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诊断论文

实验诊断论文范文精选

实验诊断论文

实验诊断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诊断学实验课教学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1]。良好的教学方式是让同学掌握基本的临床医学诊断方法的重要途径。诊断学的教学方式与基础课程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基础课程主要是在课堂上和实验室完成,而诊断学有大量教学活动在医院中进行。这就成为诊断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难点和关键。

1目前不同专业层次的诊断学实验课的安排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越来越趋向多样化、综合性。就目前中医院校开办的专业而言,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骨伤专业、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等,实验课学时在20学时左右;而像非医学专业如医学心理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医学英语专业、口腔工艺专业等总课时相对医学专业来说少,实验课在10学时左右。

2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环节

诊断学实验课根据教学的需要,有以下环节。

(1)检体诊断的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又可称为生理见习)。按照检体诊断的内容和顺序,生理见习包括:检体诊断的基本方法,一般状态及其头颈部查,肺脏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教学。(2)心肺模拟人听触诊及腹部模拟人检查。(3)观看诊断学基本技能及心电图等的电教片。(4)临床实践。(5)实验室诊断的部分实验。(6)心电图实验。(7)病历分组讨论。

3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

目前,就我校的学生和教学特点而言,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如下。

3.1检体诊断的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是诊断学实验的关键,关系到学生对医学基本技能的掌握。

3.2心肺模拟人听触诊(一般在心脏检查之后进行)和腹部模拟人检查穿插在检体训练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形象性。

3.3实验室诊断的部分实验因专业不同而异,例如,中医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等就选择进行此项环节,其他如非医学专业因学时少,教学要求不同不进行此项环节。

3.4临床实践是教学的又一关键和难点。诊断学涉及许多临床疾病,为提高学生学习诊断学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上应安排一定的临床见习,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接触患者,将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见习,并根据见习结果进行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但由于目前医疗市场的改革,病人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之高校扩招,学生班大人多等原因,给临床见习带来一定困难。

3.5因学生专业和层次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环节。

3.6分组多以15人/组为标准。如果分组过大,学生观察和学习、老师示教就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7问诊和病历书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加练习。这部分理论课讲完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多写几篇病历,以便学生掌握一般的病历格式。同时还安排学生到临床接触患者,亲自问诊,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和书写病历。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自觉性,病历完成情况不好。加之学生学习诊断学时初步接触临床,在病人面前有不好意思、难为情等心理影响,所以教学环节效果不佳。

4就诊断学实验课的现状提一些个人的拙见

4.1加强诊断学基本技能的训练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多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课中,老师必须做到统一手法,规范动作;学生要分组训练(最好两人一组),互换角色。由于实验课堂上的练习,毕竟太少,应嘱学生回寝室再自己练习。课堂训练时,老师应进行巡视和辅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和手法,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参照,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由于学生专业的区别,医学专业学生可基本保证实验课各个环节的进行,但应把重点放在检体训练和临床实践中。对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应着重进行检体训练,这样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2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打破传统的考试方法,即笔试和实习前临床考核(同学之间的互相检查),传统的考试方式着重考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录像考试以形象生动的具体画面展示在受试者面前,并且把一个个的实际问题交给受试者,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诊断学考试近乎床旁考试[2]佣拐锒涎д嬲晌俅惨窖У幕*ぁ糞THZ〗4.3基于第2点,就一定要加强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3.1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3]

缭诖笱Ф昙毒涂枇俅惨窖迪胺矫娴目纬痰取*ぁ糞THZ〗4.3.2增加临床实践的学时数,带教老师最好长期从事临床工作,以便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

4.4实习课分组不宜过大。搞好诊断学的教学,加强实验课的教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能力及其临床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4.5目前检体训练的实验课教学方法主要是经典的教师教、学生做的模式,所以加强教师的监管性和学生的自觉性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多动手。

4.6多进行病历讨论教学带教老师选择比较典型的、难度适中的病历,让学生根据病历提供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历分析讨论,提出完整诊断和诊断依据。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对以后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打基础。

4.7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投资建立临床技能中心,目前我校已在新校区投资建设了实训中心。如果能够建立临床诊断技能培训分中心,那会更好。

