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启蒙培训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儿童启蒙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儿童启蒙培训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第1篇

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全县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园中掀起学习中医启蒙知识的热潮。通过幼儿园老师给幼儿讲中医人物趣味小故事,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背诵《中医启蒙三字经》学习了解祖国医学的起源和中医养生理念,中学生及普通民众全面了解中医文化及基本知识,使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学生掌握一些中医基本常识和启蒙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宣传和普及中医药知识的目的全社会营造一个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良好氛围。

二、实施步骤

县卫生局和县教育局共同负责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把开展中小学中医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作为让中医走向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广泛发动,全面动员,提高思想认识,形成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学习:各医疗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抽组有一定基础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县托幼机构和中小学学校中医文化启蒙教育代课老师培训任务分解表》对各教学和托幼机构代课老师进行培训,随后由经过培训的代课老师向在校学生和托幼机构幼儿开展宣讲。各教学和托幼机构要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由老师讲授外,还可采取名老中医作报告、主题班会、集体诵读及命题作文等多种形式,校园内掀起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热潮。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县卫生局和教育局将抽组专人在全县范围内检查验收活动成效。检查验收采取现场查看资料、给学生发放中医药启蒙知识调查问卷和抽查学生背诵《中医药知识启蒙教育系列读本》有关内容的方式进行,对开展活动成效突出的单位通报表扬。

三、有关要求

1.为了使活动落到实处,卫生局联合教育局成立了县托幼机构和中小学学校中医文化启蒙教育领导小组”各实施单位也要制定实施方案或细则,成立领导小组。确保本次活动取得实效。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第2篇

目前,钢琴的启蒙教材在市面上层出不穷,美国钢琴家汤普森所编写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是我国使用最多的启蒙教材,初学者学习起来简而易懂,通过笔者亲身调查,大部分钢琴教育工作者没有正确的使用该教材,忽略了教材中教师伴奏的内容。

《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第一册,每一首乐曲都有教师的伴奏,作者精心编配的伴奏目的就是丰富乐曲的音响效果,使简易的小曲唤起幼童对音乐的热爱与想象力。这种师生巧妙的合奏形式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幼童的节奏感,旋律感和听觉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平衡能力等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可见教师伴奏对幼童学习钢琴的重要影响,作为教师是一定不容忽视的。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钢琴教育工作经验对《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教材教师伴奏内容的使用方法与作用做出深入研究。

一、钢琴启蒙教学的一面现状

1.作为刚毕业的一群年轻教师队伍,步入社会之初,对于音乐教学还没有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不可以在教学领域做到游刃有余。加之一些业余爱好钢琴的兼职者迫于生计,学习三年五年时间的钢琴便涉足音乐教学领域,一部分不负责的现象随之出现。另外,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一些幼师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势必对现今钢琴启蒙教学形成一定不良影响。作为教师,希望要具备一定的钢琴功底。

2.社会上开出很多钢琴培训中心,钢琴的学习付出的价格相对较高,培训中心的管理者考虑到自身利益,为了很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势必会形成以上不利于音乐教学渠道的贯通。

3.一部分钢琴启蒙教师主观没有意识到教师伴奏对于教学活动的价值及意义,他们认为儿童学琴培养他对于音乐本身的兴趣就可以了,没有过多关注其形成兴趣的必要程序。

二、《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中教师伴奏的作用

1、培养最初的音乐感

小孩子接触音乐之初,对于旋律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孤立的练习钢琴体验不到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好感受,孤立的音符练习不能体现出优美音乐的易趣,有了教师的伴奏作为辅助,孩子们能很容易就融入到或轻快或淘气的音乐乐曲当中。完整的乐声响起的那一刻,孩子们心灵美丽的向往即被唤醒,他们积极主动便涌出一种冲动,这是源自天真纯朴的小孩子内心的一份对于他们感受到的音乐的理解和反映,他们很喜欢这种有音乐伴随身边的快乐,亦或跟着轻声哼唱起来,咿咿呀呀,可爱的小模样是他们对伴奏音乐的一种响应,附和。在教师伴奏的配合下,他们轻易就进入到了正常而又科学的教学轨道之中,教师其实很容易便可以营造出来这种轻松而又愉快的音乐感受氛围,在这样精心营造出来的环境中,孩子幼小的心灵瞬间就得到激发,释放,随着旋律,不知不觉中徜徉在属于他们的想象空间中,其实每个小孩子都是那么纯真可爱,天性无邪,或许他们想象的画面跟音乐表现出来的并不相同甚至南辕北辙,不过,他们这些想象及联想都是教师通过简单的伴奏就启迪开发出来的,教师在这里真正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引领孩子们慢慢走进音乐的王国。

2.培养听觉能力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第一册中的乐曲全都简单而又非常形象,对于4至6岁的幼童来说,教师的伴奏能极容易引起他们对于乐曲中各种现实世界中模拟音响的感知,教师伴奏下,小孩子们轻松就可以弹出自然界他们熟识的声音,他们听着教师的伴奏,很顺利就可以在教师的配合下营造出来的音乐中附和弹出令他们自己感到骄傲的效果,比如火车的行进的声音,排钟的音响等等。潜移默化中,教师伴奏成为了小孩子听觉训练的一个好帮手。

3.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钢琴练习中配合教师伴奏,在比较和谐的伴奏音乐下,小孩子在弹奏练习曲的简单音符时会自然受到教师伴奏的影响和指引,当他们正确弹奏出谱曲上标识的音符时,敏感的耳朵会感受到自己弹出的音与教师伴奏的旋律的和谐统一,美好的这种和谐,能增强小孩子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力,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努力,精神集中营造出来的优美音乐旋律而倍加注意自己与教师伴奏的配合,小孩子的耳朵对于不和谐的音调可是非常敏感的,不是吗?这种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加入教师伴奏的科学方法从小就培养并训练了小孩子对于“合作”概念的感悟。小孩子极强烈的进取心和成就感博得了教师的赞许跟表扬,这会更大程度上增强他们对于练习与教师伴奏的关注。

