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精选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第1篇

创新思维是一种高度发展的最可贵的人类思维形式,创新思维是创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只有在创新思维的意识活动中才能产生。创新思维的本质决定了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功能性本质、结构性本质和过程性本质这三个层面的统一,从功能层面看,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出新,在于产生前所未有的认识、成果;从结构层面看,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超越,在于突破原有的思维结构;从机制层面看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在于实现思维素材的超逻辑组合。创新思维的哲学内涵是对传统的辩证否定,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批判意识是创新思维和能力形成的灵魂。创新思维是对常规思维模式的突破,其特点是超越权威,不迷信书本结论,勇于创造;跳出经验的框子,不循规蹈矩;敢于标新立异,开拓新途径;博采众长,善于综合运用;突发奇想,经常变换视角。从创新思维的内涵和特点可以看出,创新思维就是学生身上的体现就是在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己进行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看法;在实验实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使用在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对于积极探索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的勇气和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活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革命。它的教育活动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其创新能力、形成其创新人格。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实践的思想前提,它激发创新实践的动机,表现为创造性的意向和设想。传统的课堂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授、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而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教育技术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创造力。所谓创造力,是指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目的已经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创新能力部分研究一些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模式、实验、实训教学模式、精品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创新人才。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塑造创新

人格创新人格则是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在创新活动中的表现,往往指一个人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奇的情趣、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大胆的质疑、勇敢的批判、丰富的想象、灵活的思考和顽强的毅力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综合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是有重要作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环境中实现创新人格的塑造。

三、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但是关键是如何来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与教学环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有赖于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只有教师能够熟练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发挥他的辅助作用,才能不会勉强、被动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改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给枯燥的课堂带来新颖、生动、形象、吸引注意力的教学资源,包括理论知识的动态展示、实验教学的循序渐进的演示、实际生产的精彩视频,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学生不仅仅从教师的口中获得知识,还可以从多媒体教学资源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网络化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网络化学习,又称在线学习,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网络化学习可以实现全天候的学习,不分时间,不分地点,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自己感兴趣知识的学习,这就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定时、定点的固定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和兴趣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依托现代网络技术

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师生的沟通对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非常重要,传统的师生沟通只能是在课堂讲授、课后答疑等少数时间,而且沟通的内容一般也仅限于与课程有关的问题,师生之间没有深入的沟通交流,学生对于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学生认为教师教授的内容与自己的需求不相符,教师觉得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样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育,更谈不上创新人格的形成。而依托于网络软件和平台、如QQ、飞信、微信、微博等途径,师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对感兴趣的理论知识、科研问题、生活困惑等进行交流,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知识诉求能够得到满足,从而塑造其创新人格。

四、总结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第2篇

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成效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信息载体,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高校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是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最佳载体。他们掌握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满足农户需求。每逢抗击自然灾害、医治农业病虫害等农民最需要指导的关键时期,农业情报部门就要及时地把相关农业科技情报送到农业科技人员手中,通过他们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指导,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五个一”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即“一送”(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挂”(选派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郊县乡镇挂职)、“一台”(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点播台)、“一线”(农业科技情报信息“110”热线)、“一网”(大学生青年志愿科技情报服务网站)。建立与地方合作机制,联手开展“科教富民行动”,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带着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到乡镇工作,选派素质高、业务强、懂管理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体系。与学校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培训基地”等科技信息网站。

5.搜集与分析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领导决策是事业成败、经济兴衰的关键。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是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决策者只有以足够可靠、高质量情报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情报工作者从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报信息中找到领导决策最需要的东西,就要求情报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战略决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以敏锐的视觉捕捉情报、挖掘深层信息,持续跟踪,长期积累,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7]。2010-2012年,和回良玉同志先后来到河南,就河南的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不仅每次陪同,而且回答了小麦生产特点、各时期麦田管理措施、预计收成、小麦市场形势等方面的提问。在谈到获得“科技服务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时,郭天财教授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其及时提供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相关专家网络为依托,以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一种长期积累、反应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报研究服务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编辑《高教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服务。2008年,学校提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并编辑“一流大学”专辑,不仅使师生知晓一流大学的内涵,还为学校制定“一流农业大学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展望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而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中心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提供确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技术,指导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入开展,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必须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强化“以发展提升服务,以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己任,以创建高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农业情报信息报务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全面发展。

