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域文化公共艺术论文2篇

地域文化公共艺术论文2篇

第一篇

一城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公共性质或行为的空间艺术形态,其内涵和外延及其宽泛,大到建筑、景观艺术,小到公共设施和环境雕塑,都因其所具有的公共属性而被纳入公共艺术的范畴。这种“公共空间中的公众参与”一方面基于公众实用目的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公众审美的精神需求。两者虽然功能不同,但其存在的性质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须充分与城市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共同反映该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地域文化作为一座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属性,深刻体现着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每座城市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种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城市公共艺术的不可移易性,体现出每座城市公共艺术之间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所以,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要充分考虑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正因为地域文化的植入,使得城市公共艺术具有了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从而拉近了公众与作品、公众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地域文化图像资源

向城市公共艺术转化的层面分析地域文化包涵的内容及其丰富,城市公共艺术也并非是对地域文化图像资源的简单叠加和堆砌,其图像资源向公共艺术的转化,不仅仅是对于作品主题内容的选择和形式风格的借鉴,还有对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的传承。所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将这些丰富的图像资源转化为具有公共色彩的城市空间形态,是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体现其“公共性”的关键之所在。

1探寻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符号

构建主题鲜明的公共艺术图像城市公共艺术的主题应该紧扣该城市的地域文化,而主题的选择则需要根据其所处空间环境的性质和功能来确定,以选取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来表达这一主题,且这些内容须具有经典性和普遍性。它可以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图景,也可以是公众通晓熟知的历史文化名人,像西安的《大燕塔北广场主题系列雕塑》就是以该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盛唐文化为主题,选择大众熟知的历史文化内容来进行创作的,这在本质上就切中了广大群众的心脉,凝聚了市民的集体记忆,从而使得作品更加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同。另一方面,主题的确定反过来有助于我们对于地域文化有针对性地挖掘,通过深入诠释既定的城市地域文化内涵,以公共视角来认识和判断地域文化的价值,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像徽州文化中的马头墙、祠堂与牌坊及三雕艺术,两汉文化中的汉墓、汉画像石及汉兵马俑等等,通过对其造型及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主旨鲜明、凝练概括且富有情感记忆的艺术符号。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选择最具表现力的形式语言这种主旨鲜明、凝练概括且富有情感记忆的艺术符号并非是对既定图像资源的照搬和客观呈现,而是应在不违背传统和史实的基础上,体现出作者对于现代性的艺术追求,并在内容与形式之间达成共融。像铜陵的《丰收门》、《起舞》等作品以青铜器皿为原型,通过作者艺术性地表达,形成了具有现代感的城市雕塑。显然,当下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并没有将两者做到相互统一,主要原因就在于作者并未按照既定的表现内容来选择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致使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格格不入。此外,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与借鉴要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属性,一般来讲,对于写实风格的作品,往往突出其叙事性的表达,这种来自史实内容的叙事决定了作品形式语言选择的纯粹性,如苏州火车站南广场《主题雕塑与苏州古代名贤组雕》和重庆的《灵山之巫系列雕塑》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写意、抽象、象征的艺术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叙事性。而对于抽象与构成风格的作品,艺术家更多地从形式语言层面强调其地域文化特色。例如,重庆的《山城之窗》雕塑以剪纸窗花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红岩英烈”、“辛亥烈士”、“历史传说”、“巴国武士”等与重庆相关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充分展示出了原汁原味的巴渝文化特色。需要指出的是,在该层面的创作中,艺术家往往赋予作品强烈的个性化语言表达方式,这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显然会有一个“度”的标准,而当艺术家的个性语言与公众审美相互背离时,公共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其最为核心的观念。

3公共精神的传承与表达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公共性,还应该传承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并与当下时代精神相对接,体现出当代人的艺术追求。如果说对于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的内容和形式转化提供的是一种实际参照来勾换起公众对于历史人文的情感记忆和社会认知,那么对于地域文化图像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表达则上升到对于“公共性”的真正诠释——一种面向公众、服务于公众的社会精神。像深圳的《孺子牛》、广州的《五羊石像》及兰州的《黄河母亲》等作品就充分体现出了城市的精神气质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并有力地传达出该城市的人文精神。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下各地的公共艺术创作中,对于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中蕴含的传统精神的表达并不突出,例如,对于徽州文化中徽商精神的表达,包公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的表现以及对于三国文化、齐鲁文化精髓的挖掘,大部分作品只是在内容与形式上做文章,停留在作品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表现,而并未触及到其背后的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表达。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空间艺术,必然带有自身时代的烙印,其“公共性”的时效性也会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对于公共精神的表达,艺术家要以时展的原则去看待社会中人文思想、文化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变迁,从而体现出当代人对于这一传统艺术精神的时代认知,像湖州的《湖笔群雕》、上海的《东方之光》等作品,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这种精神的传达既可以借助作品的形体和空间充分展现,也可以从作品的物质材料中获得,但它最终还是要上升到公众的审美感受和情感认知层面,包括作品对于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的追求,都将是城市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地域文化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决定了地域文化图像资源转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形态,公共艺术对于地域文化图像资源的转化还受到其所处空间环境的影响和公众审美水平的制约。所以,这种对其内容、形式及精神的转化过程是艺术家在统筹空间环境和公众审美基础上的“再设计”过程,是对于作品、空间环境和公众之间综合权衡和相互关照的实施过程。由此来看,从艺术家自身创作角度来讲,地域文化图像与空间环境之间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地域文化图像自始至终受到空间环境的潜在影响,同时,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处理,反过来又强调了空间环境的公共属性。

