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域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精选

地域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1篇

20世纪80年代末,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一书指出:“中国文学一个时期地域性相当突出,另一个时期地域性又淡化下去而融入文学的民族特色之中,并为民族特色增加新的成分,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3]42应该说,这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文学的地域性命题并加以学术性探讨的开始。在这之后,学界也出现了诸多探讨地域和文艺关系的著作,但大多数集中在古代文学领域。至于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对此问题带有明确的方法意识进行研究的则寥寥无几,只有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流派研究中,会涉及到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的部分影响,比如严家炎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一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论者对地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之间关系的初步思考。20世纪90年代中期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从书”是地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严家炎在该从书的《总序》中,对过去的地域文化研究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后指出,过去人们“对于地域的理解,注意力似乎过分集中在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条件上,而对形成人文环境的诸般因素则相对忽视”,在他看来:“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决不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例如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而且越到后来,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确切地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起作用。即使自然条件,后来也是越发与本区域的人文因素紧密联结,透过区域文化的中间环节才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的。”[4]2与以往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地域文学研究多关注的是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影响力,文化地理学则更多强调文学发展的动态性及其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扩散等对作家创作的渗透性。此后不久,王富仁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这些观点实际上将“地域文化”扩大到了文化地理学的层面上,并将之和“20世纪中国文学”联系起来,为“地域与文艺”这一古老命题注入了新的学科内涵和时代意义,而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本身也是一种思路和方法上的超越与突破。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的研究在2000年末前后抵达最活跃的时期,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的评论文章、著作。

中国文学研究———文化地理学的视域

(一)文化地理学对文学史发展的建构。文学史的研究一般都与历史发展研究是紧密相连的,但文学的构成并不只是与时间与关,其产生的空间对文学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略的巨大作用。因为文学并不是纵向单时态发展的,还有横向的因素如环境的变迁、文化、宗教等等都影响、生发了文学的发展,所以从纵横的双时态去研究才能反映文学史的全貌。如文学的中心转移而造成文学版图的改变。纵观中国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文学版图的形态是不同的。袁行霈在《中国文学概论》一书中论述中国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时说:“在某个时期、同一地区集中出现一批文学家,使这个地区成为人才荟萃之地;在某个时期文学家们集中活动于某一地区,使这里成为文学的中心区。”[3]43最明显的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解放区延安文学现象,众多的文人作家在陕北丛聚创作,形成当时解放区特有的文化心理、文化性格。

(二)作家的地理分布研究。即通过对作家出生地与分布地的分析,研究各地的文学人才的分布规律。文学人才群体的形成与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如我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的作者多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曾大兴认为:“中国历代文学家分布重心的形成,与京畿之地、富庶之区、文明之邦、开放之域等地域环境有密切关系。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地理环境对文学家的分布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文化这三者都以地理环境为依托。但真正对文学家地理分布格局起决定作用的、最直接与最稳定的因素是文化。文化重心在哪里,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在哪里,文化重心向哪里移动,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向哪里移动。”[5]501-505由此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海派、京派作家的出现都与文化重心有关,而西部自古以来作家作品数量就少,整体区域创作水平偏低的现状也与其所处文化边缘地区有关。

(三)文化地理对文学风格形成的作用。文学创作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均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时间意义上讲,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社会秩序的稳定程度,主流话语的价值取向,风俗民情的演变状况等因素均在不同层面上构成了个体生存的特定环境与创作背景,且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制约、影响着作家的观照视角与创作取向。从空间意义而言,作家的创作总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进行的,地域界限直接决定或间接影响着作家写作的空间范围,尤其在地域环境造成的文化隔离现象之后,个体的创作因为显示了地域文化的性质与特征从而成为该文化系统的表征[6]2。在中国文学多元共存的发展格局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学创作总是彰显着风格各异的艺术魅力。(四)研究作品的空间特征。文学作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在一定时空内对自然、社会的现实反映。作品是作家头脑中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认识,作家营造的空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当地文化地理的烙印,也是作家寄托思想情感的一种地方意象。从作家笔下的空间描绘中,读者可以认识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特色,风土人情,习俗等等。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可以透过作品对当地的政治、经济等有一定的体察。研究作家笔下展示和建构的空间意象,可以发现作家的创作心理历程及其空间的美学意境,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研究角度。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中国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空间

