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源

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源

摘要: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化时,不能忽视人力资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无论在整体素质、结构,还是在配置利用方面都存在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提出了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源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建议

1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状况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1.1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结构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1)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差,人力资源的资本化程度低。①人口素质低。②人力资本短缺,尤其专业技术人员、高层次人才比重低、层次低。由于教育滞后,一直未能将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现有的人力资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国而言仍是非常薄弱的,而且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有相当差距。

(2)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历教育过度与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员工严重短缺并存。通过连续几年的规模扩张,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大学生人数也快速增加。由于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产业结构主要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体,对大学毕业生的吸收有限,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高等教育的迅猛扩张,使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教育过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如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70%左右。②单位用人上大材小用,高中生能干的活由大学生干,而本科生能干的活由硕士生和博士生干,造成所谓的高能低就。③人们普遍追求高学历,希望通过获取更高的学历后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人数为117.2万人,2006年达127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

正是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不仅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难以发展起来,而且许多传统产业也因为缺乏高素质人才而技术进步缓慢。

1.2人力资源在三大产业间配置不均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人力资源的素质低下,导致三大产业升级动力不足。

(1)在我国农村,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却很低,高层次人力资本奇缺,导致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展开,农产品的附加值过低。由于其素质低下一方面致使劳动力转移困难;另一方面导致收入水平低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因缺乏第一产业的稳固基础而受到限制。

(2)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我国来说,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而且还要强化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但我国第二产业人力资本水平尽管比第一产业高,但较之第三产业则明显偏低。这种人力资本的配置状况,导致我国当前某些支柱产业,产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性能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也导致很多企业技术改造主要依靠进口致使工业结构不能由高加工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快速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受到人力资本的严重制约。

(3)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目标是,在第三产业结构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下降,新兴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比重上升。从第三产业内部人力资本分布情况看,大多集中于党政部门、文教卫部门、广播电影电视业,而从事信息通讯,科技开发,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行业的人才严重不足,则会使产业结构升级缺乏长远发展的深层动力。从事新兴服务业的就业人员增多,从而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也会相应提高,可以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

1.3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就外因看,人力资源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效率是否高效,首先取决于体现为人力资源的技术知识类型与含量是否适合于经济社会的需要;其次则取决于能否将人力资源配置到适当的地方,实现所谓的“人尽其才”。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来考察,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不高的。我国人力资源不仅在投资结构上与当前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产业间的配置也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合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宏观上存在低效率的情况,仅2005年一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从微观角度,也即从人力资源在企业层面的使用看,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较低的。正是由于中国人力资本的低效率使用,进一步限制了我国人力资源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作用的发挥。

2调整人力资源,促推产业结构的升级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无论是素质、结构、还是利用上,都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来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1产业结构升级教育为本

劳动力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产业机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要求劳动者配备相应的劳动技能和素质,产业升级的过程伴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即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新兴产业只有在获得了充足的、具备相应素质的劳动力之后,新技术才能最广泛的得到有效应用,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我国劳动力整体水平低下、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是我国技术创新水平低的根本原因,严重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科技人员的比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普遍缺少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为有效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具体而言,要重视素质教育,发展基础和各种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完善就业培训——在职培训和离职培训,使衰退产业的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的技能,顺利过渡到新兴产业中。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目前教育体制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本该由政府管理干预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投资不足,而下放给地方和微观主体“多渠道”筹资办学,而本该由社会各界和家庭个人进行多元投资、自主办学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却因政府部门垄断控制而供给不足。改革的战略方针是.在建立“政府间接调控教育运行、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基本体制框架下.政府紧紧抓住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等关键环节,对非义务教育则面向市场化开展多主体竞争、多元化办学,实现整个教育制度创新和变革。目前改革的最主要任务是:使政府功能主要是抓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非义务教育的关键领域(如师范、农林)以及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大学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应采取合作、股份、联办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格局办学.但国家可以采取间接手段、政策措施予以引导和支持。政府要加大对初等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农村的初等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

(2)推行素质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素质教育则是指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更为强调能力的培养;不仅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而且更为强调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的形成。当前我国教育方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应注意扭转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那种过于偏重专业知识传授的片面做法,高度重视知识的广度。培养创新能力,重视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培养出不仅具有深厚宽广的知识,而且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特质的人才。(3)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工农业生产和制造业大国。要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变成强国.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发展职业教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共有4500万人左右。为此,要坚持失业、转岗人员培训制度.实施“农村转移人口教育培训工程”。

(4)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人力资本结构难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要发挥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必须调整不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构建教育结构调整的自动机制。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协调,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合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中,面向第三产业的达60%以上,面向第二产业的不足35%,而面向第一产业的则不足5%,这样的专业结构显然不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因此必须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首先,应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最后,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那些新兴专业要优先发展。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器,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要主动适应这一要求。

2.2建立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的市场机制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失衡以及利用效率不高的一个体制性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因此,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就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立足于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建立基本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政府对劳动就业的管理手段和相应的法律规章,进一步深化改革劳动人事和户籍管理制度,要大力培育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特质,因此完全可以构建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市场。当前,可在已有的劳动力市场基础上,大力发展一般型人力资本市场(主要为一般劳动者交易服务),专业化人力资本市场(主要为大中专毕业生,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交易服务),以及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主要为企业家、经理等高层次人力资本交易服务)。针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人力资本市场建设,促进市场主体到位,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本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关于人力资本市场的政策法规,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人力资本合理流动,推动人力资本市场机制的形成。

2.3建立产业结构调整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一般来说,通过利益机制驱动,市场机制可自行调节各项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也应该看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弱点,如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短期目标等。因此,为克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弊端,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为结构调整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有利的环境,还要推动企业建立具有结构调整内在动力的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到调整的规划上来,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调节为主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调整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