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产学科 专业英语 以学生为主 

 

20世纪以来水产科学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展,获得了很多突破性成就。然而,在记载这些浩如烟海的科技文献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中,英语占到85%以上,[1]为了能够了解、赶上世界先进技术的进步和国外专业发展动向,本科生应该能够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在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新形式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能够阅读,也应该能书写技术文件,能够进行语言交流。如今国际间交流越来越多,在各种海洋科技论坛上,学生们对国外学者带来的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新的理念是非常渴望的,但苦于专业英语基础薄弱,无法进行进一步交流,师生都觉得十分遗憾。此外,学生毕业论文中的英文摘要质量较差,英文文献数量极少,原因也是专业英语的基础不好,对英语有恐惧心理。[2]因此,要本科生熟练运用专业英语,尽早在专业上与国际接轨,这就给水产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目前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改革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全国大学英语实行四、六级考试,就业单位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校对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语言基础明显扎实了。但是,基础英语后续的专业英语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多数水产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两年教学计划内英语学完后即放松了英语的继续学习,思想上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远远不如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的探索明显少于基础英语阶段。首先,由于没有统一教材,导致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缺乏合理、科学的安排。目前使用的教材一般是任课教师从专业文献中选编的材料,内容更新不及时,缺乏专业知识特点和连贯性。学生使用这些教材犹如随意阅读专业文献一般,很难达到提高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3]其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一味输入。教师的教学一般仅停留在简单的科技文章翻译阶段,认为专业英语的教学就是“阅读+翻译”,仅仅讲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词汇就足够了。课程缺乏对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存在“重基础、轻应用”的倾向。这样就造成学生无法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相关专业知识,对他们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具有严重的抑制性和长期的不良影响。[4] 

二、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水产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教材建设突出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我国的水产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落后的水平,因此必须让学生及时了解国际上的科学发展动态,与国外专家进行交流,尽快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教材是决定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好坏的因素之一,专业英语教材编写要考虑到语言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在大量搜集和检索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具有较强系统性、科学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的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材,将一般科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及趣味性。结合专业特点,收集各种不同文体的期刊论文、专著节选、文摘索引、单证图表等等,同时也应包含常用的科技词汇和一定的专业术语。[1] 

2.建设与教材内容基本对应的英文影像资料库 

传统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形式死板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形象、生动、有趣的影像资料。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我们的改革建立了与教材内容基本对应的英文影像资料库。通过观看影像资料,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的效果。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n the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purpose of crosslinking polyethylene foam material,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then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of foam production equipment of crosslinking polyethylene foam, and then focuses on research o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quipment innovation. Finally, it predicts the market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produc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related competitive enterprise products.

关键词: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发泡生产设备

Key words: crosslinking polyethylene;foam;foam production equipment

中图分类号:TQ3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111-03

0 引言

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不仅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还具有非常好的化学、物理及减震降噪等性能,在包装、汽车及建筑工程等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但当前我国的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发泡生产装备制作依然依靠进口,而通过本次项目的研发成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地位,为国内该方面的技术实力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PE泡沫塑料研制的历史较为悠久,早在1941年,美国杜邦公司就提出以氮气作为发泡剂进行PE泡沫塑料的制取。在1945年的时候,卡伦特电缆建筑公司研制出新的PE泡沫塑料的方法。七十年代初期,西德巴登苯烧碱厂通过已经发泡的直径为6~15mm圆形泡沫粒子,通过加热熔解后成型为泡沫块。1973年,日本中渊公司又以一种可发性珠粒塑模法生产聚乙烯泡沫材料。在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电缆绝缘材料,PE泡沫塑料进入了工业化生产过程。在当前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对于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的发泡设备工艺也相继提升。早在2006年的时候,我国部分企业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逐渐开始对国外设备进行仿造与设计,然而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生产出来的设备工作效率低、故障率高。现阶段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发泡的发泡装置的加热方式为加热管辐照式加热,该方式往往会导致出现很多问题,如发泡产品宽厚不一、炉内温度分布不稳定等。经过数年的技术进步与发展,虽然在该设备设计与制作方面有所进步,但与国外的技术水平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1.2 研究目的

