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专题课

数学专题课范文精选

数学专题课

数学专题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形体舞蹈课程;艺术专业;教学改革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文化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要求。而且还要拓展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眼界,增强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此外,形体舞蹈课程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通过示范指导和集体练习提升舞蹈教学效果,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课外的日常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表演比赛,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但是通过对高校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现在的教学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就要积极进行改革。

一、对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现状的探讨

形体舞蹈课程一直都是高校艺术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现在的教学过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是提升自身形体涵养,塑造自己的形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形体舞蹈课程教师需要从多方面指导学生。但是如果学生的自身条件比较差,身体协调性不够好,教师就要在改善其自身条件上花费大量时间,如纠正学生的走路姿势、调整跳舞姿势等。由于教师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课程教学上,实践教学质量自然会有所下降。第二,形体舞蹈课程对教室条件有着较高要求,不仅要有宽敞的场地,还要有明亮的灯光和整洁的环境。但是对高校形体舞蹈教室进行调查发现,只有音乐和舞蹈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室达到了标准,其他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环境都不达标,设置的舞蹈教室不够正规,不仅规模太小,设备也比较差。第三,舞蹈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形体舞蹈课程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形体舞蹈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然而事实上有些高校形体舞蹈教师对形体和专业舞蹈课程的区别都不了解,课堂教学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体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就会比较差,也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第四,教材是形体舞蹈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是现在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的教材不具备针对性,再加上市场上的形体舞蹈资料基本上和高校学生关系不大,教师只能按照学校发放的教材开展教学,最终导致舞蹈教师不能明确规划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内容。

二、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的改革

较多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塑造形体、改变身材的愿望,因此舞蹈课程在学生群体中较受欢迎。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自己的教学模式,形体舞蹈教师就要掌握更多的动作练习方法,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最终将学生培养为素质和涵养都比较高的舞蹈人才。高校艺术专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程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外在美,同时还要丰富学生的内在美,表现在形体舞蹈教学中就是要提升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并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形式的形体舞蹈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时展,为此,各高校要对形体舞蹈教学进行改革。

(一)提升学生的整体状态

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较为自卑,日常和人交流往往不敢大声说话;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身体协调性比较差,走路时会出现含胸驼背的问题。对这些学生进行形体舞蹈教学,教师不能采用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学手段,而是要先改善他们的自身条件,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使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敢于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将他们培养为心态积极健康的舞蹈人才。

(二)提高教学质量

形体舞蹈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专业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支持。高校形体舞蹈教师先要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长此以往,学生对课程内容把握的精准度就会有所提升,动作也会变得更加标准和规范,学习效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得到提升,最终使学生的形体塑造朝着良好方向不断发展。

(三)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

现在课堂教学提倡以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基础技能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课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利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例如,每个月挑选固定的一天组织学生进行舞蹈比赛或知识抢答竞赛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起进行才艺表演。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舞蹈教师可以在班级学生中挑选舞蹈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参加才艺表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舞蹈练习。而且才艺表演还能丰富学生的表演经验,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舞蹈课程更感兴趣。

(四)普及形体舞蹈教育内容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的普及程度虽然在不断提升,但是有些不自信的学生还是不敢参与到教学中。为此,学校应加大对形体舞蹈课程的宣传力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该门课程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新生,还能提升原有学生的训练积极性。高校艺术专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

(五)完善形体舞蹈课程教材

现在高校形体舞蹈课程使用的教材还不够完善,而且不同学校使用的教材也有很大差异,很多教师只能根据个人经验开展教学,还有一些教师采用了体育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由于形体舞蹈教学的规则性和系统性较差,因此教学效果也不理想。高校要想提升形体舞蹈教学质量,就要完善和统一形体舞蹈课程教材,以此来为形体舞蹈课程良好发展提供助力。

(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

现在很多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开展形体舞蹈教学,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或是让学生观看图片资料,然后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给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增加难度,对于学生提升舞蹈水平也不会起到太大作用。为此,形体舞蹈教师应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融合音乐、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辅助形体舞蹈教学开展,最终促使形体舞蹈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有所提高。

三、结语

最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形体舞蹈课程,而且这门课程在师生之间的受欢迎度非常高,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由于该课程发展时间尚短,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如教学设备不达标、教师专业水平比较低等。因此,各高校和形体舞蹈教师应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发掘,针对问题制订有效的改革策略,为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珂馨.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改革方式分析[J].牡丹,2019(24):144-145.

[2]张郅睆.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分析[J].艺术品鉴,2019(11):309-310.

