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环境 区域创新系统 作用 对策

引言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文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诚信、包容、开放、公平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利于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温床,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要加快企业成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能活跃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力、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作效率,还能增强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能力。因此,区域文化在创新系统中虽然是的无形的,却起到其他任何有形资源和技术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文化作用的无形性,对经济效益的作用未能直接反应,表现隐蔽、模糊,往往不能受到足够重视。本论文将重点讨论文化坏境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互作用,并对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构建良好文化环境提出对策建议。

一、区域文化及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 区域文化的基本概念

孟召宜(2002)在《文化观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区域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精神财富创造的活动过程特征及其成果的体现,主要体现在特定地域内人们的意识、心理的自觉及不自觉的某种性格和特征。并且由于区域文化属于亚文化,也具有文化的普遍特征。表现一是时空上的传承性和兼容性,即一定地域内的文化继承及对其对外来文化的容纳;二是本质上的同化性,即不同地域环境受不同地域文化影响,其他地域的经验方法在本地域无法实施或者效率低;三是内容上的可塑性及创新性,即区域文化通过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文化内容不断丰富,文化领域不断扩展,使本区域文化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同时,区域文化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因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的差异,导致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途径各不相同,构成独树一帜的区域文化。

区域通过结合文化、经济和政治力量来构建自己独有的发展路径,并需要通过一系列特征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界定,而这一系列特征由一些共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同时决定,此外这些特征通常是在特定的边界内才会一起出现。区域文化就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一般紧密地连接着每个创新主体,进而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文化作为紧密连接每个创新主体的无形纽带,必定影响企业在区域中的实践,并在区域中形成有本区域特色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相关机构和组织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

林迎星(2006)在《区域创新优势》一书中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内各创新活动主体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促进创新的系统。我国学者认为区域创新活动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主要功能则为:①整合区域创新要素;②激活中小企业;③发展高兴技术产业;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⑤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⑥推进制度与机制创新。而区域创新环境又分为区域创新硬环境和区域创新软环境,区域创新硬环境主要包括:①一般基础设施和条件,如交通、通信、水电等。②创新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如公共图书馆、公共实验室、公共会议室、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区域创新软环境主要包括:①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如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水平、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创新意识、科学精神、法制观念、社会风气等,特别是创新意识、冒险精神、相互信任和容忍失败等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影响很大。②区域创新服务环境,主要指市场体系是否完善以及创新中介服务社会化程度、规范化程度和水平。③区域创新机制与宏观调控环境,主要是指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以及创新计划、创新政策、创新法律所形成的环境。本文所谈的文化环境,指的是区域创新软环境中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互作用

(一)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对区域文化的需求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内各创新活动主体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系统,其中每个因子都带有地域文化的烙印,其特有的文化也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及发展模式。因此,创新系统的成功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区域文化,更需要与其特性及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文化。

首先,创新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创新系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而创新不仅是它存在的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动力。因此,要求系统的每个主体、成员都要善于接受新鲜思想和前沿知识,能够不断地进行观念创新,而区域创新系统需要有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作为支撑其不断进步与变革。

其次,区域创新系统是以发挥主体创新功能为基础建立的一种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新型合作模式,它需要各主体之间的密切协调与合作,使知识流、信息流在系统内顺畅流通和高效运作。因此,具备良性的竞争意识、先进的思维模式等有助于企业创新、成长的文化内容是创新系统的必然需求。

再者,知识转移主要是指知识从供给者流到需求者的过程,它是区域创新系统得以高效运作的关键要素。知识转移的发生与实现是建立在知识供求双方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然而,我国内产学研之间信息沟通不足,知识交流较少,三者间的相互信任度较低。不仅如此,产学研之间还存在一些误解甚至偏见,进一步阻碍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此外,中介机构的诚信也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因此,在区域创新系统中,需要建立起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信任的区域文化。这要求创新主体之间建立起长期的信任关系,这是区域创新系统成功建立、高效率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区域文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区域创新系统在创新主体间竞争合作、互相学习以及知识外溢中产生,不是单一的创新,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创新组合。区域文化主要通过影响创新主体的文化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创新主体的各种创新机制,进而影响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及其作用。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区域创新主体构成的一种创新网络系统,这一网络关系使得区域内知识和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扩散成为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区域文化是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地联系着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每一创新主体,影响着他们之间知识与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扩散,进而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发展。

1、增强创新主体互动,活跃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力

良好的文化环境能够促进区域内组织机构的交互作用。区域内的规范、程序、惯例等制度设置经由一系列实践被区域创新系统接受后,能够促使组织机构和企业间形成相互信任的文化,这对于促进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加快知识流动、降低交易成本等具有很大作用。从隐性知识角度来看,还可避免因缺乏共同社会文化基础而阻碍相关要素的关系发展与知识共享。Maskell(1998)等曾提出,区域文化环境能够促进企业间的密切交流,推进在社会和地域上根植的交互式学习和持续创新,即影响了行为主体所能得到的知识的数量和多样性。Lundvall和Borrás(1997)也认为,创新区域系统中的主体间需要发展一种共同的理解和沟通模式以及信任关系,以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系统内部组织机构在共同学习和相互作用中取得正的溢出效应。

2、促进区域资本积累,增强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能力

良好区域文化经过沉淀以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并对社会关系起到凝聚作用,从而实现社会资本的积累。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社会资本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外相关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等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包含企业获取并利用这些关系以取得外部信息和其他资源的能力总和。通过发展这一社会关系能够从多种渠道实现创新系统内的合作,并能降低交易成本和创新不确定性,增强竞争意识,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新技术的产生,最终实现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3、促进区域资源整合,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作效率

