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精选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第1篇

1.1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这里是把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统一起来看,并且指出了社会管理的主体不只有政府还包括社会组织,也强调了社会管理既是一个“讲民主和法制”又是一个“讲管理和自由”的过程。其中,社会管理是一个对“上”侧重讲法制和对“下”侧重讲民主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上”主要讲“管”和对“下”主要讲“理”的过程,还是一个对“外”更多要讲“管”和对“内”更多要讲“理”的过程,其实主要的对政府讲法制和对个人讲民主。而且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社会成员的自由和进步,为了社会成员的幸福和尊严,为了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

1.2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指“在一定共同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社会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以及社会效率,社会管理的对象是社会事业、社会事务和社会价值,社会管理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和政府,他们通过综合决策建立社会管理模式。”这是比较完整的社会管理的定义,它着重指出了社会管理强调共同价值观等社会共识和集体良知,而且社会管理旨在保卫社会、建设社会甚至重建社会,即改善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来建设一个好的社会进而实现社会管理要实现的目标。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管理是服务而不是控制。人的本质是自由,而人类的本质是管理,社会的本质就是管理。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类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满足人类的各种合理需求。其中,衡量社会管理的标准就是“三权”(权力、权利和权益),即是否有利于保证社会成员的个人权力,是否有利于保卫社会成员的合法权利,是否有利于保障社会成员的正当权益,其主要通过“放权”、“强权”和“增权”来实现。其中,“放权”就是权力向社会开放,即政府“平放”权力于社会,政府赋权力于社会,政府还权力于社会,就是政府退出对市场、社会和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和不当干预,政府不“越位”、不“失位”,让公民、社会组织等真正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力与主体,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建设与自我保卫。“强权”即发展、维护、保卫公民的合法权利,就是让公民、社会组织等真正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实现社会的自我治理;作为个体的公民,真正实现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保障权利”的目标。“增权”即增加社会成员的各项正当权益,当然“增权”是以社会成员的既得权益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增加;不过,这是权利和权益的目的和归宿,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3社会管理就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协同管理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管理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也就是通常讲的第一部门、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而通力合作对社会生活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组织和协调的过程,它以合作精神和现代公共规则的确立为价值取向”。因此,只有三者整合于一个中心时,才能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发挥群力,社会稳定与结构平衡才能成为可能。如果政府过分地干预市场,则可能存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市场失灵”等效率问题;如果政府过度地放任市场,则可能出现不平等甚至出现“社会失灵”等公平问题;如果政府和市场都没有也不能还无力触及的一些领域,则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依靠自身的“身份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灵活的体制与充分的资源优势进而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进而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社会管理的概念既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又有顶层、中层和底层之别。在宏观(即顶层)层面是指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在中观(即中层)层面是指对经济之外而且与经济相对应的社会领域的管理,即通过政党政治等一般规则和程序来实现国家社会管理的;在微观(即底层)层面则是指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领域的管理与调整,主要通过宪法制度与产权制度等既是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其中,“社会管理”既不是对社会问题进行的管理,又不是对社会危机进行的管理,也不是社会控制与社会统治,而是社会服务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就是对“私域”、“公域”和“第三域”(既不是“公域”,也不是“私域”,而是二者之外的)进行的调适与规范,实现“私域”、“公域”和“第三域”的均衡发展、和谐整合与动态平衡。而且社会管理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和内涵:社会自我管理、社会他管理(被管理)、社会共同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即主动管理、被动管理、合作管理和公共管理,自“下”而“上”的管理、自“上”而“下”的管理、自“左”到“右”及自“右”而“左”相结合的管理和超越“上下与左右”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社会自组织、社会他组织(被组织)和社会组织和社会公共组织来实现,因为社会既是一个自组织又是需要组织的,其中既有自组性又有他组性,通过自组实现自主和自治。

2管理失灵,以致导向不适和管理无力

当下的社会管理,更多的是政府管理,或者说是行政管理、上下管理、“金字塔式”管理。但它已经出现了一些“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即管理的“缺位”、“失位”、“错位”与“越位”的现象,由此还形成了一些侵犯公民的私人空间,剥夺公民自由的问题。其实,政府管理更多地强调通过权力、外力、强力、强化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引导、鼓励、内化、感化、教化来实现的。此外,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民主化、法制化、合法化、人性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至于出现了“暴力管理”,比如“城管”暴力执法的现象。而如今的管理就有一些倾向于“暴力管理”,是“自上而下”的,是依据权力或权威来推行的,刚性有余,弹性(柔性)不足;限制、制约和约束有余,而自由、导向和激励不足、不适和无力;男性有余,女性不足;简单地把“管理”看成了一门技术,而不是一种艺术。“管理”在更多的时候是在追求效率、效益与经济,而忽视人道主义和人文情怀;也在过分地强调了效益的最大化,过分地限制了人的自由与个性,而不关心也不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人权、需要与愿望。其实,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不仅管理的客体是人,最主要是管理的主体也是人。这就需要文明管理,即管理过程不能没有“人性化”的因素,不能不考虑被管理者的适应感,以及管理者的轻松感;文明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文明,而管理文明最基本的就是要关心和尊重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保证其合法的权力,保卫其合法的权利,保障其合法的权益。其中,理想中的管理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保卫少数的合理的话语权,保护少数的正当的权益,保障少数的合法权利;满足少数和多数的合理需求,尊重的少数和多数的意愿选择,发挥少数和多数的能动作用,促进少数和多数共同发展。