4.淡化师生之间的隔阂

有的小女孩儿天生就比较害羞,尤其见到陌生的男性大人,一种莫名的距离感就这么自然产生了,不过,不怕,教师跟学生一同坐在钢琴旁,练习曲中加入教师的伴奏,在美好而又优美的音乐声中,小孩子会逐渐沉浸在优美音乐营造出来的美好氛围中,忘却了身旁这位庞大的叔叔,取而代之的是形成了一种近乎知心朋友的温馨亲切感觉,这对于幼童心理来说教师主动添加入教师伴奏的方法可谓功不可没。

三、优化教师伴奏的几点方案

建议1.同台演出

钢琴培训中心的管理负责人可以有意识的策划师生之间的同台演出,师生之间的这种“四手联弹”形式不但在更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拘束感,增强了教师对于学生的亲和力,而且为学生从小就创造了很好的实际表演的机会,锻炼了小孩子面对观众的综合心理素质,也在与老师实际表演当中强化了小孩子的合作意识以及专注,认真的责任心。

建议2.家长,教师良好的教学互动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键盘艺术的不断发展,钢琴自身的不断改善,钢琴的弹奏方法和技巧也不断随之演变更新,这就使得钢琴这件“乐器之王”尽显光彩。纵观中外幼儿钢琴教学的发展脉络,无论在音乐发展的哪个时期,音乐家们都没有忘记对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从国外幼儿钢琴教学出发,结合中国幼儿钢琴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中国幼儿钢琴教学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中外;幼儿;钢琴教学;特点

“1709年,意大利人巴尔托洛梅奥•克利斯托福里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1]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多次改良。随着时代的变迁,19世纪音色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登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为了更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感受以及人们内心丰富的感情,钢琴的功能、作品的创作及教学的研究不断更新。钢琴的制造原理是由管风琴演变过来的,那么要想具体了解钢琴教学,对于管风琴的学习必不可少。世界上第一部有关键盘乐器演奏法的文献是意大利管风琴家吉拉莫罗•迪鲁塔创作的《特蓝兰西瓦尼亚》,这是一部记载了关于管风琴演奏技术的论著,文章采用对话形式的手法,由简入深,逐步对管风琴演奏技术进行解析说明,他开启了键盘乐器演奏之法的先锋之路。随着键盘艺术的不断发展,钢琴自身的不断改善,如延音踏板的改进和弱音踏板的增加,弹奏方法和技巧也不断地随之演变更新,使钢琴这件“乐器之王”尽显光彩。此后越来越多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都开始重视培养专业的钢琴人才。

一、国外幼儿钢琴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

1.古典主义时期

“巴赫很重视孩子们早期的钢琴训练。《十五首二声部创意曲集》和《十五首三声部创意曲集》是巴赫为其长子学琴而写”。[2]其中巴赫的第三个儿子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也是最有名气的,4岁起开始随父学琴,并著有《论正确的钢琴弹奏法》一书,该书是钢琴音乐史上最早具有完整性理论体系钢琴弹奏方法的著作,对后来古典时期钢琴演奏法产生重要影响,是研究钢琴弹奏方法的重要资料。

2.浪漫主义时期

莫扎特被称为古典时期的音乐神童,他的钢琴演奏触键以纯净、轻巧、清晰为主。莫扎特的这种演奏方法自古钢琴触键向钢琴触键的转变过程,大大改进原有钢琴的弹法。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获得全盛发展。车尔尼是这个时期在教学方法技巧上最有研究的音乐家,它是贝多芬最赏识的钢琴弟子,他开始有目的写教材,培养学生,促使他们成为新一代的钢琴家,著有几乎全世界儿童学琴必用的车尔尼系列教材。李斯特就是他学生中的一员,被称为“钢琴狂人”。莱谢蒂•茨基也是车尔尼的学生之一,他虽然在演奏方面没有李斯特那么高的造诣,但是他在教习钢琴这方面成绩显著。勋伯格是这样来介绍莱谢蒂•茨基的:“在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25年里,世界钢琴舞台大部分由莱谢蒂茨基的学生所支配。”[3]他根据学生手指的特点进行教学,不同的手给予不同的训练培养,如小手不适合演奏跨度大的乐曲等。

3.多元文化融合时期

考契维兹基在20世纪提出关于内心听觉训练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钢琴的学习要关注内心听觉的发展。契维兹基认为,钢琴练习环节中速度的把握、音色的控制都离不开幼儿心理机能的培养,敏锐的内心听觉是练好钢琴重要的一步。如历史上莫扎特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将自己内心的音乐谱写出来。又如贝多芬虽然后来耳疾,但仍能创作出《第九交响曲》那样辉煌的篇章。这都是因为他们具有非同寻常的内心听觉,当然这与他们早期家庭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最早、最系统的儿童钢琴材是1860年德国音乐家费迪南-拜尔所编《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从坐姿、手型、手腕、指法、识谱等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启蒙教材,但由于整本书抽象性很强,进度较快,不适合6岁以前的儿童学习,而且书面较正式,没有图画和色彩,孩子对此书的兴趣不大。《拜厄》是最早传入的我国的钢琴教材,至今仍有很多学生学习这本教材。1935年在美国,约翰•汤普森开创了钢琴教材的全新形式。他为孩子们编写的《汤普森钢琴教程》系列教材有插图,有小故事,有古典音乐的片段,也有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并且内容丰富多彩,每本书后面还有一个晋级的小证书,这本书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他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家,主张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尊重音乐文化。他用行动为孩子的钢琴音乐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钢琴教本。1963年,詹姆斯•巴斯蒂安夫妇编写《巴斯蒂安幼儿钢琴教程》系列教材,他们的钢琴教学理念更具有现代色彩。不仅继承了汤普森教材优点,而且还有更多创新和发展。这套教材很注重学生全面音乐能力的发展,乐理、技巧、演奏、视奏练习等面面俱到。而且,插图颜色鲜艳,内容丰富,教学安排循序渐进,是4~6岁幼儿钢琴教学中难得的优秀启蒙教材。