本项目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符合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发泡设备所要求功能的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严格保证发泡温度变化的温度精度的控制技术以及适应自然发泡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设备生产所要求的设备和装备的研制等。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解决提供思路。其一,符合功能要求的机械结构。当前的该方面设备多为国外制造,其价格昂贵,而国内生产虽然价格低廉,但生产效率不佳,且故障率高。为此,本项目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该设备在这方面的技术问题,设计出性能更加优良的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发泡生产设备;其二,精确的温度梯度和控制技术。自然发泡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温度要求不同,加上存在热传导、热辐射等影响,要想实现恒温调节的温度检测及反馈控制技术还需要有十分先进的控制技术;其三,生产试验的装备与设备。常规的装备可以购买,但部分试验装备、检测装备只能自己制造及设计,该类装备数量巨大并且精确度高,所以对于最终的生产水平有很大的影响,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一方面,本次研究自主设计了交联聚乙烯发泡设备,同时具有发泡PE制品均匀性良好,且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本次研究设计开发了换热系统和热风循环系统,充分满足了垂直、水平各温度梯度分布,并能够匹配IXPE生产工艺,产品受热更加均匀,大大延长了热风循环风机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利用自主研究设计出来的扩幅器,充分保证了在整个自然发泡过程中IXPE卷边或不打折,并且设计的双面压光装置,能及时对双面压光辊之间的间隙,取得了良好的压光效果。

2 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发泡生产装备设计可行性分析

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发泡制品(简称IXPE)是自然发泡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的一种,它表面平整光滑,泡孔细密均匀,具有可加工性和可塑性高、减少环境污染、过程易于控制等优点[1]。通常而言,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发泡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成辐照的母片上炉――预热(水平段)――交联(垂直段)――发泡(垂直段)――冷却收卷(收卷辅机)。需要二次加工的(如增厚、覆膜、成型等),再由二次加工设备进行加工制作。就该工艺而言,其工作的流程为:首先,片材经由水平预热装置预热,将预热后由传送装置传送至发泡装置中,再经过电子辐照交联发泡后就能得到交联聚乙烯发泡片材的半成品,半成品再经过正反面压光装置进行双面压光处理后得到交联聚乙烯发泡片材成品,最后由收卷装置收卷好成品。见图1、图2。

然而在实验期间,发现温度、时间等因素对XPE/IXPE制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进行更好的设计,本次设计从水平传送与预热阶段,针对不同的产品,首先利用变频器对进风量进行调节,保证冷空气条件充分满足IXPE的预热工艺。当开启进气风机之后,将新鲜空气经由水平进料口的进风道传输至炉腔之中,进而使得水平预热装置内部的温度分布与IXPE要求的温度相符合。此外,穿芯轴网带运行需要借助平行导轨,而导轨的主要作用就是限位和支撑,其被动与主动链轮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持穿芯轴网带宽度能够均匀受力。而在穿芯轴网带的外部层上设计一层钢网进行覆盖,在钢网上放置待发泡聚乙烯片材时,穿芯轴网带就会受到传动机构的带动而不断运行,达到水平传片材的效果。在整个运行的过程中,产品承重只对钢网有影响,而钢网所承受的其他外力基本可以忽略。本设计钢网牵引方式见图3。

在垂直发泡过程中,待发泡材料预热后被传送至发泡装置之中,然后经进料口输送至炉体内腔中,经辐照加热处理就能完成发泡过程,接着通过出料口将其推送至下一道工艺装置所在位置进行加工。由于同一温区产生的截面温差变化幅度在3℃以内,这就能够充分保证了聚乙烯片材宽度尺寸精准、泡孔分布均匀细密、材料厚度一致,进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益。

3 交联聚乙烯发泡生产装备设计的技术特征及创新点分析

3.1 打破外国技术垄断局面,提升了产品的技术性能

随着当前我国在烯烃原料技术方面的成熟,加上节能理念与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聚乙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就。在市场领域中,聚乙烯研发的重要产品就是塑料薄膜,其在运输环节和消费终端方面的应用均有重要价值,并且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带动作用。就软包装薄膜产量统计现状而言,年增长速度从2006年起就能达到12.8%左右。聚乙烯材料研发的另一个系列产品就是塑料管材,塑料管材的应用随着建筑工程和管道工程的建设而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的交联聚乙烯发泡制品的核心技术在2006年以前一直被国外部分企业垄断,现有的国内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发泡装置存在多方面的缺陷,这对于国内该类设备的研发与企业应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