“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研究范畴中的关键词,一切物质的存在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范畴,文学的存在也是如此,离不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文学研究介入空间维度,关注民族、家庭、信仰、风俗、制度在地域间的流动和相互关系,从而展示更立体、更全面的文学脉络。中国文学以文化地理学作为研究文学的原点,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解释体系,其独到的解释能力,能从文学的文本及文学现象中解释出更深层的意义,探索和揭示出人与地理之间充满感情的关系,诠释出原创性的文学价值。文学与文化地理的结合,使空间成为文学研究的重心。空间的地理因素是产生文学的条件之一,所谓地理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河流、海洋、山地、交通、地理位置、森林植被、自然风景等。这些地理因素以“人”作为中介,构成了文学直接描写的内容与对象,使地理因素与文学产生了十分密切的关系。王瑶在论述东晋的玄言、山水和田园诗歌的流变时曾谈到地理因素对文学的深刻作用:“当文化中心和名士生活还滞留在北方黄土平原的时候,外间风景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刺激性,能够使他们终日在‘荒丘积水’畔逗留徘徊……中国诗从三百篇到太康永嘉,写景的成分是那样少,地理的原因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楚辞诗篇之所以华美,沅澧江水与芳洲杜若的背景,也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帮助。永嘉乱后,名士东渡,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他们追求的自然心境结合起来,于是山水美的发现便成了东晋这个时代对中国艺术文学的绝大贡献。”[7]261可见自然地理是影响文学风格乃至思潮的一大原因。“地理要素是文学想象力的源泉,是文学风俗画的远景,或者是价值世界的地理象征和认同的隐喻,具有精神地理的意义;它也可能是真正塑造文学地域风格的无形之手,赋予了文学以独特的地方色彩,使之成为某种文学风格的‘注册商标’。”[8]176-177在谈及自然地理条件对文学的影响的时候,人们对“人化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因素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更为关注,自然地理的因素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结合而作用于文学生产,自然透过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气质性情影响了文学。因此,在空间中的文学,并不是单一的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而是受其人文环境的诸多因素所制约的,如空间维度下丰富的文化层面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化区。齐鲁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岭南文化和江河源文化、塞外文化、西藏文化等众多的文化区域源流多异、风貌互殊,由此生成的文学也千姿百态。这种地域文化因素长久地影响着文学的素质和气质。如樊星在《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一书中精辟地概括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地域特色:“齐鲁的悲怆,秦晋的悲凉,东北的神奇,西北的雄奇,中原的奇异,楚地的绚丽,吴越的逍遥,巴蜀的灵气”等。他在该书中还分析说明了当代城市文学的地域差异,论述了当代京味文学、津味文学、汉味文学、海味文学、苏味文学风格上的地域差异,认为地域文化小说是当代文坛最富于民族文化意味的一大景观[9]。

(二)文化扩散。通过家族的联姻、分支和迁徙,并带着家族文化的基因在文学领域承传和旅行,最后涉及到作家的人生轨迹、作家文学群体的形成和文化中心转移等等,也即为文化整合。地理空间的维度是我们考察文学的发生和变异重要的因素:“如文学发达程度的地区差异(以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多寡为主要指标),各类文体的区域异同及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深入浅出,文学题材与风格的地域特色,个别地区的文学背景,地理环境对文人灵感的培育与文人创作的影响,形成文学地域差异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等等。”[10]174这些对于我们解释文学的深层文化意义,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依据和智慧源泉。

(三)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对作家的生命感觉和写作形态起了不同的模塑作用。这种作用体现为:第一,可以提供作品的创作素材;第二,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第三,文化地理环境特有的地域民风、民俗、语言影响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与风格;第四,作为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塑造着作家的心理素质(如气质、性格、性情等)与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作家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的作用最为重要。由于地形地貌乃至整个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人群的体貌、性情乃至趣味习尚的不同。如我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心理素质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景观形成了作家各异的美学风格和文化精神。对作家而言,自身所处的文化地理环境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其个性气质与审美心理进行刺激,形成了作家在审美风格方面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如汪曾祺生长于苏北的下河流域,此地归属吴文化圈,虞友谦先生在《吴文化传统之政治解读》一文中认为:吴地自古的政治弱势,形成了吴文化心态产生疏离、逃避政治的倾向,或自处于政治边缘地位,或将政治追求深埋于潜意识之中,而把现实的目光和心智投入非政治的其他层面,促成吴人从尚武向崇文的转向,也造成吴地经济、学术、科技、教育、宗教以及偏于世俗、享受生活的各种艺术形式的繁荣[11]。置于吴文化圈内的汪曾祺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吴文化特质,形成与吴文化内核同构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和人生价值取向。在文化精神方面,“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同样涵盖了对地区生活经历的分析,文学作品中充满想像的描述使地理学者认识到了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一个地区特有的‘精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家深深感动并在作品中描写了对地区大吃一惊的理解[12]41。文化地理塑造了作家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是一地区文学所独有的内核。从文化地理的视角下对文学精神进行分析,对文学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作家所处地理人文环境,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因素决定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人生意识,并构成了作家综合性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核心,由此决定了作家的文化精神特征。如西部文学是在特定的西部地理人文条件下产生,体现典型的西部特征。西部精神中体现着西部文化结构:广阔的地域空间与严酷的自然条件,虔诚的宗教信仰,独特的边疆意识,高度的英雄意识、积淀深厚的孤独意识。这种西部文化在西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西部独有的文化精神,如对民族自信心的张扬、对人性的发掘、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对英雄主义的呼唤[13]。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路桥经济发展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报告把文化建设工作第一次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现实趋势的新认识、新总结、新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文化建设在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说是如此,对一个地区来说同样是如此。因此,弘扬先进文化,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建设文化大市,是提升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路桥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背景。近些年,路桥区经济高度发展,在文化领域建设较慢,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对路桥区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及意义,那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如何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如开展“文化强区”建设,重视。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等载体。

1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1从宏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其自身的文化,所以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这和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基于对人的影响,受某种特定文化影响的人群将拥有一种基于此文化的思想和观念,而这种思想和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指引这一群体沿特定方向发展。分析目前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经济特征,即一些民族文化的特质正在成为一些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并主导着一些行业和产品,成为或正在成为世界一流或第一,而这些都跟人的因素有关。

1.2从中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自己统一的民族文化,但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也有其自身的区域文化,从而使各区域存在差异,发展也不尽相同,特定的文化能促进区域的特定发展,同样也促进区域特定的创新趋势,如果能准确把握好区域文化,沿特定的方向发展区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浙江,有着比较浓郁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其显著特点是讲求实际,注重功利,重视工商,不尚空谈。由于国家的宏观控制力度较小,浙江的非国有经济比例一直很大,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较少,这就磨练了浙江的企业家与境外强大对手较量的能力,培育具有创新思维方式和。敢为天下先。、勤奋耐劳的企业家,形成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迅速发展的地域优势。