3管理转型需要管理创新

21世纪是现代化的时代,人类社会正处于新一轮的转型时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社会开始转变、转折和转型。因此,社会管理也开始了“大转型”,社会管理已经通过创新悄然从传统进入到了现代,即社会管理的运行状态由“单向”进入“双向”,途径手段由“管”进入到“既管又理”,目的由“控制”进入“建设”。

3.1“管理转型”的核心就是“双向运动”

“管理转型”就是管理者的无限扩张、不受规范与节制与被管理者的被迫自卫、自我保护的“双向运动”,并不是管理者应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管理难度所做出的被动调整,而是被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反向运动”对管理者进行节制与制衡来进行自我保护的过程。其中,“管理转型”的核心是“双向运动”;而“管理”已经或者正在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单向运动”到“双向运动”、从“重‘管’轻‘理’、先‘管’后‘理’、有‘管’不‘理’、有‘管’无‘理’”到“既‘管’又‘理’、‘管’‘理’并重、以‘管’为辅,以‘理’主”、从“一人管理”到“两人管理”、从“重男轻女”到“男女平等”、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从“暴力管理”到“人性管理”、从“强制管理”到“文明管理”、从“技术管理”到“艺术管理”的转型,即管理的理念、主体、过程、手段的转型。而“管理”已不再是“单向运动”,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互动,是“管”和“理”的互动,是“外”与“内”的互动,是“感化”与“强化”的互动,是“男性”与“女性”的互动,而且是力量对等方向相反但不对立的“双向运动”。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言,“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将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

3.2现代管理:既管又理

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管理既需要创新,又需要系统创新,还需要与时俱进。现代管理就是既管又理的实践过程,其核心理念就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节约成本,提供服务,致力建设。管理创新,首先是创新理念,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即“管理文明”;其次是“人”的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者”,即“文明管理者”。“谁是管理者,谁是被管理者”,以及“谁来管理和谁被管理”,即管理的主体与客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而且二者是互为主体、互为客体并且是统一于管理过程的、地位对等的有机体,也就是说,管理过程中的“人”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管理者的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再次是“技术”的创新,手段和途径的创新,“如何来管理”,即“文明管理”,包括“管”创新与“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机理创新。具体而言,现代管理就是“既管又理”,即是“外管行为”和“内理机理”相统一的过程,是通过“管”的手段和方法而达到“理”的境界的一种状态,以寻求内部秩序与外部环境的均衡和发展,实现“对内稳定,对外发展”。而从机理的角度看,是既需要约束又需要引导的,是既需要限制又需要放纵的,是既需要压抑又需要激励的,既追求效率又充满人文情怀。现代管理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不仅要通过“外力”来管,更需要通过“内化”来理,即内外并重,内外共同作用,形成合力。

3.3管理创新:更好地管理与建设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一个以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接收和显示为主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开始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兴起,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正在彻底地改变人类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西方有学者将人类社会的这种新的发展形态称为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又称为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路、新理论层出不穷,使人们感到应接不暇。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管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寻找对策,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信息至上”观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这些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2.“能本管理”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

3.从重视经济性转向重视企业伦理。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许多企业对社会财富贪得无厌地攫取,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地掠夺自然资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所有者、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权益。而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对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们要求企业行为更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这使得企业必须从社会伦理准则来认识和规范自身行为,以重视社会责任的形象来赢得人们的赞赏。一是要把企业看成准公共机构,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对保持社会公平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二是作为担负企业经营责任的经营者,除了追求个人私利,还应对出资者的财产负责,保证生产者收入增加、福利改善。三是个体私利的最大化要与整体的社会责任相一致。总之,必须把个人价值与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

二、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

1.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由于信息化能提高其应变能力,可以进一步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随着企业获得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跟踪世界上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成果以及信息的更广泛的共享,与外部尤其是与消费者更直接和密切的联系等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

2.注重柔性与和谐管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它的本质是在以知识工作者为本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和谐、融洽、合作、灵活敏捷任性等特征。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以严格管理规范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条件,以员工自我管理为主体,通过一种顺势而人性化的管理来强化管理的应变能力。它是以理性的管理思维,超越了传统的硬性规范管理模式,把刚性管理制度的强制实施发展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要求和弹性的约束准则;把被动的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预防性的相互监督;把围绕生产的管理结构调整为以市场为中心的灵活应变的弹性管理机构;把员工在企业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

和谐管理指使组织系统达到内外协调、调和、融洽、谐和的管理。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企业组织是一个系统,它与外界各系统及其本身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密切联系的,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企业组织整体和谐的目的,以实现效率最大化。

