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类论文

社会类论文范文精选

社会类论文

社会类论文范文第1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事业需要,帮助学生长才干、长见识的重要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有效的社会实践尤显重要。艺术类高校对待社会实践应当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统一部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稳定专业实践基地,并及时交流总结评价,引导社会实践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

完成相关制度保障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有效配合,比如,将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认识,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

1.结合专业、需求策划

社会实践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首先在于课题的选择、计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突出艺术的专业特点,寻找符合地方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选题,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选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寻找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需求三者的结合点。可以由专业指导教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和地方需求,结合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的多个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设计选题。

2.建立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

学校还应积极为社会实践搭建平台,联系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认识到艺术回归生活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加深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团队的建设是保证活动实效性、长期性和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学校和学院必须努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师指导团队,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形成文化氛围,实现稳定性、长期性。

3.加强社会实践专业指导

教师队伍建设在艺术类教学中仍然以“师徒传授,手把手教学”为有效形式,专业教师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也具备艺术学科理论的前瞻性,理应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活动能围绕着艺术专业和社会需要展开;同时他们的科研优势和艺术敏感性也使得实践活动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实践内容的丰富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想发挥艺术学科优势服务社会,同是达到提高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目的,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支持,学校必须完善制度认真加强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4.做好评价激励和交流总结

进行交流总结,完成评价激励,是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长远效果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团队之间的交流总结会、实践成果展等形式进行实践活动的宣传与推广,鼓励更多老师、同学注重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实践成果,形成文化氛围,提高大家对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完善激励、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社会实践中的成果和失误,保证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二、总结

社会类论文范文第2篇

1.1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定义尚未统一,论文根据简新华的研究,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尽量减少废物排放,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不断保护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社会,也就是人与环境和谐的社会,及人类保护改善优化环境、环境能够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1.2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简新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并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五个原则和参考以往学者对相关具体指标的选择,文中从影响区域环境影响总量、环境影响发展和环境保护潜力等3方面,构建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3数据来源与处理文中的数据资料,来自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2011年《中国城市能源统计年鉴》等,部分数据是整理计算后得出的结果。

1.4评价方法文中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省级行政区域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在SPSS17.0软件环境下进行。其次,在因子分析的结果基础上,对各省市区域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聚类分析。采用HierarchicalCluster的聚类方法,运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smethod)计算类与类之间距离,选择欧式距离的平方(SquaredEuclideanDistance)进行聚类,最终得出聚类分析结果,并用Arc-GIS9.2软件呈现空间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因子分析通过对评价对象的3个二级指标下的23个三级指标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程度综合评价。

2.2聚类分析与空间分异在因子分析基础上,进行样本聚类分析,并利用ArcGIS9.2软件显示量化分类结果的空间分异特征。聚类方法选择Ward法,距离测试采用欧氏距离平方法,利用SPSS的系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可以将31个省市区域划分为3-8类如果划分太少的类别(如分为3类或4类),则无法考察类别之间的具体差异,如果选择较细的类别划分(如分为7类或8类),则某一类别中含有的省份过少,更多地表达了特殊性。为了体现类型之间的差异性,又保证不同类型包含省份的均匀性,本课题将31个省份分为5类,并用ArcGIS9.2软件分析得出空间差异

3讨论

(1)为了解决环境友好型评价指标体系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文中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基础上,从环境影响总量、环境影响发展和环境保护潜力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由23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进行量化的指标构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通过采用2011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和各行业和能源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基础上,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与当前中国环境生态质量的现状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也说明了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完备性。

(2)尽管文中的研究为我们客观评价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一种思路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在选择环境影响总量、环境影响发展和环境潜力等具体指标时,大多是建立在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以往的研究文献基础上,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并且所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不仅仅是文中所提到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还可以是诸如物元法、模糊评价法、神经网络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势必会有不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需要后续学者做进一步探索。另外,从评价对象上看,文中选用的是省级空间分布尺度,这种尺度分类仍较为粗略,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比如县域等。

