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精选

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第1篇

一、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内涵

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对数学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量上表现为数学课堂内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它在质上表现为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维训练、数学策略优化、数学情感态度价值孕育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其中,有效教学时间是指课堂L除去学生一无所获的、白白浪费的时间,这种时间主要用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并表现不同程度的有效性。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观需要强调效率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发展性等要素。就全面性而言,要充分考虑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效果、效益的多方面性或系统性,要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从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数学课堂教学结果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等多项指标进行全面评价。就合理性而言,要遵循数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与数学课程教学的规律,强调数学课堂教学预期目的以及数学课程教学规律的相互作用,强调数学课程教学效率评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统一。就发展性而言,应强调通过数学课程教学效率评价引导,促进师生在交往互动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文化、价值等维度的共同发展,这种发展既有学生的,又有教师的。

二、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根据前面的分析,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应当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比如,可思考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环境策略、教学组织实施策略、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教学技术应用策略等等。限于篇幅,拙文自然不可能全面展开论述,仅结合本人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考察以及上述策略构建的相关要素,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1.增强效率意识。

由于缺少必要的效率意识,常常导致许多不合理的教学现象,比如,不少教师迷信于讲,迷信于练,迷信于死记硬背:不少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不少数学教师过分迎合学生的浅层兴趣,过分追求外在的操作活动,脱离数学的本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形式化现象严重。改变这些不合理的教学现象,亟需从数学教学的内容设计、数学教学的语言表述、数学教学的进度安排、数学课程的资源运用、师生互动的有效形式等维度强化效率意识。不过,这种效率意识的增强不应仅是数学教师和学生的事,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数学教师(学生)而言,要能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经常反思自己数学教(学)的活动,以寻找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要注意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积极探索适合自己个性的独特而又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以真正做到既教(学)会又要会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而言,要引导数学教师不断提高运用数学教育理论的意识和水平,引导数学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数学教育观念、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是否与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一致性,要考察数学教师是否真正运用数学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自己设计教学并有效实施,引导数学教师在遵守正常课时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安排,真正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上狠下工夫。

2.关注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忽视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必然会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尽管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能进行有效数学思维的禀赋,但是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利用这种禀赋,不少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高通常与他们数学思维习惯不好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不高有关。因此.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呢?这自然有多方面的要求。从教师教的要素来分析,笔者认为应当特别重视以下3点:第一,教学中应尽可能拉长学生有效数学思维的长度,并通过教师自身数学教学思维的张与弛不断激发并引导学会归纳与演绎,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过程优化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第二,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数学学习过程,注意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方法的有效分析,注意在学生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注意合理运用“激趣”手段进行“启思”,注意教给学生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加强思维策略的训练(包括复述策略、

精制策略、组织策略的训练),并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学习反思。第三,教学中应关注数学学困生群体。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效率,缩小个体差异是高效率数学教学的平衡点,而缩小个体差异除了要分析学困生知识与情感两方面的因素(许多学困生知识表征不合理,存在知识缺陷,情感态度体验消极)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学困生思维品质结构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学困生的数学思考及影响数学思考的各种因素,要有效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给学困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并教给他们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切实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呼唤高素质的数学教师。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必要努力提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素质,这在本质上要求从“个人”与“集体”两个维度来衡量数学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职业情意”等方面的发展。特别地,应当对效率低下的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跟踪、诊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帮扶”、指导.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数学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数学教学艺术,并夯实以下诸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一,数学教学要素精益求精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这种能力才能使教师对数学语言和数学教学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精炼而富于启发性,对数学教学问题设计才能既有难度又有坡度、清晰度。第二,数学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地,应当防止数学教学思维的片面性与简单化导致形式主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泛滥。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数学中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是有所区别的,有的侧重于讲解、有的侧重于练习、有的侧重于探究,对数学教师而言,课堂上哪些内容该教师讲,如何讲,哪些内容该学生自主性地学习,如何进行自主性学习,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清晰的数学教学思维。尤其是对那些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要通过数学教师清晰的教学思维,及时地捕捉信息、重组信息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第三,指导学生数学学习策略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数学方法的掌握克服解题的盲目性,透过不同现象抓住其本质,训练创造性解题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第四,妥善整合各种教学关系能力的培养。就教学对象而言。要能处理好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的关系,在面向全体的理念指导下努力面向每一个个体;就教学目标而言,要能处理好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与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方面目标整体上的全面性、均衡性与具体课堂中的选择性、侧重性的关系;就教学方式而言.要能注意处理好接受学习与建构学习的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别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就教学过程展开而言,要能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努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在尊重数学教学文本的基础上超越和创新数学教学文本;就教学结果而言,要能关注学生的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教育业关注的重点。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果,教师通过填鸭式教学来灌输知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学习主动性,没有逻辑思维的锻炼,造成了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措施: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教学成果的好坏、教学效率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教师方面的因素