而通过本次设计的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发泡设备则具有显著的特征,该设备的装置主要有水平预热、水平传送、垂直发泡、双面压光以及收卷等,垂直发泡炉是垂直发泡装置的主要部分,从发泡炉的进料口至出料口分别设计有三个区域,即过渡、预发泡、发泡区域。同时,将较多的热风循环风机设置在炉壁上,将电热管设置在其附近,并且电热管的组成包括若干个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电热管。这种装置设计的分布特征有效克服了传统的设计缺陷,运行时炉内不会发生串温的现象,且各区域之间不会出现较大的温差波动,制成的发泡产品具有均匀合理的宽度及厚薄度,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都得到大大提升。

3.2 提高成品合格率,延长热风循环风机使用寿命

3.2.1 水平段送料装置能保证制品质量

如图2分析,由于设备运行时钢网仅仅对产品承重,其余外力基本可以忽略,所以使得钢网使用寿命得到充分延长,其使用寿命比当前的设备中钢网寿命延长至少6倍,并且还能有效避免发生了S形边问题,提高了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3.2.2 控制技术十分精确,温度分布合理

一方面,将进气风机设置在水平预热装置的近炉口处,从而将新鲜空气传输到水平预热装置中,这样水平预热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并且还能利用变频器对不同产品的风量进行有效调节。与此同时,将集气罩设计在水平预热装置尾部,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就能被其收集至工作场区的外部,不仅降低串温现象造成的影响,还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水平预热炉内的辐照加热功率下大上小,加热时热空气向上流动,减小了同一温区对流对温度的影响,使水平预热炉内由下到上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另一方面,依据IXPE发泡工艺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克服热对流的影响。该设备设计拟运行时,各区电热管辐照加热十分均匀,通过热风循环风机向炉体内腔输送热风,同时利用风道再细回风机,从而形成了空气循环,这样就使得垂直发泡炉内各区热空气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并且形成了有均匀温度分布的热风场。

3.3 有效避免了自然发泡时发生的卷边或打折现象

IXPE经过预热后进入预发泡区,然后再进入发泡区进行发泡,为了有效避免自然发泡时发生的卷边或打折现象,本设计采用了设置展开装置――扩幅器。扩幅器的单元能固定安装中心轴,使其和传动架通过两个轴承进行连接,而传动架还能围绕整体中心轴进行摆动,从而增强了扩幅的效果和平衡稳定性。见图4。

4 交联聚乙烯发泡生产装备的优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依据调研发现,现阶段与本设计产品相关的其他同类竞争产品所谓为韩国统一公司生产,该类产品虽然生产量大、幅宽宽等优势,但也存在配件供应周期长、价格昂贵等问题。相比较而言,本次设计的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方面较该公司的产品有较大优势,并且逐渐具备了核心竞争力。见表1。

在交联聚乙烯发泡生产装备的市场预测方面,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林畜牧、土木建筑、车船制造业、管道设施、大中型冷库以及中央空调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所以保温材料市场潜力十分巨大[3]。加上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各项法律法规逐渐健全,中央空调、管道设施保温材抖的玻璃离心棉以及土木建筑、冷库保温材料XPS、PU板等将逐步被XPE(IXPE)发泡材料所取代。

5 结语

由于现阶段我国在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发泡生产装备应用方面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因而要想打破国外在此领域对我国的垄断,自行设计与研发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发泡生产设备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设计研究的产品有着独特的技术性能,并且解决了以往产品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多方面缺陷,与国外的产品相比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连建中.应用于聚乙烯发泡材料生产的新工艺和设备[J].企业技术开发,2014(09):175-176.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总结了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的授课及教学改革的切身体验,提出了对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测试方式进行改革的措施,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角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专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在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