笔者认为,临床诊断技能培训分中心应建设:

(1)模拟病房:下设心肺听触诊训练室,腹部检查训练室,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和五官检查训练室,急重症抢救训练室,病患处理训练室。

(2)模拟门诊:使用SP(标准化病人)[4]进行教学,并建立为SP的模拟候诊场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临床见习面临新的困难,如病人和主管医生不配合教学、病历不易查阅等。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与病人及医护人员的沟通、采用SP(标准化病人)及多媒体教学、增加课时及交叉轮转教学的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和教学的矛盾,对保证临床见习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临床操作技术训练室:选择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静脉插管术等),利用模拟人进行训练。

(4)多媒体学习、评估室:利用现有诊断学课程网站,建立多媒体学习中心,同时建立网络化的训练评估体系,对每位训练者进行评估。

当然,这些不是简单的设想所能达到,需要再努力。

4.8开设临床基本技能这门课程临床基本技能为医学重要桥梁课程,也是实践新教学模式的重要课程之一。如果有成熟的开课条件,可选择资深诊断学方面内、外、妇产科、儿科等专家教授,辅以护理、影像及计算机方面教师担任,再根据需要从临床抽调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参与教学。为学生训练和老师示教提供优良的环境,保证基本技能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

我校的心肺模拟听触诊训练就是很好的临床技能训练的实例,只是开放程度不够,未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4.9多开展诊断学技能比赛诊断学技能比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诊断学的兴趣,而且在比赛过程中学生更有效的学习了技能训练检体诊断的方法,并且容易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诊断学的教学与学生的临床实习间隔时间较长,部分学生对基本的操作内容有的可能淡忘,所以有必要在实习前再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考核。以便使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回顾性复习,到临床实习阶段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实际工作。

5总结

本文对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当然也存在着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克服困难,从多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9.

2羊裔明,吴谨渚,欧阳饮.医学生诊断学考试方法的探讨.医学教育,1991,(6):27-29.

实验诊断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免疫净化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个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以导致骨的侵蚀和关节的破坏,最后造成关节畸形。

1诊断标准[1]

1.1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分类标准

①晨僵;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软组织);③手关节肿胀(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或腕关节);④对称性肿胀(软组织);⑤皮下结节;⑥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⑦骨关节X线片示手或腕关节侵蚀性缺损和(或)关节周围骨质疏松。以上1~4项必须为医师所见,持续6周或以上,具备上列7项标准中的4项,即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1.2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2009年的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已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迫切需要,以往的分类标准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分类标准不等于诊断标准。临床工作更需要一个可靠的疾病缓解标准(包括临床缓解与结构进展等问题)。但实际上制定一个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标准很困难,有人提出了炎性关节炎的概念,甚至提出了早期炎性关节炎的概念,正是因为这部分患者炎性关节炎不是全部,而是部分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在新的分类标准中如果判断有可能发展为持续炎性关节炎或破坏性关节炎,这类关节炎就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

1.2.1必要条件至少一个关节肿痛,并有滑膜炎的证据(临床或超声或磁共振成像);在为分化关节炎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关节炎症状和体征。

1.2.2其他条件①血清学: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类风湿因子(RF);②受累关节的种类(小或大关节)和数量;③滑膜炎的病程;④急性血象反应: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

1.3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1.3.1诊断第一步满足2项必要条件,并有常规典型放射学RA骨破坏的改变,可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具体步骤见图1。

图1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步骤

1.3.2诊断第二步如没有常规典型放射学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改变,需要进入以下分类评分系统,见表1。请记住以下分值表中的得分。不同的关节受累情况再加上区域辨别条件中的任何项目,评分大于6分提示为确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表1类风湿关节炎分类评分表

1.3.3诊断第三步树枝计算法,根据关节受累情况:①>10个关节(至少1个小关节);②4~10个小关节;③1~3个小关节;④2~10个中大关节;按图2是或否继续分类。