数学专题课范文第2篇

2月25日下午,“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大跨越”专题论坛第九场在燕山影剧院举行。7位主讲人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围绕科学发展体制不活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金弘、副市长唐文弘、市政协副主席卢晓霞出席。

唐海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晓谦,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刘绍辉,市编委办公室主任李冠媛,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水盛,河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张文丽,市工业经济促进局副局长、青年社科专家李技,路北区委副书记汤立祥依次登台,结合本人专业和工作实际,就解决科学发展体制不活问题的必要性、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唐山科技体制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的论述,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来自唐海、市政府办公厅、市编委、市人大、河北理工大学、市工促局和路北区的数百名中层以上干部到场聆听了本次论坛。

数学专题课范文第3篇

一、人体工程学课程现状

从课程设置来看,人体工程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通常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的下半学期,是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前的专业基础课,有8周的课程安排,共32个学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的课程主要为基础必修课,如素描、色彩、设计构成、图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从课程内容来看,人体工程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极其广泛。因此,许多专业都开设了此门课程,只是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及时间安排上略有不同。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课程的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及其应用、人体工程学基础(包括人体生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人体测量学知识)、人与环境(包括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行为与环境、视觉与环境、听觉与环境、肤觉与环境、嗅觉与环境、人和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行为与室内设计(包括居住行为与户内设计、商业行为与店堂设计、餐饮行为与餐厅设计、观展行为与展厅设计、人际行为与室内交往空间设计)。从教师授课情况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体工程学涵盖的理论知识多、涉及范围广,若要在短短8周的时间内既对每个章节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还对每个知识要点进行扩展和延伸,时间明显不够。因此,教师通常以理论课的方式讲述人体工程学,主要讲授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课程结束后以传统的理论考式进行考核。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相比专业课程而言,人体工程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分值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此课程属基础理论课,以理论课的心态对待,对人体工程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课堂出勤率不高,常出现迟到、旷课现象。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教师围绕教材内容,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是导致人体工程学教学效果差的直接原因。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常常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习惯性采用机械的、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知识要点,完成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很难将知识内化成与实际经验相符的内容。加之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种授课方式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教师很难收到学生反馈的信息,更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不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教学调整。

(二)同质化教学,缺少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人体工程学常以基础课的形式引入不同学科专业,如工程制造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等。教师常以讲述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陈述式的讲解,往往忽略人体工程学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重点与难点,若均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讲授相同的内容,必然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在本专业的作用理解不足,做不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影响学习效果。

(三)缺乏实践环节,理论与实际脱节

人体工程学属应用型学科,需要在理论框架上辅以实践教学。但是,目前教学中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时间占据了全部课时,实践部分流于形式,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授课教师将本门课程定性为理论课,仅按照理论课的步骤和方法,围绕书本内容完成讲解部分;二是课堂缺少实验环境,无法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三是课程学时少,除理论讲授之外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导致本门课程终究无法与专业相结合,最终沦为一门讲授纯理论的课程。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明确课程定位

人体工程学包含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人的行为模式、人体基本数据、人与环境关系的分析,其内容是环境艺术设计顺利实施的基础。教师应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人体工程学在专业中的基础作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课程设计。同时,在上课之初就应该向学生指出人体工程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其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

(二)转变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的地位,改变学生以往作为教学附属者而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产生学习惰性的现象。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体系的构建者、信息加工者,提高了学习的能动性,强化了学习效果。教学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由知识的传输者转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加强师生互动,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通过案例分析、课题讨论、现场教学等环节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理论与专业有机结合起来。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学时的限制,人体工程学的实践课题很难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开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体工程学只能作为理论课的形式出现。若仅注重理论框架的完整性而忽视与实践课题的结合,势必会限制其与专业课的联系,也必然会使其成为无关紧要的理论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可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小组讨论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使人体工程学真正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课。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在教学中以实践为导向,以理论为指导。人体工程学和环境艺术设计都属于应用型学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师讲授理论时,可将文字讲解与视觉图片相结合,用图片展示空间形态,用文字做阐述,如在讲到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时,可联系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以某一行动路径为导向,分析学生的行为方式及由此形成的空间形态,并对行为模式与空间形态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解释。第二,引入调研课题,开展实践教学。在学生已基本掌握概念、原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实践课题,如指导学生综合运用自然观察法、实测法、资料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等,对人体、家具进行测量,制作人体模型或空间模型;或是对校园空间进行实地考察与测量,分析人的行为模式与空间形态的关系等。课题实施的方式可以是自主研究,也可以是团队合作。通过对个案的调查、测量、分析、总结,将教师口中抽象的理论与学生切身体验结合起来,转化成形象、生动、可感知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三,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前期实地调研课题的开展,学生对空洞的概念、数据、原理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教师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以汇报演讲的方式,对前期调研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理论——实践——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逐步完善知识体系。第四,考核内容既要涵盖基础知识,又要体现专业特色。人体工程学涵盖的知识点多,教师常采用问答的模式进行考核,虽然能够考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却不能考察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无法了解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考核形式应多样化,内容应当从理论与专业结合的角度设计,如针对室内设计方向的学生,考核内容可以是“完成一套居室空间的平面布置图”。由教师提供原始建筑图,学生假定空间性质、人群使用情况等,完成对空间的分析与布局。如此,学生将人体工程学课程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案例中,既得到了实践的机会,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专业间的联系。