1.3从微观角度分析

现在人们[论文]越来越重视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发展战略中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文化因素,但由于对文化的认识还不透彻,在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比较普遍的倡导就是。借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这种提法不错,但几乎都是在做表面工作。不管是发展旅游业,还是进行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这些都是区域特有的文化产物,不过都是属于浅层次的物质文化。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时,除了要注重区域物质文化外,

更重要的还是要真正理解文化的内涵,抓住区域的精神文化,以这种文化来带动区域内的人群,激发人们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而从根本上带动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2路桥区经济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强文化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必然涉及到各种现象和文化问题。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必须摆脱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真正认识自然经济规律和计划经济间的传统弊端,对制约路桥老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要彻底改革。这就需要认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观念。

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增长方式上转变,即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这离不开文化观念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仅是在一定的经济系统内部的制度安排,在现实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也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讲,粗放经营方式是计划经济观念的必然产物。由于资源配置上长官意志的影响,导致在经济建设上脱离实际,无视区情和原有的基础和资源的状况,追求高指标、大项目,摊子越铺越大,在实际运行中完全是凭主观意志办事,给路桥老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从主观上看,落后的文化环境也是其滋长的土壤条件。比如在文化观念上,有的人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人惟我独尊,我行我素;有的人自私自利,化公为私;有的人以邻为壑,损人利己;有的人不守信用,制假售假。他们那种以利己主义为文化内核的观念,使得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人心涣散,纪律松弛,企业生产不景气,产品粗制滥造,没有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路桥老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转变文化观念,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才可为路桥老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在路桥[论文之家]老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必须在文化观念上破除安于现状的思想和平均主义的惯性。路桥在文化观念上有很多好的东西应当继承和发扬,但也严重存在着平均主义、等级森严的价值观,中庸无为、墨守成规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心理积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常规陋习,以及“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意识。这些传统文化观念如果不彻底改变,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会遇到习惯成自然的强大的本能的抵触,经济的发展就会步履维艰。恩格斯曾经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必须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开始,加强文化建设。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经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因此,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入手,建设先进的区域文化,是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3路桥区经济发展对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努力适应这种客观要求,是路桥老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路桥老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1确立市场经济的现代观念,需要重新塑造新的文化品格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市场经济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平等原则、价值原则、竞争原则、效率原则、法治原则、诚信原则、科学原则、民主原则、智能递增原则等等,都体现着新的崭新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所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树立现代的健康的文明的先进文化观念,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及道德体系,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尊法守信、开拓创新精神,发挥社会舆论对市场的监督作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树立人才资本的文化观念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在路桥老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取决于全体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本的培育。过去路桥老区粗放经营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其根源很多,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高。加强文化建设,可以给经济增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路桥老区的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21世纪,人才资本越来越发挥着最主要和决定性的作用,知识生产已经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推动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产品的生产、价值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增长都主要通过智力因素来实现。因此,作为智力经济核心的人才资本的开发愈显重要。物质资本与人才资本不同,物质资本是被动资本,属于递减型的消耗;而人才资本是主动资本,属于递增型,在开发利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增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把人才资本作为一种经济战略资源,用人才观念的优势来创造人才的优势,就不能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教育的基础地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路桥老区经济社会[论文网]的发展,不单纯是一种超社会的经济行为,而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使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中,要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如果我们只讲物质资料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忽视甚至贬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那么,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不能真正实现,即使在某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只能是短暂的。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繁荣。

4以文化的繁荣推动路桥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文化建设,转变文化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可以带来文化自身的繁荣,而且可以为经济的发展牵线搭桥,为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抓好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不能就文化论文化,就经济谈经济。必须将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的文化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加大文化复兴的力度,对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在路桥老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4.1牢固树立文化立区的新理念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从建设区域文化中心的需要出发,正确认识文化的功能、地位、作用,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文化大发展。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要进一步确立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观念,破除“先经济、后文化”、“经济是目的,文化是手段”和“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的思想,跳出文化建设文化。领导干部要重视个人的文化积累,不断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营养,使自身的文化意识达到先进文化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文化建设的重担。

4.2坚持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要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赶超型发展,必须着眼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借鉴和吸收一切先进的文化,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了挑战和变革的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永无止境。伟大的实践迫切要求我们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在区域经济理论、体制改革、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文化进步的创新方面,不断扩展新视野,使路桥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总之,通过文化建设的开展,使老区人民树立起现代意识和竞争精神,进而在路桥老区形成良好的现代化社会的文化氛围,才能使路桥老区在市场经济大潮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4.3提高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领导,在于经济决策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水平的高低。路桥老区各级领导机关和决策管理人员,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氛围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应该说,是能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的。但是,也还存在着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能同步的问题。除了思想方面的原因外,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不高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有许多人不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在素质上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县乡和长期亏损企业,由于领导者文化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贫乏,不是盲目蛮干,浮夸虚报,就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因此,我们既要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着重提高经济决策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好,讲政治、懂科学、善经营、会管理的决策管理队伍。

4.4大力发展科教事业,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要加大教育投入,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在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选拔和重用高、精、尖科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提高现代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践证明,凡是文化发达、科技普及、劳动者素质高的地方和企业,集约型经济就发展,劳动生产率就高,社会生产力发展就快;凡是科技不兴、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的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就缓慢,经营就粗放,劳动生产率就低,社会生产力发展就不快。路桥老区部分农村贫困的根源主要还是教育普及率低,有技术、有文化的劳动者比重低。因此,我们要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进行科技输血,帮助劳动者提高技术本领,使他们增长智慧。超级秘书网