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首先,领导者应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带头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并处处关心体谅员工,善于联系员工,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创造条件。其次,领导者应有谦逊诚信的品德和民主平等的作风,尊重员工的人格,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其三,领导者应善于在物质和精神上体恤员工。日本的企业界十分强调和谐管理,日本劳工运动评论家森田实对松下公司的这一制度的特点评论说:日本的企业就像父亲,劳工组织就像母亲。公司的中层干部就像亲兄弟,而企业的劳动者便是子女。日本企业所培养的是亲情味的大家庭式的和谐。

要实现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提高产品质量是调试企业与客户、市场和消费者之间关系和谐的重要方面。中国台湾体育用品巨豪、光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光男在讲述自己在调试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方面的经验时说:高质量的产品是实现主动调试客户,使自己与客户能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的最根本条件。其次,在和谐管理中还必须处理好“和”与“争”的关系。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必然要被淘汰,“和”与“争”是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必须正确对待,不可偏废。

3.组织运作的虚拟化。时代变迁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地域界限,绕过原有的部门层次,与外部组织频繁地进行资源的交流和互补,以群体和协作优势赢得竞争的主动地位;企业的决策不再停留在对内部资源的考虑上,而是借用企业外部的力量,将可利用的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虚拟运行,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信息时代企业组织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虚拟运作的类型主要有:人员虚拟、功能虚拟和企业虚拟。

4.营销方式网络化。企业在传统营销中,一般分销渠道相对较长且信息反馈较慢,企业与消费者不能做到“一对一营销”,造成费用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Internet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技术条件,使企业的合作竞争战略和虚拟化运作模式能得以实施,使企业能与顾客建立起更为直接的联系。企业通过建立网络营销系统,可以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生产和服务,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企业不仅从网上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在网上进行,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参加网上经营的新战场。

更多精彩毕业论文来自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是受企业制度亦即企业财产制度决定的一整套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经济责任制及内部管理制度。在信息社会中,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企业要根据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在信息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求。

1.要对原有的建立在精细分工基础上的已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一些管理制度、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方面的制度、系统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议事决策方面的制度进行创新。

2.信息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企业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

3.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员工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企业职工接受教育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4.开辟企业与信息群或信息系统的新的有效的联系方式和途径,建立一种紧密的,渗透式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提高企业对信息的依赖和开发利用的意识及能力,提高企业对信息作出反映的灵敏程度。在信息社会中,企业对新信息的反映程度和利用率是企业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

5.在及时、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表现为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造能力的大小。对于获得的信息必须充分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面对市场信息适时调整企业战略,大胆地进行管理创新。

6.引进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员工的竞争体制,营造竞争环境,帮助员工树立自主自强、顽强拼搏、竞争进取的敬业精神和思想观念。要改进分配方式,从按生产要素分配转向按知识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与竞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分配制度激励人学习,用竞争的办法来调节收益分配制度,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快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程。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同意,核心竞争力是一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管理创新是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而构成的企业内外的成长协调系统,其目标应该紧紧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进行。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企业自己培养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发现、挖掘、整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培养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演化法和孵化法。(1)演化法。指经营者选定一个目标,由全体员工在原有工作岗位上一起努力,设法在合理的期限内建立特定的核心能力。这涉及多种组织活动的事实和调整。(2)孵化法。指企业专门抽调人员,组成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内部小组,负责在2年~3年内建立核心能力。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营造一种培育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让核心能力成长起来。

2.通过知识联盟获得核心能力。知识联盟是企业间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它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一个组织只有具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和立于不败之地。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进而创造一个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可以帮助公司扩展和改善其基本能力,有助于从战略上更新核心竞争力或创建新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上一些大的跨国公司,以其特定的行业正在结成联盟以得到像技术这样关键领域中的外部专门知识。制药业和软件业就属于那些带头从其他行业借用技术以提升其自身竞争力的行业。其通过与HumanGenomeSciences公司的合作,SKB公司极大地扩展了其研制新药的能力。

3.通过企业兼并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扩大规模、快速加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理论上说,竞争力是不能移植的。但是通过兼并收购,企业把外界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并入企业内部,经过资产重组和企业结构调整,可以将被兼并企业的技术专长整合成企业自身的专长和核心能力。20世纪90年代的“活鱼吃休克鱼,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方式已经转变成21世纪的“大鱼吃大鱼,活鱼吃活鱼”的竞争方式。如美国的惠普公司并购康柏公司、英国葛兰素威廉公司并购史克必成公司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并购霍尼韦尔就是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通过并购和重组能极大地提高这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将迅速改变全球化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格局。

五、企业形象管理创新

形象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主体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在无限的空间和区域内,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并传递自身的理念、标识、品牌、风气、制度、服务、环境等要素,在诚信方面实现与顾客或公众之间最大限度的“零距离”沟通,塑造并实现管理主体最佳形象的过程。塑造理想的企业形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有形形象的塑造。有形形象的塑造主要是指企业形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包括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广告设计;包括路灯、路牌、灯箱等平面广告设计。包括环境的点缀、建筑物造型、色彩选用、装潢情调等方面的设计。这些可视要素让公众一看便知企业的形象要么高雅无华,要么富丽堂皇,要么洁净舒适,要么管理平庸等。

