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声乐网络教学

声乐网络教学范文精选

声乐网络教学

声乐网络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声乐教学;分析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我国的声乐教学。在新的要求环境下,媒体、教师以及学生成为我国声乐教学的三要素,媒体充当信息传播载体的角色,教师充当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学生则是信息的接受者。把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一、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以及价值

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广泛地运用了互联网技术,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尤其是我国的声乐教学。

(一)互联网技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打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方法以及理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构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三个最基本要素就是教师、学生以及媒体,这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别起着教学信息传播者、教学信息接受者以及教学信息载体的作用,在这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密切合作下,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还能够为声乐教育教学方面开拓新的领地以及新的资源。把互联网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在收集图片、文章、以及声音信息时就会很高效,而且收集的教育教学资源的质量也很高,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人与设备的整体效能,最终把教育教学资源以及设备资源进行整合,使教师在查阅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更加方便。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准确性、客观性、迅速性以及高效性等优势,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多途径性、可控制性、可创造性、灵活性等特点,在其运用于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明显。而且,这些优势以及特点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的不足。

(二)互联网技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声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下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不仅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作为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教学信息,而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学生不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学生还会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积极地与同学以及教师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充分的体验以人为本的主体体验。第二,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自身的自主性以及独立性。学生不仅可以从课堂上学到新的知识,还可以在课后,运用互联网技术学习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新知识。比如,学生可以利于网络或者光碟等新技术,找到许多关于歌曲演唱的视频或者文章,通过这些资源学习到歌唱家的演唱技巧。与此同时,学生们可以找到我国歌唱家以及外国歌唱家的演唱资料。收集到这些资料,再进行深入研究,对国内国外歌唱家的演唱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进行学习。

(三)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有效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

把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人文教育的发展,在人文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把互联网技术与声乐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两者的优势互补,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声乐教育教学方面的发展,有效凸显其人文性的本质。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发展趋势的要求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

(四)互联网技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性素质

把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性素质。体验能力的敏感性以及对感性体验的高要求是感性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感性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环境意识,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思维。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感性素质,才有根本的动力去进行艺术创造,才有本质的力量去追求美的东西。对感性素质进行归纳,感性素质就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感悟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感性素质,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够有所提高。教师在声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此同时,学生的感性素质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中的实例

(一)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歌曲演唱以及创作进行实践

在进行声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演唱以及创作的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时,要深刻理解演唱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歌曲的原创者在创作歌曲时是以生活作为创作的源头,学生要始终牢记这一点。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演唱民族歌曲时,教师应该先为学生准备一些关于这个民族的资料,为学生详细讲解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以及民族音乐,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个民族,才能够真正地唱出感情,唱出歌曲创作者所表达的意境。其次,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歌曲创作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用歌曲表达情感。例如,针对刚刚入学的正在进行军训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创作一首关于自己现在生活的歌曲,在创作之前,教师应该先带领学生讨论整首歌曲的风格以及特色,制定基本的歌曲框架。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学生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要认真地感悟、思考、体验,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理解生活。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在网络上查找一些相关的歌曲资料进行参考,最后在创作过程中将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创作出一首积极向上、生动鲜明的青春之歌。

(二)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抽象性以及不确定性都是声乐教育教学的特点。声乐教育教学的不确定性在于其教学过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是不直观的,这样就会使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网络课件可以为学生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网络课件可以从听觉、视觉、感觉等角度多方面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供便利,这样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可以把国内的音乐家以及国外的音乐家的演唱教学录像进行整合,将这些演唱教学录像作为教学的视听部分展示给学生。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在学生的心中更具有权威性以及可靠性,学生在观看这些演唱教学录像时会更加认真、仔细,教学过程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把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使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学校、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些问题被一一攻破。下文主要从网络环境下声乐教学的发展要基于网络凝聚力量、多元性、网络的发展等方面,针对我国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在网络环境下声乐教学的发展要基于网络凝聚力量