1.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与利用方面,收集、维护和方便地提供各种高质量的农业科技资源,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最大可能限度的农业科技信息。

2.建立、加强和维护现代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向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便利。

3.在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方面,使农业科技人员成为工作的核心,使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图书馆使命的核心。

4.保持与农业科技技术发展的同步,及时科学地把最新的技术应用于现代图书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深度。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第3篇

一、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成效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信息载体,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高校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是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最佳载体。他们掌握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满足农户需求。每逢抗击自然灾害、医治农业病虫害等农民最需要指导的关键时期,农业情报部门就要及时地把相关农业科技情报送到农业科技人员手中,通过他们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指导,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五个一”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即“一送”(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挂”(选派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郊县乡镇挂职)、“一台”(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点播台)、“一线”(农业科技情报信息“110”热线)、“一网”(大学生青年志愿科技情报服务网站)。建立与地方合作机制,联手开展“科教富民行动”,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带着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到乡镇工作,选派素质高、业务强、懂管理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体系。与学校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培训基地”等科技信息网站。

5.搜集与分析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领导决策是事业成败、经济兴衰的关键。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是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决策者只有以足够可靠、高质量情报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情报工作者从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报信息中找到领导决策最需要的东西,就要求情报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战略决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以敏锐的视觉捕捉情报、挖掘深层信息,持续跟踪,长期积累,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7]。2010-2012年,和回良玉同志先后来到河南,就河南的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不仅每次陪同,而且回答了小麦生产特点、各时期麦田管理措施、预计收成、小麦市场形势等方面的提问。在谈到获得“科技服务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时,郭天财教授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其及时提供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相关专家网络为依托,以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一种长期积累、反应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报研究服务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编辑《高教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服务。2008年,学校提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并编辑“一流大学”专辑,不仅使师生知晓一流大学的内涵,还为学校制定“一流农业大学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二、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展望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大众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蔡茂华(1971-),男,广东梅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李敏(1977-),男,湖北武汉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何文钺(1981-),男,广东湛江人,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处,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广东广州51064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1-0052-02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忽视专业教师的作用。长期以来,大家一谈起校园文化,就认为是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工作机构和学生的事情,与教师没有多少关系。但实际上,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的人格和文化涵养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质量,他们的整体凝聚力对校园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看,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极为贫乏,一学期难得有两次活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很少,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限于名目繁多的各种具体活动,而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等潜在的教育活动排斥在外;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除学生参与外,主要是学生工作队伍的教师参与,而专业教师与其他行政人员很少参与,与学生的交流也是屈指可数。

2.缺乏与校外力量的交流。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参与人员主要是校内人员,包括学生、政工干部以及极少数的专业教师,而缺乏校外人员的参与。校外人员主要是校友、企业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他们实际上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校园文化活动把目光主要集中在校园内,而极少关注现实社会,与社会脱节,最终导致校园文化成为“空中楼阁”。

3.学生参与的普及率不高。在对广州石牌地区5所高校连续3年的调查结果中,对“你是否参加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回答,只有30%学生表示“已参加”,还有70%学生分别表示“准备参加”“不准备参加”“还在犹豫”或“想参加但没有时间”。全国很多高校的情况与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目前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大约只占在校学生的1/3,这表明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普及率不高。

4.联系专业知识不多。在对广州石牌地区5所高校连续3年的调查结果中,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的比例为:文体活动占39.3%、青年志愿者活动占24.5%、社会实践活动占18.3%、讲座报告占8.5%、学生科技活动占5.7%、其他占3.7%等。调查显示: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大部分是娱乐项目,与专业知识有关联的活动少,绝大部分学生集中在文娱体育、人文素质、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上,即使是学生科技活动,主要是学生工作的教师的策划,缺乏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所策划的活动专业知识的含量不高,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和低层次化。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校园文化提出的新要求

1.生源结构差别的逐渐缩小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长期以来,一般高校在校学生的城乡学生比例、“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学生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别,而在农业院校、地质、水利等所谓的“艰苦行业”高校的在校学生中,农村生源和所谓的“艰苦专业”的学生比例较高,但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艰苦行业”高校的学生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华南农业大学新生为例,2001年至2006年连续6年,城市生源基本上在60%左右,农村生源在40%左右,其中农科专业学生中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的比例相差在10%左右,非农科专业学生中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的比例相差在15%~28%之间,非农科学生的新生人数比例则从2001年65.56%上升到2006年83.26%,农科学生的新生人数比例从2001年34.43%下降到2006年16.73%。大众化教育阶段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农业院校、地质、水利等“艰苦行业”高校的城市生源和“非艰苦专业”专业学生的比例增加,而一般高校本身的生源结构没有明显差别,这样高校之间的生源结构差别逐渐缩小。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是每个高校学生的整体活跃度比以往有明显的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变得更加丰富,这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