(3)从研究结果看,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五类;在空间分布上,环境友好型社会程度相对较高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国界线附近的不发达地区,而环境友好型社会程度相对较弱的省份大多位于京津唐冀和晋等省份和地区,这一研究结果与张墨宁的调查结果相一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许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主导产业结构和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以往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有关,并值得相关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

4结论

社会类论文范文第3篇

在人类社会中,空间分区和领域设定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如人—神关系、人—人关系、人—自然关系,它们构成了一定社会伦理价值的主要内容。从这层意义讲,空间的分区本身就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伦理价值的体现。正如当代法国哲学家米切尔•福柯所言“:我们所居住的空间,把我们从自身中抽出,我们生命、时代与历史的融蚀均在其中发生,这个紧抓着我们的空间,本身也是异质的。换句话说,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吾人得以安置个体与事物的虚空中,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被光线变幻之阴影渲染的虚空中,而是生活在一组关系中,这些关系描绘了不同基地,而它们不能彼此化约,更不能相互叠合。一世俗与神圣从精神角度划分空间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动物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动物界的空间划分是以食物或性为目的的领地划分,基本上不存在精神意义上的划分。

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人类早期居于山洞时,就有了朦胧的精神空间意识,当时人类主要生活在可透进阳光、靠近洞口的地方,而把黑暗的深洞处当做神秘的彼岸世界。在人类早期,神话是人类描述时空经验的载体和通向精神解释的中介。人类学及考古学的研究,都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与几何空间概念的同质性不同,在神话空间中每一个位置与方向都具有一定的情调、一种特殊的情感价值。卡西勒认为这一点源于早期最基本的神话情调划分:神圣与世俗。他说“:神话意识确立了一条界线,并通过它获得了空间和理智的描绘。这条界线不同于几何学中的界线,不是建立在感觉印象流中固定形状世界被发现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直接关系中、人的自我限制面上。它是一种意愿和行为的主体。这就是说,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它确立了一个具体的界线,并把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寄托在上面。原始空间的划分就是存在的两个领域之间的划分,即一个共同的、普遍可接近的领域与另一个神圣的领域的划分。

后者被从周围环境中划分出来,被包围,同时被设防。卡西勒同时认为:尽管通过个人情感把这种空间的神话直觉与认识的抽象空间区分开来,但神话的空间仍然具有某种普遍的功能。空间区域的划分以及整个神话空间中各种连接方式,都与光明和黑暗、昼与夜的感觉对立有关。当这种对立加入了生命内容,便出现了神圣与世俗的对立,于是空间意识又与生命崇拜、神话宗教情感和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得到进一步的确立。当一个特殊区域被从整体空间划分出来,用作祭祀神的场所之时,神圣与世俗的情感区别便被体现在空间划分的方向与位置上。正因为如此,无论在什么地方,神圣的概念与一般空间观念或空间界线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比较宗教学权威埃莉特对传统社会人类如何处理环境问题的研究,发现人类倾向于将环境区分为“未开化”的和“神化”的两类。神化的和未开化的是人类两种存在于世的方式,对于有宗教经验的人来说,空间并非匀质的,是有中心和边缘之分的。中心空间是有意义的神化的空间,而边缘空间则是混沌的、未开化的。