2.无形形象塑造。无形形象的塑造主要从非视觉方面,即从感觉、行为、意识、观念等角度来塑造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环境氛围。无形形象的塑造比有形形象的塑造更为复杂且重要。它将企业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等因素融入企业行为、员工行为和管理者行为之中。无形形象塑造实际上就是感觉形象的塑造。当前企业形象塑造主要是诚信形象、道德形象、管理者和员工形象的塑造。

六、结束语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引导企业,而市场信息是千变万化、非常活跃的,企业要适应市场并谋求领先,就必须根据瞬息万变的信息,不断调整,创新管理。因此,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管理创新,企业就难于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利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1,(2).

[2]孙勇.“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11).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第3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手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精神,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公众参与、科学管理的原则,将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手段、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努力探索一条科学管理社会的新路子。切实解决影响我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确保完成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工作任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七大类三十项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实现全区治安维稳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把建设成为和谐平安先进区。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扎实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1、完善维护稳定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责任鉴定和综合治理实绩档案,严格实行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区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处置办法》,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

2、加大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力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在决策前要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真正使风险评估成为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政法部门要把风险评估纳入执法办案过程之中,科学预测和有效预防可能产生的风险,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三个效果”的统一。

3、健全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按照“深化、提升、加强”的要求,建立健全“三调联动”协调会商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三调联动”的整体效能。认真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加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涉及征地拆迁、搬迁安置、教育医疗、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和人口密集区全面建立行业性、区域性专业调解组织,积极构建政府法制部门牵头、相关行政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格局。

4、认真落实和完善有关政策制度。对涉及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医患纠纷、城市困难群众违规经营、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进京非正常访等影响社会稳定和民生疾苦的突出问题,加强调研,立足实际出台方案,从政策层面解决问题。政法部门要树立调解是执法的理念,从机制上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中。法院、检察院要充分运用司法建议,促进依法行政,减少社会矛盾。

5、全力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不断深化信访工作“三无”(无进京非正常访、无来省重复访、无中省交办信访积案)街道和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联合接访、综合调处的矛盾纠纷新模式。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落实包抓领导、承办单位、工作责任和化解措施。对涉及面广、影响重大的矛盾纠纷,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包抓,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妥善处理。

6、严格落实稳控措施。依法维护信访工作秩序,切实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人员和组织煽动集访闹事的重点人的依法处置力度,坚决维护法制尊严和信访秩序。严格落实“五包”责任和稳控措施,加强对重点群体、重点对象和非正常访人员、情绪行为偏执人员、精神病患者的稳控,严防其集体上访、进京非正常访和聚集滋事,确保建党周年纪念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

7、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机构和队伍。建立健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组织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统筹推进和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以各街道综治办和派出所为主体,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心;以村(社区)委会干部和辖区民警、流动人口协管员为主体,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按照人口500︰1的比例,配齐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

8、努力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制,制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制定出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

9、建立完善劳动执法和保障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的日常巡视检查机制,加强流动就业人员和劳动力市场的清理整顿,取缔非法职业中介组织,保护流动就业人员合法权益;完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加强日常工资支付情况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拖欠、克扣流动就业人员工资行为。加大对用人单位特别是高危行业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强迫流动就业人员超时、超强度劳动和违章作业、违反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并落实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协管的,融治安防范、矛盾调处、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于一体的流动就业人员服务管理责任制,把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经营业主。

10、建立和完善流动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机制。坚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方针,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统筹协调工作,建立专门学籍档案,保障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强对以接收流动人口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管理、指导、扶持和规范,提高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

11、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完善农民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补偿、医疗保险等政策。监督其用工单位为农民工购买五类保险并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工作、生活环境。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落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工作,在传染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提供与城区居民同等的服务和优惠政策。

12、建立和完善依托社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工作体系。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向社区延伸,加快实现以社区为平台的人口属地化管理。依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积极开展房屋租赁、委托、信息采集、安全咨询、代收税费、调解纠纷、宣传教育以及劳务中介等服务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流动党员管理,鼓励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居民自治,探索流动人口参加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办法,增强其社区成员的意识,使流动人口真正融入社会。

13、建立健全“以房管人”机制。全面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出租屋主、租赁中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的治安协管责任,掌握承租人、住宿人的生活和活动情况。完善流动人口普查登记制度,围绕“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变动更新”的目标,开展流动人口经常性的普查登记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强化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活、完整性。

(三)积极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创新

14、加快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建立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减少社会消极因素,积极探索完善制度体制机制。

15、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管控机制。积极推进和落实“及时造册建档、及时家访、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的“五个及时”工作机制;对帮教对象做到“三不、四同”,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过去;政治上同对待、经济上同支持、工作上同信任、生活上同关心”,为特殊人群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帮教工作的“三个延伸”,即向外延伸,扩大帮教范围;向前延伸,及时在刑释解教前介入帮教;向后延伸,主动对帮教安置后的对象继续帮教。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基层党政组织、政法部门、群众自治组织要建立必送必接和有效安置机制。确保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达到100%、帮教率达到100%,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控制在3%以内,就业安置率力争在三年内达到%以上。