区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区域创新系统内的每个创新主体,并以这些创新主体为载体、中介,渗透到创新系统的各个环节,促进主体间融合互补与交流合作,降低协调成本,进而使整个系统的创新功能大于各个主体的功能之和。这种使系统内创新功能“1+1>2”的作用对于系统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区域文化通过整合资源、协调主体,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扩散,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率,最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4、协调着系统中创新主体的活动和资源的配置

文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能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其中诚信便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资源配置机制。无论宏观调控机制还是市场机制,都无法解决创新活动主体在彼此合作、交流中的信任问题,阻碍了创新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影响知识流动及资源配置。信任机制通过区域文化、社会舆论发挥正面作用,对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积极作用。

三、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的主要对策

(一)塑造诚信的文化氛围

塑造诚信的区域文化,通过努力营造主体间的诚信习俗和文化认同,促进区域创新主体在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中实现合作与良性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诚信的建立能够促进地方特色企业群和组织的形成,进而增强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意识,这也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形成,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此外,还需要强化中介机构诚信机制的建立。中介机构要致力于自身信誉体制的构建,摆脱外界组织机构的约束,保持自己在创新系统中的独立性与中立性,在创新系统中的充分发挥自己的中介职能。

(二)塑造包容的文化氛围

要塑造“鼓励冒险,包容失败”的区域文化,增强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力。既要积极吸引人才,也要包容人才流动,因为尖端技术会随着技术人才跳槽在企业间得到共享。人才流动率反映了发展环境的开放性,硅谷便是很好地例子。硅谷是世界上“跳槽率”最高的地区,硅谷的人才流动的比率是30%,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20%。适度的人才流动可以使企业增加活力,其开明的意识、开放的环境使得员工有更多机会学到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建立起广泛的人际网络。

要倡导在企业间发展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营造开放的商业环境,在激烈竞争下也共享公司机密以外的知识,降低社会获取知识、创新的成本,实现多方共赢。

(三)塑造能力为导向的文化氛围

塑造以能力为导向的区域文化,形成种族、年龄、资历与经验均不决定人才是否获得工作机会和晋升职位的文化意识和规章制度,而应该实现工作能力决定工作机会与晋升职位。鼓励人才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并提供提升员工专业能力的培训机会、交流合作机会。此外,以能力为导向的文化氛围,也为外地人才、移民人才、各层次人才构建了一个公平的发展平台,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增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吸引力。

(四)增强区域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强化创新意识

加强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交流是实现创新必不可少的要素,要通过发展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的非正式交流,提高员工间的知识、思想及情感的交流。首先,区域创新系统的管理部门要多组织各种类型、层次的研讨活动、知识讲座,倡导新文化新观念,鼓励变化与创新强化员工的创新意识。其次,要重视为创新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场所和机会,通过举办各种交流活动、培训活动,促进员工交流知识与思想,碰撞思维火花,创新知识与技术。硅谷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企业集聚地区,它的优势在于它有一种使创业精神转换成科技创新的环境,即高技术创业企业的栖息地,但不能忽视背后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新的源泉,而环境是实现创新的助动力。因此,政府力量不能取代企业家的创造能力,创新更重要的是发挥人的创造力的体质和文化。

(五)发挥本地区域优势和基层创造力

印度提若普尔创新型区域将小镇的传统针织产业发展到占全印度棉织品市场85%的全印度针织品加工和出口中心,它成功的关键在于以“发挥本地区域优势,发展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尊重群众选择,发挥基层创造力”为原则,培育区域网络,倡导弹性生产。充分利用了区域优势,为当地针织产业提供了市场竞争力强大的工艺及原材料,且以家庭作坊为主要单位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满足了弹性生产的要求,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参考文献:

[1]薛捷.文化环境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理论与实证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2011,30(6):35—38

[2]梁宇,徐建中,赵忠伟.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制分析[J].现代科学管理,2011(1): 89—91

[3]阳,张冰,王裕.区域文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及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5): 84—87

[4]林迎星.区域创新优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5]张艳,吴中,席俊杰.区域创新系统的内部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2006(3):10-14

[6]邱成利,魏际刚.论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5):25—28

[7]王玉民.院所创新文化的特征与内容体系[J].科学对社会的影,1999(3):12-14

[8]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MASKELL,P,ESKEBINEN,H,HANNIBALSSON,I,petitiveness,Localised Learning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pecilisation and Prosperity in Small Open Economies [M].London/New York: Routlegde, 1998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2篇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是其最终目标和评价标准。除了显性的专业技能、隐性的潜能和创造力之外,良好的职业素质也是职业人不可或缺的[2]。这其中囊括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上进的精神品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日常行为习惯、团队意识、人际关系等。显然,这些元素与高职生所处的区域社会、校园、班级、年级和宿舍存在着莫大的联系。因此,职业素质实则是在某种特定校园环境和特定文化孕育催生下生成的,即高职文化校园建设的必然产物。

2文化校园内的区域文化适应与职业素质养成路径探索

2.1区域文化适应与职业素质养成的关系

高职文化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使命使得文化建设的脉络和重点变得明朗。区域文化优势,尤其是区域内的一般价值观、生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与职业价值取向具有正相关关系[3]。因此,高职生区域文化适应又与职业素质养成存在一致性。具体体现为,区域文化适应为职业素质养成提供了可能性和催化剂,而职业素质的养成又可促进高职生对区域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因此,区域文化适应力的提升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在实现路径上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在文化育人的目的和归属上又形成了合流。