树枝计算法用文字描述:①如满足受累关节大于10个关节(至少1个小关节)(5分)同时满足血清学阳性(或滑膜炎病程≥6周,或ESR/CRP升高),评分≥6分;②如满足4~10个小关节受累(3分)同时需要满足血清学高滴度阳性,或血清学低滴度阳性+滑膜炎病程≥6周(或+ESR/CRP升高),评分≥6分;③如满足1~3个小关节受累(2分)同时需要满足血清学高滴度阳性+滑膜炎病程≥6周(或+ESR/CRP升高),或血清学低滴度阳性+滑膜炎病程≥6周+ESR/CRP升高,评分≥6分;④如满足2~10个中大关节受累(1分)同时需要满足血清学高滴度阳性+滑膜炎病程≥6周+ESR/CRP升高,评分≥6分。所以只要满足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即提示为确定的类风湿关节炎。

2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全面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包括:患者教育、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对确诊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应进行疾病教育,并由专业的理疗师进行关节功能训练,延缓残疾的发生。

2.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策略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联合用药;长期观察。目的是缓解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控制疾病发展,防止关节骨的破坏,减低致残率并改善其功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分为4类,即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植物药制剂。

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后,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同时,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常首选柳氮磺吡啶或甲氨蝶呤,亦可选用羟氯喹或来氟米特。单用一种抗风湿药物或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及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不佳,可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风湿药物联合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案有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或羟氯喹+甲氨蝶呤。若对甲氨蝶呤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时,可用来氟米特替代。也可柳氮磺吡啶+羟氯喹联用。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2009治疗RA建议主要包括:早期积极治疗,尽可能达到临床缓解的目标;严格控制;甲氨蝶呤是治疗的核心药物;甲氨蝶呤疗效不好或有预后差的因素时及早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药;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缓解者可逐渐减药或停药。先减或停用皮质激素,其次是生物制剂,最后考虑是否减停甲氨蝶呤或其他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有禁忌图2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树枝计算法

或不能耐受者可选择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注射金等。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并对生物制剂有禁忌者可选择上述慢作用抗风湿药联合或单用下述药药治疗:硫唑嘌呤、环孢素、环磷酰胺等。

2.1.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选择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可以减少关节肿胀及疼痛,但不能改变病程,不应单独使用[2]。在该类药中,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水杨酸类药物由于用量大且易致凝血功能障碍,已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吲哚类药物中的吲哚美辛(25mg,tid,口服),因胃肠道反应严重已较少应用。但吲哚美辛50~100mg,qd,肛肠使用。因其消炎镇痛作用强,胃肠道不良反应小而仍在临床使用。临床常用的苯酰酸衍生物-双氯酚酸钠(双氯芬酸,25mg,tid,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bid)。丙酸衍生物-布洛芬缓释胶囊(0.3g,bid,口服)疗效较好。也可选用昔康类药物-美洛昔康(15mg,qd,口服)。非酸性药物-萘丁美酮(110g,bid,口服),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昔布类药物-塞来昔布(200mg,每日1~2次,口服,依托考昔,120mg,qd)胃肠道安全性较高。

非甾体抗炎药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重者可致消化道溃疡而引起出血、穿孔等;肾脏受累,如水钠潴留、血尿和蛋白尿及间质性肾炎等;还可致血液系统改变,如外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还可有肝功能损害。极少数病人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等。应避免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非甾体抗炎药物,因其增加不良反应的同时却不会增加疗效。足量使用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1~2周后,观察疗效,若仍不缓解再考虑更换另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经治疗关节肿痛及晨僵消失后,可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2.1.2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的选择慢作用抗风湿药起效较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需要1~3个月,甚至半年,故又称为慢作用药。

柳氮磺吡啶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可减少血液循环中活化的淋巴细胞,使IgM型类风湿因子滴度下降。用法:第1周,250mg,tid;第2周,500mg,tid;第3周,1000mg,bid,口服。用药4~8周开始起效,通常服用6~18个月。其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皮疹,偶有骨髓抑制。磺胺类过敏者禁用,但可改用爱迪沙,015g,tid,口服。