4.5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法制文化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剔除落后封建糟粕;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路桥的诗词、楹联、山歌、调声是路桥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悠久的传统,是传统文化中的奇珍瑰宝,要光大发扬;建祠堂、做斋,搞宗族宗派活动是封建糟粕,要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同时,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积极推进文化的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

市场经济与小农经济的重大区别在于:小农经济是以人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则是以法治为基础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把法制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使法律从外在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变成人们内在的自觉的意识,自觉的行动,就必须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法律进万家、领导干部学法讲法、村民自治试点村庄全面普法等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只要长期坚持下去,灿烂的法律之花,必将结出丰盛的经济政治之果。

参考文献

1.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伦秀海,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5/03,

2.杭州特色区块建设和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发展导向,杨正宇,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04,

3.地域文化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隋琳,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4.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台州市体育场地调查与分析,方爱莲,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5,

5.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成都市新都区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农民快速增收的成功探索,黄蔚,城市发展研究,2006/01,

6.文化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崔慧霞,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01,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戏剧史;地方戏剧文化;传承

中国戏剧史是面向戏剧影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认识中国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较为深入地理解各个阶段的戏剧思潮、戏剧创作情况和主要剧作家及作品,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戏剧发展历史和戏剧创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戏剧历史、戏剧创作规律和戏剧作品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表导演、编导等学习、工作及研究夯实基础。而地方戏剧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独有的戏剧文化,也是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千百年来流行于某一地区的民风民俗,融合了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和独具一格的文化形式。中国地方戏约有360多种,一省一地皆有充满地域色彩的地方戏文化,越剧、豫剧、黄梅戏、秦腔、评剧等皆是影响力和流传较广的地方戏剧种,正是这些地方戏剧种孕育了地方戏剧本文学、地方戏作家演员生平、地方戏文物、地方戏声腔音乐、地方戏舞台表演、地方戏服饰化妆、戏班剧社、演出习俗等方方面面的戏剧文化内涵,使之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大放异彩。然而在当前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还处于十分弱化的状态,本文就地方戏剧文化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的传承问题展开探讨和思考。

一、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现状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目前学校开设中国戏剧史课程,有侧重“中国戏曲史”的,主讲中国传统戏剧;也有“戏曲史”与“话剧史”并重,兼而讲之的。然而这两种形式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均是不足。侧重“中国戏曲史”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主要以中国戏剧的起源、成熟和发展历程为脉络,从上古先秦时的戏剧起源到宋元时期成熟的戏剧样式,再到明清时期传奇艺术至清中期花部兴起,地方戏的勃兴,京剧的繁荣和文明戏出现为止,对各个时期戏剧创作情况、主要剧作家和作品进行讲解,往往将主要篇幅放在元代杂剧、南戏和明清传奇上,对地方戏剧文化的内容浅尝辄止,所涉不多。以中国戏剧史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教材——叶长海、张福海所著《中国戏剧史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为例,全书共计十二章,主要篇幅在“第四章元杂剧”“第五章南戏的发展”“第七章明清传奇”“第八章明清杂剧”上,上述章节基本围绕文化背景、剧作家及作品、戏剧体制、舞台艺术这四个方面展开,主要涉及剧作家生平、作品及创作思想概述和剧作的题材本事、剧情关目、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价值影响等,较为清晰地阐释了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的戏剧面貌。而关于地方戏剧文化的篇幅仅有“清代地方戏的崛起”“戏剧组织与舞台艺术建设”“近、现代戏剧”四章,在有限的篇幅里虽也论及地方戏的兴起、戏班剧社、地方戏剧目等,但着眼点主要在京剧的发展历程和介绍著名京剧表演家上,对其他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戏并无过多论述。而“戏曲史”“话剧史”兼讲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以使用较多的陈白尘、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899-1949》(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为例,其内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中国话剧发展史,几乎不涉及戏曲,更不必说地方戏剧文化的内容了。而在董健、胡星亮主编的《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中对于戏曲的阐述占了相当的篇幅,但关于地方戏剧文化的部分主要涉及京剧,其他剧种甚少论及。在当下这种侧重“中国古代戏曲史”或是“戏曲史+现当代话剧”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内容设置里,一是与重点讲授的元明清时期的杂剧传奇和现代话剧相比,涉及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甚少;二是即便涉及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往往又局限于简单的地方戏剧目概况,对除京剧以外的地方戏剧种不做涉及或深入;三是地方戏的发展和传承现状经常排除在课程内容之外,讲课中偶有提到也是简要带过。在课堂讲授方面,当前中国戏剧史教学模式主要是单一的课堂讲授,即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依照教材带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古代戏曲历史的发展历程,着重讲解南戏的发展,元代杂剧的繁荣,明清传奇的兴盛与昆曲的诞生,再拓展到京剧起源发展,最后择取中国话剧走向成熟时期的名家名作,对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剧作家和经典剧本着重进行解读和鉴赏。这几乎是中国戏剧史课程中使用的主要教学模式,虽然在课程中也兼顾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但多限于对豫剧、川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等作简要概括和讲解,往往放在课程尾声,在整个戏剧史教学中处于辅助章节,学生的兴趣度和关注度都很低。笔者在三年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在第一堂课里会面向学生做一个口头调查,询问班上同学多少是有观剧经历的。通常30到40人的班级里只有不到5%的人有观剧经历,再一问有多少同学是看过戏曲演出的,举手的同学就不到2%了。在第二轮提问中仍然举手的同学,往往也只是在电视里看过地方戏演出或是家中老人在听戏看戏时旁听过。如此看来,学生与地方戏之间隔膜不可谓不深,许多同学在进入课堂伊始甚至没有接触过戏曲,对戏曲艺术形式十分陌生,也就遑论弘扬和传承地方戏剧文化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戏剧史知识,将学习重点放在对名家名剧的解读上,而对本就占少量篇幅的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内容自然兴趣缺缺。在课时安排方面,学校在开设中国戏剧史课程作为专业课时,有的侧重于“中国戏曲史”,有的则为“戏曲史+话剧史”,前者通常以一学期为限,36个课时;后者多以两学期,共计72个课时为限。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通常没有留给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多少时长。教师面向学生既要厘清从上古先秦时代中国戏剧起源到中国话剧艺术成熟这一悠久的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亦需带领学生解读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人物和研读经典作品,其余内容往往只能简要介绍,无法细讲细究。作为辅助章节的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不仅所占课时甚少,甚至在主要课程内容未上完时被一再压缩。此外,郑劭荣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古典戏曲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戏曲是一种当场展现的舞台艺术,学习、研究戏曲非得进入剧场观看、现场感受不可”[1]。实际上无论是“戏曲”还是“话剧”均不是“案头之作”而是“场上之曲”“场上之剧”,没有接触过“活态”戏剧或对“活态”戏剧少有接触的学生在学习中国戏剧史时,缺乏对戏剧的直观感受,往往囿围于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对于教师的讲解难以产生共鸣,无法体悟戏剧的艺术魅力。当下中国戏剧史的课时安排几乎没有留出观摩地方戏的时间。走进剧场观看丰富多彩、鲜活灵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地方戏,不仅对于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十分必要,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戏剧意识”:“戏剧演出是怎么样的”“如何看懂一场戏”“戏剧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等问题在剧场语境之中答案往往呼之欲出。