传统社会的人们区分有秩序的空间与混沌的空间时,有效的也是普遍的方法是确认自己“居于世界的中心”。“我们的”环境居于世界中心对初民具有深刻的意义,并且往往与宗教的基本教义相关联。对“中心”和“边缘”进行分区的思想在环境和空间组织中是普遍的,世界各地的人类均试图在宇宙图式和地理等方面将自己置于环境的中心,如美洲印第安人、西伯利亚的奥斯特克人、早期基督教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明等。并且人们按离中心的远近决定价值,使空间层次化,赋予空间以伦理意义。西方的中心式空间,从宇宙观的角度来解释,它强调的是竖直感,暗示人间与天堂的联系。因此就产生了一种“尖塔式”文化,许多宗教建筑强调这种竖直感,是为了显示它们的高贵与雄伟。欧洲中世纪的城市,与教堂毗邻的往往是陵墓区,如巴黎城中心。中心区是人们心目中最接近天国的地方,城墙则被当做是区分混沌与秩序的界限。这里,宗教将空间层次化为神化的空间—中心区的有秩序的空间—环绕中心区的空间和未开化的空间—边缘空间,而后两者则是对世俗空间的进一步划分的产物。空间被分化为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表间层次化概念的形成,折射到社会层面则是神—人关系的空间定位和空间伦理化的初步形成。人们的生活位置是在“边缘”还是在“中心”,是在“化内”还是在“化外”,其差异,绝不仅仅再是空间地理上的差异,而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伦理关系的空间反映。二性别与尊卑空间的性别划分和尊卑定位是人类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工具,它是建立在一定的人与人或群落与群落之间的关系之上的。

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这种关系约定俗成为伦理关系,所以在有性别和尊卑差异的地方,空间的符号性是伦理意义上的。性别差异是生物同一物种之间的最基本差异。人类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世俗空间的最早分化就是以性别为依据的。这种划分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必要的家庭和社会秩序,特别是在父系社会建立以来,男权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支配地位更是以空间的约定俗成而被强化的,并以文化的方式不断地演化、丰富和重现。鄂伦春的“仙人柱”和蒙族的蒙古包都是非常简单的单一住宅空间,但区域方位被赋予尊卑和性别的差异。在“仙人柱”中尊卑是以前后排列的方式表达的,在蒙古包中既有前后又有左右。探求这种精神空间划分的根据,往往会发现与其社会和家庭的人伦关系密切相关#$%。在鄂伦春社会男子的地位远高于女子,在一般情况下女子不参与家庭决策;比起鄂伦春社会,在蒙古传统社会女子的地位要高一些,所以两者的差异正在于两个民族家庭伦理的不同。在大家庭中,男和女、已婚和未婚的关系,往往是一些民族家庭伦理中刻意强调的内容。在穆斯林的住宅空间划分中这一点最为典型,住宅空间首先被划分为已婚和未婚两个区域。

在已婚空间内,性别看得不是很重要,而在未婚空间中,不同的性别被严格分开。根据沙姆帕•梅祖达和桑乔伊•梅祖达)对伊朗和印度穆斯林住宅中公共和私密空间的研究,在一个家庭中,女性有自己空间,她们可以在自己的空间中会见她们的同性朋友,而这个家庭的男性成员通常回避。空间被赋予尊卑和性别的差异,还与各个民族早期形成的方位经验相关。这些经验或是来源于防卫,或是受大自然的启发,成为一种习俗固定下来。所以住宅内的精神分区模式与人们平时集会或礼仪活动的分区是完全一致的。这进一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空间与空间的关系。南非班图人(6(17.)的家族住宅群落的围合中心是牛棚。牛棚通常为处于中心的一个半径很大的圆环,其周边围合着用于小家庭居住的若干个圆形棚屋。这些圆屋内部为一单一空间,其中同样有着严格的精神分区:男子和男客在右侧,女子和女客在左侧。根据人类学家弗里斯卡的研究,这种分区来自古老的民间信仰:战士用他的右手挥动长矛,左手握盾。因此他们认为右高于左,右边代表“积极”和进攻,左侧代表着“消极”和防御。这种信仰到了住宅上,体现为以象征的方式在空间中区分男女空间的不同。在这些圆屋组成的群体布局中,第一个妻子的住屋位于主要入口轴线的上端,以显示其在家庭中最有权利。