四、结语

数学专题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开发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这个媒介,大家对电子、网络、智能设备的日常应用变得普遍起来。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当然这也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手段,虽然英语教材基本上都配备了教学用课件,这些多媒体课件虽都制作精良,但不完全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因为大多数的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基础都较差,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但配套的课件信息量大,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接受水平,所以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单纯地使用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是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的,应该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制作课件,对教材内容和知识要点、能力培养进行整合,学生可以直观感受所学内容,直观感受画面感和立体感,学生通过发散思维从艺术的角度去学习英语,这样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上非常实用。

一、多媒体课件在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集成性、多维化、交互性的特点,与传统教学中使用黑板加粉笔为主的单一化信息呈现方式,在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也让教师教起学生来更加轻松;灵活的教学可使课堂气氛轻松,丰富的教学内容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正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尤其针对艺术专业学生英语较差的基础上而言,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多媒体课件将图像、音频、动画、声音等当面融为一体,使教学更加生动立体;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能全方位展示当堂课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设计思维。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当堂课的知识,也可以通过调节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学到跟艺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循序渐进的消化教学内容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突出教学重点,事半功倍

如今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使用已基本上占据主流地位,针对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其专业本身具备一定特殊性,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可以从图像、音频、动画、声音等方面着手,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可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将他们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与英语有机结合起来,在制作过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文字、影像、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知识链接、文化背景以及与艺术专业相关的专业术语等知识点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去,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三)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强调师生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是实用性较强的语言工具,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有时会觉得比较枯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课程目标高度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有趣、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此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也有效解决了学生面对教师提问时候的“冷场”,多媒体课件也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问、积极解决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几乎可以完全替代传统课堂中出现的沉闷式教学。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也有助于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原则

(一)明确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路及定位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这个定位是指在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上的定位。因此如果要做一个优秀的英语多媒体课件,教师需要在设计思路上要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理解思维为切入点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要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实践性,以“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的学习模式”,确保所选图片的时效性能与英语及艺术专业的知识点相呼应,与此同时一定还要注意表现形式尽量做到新颖、别致,充分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能独立或集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一定要明确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定位是否准确、清晰,教学功能是否清楚,对于艺术专业的英语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可以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及教学的适度性等方面着手,课件要体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或特定的教学目的,以此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二)收集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素材,图文并茂

根据教学任务及目标在完成素材收集和制作多媒体之前,应要先了解相关知识。众所周知多媒体的素材大体分为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类型,不同类型素材的收集和制作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由于多媒体课件一般都是被投放到大屏幕上的,因此文本的内容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以提纲式为主,文本内容最好逐步引入,随着教学内容逐一显示,这样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制作时应更应该注重字体的选择,字体的类型不仅要醒目而且要美观,要与整个课件的风格保持一致性,一般文字颜色选择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选择以暗色为主,以此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由于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的占比在多媒体课件的较大,设计好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选择图片的时候尽量选择清晰度高、内容便于观察的图,稍微复杂的图片要和文本内容一样逐步引入,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方便教师讲解授课内容,也可以分部呈现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完整图片;至于音频、视频及动画在选择上尽可能做到将英语教学内容和艺术专业相关知识相结合,可以从Internet上下载最新的、符合当代特色的资源,在演示过程中最好具备可点击就重复播放功能,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重复播放。

三、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操作及应用

课堂上的多媒体课件讲授和操作是同时进行的,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注意课件展示的速度,以便达到当堂课的教学目的;这种讲授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时了解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的反馈,以此把握课堂节奏。多媒体课件促进了教与学过程中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在平等、和谐的启发式中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通过对课件的充分开发和设计,将收集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随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完善课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保证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充实和扩展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总体来说,多媒体课件越来越深受师生欢迎,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个良好的多媒体课件可直接影响课堂质量。如果要做一个非常优秀的艺术专业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更多地注重课件本身的设计感,将对知识点设计融入到课件的设计中去,激发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挖掘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潜能、强化实际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多媒体应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当然在对艺术专业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开发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和有待提高的部分,至于在如何扬长避短,让课件最大限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高桐.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数字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J].设计教育,2015(10).