20世纪以来水产科学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展,获得了很多突破性成就。然而,在记载这些浩如烟海的科技文献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中,英语占到85%以上,[1]为了能够了解、赶上世界先进技术的进步和国外专业发展动向,本科生应该能够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在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新形式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能够阅读,也应该能书写技术文件,能够进行语言交流。如今国际间交流越来越多,在各种海洋科技论坛上,学生们对国外学者带来的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新的理念是非常渴望的,但苦于专业英语基础薄弱,无法进行进一步交流,师生都觉得十分遗憾。此外,学生毕业论文中的英文摘要质量较差,英文文献数量极少,原因也是专业英语的基础不好,对英语有恐惧心理。[2]因此,要本科生熟练运用专业英语,尽早在专业上与国际接轨,这就给水产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目前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改革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全国大学英语实行四、六级考试,就业单位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校对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语言基础明显扎实了。但是,基础英语后续的专业英语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多数水产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两年教学计划内英语学完后即放松了英语的继续学习,思想上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远远不如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的探索明显少于基础英语阶段。首先,由于没有统一教材,导致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缺乏合理、科学的安排。目前使用的教材一般是任课教师从专业文献中选编的材料,内容更新不及时,缺乏专业知识特点和连贯性。学生使用这些教材犹如随意阅读专业文献一般,很难达到提高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3]其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一味输入。教师的教学一般仅停留在简单的科技文章翻译阶段,认为专业英语的教学就是“阅读+翻译”,仅仅讲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词汇就足够了。课程缺乏对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存在“重基础、轻应用”的倾向。这样就造成学生无法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相关专业知识,对他们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具有严重的抑制性和长期的不良影响。[4]

二、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水产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教材建设突出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我国的水产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落后的水平,因此必须让学生及时了解国际上的科学发展动态,与国外专家进行交流,尽快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教材是决定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好坏的因素之一,专业英语教材编写要考虑到语言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在大量搜集和检索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具有较强系统性、科学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的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材,将一般科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及趣味性。结合专业特点,收集各种不同文体的期刊论文、专著节选、文摘索引、单证图表等等,同时也应包含常用的科技词汇和一定的专业术语。[1]

2.建设与教材内容基本对应的英文影像资料库

传统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形式死板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形象、生动、有趣的影像资料。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我们的改革建立了与教材内容基本对应的英文影像资料库。通过观看影像资料,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的效果。

3.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转变传统的课堂角色,教师做指导,学生当主角。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革,重点是学习角色的转变。过去是学生被动地学,是配角,现在要求学生主动去学,当主角。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课程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授课中,避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要综合加强听、说、读、写、译的训练。教师主导集中学习后,让学生分组分别对课程的不同专题进行扩展学习,并以答辩的形式向其他同学讲解和接受提问。最终达到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当中。具体步骤为:

(1)教师按专题讲述教材中专业知识,播放相关英文科教片,让学生用英文对所学内容发表个人见解。

(2)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对课本中的一个专题进行扩展学习,通过查阅英文文献资料,撰写小论文。

(3)在课上小组成员以论文答辩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首先以论文内容汇报的方式对材料作介绍,然后听讲者提出问题由小组成员回答。以上过程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表达。 转贴于  4.丰富专业英语课程考核的形式

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搞好专业英语课的测试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将考核学生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专业信息的能力作为专业英语考核的主要标准之一。口试在班级统一笔试前进行,重点测试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信息交流能力,一组学生与教师就某一专业问题进行类似seminar形式的讨论,教师依据每个学生的发言情况对其分别打分。口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对水产学科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改革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对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学有所用,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成为专业英语课程中的主角,使其在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我们根据专业英语的改革措施,针对改革效果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水产类专业在读本科生以及毕业生中做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材满意度较高,认为教材做到了专业性和科普性的有机结合,通过教材学习能够接受更系统、更具针对性的专业知识,能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专业词汇及当前常用的新词汇。大部分学生对所采取的“以学生为主角”的教学模式是认可的。学生们认为,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占用课堂时间过长,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实施新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方面的听说能力,培养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章的技巧,并在专业领域具备了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课堂时间宜在20分钟左右。对于口语考试,多数学生认为这是督促口语练习,克服紧张、害羞心理的一种有效办法,希望能够继续推行。特别是已经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反馈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撰写英语专业科技论文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日后的科研工作中的要求。

虽然此次水产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教学改革是一条漫长的路,不同时期,面对不同形势,需要实施不同的改革措施。因此,如何通过水产学科专业英语的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更加有机结合在一起,还有待于广大的英语和水产科学教师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伟,陈晓阳,李慧.生物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6,(8):78-79.

[2]张艳玲,胡青.大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81-83.