第二个妻子住在她的左侧,随后而来者按左右顺序布置于牛棚两侧,每一个住屋的设置既是一种进入家庭的先后顺序的体现,又是家庭地位的表征。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下所形成的汉族建筑空间中的性别与尊卑空间更为严谨和丰富,由于大家比较熟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三隐私与监控空间的隐私与监控是人类对生活空间安全的需要,是人类价值体系中公与私关系的空间体现和人类空间控制与管理方式的表达形式。而其空间的内容则是一定时代的伦理价值的体现。对空间隐私及隐私权的提出,表明人们已把空间分为“公域”与“私域”两个领域。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原始社会中不存在公域与私域的双重领域“,生活世界与系统大体范围相同”。公域与私域的区分主要是在已得到充分发展的古希腊城邦时期,体现为城邦与家宅两个独立的领域。自然组织的中心是家庭,城邦国家的兴起意味着人们获得了除其私人生活之外的第二种生活,这里,城邦对于自由民是共同的,而在家宅的领域中,每一个自由民都有自己独立的领域。在学术史上,是亚里士多德首次把城邦与家庭区分开来,认为城邦就是公域。黑格尔却在《伦理学》一书中区分了三个术语: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完整地讲,市民社会可以一分为二,即包括私域与公域两部分。在私人领域被发现以前,隐私的一个特征就是,在这一领域中,人不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仅仅是作为动物种类———人类的一个样本而存在的。公共领域的出现表明了人们对共同利益的肯定,而私人领域的出现则显出了人的利益不一致。

利益不一致的最终原因乃是人本身的差异性。当代社会,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尊重个人的隐私不仅是法律层面的事,更是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目标。“私域”空间中隐私是通过建筑空间的组织来实现的,具体的手法就是应用各种建筑方式避开社会公众或他人的监控。西方国家对于空间的规划着重于“私密性”,利用对空间的规划创造了“个人距离”“、亲密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等人际心理安全距离。“距离学”也提出:通过空间的规划可获得缓冲距离,使人与人之间免于物理、心理上的威胁与侵犯。!"世纪#$年代美国人类学家赫尔是这方面研究的先驱。其后“空间关系学”的创立,揭示了我们每个人就像被一个“气泡”包围着,这个气泡依各人的年龄、性别和心理特性的影响而膨胀或缩小。“拥挤”是“私域”空间被侵犯的现象,拥挤容易造成疾病、高犯罪率、贫困、战争、暴动、药瘾、生活品质下降等现象,每个人的平均活动空间不宜低于这样的空间才具有缓冲的作用。因此即使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小区在总体的居住设计上楼盘数也不宜过于密集。心理学证明,从小生活在拥挤空间的小孩,对于生活压力常习惯用“放弃”来解决,也就是所谓的无助感,这明显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但在许多情况下,空间的隐私是与权力和金钱联姻的,可以说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人与人的空间隐私从来就没有平等过。超级秘书网

社会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金资助;论文产出;核心期刊

0引言

我国的科学基金已初步形成以国家科学基金为主,地方科学基金、行业科学基金等为辅,并以基层科学基金、民间科学基金等为补充的科学基金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向全国开放申请,是国家为科学研究领域基础研究提供支持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在不断加大科学基金资助力度的同时,愈发重视资助体系和管理制度的优化与调整。基金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程序管理、资金管理、监督保障等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基金的分配和审批,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关于现行资助体系下基金资助效果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现实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宋志红等以技术创新领域143位研究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分层法分析了基金资助激励效果,结果表明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者比未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者具有更高的科研产出[1]。郭艳新等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获得面上项目基金资助的64位研究者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其在2008—2010年和2012—2014年两个时段的期刊论文产出,发现适当提高科学基金资助强度有利于提高科研产出[2]。宋芳等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出数量指标,统计分析了2008—2012年口腔医学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产出情况,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论文产出量有推动作用[3]。马路等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临床医学领域的资助效果,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临床医学领域资助效果明显[4]。本文以八种核心期刊六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学科领域、期刊、年度等多维度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有无基金资助、基金资助数量与论文产出数量的关系,对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数据检索与处理