二、我国幼儿钢琴教学的特点

1.我国幼儿钢琴教学发展历程

据记载,大约在公元1601年,我国明神宗皇帝曾获得过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赠予的一台古钢琴。但这台钢琴并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直至清朝,康熙皇帝对钢琴产生兴趣,成为学习演奏古钢琴的中国第一人。他还聘请西方传教士教他掌握演奏技能,在古钢琴上弹奏中国传统乐曲。康熙皇帝学钢琴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娱自乐。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被迫打开了关闭五千年的古老大门。这场战争使得许多滨海城市成为通商口岸,如广州、上海等。国外的商人在对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钢琴。传教士成了中国第一批钢琴教师,在教会学校开设钢琴课程,教学生学习简单的歌曲和伴奏。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之后,乐歌课被当时的教育部门确定为学校必修的内容。之后,在中国掀起了学习西方知识的热潮。至此普通的学子才有了与钢琴接触的机会。在乐歌课中,学生会学到一些常用的乐理内容和简单的演奏技巧。1901年后李叔同、曾志忞、萧友梅、沈心工等一批有志青年先后留学国外,在日本或欧洲学校专修或兼修音乐,将西方的《拜厄》《车尔尼》等一些优秀钢琴教材引进至中国,这些教材成为我国主要的钢琴学习资料,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至今仍在使用中。

2.我国幼儿钢琴教学特点

(1)借鉴时期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儿童钢琴教材崛起的年代。周广仁教授是这一年代中国钢琴教学的领军人物,针对当时的教学状况,她这样说:“作为专业钢琴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去做音乐普及的工作。”[4]并且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都有新的突破,大力推广美国钢琴启蒙教材《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的使用。由于周广仁教授的带领,中国学习钢琴的学生日益增多,全国上下许多专业钢琴教师走向了普及儿童钢琴教育的新舞台,这一时期中国儿童钢琴启蒙教材诞生的条件日渐成熟。

(2)编创时期

1983年发行由李斐岚和董刚锐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这部教钢琴教程特色鲜明,教材中的全部乐曲由作者创作或改编,具有中国音乐风格的特点,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孩子很容易能够理解乐曲的内容,如《兰花花》《新疆舞曲》等曲目。教材很重视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听觉训练、移调训练、技术训练都有涉及并配有教具,是我国早期幼儿钢琴中的优秀教材,适合中国儿童的教材典范。90年代开始,中国人在世界钢琴舞台开始崭露头角。我国很多钢琴家在国际舞台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的精彩表演令国外音乐家刮目相看,如孔祥东、秦川等。他们成了中国人心中的新偶像,使得国内学习钢琴的学生越来越多。钢琴学生增多的同时也促进了钢琴教材的不断改善更新。

(3)发展时期

《幼儿钢琴启蒙教程》,谢耿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印有47665册。周广仁教授给予这本教材很高的评价,在序言写道:“教程体现了一种新的钢琴入门路子。”《500首钢琴初级教材集成》,但昭义、郭幼容编写,曲目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其他教材不可比拟的。但是,90年代的教材不太注重教材版面设计,整个教材内容和排版不生动,有些复杂,不适合4~6岁儿童的训练,更适合7岁以上具有一定自制力的儿童使用。21世纪的中国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编写空前繁荣,不论从版面设计到内容的编写都特别用心,既注意到了儿童图书的趣味性,也考虑到儿童学习的逻辑性。如曹理等编著的《七彩音符幼儿钢琴入门》,彩色的图画能够更吸引4~6岁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还有鲍惠荞主编《新思路钢琴系列教程•预备级》等,充分的考虑到4~6岁儿童的身体发展规律,钢琴入门法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都是相当有逻辑性和创新性,乐曲的选择改编都有中国民间音乐的特色。可以说,中国幼儿钢琴启蒙教学起步较晚,但经过教育家在钢琴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努力,在借鉴国外幼儿优秀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创编适合中国幼儿学习的钢琴教材,使得幼儿教材教学发展不断进步,但是整个幼儿钢琴学习系统还应向国外的幼儿教学方法学习,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9.

[3]HaroldC.Schonberg.TheGreatPianists[M].Simon&SchusterPress,1987:291.

[4]刘小龙.乐苑秋实..中国著名音乐家访谈录[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164-167.

作者:孙岩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第二篇:铃木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中素质教育进程的推进,我国学习钢琴的儿童越来越多,目前针对儿童的钢琴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铃木教学法,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统一的教材和方法,无论在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上都已发展成熟,它值得我国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铃木教学法;儿童;钢琴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幼儿学习钢琴的人数在不断增多,儿童学习钢琴目前已较为普及。社会上各种艺术培训机构孕育而生,但目前许多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不明确。有的盲目跟风,只要看到别的孩子学了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也有的是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学琴就是为了考级比赛拿各种奖项证书,在升学中加分等。这些学习目的将会引起学习方向的偏移,最终也无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加上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以传授钢琴演奏的技能技巧为中心,过于注重技术的训练,而不注重从音乐本身的内涵出发,把钢琴演奏当作技术活,重复的枯燥技术训练,会使大多数儿童丧失学习钢琴的信心和兴趣。铃木教学法是闻名世界的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已成为风靡全球的音乐教学法。它是由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提出来的一种以培养和发展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教学法,它遵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重视音乐表演技能与音乐内涵之间的关系,在探索和挖掘学生音乐才能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铃木教学法开始仅应用于小提琴的教学,后又推广至其他器乐教学,现已应用于各个不同领域的教学之中,铃木钢琴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铃木钢琴教学法是以铃木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有铃木特色的钢琴教学法。作为一种适用于钢琴启蒙的教学法,它在对初学者的听辨能力和读谱能力的培养及学生演奏活动的安排等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铃木式的教学方案。铃木钢琴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为了培养钢琴家,而是在教学生如何借助钢琴这门乐器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审美能力、创造力以及真善美的情操。既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又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将铃木钢琴教学法应用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以“听”和“模仿”为主要启蒙教学方法的应用