[3]张恒,金叶玲.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淮阴工学院学报,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饲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双语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98-02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急速增长。近几年来,我校“动物科学”专业有8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到饲料企业及其相关单位就业与工作,其中部分毕业生进入外资或中外合资的饲料企业工作。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的深入,饲料业乃至整个畜牧业对动物科学专门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国际化能力”的新要求。双语教学,就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使所培养人才涉外工作交流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将来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国际上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通过运用这种语言进行教学,以达到能运用英语和汉语进行学科学习、思考、研究和交流的最终目标。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国内外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从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了适应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能力”的需求,我院坚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探索行之有效的双语教育模式。本文即就《饲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实践作以汇报,以为本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和“国际化能力”人才的培养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一、开展《饲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畜牧生产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13—2017年《中国畜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将显著增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国养殖业目前虽然依然是迅速发展的态势,但比较来看,尽管每年我们都有大学培养的几十万农科专业人才投身该领域的发展建设中,我们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还并不理想,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规模化、集约化畜牧养殖与畜产品安全性等方面相比仍存在有差距,并且,差距存在进一步被拉大的危险。众所周知,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其投入与培养是我们养殖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由此可见,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动物科学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有针对地对学生开展双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看懂专业外文文献,还能听懂专业学术报告,及时从国外获取动物科学领域内的最新科技信息,以及与国外生产水平较高的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双语教学在本专业的开展势在必行。

《饲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专业课。该课程是直接为畜牧业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培养动物生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饲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双语教学的开展主要是基于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总学时,以及其他辅助课程的开展等方面来考虑的。首先,这门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限选课,选课学生已于第二学年进行了《动物营养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同时,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作为大三学生其英语基础,尤其是专业英语相对更好。其次,《饲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总学时为32学时,与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的教学任务相对较轻,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多的时间去准备。再次,在本专业第三学年里,开展了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由此选课同学学习和掌握专业英语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课程双语教学的理念

在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比如授课过程中通过:①重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可量化性,尽可能做到分工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估;②关心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实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辅导,牢固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③课堂教学抓重点,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注重提高学生单位时间中的收获,将教学重点放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④注重反思、不断学习充实,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要想引领好学生,教师自身就必须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英语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朱熹《观书有感》中说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教师们唯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要求,真正成为黑格尔所言的“教师是孩子们心灵中最完美的偶像”。

三、课堂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探索合理适用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在培养学生听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其交流使用的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递进安排双语比例。与英语课程注重学生对英文词汇的读、记、写不同,《饲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这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掌握一些英文专业词汇,提高自身专业英语水平,方便日后能够较轻松地查阅、浏览外文资料,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打好基础。如果一开始就对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接受提出过高要求,会使学生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热情。这样双语教学就会出现被动局面,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因此,为避免灌输式教育,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安排上合理安排中英文比例,教学材料也可以先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以减少学生压力,增加学习兴趣。之后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减少中文比例。此外,课程讲解中的英文部分应提前安排预习、加深印象。

2.教学内容设计步步为营。课程内容的设计采用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双重语言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①课程前期采用补充式教学,即讲解以汉语为主,夹杂部分专业英文术语;②课程中期采用中文英文齐头并进的教学方式,讲解过程中中英文各半,并且开始英文提问;③课程后期采用英语扩散式教学,讲解时以英语为主,极个别生僻词汇结合汉语教学。到课程中期时,开始提前将要讲授的英文资料发给学生,要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3.课堂教学三步走。将课堂教学分成三步进行。第一步是讲授新知识,讲解时要注意不同阶段中英文的比例,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那些较简单的内容,比如nutrition、energy、additive、diet、silage等基本概念,主要用英文讲解。同时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讲解一些知识点时,可以引入教学影片,比如在讲解青贮料的制备时,可以播放国外一些大型农场制作青贮料的视频。第二步是提问题,提问的好处可谓一举三得,不但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把握教学节奏(对于部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起有效的督促作用,而对于那些英语学习较好的同学,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学习和理解);还可以带动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理解问题、灵活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步是课后练习,根据课堂内容有针对地布置课后作业,并要求用英语作答,这是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增强学习效果最关键的一步。

四、推进课程双语教学的保障

1.以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为中心,更新适应性教学材料。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应致力于双语教学教学材料的建设与完善。结合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特点、生源特点以及就业取向特点,以学校的教学条件为依托,不断更新与完善多样性适用教学材料,以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目前已经形成以《饲料学》(中文教材,王喜斌主编,2003版,科学出版社)、《Basic Aniaml nutrition and feeding》(英文,Wilson G. Pond,David G. Church Kevin R. Pond,Patricia A Schoknecht ed. 2005 4th Ed. John Willey and Sons,Inc.)以及教师讲义为主的多层面、多视角的教材体系,同时任课教师采用中英文双语课件。