本文以2011—2016年八种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行业认可度、收录情况、影响因子、荣誉表彰等因素,选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各四种核心期刊。经比较,自然科学类期刊选定《地球物理学报》、《地理学报》、《计算机学报》和《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文简称“北大学报”),社会科学类期刊选定《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KNI数据库,利用CKNI高级检索功能,通过汇总整理论文详细信息,得到学术论文获得基金资助等相关情况,即为本研究基础数据。

2基金资助投入与产出分析

2.1基金投入产出总体情况

八种期刊2011—2016年共7922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6928篇,占总篇数的87.45%,非基金资助论文994篇,占总篇数的12.55%,基金资助论文数约为非基金资助论文数的7倍。总体而言,科研基金资助对增加论文产出数量有显著影响。2011—2016年八种期刊基金资助与非基金资助论文数量逐年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2011—2016年,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呈增加趋势,非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则呈减少趋势。

2.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基金投入产出情况

2011—2016年,自然科学类四种期刊共5311篇,社会科学类四种期刊共2611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非基金资助论文的数量和占论文总篇数的比例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基金资助论文比例均明显高于非基金资助论文,但两个学科领域基金资助论文的比例差异显著。存在如此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差别较大。社会科学类课题研究具有复杂性、主观性、依赖性和难验证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民族志、田野调查等,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控制实验、问卷调查等。可见,社会科学类课题研究通常无需高额的硬件设备经费投入即可取得成果。此外,由图2可知,虽然社会科学类期刊基金资助论文比例明显低于自然科学类期刊,但仍超过60%。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项目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研究,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案例调查分析等,因而部分社会科学类项目仍需依靠一定的科研经费投入才能完成。与社会科学类研究不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和逻辑推理。在现实中,“观察”即指实验,可以说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任何新发现、新发明和新理论的提出都必须以能够重现的实验结果为依据,即使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课题,也必须依靠科学的实验结果。实验,则需要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器材等硬件条件,多数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自然科学类研究表现出更明显的基金资助依赖性。本文以论文篇均基金数反映基金资助强度,以基金论文比例反映论文产出量来分析基金资助强度与论文产出量的关系。篇均基金数是指期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所获基金资助项数的平均值,如式(1)所示。其中,F均为论文篇均基金数;P1为第1篇论文;FP1为第1篇论文获基金资助数量;N为总数。利用上述公式分别计算2011—2016年各年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论文的篇均基金数(如表1所示),并将其与相应基金资助论文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论文篇均基金数与基金论文比例逐年变化情况如图3、图4所示。由表1可知,2011—2016年六年间,八种期刊论文整体篇均基金数为2.55项,社会科学类期刊论文篇均基金数为1.60项,低于整体篇均基金数,自然科学类期刊论文篇均基金数为3.02项,高于整体篇均基金数,自然科学领域科研论文获得基金资助数量高于社会科学领域。由图3、图4可知,2011—2016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篇均基金数与基金论文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年达到最高值和最低值,自然科学领域各年度论文篇均基金数和基金论文比例均高于社会科学领域。可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基金资助数量与论文产出数量均为正相关,增加基金资助数量有利于提高科研论文产出数量。