2.学科构成的多样性、综合性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要求,每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改革,对学校的发展重新定位,但总体上都朝着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理工科院校以理工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医科院校以医学学科为主,多学科齐头并进;农业院校以农业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其他学科协调发展,形成每个高校学科构成的多样性、综合性。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2001年至2006年,由34个专业增加到78个,其中农科专业数由10个增加到13个,非农科专业数由24个增加到65个;农科专业所占的比例从2001年29.41%降到2006年的16.66%,非农科专业所占的比例从2001年的70.58%升到2006年的83.33%,至2006年9月,华南农业大学已经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的9个。学科是大学的办学基础,不同的学科构成造就不同的校园精神,因此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考虑到当前学校学科构成的改变和学校发展的重新定位。/

三、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1.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如前所述,大众化教育过程中,高校之间学生生源结构逐渐缩小,每个高校所包含的学科大同小异,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高校更容易产生共性的、无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相适应,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必须充分考虑到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理念、价值、精神、风格和未来的构想并体现出继承性和前瞻性,创建出具有自己的特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追求目标。

2.建设高层次的校园文化。纵观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健康向上的娱乐项目,它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却收效甚微。尽管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具有不同社会阅历的学生,但他们的需要、兴趣和爱好都具有较高层次。活动层次较低的校园活动既起不到导向作用,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现其总体功能。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超越低层次的娱乐性校园文化,以科研、学术为中心内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要建设以科研、学术为中心内容的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必须做到教师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结合专业知识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开展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向学术领域演进发展,其结构和内容将发生重大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由参与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加深专业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学风的形成,又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带动科研,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的保证。

3.建设与时代相适应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2年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也从传统的文化技能教育向创新和素质教育转变,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站在中国新世纪的变革、高等学校适应社会竞争、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使其适应社会的不断变革和进步。在这个不断变革的高等教育时代,校园文化将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素质;校园文化活动将吸引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广大学生参加,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校友、企业以及政府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化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达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目标。

4.建设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因此,校园文化既要重视特色建设,又要重视高层次,同时还要重视多层次建设。多样化的校园文化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和潜能得以发挥成为一种现实,让学生在参加校园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中,清楚地认识自身价值,实现自己的个人潜能;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向阳.21世纪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和新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2(7).

[4]邹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4).

[5]盛宏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原则[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第5篇

1.1文献类型分析统计表明,所有文献中期刊文章数量最多,达8111篇,占文献总数的98.39%;学位论文其次,有79篇,全部为硕士论文,占文献总数的0.96%;会议论文有43篇,占0.52%;报纸文章11篇,占0.13%。从文献总数看,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引起了大量的关注,但是由于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稀少,可以看出研究交流程度不高,且没有形成社会关注,主要参与者是高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

1.2发文时间分析统计表明,对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随时间递增的趋势。从1984—1994年,每年文章数不超过10篇,这个阶段正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萌芽阶段;从1995—2004年,文章数量逐年稳步上升,超过了100篇,这个阶段正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全国成长普及的阶段;从2005至今,文章数量飞速增长,在2011年突破1000篇,对教学研究的巨大关注,从侧面显示计算机教学开始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走进改革阶段。因统计时间未满一年,2014年文章数量较少。

1.3期刊分析统计表明,8111篇期刊文章发表在1426种期刊上,平均每刊发文5.69篇;但发文分布不均衡:有1299种期刊,每刊发文数为1~10篇;而发文量最集中的26种期刊,每刊发文51篇以上。所有期刊中,发文量最大的10种期刊分别是:计算机教育(452)、电脑知识与技术(319)、福建电脑(252)、科技信息(247)、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79)、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146)、考试周刊(115)、黑龙江科技信息(100)、信息与电脑(理论版)(87)、中国科技信息(87)。在本领域发文排名前10核心期刊依次是教育与职业(57篇)、中国大学教学(44)、中国成人教育(42)、职业时空(20)、中国教育信息化(20)、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6)、黑龙江高教研究(13)、成人教育(11)、现代教育技术(11)、职教论坛(11)、职业技术论坛(11)。