1.备课阶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准备阶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备课,以保障教学效果。备课时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是一名教师的责任与能力的体现,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教师准备充分,但是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备课是面对学生的平均水平来做课前准备,做不到因材施教,对于能力较高的学生,课堂教学只需讲解重点;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需要详细地讲解每个知识点。而教师只能照顾大部分平均线水平的学生,对于两个极端的部分学生很难兼顾,长此以往,造成了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严重的甚至放弃学习数学的思想。

2.授课阶段:

授课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过程,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注重讲解,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收,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指引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现阶段,教师在讲解习题时,都是自己做、自己讲,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只是充当听者的角色,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没有沟通、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产生了心理依赖,一遇到难以解决的习题就求助教师,没有自我思考的习惯。长期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体验不到数学的魅力,逐渐对数学丧失了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

3.课后总结:

教学过程还需要课后总结,其实就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流程的反思的过程,包括备课、授课阶段,自身的行为、方式,学生的接受状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善于课后总结是教师提升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1.课前的预习。

到了高中,数学课堂的容量要大量增加,在一节课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二十分钟左右,如果学生不做好提前预习,在课堂上很难跟上教师的进度,不能掌握课堂的重点、难点,课间时间也很有限,有些学生根本没机会向教师请教问题,久而久之疑问会越来越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将会大大降低,直至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课堂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应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教师产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讲解,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生和教师没有了互动的环节,上课情绪也相对下降,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课感到无聊,从而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课后总结。

有些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公式的掌握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系统的课后分析、总结的环节,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上面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我结合教学实践,得出以下几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用有效的教学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阵营,我们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低效率教学的危害性,积极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不断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现如今,教师都已经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模式也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求问题的答案。这样课堂氛围才会不断活跃起来,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并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给学生创造参与到课堂上来的条件:

1.授课时间要精简,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让学生进行自我解题,找出解题方法;

3.适当扩展课外知识;

4.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其在课堂上进行发言、想象等,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如,在学习函数时,这堂课的难点是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逐步地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函数概念中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函数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们便会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让数学学习事半功倍。为了提高学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独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我们还可以出一些有意思的题目,创设有趣的意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知识、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任务,还要与学生配合,让学生融入到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爱数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白小军.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

[2]李叶梅.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8).

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第3篇

一、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内涵

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对数学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量上表现为数学课堂内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它在质上表现为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维训练、数学策略优化、数学情感态度价值孕育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其中,有效教学时间是指课堂L除去学生一无所获的、白白浪费的时间,这种时间主要用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并表现不同程度的有效性。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观需要强调效率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发展性等要素。就全面性而言,要充分考虑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效果、效益的多方面性或系统性,要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从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数学课堂教学结果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等多项指标进行全面评价。就合理性而言,要遵循数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与数学课程教学的规律,强调数学课堂教学预期目的以及数学课程教学规律的相互作用,强调数学课程教学效率评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统一。就发展性而言,应强调通过数学课程教学效率评价引导,促进师生在交往互动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文化、价值等维度的共同发展,这种发展既有学生的,又有教师的。