2.3各期刊论文基金资助情况为了对比分析各期刊论文基金资助情况,我们分别统计了各期刊历年学术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2011—2016年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总数量为:社会科学类,《经济研究》共931篇,《中国法学》共538篇,《中国社会科学》共765篇,《社会学研究》共377篇;自然科学类,《地球物理学报》共2389篇,《地理学报》共877篇,《计算机学报》共1169篇,《北大学报》共876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和非基金资助论文占期刊总论文数的比例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自然科学类期刊基金资助论文比例基本稳定且普遍较高,均高于90%,《地球物理学报》《地理学报》和《计算机学报》基金论文比例甚至高达98%以上;社会科学类期刊中,《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基金论文比例较接近,约为60%,《经济研究》基金论文比例则达到84%。可见,基金资助对科研论文产出数量影响显著,且对自然科学学科的影响更明显,对某些学科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为分析各期刊论文基金资助数量与论文产出的关系,利用式(1)分别计算各期刊2011—2016年六年及历年的篇均基金数,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从2011-2016年六年的篇均基金数来看,在社会科学领域,篇均基金数最高的是《经济研究》2.74项,其次是《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1.07项,最低的是《中国法学》0.74项;在自然科学领域,篇均基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计算机学报》4.20项,《地球物理学报》3.02项,《地理学报》2.62项和《北大学报》1.85项。可见,自然科学领域较社会科学领域获得的基金资助数量更多;计算机信息、经济学等热点学科较其他学科获得的基金资助数量更多。为了解期刊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的逐年变化情况,计算2011-2016年各年度、各期刊基金论文占相应年度期刊总数的比例,如图6—图13所示。根据图6—图13历年基金论文比例数据,可以对比分析出各期刊论文历年获基金资助情况。在自然科学类期刊中,《地理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和《计算机学报》这三种期刊历年基金资助论文比例基本稳定且均保持在96%以上,而《北大学报》则出现相对明显的波动。这与期刊类型有一定关系,《地理学报》《地球物理学报》《计算机学报》主要来自某一学科及其相关学科,因此论文获基金资助总体情况较稳定,而《北大学报》发表的论文涉及学科范围较广泛,论文获资助情况难以估计,相对来说更易产生波动。在社会科学类期刊中,《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和《经济研究》这三种期刊历年基金论文比例基本稳定,其中《经济研究》历年基金论文比例较高且稳中有升,这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密不可分。一方面,国家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制订并实施一系列经济发展相关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使得该学科项目获得资助的概率提高;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导向使科研人员更有意愿投身于相关研究,使得经济研究不断深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非基金资助项目产生“挤出”效应,从而降低了非基金资助论文的比例。《中国法学》基金资助论文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13年到2016年,基金论文比例从43.33%逐年递增到69.2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法学相关研究项目成功申请基金资助的概率,同时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可见,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基金的资助方向,进而对科研产出产生影响。利用图6—图13数据,对比分析论文篇均基金数与基金论文比例的历年数据,得到基金资助数量与论文产出量的关系。可知,各期刊的论文篇均基金数与基金论文比例的逐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部分期刊历年基金论文比例接近饱和,在此情况下,增加基金资助数量对论文产出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图5和表2数据,对比分析各期刊2011-2016年六年的篇均基金数与基金论文比例总体情况。在社会科学领域,篇均基金数最高为《经济研究》2.74项,其基金论文比例84%,也是最大值;篇均基金数最低为《中国法学》0.74项,其基金论文比例56.69%,也是最小值。然而,在自然科学领域,基金论文比例较高,增加基金资助数量对论文产出量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增加基金资助数量有利于提高科研论文产出量。