在声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建立和深化人文观念,要培养出具备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素养的优秀学生。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地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合理地利用网络凝聚力量。教师不能单纯地依靠科学技术,不能把科学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唯一依据,不能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唯一目的,在发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网络凝聚力量,要以人文精神作为制约依据。

(二)在网络环境下声乐教学的发展要基于多元性

在声乐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族音乐、古典音乐以及现代音乐一直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多角度、多层次为学生进行讲解。教师不能够只重视本国的音乐文化,只为学生讲解本国的音乐文化,这样会使学生对整个音乐文化体系没有完整的认识,因此,不论是国内的音乐文化,还是国外的音乐文化,教师都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全世界的音乐文化发展。

(三)在网络环境下声乐教学的发展要基于网络的发展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声乐教学的教育性以及艺术性进行完善和统一,在发展教学经典性的同时还要重视教育的时代性,在教授学生本国文化的同时还要给学生普及外国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高雅的、优秀的音乐作品,鼓励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到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学生对声乐文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易可佳.网络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以“国际声乐”的微博为例[J].戏剧之家,2015,(2):87.

[2]邹建军.翻转课堂在高校声乐集体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广西科技大学声乐集体课为例[J].教育界,2017,(1):159-160.

声乐网络教学范文第2篇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完善声乐教学教育性与艺术性统一,力求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人类音乐艺术精品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的感染和熏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中千姿百态的音乐,使他们认识人类创造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而实现以多元音乐塑造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即现代文化人类学和音乐文化价值观,唤起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紧迫性认识,树立起接续传统、面向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网络教学和音乐教学的结合,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能力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力。人的素质虽含有知识与能力,但知识与能力并不等同于素质。从知识教育理念到能力教育理念,再到素质教育理念,这反映了教育理念的重大进步与发展。它把教育对象视作为能动主体,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因此,要真正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熟悉和重视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时,而且常常要煞费苦心地设计一些问题。如曲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风格怎样?音色、力度、速度是怎样变化的?运用网络指导学生歌曲演唱和创作实践。首先体现在指导学生歌曲演唱方面。演唱声乐作品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根据创作背景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在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为使学生尽快熟悉音乐风格,教师运用网络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等文字资料,欣赏民族多声部无伴奏山歌。其次,体现在指导学生的歌曲创作方面。面对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专家们已经注意到,信息社会的教学,已不再只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而且还要教学生寻找信息,使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并且以批判精神对待这些信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生活的社会信息化进程更为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正悄悄地改变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和方式。教师设计题目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感受曲子的优美,感受曲子的变化,让学生欣赏音乐时完全进入角色。这种题目形式和语气,便于拉近师生关系,教师将教育的意图变成学生自身求知的需要,有利于引发学生自身学习的动力,师生平等互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声乐网络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声乐教学微课

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成员鲁昕强调:“要充分认识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对于全面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通过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带动职业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等领域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无论是翻转课堂、慕课,还是微课,都是依赖于网络在线视频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也是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的成果。尤其微课,更是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让学生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心所欲地进行知识点的循环学习,真正实现“课堂翻转”的教改理念,提高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实践与拓展环节的效率,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声乐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形式,使探索性学习成为常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微课如同微电影一般,因为视频时间的缩短、重难点的突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成为当下声乐教师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

一、微课是声乐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需要

微课是以微视频教学为载体,针对某一学科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项目等)设计开发的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网络视频课程。①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微课将教师上课资源转换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声乐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学科,一直遵循“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即师父带徒弟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延续了几千年,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声乐教育家和歌手。随着时代的发展、招生人数的增加,“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授课模式已无法满足声乐课堂教学的需要。课时少、学生多、学生嗓音条件的差异性,使声乐课堂授课日益艰难。信息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多元化的需求。如在线视频的观看,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授课内容,“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的选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也激发了其学习欲望。由于生源的影响,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培养声乐兴趣爱好的初级阶段,除了教授基础知识与发声技能之外,歌唱心理辅导也应予以关注。微课的优势就在于教师将课堂中的难点或重点录制并制作成视频,既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还可以在家中观看,甚至可以通过手机上网随时随地观摩学习。这就解决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因为悟性较弱而无法及时掌握发声技巧的问题,通过多次观摩学习,有助于逐步掌握发声要领。另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学习制作微课,将学习难点以视频播放的形式传给教师,师生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利于及时解决声乐教学中的困难,从而培养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微课是顺应时展、教学变革、信息化教学发展而诞生的,是声乐教学改革的一剂良方。