二、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根据前面的分析,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应当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比如,可思考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环境策略、教学组织实施策略、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教学技术应用策略等等。限于篇幅,拙文自然不可能全面展开论述,仅结合本人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考察以及上述策略构建的相关要素,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1.增强效率意识。

由于缺少必要的效率意识,常常导致许多不合理的教学现象,比如,不少教师迷信于讲,迷信于练,迷信于死记硬背:不少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不少数学教师过分迎合学生的浅层兴趣,过分追求外在的操作活动,脱离数学的本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形式化现象严重。改变这些不合理的教学现象,亟需从数学教学的内容设计、数学教学的语言表述、数学教学的进度安排、数学课程的资源运用、师生互动的有效形式等维度强化效率意识。不过,这种效率意识的增强不应仅是数学教师和学生的事,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数学教师(学生)而言,要能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经常反思自己数学教(学)的活动,以寻找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要注意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积极探索适合自己个性的独特而又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以真正做到既教(学)会又要会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而言,要引导数学教师不断提高运用数学教育理论的意识和水平,引导数学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数学教育观念、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是否与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一致性,要考察数学教师是否真正运用数学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自己设计教学并有效实施,引导数学教师在遵守正常课时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安排,真正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上狠下工夫。

2.关注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忽视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必然会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尽管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能进行有效数学思维的禀赋,但是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利用这种禀赋,不少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高通常与他们数学思维习惯不好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不高有关。因此.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呢?这自然有多方面的要求。从教师教的要素来分析,笔者认为应当特别重视以下3点:第一,教学中应尽可能拉长学生有效数学思维的长度,并通过教师自身数学教学思维的张与弛不断激发并引导学会归纳与演绎,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过程优化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第二,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数学学习过程,注意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方法的有效分析,注意在学生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注意合理运用“激趣”手段进行“启思”,注意教给学生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加强思维策略的训练(包括复述策略、精制策略、组织策略的训练),并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学习反思。第三,教学中应关注数学学困生群体。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效率,缩小个体差异是高效率数学教学的平衡点,而缩小个体差异除了要分析学困生知识与情感两方面的因素(许多学困生知识表征不合理,存在知识缺陷,情感态度体验消极)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学困生思维品质结构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学困生的数学思考及影响数学思考的各种因素,要有效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给学困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并教给他们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切实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呼唤高素质的数学教师。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必要努力提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素质,这在本质上要求从“个人”与“集体”两个维度来衡量数学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职业情意”等方面的发展。特别地,应当对效率低下的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跟踪、诊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帮扶”、指导.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数学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数学教学艺术,并夯实以下诸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一,数学教学要素精益求精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这种能力才能使教师对数学语言和数学教学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精炼而富于启发性,对数学教学问题设计才能既有难度又有坡度、清晰度。第二,数学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地,应当防止数学教学思维的片面性与简单化导致形式主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泛滥。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数学中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是有所区别的,有的侧重于讲解、有的侧重于练习、有的侧重于探究,对数学教师而言,课堂上哪些内容该教师讲,如何讲,哪些内容该学生自主性地学习,如何进行自主性学习,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清晰的数学教学思维。尤其是对那些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要通过数学教师清晰的教学思维,及时地捕捉信息、重组信息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第三,指导学生数学学习策略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数学方法的掌握克服解题的盲目性,透过不同现象抓住其本质,训练创造性解题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第四,妥善整合各种教学关系能力的培养。就教学对象而言。要能处理好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的关系,在面向全体的理念指导下努力面向每一个个体;就教学目标而言,要能处理好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与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方面目标整体上的全面性、均衡性与具体课堂中的选择性、侧重性的关系;就教学方式而言.要能注意处理好接受学习与建构学习的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别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就教学过程展开而言,要能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努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在尊重数学教学文本的基础上超越和创新数学教学文本;就教学结果而言,要能关注学生的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学定教”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开展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缺失。教师所采用的统一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而“以学定教”理念的提出,则完全颠覆了小学数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教学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策略的运用,需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差异化教学,以实际学情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枯燥乏味的一面,存在较多的符号语言与逻辑关系,因此很多学生对其望而却步,长此以往不能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师未对抽象的数学内容加以重新整合,也会导致在教学中遇到较大的阻碍。而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内容联系在一起,是提升数学知识趣味性的有效方法,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自然难以对学生的兴趣形成有效激发。其次,教师的教学模式落后[1]。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概念和公式等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力是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导致其实践能力较差。再次,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单一的教学手段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在抽象知识讲解中遇到较大困难。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一)开展差异化教学