16、建立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流浪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机制。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流浪乞讨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工作责任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机制。深入组织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危重病人、流浪精神病人和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老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坚决打击幕后操纵和组织流浪未成年人、老人进行乞讨的违法罪犯团伙和人员。

17、建立和完善闲散青少年,尤其是问题青少年的帮教矫治工作机制。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专项行动,摸清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底数,深入分析各类青少年群体的基本需求和有犯罪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提出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推进各项教育、服务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加强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工作,通过在城乡社区的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阵地,设立儿童公益岗等多种途径,弥补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缺失,对问题儿童进行指导帮助。在区法院建立少年法庭,专门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探索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机制。

18、建立健全对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工作机制。采取“预防、管控、帮教”一体化措施,对吸毒等高危人群帮教管控工作。做好高危人群的排查核实工作,全面掌握社会面重点人员底数和现状,特别是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防止和减少高危人员失控漏管情况。实行分类帮教,通过心理咨询、疾病预防、戒毒治疗等手段,分层次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或其他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或缓解其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加强社区帮教组织建设,根据不同情况,充实调整帮教人员,建立帮教、监管工作责任机制,切实将管控帮教责任落实到基层单位和帮教人员。

(四)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创新

19、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镇社会面巡逻的制度化、常态化,把防控触角进一步向社区、单位内部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交界处延伸,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建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动态防控网络,形成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社区有联防、邻里有守望的多层次立体化防控体系。

20、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按照“条块结合、齐抓共建”的要求,在继续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巩固原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加大行业平安建设力度,把平安创建活动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加大对平安建设薄弱地区、单位的指导支持力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基层平安创建成果,推动全区平安建设深入持久开展。

21、加强治安重点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认真研究“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和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问题村”和“老大难村”、学校及周边地区、铁路沿线等治安重点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掌握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规律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防控打击机制;进一步完善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挂牌督办和责任查究机制,推进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实。

22、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以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整治活动为载体,针对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在开展全面治理的基础上,树立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样板,以点带面,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五)积极推进基层综治组织工作创新

23、进一步健全基层综治组织。在各街道办事处和农村(社区)建立起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担负起维护基层稳定和谐任务的基层综治组织。着力加强街道办事处综治办、综治维稳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建设,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社会管理联抓、惠民实事联办的综治工作新机制,切实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着力加强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建设。

24、要把治乱与治瘫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加强村(居)委会、综治维稳工作站、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对软弱涣散、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基层组织及其领导班子,党委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予以调整、充实。

25、加强基层综治机构、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社区警务室建设,发挥其在排查整治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内保组织和保卫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发挥作用。

(六)积极推进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创新

26、进一步完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机制。根据网络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日常管理,构建网上网下相结合的防控体系,提高网上发现、侦察、控制和处置能力;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窃取国家秘密、诈骗、、传播淫秽物品、非法经营以及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等整治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及时封堵删除网上造谣、煽动等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并落实责任、依法处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有效防止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

27、加强网吧行业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对网吧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凭身份证上网等制度,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违规行为坚持严管重罚,严厉查处和打击黑网吧,坚决扼制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对网吧业主的教育培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行业自律;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巡查制度,进一步增强网吧管理的长效性。

(七)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

28、加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健全组织管理工作体制和协同管理机制。完善登记管理制度,督促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在法律许可和行政审批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团组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内部会商机制,加强对敏感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准确掌握境外非政府组织动向及活动情况,有效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

29、对境外非政府组织,依法进行监管。特别是宗教类和基金类等背景复杂、政治意图明显的非政府组织,本着积极稳妥、趋利避害、抓住重点、注意策略的原则,坚持利用、防范并举,抓住重点组织、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依法加强管理,既保护其正当交往与合作,又坚决抑制和防范其渗透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30、对来秦境外人员,依法规范管理服务。公安、民政、人社、教育、工商等部门要做好来秦境外人员停留居留、住宿登记、租房购房备案审批、就业、就学以及外商来秦投资管理等工作,形成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管理服务联动机制。构建覆盖来秦境外人员入境、居留、就业、就学、出境全过程的动态管控体系,及时清理、遣返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外国人。加大治理非法出入境工作力度,切断敌对分子的渗透渠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社会管理创新是省、市交给我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单位务必按照省综治委要求,将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试点任务。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负责社会管理创新的调研决策、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确保工作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动员。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使社会管理创新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各界参与、全民参与,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第4篇

一、目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望的必然选择,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为加快流口崛起、实现全面小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原则