2.2区域文化适应与职业素质养成路径探索

1)当地区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对于提升高职生区域文化适应力和促进职业素质养成来说,当地的区域文化是最为直接、最易挖掘、最具效用的文化体系。它具有极强的现实可操控性和亲和力,同时还是庞大而又极接地气的文化资源。将当地文化中饱含的人文价值、工商理念、职业品质、创造精神等文化内涵融入文化校园的建设中,与提升区域文化适应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初衷相吻合。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依托高职生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特点,创造校园文体活动载体,营造区域校园自然融合氛围。校园文体活动的传统载体可以为各类团学组织,如团委、团支部、学生会、班级、年级、社团、科协等。通过这些组织开展与区域文化相关的校园文体活动,最易在学生群体中推广发扬开来,并为之接受。同时,还可以创造新的活动载体,如通过党支部、宿舍群,专业群来组织活动,或是将党团关系建在宿舍、专业上,甚至可以创新学生自发组织活动的机构,如通过网络机构或是自媒体等开展校园文体活动。第二,依托独具特色的本土区域文化气息,传播传统地区文化和民俗文化,提升区域文化适应。每个区域都具有独特的地区气息和民俗文化,这些文化气息蕴藏着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校园建设将这些气息融入其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高职生的适应能力。如可以通过校歌、校训、校徽等来传播区域价值观,也可以通过路标、路牌、建筑名称、道路名称等校园标识来彰显区域特色,还可以根据地区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特点来布置校园景观,如在校园中广布雕塑、山水、楼阁、长廊、草坪、树木等,或是缩影当地的著名景观以增强文化效果。在营造气息方面,高职院校还可引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在校园或是校园周边创造出原汁原味的地区风味。第三,依托学校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地融入当地区域文化,以此提升文化适应,促进职业素质养成。一是可以利用社会、旅游、文化等特殊专业的专业性质来传播区域文化,由点向面推广和辐射;二是利用开设与区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介绍当地区域内的传统文化习俗、人文风情、美食旅游、地方方言等;三是邀请文化学者在校园内开设区域文化层面的专题讲座,或是开展校园博物馆、图书馆的文化观摩和宣讲,以此来增进区域文化的宣传力度;四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入区域文化的内容,在高职生学习技能的同时,普及专业技能所依托的区域文化精神品质,用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第四,依托区域内企业行业与学校间的紧密合作,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文化中,提升高职生职业适应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的区域文化正在传扬,当地的企业行业与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结下了不可分割的纽带。因此,职业适应力呈现的不但是对区域文化的适应力,也是对职业素质获取程度的明显表征。可以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合作,为高职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参观、见习实习、城市建设、志愿服务的机会,让他们边学边做,学以致用,增进交流,通过了解行业企业文化来感受当地的区域文化。

2)区域文化在文化校园中碰撞、体验与融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从而带来了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气息。高职生在适应高职院校所在地的区域文化的同时,还要面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合围。这种合围既增加了高职生文化适应的广度和难度,也为适应力的提升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条件与可能。在适应其他各地区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与适应高职院校当地文化相类似的方法,依托各级力量,融入校园文化。首先,各地的区域文化在初入校园时必然会出现激烈的碰撞。高职院校应鼓励这种碰撞,并提供良好的平台。如可以通过新生交流会、区域联谊会、地区交流会、区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促进新生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在条件允许下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各具区域色彩的文体活动,鼓励高职生参加。在各类交流会、座谈会、联谊会和文体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切勿将其演变为单纯的交友会、歌舞会等,而应注重区域文化交流的内涵和层次,因此这也需要学校层面的有效引导。其次,加强高职生对各地区区域文化的感性体验。如果说碰撞着重于思想、理念和内涵的交流,那么体验区别于碰撞的地方则在于其更重感性生活实践,更重理论联系实际,更重相互交流与渗透。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内或校园周边经营小范围的各地区特色饮食,也可以在学校内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开展独具地区特色的专场活动,还可以创新课程实施方式,利用学校人文类课程或专设的选修课程,通过图片、视频、物品展示、现身说法、现场展示等介绍各地文化现象,增强学生对各地区区域文化的感性体验。最后,在文化碰撞与体验后,无论是学校层面或是高职生本身,都应经历融合的过程。高职生在潜意识中不断感受和适应其他地区的区域文化,并与家乡的区域文化形成意识行为上的再加工。学校层面则应有意识地提炼各地区域文化的共性、优势和精髓,并与当地区域文化融合,形成文化校园的内涵补充。这种融合后的文化内涵可以进一步通过各种形式回馈给高职生,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成为他们提升区域文化适应力、促进职业素质养成的法宝。

3结束语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

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曾说:“人之所以和动物不同,因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①地域文化中有着取之不尽的资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立足地域文化,将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进行融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其创新精神,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进行文化创意转化,是当前设计教育切实可行的改革方向。

一、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实践环节被忽略

高校教学活动对教学实践环节缺乏应有的重视,原有的教学实践平台并未得到良好改进。由于教师对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和地域文化的认识不足,使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关系密切,但由于实践课程课时严重不足、实践方向与专业方向存有偏差等问题,导致实践性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难以做到与专业教育无缝对接。这种欠缺不仅直接导致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差、适应力薄弱,更影响到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认识不充分

有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过于重视大赛和与企业对接的项目,盲目求新求变,对地域文化的探索浅尝辄止。一些高校艺术类教师对地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系统,对地方历史文化缺少认知,难以潜心专注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这直接导致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停留在教授理论知识与制作工艺层面,学生在设计实践环节往往是纸上谈兵,难以在实践课程中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三)专业课程体系不系统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少联系,加上很多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缺乏文化知识的支撑。面对相互独立的专业课程,学生难以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这使学生难以独立创作出有思想、有深度的艺术设计作品。