抗疟药主要抑制抗原提呈细胞的提呈功能并阻止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1的释放。①磷酸氯喹:250mg,qd,口服。4~6周后减量至125mg,qd,口服。②羟氯喹:200mg,bid,口服,4~6周后减量至200mg,qd,口服。抗疟药服用后3~4个月疗效达到高峰,若连用半年仍无效时,应更换另一类抗风湿药。抗疟药中,羟氯喹不良反应较磷酸氯喹轻,但价格略高。此类药物可引起视网膜变性而失明,故服药过程中,应每半年检查一次眼底。此外,窦房结功能不全、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等病人禁用。

金诺芬商品名瑞得,可抑制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1,并能抑制胶原的合成。用法:3mg,bid,口服。3~4个月才起效,6个月时出现最大疗效。若服用9个月时仍无效,应更换另一类抗风湿药。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受累及肝肾功能损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由于金诺芬起效慢且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不如柳氮磺吡啶和甲氨蝶呤,故应用日益减少。

甲氨蝶呤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合成受抑制,从而抑制胸腺嘧啶合成;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用法为每周7.5~10mg,顿服。本品起效较快,最早为1个月,通常为2~3个月,且疗效较为肯定。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皮疹,可有骨髓抑制及肺间质改变等。EULAR2009治疗RA建议:甲氨蝶呤为核心药物(anchordrug),小剂量(每周7.5~20mg)每周使用是长期最有效和安全的药物。大剂量(每周20~30mg)时有细胞毒和其他不良反应,根据个体差异决定是否使用大剂量。初始治疗可单用甲氨蝶呤,快加:每周5mg;慢减:每周2.5mg,合并使用叶酸明显减少胃肠不良反应。

硫唑嘌呤商品名依木兰,通过抑制肌苷酸的合成干扰腺嘌呤、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合成而抑制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用法:50mg,qd,口服。若无不良反应,1个月后加量至50mg,bid,口服。不良反应有脱发、皮疹和胃肠道反应等,可有骨髓抑制。

来氟米特商品名爱若华,是新型的免疫抑制药。来氟米特可影响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还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免疫反应。用法:20mg,qd,口服。服药后3~6周起效,12周时达到稳定有效浓度,此时可减量至10mg,qd,口服。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如腹泻等,还可有脱发、皮疹等。也可出现肝酶谱增高和白细胞减少等。上述免疫抑制药可有性腺抑制,故青少年及未婚女性应慎用,但来氟米特目前尚无性腺抑制的报道。国外学者认为免疫抑制有诱发肿瘤的可能性。

吗替麦考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lil,MMF)是由瑞士罗氏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高效免疫抑制药,通用名为骁悉。1997年在国内上市,其机制是选择性抑制与排斥反应有关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临床观察服用MMF3个月以后,患者关节受累数目减少,关节功能显著改善,且外周血的类风湿因子消失,免疫球蛋白以及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免疫抑制合并感染。

环孢素(cyclosporin,CS)用于重症RA,主要优点为无骨髓抑制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血肌酐和血压上升等。

沙利度胺是谷氨酸衍生物,能有效抑制TNFα等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延缓RA的发展。用法:沙立度胺,25mg,每晚1次,最大量可至每日100~200mg。

2.1.3生物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RA的生物制剂包括了抗CD4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1(IL1)抑制药及TNFα抑制药。抗CD4单克隆抗体文献报道在欧、美等采用抗CD4单抗治疗RA已达200多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剂量为每日10~25mg,每个疗程为10d,如无明显过敏反应,4周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白细胞介素1(IL1)抑制药对难治性RA和早期RA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临床改善率达20%~35%,但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TNFα抑制药一种为嵌合抗体:利普单抗(infliximab),另一种为可溶性TNFα受体:依那西普(etanercept)。两种化合物都是通过抑制TNFα的下游效应阻断炎症。TNFα抑制药至今尚无公认的严重不良反应。依那西普(益赛普)成人推荐剂量为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或50mg,皮下注射,每周1次[3]。对于生物制剂,EULAR2009治疗RA的建议:TNFα抑制药首选,联合甲氨蝶呤使用。甲氨蝶呤和其他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不理想者应加用TNFα抑制药。有预后不好因素者可初始使用甲氨蝶呤+TNFα抑制药。TNFα抑制药治疗失败:可选择另一TNFα抑制药,或者abatacept,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或者人源型抗人白细胞介素6受体抗体(tocilizumab)。