(一)目标任务

坚持和发展“和谐平安流口”建设,深化全员维稳责任制、基层基础建设、执行力建设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工作,探索完善体制机制,着力破解运行机制不畅、管控能力不强、资源整合不到位、服务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切实在建立健全社会维稳组织体系、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服务工作体系、社会舆情引导体系、社会管理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基层基础、法治基础,加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当今时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期望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力争年底,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谋划,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我镇实际,正确把握形势任务,认真谋划社会管理创新,使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坚持服务全局,统筹兼顾。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重要内容,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做到服务为先、民生为重,关注民意、集中民智,回应民声、维护民利,努力实现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把握规律,大胆探索实践,总结实践经验,健全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思路务实、措施切实、工作扎实、绩效落实,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健全社会维稳组织体系。加强村组织建设,理顺完善村委会管理体系。加强综治委(办)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加强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基层站所的规范化建设。加强配套组织建设,完善和规范综治工作中心及村、驻镇单位综治工作室建设。进一步整合力量,建立健全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各部门单位责任,构建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深化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立“一格三员”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综合协管员、一名村干部、一名镇工作人员,实现社会管理向村民小组、和单位延伸。

(二)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建立完善镇、村调解组织,积极发挥调解组织作用,建立调解队伍人才库,落实好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激励机制,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完善矛盾纠纷排查、信访隐患排查和维稳信访工作形势定期研判机制,健全领导干部每月定点接访、下访约访化解难题和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制度,推行联合接访、法律援助、现场调解、信访、心理疏导等新型信访工作机制,提高初信初访办理化解效率。加强信访积案化解,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营造依法有序的信访环境。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确保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常态化、制度化。

(三)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制定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加快建立人防、技防、物防、意识防“四位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巡防队建设,加快建设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积极构建由街面巡逻网、社区群防网、重点部位监控网、卡点堵截网、区域协作网组成的动态治安防控网络。进一步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各类突发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能力和水平。构建数字化综合管理网络平台,不断提升管理职能。

(四)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工作体系。建立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平台,落实管理服务工作。建立镇、村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按比例要求配足协管员,全面实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加强出租房屋管理,优化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医疗卫生、子女教育、计划生育等服务管理。落实社区矫正人员及相对不起诉人员的教育、服务和管理措施,做好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和精神病患者、吸毒等高危人员的服务救助。完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和控制机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帮助。

(五)建立健全社会舆情引导体系。加强基层综治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业务网络设施互通互联,逐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管理能力。加强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网络协同监管、应急处置、外联合作、舆情导控和涉网案件侦办协作等机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网民自律,做好舆情导控,优化网上治安环境。强化网上基础信息排查、重点阵地控制、重点人员管控三大基础工作,提高网上发现、侦查、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六)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村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小组自治组织为基础、以村委会服务站为依托、以村小组组织为补充,全镇村民广泛参与,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群众满意的多元化社区服务平台。深化村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规范群众生育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公众生产生活安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重点区域、行业、企业的污染整治工作,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问题。积极探索、引导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综治协会、和谐协会等服务综治工作的社会组织。

四、程序步骤

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工作从年3月开始,至年11月告一段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部署(年3月)。成立社会管理创新领导组织机构,按照确定项目分头组织开展调研,结合实际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全面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年4月至年8月)。牵头单位会同相关责任部门按照总体思路,分头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或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进度要求,针对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和完善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力争取得实效。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年11月至年12月)。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效,结合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对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梳理汇总好的典型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推广,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社会管理创新常抓不懈。

五、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镇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邵铁喜任组长,镇长舒绣华任第一副组长,分管政法的副书记翁继敏为常务副组长,相关镇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定期集中办公。各实施项目由镇党委、镇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牵头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各责任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明确职责,合力推进。镇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牵头领导和牵头部门要切实加强指导、提供支持,细化分解项目任务,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定期研究项目推进工作,解决存在问题和困难,确保责任明确、部门联动、合力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做好方案制定、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各种难题,确保工作如期完成。

社会管理创新范文第5篇

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很多学者认为,社会管理就应该由“社会来管理”,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就在于要改变过去由国家来主导的社会管理格局,实现社会管理的主导权从国家向社会的回归,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性作用,并与此同时弱化国家的权力渗透与职能覆盖。这种观点,事实上秉承的是西方自由多元主义“公民社会”(civilsociety)的理论范式。在这样一种理论范式下,国家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两极对立关系,彼此发生着零和博弈的权力分羹游戏。其一个极端是国家对权力的绝对掌控,社会完全依附于国家而存在;另一个极端则是国家权力的充分退出,还权于社会,实现社会的自我治理。然而,“世界各国的实践已经表明。国家与社会零和博弈的思路非常有害,它的具体实践的确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造成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①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现象,以及“强国家”与“强社会”并存的双赢局面。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学术界的主流开始摒弃国家与社会之间零和博弈的论调,而强调国家与社会之间建设性关系的可能,主张国家与社会可以协同发展、相互增权和互相促进,以形成一个国家能力强大、社会富有活力的新局面。所以,单纯地强调国家权力的退出,并非就是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想选择。