二、地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中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希腊美学思想发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发展、丰富于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盛极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②国外通过艺术设计教育传承地域文化的作品不计其数,地域文化的传承是推动西方艺术乃至西方美学前行的巨大动力。不管是以圣经故事为背景,还是以某地风土人情为基调的这些作品比较常见。“现在流传的美的高雅趣味,最初是在希腊的天空下形成的……美甚至成为一种功勋。”③没有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就不可能有现在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将地域文化植入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环节,早已成为国外常见的教学模式,这可以让学生对各地地域文化有较深的印象,并体会到其深刻性、审美性、趣味性。以动漫为例,美国作为动漫产业起步较早的国家,最大特点就是以动漫电影促进动漫产业发展,其中地域文化、民间故事传说等都是支撑作品品质的重要元素。如电影《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就是以我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南天一柱”为原型。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晚于美国,目前却是全球最大的动漫生产和输出国家。知名导演宫崎骏的作品中有大量场景是典型的日本风光。从这些发达国家的动漫产业发展之路可以看出,动漫衍生品这种艺术设计实践与地域文化关系紧密,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环节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同时带动本土文化产业链的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我国对“非遗”非常重视,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媒体娱乐方式的裂变扩张是当下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将新媒体等艺术设计实践形式转化为创新驱动的可利用途径,不仅可以使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实践落到实处,也是带动地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安徽省为例,其地域文化的传统特色为该省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环节提供了丰富素材,如有巢氏、包青天、六尺巷等,都是饱含民族特色的素材,为艺术设计创作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有益元素。《易•系辞上》有言:“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这里虽然将生产物品、创立器具都归功于圣人,也说明了造物的圣人地位。④倘若将有巢氏文化等圣人造物的地域历史通过艺术设计实践传达出来,必然能够引起大众的强烈共鸣。因此,地域文化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环节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目前,安徽省已针对诸多地域文化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展开地域文化的文史研究和学术讨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为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地域文化在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建构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意识到对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与运用的重要性,但大多相关研究依旧停留在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层面上。改变专家学者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停滞于历史考证的范畴,打破社会群体对地域文化认知中的碎片化、冷僻化、概念化、片面化等局面,需要将地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的真正内涵,摒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艺术设计学习停留于理论与技术层面的现状。

(一)任务创新

1.内容上:突破以往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停留在理论与技术的层面,将受力点落实于还原地域文化的历史意义研究,力求关注与当代社会需求的结合,对落实到区域形象建设的具体实施进行实质性探索。2.体系上:突破以往地域文化停滞于史论证实的研究和以时间为体系架构的方法,力求以结合实际的比较法,跨学科、跨专业运用于实践课程教学,比较并借鉴同类精神文化在艺术设计领域的传承途径。3.视角上:突破以往地域文化研究的单一性视角,力求从不同学科、不同人文精神、不同传承方式的多维度视角,挖掘更加具体并接地气的精神。4.方法上:突破以往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一味追求校企合作,却难以求精的浮躁局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通过纵向方式,解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薄弱问题。力求通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发挥艺术设计专业各种实践课程教学的独特性,利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在实践课程中解读民族文化,重建活态地域文化,探索一条运用地域文化打造特色区域名片的发展道路。

(二)建构对策

第一,以地域文化为发力点,建立起艺术类创新型人才需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人才培养的全新支撑体系。进行设计学各学科教学法及基础教育研究优质教学资源的获取、整合、共享等,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深入研究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多种方式,改进设计学各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结合地方文化,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探索带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构建立体化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学科体系框架。提高设计学各专业的教学质量,推动高校设计学类各专业持续发展。第二,以地域文化为发力点,通过各类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省级、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教研项目及设计教育理论与教改实践课题研究。梳理若干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地域特色文化植入,发现课程理念、学科交叉、学生个性选择等问题。从教师研究的横向与纵向科研项目入手,梳理设计学各学科课程的结构与内容,优化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设计学各专业课程体系及管理机制。完善设计学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设计学的“设计艺术”文化,建立设计学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改进设计学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建立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以地域文化为发力点,促使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寻求艺术设计各种门类的跨界,以及实践区域经济开发多元化的方法。地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将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促使文化艺术实践带动经济腾飞。同时,地域文化资源还可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环节的特色宝藏,在“文创”产品盛行的今天,更好实现校企对接,帮助学生打造被社会所认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与品牌。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其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与落实的基础,亟待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是艺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紧扣地域文化传统特色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环节的运用,推广于高校的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必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声.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M].杭州:中信出版集团,2016.

[2]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罗伯特•考尔克,电影、形式与文化[M].董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4篇

摘要: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生态恶化问题日趋严重,水文-生态过程耦合分析与模拟问题是实现干旱区流域水安全与生态安全亟待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在总结国内外水文-生态过程耦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当前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耦合研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初步提出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耦合研究框架,包括水文-生态过程的作用机制、耦合关系和耦合模拟研究,旨在为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耦合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作用机制;耦合关系;耦合模拟

中图分类号:TV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2)01-0102-04

Discussion of Research Framework of Coupled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Hydro-ecological Processes in Arid Watersheds

ZUO Qi-ting1,GUO Li-jun2,PING Jian-hua1,LIANG Shi-kui1

(1.Center for Water Science Research,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2.Xinjia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Urumqi 830000,China)

Abstract: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system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the arid watersheds.Coupled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the hydro-ecological processes are believed to be a core science to realize the water and ecological safety in the arid watershed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worldwid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hydro-ecological processes,discussed the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in the hydro-ecological processes at present,and proposed the research framework for the coupled analysis of the hydro-ec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arid watersheds,including the mechanism,coupled relationship and simulation of the hydro-ecological process.This framework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of coupled hydro-ec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arid watersheds.