传统的幼儿启蒙教学认为学琴必须先识谱再弹奏。可以运用铃木教学法提出的“母语学习法”来学习钢琴。就像婴儿学习母语一样,首先就要从“听”开始,依靠听觉模仿来学习,然后才是演奏和识谱。以“听”为弹奏钢琴的前提,并非传统教学中的识谱,与其他教学法不同的是练熟一首乐曲之后再进行识谱训练,这是钢琴教学上颠覆性的突破。有关听觉的训练要从幼儿学琴的启蒙阶段开始,让学生拥有敏锐的听力比机械的手指训练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幼儿反复聆听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各种风格的钢琴作品,多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感受和学习音乐的语言,这样学习才会生动有趣。在钢琴课教学实践中,首先可以让幼儿听辨老师弹奏的音色,区分音高的位置,用“明亮”“黑暗”等形容词来描述高低音的音色区别。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多听钢琴具有各种表现力的声音,体会不同的音乐情感,防止幼儿学琴时出现只重视技术而不注意音乐表现力的现象,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弹奏打基础。

2从“听”和“模仿”向识谱过渡

铃木教学法提倡从“听”开始启蒙,并不代表不重视训练识谱能力。识谱就跟阅读一样,是学习钢琴必须具备的技能。识谱对刚接触钢琴的幼儿来说比较困难和枯燥,容易造成他们的厌烦心理,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在幼儿进行一段时间的听辨训练后,让教师进行人声唱谱法引导学生从“听”往识谱过渡,歌唱让幼儿可以以自然、愉快以及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学习音乐。教师可以先自己边弹边唱,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进行唱谱训练,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识谱训练方法。由于幼儿的天性好动,节奏通常是训练的难点,在幼儿还未进入音符的学习前,可以通过模仿击拍的方式来进行节奏训练。进行一段时间的节奏模仿训练,初步建立起幼儿的节奏感后,可以通过边唱谱数拍边弹奏的方式,让幼儿结合“听”和“模仿”教师的弹奏将乐谱的不同音符时值准确将音的长短关系表达出来,并通过聆听自己的歌唱和演奏来感受音乐的韵律。

3帮助幼儿建立放松的弹奏意识

弹奏钢琴并非只是手指上的技术,而是身体各部分与大脑协调配合的结果。在幼儿学习钢琴的启蒙阶段,很容易由心理紧张造成弹奏时的僵硬的情况出现。在传统钢琴教学中,一味强调放松,只要求从抬手指,调整手腕高度,摆正手型等方面来练习放松,忽略了音乐本身。放松对幼儿来说较为抽象,过分强调手型反而难以达到练习的目的。为此,钢琴课中首先可以多设计一些引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放松心态的教学活动。例如,让幼儿身体跟随钢琴音乐律动,启发幼儿关注音乐速度,力度的变化和对比,让幼儿专注听音乐,加深对音乐强弱的体验。让他们用愉悦的方式使幼儿放松身心,克服紧张情绪,回归自然状态,继而使节奏与动作相配合,从而使幼儿养成身体协调、放松、专心致志弹奏的习惯。针对目前幼儿钢琴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铃木教学法的方法和思路在学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儿童学琴兴趣,提升学前儿童钢琴课的教学质量,发展儿童钢琴教育事业具有深远而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宇涵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学习艺术,尤其是学习钢琴乐器的学生增多。笔者近几十年的钢琴教学生涯中,学生包括成年、少年和幼儿。幼儿生理和心理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在对其进行教学时不能采用与成年、少年同一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但是怎样教授幼儿学习钢琴是一个复杂、深刻而又重大的问题,针对幼儿的钢琴教学需要我们反复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幼儿;钢琴教学;教学中的问题

钢琴以音域宽广、气势磅礴、富于色彩变化、表现力极为丰富的特点被称之为乐器之王。幼儿从小学习钢琴,不仅能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智力早期开发和培养扎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篇:幼儿钢琴教学研究

1如何消除幼儿初学钢琴时的紧张情绪

幼儿在初学钢琴时,一般带有极大的好奇心理,但往往也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情绪。教师上课时应面带笑容,主动自我介绍,并让幼儿向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喜好,同时与幼儿一起,边弹钢琴边唱他们喜欢的歌曲。这样既能让幼儿听到钢琴发出的优美旋律,又能让幼儿对教师有崇拜感,很快就能拉近教师和幼儿的距离。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多采用丰富多样、生动易懂的语言和表情。例如,在给幼儿介绍钢琴这个乐器,让幼儿了解钢琴的音域和音区时,可以用小动物的音乐故事进行讲解,先在低音区奏出几个低沉的琴键模仿大老虎的声音,再在中音区奏出几个温柔的琴键模仿小兔子的声音,最后在高音区奏出几个清脆的琴键模仿小鸟的声音。这样运用小动物们的语言,弹奏出不同的节奏旋律,把音乐故事连接起来进行情景教学,幼儿会很快这种教学模式并喜欢上钢琴。这种方法能更好地消除幼儿初学钢琴时的紧张情绪。

