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动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动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摘要:近年来,国内的动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目前国内部分综合院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难以满足动画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关人员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课程体系。该文通过分析动画专业教学模式中现存的问题,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教育观念作为动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变革的方向,探索如何培养优秀的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动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动画专业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以及针对性等特点,在新时代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需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发展方向,紧跟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综合院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共同培养动画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综合院校通过协同育人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整合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创新力量,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发挥跨学科、专业融合、领域多层的人才优势,在学校与企业协同的基础上,共同构建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一、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部分综合院校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定位难以满足动画产业发展的需求,专业应用特色不够鲜明。首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与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融合度较低,以致部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较弱;同时,缺乏对学生创新设计思维与艺术审美素养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欠缺。其次,在实践教学中未能紧密结合当前动画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没有为学生提供动画产业生产流程上的系统性指导,未能与行业内相关企业建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这就导致部分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时,仍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工作环境和要求,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优势。因此,综合院校应当改变动画专业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原来由学校的单一培养转变为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将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动画产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率[1]。

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内涵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是当前综合院校人才培养发展的趋势。早在20世纪,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教、学、做合为一体”的教育观念,主张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倡导教学、学习应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同样强调“学”与“做”的结合,主张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他们的教育观念都体现出产教融合思想的萌芽,是当下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产教融合”中的“产”指生产、产业,“教”指教学、教育,二者融合即生产、产业与教学、教育紧密结合,发挥出各自在教育资源与教学环境上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育人,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综合院校可以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制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与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教育与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动画专业教学模式创策略

1.建立应用型与产教融合的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院校应该建立产教融合、能力递进、协同创新的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整合动画专业教学的优势,积极发挥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创建产教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与产教融合的教学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2]。综合院校可以通过与动画行业内的领头企业合作,组建专业的专家教改团队,共同研讨、制定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综合院校应提炼出相关的动画产业岗位群,把典型的工作任务内容和要求融入培养模式中的教学安排与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的能力与素养,真正做到校企深度融合,形成产教融合、能力递进、协同创新的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综合院校要加强动画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与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合作合同,让学生可以提前参与动画制作过程,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为了保证实践实习的教学效果,需要管理学生的实习环节,建立一套良好的实习成效考评体系。在实习基地中实践与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动画生产标准意识,使其可以更好地了解就业岗位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同时,学生以企业实习员工的身份承担企业项目的部分工作量,产生了实际的商业价值,创造了一定的劳动成果,增强了自身对自我价值与专业价值的认同感。

2.实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改革

(1)加大专业实践课课程比例专业实践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性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探索活动和创作,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潜力。专业实践课通常以竞赛作品创作、学校课题研究、企业项目实习以及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可以综合性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与个人能力。专业实践课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的项目锻炼,消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操作中的问题,提升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并且,动画专业的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创作出一定的动画作品,但目前部分综合院校动画专业的实践课程占比较小,不符合动画专业的特色。因此,有关人员必须提升动画专业实践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加强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锻炼,让学生在实践创作中发现问题并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3]。(2)在课程中导入探索性实验项目探索性实验项目是专业知识的延伸,可以拓展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院校动画专业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兴趣,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小组,让每个小组制定一个具有探索性的实验研究方向,打破课堂知识范畴的局限性,让小组成员整合与分享实验报告。探索性实验项目的导入可先以专业主干课程试点,然后推行至大部分课程。

3.实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课堂机制改革

(1)教师课堂。教师课堂主要分为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教学两种形式,其中,理论知识的讲授通常设置为专业课与通识课,实践教学则以项目组形式开展,适用于大部分的专业课程。教师课堂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课堂训练为学生进入工作室课堂与企业课堂打好专业基础,从而更好地对接下一个培养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往往受教师专业水平的影响,因此,综合院校需要以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中心,立足“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培养优秀的校内教师、企业教师等,搭建优质的育人平台,打造出高素质、结构合理、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教师队伍。(2)校内工作室课堂。校内工作室课堂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平台,通过将学校课堂项目与企业项目引入工作室课堂,以项目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这一过程可以将实践教学与项目任务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实体项目为依托,并且通过具体项目让学生认识、掌握系统性的工作流程,将原本庞杂而孤立的教学内容在项目中交叉融合。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又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动画专业的项目往往需要以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这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4]。(3)企业课堂。企业课堂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企业专家进入校内授课、在校内开设企业工作室,另一种是把学生带到企业,在企业内进行现场教学。企业专家作为行业内的精英,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动画行业前沿的技术知识与成熟的生产经验,让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在课堂上实现对接,同时让学生开阔专业视野,学习动画产业生产的专业标准。4结语文章结合综合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企业对动画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实践教学模式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逐步提炼出动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石竹青,焦琨.动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戏剧之家,2018(1):144-145.

[2]刘刚.互联网时代下动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分析与实践探索——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18):83-84.

[3]王果,柳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以长沙学院动画专业为例[J].艺海,2019(3):95-97.

[4]张枝.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校企工作室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03-204.

作者:陈瑰丽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