二、微课是声乐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补充

声乐教学信息化是对声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授课质量。微课以其小巧、精致、有效、便捷的特点,成为中职院校声乐课堂教学的新形式。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不同于教学课件,不着重于体现整堂课的具体步骤,而是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遇到的难点或重点问题。如在发声练习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气息进行练习,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看到直观形象的发声练习,使声乐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易懂。微课只是截取课件中的某个环节,进行放慢、放大地讲解与示范,使学生在5-8分钟的视频播放中,充分理解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优秀的微课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遵循简单、有趣、可信、可用的教学原则,精选好的选题、良好的教学策略及讲解手法,依托确定选题、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录制投影四个步骤进行具体实施,最后通过网络平台、手机、平板电脑等学习工具,具体完成信息化教学中的展示环节。如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艺术学科“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一等奖微课课件《璀璨的民族乐器》,摆脱了传统器乐欣赏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沉闷风格,注重“做中学,做中教”,以人为本,更多地从学生的欣赏角度出发,注重游戏与聆听的结合,逻辑性强,使学生很容易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器乐欣赏的任务,还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参与课堂实践及拓展环节;福州市文教职业中专学校教师林月凤制作的京剧微课视频《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戏曲世界》,融声乐艺术与京剧艺术为一体,勇于突破和创新。视频清晰优美,涵盖了声乐与京剧两大艺术范畴,容量大、视角独特、富于创新。可见,优秀的微课既能够展示教师精湛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教学修养,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有助于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指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前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为教育信息化。依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线教学模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美国的“可汗学院”吸引了大量年轻学子,而我国各高校兴起的慕课与“翻转课堂”,以及当下流行的微视频、微课,都是信息化教学手段中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于网络建设的高度重视,无线网络、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充分享受到资讯共享的快乐。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室,在家庭、公共场所,只要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微课可以无处不在。如我国歌唱家戴玉强的“戴你唱歌”,借助微信平台,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到戴玉强的教学视频;浙江平湖职业中专的教师倪国峰更是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发挥到极致,他建立了个人网站、微博平台,借助学校局域网、免费无线网,将微信、QQ都变成课堂教学的延伸,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时代已经来临,信息化教学模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作为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正是信息化教学模式最好的补充。

三、微课是声乐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精细化体现

智能手机、微信、网络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在线教学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微课从课件中单独剥离出来,脱离了整堂课的教学程序,突出重点和难点,在5分钟内完成教学内容某一要点的展示与说明,并以视频保存的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微课的优点在于摆脱了传统课件“流水线”式的教学程序,以鲜活、形象的视频形式展现给学生,即便是学习悟性较差的学生,通过对在线视频的反复观摩与学习,也能逐渐掌握学习的难点,大大提高了声乐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方便学生在家自习。如讲授声乐理论民族唱法,教师可播放民族歌曲视频《金风吹来的时候》,通过声音剪切、视频编辑、播放录音,并辅以文字、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傣族的民俗风情及傣族歌曲的艺术特点,从而自主地归纳出民族唱法的艺术特点。对于课堂结束后依然存在困惑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手机客户端进入教师微信平台,通过反复观看学习视频,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通过电脑在线视频、微信平台等完成师生互动,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声乐教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面对面”“一对一”的即时教学不再是难题。

结语

信息化教学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大数据”和“云”时代。全球网络化必然引发教育及其他领域的革新,“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形式的出现,是信息化教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微课以小而精、灵活多样的微视频形式逐渐占据各大高校的教学课堂,成为目前最方便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微课的诞生与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与趣味性,深受师生的喜爱。微视频的出现,使课堂教学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促进了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学生可以便捷地利用各种智能终端观看教师上传到微信平台的微视频,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课堂知识的实践性,增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微课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学习效率两极化的问题。微课方便教师在课前传递知识,有助于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时间高效化。微课对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将决定未来教学领域中学生学习视野的广度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微课是符合当代信息化教学发展需求的,对于声乐教师来说,除了具备良好的师德、精湛的专业技术、娴熟的教学能力之外,还要掌握较好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声乐教师只有保持教学的热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注释:

①胡铁生.中小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评审指标解读.