二、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理解。中国传统戏剧是一门集结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绘画等众多艺术形式,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而形式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地域色彩的地方戏又是其中极具魅力的一部分,其旺盛生命力和广泛群众基础千百年来不断为中国传统戏剧注入新鲜血液。随着时展、社会变迁、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关注度和观众群一降再降、一缩再缩,许多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与中国传统戏剧之间隔膜很深,认为这是“过时了的”“不流行的”东西,不感兴趣也不会关注。教师在中国戏剧史或通识课教学中,无论如何言及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辉煌灿烂、戏曲艺术家的功法精深、戏曲表演服饰妆面的精致,学生都听之懵然。而一省一地皆有流行于当地的地方戏,例如安徽的黄梅戏唱腔婉转动听,经典剧目《女驸马》《天仙配》的故事深入人心;四川的川剧变脸绝活令人惊叹,显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这些融合了当地方言土语、民间小调、民风民俗、舞蹈、说唱艺术等的地方戏无不向我们展示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学生在学习地方戏剧文化的同时,也就深化理解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为中国戏剧史的学习夯实基础。要想学好中国戏剧史这门课程,就一定要夯实戏剧基础知识。中国传统戏剧内涵丰富,囊括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门艺术,对于戏曲流派、声腔种类、脸谱服饰、“四功五法”等都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通过传承地方戏剧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现相关图片、影像向学生们展现中国传统戏曲的本来面貌,在对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中,学生不再觉得传统戏曲艺术高深莫测,一些戏剧概念和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从地方戏演出中可一窥早已失传的元杂剧风采,对于元杂剧的理解就不再仅停留在体制特点、经典作品的艺术特色上了;了解不同剧种的地方戏的声腔特色,可以知晓明代“四大声腔”的流变;剧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不再是几行文字,而是立于舞台之上。重视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能带动学生学习中国戏剧史的兴趣,在传承地方戏剧文化之中夯实戏剧基础知识。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戏曲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地方戏剧文化蕴涵着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价值取向和民俗风情,是不同时期人们社会生活的艺术写照,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李成在《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文中强调“要结合历史与社会现实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将古典戏曲与文化教学同大学生的审美艺术能力及道德情操培养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2]。扎根于民间的地方戏充分发挥戏剧的教育作用,在搬演一个个惩恶扬善的故事中,愉悦耳目,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精神。黄梅戏《女驸马》里塑造了对爱情坚贞不屈、才貌双全、不贪慕富贵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女性形象——冯素珍;豫剧《窦娥冤》抨击了吏治的黑暗,表达了人民与黑暗现实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越剧《双烈记》中的韩世忠与梁红玉的爱国精神传诵至今。地方戏剧文化里传达的重爱情轻名利的爱情婚姻观、济世救民的社会责任感、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乐天精神等思想价值观,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此外,地方戏剧文化中蕴涵的美学特征,韵白结合的曲词、或激昂或婉转的声腔曲调、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服饰装扮的精致考究、精益求精的表演艺术也无一不影响着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途径