在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数学基础等方面,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影响,运用差异化教学方法落实“以学定教”的相关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通过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其学习水平与特点,明确学生在不同学习模块中的薄弱点,增强教学实践活动的针对性[2]。比如在四边形相关内容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明确学生对四边形概念的认知程度。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其在深入了解四边形概念的同时,加强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以增强其举一反三的能力。而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则应该引导其了解四边形的概念,对于学生的困惑进行耐心讲解,使其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

(二)留出独立思考空间

给学生留出独立的思考空间,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也是增强其自主判断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关键。这就需要在“以学定教”模式当中,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自己在课堂中讲解的时间,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维活力的增强,防止灌输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思维僵化。教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中亲自解决数学问题[3]。比如在测量及统计相关内容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物体进行目测,大致确定其长度、宽度和高度等信息,再利用测量工具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不同的测量方式进行思考,以确定最简便的测量方法。

(三)加强兴趣引导

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受到兴趣的驱动,在“以学定教”当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阻碍[4]。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为紧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固有偏见,增强教学模式的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能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其生活中的兴趣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营造有趣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动画等,将抽象的知识概念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结语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模式落后和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以学定教”理念指引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高效课堂教学策略,通过开展差异化教学、留出独立思考空间和加强兴趣引导等方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尹文明.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4):95.

[2]梁淑军.探讨“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55.

[3]蔡红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以学定教”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6(20):61.

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第5篇

1.思维激发层次理论

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第二维度理论,思维激发理论以讨论、交流、探究、推理和归纳为特点。承接上一例子,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后依然会存在诸多的疑问,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个交流讨论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自主解决疑问,之后,由老师趁势导入课本理论,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进步。这一理论层次在引导训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推理归纳、数学说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思维活动是以原有认知为基础的。第二层次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建立在第一理论层次的设计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让思维激发层次理论成为新课标要求下的有效教学方式。

2.情感体验层次理论

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其价值观的形成是学生对于课堂活动中某一具体现象的主观看法。因此,老师要对学生情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走出情感误区,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热爱学习的精神。

二、数学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实践策略

1.情景教学

初中学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思考性,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数学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构建恰当的数学情景,这种情景既可以是课堂模拟教材例题的情景为形式,又可以以老师带队深入自然、亲身探讨为形式,当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技术手段为学生再现原理推到的当时情景,让学生在自我参与中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根本性特征。此外,老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但又不局限于此,而是以此为基础让学生结合课本理论,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之后由老师带队、小组讨论的方式,修正问题的缺陷。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还能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总之,情景教学是数学课堂活动设计中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学生自主求知的学习习惯,不断推动学生的学习进步。

2.建立数学实验室,让学生体验数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必须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在实验室这一平台之下,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并且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吸收。此外,实验室中还应当配备所必须的多媒体设备,将教材理论以视频、音频的形势展现给大家,让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历史根源,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实验室教学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形象化的教学活动中理解数学概念的前后逻辑顺序,建立起完整的数学概念体系。

3.趣味式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老师要善于发现数学知识中的趣味点,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这样的一种氛围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情感和兴趣,驱动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进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要想真正实现趣味式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探寻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对教学题材进行有效的加工,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丰富有趣味,最终将数学变成学生所热爱、乐学的学科。

4.开放教学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