Key words:arid watersheds;hydro-ecological processes;mechanisms;coupled relationship;coupled simulation

水是干旱区最为稀缺的资源,不仅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子。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由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绿洲萎缩、沙尘暴肆虐、土壤盐渍化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干旱区经济社会用水的快速增长及其对生态用水的严重挤占,使水资源短缺与生态退化成为实现干旱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

在干旱区,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仅仅独立地研究区域/流域水文过程或生态过程,不能系统地揭示水与自然生态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也难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针对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生态恶化问题,综合考虑水文要素与生态要素的关联,研究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寻求对生态有利、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方式是当前亟待开展的核心研究问题[1-2]。《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要加强尤其是要加强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其中“水文-生态过程作用机制的研究和水文生态综合集成研究”是纲要的优先主题[3]。可见,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耦合分析与模拟研究正面临着国家重大需求的历史机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耦合研究是现代水文科学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4-5]。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水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和国际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国际水文计划(IHP)等国际研究计划以认识陆地生态系统与区域水文过程的耦合机制为核心内容[6]。

1.1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50-60年代,Petts等通过研究河渠、河网、集水区的形成与演化开展了最初的水文-生态研究[7]。早期的水文-生态研究大多是在湿地、水陆过渡带等水生生态系统开展水文-生态的耦合特征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水文-生态研究的范围开始转向陆地水域、水陆交错带、森林和干旱区等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耦合作用的敏感区。国际上许多学者在这些区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

1.1.1 干旱区水文-生态过程作用关系研究

目前,有关干旱区水文-生态过程作用关系的研究,多是从单一方面的效应研究入手,即水文变化的生态效应或生态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效应,缺乏系统的、综合的耦合研究。

在“水文变化的生态效应”方面,Klijin等(1999)指出可以利用水的流量、流速等水文要素对生境进行重塑并控制植被群落[8];Garcia等(2000)指出水文过程可以调整配置景观内的“流”(包括营养物、污染物、矿物质、有机质),水质的恶化和水位(特别是地下水浅水位)变化、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影响植物的群落结构、动态、分布和演替[9];Dakova等(2000)、Snyder 等(2006)认为水文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水文要素,如水文、水力影响营养物质在淡水生态系统内的分布与富集;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事件引起的土壤水分与养分等资源的脉动,深刻影响着植物生活史、种群动态、群落变化、入侵恢复以及生态系统流[10-11]。

在“生态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效应”方面,Glaser等(1990)研究了植被对水化学和水文梯度的影响,指出植被对水化学梯度很敏感,水化学梯度(主要是pH值和Ca含量)对植被群落演替具有重要作用[12];Bromley等(1997)指出大尺度上,大面积自然植被的破坏,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可能造成降水量的减少,并改变整个区域的水文循环模式[13]; Armando等(2007)指出影响水文过程的最显著的土地利用变化之一是植被变化[14];Amenu等(2008)认为植被能够通过根系的水力重分布机制传输土壤水,从而改变表层土壤水分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分布,并影响水文过程[15]。

1.1.2 水文-生态过程模拟研究

水文生态模型是在揭示区域水文过程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的模拟预测水文生态耦合作用关系和演变趋势的模型,近年来成为水文-生态研究的热点。在水文生态模型的构建上,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走在世界前列,探索开发了SWM模型、TOPOG模型和DEMNAT模型等诸多水文生态模型。

目前,国际上成功开发并应用的水文生态模型主要有:① 德国开发的SWM模型,可用于模拟水文、植被生长、侵蚀、养分(N和P)等过程,主要适用于中尺度(100~10 000 km2)或同数量级尺度地区的水文-生态过程[16];② 澳大利亚开发的TOPOG模型,是基于地形分析的小流域水文模型,用于模拟流域瞬时水文及其对流域植被变化的响应、植被生长及其对水量平衡的影响等[17];③ 荷兰开发的国家生态水文预测模型DEMNAT及陆地生态系统水文影响评价模型ITORS。DEMNAT主要用于模拟水文变化的生态效应,在全国和区域尺度上表现良好[18]。ITORS可描述植物种群和生境因子(如土壤、地下水和土地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来评价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变化条件下的植物种群响应机制[19];④ ICHORS生态水文模型,可用于预测化学和水文生物因子对植物种群响应的影响;⑤ 包含了部分生态分析功能的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SHE、SWAT、HYDROGEOSHPERE等)。

当前,国际水文-生态过程耦合分析与模拟研究总的趋势为:不再是独立地研究区域水文过程或生态过程,而是耦合水文-生态过程并放到区域、流域尺度,从水文-生态过程的作用机制及耦合关系进行综合研究。

1.2 国内研究现状

近10年来,我国开始重视水文-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主要侧重于干旱区、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局部尺度上土壤-植被-大气传输中水与植被的相互影响。由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与生态退化问题较为突出,在干旱区水文-生态过程耦合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较多。

1.2.1 干旱区水文-生态过程作用关系研究

目前,此方面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植被结构与功能变化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响应,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响应以及植被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初步揭示了干旱区水分-生态相互作用机理[20];陈亚宁等(2003)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地下水埋深对天然植被的组成、分布及长势的影响[21];张丽等(2004)分析了干旱区地下水位、土壤盐分对植被覆盖度、频度的影响[22];左其亭(2006)分析了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应急输水效果以及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23];周可法等(2006)探讨了干旱区人类过度利用上游河水对下游生态环境的胁迫机理[24];王水献等(2011)研究了焉耆盆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碱化、植被生长与潜水蒸发的相互关系[25]。

1.2.2 水文-生态过程模拟研究

在水文-生态过程模拟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比如,穆宏强等(2001)研究了分布式流域水文生态模型的建模理论[26];罗毅(2001)等建立了模拟农田SPAC系统(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的水、热、CO2通量和光合作用的模型(CropS模型)[27];莫兴国等(2001)基于陆地生态系统能量收支、水文循环和碳氮循环开发了植被界面过程的生态水文动力学模型(VIP模型)[28];左其亭等(2002)提出了“多箱模型方法”,建立了陆面水量-水质-生态耦合模型[29];赵成义等(2003)建立了内陆河流域二维地下水运动模拟模型,研究内陆河流域植被变化与地下水运动[30];方创琳等(2004)根据黑河流域生态、生产和生活三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关系,建立了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模型[31];刘昌明等(2009)开发了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EcoHAT,包括水分循环、营养元素循环和植物生长三大部分[32]。

总体来看,我国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耦合分析与模拟研究目前还处于理论和方法体系探索阶段。水文-生态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水文-生态过程耦合模拟研究还比较缺乏,已建立的水文生态模型多借鉴生态学、水文学以及其它学科的模型。

2 关键科学问题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的耦合分析与模拟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水文-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仍面临着以下关键科学问题。

① 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干旱区流域生态系统与水文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水文情势变化如何改变流域生态格局,生态演变如何影响水文过程?植被面积、长势与水文条件(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人工引水)之间的关系(规律、机制、原理)如何?总体来说,水文-生态过程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这是水文-生态过程耦合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② 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有哪些耦合关系?如何模拟其相互作用?