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加强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十分必要,既夯实了学生的戏剧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戏剧意识”“文化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使之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那么如何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笔者认为途径有三。其一,增加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和课时。当前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分配给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和课时十分不足,教师讲授地方戏剧文化方面的内容还停留在简要介绍地方戏上,无法做到对经典地方戏作品精讲精读。即使是课时紧张的情况下,也需合理安排时间供教师对地方戏剧文化的面貌做较为全面的展示,可以介绍一些地方戏表演名家,以图片和影像展示地方戏的演出情况,地方戏现存剧本等,可以择取一到两部地方戏的经典名作与学生一起赏读。事实上,由于戏曲剧本体制独特,文言文的曲词科白,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而对剧本的品读有助于学生对戏剧史课程的学习与领悟,因此在课时安排不过来的情况下,中国戏剧史教学可以配合经典戏剧作品欣赏等课程展开。其二,创设“参与性”课堂,激发学生传承地方戏剧文化的积极性。改变当前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讲授地方戏剧文化方面的内容时可以采取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补充建议的形式,让学生以介绍“家乡的地方戏”为题,用PPT的形式向教师和其他同学展示家乡的地方戏,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补充、讲解。学生亦可在过程中进行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积极性。其三,加强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实践环节。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需要从“文学”和“表演”的双重视角进行解读,因此加强地方戏剧文化传承,不止在“案头”,更重要的在“场上”。管弦在《中国戏剧史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初探》一文中指出“为了树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戏剧意识’,必须培养学生从舞台艺术的角度认识戏剧和解读戏剧的能力,对戏剧演出的观摩赏析是必不可少的”[3]。例如,讲“中国传统戏剧的起源来自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十分抽象,此时带领学生观摩一场傩戏,学生就能够心领神会戏剧的起源与祭祀仪式舞蹈的密切相关。因此,对地方戏剧文化百闻不如一见,鼓励学生走进剧场,亲身体验,在剧场语境里认识地方戏、传承地方戏剧文化。近年来,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愈加重视,地方戏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活动让在校学生有戏看、看好戏,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戏剧艺术之间的距离。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夯实学生的戏剧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新一代专业戏剧编导、表演人才的角度,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都十分必要。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改革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创设“参与性”课堂,提高学生对于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文学”和“表演”的双重视角走进剧场,在实践活动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编创和舞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劭荣.通识教育背景下古典戏曲教学改革[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7.

[2]李成.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0.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说唱新世代》;网络综艺;青年亚文化;抵抗;收编;伯明翰学派

说唱(RAP、MCing),即有节奏地说话的特殊唱歌形式,一般被认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黑人贫民聚集区,成为美国黑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衍生出多个分支与流派,并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张扬个性,突破规则,与主流文化产生强烈对抗,是它的鲜明属性,而这是符合伯明翰学派定义的,具有抵抗性、风格化和边缘性的典型青年亚文化。在视频网站竞争日益激烈的过程中,各个平台积极探索独家自制综艺,多种领域和类型的节目应运而生,说唱综艺开始进入大众视野。2020年8月底,说唱音乐节目《说唱新世代》在哔哩哔哩网络平台播出。作为平台自制的首个“SS级”综艺,节目制作成本明显不足,部分赛制模糊且带有随意性、实验性。但其在同类型节目夹击、自身宣传不足的情况下仍在哔哩哔哩、豆瓣、知乎等平台广受赞誉,豆瓣评分高达9.1,成为年度青年圈层口碑与收视俱佳的现象级网络综艺。《说唱新世代》以亚文化符号为主要表达方式,使受众获得身份认同,展现出青年圈层对青年亚文化巨大的消费需求。但亚文化固有属性使其与主流文化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抗,又在抵抗中走向被大众文化收编的宿命,这也是网络亚文化综艺发展的典型范式。

一、说唱青年身份认同的狂欢与抵抗

身份认同即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伴随着情感体验和对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说唱新世代》第一期即呈现出与同类型节目区别化的创新赛制。初次分组时,由选手根据说唱目前带给自己的金钱上的影响及自己未来的发展期望自由选择“说唱使自己变富有还是贫穷?”“歌红还是人红?”两个问题,划分出四个象限(即初分组)进行2.5小时极限cypher(说唱接力)。在与导师的问答交流中,相当比例的选手出现随意解读、选择、修改自己答案的情况,可见在主流文化要求他们进行自我判断时,这一群体显示出疏离与戏谑的态度。在整个节目公演淘汰的大赛制之下,个人对抗、组队公演、命题分组模拟考试创作、说唱辩论赛等既提供了自我个性发挥的空间,又形成了彼此认同的带有鲜明风格的小型团队。例如,“花季男女生队”主要由节目中年纪小、颜值高的选手组成,而“将个烂就”这一川渝方言队名则显示出“随便、一般般”的说唱人的反叛气质。在说唱辩论的主题下,节目组抛出“手机奴役了我们,还是使我们自由?”“流浪地球背景下,生存在地上还是地下?”“放自己一马,逼自己一把?”等辩题,在正反双方辩论的过程中,受众既可以感受到说唱群体内部的哲学思辨,又能在选手的创作中找到符合自己内心认同的理念,引起共鸣。在整季节目中,说唱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的抵抗最典型的具象表现是歌曲、歌词的修改。由于审查问题,节目后期制作中删除了部分歌词、歌曲,或对歌词字幕进行修改。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大部分的修改仅针对文字版字幕的音译,即现场按原词表演,后期字幕采取同音词代替,在制作中不考虑替换后的歌词逻辑,甚至有随意拼凑、不成词语的情况,这直接反映了他们对“阉割”的反叛与抵抗。整体来看,说唱群体在该节目中表现出的抵抗是温和的抵抗。亚文化的抵抗是群体主动寻求认同的过程,也是资本积累的过程。不同于其他同类说唱节目,《说唱新世代》的表达方式以有一定价值的主题或命题创作为主,仅有部分选手的创作带有强烈攻击性,且整季节目都没有出现diss作品。在“beat币”流通的生态之下,选手们互相借贷、彼此帮助,对真人秀、竞技性选秀进行了类型杂糅,使整个节目的综艺性远高于竞技性,增加了节目对非说唱迷群体的吸引力。从内插广告到选手群像的塑造,节目都为观众展现了与固有印象存在反差的说唱艺人形象。尤其是B站与聚划算的广告合作,使说唱这一亚文化与日常各种生活用品发生结合,“万物皆可说唱”的口号也显示出其想要通过与主流文化达到一定程度的谋和,从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与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主流意识与消费主义对说唱亚文化的招安