四结语

地域文化图像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内容、形式及精神三个表达层面,一件优秀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是在主题内容、形式风格及精神内涵方面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其中,主题内容的选择是公共艺术体现其“公共性”的现实基础,这类作品由于其主题内容的“公共性”使得其很容易获得公众的共鸣;艺术语言的选择是公共艺术体现其“公共性”的表现形式,必须选择最具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这一特定的主题内容;精神内涵的表达是公共艺术体现其“公共性”的情感升华,是观众共同的精神指向,正是因为公共精神的表达,公共艺术已不再仅仅是一件公共的艺术作品,而是成为广大群众情感记忆和价值所向的精神标识,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

作者:陈超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第二篇

一、城市公共艺术传播中的内在矛盾

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传播本身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本身不合时宜的表达方式

城市公共艺术的作用在于引发民众的情感共鸣,以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唤起人们的审美体验,传递其中蕴含的文化主题思想。我国目前有些城市公共艺术却没有起到良好的精神引导作用,存在着“浮夸”“病态”“庸俗”“另类”“色情”等问题,这种现象被批评为“借公共艺术之名侵犯和污染公众的视觉”。究其原因,大多是艺术家的片面表达和哗众取宠,超出了民众的心理底线和认知结构,以致令人费解或难以接受。城市公共艺术需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社会精神文化的传播功能。它所体现的审美取向不可过于私人化和随意化。它需要以美学和艺术为指导,满足大众的精神归属,提升大众的审美品位。因此,艺术家的创作既要能够张扬个性,彰显艺术表现力,又要充分考虑到民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经验,来达到相应的平衡和分寸感。

2.城市形象中存在千城一面的现象

中国社会在迈向现代化、城市化与国际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的雷同现象,导致独创性和文化性让位于单一化和同质化。城市的韵味和特色逐渐模糊和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由钢筋水泥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城市森林。如何让城市原有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得到继承和发扬,凸显个性化的城市品牌形象,已成为当下城市公共艺术面临的使命和挑战。

3.传媒介入使公共艺术的传播方式更娱乐化

传媒话语权的比重在如今不断增大,吸引大众眼球变得空前重要,而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也日渐模糊。民众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下集体失语,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商业传媒娱乐化路线下的“愚钝的傀儡和机械的木偶”,丧失了批判性的思考。在“娱乐至上”的冲击下,一些城市公共艺术不惜以夸张、惊悚、搞怪、诱惑等感官刺激形式迎合大众的通俗口味,背离了格调高雅的艺术准则,呈现出泛娱乐化、消解经典、解构崇高的反传统倾向。

二、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传播的选择与对策

1.保护和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

生态城市公共艺术的传播可以与传统节日盛典进行结合,如春节的烟火表演,端午节的龙舟表演、五四青年节的仪仗队表演等。另外,开展别具特色的公共艺术节日活动,以整体性的艺术狂欢推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实现艺术传播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共生并存。例如上海双年展、青岛啤酒节、北京雕塑节、潍坊风筝节等。

2.提高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度

城市的千般姿态和万种风情来源于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例如,采用雕像、纪念碑、壁画等情景交融的形式来传承和彰显地域符号,歌颂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隽永的历史情怀,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与核心竞争力。因此,公共艺术在实施中要能展现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塑造出端庄、典雅、秀外慧中、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形象。

3.提倡以时间为标准来评价

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是艺术家感觉和灵性的外化呈现,艺术家的个人表述被民众广泛地接受,再转化为喜闻乐见的群体表述,这个过程需要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城市公共艺术经过时间的检验和沉淀后,往往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固化在民众的记忆当中,成为人们的共同情感寄托。可以说,时间是检验城市公共艺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4.推动数字科技的跨界应用与互动的体验方式

感应交互、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艺术形态,从以往单向的信息传播转向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催生出新的艺术体验方式。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将会融合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在不同技术、不同艺术门类、不同风格形式之间进行跨界,从而产生出更为多样、丰富的创新成果,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审美心理。

作者:董经纬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在站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