3结论

社会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文献需求

引文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科学文献的各种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揭示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或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反映出研究生对文献的吸收能力和创新水平,掌握其对文献的需求特点。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分析博硕士学位论文引文的文章,但是有关经济学科的学位论文引文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经济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社会科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及相关学科文献出版的数量庞大,高校中普遍设置有经济专业,研究生招生也很强势。因而有必要通过引文统计与分析,以一斑窥全貌,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科文献需求及利用的规律,为馆藏经济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客观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996—2007年,由于个人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使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方式及读者对图书馆利用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统计的时间段选取能反映读者使用文献的规律和未来的趋势。本文调查统计的样本来源于广西大学商学院1996—2007年提交给图书馆的政治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印刷文本,选定的论文题名页上学科一栏皆标识有“政治经济学”。具体统计方法是把每篇论文的题目、年代、引文数以及每条引文的类型、语种、年代、期刊引文的刊名等列在Excel表中,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办公自动化工具进行统计分析。一篇学位论文中两次或两次以上引用同一文献,本文按其实际引用的次数计算,总计收集了139篇论文,总引文量为6323篇。通过引文分析方法从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等多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统计与分析。

2统计结果与分析

2.1引文数量分析

论文引文数量是反映作者吸收利用文献信息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硕士学位论文引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文献信息吸收的强弱。从表1所列数据可以看出,政治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提交的学位论文总的篇均引文量是45篇,这一统计结果是国外期刊论文篇均引文量15篇[1]的3倍。值得一提的是,学位论文与一般科技论文比较起来,具有撰写时间长,篇幅不受限制的特点,因此引文数量自然也大一些。45这个数字要是与一些自然科学、科技专业的学位论文相比,并不算高,甚至还可能偏低。但是,与一些社会科学学科如教育学[2]、古代文学[3]等学位论文相比则是相当的。纵向来看,12年间该学科学位论文引文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从1996年的21篇到2006年的61篇,增长了2倍。说明了该学科研究生利用文献能力的逐渐增强。

2.2引文类型分析

对引文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的文献构成,确定各类文献价值、地位与作用。本文按文献的出版特征,把文献类型分为图书、期刊(含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网站和其他(资料汇编、报告、讲稿、法律文件等),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类型分布的情况见表2。从表中可以观察到,从1996年到2007年,期刊和图书两种文献的引用率相加占到所有文献引用率的92%以上,说明期刊和图书这两种传统类型文献依然是该作者群利用文献的主体。在我国,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引用期刊的比例要远大于引用图书的比例,而很多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引用图书比例则要大于期刊[5]。表2中,在所有引文类型中,期刊引文占到51.9%,图书引文占到43.2%,对期刊的引用比对图书的引用略高8个百分点,两者所占比重相当接近,说明政治经济学学位论文引用文献的特点更接近社会科学论文引用文献的特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从1996年到2007年,引用期刊的比例是不断增高的,与之相对,引用图书的比例则不断降低,这与一般的学术论文引文发展趋势也是吻合的。

相比较期刊和图书这两大类型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网站资源及其他文献所占比例就小得多。学位论文引文只占总引文量的0.6%,与袁羽中统计的2000—2004年我国经济学学术论文引用学位论文的数量仅占引文总量的0.43%[4]接近。会议文献引文只占总引文量的0.8%,与学位论文境遇相同,说明过去这两类资源不受重视的程度很严重。网站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来源,从1999年开始被该学科学位论文引用,总计被引用114次,占总引文量的1.8%,虽然量也很小,但是已经超过学位论文和会议文献,呈现出网站资源正日益成为该学科研究生撰写论文的一个重要信息源的发展趋势。

2.3引文语种分析

对引文语种调查分析,有助于揭示研究生对中外文文献的需求状况及利用的程度。表3数据显示,在统计的6323篇引文中,中文文献5859篇,占总引文量的92.7%,外文文献464篇,占总引文量的7.3%,引用中外文文献的比例非常悬殊。外文文献实际上都是英文文献,没有引用其他语种文献。

调查也显示,从开始引用外文文献的1999年到最近的2007年,外文文献的利用率并没有明显提高。这表明,该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主要还是引用国内文献,引用国外文献很少。可以确定,中文文献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学位论文引用的主要文献源,这符合国内社会科学论文引用外文文献普遍比科技论文引用外文文献少的现实状况。但是对外文文献明显偏低的引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研究生对外文文献重视不够,抑或利用外文文献的能力欠缺。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利用。

2.4期刊引文年代分析

通过引文年代分析,可以反映研究生利用文献的时间范围,揭示该学科与相关学科文献老化规律,这种特点尤其明显反映在期刊文献的利用上。图1是通过统计得出的中外文期刊引文年代分布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文期刊的引用有很明显高峰段,其中出版后的第1~2年被引用最多,绝大多数引文集中在最近五六年,整个统计时段里中文期刊的引用从新到旧很有规律地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些现象与现有的经济学文献引文时间高峰值调查情况[6]是一致的。与中文期刊引文年代分布相比,外文期刊引文的年代分布则显得均匀和分散,表中每个时间段都有引用记录,整个时间段的数据起伏平缓,没有明显的引用高峰时段。说明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生在查阅利用中外文期刊上的特点有所不同,在对中文期刊的利用上偏好最新的学科信息,10年以上的中文期刊已经极少使用了。而对外文期刊的利用上则新旧兼收,说明在该学科领域,外文期刊使用的时效比中文期刊长,衰减速度比中文期刊慢。