1.4作者分析由于重名问题普遍存在,作者发文情况难以精确统计。笔者从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姓名出发,以署名为同一单位视为单一作者来过滤重名情况,得出本领域发文量最高的10位作者分别是:赵洁(东北农业大学)发文16篇,冯博琴(西安交通大学)10篇,刘强(湖南工业大学)10篇,苏中滨(东北农业大学)10篇,叶惠文(华南师范大学)9篇,杜炫杰(华南师范大学)9篇,刘建平(辽宁中医学院)8篇,李华(佳木斯大学)8篇,廖瑞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8篇,朱勇(沈阳农业大学)7篇,周虹(佳木斯大学)7篇。可以看出,高产作者中存在3个研究团队(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佳木斯大学),合作论文较多。从发文质量看,西安交通大学的冯博琴教授在核心期刊发文9篇,为本领域翘楚。

1.5关键词分析统计显示,所有文献共有6612个关键词,剔除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等词汇,排名前30的关键词显示了研究者主要关注的内容,分别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非计算机专业、改革、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任务驱动、高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教学质量、高职教育、实践、实践教学、学生、信息素养、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级教学、创新能力、计算思维、网络教学、问题、教学效果、分层次教学等。1.6作者机构分析由于机构署名方式不规范,笔者从发文量最高的机构名称出发,统计发文量最高的10个机构分别是:佳木斯大学(20)、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16)、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14)、辽宁工业大学计算中心(13)、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12)、长春职业技术学院(12)、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11)、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1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11)、东北农业大学(11)。上述机构包括了高产作者中的3个研究团队和冯博琴教授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

2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内容评析

从研究内容看,文献涉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方面面。笔者从关键词统计结果出发,分别对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计算思维)、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分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教学)、高职高专教学、教学管理(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发展)6个研究热点进行述评。

2.1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改革,主要是来源于4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基础课课时缩减的趋势、学生信息化水平提高的现状、信息技术迅速更新的速度和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更高要求。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改革内容看,任何改变现有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的措施都是改革;从主体看,可以是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一类院校或整个高校系统。2003年,时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的谭浩强教授,针对全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改革要面对的7个问题,指出改革的方向,其中第7点明确提出:“全国范围如此之广,东西部地区差别又大,学校类型和层次各不相同专业类别林林总总,根本不可能全国所有学校、所有专业都用同一模式、同一内容、同一教材进行教学。应当提倡广大教师从实际出发,发挥创造精神,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参照全国和各地区的指导意见创造出符合本校本专业的方案”在这个背景下,大量以本校实践为基础的“改革方案”式研究成果涌现出来,如高美真(2007)强调了“摸底调查、分层次教学和开放性实验教学”等做法。就具体高校而言,一方面要参考指导性文件,更多地是借鉴本地区、本类型其他高校的教学实践,来推进本校的教学改革;但改革之路困难重重:教学管理部门会增加工作量,教师会面临新任务,学生还可能提出异议,因此“改革”需要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共同推进。

2.2教学内容(计算思维、实验教学)从2010年“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以来,计算思维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教学改革内容,来自重点大学的专家教授们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来阐释其内涵和实施方法。同济大学的龚沛曾教授等(2012)在分析了计算思维的定义及内容层次的基础上,指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的无意识、潜移默化教学的现状,最后在调研基础上,区分理工类、综合类和人文艺术类,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课程+‘X’门应用课程)的联动改革方案。相对于引起广泛探讨的“计算思维”,“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已经长期存在,但业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具体内容设置还存在差异。冯博琴教授(2006)指出:“实验教学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纲’和‘灵魂’,只有它才能使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做到‘授人以鱼,更要教人以渔’。”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上,“例如C语言课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理论授课时数与实验上机时数比例为1:3,讲课10学时,上机30学时”。综上可见,“思维”和“实验”对应着“动脑”和“动手”,看似处于教学中泾渭分明的两极,但对于计算机基础这样的应用型课程,“实验求证式”的思维训练比“理论讲解式”的思维训练更合适。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而言,“计算思维”的训练难度非常大,而学会利用各种软件工具完成本领域的信息处理及相关业务的价值更为显著,因此实验教学更应受到关注。

