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铁路工程设计中环保建设

铁路工程设计中环保建设

摘要:文章分析了铁路项目设计中的环保控制因素,提出了铁路设计过程中各专业需要注意的环境保护问题。

关键词:铁路项目设计;环境保护;环境敏感区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126-02

现阶段,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尤其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等高速铁路的不断修建,铁路建设过程的污染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显出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与日俱增。在环保“三同时”的要求下,如何将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环保意识在铁路项目建设的前期就较早介入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铁路设计人员积极主动地将环境保护内容体现在设计全过程之中。

一、环境敏感区及环境敏感点

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点是铁路设计过程中的主要环保控制因素。

(一)环境敏感区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二)环境敏感点

环境敏感点是针对具体目标而言的,通常分为噪声(振动)环境、环境空气、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类环境敏感点。

1.噪声、振动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和重要敏感建筑物:前者指受铁路噪声影响的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以及居民区、文教、卫生区等;重要敏感建筑物为学校、医院等有特殊噪声、振动防护要求的建筑物。

2.环境空气敏感点是指:省级以上政府批准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文遗迹和其他具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3.生态环境敏感点主要是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动物栖息地、野生保护植物生长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成片林地与草原等。

4.水环境敏感点主要是指:河流源头、饮用水水源、城镇居民集中饮水取水点、瀑布上游、温泉、养殖水体等。

5.社会环境敏感点主要是指: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重要农田水利设施、规模大的拆迁点、文物和遗址保护点等。

(三)线路绕避各类环境敏感区(敏感点)的环保要求

1.新建铁路选线,应结合地方城镇规划,宜绕避既有或规划的噪声、振动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和重要敏感建筑物。

2.位于国家名胜风景区的锅炉房设计,宜采用燃油、燃气锅炉。施工期的拌料场、堆渣场所选择在空旷地带,远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并在其下风向200m以外。

3.严禁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设置铁路设施;铁路选线宜避开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及其保护地带、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风景名胜区及其保护地带。

4.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建设铁路项目。铁路设施位于二级保护区或者准保护区内,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铁路主体工程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铁路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以新带老”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体现在铁路设计中对各类环境敏感地区或者敏感点的避让方面。由于铁路设计涉及诸多方面,一旦采用避让措施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相关功能、相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时,即应根据该项目已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在初设或者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环评审定意见做出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在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好主体工程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从线路方案、技术指标的运用上合理取舍,而不过多地依赖环境保护设施来弥补。当铁路工程对局部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时,应进行主体工程方案与采取环保措施之间的多方案比选。同时铁路的环境保护设计必须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的方针,各种环境保护设施应因地制宜,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益显著。

(一)线形设计

1.选线时,尽量绕避重要工矿企业、军事设施、管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地下文物丰富地段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区等。

2.应尽可能地少破坏铁路沿线的地貌、地形、天然林和建筑物等,能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占用好地,尽量避免高填深挖。

3.新建铁路必须通过风景名胜区及其保护地带时,其建筑形式要与景观相协调,不得建设破坏景观,妨碍游览的设施。

(二)路基、路面设计

1.取、弃土场的位置、数量应考虑其对自然环境、水土流失的影响,同时结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选择弃土、弃渣场址,利于工程后的恢复利用。

2.路基排水系统应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对穿过铁路的农田排灌涵洞的设置,一定要听取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的意见,以便确定涵洞的孔径和涵洞设计标高。

3.注意挡土墙与桥梁的取舍,如线路通过斜坡或很陡的山腰,采用桥梁通过更能与线形协调,又能减少工程病害。

(三)桥梁隧道设计

1.桥位的选择,注意与水源保护地及城镇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保持足够的距离。同时,注意防洪、排涝等环境问题。

2.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桥梁的设计应结合环境,考虑造型美观,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3.隧址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接线设计、洞内外排水系统、弃渣处理、施工期、运营管理等,并提出必要的环保措施。

4.隧址需避开或者保护储水结构层和储水层,保护地下水径流和地表植被等。

(四)站区、管理设施设计

1.对生活污水、各种垃圾、废弃物等应进行综合治理,做到达标排放。

2.对实施的环保措施应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并确定实施阶段或年限。

3.结合周围的环境特征,进行景观与绿化工程的专项设计。

(五)施工组织设计

1.桥梁施工安排在非雨季施工,施工完毕后,对挖基土等应及时清运,对围堰中的杂物及时清除。

2.严格控制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及施工人员活动的范围,减少植被破坏和地表扰动,防止水土流失。

3.对施工机械采取低噪音设备或消声减振措施,尽量降低机械噪声影响。

4.施工作业点将尽量远离居民区,并选择在居民区的下风向;运输车辆在分散性物质的运输过程中将采取封闭措施。

5.对各站、段、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粉尘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6.对爆破作业应采取既能保证路基与边坡稳定,又能够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施工方法。

7.铁路沿线设施的站区、生活区等的生活污水或锅炉烟尘,设计文件应包含相应的环保处理设施。

三、结语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环境保护设计的主要包括声屏障设计、绿化美化工程设计、站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和大量取弃土(渣)场的生态恢复设计等。一方面环境保护设计的广度有待扩展,深度有待加深;另一方面更需要线路设计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的综合素质。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不断完善,通过模拟设计线形可以对设计成果进行检验和修正,并听取各方面意见,从而设计出能体现环保意识的主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