2如何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

幼儿学习钢琴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幼儿可能最初学习钢琴的兴趣不是很大或者只是一时的好奇心理,这种心理一旦过去,会给钢琴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培养幼儿初学钢琴时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一切科学发现的入门;没有兴趣、没有好奇,一切都无从谈起。幼儿初学钢琴时,内容不宜太难太多,教学模式应似做游戏一样。例如,教学五线谱时,教师可以将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分管的不同音区形象地比喻为高音楼和低音楼,将其中的五根线与线之间的四个间比喻成不同的楼层,然后让小小的音符来爬楼房,爬到一个楼层的时候就唱歌:“do、do、do”“re、re、re”“mi、mi、mi”“fa、fa、fa”“sol、sol、sol”“la、la、la”“xi、xi、xi”“dol、dol、dol。”这样,幼儿一边做游戏,一边唱歌,就将一个个的音符都学会了。再比如,学习音阶时,教师可以采用身体行动学习方法,让幼儿先半蹲下,每唱一个音符身体慢慢站起,并呈上楼梯状,“do、re、mi、fa、sol、la、xi、dol”。这样的教学既能使幼儿对学习钢琴产生很大的兴趣,又能听辨音高,用歌唱的形式学习音符,实现全方面的素质教育。3如何消除幼儿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精力不集中的问题幼儿学习钢琴的年龄大约为3~5岁,这个年龄的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发育不成熟,对新鲜事物的关注时间较短,而且身体容易疲劳,往往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良好的专注力是幼儿学习钢琴的有力保障,但专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培养。当幼儿的注意力总是被破坏、总得不到保护时,其注意力就会慢慢涣散。第一,教师应采用分时段教学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原本一节课的内容分成几节小课来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减轻幼儿大脑和身体的疲劳,又能够增强幼儿对钢琴学习的渴求感。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这个年龄的幼儿注意力仅能保持10~20分钟(每个幼儿因个性状态不同而有细微不同),所以这个年龄的幼儿教学时间不可以过长。除了上课时进行分时间段教学,幼儿的课下练习也应该注意采用分时间段练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进行复习。上课和平时练习都尽量在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外部因素的干扰也是保障幼儿集中精力的条件。第二,在教学教材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材,因材施教,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例如,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巴斯蒂安幼儿钢琴教程基础入门A、B》《巴斯蒂安幼儿钢琴教程乐理与技巧入门A、B》,是特别为初学钢琴的幼儿正确学习钢琴演奏基础而设计的一套有趣的、内容全面的钢琴教材。精心安排的学习顺序能够平衡幼儿各方面的学习进度,精心设计的全彩插图能够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巴斯蒂安的《可爱的钢琴古典名曲》是根据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改编的简单旋律,能使幼儿在学习中演奏每首乐曲的正确音符、节奏和指法,重要的是,能够使幼儿通过简单的音乐旋律欣赏古典音乐,了解其他的乐器声音和音乐表演形式,如交响乐、歌剧、舞剧、清唱剧、协奏曲等。幼儿在初学钢琴时,不仅要学习钢琴演奏,还要有其他素质学习,包括听辨音符、歌唱乐谱、读写乐理符号等。第三,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幼儿能够专心完成,教师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幼儿休息几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教师在给幼儿上课时,应多用鼓励的语言。例如,幼儿在弹奏时只专注于读谱,可能会忽略手指的触键位置,这个时候教师不应打断幼儿的专注力,而应在孩子弹奏结束时再给予指导,并且表扬孩子在读谱专注方面做得好。第四,教师应让幼儿大声唱谱,这有利于训练注意力集中。可以每天安排一段时间(5~10分钟)让幼儿歌唱他们喜欢的歌曲及乐谱,这是使幼儿口、眼、脑、耳朵相互协调的过程,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精力不集中的问题。钢琴的学习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断学习和研究幼儿的审美心理及钢琴教学法,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幼儿通过学习钢琴这个乐器喜欢音乐,热爱生活,促进幼儿音乐修养的养成,使其通过学习音乐知识重视感受,使钢琴学习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翅膀,帮助其飞向美好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杨婷.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研究[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7).

[2]孙烁.浅谈高校生钢琴教学的经验及研究[J].商情,2011 (37).

[3]李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9).

[4]贾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问题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8).

作者:陈郸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第四篇:儿童钢琴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要]随着当今人们生活水平及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钢琴作为一门极具审美品味的艺术学习课程,逐渐受到广大家长的青睐。很多家长跟随社会上所兴起的“钢琴热潮”,纷纷选择钢琴作为孩子的艺术启蒙乐器,但是在这种热度的背后,却暴露出了儿童钢琴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以“儿童钢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兴趣、教学规划以及审美创造三个角度阐释了钢琴教育过程中问题生成的表现及原因,并就具体的破解策略展开讨论。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为当前从事儿童钢琴教育的工作人员从问题破解的角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在提升儿童艺术修养和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其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育;学习兴趣;教学规划

儿童钢琴教学对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的情感意识、审美修养以及思维启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开发作用。很多家长在盲目为孩子选择钢琴这样一种兴趣培养途径时,却忽视了儿童成长的个性因素,致使钢琴教学直接或间接地暴露出各种弊端,逐渐背离了儿童健康成长的初衷。鉴于此,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的表现和生成原因,有所应对,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钢琴教学的发展。

一、兴趣问题

(一)现象及其生成原因

兴趣是促使人顺利完成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亦是保障一切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生成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兴趣作为辅助的儿童钢琴教学是不完整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儿童由于年纪小,对未知事物的感知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都是有限的,倘若一味地采用机械性、复制性以及过于强调技术性的方式展开教学,极容易引发儿童的厌倦情绪,倘若家长和教师再采用高压和逼迫的方式要求儿童进行钢琴学习,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二)破解策略

