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高校学科建设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效益,标志着学校的整体水平。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如何加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管理,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学科建设管理,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含义,但一般来说,高校学科建设管理被认为是高校领导及其主管部门对学科建设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的一系列活动。从学科建设管理的内容来看,它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管理、学科梯队建设管理、科研管理、基地建设管理等。同时,又由于高校学科建设管理是高校发展中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运用规划、政策、人力、物力等因素使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它也包含了高校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种分项的管理。学科建设管理是一个广泛的群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的过程,要让广大教师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和爱护学科建设的成果,并保证学科基层与最高行政决策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强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使学科建设沿着正确、健康、有序的轨道进行。

二、我国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现有的管理体制对学科建设不利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这种体制对市场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增减和改变专业,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位的授权点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很难应付自如。高等学校在这种体制下,校长很难形成具有个性的办学思想,也很难使学校办出特色。另一方面,这种体制容易加重本来已经存在的“学术部落”的封闭性,使“学术部落”内部成员门阶森严,相互关系变得微妙甚至紧张,创造性被压抑,学风趋向保守。

(二)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不适应时展的要求

跨入21世纪后,尤其是加入WTO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偏多、偏细的现状不适应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僵死的学校专业设置制度和结构模式也不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使学科专业教育未能有效地发挥大学在知识、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应有的作用。

(三)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不高

一是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对学校应优先发展什么、可以发展什么、哪些学科可以作为带头学科建设、哪些学科可作为支撑学科建设、哪些是应发展的相关学科,心中无数。二是对学科研究机构的经费投入还远远不够。三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特别是缺乏完善的反馈督促机制。

(四)高校学科、专业的划分带有人为的主观性弊端

我国目前教育领域中,特别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科、专业划分,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问题是学科、专业的划分主要是以已有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因而就为学科综合和学科交叉以及学科研究设置了人为的障碍。另一个问题是由于这种划分带有人为的主观性,因此在划分过程中就很难避免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知识领域,特别是那些尚待发展的不成熟的领域。

三、对加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新型学科建设管理体制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把重点放在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上,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与大学自主办学相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掌握发展教育的大政方针,制定规划,进行政策指导和有效监督,并对国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给予财力保证和政策支持。高校也应建立科学的新型学科建设管理体制,设立专门的学科建设管理领导岗位和相应的职能部门,同时还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使学科建设管理走上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科建设在高校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二)理顺学科建设管理中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一个学科,既要有学科带头人,又要有学科建设负责人。二者关系处理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科建设的成败与学科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科带头人,要求有坚实的本学科理论基础、较宽的相关学科知识、很强的研究能力、一定的管理才能和开阔的视野,同时还要能够把握并站在学科前沿,能与人合作共事,能带动梯队成员协调工作。而学科建设负责人则要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良好的素质、卓越的管理能力、广阔的胸怀并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只有真正理顺了二者的关系,高校学科建设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创新学科建设管理工作

建设一流的学科,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和服务。在这方面,一要强调搞好学科内部的管理;二要加强校一层的管理,在重大问题上要循章办事;三是要建立中期检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四)构建分层、动态、互动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由于学科建设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用系统论的观点、动态管理的理念来对其进行管理,以促进和强化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效能。要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研究方向和信息交流等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平台,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学位点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和“211工程”建设等阶段性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和学科建设的基本平台便构成了学科建设的不同层面,在不同的层面,管理的方法、手段及目标都会有所不同。当学科建设的重点由较低层面转向较高层面时,与之相应的管理系统也应随之互动。即使是在同一层面,不断拓宽学科基础也要相关学科的支撑,否则,管理就出不了效益。基本平台层面的建设,由于其涉及具体的人力和资源的分配,在管理方法上就应强化过程管理,制订和健全管理规章;而重点学科和“211工程”建设层面的管理,则更应强化服务性管理和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