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最终都会走向被收编的宿命,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收编有“意识形态”方式和“商品”方式两种。前者是对亚文化中的异常行为“贴标签”后进行界定,使其失去抵抗性;后者则将亚文化符号转化为商品,使其失去文化特异性,最终被主流文化收编。

(一)意识形态收编。对说唱亚文化的“意识形态”方式收编,主体依靠于支配集团,具体落在主流媒体、警察、司法机构的行动之上。说唱文化诞生之时便包含着对社会强烈的不满和想要突破束缚的内涵,尤其是进入中国大陆之后,长时间处于地下状态,其本质上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相斥。而这种冲突在2017年《中国有嘻哈》热播、说唱从地下走到台前的情况下被陡然放大,从歌词负面内涵到选手个人作风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其进行了批判,密集的新闻报道引发了大众对说唱亚文化的“道德恐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18年1月19日明确提出邀请嘉宾不用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丧文化(颓废文化),而脏辫、耳钉、夸张的服饰和发色是说唱亚文化突出的文化符号表征,此时成了主流贴上的边缘化标签。说唱艺人想要谋求自身发展,在种种约束之下逐渐走向了与主流文化整合的道路,发展到2020年《说唱新世代》开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由于说唱文化起源于黑人贫民阶层,他们往往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对社会充满不满。但《说唱新世代》的参赛选手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且呈现出非专业、非专职的身份构成特征。部分选手,例如斯维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Feezy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迪木为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AK为纽约大学在读等,他们享受了国内乃至世界顶级名校的教育资源,且学科、专业各不相同,其创作受自身经历和背景影响,不拘泥于传统固化思维中说唱的样态,带有本土特色和个人风格,在节目中展示出了多种样态的表演风格以及更加深刻、具有哲学思辨的歌词,是对说唱亚文化的一种重塑。从节目的主题上来看,总导演严敏表示“本质是发声,是弱势群族的发声,被忽略、忽视的人群发声”。从呼吁世界和平的《Amani》到女性主题的《她和她和她》,再到映射豫章书院的藏头歌词《书院来信》,既有微观个体成长及感情表达,亦有对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的关注。从对抗到关怀,说唱亚文化在《说唱新世代》中实现了向主流核心价值观的逐渐整合。

(二)商业收编。而对说唱亚文化综艺的商业收编自其走到台前起就已经开始。B站作为二次元起家的弹幕网站聚集了体量巨大的青年用户,这部分圈层对亚文化的接受程度高,思想开放且创造力强,偏爱有趣、有梗的内容创作和广告营销。从赞助商的角度来看,《说唱新世代》与聚划算、QQ音乐合作,在片头播放由选手演唱的洗脑宣传曲,在节目中植入聚划算小章鱼形象,使原本硬核的说唱加入了可爱的元素,形成了所谓的“反差萌”。其中,小章鱼背包在节目中一亮相便引来众多弹幕询问同款如何购买,又经选手微博宣传、节目互动,成为节目首先火爆的周边产品。B站推出“大会员版”和“大会员版花絮”,添加了普通版之外的细节内容和幕后花絮。通过购买大会员,选手的粉丝可以看到自己偶像更多的影像。基于超长的节目时长且节目组注重选手群像描摹和个体差异性风格展示,几乎每一位选手都能给观众留下印象,在节目结束之后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粉丝量与关注度。大部分选手发行了自己的单曲或专辑,部分签约选手开启巡演。尤其是在总决赛中新建厂牌W8VES的选手,在2020年11月登陆大刊封面、进行线下直播活动、发表单曲开启12城巡演,并于12月开启同名IP音乐节,录制了音乐旅行综艺《造浪》。而不管是节目的广告、发行、合作、会员制度、线下活动、衍生节目,都是将说唱亚文化符号转变为消费商品,实现了主流文化对说唱亚文化的商业收编。

三、结语

作为近几年在青年群体中活跃的节目样态,亚文化网络综艺将小众文化带到大众视野中。以说唱亚文化为例,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一方面由于它的个性和激情、保持真实等内涵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自我认知,其传播速度之快、吸粉数量之多展现了其在文化产业和商业变现上的潜力;但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由于说唱亚文化发源于美国贫民阶层,其中包含了对暴力、色情、、金钱的强烈渴望,这些内容既不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也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会发生对抗,并被支配集团贴上边缘化的标签,这是不可避免的。说唱文化想要获得发展和话语权,走上净化之路,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作、被主流文化收编是大势所趋。但这种收编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很大程度上是亚文化主动迎合的结果。更积极地看,根据麦克卢比的观点,亚文化对其风格的普及推广与被收编并不排斥,反而是亚文化群体得以生存的一种手段。《说唱新世代》弱化了节目竞技性,增加了综艺效果,拓展了参赛选手的年龄、背景、风格范围,不仅吸引了原有的说唱迷群体,更展现出了以往说唱文化所欠缺的浪漫主义与社会责任感,也为网络亚文化综艺提供了新的制作思路。

参考文献:

1.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2.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01):21-27.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第5篇

兖州煤田为厚冲积层覆盖的石炭-二叠系煤田,下组煤主要可采煤层为太原组16上、17煤。十下灰为下组煤直接顶板,区域富水性弱;本溪组薄层灰岩(组)位于下组煤底板,其中十三灰厚度较大,区域富水性弱—中等;奥灰与本溪组地层不整合接触,厚度大,区域富水性弱—强。根据区域含水层水质资料,十下灰和本溪组薄层灰岩原始水质类型为HCO3-Na型,奥灰原始水质类型为SO4-Ca•Mg或SO4-Ca(Mg)型[3-4]。以上各含水层对下组煤开采均存在一定影响,为此,鲍店煤矿针对这几个含水层进行了一系列水文地质勘探和试验。