声乐网络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声乐教学模式;改革

新媒体背景下的声乐教学模式,是现代媒介形式及信息技术与传统声乐教学纵深融合的产物,其保留了传统线下声乐教学模式的教师主导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现代媒体、信息技术在信息双向交流、交互式传播、动态化生成等方面的作用,在课堂时间与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将更为丰富的声乐作品、更加广阔的声乐表演平台、更为多元的声乐交流主体引入到声乐教学中,拓展了学生的声乐艺术视野,激活了课堂氛围,延伸了课堂效果,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对于学生当下学习及未来发展大有裨益。笔者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声乐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总结出新媒体背景下声乐教学迎来的机遇,探索出适应新形势的声乐教学体系。现对笔者实践经验进行分享。

一、新媒体背景分析

新媒体是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亦被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解构了传统媒体信息传输的中心地位,打破了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壁垒,转变了人们接收、浏览及发送信息的习惯及方式[1]。综合来看,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信息格局呈现出如下态势:其一,多元交互。即传统媒体背景下原本处于信息被动接收地位的受众可以实时化参与到信息制播的全过程中,赋予大众更强的信息自主权。其二,高速传播。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可以通过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通道进行广泛传播,社会信息传播速度与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领域信息更新速度也显著提升。其三,移动化。即可以满足人们碎片化、实时化信息需求,全天候传递信息并具有精准性的特点。由此可见,新媒体为知识信息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声乐教学领域若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便可以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

二、新媒体背景下声乐教学模式改革迎来的机遇

基于对新媒体背景的分析,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及教学改革要求,总结出新媒体背景下声乐教学模式改革迎来的机遇,具体如下:

(一)教学内容改革:在线有资源

在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往往来源于教材,一方面,教材内容局限性较大,侧重于对声乐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呈现,忽视声乐艺术的文化价值,不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教材内容滞后性较强,不能与声乐艺术市场、学生差异化需求对接,导致教学实效性偏低。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中不仅存在大量优质的声乐教学在线资源,而且有声乐艺术家、热爱者们录制的演唱示范视频、作品表演视频及谱例分析视频,以及各大艺术团体的声乐表演视频等,这些资源中蕴含着先进的声乐理论与前沿的声乐市场需求信息,并且隐含着当代受众的审美观点、精神文化追求等。教师根据学生当前的声乐演唱水平、个性化学习需求及动因、性格与兴趣取向等整合与教材内容、知识模块相契合的在线资源,在教学中适时投入资源并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模仿或鉴赏、评论,可以扩大课堂知识容量、拓宽学生声乐艺术视野,使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主动汲取知识,提炼终身受益的艺术素养。可见新媒体背景下声乐教学对在线资源的整合可以扎实推进教学内容改革[2]。

(二)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有互动

教法改革是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下,以声乐理论知识及技能为本位,以教材及教师为主导,机械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育学生声乐演唱实践能力,学生仿佛跟随教师行走在狭窄的知识通道中,既不能对教材及教师的观点提出疑惑,又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与技能,弱化了学生学习声乐的主动性及创造性。新媒体最为显著的优势便是交互性,反映在声乐教学方法上便是以师生、生生、学生与教学媒体间的深度交互作为知识建构的主要渠道,学生在学习中拥有高度的主动权、自主权,可自由展现自身的声乐感知力、实践力与审美力,调整自身的声乐演唱方式、声乐表演姿态,并且根据自身对声乐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在演唱中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融入个人思想与真挚情感。教师则发挥自身主导与引领作用,以平等对话、点拨释疑等方式纠正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偏差,这样既可以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又能够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教学评价改革:实践有空间