当前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具有代表性的MIKESHE、SWAT、HYDROGEOSHPERE等),包含或增加了部分生态分析功能,主要是描述生态格局与变化形成的水文机制和过程,难以反映出生态过程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响应作用,即仍缺乏定量模拟基于水文机制下的生态格局与响应。因此,针对干旱区以“耗散”为主要特征的水文-生态过程,构建分布式水文生态模型,是水文-生态过程耦合研究的核心问题。

3 水文-生态过程耦合研究框架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总结得出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耦合分析与模拟的研究框架(见图1),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3.1 水文-生态过程演变趋势与作用机制研究

① 水文过程演变趋势研究。选取典型研究区,收集研究区的水文、生态等资料,建立基础数据库。根据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对比分析流域水文过程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揭示研究区的水质、水量变化特征,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系统、水化学系统的影响作用,建立干旱区流域水循环系统演变模式。

② 生态过程演变趋势研究。基于RS技术,根据流域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结构、生态格局演变历史,对比分析流域生态系统演变趋势,重点分析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密切关联的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

③ 水文-生态过程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流域水文、生态过程演变趋势,分析流域水文过程变化对生态系统的胁迫与驱动机制,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植被多样性变化等;分析生态格局与功能演变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3.2 水文-生态过程耦合关系研究

3.2.1 “多水耦合”研究

水循环把水圈中的所有水体联系在一起,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以及构成自然界的水。根据水循环机理和水平衡原理,研究“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植物水”五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过程,分析流域水文-生态过程的多水耦合作用机制。

3.2.2 “多场耦合”研究

在干旱区,地下水是陆生植被生存的重要来源,植被结构和功能与地下水渗流场、水化学场及温度场之间存在互馈关系。根据“渗流场-水化学场-温度场”三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分析水文-生态过程的耦合关系。耦合模拟地下水渗流场、水化学场和温度场,分析“三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互馈关系,进而分析“三场”与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2.3 “多系统耦合”研究

按植被类型研究其对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依赖;分析植被依赖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水质、水位和水量)的程度;确定不引起植被功能发生大的改变的水资源变量(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变化范围;计算维护植被功能不发生大的改变的条件下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3.3 水文-生态过程耦合模拟研究

3.3.1 水循环模拟研究

模拟干旱区流域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蒸腾、融雪、坡面流、非饱和流、河流和湖泊、地下水流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水流运动过程和水量转化过程、溶质(主要是盐分)和热的迁移转化过程。

3.3.2 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作用关系模拟研究

设计不同的变化环境情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模拟植被结构和功能与水文循环的相互影响,即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

3.3.3 构建分布式水文生态模型

基于GIS平台,以“耗散”为主要特点,进行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的尺度转换,建立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的概念模型,并遴选参数。通过模型参数传递将水文模型与生态模型相耦合,建立分布式水文生态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水文-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

4 结语

干旱区流域水文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水文-生态过程的耦合分析与模拟是干旱区亟待开展的核心研究。针对干旱区以“耗散”为主要特点的绿洲平原区,本文从“多水耦合”、“多场耦合”、“多系统耦合”分析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耦合关系,探索干旱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宋长青.冷疏影.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J].地理学报,2005,60(4):546-552.(SONG Chang-qing,LENG Shu-ying.Some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s of Integrative Study of Chinese Geography in 5 to 10 Years[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5,60(4):546-552.(in Chinese))

[2] 夏军,左其亭.国际水文科学研究的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3):256-261.(XIA Jun,ZUO Qi-ting.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J].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6,21(3):256-261.(in Chinese))

[3] 程国栋,肖洪浪,徐中民,等.中国西北内陆河水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黑河流域为例[J].冰川冻土,2006,28(3):406-413.( CHENG Guo-dong,XIAO Hong-lang,XU Zhong-min,et al.Water Issue and Its Countermeasure in the Inland River Basins of Northwest China--A Case Study in Heihe River Basin[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06,28(3):406-413(in Chinese))

[4] Covich A.Water and Ecosystems.In:P.H.Gleick,ed.Water in Crisis:A Guide to the World′s Fresh Water Resourc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93.

[5] Liu C M.Analysis of Balance about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21st Century of China:Ecological Water Resource Studying[J].China Water Resources,1999 (10):18-20.

[6] Zalewski M,Janauer G A,Jolankaj G.Ecohydrology:A New Paradigm for the Sustainable Use of Aquatic Resource[A].In:Conceptual Back-ground,Working Hypothes is.Rational and Scientific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HP-V Project 2.3-2.4,Technical Document in Hydrology[C].Paris:UNESCO,1997:55-80.

[7] Petts G E,Bradley C.Hydrological and Ecological Interactions within River Corridors[J].In:Wilby RL,Contemporary Hydrology,John Wiley and Sons,1997:241-271.

[8] Klijn F,WitteJ-PM.Ecohydrology:Ground Water Flow and Site Factors in Plantecology[J].Hydrogeology Journal,1999(7):65-77.