2.1.4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原则上不用激素。但对有严重的关节外症状者(如高热、大量心包积液、多个类风湿结节等),可小剂量使用,如泼尼松,10~15mg·d-1,晨起顿服,待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并停药。对于糖皮质激素,EULAR2009治疗RA的建议:大剂量(40~60mg·d-1)可作为诱导缓解。应避免激素>10mg·d-1的长期使用。小剂量(<5mg·d-1)长期维持有争议。

2.1.5植物药制剂雷公藤总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机制可能是抑制淋巴细胞的作用而阻止免疫球蛋白合成。用法为20mg,tid,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造血系统损害、肝脏损伤,特别是性腺抑制,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故未婚女性或已婚未孕的年轻女患者应禁用。

帕夫林,是在白芍总苷中提取,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是一种抗炎和免疫调节药,临床试验结果发现,该药治疗RA的疗效接近于MTX,病人耐受性较好。用法是2粒,tid,口服,服用3~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2.2免疫净化

除了药物治疗外,免疫净化疗法(immunoapheresis)对类风湿关节炎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净化疗法是利用离心分离、膜分离或吸附分离等技术去除血循环中异常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炎症介质等病理成分,或去除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免疫净化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常用的免疫净化疗法包括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和白细胞净化。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致炎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免疫净化疗法可安全迅速有效去除致病成分,对快速地缓解病情进展,提高药物疗效能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和辅助作用。200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将免疫吸附作为RA的治疗方法之一[2]。超级秘书网:

实验诊断论文范文第3篇

1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创新性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可行性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实用性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科学性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前瞻性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选题的基本方法

2.1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在科研过程中选题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在临床实践中选题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从文献资料中选题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实验研究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临床分析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疗效观察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病例报告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病例(理)讨论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调查报告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实验诊断论文范文第4篇

1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创新性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可行性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实用性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科学性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前瞻性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选题的基本方法

2.1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在科研过程中选题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在临床实践中选题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从文献资料中选题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实验研究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临床分析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疗效观察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病例报告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病例(理)讨论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调查报告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实验诊断论文范文第5篇

1.实验研究中的写法

材料与方法的标题因研究的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别,调查研究常改为“对象与方法”,临床试验则用“病例与方法”。不同类型研究的材料与方法的写作也不完全一样。实验研究要交待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

①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动物的来源、种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状况、选择标准、分组方法、麻醉与手术方法、标本制备过程以及实验环境和饲养条件等。

②实验方法包括所用仪器设备及规格、试剂、操作方法。

③试剂如系常规试剂,则说明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即可;如系新试剂,还要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若需配制,则应交待配方和制备方法。

④操作方法如属前人用过的,众所周知的,只要交待名称即可;如系较新的方法,则应说明出处并提供参考文献;对某方法进行了改进,则要交待修改的根据和内容;对创新的方法,要注意不要将新方法的介绍和运用该方法研究的新问题混在一篇论文中,若论文系报道新方法,则应详细的介绍试剂的配置和操作的具体步骤,以便他人学习和推广。

2.临床研究中的写法

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应说明来自住院或门诊,同时必须将病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因、病程、病理诊断依据、分组标准、疾病的诊断分型标准、病情和疗效判断依据、观察方法及指标等情况作简要说明。上述内容可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说明,并突出重点。

①对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注意交代受试对象是否包括了各类不同患者(病情轻重、有无合并症、诊疗经过等),受试对象及对照者的来源(如不同级别的医院某病患病率及就诊率可能不同),正常值如何规定,该诊断方法如何具体进行等等。

②研究疾病临床经过及预后的论文,要注意说明病人是在病程的哪一阶段接受治疗,病人的转诊情况,是否制定了观察疾病结果的客观标准。超级秘书网

③病因学研究论文则要交代所用研究设计方法(如临床随机试验、队列研究等),是否做剂量-效应观察。

④对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来说,主要说明病例选择标准,病例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分组原则与样本分配方法(配对、配伍或完全随机),疗效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