首先,形成固定的钢琴学习时间,保持钢琴的练习进度。家长和教师不要轻易为外部环境所左右,主观、随意地更改或增加儿童学习的进度、频率以及时间,要尽可能地在较为固定的时间和强度下进行钢琴学习,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稳定的自律行为。其次,钢琴学习机构(诸如少年宫等地)可以尝试举办小型音乐会或钢琴演奏会,让本身缺乏钢琴学习兴趣的儿童能够在耳濡目染中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同龄儿童、具有表现欲和钢琴学习较为优秀的儿童登台表演,也可以多让儿童观看其他儿童表演钢琴的影像资料,利用榜样激发儿童产生竞争的心理,以形成学习钢琴的动力。再次,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美”,对于广大学习钢琴的儿童而言,只有充分认知到这种美,才会产生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例如在展开音乐背景的描述教学时,用一则童话故事引入教学情境,尝试用音乐的语言将钢琴曲中所描绘的内容进行呈现,以这种趣味性的形式对儿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二、教学规划问题

(一)现象及其生成原因

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都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大众化、共性的教育形式与内容必然会引发个别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不适,对教学进度的难以接受。同时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引导孩子进行钢琴学习、或者说为子女选择钢琴这样一种艺术培养形式时,对孩子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规划,有的家长只是为了让子女“学着玩”或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有的家长则是希望孩子能够充分发挥艺术特长生的优势在高考时获得加分。合理而系统的教学规划与阶段性思维的缺失,导致很多儿童在进行钢琴学习时,状态与心理都是极为盲目的,一旦遇到学习上或练习上的困难,极容易引发退却之意。

(二)破解策略

首先,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比如针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孩子,要尽可能使用温和的语气,多鼓励、少批评;对容易自傲和自满的孩子,就要不断引导其上进,少表扬,以免引起沾沾自喜的情绪;对于学习比较刻苦,但是接受能力较差、进度较慢的孩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激励性的语言,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造成其心理上的负担,从尊重孩子心理特征和情感态度的角度出发,合理教学。其次,从钢琴学习基础的角度来说,应从一开始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包括正确的弹奏姿势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事实上,钢琴绝对不是仅靠双手完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期间所要利用到的不仅有手眼并用的技术,还有情感和思维并行的态度,所以学生要想形成良好的钢琴演奏能力和风格,就需要从这些最为基本的方面进行把握。最后,家长、教师以及儿童之间要保持必要的理解和沟通,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儿童的内心所想,了解其钢琴学习的目的,并据此进行教学策略和方针的设计。面对仅是培养兴趣爱好的儿童,教师就要注重对其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其在感悟音乐流动之美的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学习钢琴;面对将钢琴学习视作一种任务的儿童,教师就要对其自小进行硬性基础和基本功的培养,同时不断关注儿童的成长状态,使之能够在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展开学习,避免学习过程中产生压力与负担。

三、审美创造问题

(一)现象及其生成原因

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培养被教育者生成某种技能,更为本质的是在于对个体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作为日常生活中与人类发展最为密切的艺术门类之一,对于儿童智力的开发、儿童心性的培养都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但是当今社会,由于很多家长引导子女进行钢琴学习的目的和动机都充满功利性色彩,追求的是钢琴学习对子女文化课学习所能带来的辅助和互补作用,因此导致很多儿童进行钢琴学习时思想和艺术脱节,心态浮躁,毫无主见与目的。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将钢琴学习视作单纯的技术性行为,一味地强调演奏过程中的节奏、速度与力度,忽视或者完全视动作、表情于无物,使儿童学习钢琴的时候表情木讷、情感匮乏,音乐好像流动的机械,毫无生命力。

(二)破解策略

事实上钢琴演奏仿佛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一般,用心、动情才会引人入胜,才能引发听众走入音乐所创造的美好世界当中。因此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想象摇篮曲音符舞动之时,静谧安宁的画面,想象船桨摇摆、海绵波澜的景象,让声音的表达随着音乐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得到最真实的呈现。总而言之,钢琴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授学生完成钢琴演奏、认识乐谱的行为,而是要依据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之在流动的音符当中逐渐感受音乐的魅力,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在认识音乐、感悟音乐和喜爱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和品位,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蕾.关于儿童钢琴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6):94.

[2]齐霞.浅谈儿童钢琴教育[J].音乐时空,2012(06):128.

[3]杨林岚,黄亚萍.从美育视野看当下儿童钢琴教育[J].文艺生活旬刊,2011(11):216.

作者:江培林 单位:铜陵市文化馆

第五篇:钢琴教学儿童学习兴趣激发

摘要:从选择合适的教材,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鼓励儿童多参加音乐活动,不断提升欣赏音乐的水平;巧用比喻与游戏,增添课堂生动性四方面,研究钢琴教学中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旨在为钢琴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钢琴教学;兴趣;音乐欣赏;游戏

学习钢琴的过程本应该是个美好的过程,不仅能够完成美育的任务,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操,激活儿童体内的艺术潜能,而且还能让其在优美的旋律中愉快地度过美好的学习时光,发掘和锻炼多种能力。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钢琴教学却并不尽如人意。教师经常会见到一些儿童学习钢琴并不是出自本意,而是在家长的强迫下不得已而为之;还有一些学生起初对钢琴兴趣满满,但由于钢琴教师的教法不得当而使儿童在后续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解决儿童钢琴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教师有必要从激发儿童兴趣的角度出发,采取多种方法,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钢琴教材,会对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钢琴教材的选择要遵循分层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要注重教材的内容及形式是否符合相应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否体现出了多样性和生动性。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选择的一直是练习曲目或有一定技巧难度的曲子,也会使儿童的兴趣大打折扣。因此,在教材选择上,教师应尽量注意挑选成套的入门教材,此类教材大多有标题、有插图,而且较为系统全面,能够让儿童在短时期内学到很多东西,并能够较好地使他们保持活泼愉快的学习状态。在曲目选择上,建议教师多选一些中外名曲,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讲一些与作品相关的故事和创作背景等,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可以使儿童加深对曲目内在情感的理解。