2.3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任务驱动法”是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理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很少讨论是否要采用“任务驱动”,而是集中于如何实施。武汉工业学院的刘光蓉等(2004)结合实例从任务设计、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协作学习4个方面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通过分析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讨和探究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类似,也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实施,两者的区别在于“案例”比“任务”更强调示范性和现实性。山东工商学院的王丽娜(2007)认为“启发式/案例教学法不是特指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作为一种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启发式/案例的运用技巧,也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原理简单,实施也没有阻力,但是“任务”和“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如何持续更新案例和任务才更具挑战,而教学方法的探究,永远没有完成时。

2.4教学模式(分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教学)教学模式是教学实施的方式,分层教学产生于对学生差异的重视,自主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而网络教学逐渐从教学辅助手段向主流教学模式演变。本模块探讨的三种模式并不在一个分类层面上,因此存在各种组合的情况。“层次”在研究中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层次,如第1层次是公共必修课,第2层次是专业必修课,第3层次是公共(专业)选修课;另一种是指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分高低的层次;实际研究中后者居多。四川文理学院向伟(2009)的分层方案更为全面,分别按学历、专业、学生基础分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和考核方式(笔试和上机比例)上体现出差异化教学。必须看到,分层教学是在学生水平差异情况下确保并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班间分层”比“班内分层”更彻底、效果更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前者通常需要通过考试来打破原有行政班重新组织教学、实施教学,会带来大工作量,阻力较大,而后者主要依靠任课教师的教学安排,更容易得到实施。自主学习的专门性研究始于2005年,两篇文章都是立足“广播电视大学”这类教育形式,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随后,中国计量学院的刘砚秋等(2012)全面介绍了该校的实施方案,将“自主学习”走入现实,“课内学时由原先的34学时缩减为22学时,全部安排在机房进行”,最终“该方法激发了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协作精神,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完全的网络教学,其教学、答疑辅导和考试的大部分教学过程在网上进行,也是远程教育采取的模式;二是作为教学内容组成部分的网络辅助教学,一部分课时老师学生面对面讲授,可利用网络资源,另一部分课时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学;三是作为课外辅导的网络辅助教学。目前,研究较为集中在第二种具体模式上。综上,“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是否会成为主流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可以看作一个趋势,但实施起来需要诸多软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在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机制的前提下进行这样的变革。

2.5高职高专教学从事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们从本职工作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探讨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如冉崇善(2004)提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在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下,走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模式。其中“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教育并重”是一个鲜明的特色,即教学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为重要目标,这些做法在本科院校也同样适用。因此,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都可以借鉴本科院校,同时需要在教学中强化“考证”,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6教学管理(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发展)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早在1996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刚开始按每年两次的规律运行时,时任国家教委文科计算机指导小组成员、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的卢湘鸿教授就发文,认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不存在互相取代或合轨问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应该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在某些层面上互相接轨”但是,随着“考试指挥棒”作用的逐渐显现,计算机等级考试对教学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引发广泛思考。文献数量显示,对等级考试的关注度,各类高校呈现明显的差异:重点高校<普通本科<高职高专,因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等级考试的关联程度,也依次递增。各地区的情况也有差异,就上海而言,从2013年开始取消上海市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收费,有利于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向“教考分离、课程考试”的方向转变。研究成果中,专注于“教师”的文章数量很少,但是大多数文章的内容都涉及教师在改进教学内容、应用教学模式、采用教学方法中的作用,也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冯博琴教授(2006)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经验,即“采取自我孵化、引进、留住骨干三条措施壮大队伍”。诚然,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最适合参加“教学改革”类项目,但是这样的项目数量较少,所以教师往往会与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一起竞争计算机专业类的课题,难度很大;而课题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晋升,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将等级考试和教师发展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省级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优秀率这些量化数据可以成为高校间可比的课程教学水平评价指标,在校际竞争的压力和学生追求证书的动力作用下,计算机基础教学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教师生存环境较好;对于不重视等级考试的高校,如果开设计算机专业,则教师可以专业课为主,基础课为辅来规划发展路径;既无专业又忽视考级,处于这种状况下的基础教育和教师发展容易陷入停滞状态。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从2007年开始,已经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实施以考代教的政策:“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校针对本科学生的过关课程(零学分,不单独开课),每个学生必须通过考试,考试成绩与毕业文凭挂钩。”而据笔者2013年7月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学的实地调查,该校也没开设任何针对全校学生的计算机类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探索还要继续。

3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