2.5引用最多期刊分析

在对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引用期刊的调查中得知,与前述的引用中文文献远比引用外文文献多的现象一致的是,中文期刊的引用率也远远高于外文期刊引用率。在引用前50种期刊中,中文期刊49种,外文期刊仅1种。引用前100种期刊中,中文期刊94种,外文期刊仅6种。表4显示的是引用排名前15位的中文期刊和排名前10位的外文期刊,引用最高的是中文期刊《经济学动态》,引用72次,引用最高的外文期刊是《ResearchPolicy》仅引用14次。中文期刊除了《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经济研究参考》,其他都是核心期刊。绝大多数中文期刊都类属于经济学范畴,只有《中国软科学》除外,说明该学科研究生主要还是利用本专业的核心期刊进行学术研究,而且利用重点是国内的期刊资源。

表4中所列中外文期刊经过检索广西大学OPAC检索系统和中外文全文数据库,证实只有4种外文期刊缺藏,其余都是馆藏,尤其是中文期刊,纸质型和电子型都有收藏。说明该馆的中文期刊的保障率是很高的,外文期刊则有欠缺。

3结论

(1)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平均引文量是45篇,这个数字不算高也不算低,因为前期对系统性强、篇幅大的图书的引用量大,引文数量的高低自然会受到此类文献类型因素的影响。随着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越来越丰富,学位论文篇均引文量还有提高的必要与可能,如何正确、高效选择与提供文献资源成为图书馆必做的功课。超级秘书网

(2)许多其他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的调查表明,由于期刊文献内容新、及时反映学科发展,往往其利用率远远高于图书。虽然该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总的期刊引文与图书引文相差不大,但是从发展趋势看期刊引文所占的比重已经大跨步超过图书,而且利用时段集中在撰写论文前几年,说明该读者群正趋向选择含有较新的学科专业信息的期刊资源和其他资源。图书馆在建设相关学科馆藏时应顺应这一要求,在保证经典、高质量的图书资源,保障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的连续性前提下,积极开发各种类型的新资源。

(3)学位论文和会议文献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查找和获取都有难度,利用率低在所难免。随着技术的进步,相关类型数据库资源已经走向全面和成熟,只要引导得法,学位论文和会议文献的价值将会得到体现。学位论文学术水平提高了,又会有更多的研究生引用学位论文,形成学位论文使用的良性循环。同时不能忽视的是,网站资源正日益受到研究生的重视,因此图书馆网络学科导航系统有必要经常更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4)该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主要利用的文献是中文文献,利用外文文献极少,说明吸收国外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很少,这不利于该学科研究水平的迅速提高。目前广西大学图书馆也相应存在着这样的现状,经济类中文文献特别是期刊收藏很多,而外文文献收藏不足,尤其外文期刊收藏很少。鉴于外文期刊利用率低的实际情况,花费巨资订购很不划算,应该寻找更好的路子。实践证明,吸收外文文献信息的最佳策略是充分利用文献传递这一渠道。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2004年以来开展了面向全国高校的文献传递服务,该中心的社会科学文献数量多,品种齐,特别是收藏有7500多种国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期刊,经常开展优惠活动,其中就包括专门针对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的优惠活动,活动期间文献传递费用很低,非常适合研究生查找外文文献信息。图书馆应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充分利用CASHL丰富的社科文献资源,促进研究生学术论文水平的提高,有效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89—335.

[2]李延贵.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J].情报探索,2004(2):6—8.

[3]陈福蓉.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J].图书馆界,2007(2):64—67.

[4]袁羽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论文影响力分析报告[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