二、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一位合格的钢琴教师,除了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之外,还应该紧紧围绕儿童年龄特征开展教学设计。有一位国外教育家曾经说过:“应该把孩子掌握音乐语言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这是小学音乐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小学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正确引导儿童对钢琴学习产生兴趣,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儿童对音乐的感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儿童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浓厚的兴趣,而大部分儿童是在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及慢慢培养下才逐渐喜欢上音乐的。有的家长想借助于教师的“威严”对顽皮的孩子“严加管教”,这种教育手段是非常不可取的。

三、鼓励儿童多参加音乐活动,不断提升欣赏音乐的水平

教师要经常带领儿童进行重奏、齐奏等练习,适当的时候还要组织钢琴音乐会或钢琴比赛,并鼓励儿童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提升儿童的音乐表演能力和人生阅历。教师也可以建议家长要经常给儿童创设音乐熏陶的条件,如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和欣赏各种音乐演出、参加各种音乐活动等。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孩子的钢琴水平自然就会不断提高。有的家长常抱着分秒必争的心态督促孩子练习钢琴,只要孩子一有时间就让其抓紧练习,不给孩子任何喘息的时间,这种心态其实是和现代教学理念背道而驰的。钢琴的学习只有建立在儿童乐学的基础上才能持续得更加长久。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音乐欣赏的重要性。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听音乐、看音乐会是在浪费时间,孩子年龄这么小,又听不懂,不如在家里好好做练习。其实,音乐和文学一样,都是一种交流方式的体现,要想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不仅要多练,还要多看、多听。就如对文学的学习一样,不只是认识字、造句,还要通过阅读、习作等各种学习手段来提升文学素养。儿童只有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赏析,才能提升对音乐的鉴赏水平,学会音乐的演奏技巧,音乐欣赏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

四、巧用比喻与游戏,增添课堂生动性

教师应将课堂教学目标与儿童年龄特点结合起来,并提高语言的生动性,进而为钢琴课堂注入活力。在刚刚接触钢琴的一些低幼儿童中,大多数儿童都不识字,教师可以多用恰当的比喻来强调教学的要求,以便使其能够快速理解乐曲的内容并记住课堂要求。例如,在进行钢琴的弹奏手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儿童伸出自己的双手,手掌做半握状,并将其比作一座小石拱桥,大拇指看作是一条船,其余手指比作一道道拱梁,而且船要从桥下划过来、划过去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儿童就很容易掌握关于钢琴弹奏手型方面的基础知识了。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恰当的比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生动地说明问题,而且能使儿童对学习内容产生特别深刻的印象。

五、结束语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儿童学习钢琴的成果的好坏与“兴趣”息息相关。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儿童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钢琴教师应树立“快乐教学”的思想,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充分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林俊.儿童钢琴教育之我见[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2]葛艳秋.幼儿钢琴教学中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对策探析———基于儿童心理学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5).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第4篇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天地,也是艺术启蒙的摇篮。”学校舞蹈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一起形成了素质教育的合力。

1舞蹈资源考核性普及

所谓舞蹈资源,是指以各种舞种为载体的舞蹈技术技能、舞蹈理论知识、舞蹈艺术研究与相关的音乐和服装等元素。在不同的舞种考级中,其考核标准的不同直接推动着舞蹈资源的强制性和自觉性普及。首先,标准统一的强制性资源普及。为了达成考级和升级的目标,无论是校外的培训机构和学校的专门教育教学,都会严格按照考级的要求去教学。这些资源会按照不同级别的标准,既有单项技能动作的强制教学与高标准掌握,也有系统技能动作的熟练掌握;既有既定舞蹈剧目的学习与表演,也有其他即兴的创作要求。通过这种强制性意味的普及,不仅强化儿童的考级意识、学习意识与努力意识,更让儿童们把这些作为自己理想和成长必备的素质内化,对他们未来的舞蹈发展、艺术修养、兴趣发展和个人高雅志趣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其次,个人追求的自主性资源普及。舞蹈作为一种充满灵性的行为艺术,西藏儿童舞蹈的学习既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引导,也需要儿童自己对其充满天赋性的喜爱,并且把其树立为自己发展的某种理想,甚至是长远的人生理想等。除了他们接受培训机构和学校老师的系统教育教学外,他们还运用家庭的有利条件以及学校的相关条件,开展自主的学习和练习,如对学习技能的巩固练习、对其他兴趣舞蹈种类的模仿性学习等,使自己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得以增长,最终实现舞蹈资源的自主性普及。

2提升西藏儿童艺术素质

舞蹈作为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艺术,不仅舞蹈种类多、舞蹈道具多、舞蹈服装要求多与舞蹈音乐类型多,其蕴含的艺术素质也非常丰富,对西藏儿童而言,舞蹈考级能从两个方面提升他们的艺术素质:一是,提升儿童的舞蹈艺术素质。是指舞蹈艺术内的造型艺术、姿态艺术、表情神态艺术、团队协作艺术与气息控制艺术等,随着西藏儿童舞蹈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艺术素养会越来越高,且逐渐内化为他们的个性,被以更多样性的个性特色表现出来。特别是随着儿童年龄、学识和舞蹈技能的提升,他们会逐渐地以更多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表现出来,使自己的舞蹈和个人形象更加美观。二是,提升儿童的舞蹈关联性艺术素质。是指与舞蹈密切相关的其他艺术,如音乐艺术、服装艺术、道具艺术、色彩艺术、化妆艺术、灯光艺术与舞美艺术等,这些对儿童的舞蹈起到了必不可少的辅助性作用,且会对他们的舞蹈艺术效果起到助长的作用,彼此之间相得益彰,锦上添花。这些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能有效地培养儿童舞蹈训练和表演的适应性,包括对场地、音响、舞蹈氛围和其他方面等的适应。