2.依据教学改革的进展,完善教学效果考核体系。改变原有的结课后闭卷考核的单一方式,使课程的考核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体现专业使用能力。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命题方式,把对饲料特性的评定、检测及使用与听说交流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这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对饲料的分析使用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其专业涉外交流能力,从而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机械、被动和与时展未匹配的问题。

3.加大专业教师派出力度,努力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如果任课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练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无法胜任双语教学工作。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而且应该对专业课程有深入的理解,真正掌握其精髓。因此在推行《饲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这门课程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任课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学院也给老师们提供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英语表达能力的机会。如学院有针对性地外派了部分专业教师,致力于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我国农业竞争国际化、农业发展产业化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我国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经营的方向发展,政府的管理、服务对象和方式也发生变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对研究性人才的需求都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近年来《饲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课程双语教改的实践,基本完成了以下三点具体的目标:在学习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和交流能力;制定了一套成熟的本课程教学模式,以及适配的教材课件体系;强化巩固了教师的专业和英语基础,提高了课堂应变能力,师资力量整体提高。

但《饲料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课程双语教改的实践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关注和完善的问题。如,由于学生兴趣取向、英语水平等差异而形成的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上的较大差异,所使用双语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任课教师双语讲解深度上、广度上的统一性等问题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深入探索和不懈实践。

参考文献:

[1]郭国兰.双语教学实践及反思[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128.

[2]林雅.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Z2):53-54.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ESP;课程设计

0 前言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SP),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英语。商务英语涉及的领域较广泛,文体较多,主要是进出口贸易事务所涉及的各种英语文书,包括商业书信、合同、文件、产品说明书和各种单据等。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国际经济社会之中时,国内人才市场由于大批外资公司的登陆,对商务英语的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商务英语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对学员的英文水平、能力的提高,它更多地是向学员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

虽然世界商务英语教学发展迅速,作为中国大学经济类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课程,商务英语教学却是相对落后的。通过对重庆地区高校主要大学商务英语课的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弊端。商务英语教学也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一种,同样具备需求分析、大纲设计、课程设计、教材选择等专门用途英语共有的方面。所以在ESP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详尽地探讨了商务英语教学大纲的设计、课程材料选择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多方面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1 需求分析

ESP教学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原因。学习者需求分析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分析学习者的语言需求,如: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时间长度及学习的环境等相关因素。因此只有在完全的目标情景下,才能够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法。需求分析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有助于大纲的合理制定和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对于商务英语而言,它的教学对象一般分为:一类是经济管理类在校大学生或者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商务英语作为选修或者必修课的方式。另一类是与商务相关的人员,为了提高英语能力。所以首先就是要明白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语言水平。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和需要怎样哪方面的内容进行语言交流。一些需求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例如一个外销员,他应该能读懂商业信函,能够在商品交流会上与客户交谈,能够介绍自己的产品。对于学生进行分析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设置问卷、小组讨论、访谈等。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面临一些困难,确认帮助学生的方法有效措施。例如在商务英语的课上,学生需要学到一些实际地交流技巧,而不是仅仅只是教材内容,所以在商务英语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仅只从教材出发,把商务英语课变成英语阅读课,然而阅读内容仅仅为商务知识而已。总的说来,需求分析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学习的目标、动机和使用情况,即在将来的语言使用过程必然遇到的交际情况,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以及特定环境对学习者的工作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二是学习需求,即分析学习者为了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有效地交际必须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包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先后、掌握的方法等等。(Swales,J,1989)

2 明确课程的目的

从培养目标上看,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外贸函电写作和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处理国际商务中的实际问题。商务英语既然是ESP的一种,它就从属于英语。从本质上讲它既是一种语言教学,更应该是一种技能教学。由于商务英语学习者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更倾向于语言功能和语言活动,强调语言的输出,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与其社会目的相关的终端行为能力。

以营销英语为例,不同于用英语讲授国际营销专业课,两者性质截然不同。前者重点是学习、分析和掌握国际营销行业英语特点、句法规律和术语表达法,作为语言课,它以传授与营销专业有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后者属于营销专业课的范围,讲授的是该专业严密、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以传播专业知识为目的,英语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已。