[9] Garcia N F,Merino J.Pattern and Process in the Dune System of the Donana National Park[J].In:vander Maarel,ed.Southwestern Spain:Dry Coastal Ecosystems,General Aspects,Elsevier,Amsterdam,2000:349-362.

[10] Dakova SN Y,Uzonov D,Mandadjiev.Low Flow-the River Ecosystem's Limiting Factor[J].Ecological Engneering,2000,16(l):167-174

[11] Snyder K A,Tartowski S L.Multi-scale Temporal Variation in Water Availability:Implications for Vegetation Dynamics in Arid and Semi-arid Ecosystems[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6,65(2):219-234

[12] Glaser P H,Janssens J A,Siegel D I.The Response of Vegetation to Chemieal and Hydrologieal Gradients in the Lost River Peatland,NorthernMinnesota[J].Joumal of Eeology,1990,78(2):1021-1048

[13] Bromley J,Brouwer J,Barker A P,et al.The Role Surface Water Redistribution in an Area of Patterned Vegetation in a Semi-arid Environment,Southwest Nirger[J].Journal of Hydrology,1997(198):1-29

[14] Armando M,Gerard G,Veerle V,et al.Runoff Generation in a Degraded and an Ecosystem Intera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Land Use[J].Catrna,2007,71(2):357-370

[15] Amenu G G,Kumar P.A Model for Hydraulic Redistribution Incorporating Coupled Soil-root Moisture Transport[J].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2008(12):55-74

[16] Krysanova V,Wohlfeil D,Becker A.Development and Test of a Spatially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Water Quality Model for Meso Scale Watershed[J].Ecological Modelling,1998,106(2 /3):261-289

[17] Dawes W R,Zhang L,HattonT J,et al.Evaluation of a Distributed Parameter Ecohydrological Model (TOPOG_IRM) on a Small Cropping Rotation Catchment[J].Journal of Hydrology,1997,191(1/4):64-86

[18] Ek R V,Witte J M,Runhaar H,et al.Ecological Effects of Water Management in the Netherlands:The Model DEMNAT[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0,16(1):127-141

[19] Ertsen A C D.Ecohydr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Modeling:An Example for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Noord-Holland[J].The 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Assessment,1999,16(4):13-22

[2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中国水利,2001,(5):9-11.(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Study on a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Northwest Region[J].China Water Resources.2001,(5):9-11.(in Chinese))

[21] 陈亚宁,李卫红,徐海量,等.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4):542-549.(CHEN Ya-ning,LI Wei-hong,XU Hai-liang,et al.The Influence of Groundwater on Vege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3,(4):542-549.(in Chinese))

[22] 张丽,董增川,黄晓玲.干旱区典型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模型研究[J].中国沙漠,2004,24(1):110-113.(ZHANG Li,DONG Zeng-chuan,HUANG Xiao-ling.Modeling on Relation between Major Plants Growth and Groundwater Depth in Arid Area[J].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2004,24(1):110-113.(in Chinese))

[23] 左其亭.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效果及风险[J].地理科学,2006,26(5):564-568.(ZUO Qit-ing.Effect and Risk of Ecological Water Transportation from Bosten Lake to Tarim River[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6,26(5):564-568.(in Chinese))

[24] 周可法,张清,陈曦,等.中亚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和趋势[J].中国科学(D 辑)(增刊Ⅱ),2006,(36):133-139.(ZHOU Ke-fa,ZHANG Qing,CHEN Xi,et al.The Features and Trend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of Central Asia[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Supp.Ⅱ) 2006,(36):133-139.(in Chinese))

[25] 王水献,吴彬,杨鹏年,等.焉耆盆地绿洲灌区生态安全下的地下水埋深合理界定 [J].资源科学,2011,33(3):422-430.(WANG Shui-xian,WU Bin,YANG Peng-nian,et al.Determination of the Ecological Groundwater Depth Considering Ecological Integrity over Oasis Irrigation Areas in the Yanqi Basin[J].Resources Science,2011,33(3):422-430.(in Chinese))

[26] 穆宏强,夏军,王中根.分布式流域水文生态模型的理论框架[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1,18(1):1-5.

(MU Hong-qiang,XIA Jun,WANG Zhong-gen.Theoretical Frame of Hydroecological Model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J].Journal of Changji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2001,18(1):1-5.(in Chinese))

[27] 罗毅,于强,欧阳竹,等.SPAC系统中的水热CO2通量与光合作用的综合模型(Ⅰ)模型建立[J].水利学报,2001,1(2):90-97.(LUO Yi,YU Qiang,OUYANG Zhu,et al.An Integrated Model for Water Heat CO2 Flux and Photosynthesis in SPAC System(I).Establishment of Model[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1,1(2):90-97.(in Chinese))

[28] 莫兴国,刘苏峡,林忠辉.植被界面过程(VIP)生态水文动力学模式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9,31(2):180-181.(MO Xing-guo,LIU Su-xia,LIN Zhong-hui.The Study on dynamic model in eco-hydrological of Vegetation Interface Process[J].Resources Science,2009,31(2):180-181.(in Chinese))

[29] 左其亭,夏军.陆面水量-水质-生态耦合系统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2,33(2):61-65.(ZUO Qi-ting,XIA Jun.Study on the Modeling Method of Water Quantity-water Quality-ecology Coupling System[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2,33(2):61-65.(in Chinese))

[30] 赵成义,王玉朝,李保国.内陆河流域植被变化与地下水运动的耦合关系[J].水利学报,2003,(12):59-65.(ZHAO Cheng-yi,WANG Yu-chao,LI Bao-guo.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Evolution and Groundwater Flow in Internal continent River Basin[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3,(12):59-65.(in Chinese))