二.结语

儿童启蒙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形象性;策略

一、当前儿童钢琴教学的现状

当前,钢琴教师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但在这其中,部分老师并非科班出身,无论从理论知识结构还是从实践经验上来看,都稍微欠缺。一些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不尽人意,导致不少琴童在学琴过程当中丧失兴趣,从而放弃习琴道路。如何在教学中将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讲的形象趣味,风趣动人,对激发起儿童学琴的兴趣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师都在采用传统的教学的方法,比如在一节钢琴启蒙课当中,老师会强调手型,在课堂开始时,老师先给孩子介绍中央C的位置,随后指导学生在这个位置上长时间练习手型的标准。长时间枯燥无味和机械性的训练,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更加恐惧学习钢琴。手指训练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风趣生动的方式吸引少年儿童,而不是反复地进行枯燥的肌肉记忆训练。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他们不会直接对钢琴本身产生兴趣,也许一开始对钢琴这门乐器感到好奇,产生一定的新鲜感,但如果钢琴教师没有在这个时候注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征,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一味进行灌输,久而久之必会造成儿童对习琴的厌恶心理。由于儿童主要通过感知来认识外界事物,他们难以抽象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但在笔者的观摩课当中发现不少老师还是以成年人的理解思维对儿童进行讲授音乐知识。如学习五线谱、音符的时值、休止符、附点节奏等,教师如果按照教材上的文字讲解,会导致许多儿童难以消化和接受,从而逐渐丧失对习琴的兴趣。

二、形象性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手段来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完善和塑造儿童的人格,因此,儿童在习琴的过程当中,从认识音乐到获得音乐给予的感受,并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自信心,情感的表达能力,提高个性的发展等等,从而使得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了能可持续、有效地让儿童学习和享受音乐,能够让儿童对音乐,对钢琴的学习保持兴趣,在初学钢琴时期教师的引导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能够抓住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否能够根据儿童生理发展的规律,采取可行的措施,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有趣、形象的教学语言与游戏,在教学中以激发儿童的兴趣为主,促进儿童习琴的积极性。

三、形象性教学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一)乐理知识讲解中的形象性语言运用

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在语言方面,三至四岁的孩子基本上已能掌握大部分的词汇量,五至六岁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这个时期有所提高。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在幼儿时期主要以直观形象认知为主,他们对抽象的物体以及抽象的语言认知较差,而音乐中抽象的概念和解释难以让儿童理解,因此,钢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采取形象性的语言讲解音乐,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可感知的音乐语言。例如,乐理知识中的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概念以及时值,我们根据音符的形象,可以用具体的语言向儿童表示:全音符是一个肚子圆圆的胖子,它肚子很大,但是没有吃东西,所以它回家特别慢,需要老师拍四下才可以回到家;二分音符是一个没吃饱的瘦的人,虽然它很瘦,可是它的肚子也是空空的,需要两拍才能回到家;四分音符则是一个吃饱的瘦的人,走路更快了;八分音符是一个吃饱的瘦的人,身上还带着翅膀...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儿童学习音符的基本概念,也可以让儿童加深对抽象的音符时值知识点的理解。如在讲解五线谱知识时,五线谱的知识的学习会让儿童感觉到十分枯燥无味,这时候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儿童进行讲解:可以将手掌比作是五线谱,每个手指代表一条线,告诉孩子们这一共是五层楼,两个手指之间的空隙为一个“间”,教师可以告诉孩子们间为每一层楼的“房间”,所有的音符都住在这栋楼里,每个音符都有自己的家。以“房子”为例子,让儿童将音符的位置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轻松接受和熟悉五线谱知识。在节奏组合方面,儿童通常较难把握拍子的准确,难以理解较为复杂的附点、切分节奏,很难将拍子打准,很多老师会让儿童数拍子,但是不少儿童的拍率不准就会导致他们打出来的拍子不均匀。如若将节奏的组合编成童谣,取得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如:二八四的节奏组合,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想象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三个字的物体:大卡车、小汽车等,对于附点节奏,可以将儿童熟悉的童谣套进节奏当中,如:小•白兔,白•又白等。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尤其是面对儿童讲解抽象的乐理知识,建议老师可以运用小黑板,在讲解时一边画出来一边解释,这样既可以加深儿童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钢琴弹奏技巧中的形象性语言运用

大部分钢琴教师在儿童钢琴教学中都会强调手型的重要性,正确的手型在儿童钢琴教学当中的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做到手指自然弯曲,手腕平稳、手臂放松,掌关节拱起,这些手型的讲解,对于儿童来说难以理解,有不少老师要求孩子握着鸡蛋或者乒乓球来掌握这些要领。如何用形象性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解正确的动作基本要领呢?可以将手型比作是盖房子,如果没有将手指头撑好,房子就会塌下来。以生活当中的常见的案例形象地把要领介绍给儿童,帮助他们在想象的过程中得到理解,同时也能达到自己教学的目的。

(三)儿童歌曲讲解中的形象性语言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通常钢琴教师们在教授一首新曲子时,会先教孩子们识谱,在识谱的过程中给孩子们纠正错音、错误的节奏、和指法等等,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这个时期,虽然儿童的好奇心很强,但是如果长时间以传统的讲解灌输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们,他们会逐渐失去兴趣,必然会对枯燥的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笔者曾经观摩过一节钢琴启蒙课,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这位老师先给孩子介绍钢琴,先让孩子熟悉钢琴的键盘和琴键的位置规律,这位教师的宗旨是:一开始就要让孩子们和钢琴交朋友。这位老师给孩子介绍中央c的位置,并且从中央c开始教孩子用一个手指头弹奏《小星星》这首曲子,老师将《小星星》的谱子编成了一个“小白兔和妈妈去外婆家吃饭”的小故事。

四、总结

在当下以培养青少年儿童身心均衡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教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儿童是否能爱上钢琴,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方式,因此,钢琴教师应到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教学方法帮助儿童直观地感受音乐,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有趣和生动,提高孩子们的习琴兴趣,让孩子们能快乐地在音乐当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建红.幼儿钢琴教育应寓教于乐[J].中国音乐教育,2002,10:11.

[2]于金霞.试论形象性语言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