因此ESP课程的学习目的应当是,在语言基本技能过关的情况下,掌握ESP课程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对ESP课程专业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一套好的课程设置必须强调知识作为思维体系的导入,而并非只是传授信息和技能。商务英不光只是增加单词量,懂得商务术语,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国外风俗文化地了解,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这才是所谓的商务思维。同时课程也取决于学习者需求和其他限制因素。例如学生也是带着他们个人学习目标,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期待。他们在自己脑海中已经形成了课程设置某些方面的相关概念。因此老师在课堂上,需要考虑学生所期待的上课方式,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而且由于学生水平不是相同的,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课程。其中初层次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要达到的;中层次目标应视为教学基本定位,要求多数学生达到该目标;高层次目标是对那些较优秀的学生设定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由低到高按序排列,且高一级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层次的要求。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是高校英语专业或经贸专业学生经过商务英语课程学习应达到的标准。

3 “真实性”课程材料的选择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已发展成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中,专业不同或相同的学生都在使用相同的教材,而专门用途英语就是服务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而商务英语教学与EGP教学的一个重要差异就表现在教材的选择及发展上。一般说,真实语料的使用是ESP课程教材的共同点。真实语料应选自真实场合并确定所选内容与将来学生使用的目标语场合直接相关,以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但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大多是面向大众,而不是为特定的学习群体度身订做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专业需求选编教材。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背景不同、毕业求职方向不同,其需求也必然不同,课程的内容也应有所区别。如果是外经贸专业的学生,教学语料的基本来源应是外经贸公司主要业务活动,包括公司介绍、产品演示、撰写报告、市场调研、商务会议及询价、报价、运输、保险、支付等商务洽谈环节。在开展这些包含目标语境所要求的交际任务的模拟活动时,教师须提供相关的教学语料,同时还可调动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本身就在学习真实语料,同时也是能力的培养。这种目标明确的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商务英语教材大多是知识介绍型的,重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内容颇少。练习一般从语法、词汇和翻译出发,停留在强化语言点的组织安排上,而没有体现ESP的特殊性和应用性。学生学过了如信用证、提单、保险等国际贸易基本常识,却不知道如何制单,如何申请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许多教材只是“纸上谈兵”,与实际商务工作脱节,缺乏可操作性,而国际商务中这些实务性的操作却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最缺乏的和最需要的也正是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应紧扣商务活动。基于模拟商务交际情景,课堂活动应围绕商务实践中将要面对并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的顺序展开,力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寻求解决办法,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仿真操作,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就目前来讲,我国还没有完全适合的现成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寻找或自己编写必要的教学资料,而不是仅仅依赖教材内容。

4 实践性课堂教学活动

商务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输出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输入一定相关的新的语言和专业知识之外,注重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创造师生互动的仿真情境,在交际、合作、协商的关系中,师生共处于语言交际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完成或解决各种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目前国内外普遍运用的任务教学法,就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吸收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社会活动和合作学习模式。Numan(1991)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给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把学习者的个人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与课堂学习和课外语言活动连接起来,从而达到通过目标语学会运用语言的目的。

以下我们介绍几种课堂活动:

(1)角色扮演。例如:在模拟的商务谈判中,老师先给定题目,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比如“外方代表”、“中方代表”、“法律顾问”。角色扮演事先要制定好详细的方案。老师也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避免设计太难的商务情景。②设计的内容需要大家一起讨论。③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的考察。这种情景式的活动,它有主要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而且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2)案例教学。这种方法是商务英语长久以来实用的方法。比如,给定一个现实中的案例,让学生复述所发生的事件的经过,结果。讨论最后的决策,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训练了学生的理解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文案的写作。国际贸易中有大量的工作会接触到文案的写作。例如:商务业务文案、商务策划文案、商务广告文案、商务契约文案、企业CIS文案、商务电子文案、商务论文的写作理论和相关文种案例。

(4)项目开发。这是一个展示综合能力的过程。例如:老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就像一个公司那样。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公司员工的不同角色,共同开发一项产品或服务,流程如下:产品设计,市场调研,SWOT分析,产品广告,财务分析,到最后的PPT展示等。通过这样的教学,生动有趣。

多方面的开展课程才能更加吸引学生,提高学生专业信息交流能力、研究能力及个人修养等多方面。

参考文献

[1] Strevens P. ESP after twebty years:are-appraisal [M]. 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Centre, 198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