2井田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分析

共收集鲍店井田水质资料46份,涵盖井田内不同含水层,分别取自不同的试验阶段,其中十下灰水样1个,十三灰水样11个,奥灰水样34个将各水样阴、阳离子摩尔浓度百分含量投影到菱形图上,根据样点投影到菱形图上分布区域的不同,可以直观反映出不同含水层以及相同含水层水化学类型的差异。

2.1十下灰水样水化学特征分析

十下灰水样中HCO-3浓度为918.48mg/L,Na+浓度为381.13mg/L,矿化度为1394.86mg/L,水质类型为HCO3-Na型,与原始状态下区域十下灰含水层水质类型相符。

2.2十三灰水化学特征分析

十三灰含水层的11个水样分布较分散,在图1中菱形图的中部到右下部零散分布,说明十三灰水质可能存在其他含水层水的补给或十三灰含水层自身水力联系差,导致水质差异较大。其中L13-1孔和L13x-2孔所取2个水样的HCO-3浓度分别为1001.31mg/L和986.29mg/L,Na+浓度分别为458.33mg/L和450mg/L,而Ca2+、Mg2+浓度只有10mg/L,矿化度分别为1670.73mg/L和1627.48mg/L,水质类型均为HCO3-Na型,与原始状态下区域十三灰含水层水质类型相符。另外的9个水样分别为L13x-1孔(8个)和O2x-8孔(1个)所取,L13x-1孔所取十三灰水样的水质类型均为SO4•HCO3-Na型,O2x-8孔所取十三灰水样的Ca2+、Mg2+浓度较高,为SO4•HCO3-Na•Ca(Mg)型水,说明L13x-1孔和O2x-8孔附近十三灰含水层有可能接受奥灰含水层的补给,奥灰水与十三灰水混合后得到此类水质。

2.3奥灰水化学特征分析

奥灰含水层所有水样均落在菱形图的顶部,落点区域非常集中,其水质类型为SO4-Ca•Mg或SO4-Ca(Mg)型,与原始状态下区域奥灰含水层水质类型相符。奥灰水样矿化度变化范围为1752.71~2942.8mg/L,属中矿化度。阴离子以SO2-4为主,浓度为985.58~1864.44mg/L;阳离子以Ca2+、Mg2+为主,Ca2+浓度为312.79~614.47mg/L,Mg2+浓度为100mg/L左右。

3奥灰含水层径流条件研究

奥灰含水层水压高,富水性强,是下组煤开采时最危险的潜在突水水源,查明奥灰含水层径流条件是下组煤水文地质勘探的一项重要任务。奥灰为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其间夹杂有薄层状石膏地层,由于深部岩溶地下水循环交替缓慢,石膏的溶解使得水中SO2-4、Ca2+的含量不断升高,其平衡反应方程式如下。2NaHCO3+CaSO4•2H2OCaCO3↓+Na2SO4+CO2+3H2ONa2CO3+CaSO4•2H2OCaCO3↓+Na2SO4+2H2OCaSO4•2H2OCa2++SO2-4+2H2OCaMg(CO3)2+Ca2+2CaCO3↓+Mg2+最后形成HCO-3含量降低、SO2-4含量增加的水质,因此SO2-4是深部岩溶水化学作用的关键离子,SO2-4含量高的区域奥灰径流条件差,SO2-4含量低的区域奥灰径流条件好。根据各奥灰水样中SO2-4含量数据绘制成等值线图,用来研究奥灰含水层的径流条件。可知,从北到南SO2-4浓度呈上升趋势,可见奥灰含水层径流条件由北向南逐渐变差,越往南奥灰接受补给条件越差,奥灰水的循环交替越弱,径流变弱,渐渐有出现滞留区的可能性。另外矿化度也是衡量含水层径流条件的指标之一,含水层矿化度越低,径流条件越好。通过对奥灰水样矿化度的分析,再次印证了鲍店井田内奥灰含水层径流条件的分析结论。

4含水层补给关系研究

L13x-1孔在勘探过程中揭露了一个十三灰局部富水区,所取水样的水质与区域十三灰水质不符,疑似与下伏奥灰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为此,鲍店煤矿以L13x-1孔为放水孔实施了一次十三灰群孔放水试验。放水过程中的水质变化可以显示该含水层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水岩作用的水化学结果,反映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条件。放水期间共取十三灰水样7个,将水样的水化学特征资料连续起来进行绘图,以察看其变化情况。从放水过程中的水质变化可以看出,L13x-1孔放水后水中Mg2+、Ca2+、SO2-4等离子浓度先下降后趋于缓和,HCO-3和Na+浓度呈现递增趋势。说明该孔附近十三灰含水层原本与奥灰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当十三灰含水层的补给状态由封闭变为流动后,含水层动储量以混合补给为主,不仅接受十三灰含水层自身的补给,还同时接受奥灰含水层的补给。由此可以解释:放水开始后HCO-3的增加消耗了部分Mg2+、Ca2+,而使得Mg2+、Ca2+浓度大幅降低,SO2-4浓度也呈下降趋势,但不如Mg2+、Ca2+浓度下降明显;随后十三灰含水层和奥灰含水层的补给趋于平衡,各离子浓度也趋于稳定,水质矿化度有所增加。综合以上分析,L13x-1孔附近区域十三灰与奥灰存在补给关系,放水期间十三灰SO4•HCO3-Na型的水质类型没有发生改变。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