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战略思想

科技战略思想

摘要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同志系统阐述了科技的地位、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和科技伦理问题,形成了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科技思想体系。

关键词科技思想地位创新产业化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同志,以求真务实的风格,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谋划跨世纪科技发展的宏图、推进中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形成了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科技思想体系。

1科技的重要地位

关于科学技术地位问题,邓小平同志讲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一个经典性的科学论断。他强调:“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揭示了科技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同志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科技作用的论述,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准确地分析和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地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全民族科技素质等富有远见的重大决策,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95年5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从而将邓小平在理论上形成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付诸实践。在中共十五大上,再次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他明确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可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部署的中国跨世纪的宏伟纲领,是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治国方略。他多次强调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

在谈到科技对我国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的贡献时,他对我国研制发射“两弹一星”的辉煌成果推崇备至,对科技的作用予以充分肯定。指出:“我们仅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路程,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其中科学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要求军队建设必须始终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不仅要大力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利用科学技术改进现有武器装备,而且在教育训练、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要努力利用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增大高科技含量。希望广大国防科技工作者“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像当年抓‘两弹一星’那样,团结拼搏、勇于攻关,力争尽快地在国防科技的一些关键领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志的这一系列论述,从科技技术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各方面,特别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上阐述了科技技术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可估量的作用。

2科技贵在创新

科学技术是与创新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同志很早就提出了“创新”问题,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创新”问题,以后他在许多重要会议和场合反复强调科技创新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著名论断,就是他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科技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可以引进,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是买不来的,而且当代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术更替不断加速。今天称得上先进的技术,不久就有可能变为落后的,因此,科技的核心是原创是创新。对此,同志以无产阶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开阔眼界和深遂洞察力,纵揽全球,总揽国事,高屋建瓴地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他在给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指出:“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中国将致力于……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代生产力发展,主要依靠科技来推动。历史反复证明,推动科技发展,关键要敢于和善于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展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同志敏锐地认识到,“科学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同志更进一步强调,要“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或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技术创新试点工程相继实施,在全社会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浪潮,形成了一个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科技英才竞相涌现,科技成果不断推出,迎来了我国科技发展新的春天。创新是科技的真谛,但人类是一个大家庭,全人类科技的进步需要科技交流与借鉴,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经济和科技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发展科技既要立足自我创新,又必须重视科技的学习、借鉴和引进。正如同志所说:“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加快我国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科技的进步也需要中国。”在掌握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沙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大科学问题上,中国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将“积极参与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为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科技要走产业化之路

同志多次强调,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因为新中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的来说,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不足,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科技发展也还相对滞后,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只有这样,科学技术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实现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二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实现双赢。在发展科技问题上要“重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一方面发展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和综合国力的贡献率更高,起着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能力有限,什么都搞,经济上负担不起,会力不从心。因此,“要确立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有所赶有所不赶,才能有所作为。要经过科学论证,选择一批有基础和优势,国力可以保证,能跃居世界前沿,一旦突破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课题,在全国组织专门队伍,集中力量,大力协同,重点攻关”。从而实现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和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确立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一席之地。>如何实现科技特别是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的高科技较快发展呢?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是推动产业化,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这已为改革开放20多年科技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正如同志在阐述“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发展方针时所强调的那样,“我们既要稳定和保证重大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任务,使之持续发展;同时又要调动大批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要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同时,“科研院所特别是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同企业合作或改制为企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要解决好科技伦理问题

现代科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威胁人类前景的全球问题,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基因歧视、网络安全等问题。这些都是有悖“人伦”的科技伦理问题。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利用科技在片面追求产值的经济发展中既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又向环境倾注了大量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造成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对此,同志高度重视,他在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同时,又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考虑到了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他还多次强调,要利用先进技术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这些问题,要“在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的高效洁净利用等方面,也要广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以免重蹈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发展所带来的网络污染、网络安全、基因歧视等问题,以及个别国家利用高技术成果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世界或地区范围内谋取霸权、干涉别国内政、掠夺别国资源的问题,同志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他还对以“科学”之名,行“伪科学”、“反科学”之实,宣扬封建迷信,传播歪理邪说的问题多有论及,指出“对一些人搞反科学、伪科学的活动,对少数欺世盗名的人宣扬的歪理邪说,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决不让那些沽名钓誉之徒、别有用心之辈玷污了“科技”二字的圣洁;决不让科技的负面影响得到扩张,注意发挥科技的正面作用,使科技更好地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点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