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构成,当下,在终结性评价上声乐教学主要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声乐演唱评比等方式,但在过程性评价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忽视学生的课堂积累与课堂表现,以及课后的自主探究。学生在考试前记忆理论知识,对演唱技能进行“突击”训练便可通过考核。在此种评价模式下,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开拓进取的品质、创新实践的动力。新媒体为声乐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学习信息的收集提供了多元化渠道与多样化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媒体后台数据实时了解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学生自我录制并上传声乐演唱视频实现动态化评价,再通过组织开展与声乐演唱及表演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等延伸学生的实践空间,使学生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且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产生学习与实践动因,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大有裨益。

三、新媒体背景下声乐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鉴于新媒体特征及声乐教学模式改革迎来的新机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将声乐教学推向更高的台阶。

(一)以基础为导向广泛整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

声乐教学囊括声乐理论知识、演唱技巧、作品鉴赏等多部分内容,且均以基础为导向。现行声乐教材虽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及局限性,但契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基本的声乐理论要求。为此,教师需立足教材、面向实际,以基础为导向广泛整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为声乐教学内容改革奠定良好基础。其一,从国家优质教学平台上整合资源,围绕地域特色、学校特色筛选资源,保证所获资源与学生实际、教学需求对接[3];其二,从网络上整合优秀声乐演唱者的演唱示范视频,将其作为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载体,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掌握多元化声乐演唱技巧;其三,整合优秀的、蕴含中华民族特色的声乐演唱作品,将其转化为鉴赏素材,让学生在集体讨论或合作交流中品悟作品内涵、作者思想情感,以此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声乐学习与演唱实践奠定基础。

(二)以自主为前提科学组织课前预习活动

预习是学生初步认知声乐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借助新媒体的移动性优势将理论知识学习置于课堂教学之前,可以缩短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时间,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探究、思考与实践的机会。当前适用于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教学媒体与媒介形式十分多样,如微课具有内容精练的特点,可囊括一至两个声乐理论知识点,学生自主预习难度较小;再如在线测试教学软件可以考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此外还有云班课等新型教学媒体可以实现课前预习心得分享、疑惑及问题初步交流等。教师将带有微课及在线测试题的导学案经云班课等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记录预习中的问题及疑惑,教师总结学生共性问题,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或是组织集体讨论请学生自主解决共性问题,或是以示范等形式讲解问题,无论何种方式都能够实现师生的有机交互,且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敢于表达个性观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三)以交互为要点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适用于新媒体背景并符合教法改革基本要求的声乐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其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指将学生的学习内容转化为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任务完成路径。如在声乐理论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散学生思维。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作为主要线索,通过层层设问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的教学方式,在演唱技巧讲解或作品分析时教师都可以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使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推动学生的自我反思及自我超越。情境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引入符合学生认知的生活化场景,如在声乐演唱实训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呈现作品视频,丰富学生视觉、情感与审美体验,使学生在情境的带动下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达到寓情于声、声情交融的演唱效果[4]。

(四)以实践为核心延伸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是声乐教学的核心,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开放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例如以重大节日与纪念日为契机,引导学生与乐队合作排演声乐节目,使学生在声乐演唱实践中受到心灵的启迪、精神的感召与文化的浸润。再如教师定期向学生推送有关声乐理论、声乐表演的文章、视频等,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思考如何以声乐演唱完美诠释作品。除此之外,教师需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实践的全过程中,以总结性、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现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而有效延伸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新媒体具有多元交互、高速传播及移动化的特点,为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及更加便捷的教学评价渠道。为保证新媒体技术应用效果,教师需以基础为导向广泛整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以自主为前提科学组织课前预习活动,以交互为要点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实践为核心延伸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扎实推进声乐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敏.新媒体时代下师范大学声乐教学改革研究——评<新媒体概论>[J].新闻与写作,2021,(03):116.

