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公共管理对档案服务改革思考

新公共管理对档案服务改革思考

[摘要]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社会服务下衍生出来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它服务于当前社会需求。公共服务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支撑,国外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等相关理论,对我国公共服务的理论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各级公共管理部门应推出新的措施,以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本文针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档案服务改革的启示进行论述,并探索新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档案服务;服务改革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出现是对当今世界新公共管理的理性判断与反思,它强调服务于民、效率与公平并重,为公民提供更多服务,其输出的内容为服务。基于我国国情,为了高效服务市场,亟须利用新公共服务理论来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其中,将新公共服务理论运用到档案服务改革之中,有利于档案部门提供更优质精准的档案服务,从而满足广大公众的档案利用需求。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档案服务概述

1.新公共服务理论概述。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丹哈特为代表的一批公共管理学者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来的反思,它使公共服务向着民主及社会化的方向倾斜。新公共服务重视人,而不是重视生产率,这也是新公共服务的重要理论,更是新公共服务精神在人文主义上的体现。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利益是不可侵犯的,是各种利益权衡后的结果,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强调保护公民的自由,核心价值诉求是为了追求更卓越的公共服务供给。在档案公共服务中引入新公共服务理论,将有效推动档案公共服务治理,使其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对档案服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档案服务概述。档案服务是档案部门以管理储存的方式将信息资源作为基准,满足不同利用者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的行为。通过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后,提供服务给利用者,实现档案自身的价值。基于此,在对原始档案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系统的检索体系,建立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配备一定的软硬件设备等。只有有效了解档案利用的范围,才能更好地为利用者提供及时的服务。此外,通过对档案进行开发利用编纂,也可为档案展览、文献汇编等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因此,在档案服务中,需遵循依法开发、原始真实、简化便利、主动及时、保守秘密的原则。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档案服务改革的适用性分析

1.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档案“远公共服务性”。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的内容就是公共服务是公共范畴的内容,按照有关概念它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的社会服务,并以不同的状态对外表现出来。可以说,档案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范畴远远超出公共服务属性,利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属性,对主体进行约束,可以起到优化档案的作用,并能够有效服务社会。档案服务则是一项不确定性的公共产品,它关系到社会整体的利益,并且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相关效益的。所以,该内容很少涉及经管内容,这是因为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相关成本的回收工作,更无法形成可持续的发展与服务的良性机制。基于此,有关新公共服务的内容应当需要在市场经济下,对公众提供公共属性的服务内容,而有关内容应与公共服务的社会性、开放性、共享性相关,并不应该与生产主体相互约束,从而影响公共服务的内容。

2.公共服务理论对档案服务的延伸作用。可以说,公共服务就是大众化的服务内容,它的存在多是按照地区及单位内容进行的,通过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众日常所需。从这点内容来讲,公共服务更是一场基本服务的工作内容。同时,该服务内容为非营利性的,它是以一种低价甚至免费的方式对公众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内容,并使公众能够对其进行持续性的消费。在其发生过程中,档案服务与该服务有着不同实践需求,它是为了实现某些人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同时,基于社会的发展、科技信息的进步,档案服务除了可以完成公共服务的基本存储与应用外,档案服务还能实现额外的延伸意义。首先,它为我国相关资政内容提供参考,服务于资政决策。其次,它可以有效完成相关的文化教育工作,通过不同的档案馆传播不同科研文化内容,为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带来积极意义。再次,是实现相关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存储功能,对我国信息资源建设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最后,是档案自身带来的文化功能,只有富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信息资源才能使档案内容得以更为长远地存储及传承。两者在内容上还是有区别的。新公共服务强调为公民服务,它是因公共服务而形成的。而档案服务则不然,它是需要服务于客体,客体的范围相对来说较窄,只有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挖掘档案的新价值并对其进行应用,才能体现出档案服务的职能,从而完成社会公共服务工作。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档案服务改革的启示

1.强化档案公共服务中的资政功能。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得以发展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记录发展历程、历史沿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档案服务更是意义重大,有价值的档案对各类工作均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政府等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利用。通过对档案内容进行开发利用编纂,为其比较、分析、评论提供有效依据,为后续制定决策材料中的资政作用提供服务。因此,要切实提高档案服务水平,逐步将档案管理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档案工作的重心正在从过去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档案内容即知识的管理,并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档案知识资源的价值。各类档案公共管理部门必须应势而动、乘势而为,树立全局、战略、前瞻的创新意识,加快推进档案转型升级,深入挖掘档案内容,充分利用专家的智慧,建设新型的档案人才队伍,逐步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

2.完善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是社会发展的无形资产,档案管理的水平反映社会发展的状况。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源建设迫在眉睫,可打造多类型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快速高效为广大群众提供档案服务;开展灵活多样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加快数字档案平台建设,实现各单位档案室与档案馆数据的共建共享;优化服务流程,打造“存史为民”的服务品牌;改善阅档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建立需求导向思维,提供便捷高效查档服务;建立便民档案查阅点,将档案服务延伸至基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及时提供政府公开范围内的民生政策,切实保障公民享有的公共信息知情权;有效实现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智能,树立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理念,促使有关档案的资源内容与公共服务相关联,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优化创新档案服务方式。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做好各类便民档案的整合工作。主动收集各类惠民政策档案,按照群众生活生产有关事项重新分类,梳理出相关类别与类别中的小项,建成惠民政策档案查阅点,并同步实现手机惠民政策档案查阅;实现“远程查档、近端出证”全覆盖,确保群众可就近在便民服务中心查阅利用馆藏档案。各类档案部门始终坚持为民便民宗旨,积极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为查档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切实满足其查档需求,查档满意率达到100%。良好周到的服务也吸引更多群众主动走进各类档案部门,查阅档案资料,参与档案工作,形成了档案部门与群众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发扬资政、存史、育人、服务社会的精神理念,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努力让群众查档更加便捷,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档案服务需求,提供更卓越的公共服务供给。

四、结语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档案服务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为公众服务的核心思想不断进行改革完善,力争满足各种类型的档案服务需求,为社会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陈诗灵 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