风气也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要求师生具有国际视野,我国各个高校应加强与国际商事组织的合作,为师生提供亲历国际商事法律事务的机会。

作者:杨蜜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高然.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探析[J].中国市场,2011(44):179+18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