同时,从中国的现实情境来看,当前中国具有典型的“强国家一弱社会”的结构形态特征。国家掌握了丰富的权威性资源,并因此而拥有对社会组织的强大支持和吸纳能力,如果国家能运用这些资源对社会的组织化行动予以支持、引导和规范,无疑就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并与此同时建构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袂合作关系;而与“强国家”相对应的,就是当前中国的社会自治能力还比较赢弱,社会组织的发展受到初始条件的制约,普遍渴望获取国家的制度与社会资源的支持,因而对于国家表现出了一种显性的依赖。为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的特点就是,在国家与社会不断分离的同时,又迅速出现了国家与社会新的结合,许多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社会组织都在积极寻求被国家行政体系所吸纳。②这表明,当前中国的社会组织在公共空间中,角色与功能的塑造和发挥或者说公共性的特征尚显薄弱,还无法依赖于其承担主导社会管理的职责与重任。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下,盲目倡导国家权力的退出和“社会中心论”,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官退”而“民未进”的困局,导致公共性的“真空”,造成不应发生的混乱。①所以,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创新,不仅不应该否定国家的主导性作用,而且还需要强化其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支持、引导和规范的主导性功能,并同时实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协同发展,建构起一种良性的社会秩序。此外,依据美国学者米格代尔(JoelD.Migda1)的观点,“国家能力包括渗入社会的能力、调节社会关系的能力、提取资源,以及以特定方式配置或运用资源四大能力。

强国家是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的国家,而弱国家则处在能力光谱的低端”。②在此,米格代尔所说的国家能力,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当前所讲的国家管理社会的能力,这四个方面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国家政治系统“强”与“弱”的基本标准。从动力机制的角度来看,任何政治国家都试图强化其社会管理的能力,而使自己迈入一种“强国家”的行列;同时,任何政治国家都不愿意面对社会的快速变迁而表现得无能为力,而为自己贴上一个“弱国家”的标签。为此,面对当前中国复杂的社会转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多重社会风险,代表国家力量的执政党和政府试图强化其社会管理的能力,发挥其在重塑社会中的主导性作用,建构一种“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社会管理体系,是合情合理而又值得赞赏的。总而言之,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绝不是要否定或质疑国家的主导性地位,这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现实层面来看,都是不可取或简单化的。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国家究竟应该如何来发挥其主导性的作用,或者说国家究竟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社会。

二、社会管理的方式:刚性抑或柔性?

国家管理社会的方式,其实涉及到的就是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问题,或者说国家凭借什么去驯服或感化截然不同的或对立性的信念和行为,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目标的问题。米格代尔强调,国家的形象其实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它一方面作为“统治者”的角色而存在,而另一方面却是作为“乞求者”的角色而存在。“统治者”角色意味着国家拥有广泛的社会控制能力,其最根本的工具就是暴力;“乞求者”的角色则表明,国家需要积极寻求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其最根本的工具就是合法性。“如果一个政权不通过诉诸于暴力手段,就能够从大多数人那里引导出大规模的服从,那么,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个政权就是合法的。”③依上所述,国家管理社会最根本的工具有两种,亦即暴力与合法性。本文依据国家管理社会的这两种工具的不同,把社会管理的方式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

所谓刚性管理,指的就是国家显性依赖于暴力工具来管理社会的方式。暴力是内在的、独立的和非语言的,国家通过暴力的工具来管理社会,并不需要建构在与社会之间对话、沟通与协商的基础之上。在此,国家主要扮演的是一种“统治者”的角色。而所谓的柔性管理,则指的是国家显性依赖于合法性工具来管理社会的方式。合法性不同于暴力,甚至与暴力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政权对暴力的依赖不言而喻是合法性丧失的表现”。④合法性是相关的、依存的和语言的,国家通过合法性的工具来管理社会,必须要建构在与社会之间对话、沟通与协商的基础之上。在此,国家主要扮演的是一种“乞求者”的角色。由于政治从本质上而言需要对话、沟通与协商,因此,不是建立在合法性而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之上的政治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政治。国家对社会的刚性管理,表现的是国家通过依赖暴力或者说通过运用强制性的手段来维护和实现所需要的社会秩序。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认为“国家是惟一合法使用暴力的政治实体”的韦伯(MaxWeber)也明确指出:“使用暴力并不正常,它不是国家实行统治的惟一手段。”⑤暴力在国家建构和情势危急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能成为一种常态性的工具。暴力只有在国家合法地代表人民意志的情况下,才具有使用的正当性。而缺乏正当性的暴力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它不会导致社会自愿的服从,也不能促成问题的长期政治解决;相反地,暴力的使用还等同于是对没有强制就没有服从的一种承认,它意味着国家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政治能力的低下。

因此,国家对社会的刚性管理只能是一种应急的管理手段。所以,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创新,绝不是简单要求国家在社会管理上增添“刚性”的因素,而其核心是要求国家通过进一步地诉求合法性,加强与社会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协商,使社会管理更具“柔性”。tE正是基于此,当前中国执政党和政府所强调的社会管理新格局,除了明确提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国家主导层面的因素之外,还突出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国家对合法性的诉求,强调的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协商,其基本目标就是要在建构国家与社会之间协同发展格局的同时,提升社会对国家的政治忠诚。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指出:“任何一种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对它所持有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地跟随它前进。”①合法性的诉求,意味着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不能仅仅只是有一条自上而下的政治轨道保障国家意志的贯彻与执行,同时还必须要有一条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保障社会利益的表达与传输,这在当前这样一种理性、务实、“祛魅”而又崇尚权利的时代更是如此。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向,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建构出一种国家主导的、规范有序的“双轨政治”格局。