[31] 方创琳,鲍超.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及应用[J].地理学报,2004,59(5):781-790.(FANG Chuang-lin,BAO Chao.The Coupling Model of Water-Ecology-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 [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4,59(5):781-790.(in Chinese))[32] 刘昌明,杨胜天,温志群,等.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EcoHAT系统开发及应用[J].中国科学(E辑),2009,39(6):1112-1121.(LIU Chang-ming,YANG Sheng-tian,WEN Zhi-qun,et al.Th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Eco-hydrological Model EcoHAT[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39(6):1112-1121.省略/kcms/detail/13.1334.TV.20120226.1621.001.html

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场域 课堂教学场域 教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46-02

一、课堂教学场域的涵义

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对场域的定义是:“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图式。这些位置的存在、它们加诸于其占有者、行动者以及机构之上的决定作用都是通过其在各种权利(或资本)的分布结构中的现在的与潜在的情境客观地界定的,也是通过其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统治、从属、同一等)而得到界定的。” ① 也可以这样理解,“它是由附带一定权力(资本)的各种位置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关系网络,是一种结构机制和运作、争夺和投入的空间,是一个力量场和斗争场,每个场域的特征既取决于特有的法定资本,又表现为能动者之间的竞争关系。”②

课堂教学场域,是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及学生群体围绕着知识与文化的生产和传递形成的一种关系网络。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场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关系网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功能。

二、课堂教学场域的特点

1、整体性

“整体”作为事物间相互作用而发生联系的一种存在方式,其实也是场域的表征。迪尔凯姆认为“要考察社会现象的原因,或者社会现象的产生,不能在那些组成集体的各个分子中去寻找,而必须对这个已经组合成的集体进行研究。”③ 课堂教学是“小社会”,在相对于社会这个整体来说,社会有机体和课堂教学这个场域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社会有机体都是相应场域中的一份子,没有一种社会有机体的周围不存在社会;同时,任何场域都是社会有机体相互作用的场,没有场域能够脱离社会有机体而存在。从社会大环境来看,课堂教学场域是作为一种整体性存在。

2、自主性

课堂教学场域通过自身内在的发展机制加以建构,相对独立于周围的其他环境而产生,同时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种自主性。在课堂教学场域,教师和学生因占有不同的资本而使得拥有的位置权力发生变化,课堂教学的内部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就课堂教学场域本身来说,作为社会有机构成的一部分,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不可能是一种彻底的自主场域。正是基于课堂教学场域的相对自主性的原则,我们可以对课堂教学这种特殊的社会子系统进行“内在分析”,从而可以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场域与其他场域之间的不同之处。

3、斗争性

从课堂教学场域的内部结构来看,充满着复杂的斗争性。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场域教师是化的代表和良好行为的模范,并且具有制度上的权威,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文化来压制学生群体,如果学生没有从内心真正地产生服从,对抗与冲突就此产生。另一方面,学生由于长期受到教师的控制和压制,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之后开始产生对抗行为。“当他们的价值观念、目标指向同教师的不相容时,他们将不会完全顺从教师,并会试图避免被他人的强制力量所支配的劣势局面,用自己的方式为自主求知和成长争夺地位。”④ 但这种交织的关系、复杂的斗争性,让课堂教学场域这种结构性空间有了向前发展的可能。

三、课堂教学场域的功能

(一)对于学生个体的功能

课堂教学场域对于学生个体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知识传递功能、社会适应性形成的功能、个性发展功能和人格特质养成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基本的一项任务就是向学生传递法定的知识和文化。因此,知识传递功能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功能。在课堂教学场域中,有关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通过教学制度、教学过程及课堂教学活动都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范型,使学生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形成对社会生活的一定适应性。然而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化,还应该涉及到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等方面,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因而理想的课堂教学场域,是为学生人格特质之养成提供了可能性。

(二)对于班级群体的功能

1、区别――分化功能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既定的班级组织背景下展开的,而班级组织基本上都是等级化了的角色结构。“在某一科目的课堂教学中,课代表、学科组长也具有特定的组织地位,但这种组织地位与课堂教学的区别――分化功能所造成的‘班级社会――成绩名次地位’是有着明显区别的。”⑤ 这种地位的确立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课堂教学场域的一种直接的“社会”结果。

2、整合――趋同功能

课堂教学场域中的诸多因素对班级群体而言是共同的,其影响也是平行的。“教师的同一性、班级人际环境的同一性以及教学系统的同一性,正是学生群体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而形成某些趋同性与标准化特征的基础和缘由。”⑥ 诸如被大众经常提到的某个班级的纪律和班风,说明课堂教学场域起到了一定的整合――趋同功能。

3、情感归属功能

课堂教学场域是师生共同生活空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会逐渐形成诸多的情感联系纽带。由于在认知、态度、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一种共同性和互补性,他们之间会产生一种相互依存感,有时甚至会形成一些由某种归属的需要而结成的小群体。课堂教学场域的情感归属功能,也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情意。

四、结语

从教育场域指涉和覆盖的范围大小来看,可以区分出教育场域、学校场域、班级场域及课堂教学场域。课堂教学场域可以作为社会学的范畴,也可以是一个教育社会学的范畴,与学校场域、教育场域构成一种层级关系。本文只是分析了课堂教学场域内的关系特点,它与其他场域之间的关系如何并没有作出分析。

任何一个工具性范畴的内涵、价值和用法只有在不断使用过程中才能逐渐被完善,因而它的意义和用法往往也是开放性的。因此,我们在使用课堂教学场域这一范畴时应该持一种谨慎的态度,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去完善,避免在教育研究中使用的随意性。

注释:

①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利――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36。

②邓志伟.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102。

③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82-83。

④耿宏丽.刍议课堂教学文化场域中的师生冲突[J].教育科学论坛.2010(2)。

⑤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05。

⑥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08。

参考文献:

[1]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利――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邓志伟.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