[2]王文胜,徐文丽.美术专业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

[3]张伯敏,杨日夫.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课件的开发和设计[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数学专题课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体系;知识单元矩阵

0引言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导致了艺术设计方法、艺术设计载体、专业定位的改变。当前的艺术设计是高新技术支持下的艺术设计,表现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专业能力的重要支撑。从社会需求看,行业企业需要大量优秀的艺术工程师或艺术设计师,其能力构成包括扎实的艺术设计知识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大学计算机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获得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教学现状看,教学内容有所更新,教学方法已经有所改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高,课程教学能很好地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但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高校认为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对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学生认为现有的课程体系与应用实践有很大差距,企业认为学生缺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尤其是跨领域、跨专业的计算机能力。也就是说,从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育现状看,目前国内艺术设计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远远落后于高校、教师、学生的期待,也滞后于设计领域用人需求。这一现象已经引起部分艺术类设计院校的关注,并在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如何有效开展大学计算机教学,提升学习效率,服务专业发展,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和调研认为,应加强大学计算机课程总体设计(顶层设计),研究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课程单元,并在实践中反馈与改进,从而更好促进专业的发展。

1思路

艺术设计类专业包括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其能力构成包括专业学科知识、现代工具使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1]。分析其能力构成,专业学科知识的形成经历了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培养过程;现代工具使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思维形成、现代科学伦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专业实践能力包括艺术设计、创作等内容。在专业学科知识和专业实践方面,往往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这与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与能力,支持专业能力的形成,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网络及应用、计算机伦理等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工程类专业开设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制图、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内容;医学类专业开设医学大数据、计算机影像学、多媒体技术等内容;经济类专业开设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内容;艺术设计类专业重点在于平面设计、三维设计、动画设计等内容。所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是系列课程或模块的集合,课程的完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以学生入学为起点,延伸至三年级的专业课程,最后在专业实践中应用。形成一年级打基础,二年级分方向,三年级重应用的教学格局,从而有效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突出应用技术的专业特点,满足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

2实践

2.1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将大学计算机课程划分为系列模块,形成知识单元矩阵[2],并在一至三年内实施。知识单元矩阵考虑社会需求、专业需求、学生需求,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大学计算机课程单元矩阵如表1所示。在课程单元矩阵中,矩阵的横向是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用于区别各模块的内容特征,也适用于课程单元内容规划和评价,这个维度基本是稳定的。矩阵的纵向是课程知识单元,也是目标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技术发展、学校类型、专业特点变化调整。纵向维度上的知识单元的集合,就是广义的大学计算机课程。还可对纵向维度加以拓展,例如将大学计算机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就会形成与计算机+艺术设计类似的复合型专业。表1考虑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将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通过知识矩阵来表达,将课程体系的认知问题具体为知识矩阵的认知问题。在课程单元矩阵中,把握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本质问题就是对知识单元矩阵的“横向”和“纵向”关系的把握。横向关系中的理论、操作与应用、抽象设计三个目标是递进关系,是矩阵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2.2大学计算机课程结构设计

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的主要模块都包含在表1的矩阵中,从学科思想、专业目标出发,进一步规划设计大学计算机课程结构,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持续支持。参照知识单元矩阵,设计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共用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结构,如表2所示。考虑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课程模块开设次序、学生学习持久性等内容,课程安排理论教学52学时,持续6个学期,可补充实践课程学时。表2中,第2学年的方向课程需要在5个方向中任选2个方向。课程结构可以推广至相近专业,并可以增加知识模块。

2.3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重构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实施周期为3学年,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一是授课周期加长,需要合理安排知识单元内容;二是在教学反馈、考核方法上都要有所改变,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三是在课程管理方面需要职能部门的配合。下面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例,说明教学实施过程[3]。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工具完成构图或绘图训练,完成计算机绘画创作实践,前期需要完成计算机基础系列模块和计算机绘图模块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模块在第二学年开设,部分专业会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等课程结合进行。教学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渐进反馈的教学方式。设定教学任务后,通过微课、MOOC、微信群及时跟踪学生信息,通过反馈调整内容和方法。考核环节,将项目、研讨、报告、作品综合评价,部分内容可使用学生互评方式[4]。设置合理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将在相关专业课中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抽象与思维表现力。

3结语

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设计了艺术类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知识单元矩阵,该矩阵的课程模块可以根据专业情况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同时完成适用于两个专业的大学计算机课程设计。设计的课程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在今后的实践中,将进一步探索课程内容与一些专业课结合,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7年)[EB/OL].

[2]刘梅彦,徐英慧.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算法思维的培养[J].软件导刊,2016(4):199-201.

[3]唐永华.艺术设计类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研究[J].软件,2017(4):43-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