三、社会管理的创新:重构“双轨政治”格局

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政治体系是不可能在一根从上向下的单轨上发展起来的。在任何政治体系下,人民的意见都不可能被完全忽视。这意味着必须有某种方式的从下向上的平行轨道。一个完善的体系必须保证这样的‘双轨’。”②在中国传统的政治体系中,虽然在法律上只有一条从上向下的贯彻帝国命令的轨道,但实际上还存在一条从下向上反馈民意的政治轨道,这是由适应经济自给自足社会的传统中国的权力结构所决定的。在传统的中国权力结构中,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上层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官制系统;而底层则是地方自治单位。县衙门的命令不是直接下达到各家各户中去,而是送到地方自治单位。地方自治单位的领袖是绅士,他们负责决定地方社区的公共事务并代表人民与官府打交道,发挥由下而上的影响作用。“这种由下而上的影响,在中国正式的政治制度的讨论中,通常是不予承认的。然而,它实际上是有效的。”③这种有效性在于地方自治单位不是正式的行政单位,绅士的权威不是来自于官府授任,而是来自于对地方公共利益的贡献,同时他们的权威也得到官方的认可,他们与官方的地位事实上是平等的,这就为自下而上的利益传输奠定了有效性的基础,从而整合出了一个“双轨政治”的结构。但是,晚清以来,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国家政权不断下沉,于是“地方权威‘公共身份’的授权来源转移至官府系统,而其与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的关联性逐渐弱化”。④从而,地方自治单位逐渐转变成了正式的行政单位,但同时又未能建立起一个现代性的、真正民主的代表体系,结果是中央的政令容易下达,却堵住了自下而上的社会利益传输轨道,破坏了传统的“双轨政治”结构,形成了一种“单轨政治”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权力的触角扩展到了史无前例的广度,中国于是进入到一个“全能主义国家”或称“总体性社会”的时代。

孙立平总结了“总体性社会”的一系列特征:“国家动员能力极强,但民间社会极弱,社会生活的运转只能依赖行政系统;缺乏中间阶层的作用,国家直接面对民众,中间缺少缓冲;社会自治能力差,中间组织不发达,社会的自组织能力很弱;社会中身份制盛行,结构僵硬;总体性意识形态同时承担社会整合和工具理性的双重功能,由于功能要求的矛盾性,产生一种互相削弱的效应;缺少自下而上的沟通,民众的意见凝聚缺少必要的组织形式。”⑤显然,在“总体性社会”形态下,国家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单轨政治”结构。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国家对社会资源和活动空间控制的放松,社会逐渐从国家的权力体系中释放出来,于是总体性社会已不复存在。但是,总体性社会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国家与社会之间“单轨政治”的格局就得到了根本改变。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延续了以往“单轨政治”的运作逻辑,这从一种社会利益表达与综合的层面来看,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利益的“内输入”模式。正如胡伟所指出的:“在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的表达与综合并非由各种社会结构来承担,而是由权力精英通过分析、研究和调查而将他们所认定的社会利益输入到公共政策中去。概括地说,决策过程中的利益要求不是由政治体系外部的社会结构输入政治体系(决策中枢),而是由权力精英自身来进行利益要求的输入,即‘内输入’。”①

显然,在当前利益结构日益多元化、利益差别日益扩大化以及利益矛盾关系日益显性化的时代背景下,这样一种社会利益的“内输入”模式已存在着明显适应困境,不利于社会利益有效化和制度化的传输,从而导致包括群体性事件在内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行为迅速增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良性建构。正是在这样的现实社会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才成为当前中国核心关注的主题。可见,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向,就是要逐步改变社会利益“内输入”模式,变“内输人”为“外输入”,重构一种适应现行社会环境的、规范有序的“双轨政治”格局。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基于当前中国“强国家一弱社会”的特殊结构形态,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建构出一种规范有序的“双轨政治”格局,离不开国家主导性作用的发挥。这样一种主导性作用,至少需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上而下地推进现代民主制度建设,逐步开放国家权力结构,为社会利益的“外输入”创造一种有效的制度平台。在中国传统政治体系中,国家是一种典型的封闭性结构,官府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根本无法接近的,而这事实上与传统国家奉行“无为”政策的政治体系相适应。在传统时期,国家在社会管理上的职能是非常薄弱的,主要表现为两件事情:征税和审判。而就审判而言,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因为传统的理想是“无讼”。也就是说,传统国家对社会的渗透非常有限,与人民利益直接关联的事情大多是在正式政府系统之外进行的。正因为如此,政府无须向老百姓开放,而老百姓也无须接近政府。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双轨政治”结构依赖于居于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地方自治单位的领袖绅士来完成。但伴随着现代性的推进,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大大增强,并日益承担着复杂而又广泛的社会管理职能,与老百姓的利益发生了广泛和密切的直接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