[2]汪效华.声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评<高校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J].林产工业,2021,58(01):109.

[3]李苗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媒体环境下声乐演唱的机遇与挑战[J].北方音乐,2020,(19):239-241.

声乐网络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声乐教学;教学改革

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与大学声乐教学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大学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声乐教学信息化、现代化、多元化发展客观需求与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从新媒体应用视角出发,进行大学声乐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究,对声乐教学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下为笔者的几点心得体会,意在抛砖引玉。

一、新媒体+声乐教学,增强教学开放性,激发学生兴趣

大学声乐教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对声乐知识具备全面、准确的了解与掌握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声乐理论知识与自身情感、体悟相结合,并有效表达出来,使课堂传递的知识与信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与能力。而在传统声乐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且多侧重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对于实践训练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声乐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作为声乐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应承担教学改革职责,能够立足教学环境与需求的变化,进行声乐教学理念的革新,促进新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实现声乐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开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1]。例如,基于新媒体技术应用构建声乐翻转课堂,同构声乐教学内容重组,使声乐教学更具合理性、科学性。与此同时,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明确教学重点与要点,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引导学生进行声乐知识的自主探究,提升学生声乐学习主观能动性。又如,基于新媒体技术应用构建声乐网络课堂,打破室内教学空间与时间限制,提升声乐课堂教学开放性,使专业学生以及爱好声乐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专业化学习中,并在具备互动性、自由性的网络课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知识自主获取能力。

二、新媒体+声乐教学,丰富教学的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在新媒体环境下,基于新旧媒体的深入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各行业中的推广应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途径发生改变,为资源整合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此,促进新媒体与大学声乐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促进资源整合策略在声乐教学改革中的贯彻落实,更好丰富声乐教学内容,拓展声乐教学路径,便于学生声乐知识面的拓展。例如,在大学声乐教学的演唱基础知识学习中,教师在理论讲解时,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视频播放,利用多媒体暂停、回放等功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与此同时,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练习曲目,指导学生进行发生技巧训练。此外,教师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声乐教学新方法具有全面掌握,能够将其引入声乐课堂教学中,避免声乐教学内容与时代的想脱离。另外,教师在声乐课程改革中,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优秀声乐作品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新媒体+声乐教学,提供创造的平台,提升学生能力

在大学声乐教学中实践训练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知识与技巧内化、转移的重要途径。对此,在声乐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创新与优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新媒体进行实践教学途径的创新与拓展。例如,在发声技巧实践训练中,教师将发声要点、发声技巧、呼吸调整方式等以微课件的形式进行具有展示,让学生通过浏览与下载微课件,对声乐发声技巧具有系统、全面的掌握,能够利用微课件指导自身进行课后训练[2]。又如,指导学生利用录音机、录音笔、录像机等媒体设备,记录需保证训练过程、实训心得等,做到自主学习与自主纠错。此外,在大学声乐教学中利用与声乐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等相关的APP,如声乐知识答题竞赛APP、听辨APP、唱歌APP等,提升声乐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APP进行声乐技能的实践训练,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所需知识,进行自主创新与创造,提升学生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知识与经验,强化大学声乐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新媒体+声乐教学,构建双师型团队,提升教学能力

在大学声乐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是推动教学改革进程,促进教学改革优化发展的主动力。对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基于声乐教学的新变化、新要求、新挑战,高校应加强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与素质,实现教师在声乐教学研究、声乐教学设计与实践等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高校在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应注重教师新媒体素养的培养,能够在培训中改革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新媒体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学校可以聘请具备丰富经验与高超能力的教师到校任教与培训,加强教师对新媒体的重视。此外,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提升教师教学创新水平,并以教师教学创新带动学生学习创新,实现新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不断升级。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大学声乐教学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在提倡优先发展教育,以科技驱动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大学声乐教师应明确认知新媒体技术在声乐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根据声乐教学特征与学生学习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促进多媒体技术与声乐教学的有效融合,以提升声乐教学质量,促进声乐教学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德吉措.新媒体下大学声乐教学改革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8,23: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